第三章 当学渣遭遇学霸

字数:5434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07-26 22:35:08 更新时间:2022-07-28 04:24:10

楼主:敦敏说  时间:2022-07-26 14:35:08
原著第三回的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主要讲述了:贾雨村采纳了冷子兴的建议,通过林如海攀附贾家恢复了官职;同时,受林如海委托,送其女儿林黛玉去京都投奔荣国府史太君(即贾母,林黛玉的外婆)。

林黛玉的三级跳
初入荣国府的林黛玉,结结实实地当了回三级跳运动员,原因是舅妈们太能挖坑了!放到如今,综艺节目“坑王驾到”都没脸跟两位舅妈、特别是王舅妈打招呼,太伤自尊了!
先看看邢舅妈的战绩——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邢舅妈客气一声,请黛玉吃饭,这是得体的。但苦留吃饭,林黛玉只要稍有把持不住,却不过情面而留下来吃饭,那就是对贾政的不尊重;更是对贾母的辜负,因为第一次来,肯定是要在贾母处团聚,在邢舅妈处吃饭算怎么回事!幸亏林妹妹婉转一跳,避过了此坑
当然,分析邢舅妈举动,应该不是故意的,只是她“到三不着两”的行事风格体现。
紧接着,重量级选手王舅妈出场。
首先: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紧接着: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王夫人故意连下两个绊子:先让老嬷嬷引领林黛玉坐主人位(即贾政的座位),未到达目的;就自己下场让林黛玉坐主人位。只要林黛玉坐错一次,第二天,林家姑娘不懂礼数的消息就会在贾家传遍。好在林妹妹机敏,再次两跳,以完美的三级跳避过了舅妈们挖的所有坑,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彬彬有礼、见识不凡、态度果决、语言委婉的林妹妹,要知道那时的林妹妹才6岁,真心为她点个大大的赞!
可能有读者认为如此分析王夫人是否有些阴谋论?这还真就不是,其中涉及古人对礼仪的看法。
现代社会虽然也看重礼仪,但根本无法与古代相提并论。古人将礼仪上升到了“礼制”的高度,通过一整套的礼仪制度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与思想,并严格奖惩以维护礼制的绝对权威。《资治通鉴》评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这就强调了:礼制是治理天下的法度和纲领,而维护礼制是皇帝的核心工作和职责。可见礼仪大如天!
若出现老嬷嬷胡乱领人入座的岔子,那荣国府就沦为京城贵族的笑柄了!当事的老嬷嬷还能呆在这个岗位上就真是见了鬼!所以,没人指使,这次她敢犯这样的错误吗?当然,王夫人更不可能不懂礼仪,几十年的贵族生活,这些早已深入骨髓,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再结合王夫人摆谱让林黛玉坐冷板凳等待和之后语言交流,越发证明其心存不良。书中表述: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按常理,家中有顽童,一般会这样说:“我们家孩子特别淘气,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多多担待!”
如果改成警告意味明显的话术:“我们家孩子特别淘气,你别招惹!”你真能从中感觉善意吗?
那为何王夫人恶意满满?请看下节。

王夫人就是贾家最大的坑
王夫人的恶意首先缘于对宝黛姻缘的不满!
很多人受电视剧和书中后40回误导,认为贾母、王夫人、王熙凤都支持金玉良缘,事实并非如此:除了王夫人,贾母、王熙凤等荣国府大多数人都将宝黛姻缘视为理所当然,对金玉良缘嗤之以鼻。
要注意:这里说的是宝黛姻缘,而非宝黛爱情。后者除了当事人外,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为什么支持姻缘,不支持爱情?原因在于:姻缘是长辈赐予,爱情是私相授受。再直白一点:老子给你可以,你不能自己要。其底层逻辑是: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在父母面前没有自主权,只能被支配;朝廷也是如此,官员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在皇帝面前也没有自主权,只能被支配。然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宝黛爱情不仅仅是爱情的萌发,更是自主权的觉醒和对人身自由的追求。
还是回到宝黛姻缘,先说贾母,巴巴地接黛玉过来,书中形容: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况且左一句:“两个玉儿可恶”,右一句:“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谁还看不出这是要把两人往一块凑!就连贾琏的小厮兴儿都说(见第六十六回):“只是他(指贾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再说王熙凤,更是铁了心支持宝黛姻缘。其中,有讨好贾母之故;也有自身利益考量之故——林黛玉身体不好,不会抢班夺权,薛宝钗就不一样了,又有王夫人支持,做了宝二奶奶后,自己只能靠边站;更有真心亲近黛玉之故:只看王熙凤总以“林丫头”称呼林黛玉,而以“宝姑娘”称呼薛宝钗,就知道其间的亲疏了。
而王夫人之所以坚决反对宝黛姻缘,最大的原因就是她的私心过重,试图永远将管家权抓在手里。别看她平时吃斋念佛的,一副不问世事的云淡风轻。其实,用王夫人自己的话形容她自己最合适——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又想当“那个啥”,又要立“那个啥”。细看黛玉进荣国府的接待场景就能咂摸出滋味,书中这样描写: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很明显,王夫人打断王熙凤热情接待林黛玉,一是不爽凤姐捧林妹妹;二是秀存在感,摆当家主母的谱。“月钱放过了不曾”就是“工资发了没”,非要这个时候问吗?老祖宗主持的接待结束后,什么时候不能问。再看下面的内容,大事小情要照王夫人的吩咐做,完成后还要王夫人审核,哪有放手的迹象!林黛玉刚进荣国府,王夫人立马催薛宝钗进京,猴急地筹划金玉良缘(以致漏洞明显,连连打脸,这个以后再讲),就是要让自己人——薛宝钗上位,好摆弄,自己则继续做赫赫扬扬的主母。对比贾母基本不过问,放手王夫人管家,王夫人的觉悟和风格着实低!
更要紧的是王夫人的私欲与贾家发展大方向有冲突。从外部环境来讲,国家重心已从军事斗争转入经济建设。贾家想发展,必须从勋贵武将向士族文官转型。这一点上,林姑父比薛姨父好使。随便举一个场景:贾宝玉进入了官场,拜访前辈官员。一聊背景,我岳父是哪一科的探花,对方一脸高兴:我也是那一科!彼此间的距离可能又近了些。如果说我岳父是紫薇舍人,对方可能一脸腻味:紫薇舍人一个做买卖的,他算哪根葱!
正是清楚这些,贾母着眼贾家未来大计,站台宝黛姻缘,兼顾对黛玉的偏爱。相比之下,王夫人纵一己私欲,给贾家挖坑,断送未来,应了曹雪芹设定的谐音——王夫人就是亡家的夫人。

当学渣遭遇学霸
王夫人的不满不止于宝黛姻缘,更有对贾敏的不满。这种不满似乎是“学渣遭遇学霸的怨愤”,乃至迁怒黛玉。如此,“年幼的林黛玉为何初入荣国府就遭到王夫人的针对和为难”就不难理解了。
说王夫人是学渣,源于其管理能力,在第二章已有阐述。这里,再来看看王夫人房内的管理现状:第49回中史湘云一针见血:” 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首席丫鬟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屋后跳井身亡;丫鬟的二号人物彩云却心系赵姨娘,经常偷王夫人的东西给贾环(赵姨娘所生)。赵姨娘只是贾政的小妾,而王夫人作为贾政的正室夫人,地位、权势、各种资源不知要甩赵姨娘几条街,居然还能出这种事情!丫鬟的三号人物彩霞细致能干,探春评价她:”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太太是那么佛爷似的,事情上不留心,他都知道。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连老爷在家出外去的一应大小事,他都知道。太太忘了,他背地里告诉太太。”特别是其中的一句“凡百一应事都是他提着太太行”,更可细品。这样的一个身边人,居然也被赵姨娘策反,原著形容“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这就是王夫人管人理事的成绩单,都替她臊得慌,妥妥的一枚学渣。
贾敏又如何?原著中没有很明确的信息,但经她调教的林黛玉,年方6岁,就可与王夫人过招不落下风。正如贾雨村评价:“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再看贾母对林黛玉的有感而发:“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贾母的管家水平有目共睹,言传身教,女儿必定不差。且贾敏这个女孩,宠爱超过两位兄长,这情形就跟“老师最喜欢学霸”一样了。
那当学渣遭遇学霸会发生什么?一个刘姥姥嘴里的“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的王家二小姐,渐成了贾母口中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荣国府夫人。
也许有人不信,认为贾政的冷落、打压才致如此。事实并非如此:若真冷落、打压王夫人,何至于王夫人生了二子一女后,赵姨娘才有机会生养,而另一位周姨娘更是毫无存在感。
最大的可能还是老、少两位学霸让王二小姐郁闷得够呛!府内管家,事事没有婆婆和小姑子周到;交际言语,处处没小姑子讨喜!再看看小姑子的配置:一身奢侈品牌,身边丫鬟婆子前呼后拥,各种待遇让王二小姐深感“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王二小姐心胸本就不宽广,羡慕嫉妒上升到了怨愤,甚至堆积成执念,十几年后还向凤姐吐酸水:“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见第74回)
对于老学霸,是无可奈何了!对于少学霸,有机会肯定要出口气!于是乎,林黛玉悲剧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挖坑刚开始,林妹妹你等着吧!

跟王熙凤学沟通
两位舅妈虽然不行,但还是有亮点人物的,那就是王熙凤,看看她的出场白: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先夸林黛玉漂亮,天下少有的;又说是嫡亲的孙女,言下之意,迎春、探春、惜春这些孙女的容貌也是天下少有,最重要的是老祖宗基因好,大家伙都美美的。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再感同身受,痛惜姑妈早逝,拉近心理距离。唱念做打,感人肺腑!
可见,凤姐深谙沟通之道。管理学将沟通作为最重要的一环,的确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与管理对象的沟通。从本质上讲,沟通就是意图的传递和理解。打开一本管理书籍,洋洋洒洒几万言,教授如何避开“过滤”、“情绪”、“信息超载”、“防卫”、“语言”等障碍,实现有效沟通。即便我们耐着性子看完这些,也理解了,但发现还是不会沟通,更别说像凤姐那样挥洒自如,这给我们两点启发。
一是管理是门实践的学问。再好的管理学著作也只是方法论,给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套路,避免低级错误和重复错误。如何按套路具体展开实际工作?对不起,给不了。世间人事千变万化,没有包打天下。
二是向学霸学习,但走自己的路。看学霸的表现,客观评测自己的潜质。做不到凤姐的插科打诨、妙语连珠,我们可以向她靠拢,尽可能改善“如何去说”;更可以潜心修炼“倾听”的本事,准确领悟他人意图,最终也达成沟通的本质。

有些错乱的时间线
按书中所言,贾雨村至林家任教时,林黛玉5岁,教了1年,便送林黛玉去了荣国府,那时黛玉应该6岁,贾宝玉大黛玉1岁,正好7岁。
紧接着,薛宝钗进荣国府,年龄为13岁,宝钗比贾宝玉大2岁,即贾宝玉为11岁。
此处的时间线有些错乱,其实书中还有一些时间错乱,不再列举。对此,笔者认为:曹雪芹是为了使情节合理而不得已模糊时间。
为何林黛玉进荣国府必须6岁。因为曹雪芹安排宝黛二人随贾母起居,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而古礼仪“7岁不同席(即不一起坐)”,只有林黛玉不满7岁,贾母才能打擦边球。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