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新解

字数:1503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2-10-07 06:17:43 更新时间:2022-10-07 08:14:05

楼主:苏腾2021  时间:2022-10-06 22:17:43
前几天和女儿谈论古诗词,女儿说古诗《登鹳雀楼》的翻译她想不通:一,为什么诗人要在太阳落山后才去登楼远眺,太阳落山了,天就快黑了,怎么可能“欲穷千里目”呢!二,落山的太阳不应该是“红日”吗,怎么会是“白日”呢!为了鼓励她,我叫她写出来,我帮她修改,于是她就写了这篇《登鹳雀楼新解》。小孩的观点与成年人不一样,是否正确请各位包容。

《登鹳雀楼》全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四句,共计二十个字,把大气恢宏的自然环境和诗人积极向上的心境表现出来。教科书上对这首诗的翻译大意是这样的:“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中“白日”是太阳。

我觉得教科书上对这首诗的注解是有问题的:第一,登楼远望的时间不对。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远望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和抱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诗人的“目的”是“欲穷千里目”,但是诗人为什么要在太阳落山了才去登楼远眺呢?太阳落山了,天色就暗下来了,黄昏时分是不利于登高远眺的。所以我认为诗人要登高远眺定不会选择在黄昏时分,这个时间段是不对的。

第二,对落山时太阳的描述也是不对的,落山时的太阳不应该是“白日”,这个时段的太阳是“红日”才对。描写夕阳的诗句很多,例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等等,诗中对夕阳的描述都是红色的。就连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都叫“夕阳红”,从未听说过“夕阳白”的。所以本诗的第一句对太阳的描述也是不对的。

第三,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不连贯,逻辑关系不对。这首诗前两句是写境,后两句是言志,前两句是后两句的铺垫,前后应该一气贯通,但是按教科书上的翻译前后两句是不连贯的。我把所有修辞都去掉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翻译这首诗,就更加明白了:“太阳沿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外,就要再上一层楼。”是前言不搭后语的!“太阳落山了,黄河入海了,”与“要看到千里之外”有什么关系呢!要知道古人写诗,精益求精,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古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态度是极度严谨认真的,对每一个字都是反复推敲,更何况诗中的上下逻辑关系呢!那么这首诗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该诗的第一句注解是错误的,这就导致翻译出现前后不搭的错误。诗中第一句的“白日”不应该是太阳,更不应该理解为“白色的太阳”,这里“白日”就是白天,古诗文中“白日”为“白天”的也不少,如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六:“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后汉书·吴祐传》:“今若背亲逞怒,白日杀人,……”等等。所以这里的“白日”应为“白天”在本诗中引申为白天诗人的可视范围(目之所及)。第一句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站在鹳雀楼上,(白天)能看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前面的山的尽头,更远的地方(山那边)就看不到了。第二句是第一句补充或比喻,应该是这样翻译的:就好比滔滔的黄河流入大海,河与海混为一体黄河就消失了,就再也没有黄河了;诗的第一句“白日依山尽”和第三句“欲穷千里目”前后是相互呼应的,即:站在鹳雀楼上,(白天)能看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前面的山的尽头,更远的地方(山那边)就看不到了,那么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怎么办呢?紧接着第四句就回答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更上一层楼呗!”

所以我认为全诗应该是这样翻译的:站在鹳雀楼上,(白天)能看到最远的地方就是前面的山的尽头,更远的地方(山那边)就看不到了,这就好比滔滔的黄河流入大海,河与海混为一体黄河就消失了,再也没有黄河了;要想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必须得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了。

二〇二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