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商始祖子贡开创儒商文化之路的探究

字数:1505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3-01-19 00:25:17 更新时间:2023-01-20 06:52:58

楼主:胡笑生  时间:2023-01-18 16:25:17
对儒商始祖子贡开创儒商文化之路的探究

子贡本名端木赐,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父亲端木巨为卫国贤大夫(1)。
拜师镀金时,跟随孔子学习了一段时间,私塾未出师便返回卫国,一边从政一边经商。
他在曹鲁两国间倒腾货物,通过卖贵买贱的方法,成为孔子众高徒中最富有的一位(2)。
孔子说他不听天由命而去经商,判断市场行情往往很准(3),驰骋商场而战无不胜。

子贡身为贵族,想要学习君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他问贫困时不阿谀奉承,富贵时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说也可以了,但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更好(4)。
子贡要做富而好礼的君子,同时对贫而乐道的颜回同学美誉有加。

鲁国法律规定,能把在国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出来的人,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
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收鲁国赔偿金。
孔子说那不是好办法。收回国家的补偿金,不会损害人的行为价值;
不肯拿回补偿金,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路同学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给他一头牛作答谢。
子路真地收下了,受到孔子表扬(5)。
礼乐之邦国库充实,鲁国人民却不富裕。
重德守礼周鲁传统,卫人子贡不解风习。
赎奴归国拒收赔金,义举出自富家公子。
鲁人不富君臣有责,说教难使子贡服气。

子贡认为当时告朔之礼已经不行,想要省去所用的祭羊。
与孔子对那个礼的重视态度不同,表现了他不拘旧礼的务实思想(6)。
子贡问:“我怎么样?”孔子说:“你像宗庙盛放黍稷的琏瑚祭器(7)。”
弟子谨慎一问我怎么样,老师戏答你脸服记气?
今番领教老师幽默风趣,治国之才乃琏瑚譬喻。

子贡放弃学业、返回卫国,具体时间不详。
孔子周游到卫国,子贡继续向老师学习,走上儒商职业发展之路。
子贡问面前有块美玉,是用木匣把它收藏起来,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把它卖掉。
孔子认同把美玉卖掉,说正等待识货的高人来买(8)。
有一回,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对民众广施恩惠,能周济民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吗?”
孔子说:“一定是圣德了!恐怕尧、舜也会觉得难以做到!
仁义的人,自己想立身于世,也使别人立身,自己想做事通达,也使别人通达(9)。“
子贡谨记老师教诲。他学有所成,富比陶朱公,富贵的人与他们交往,贫穷的人接受他们救济。
上到国君,下到布衣平民,没有人不感戴他们的恩德,称颂他们的仁义(10)。
子贡陶朱公,成就堪比同。广施恩惠给民众,仁义之举时人颂。
圣人出高徒,布施有善功。支助老师游学路(11),身后尚遗端木风。

子贡的经商目的和他的政治目的紧密相联,
经商成为他宣传政治主张和实现外交才干的重要条件。
诸侯不但需要他的货物,也需要他的政治识见和才学(12)(13)。
子贡乘坐四马并辔、齐头牵引的车子,携带束帛厚礼去访问、馈赠诸侯,
所到之处,国君与他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
子贡说过宁丧千金,不失士心(14),他是那么做的,进而收获政治上的回报。
司马迁认为孔子得以名扬天下的原因,是由于有子贡在人前人后辅助他(15)。
端木经商利其仕途,既有俸禄又有财富。
宣传孔子政治主张,名扬天下儒家师徒。

孔子去世前后,子贡先后担任鲁国和卫国的相国(16)。晚年办学。
子贡在商业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儒商文化,
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17),义以求利,重守诚信,和气生财,
亦文亦商,内儒外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内圣外王等信条,
对后世商业文化影响深远,因而被尊为儒商始祖。

参考文献:
(1)便民查询网·首页·百家姓·端木氏(2)《论衡·知实》(3)《论语·先进》(4)《论语·学而》(5)《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篇》
(6)《论语·八佾》:“告朔之礼”,古时天子在岁末颁布来年的历书于诸侯,诸侯拜受而藏之祖庙。月朔(月初一),诸侯则以羊告庙(朝庙),请而行之,然后听政(视朔、听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