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中国“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隐写的明亡历史!

字数:139404访问原帖 评论数:58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4-05-21 19:46:00 更新时间:2021-03-16 11:13:54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16 17:27:03
在第五回里,警幻仙姑先向宝玉解释了一下男女风月之事,之后对宝玉说:
“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甲侧: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
〖甲戌墨批:石破天惊鬼夜哭〗
这是何意?宝玉这个人淫荡吗?好像书中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描写吧?宝玉本质上是很单纯的,最多不过是意淫而已,虽然跟袭人“初试云雨情”,跟秦钟好像也有基友的关系,但与贾珍和贾琏等人比那简直就是天使了!怎么可能是“古今第一淫人”呢?这让贾珍和贾琏的脸往哪放呀?而这里的两条批语给人感觉警幻胆大包天说出这样的话,而且说出来的应该是惊天地,泣鬼神才对,我们每个读者都应该因此而强烈震惊才对!可实际上我们听到以后好像没什么感觉呀?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明白宝玉原型的原因,如果把“古今第一淫人”理解为“传国玉玺”或“和氏璧”就能理解了,也就是说这里说的不是“古今第一淫人”,而是“古今第一印”,而宝玉是虚拟化、人格化了的“皇帝大印”之意!这样确实让我们大吃一惊!“风月宝鉴”反面的内容确实生猛!这样我们再看这两条批语,就会觉得批得很到位了。而警幻在后面又说道:
“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为什么宝玉独得“意淫”二字呢?从“风月宝鉴”表面的故事来看是男女之事,而从反面来看,我觉得应该是指世间的人们都喜欢对“传国玉玺”打主意,有非份之想,玉玺是人间最高权力的象征,谁不想要呀?或者说谁会不对传国玉玺“意淫”呢?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用假语村言的手法将宝玉的原型与书中表面故事中的风月故事结合起来,却很难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真正悟出其本意来!
刚刚看到的本贴中有一位叫“华南虎咖啡馆”朋友的分析,感觉非常棒,我在前面提到过警幻仙姑称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我当时认识这是暗指宝玉“和氏璧”的身份, “华南虎咖啡馆”他指出“淫人”二字按古代的“切音”来读,发音就是类似“印”!大家可试着读一下,这一发现真是厉害。而很快另一个叫MilianTadzio的网友也发现:警幻说的“意淫”,用类似的方式来读,居然发音也与“印”极为接近!作者真是太牛了!也证明了我的猜测是对的,也就是说又找到了一个宝玉原型是“天下古今第一大印”,也就是“传国玉玺”的证据!作者的“一喉二歌”的手法真是用到了极至!还有一位叫“皮皮兔小屋”的网友发现: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也就是说宝玉名字中的“宝”字本身也有“玺”的意思!真是太绝了!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16 21:04:14
@lishy120 503楼 2014-09-16 16:40:13
@V哥掰谎 2014-09-16 10:57:12.0
第三、我们都知道,宝玉有一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爱红”,书中关于这一点出现了很多次,生怕我们不知道,而这一点实际上也一直让我们感觉很奇怪?在第十九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
〖列庚双夹:补出宝玉素喜红色,这是激语。〗
宝玉前生住在“赤瑕宫”,现在住在“怡红院”,喜欢红色的“胭脂”,宝玉不仅喜欢玩这些东西,居然还喜欢吃胭脂!实在让人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种......
-----------------------------
找到没有呀?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17 13:05:23
@V哥掰谎 506楼 2014-09-16 21:04
@lishy120 503楼 2014-09-16 16:40:13
@V哥掰谎 2014-09-16 10:57:12.0
第三、我们都知道,宝玉有一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爱红”,书中关于这一点出现了很多次,生怕我们不知道,而这一点实际上也一直让我们感觉很奇怪?在第十九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
〖列庚双夹:补出宝玉素喜红色,这是激语。〗
宝玉前生住在“赤瑕宫”,现在住在“怡红院”,喜欢红色的“胭脂”,宝玉不仅喜欢玩这些东西,居然还喜欢吃胭脂!实在让人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
-----------------------------
@天香琉璃 507楼 2014-09-17 11:01:59
-----------------------------
这个很值得思考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17 18:53:22
这样我们再看这两条批语,就会觉得批得很到位了。而警幻在后面又说道:
“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为什么宝玉独得“意淫”二字呢?从“风月宝鉴”表面的故事来看是男女之事,而从反面来看,我觉得应该是指世间的人们都喜欢对“传国玉玺”打主意,有非份之想,玉玺是人间最高权力的象征,谁不想要呀?或者说谁会不对传国玉玺“意淫”呢?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用假语村言的手法将宝玉的原型与书中表面故事中的风月故事结合起来,却很难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真正悟出其本意来!


而宝玉的前世是“神瑛侍者”,这个“神瑛”是不是也是谐音“神印”呢?应该说这个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
宝玉出生的时候口中就含着一块“通灵宝玉”,它到底是什么身份呢?从表面的故事来看,“通灵宝玉”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在书中的工作好像应该是一个随行记者作用,它把在贾家所看到的一切记录下来,所以此书被称为《石头记》。但我觉得“通灵宝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它影射着宝玉的身份,宝玉本拟人化的玉玺,而“通灵宝玉”影射的是他的“传国玉玺”的玉质原型,或者说是宝玉的Logo或Badge,但二者绝不能划等号,这个一定注意!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论述这一点的。
在第八回里我们看到“通灵宝玉”上面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个很让人惊奇,因为很像“和氏璧”上的字!“和氏璧”始自于秦朝,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自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玉玺,又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而“通灵宝玉”和“和氏璧”上面写的如此相似,也是作者有意思让大家将二者联系起来,暗示我们“通灵宝玉”所影射的宝玉本质上是在影射“传国玉玺”!
于是有很多人不明白:那为什么黛玉要跟他谈恋爱呢?在前面的文章我介绍过,黛玉这个角色是在影射“崇祯皇帝”,这样一想我们就豁然开朗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自然是象征着崇祯皇帝与“传国玉玺”,或者说是朱由检与“皇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宝玉的引伸含义是“大明皇权”,应该说这种比喻是很有意思的,也很另类,所以在书中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在前八十回中的黛玉虽然是在影射崇祯皇帝,但并不是当上皇帝时的崇祯,而是儿时的朱由检,也就是他死了母亲以后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这段时光中的朱由检,从1614年的万历四十二年开始以后,故事主要集中在天启年间。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19 10:55:51
按道理来说朱由检是根本没有机会当上皇帝的,因为朱由校是长子,朱由检只是弟弟,虽然在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皇帝父亲朱常洛去世了,但继位的是他的哥哥朱由校,也就是天启皇帝。这个时候朱由校才十六岁左右,这么年轻,如果不出意外,他执政二、三十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到那个时候就算他死了,也应该是由朱由校的儿子继位,按正常的逻辑来说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朱由检当皇帝。但历史的发展居然有那么多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天启皇帝仅仅只当了七年皇帝,二十三岁就死了,而他又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只好让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继位。可以说他能当上皇帝也是个相当偶然的事情,所以《红楼梦》的作者将还没有当上皇帝时的朱由检与“传国玉玺”、或者说“皇权”、“皇帝宝座”之间这种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用黛玉与宝玉之间纯意淫的分分合合的恋爱关系来形容,也亏作者想得出来!毕竟这是在隐写历史,在清初“文字狱”的大环境下,一方面要把历史隐藏在书中,也就是“风月宝鉴”反面的故事,另一方面又得让普通人都喜欢读表面的故事,于是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构思,演绎成流传至今的非常有名的“宝黛”爱情故事!又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后来的人们只能看到这个表面的故事,跟贾瑞犯了一个毛病,而对其隐藏的历史却视而不见,又由于八十回以后的故事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真正能全面读懂《红楼梦》真正的主旨的恐怕少之又少!
而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很是坎坷和曲折,这也是作者为了让表面的故事更好看而故意设置的,应该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也象征着朱由检做皇帝的过程也是几经周折!作者还想通过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来充分展现自幼黛玉寄养在别人家而形成的小心、多疑、敏感、刻薄、任性以及多愁善感的个性,这实际上是在影射崇祯皇帝朱由检儿时寄养在别人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古怪的性格,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呀!也说明作者对崇祯皇帝的个性居然如此了解!我相信作者肯定见过皇帝,而且深入交流过,对崇祯的性格比较了解。要知道崇祯皇帝因从小寄养在别人家,养成与黛玉非常类似的性格,在后来这种性格他当上皇帝管理国家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相信这就是作者为什么在书如此重点塑造黛玉这样的性格的原因。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1 21:39:54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2 20:58:57
我们现在都知道黛玉和宝玉最后并没有结婚,因为黛玉早死,宝玉后来跟宝钗结了婚,也就是说出现了第三者插足,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宝钗所影射的历史人物的身份进行充分的认识了。宝钗有一个金锁,这是她的Logo或Badge,这意味着她是“金”的象征,所以她跟宝玉之间的婚姻才被书中称为“金玉良姻”!而从书中反面的故事来看,“金”这个字的一层意思是象征着满清,因为满清也被称为“后金”!关于宝钗所影射的身份,我会在后面用好几章进行充分的分析,让大家看出她并不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极其阴险的角色!
于是我们明白了:黛玉影射崇祯皇帝,宝玉影射“传国玉玺”,是大明皇权的象征,宝钗象征着满清,黛玉因早死而没有跟宝玉结婚,这是象征崇祯皇帝早死而失去了皇权,失去了大明的江山;而后来宝玉跟宝钗结婚,是象征着满清最后得到了“传国玉玺”,或者是说满清最终抢到了大明的皇权、得到了汉人的天下!这个构思也实在是太离奇了,这也是清朝文字狱的大环境下不得已而产生的奇葩!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史书,正面看是个情色的故事,而反面看,是隐写的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历史!这就是《风月宝鉴》这一书名的本意,也是跛足道人让贾瑞一定要看“风月宝鉴”反面的原因,跛足道人还说:
“千万不可照正面,〖庚辰侧批:谁人识得此句!〗〖庚双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
这也是作者生怕大家看不出来,发自肺腹的呼吁,可居然三百多年以来居然没有什么效果。那为什么作者会有这么古怪的创作构思呢?在第七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应该说得很到位,也给我们广大读者很大的启发,可惜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
有网友告诉我说: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这样看来,宝玉名中的“宝”字居然也含有“玉玺”的意思,看来宝玉名字的大有来历!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3 18:37:04
在第七回回前有一首诗,人们一直无法真正能解读,现在按我的理论来分析就能很容易明白了: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一般人会认为这个“家住江南本姓秦”的人自然应该是秦可卿,因为她姓秦,但她一个女子怎么可能是“惜花人”呢?书中根本也没有这方面的交待呀?要知道在《红楼梦》中花都应该是特指女儿,说秦可卿爱惜女儿实在是说不过去。我们看头一句“十二花容色最新”应该是将金陵十二钗比作鲜花,“不知谁是惜花人”这一句是问:谁会是爱惜花的人呢?所以直接可以把秦可卿排除,因为从第一句来看这个惜花人应该是在金陵十二钗之外的,而秦可卿却是包括在十二钗之内。实际上这个“本姓秦”的人应该指的就是“传国玉玺”,也就是宝玉,因为他才是本书中真正的“惜花人”。有个叫“至尊斗战胜佛2013”的朋友告诉我:家住江南本姓秦,也可以理解为和氏璧本来就是出自楚国,楚国就是在江南。后来落到秦国手里,变成了大宝。所以是“家住江南本姓秦”。其实表面上看这位姑娘叫秦玉,而大家想想秦玉自然是指和氏璧。
从“传国玉玺”的来历来看确实应该是姓“秦”!同时我们就可以合理地明白这首回前诗的内涵了!在第五回的仙曲《终身误》之中有这样两句: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表面上看是说宝钗与宝玉在后回的结婚是“金玉良姻”,但宝玉却在婚后一心想念与黛玉前生的爱情盟约。而从反面的故事来看,“金玉良姻”可以理解满清得到了大明的皇权,得到了大明的江山,那“木石前盟”又是在指什么呢?我特意查了一下《康熙字典》,其中的“盟”字有这样的解释:
【釋名】明也。告其事於神明也。
这个很让人吃惊!也就是说“盟”字本身就有“明”的意思,所以“前盟”就是“前明”!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说“木石前盟”而不用“木石前缘”的原因!更何况在第一回中介绍的“神瑛侍者”与“绛珠草”的传说中也没有两个人有爱情盟约的介绍。相比之下有的人的解读就显得很想当然,主观而且牵强,比如这里这个“盟”字解读为“明血”,太想当然了,所以还需要多严谨的角度出发。“木石”二字也非常有内涵,这里暗藏着黛玉的另一个层面的暗示,我会在《两株枯木》一文给大家介绍。这样看来,“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意思就很明显了:“都说现在是满清统治的天下,可我只思念着朱明前朝!”又是一个“一喉二歌”的经典范例!这都是《红楼梦》中非常独特的地方,作者真不是一般的大才呀!
原本恩恩爱爱卿卿我我的爱情小说,居然让我给解读成了刀光剑影、杀人无数的史书,确实不容易让普通读者马上能够接受,那还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吗?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我居然找到了强有力佐证,我将给大家介绍一本目前还没有人看懂的书!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3 22:24:26
@菟宝儿 513楼 2014-09-23 16:19:44
怎么老发重的呢
-----------------------------
老重发什么?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4 08:48:00
第九章 作者到底是谁
在第一回里,有一段很长的批语,很耐人寻味:
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
我们看到批书人居然大发感慨并联系到了从古至含恨的英雄、忠臣孝子、仁人志士、词客骚人,可说算是涉及面够广的!也就是说这个感慨并非简单的儿女之情,因为后面又联系到了历史上的几朝,上升到了家国君父这样的高度,可见此书的立意有多深远!然而其中有一句却很重要:“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这里应该讲的是作者把那些上升到国家高度,涵盖无数各类杰出古今人物之理之事,演绎成为闺阁之中的故事,放在书中。并透露给我们,书中的所演绎的女子命运悲惨,而相比之下天下的男人就更惨了!
从这些文字来看,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一种国家社稷安危的高度而油然而生的一强烈的悲愤,一种眼泪喷薄而出的强烈情感。批语里还提到了一个重要人物,“武穆之帝”指的抗金的岳飞!要知道岳飞抗的可是满清的祖先!
然而不知道是谁居然没有领悟到这样的味道,死活认为这都是因为曹家因敲诈被抄家而感到委曲的悲痛,实在是让人大倒胃口到极点了!完全歪曲了作者的立意。
从前面我的文章可以看出:作者肯定是生活在“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历史大背景下,亲身目睹了明末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活不到乾隆朝,也就是说作者创作的时间应该是康熙朝。而“红学家”研究出来的所谓的作者“曹雪芹”生于1715年或者1724年,在康熙朝内最多不到十岁,或者干脆还没出生!所以这个乾隆“曹雪芹”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不值一驳,成书时间应该肯定不是乾隆朝的1754年。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5 11:06:41
@闲2014 521楼 2014-09-25 10:25:25
为什么另外一个你写的贴子我找不到了,显示被删,怎么回事呢?郁闷好几天了。
-----------------------------
说来话长,是被移走了,移到了这个地址: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49459-151.shtml#fabu_anchor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6 07:56:05
@闲2014 523楼 2014-09-26 02:18:48
我手机打开贴子,就显示这样。

-----------------------------
不知道为什么,你可以来我的博客上看: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26 15:28:38
同时我们也从书中深深地感到作者非常有才,不但作者手法独特,而且知识非常渊博,这也是明末清初文人的一个特点。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红楼梦》隐写的历史始于1614年,也就是用黛玉进贾府来影射崇祯丧母的万历四十二年,之后用非常显眼的王熙凤来影射魏忠贤,也就是说前八十回里的重点是在天启朝,说明作者对天启朝的情况相当熟悉,应该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而黛玉进贾府是从第二回才开始的,在第一回里主要是讲了个神话故事,也就是“通灵宝玉”下凡的过程,应该说这里面充满了象征和暗示!书里是这样介绍的: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通灵宝玉”是一块有“补天”之材的石头,可惜却没有机会去补天,仿佛这里是在形容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的感叹,称自己是有补天之材,那这个材能可实在够大的!其实“补苍天”这说另有深意:黄宗羲就把明朝灭亡比喻为“天崩地解”,所以“补天”就是指没有能耐阻止大明的亡国,明天文学家陈子龙在《九日登一览楼》里充分表达了自己亡国的痛苦之情: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含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崖。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得屠龙空缩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大家注意:这里有一句“双飞日月驱神骏”,跟第四十回里湘云说的那“双悬日月照乾坤”是一曲同工,“日”和“月”就是一个“明”字;紧接着一句是“半缺河山待女娲”!这里自然是指大明亡国,山河破碎,就像天堨下来一样,多么希望有女娲来补天呀!所以《红楼梦》一开始就提到的“女娲补天”之事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10-15 11:01:35
作者应该是在明亡清兴的过程中曾经努力救国,但终于还是出现了“天崩地解”让汉人极度痛心的结果,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心中的亡国之恨,所以才“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书中多次以这个“通灵宝玉”的口吻,自称为“蠢物”,这也是一种自谦的表现。在第三十五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很有意思:
宝玉忙让坐。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其实这个情节中所包含的意义很丰富,而我今天只想分析其中的一点,那就是宝钗说的给“通灵宝玉”打络子“大红又犯了色”,这是什么意思呢?“犯了色”就是指络子和玉的颜色太接近了,也就是说“通灵宝玉”应该是红色的!而在《红楼梦》中红就象征着“朱”,象征着大明,这一下子就将“通灵宝玉”本质告诉大家了!
“通灵宝玉”被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点化下凡,随宝玉一起出生,而且就在宝玉在的嘴里,这个想法实在是很神奇!我在前面提到过,口中有玉是个字谜,“国家”的“国”字,这个字谜也将宝玉的身份给读者暗示出来,是“国之宝玉”,也就是暗指“传国玉玺”。所以这个“通灵宝玉”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影射宝玉的“玉玺”身份,就像是个一些公司员工戴的胸牌似的。
下凡以后“通灵宝玉”一直在宝玉的身边,它把所见所闻写出来,最后将其整理出来并刻在石头上,这也是《石头记》书名的主要来历,那“通灵宝玉”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它仿佛起到了一个“记者”的作用,但也可以理解为经历过“明亡清兴”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在第一回有一首诗很有名: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12-11 16:37:05
@V哥掰谎 2014-07-14 09:56:06
而崇祯皇帝一直被认为是明朝最好的皇帝,他勤政、节俭、不好女色,可惜生不逢时,所以让人感觉很可惜。当时的人们也用“风”来形容满清,所以才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文字狱”,于是我们发现也可以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形容崇祯,居然也非常形象!在第五十五回里凤姐这样评价黛玉:
“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在第六十五回里,兴儿居然对黛玉也有类似的评价,看来这正是作者心中......
-----------------------------
@光明帝国 2014-12-11 16:34:06
崇祯是个标准的亡国之君!是勤政、节俭、不好女色,但是他多疑多猜忌心胸狭窄,不能用人不会用人!看看明史是怎么写的,并非身不逢时,17年的统治把不能亡的大明硬推进了灭亡的深渊,用了50个宰相(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时间最长的温体仁和周延儒都进了奸臣传,裁撤驿站大量驿卒没有生活来源去造反了,今天信太监明天信奸臣,后天谁也不信了,李自成快打到北京了,也不出去避,太子二王也不让离开,就是不想有南明存在!
17年一天比一......
-----------------------------
是呀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8-10-19 15:24:45
谢谢大家的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