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中国“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隐写的明亡历史!

字数:139404访问原帖 评论数:58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4-05-21 19:46:00 更新时间:2021-03-16 11:13:54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6 16:29:27
吴梅村是个大才子,在崇祯三年的时候乡试中举,会试第一,殿试时皇帝新点中了“榜眼”,真正的“连中三元”,这时他才二十二岁!之后授翰林院编修,可见崇祯皇帝对他非常欣赏。1637年,崇祯皇帝选了全国一些大儒给太子当老师,于是吴梅村迁东宫讲读官,陪伴太子朱慈烺,后作为的官属,也就是说他与太子两个人的关系应该非常密切。后来明亡以后太子逃出城以后被李自成的军队抓到,而李自成又很快兵败,从此太子失踪。所以这样看来这个太子朱慈烺确实有可能活下来,并与吴梅村建立联系,也就是说他以“曹雪芹”为笔名,在吴梅村的草稿为基础,加工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应该是很有可能的。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个有名的“复社”,也就是明末著名的文社。崇祯二年(1629)成立于吴江,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人,成员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人,而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吴梅村的朋友或学生。从加工润色后的文字来看,有可能是这帮文人的杰作,但具体是谁就需要一个个研究了。无论“曹雪芹”是谁,但原作是吴梅村,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了!
在我的贴子中有位网名叫snfly2010的有了一个很有洞察力的新的发现,我觉得值得大提特提一下:第一回提到过“假语村言”和“故曰贾雨村云云”,这是一语双关!表面的意思是“说的都是假话,村话”,还可以理解为“这些假语都是吴梅村所言”!这一点发现很让人震惊!而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更多的内容,在第一回里在太虚幻境有这样一幅对联非常有名: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大家看,上联的“假真”对下联的“无有”,也就是说“假语村言”中的“假”字也可以理解为“吴”,于是“假语村言”中既隐藏了“吴”字和“村”字!所以“假语村言”的内涵被再次扩大,还可以理解为“吴梅村讲述”历史之意!这也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根本含义。我们再看看后来的敷演的贾雨村这极细极险,记清。〗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甲戌侧批:假话。妙!〗表字时飞,〖甲戌侧批:实非。妙!〗别号雨村〖甲戌侧批:雨村者,村言粗语也。言以村粗之言演出一段假话也。〗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甲戌侧批:胡诌也。〗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甲戌侧批:又写一末世男子。〗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
我们从这段原文和批语中可以看到:这个贾雨村本名叫“贾化”,从批语中也能看出是谐音“假话”,表字时飞谐音“实非”,而胡州谐音“胡诌”,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书中说得都是“假话”,也就是指《风月宝鉴》表面上的故事,而反面的真正的历史被“真事隐去”了!这些强调的是原作吴梅村的创作基调,但大家不是理解为这个贾雨村就是吴梅村,这样就太机械了。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7 22:08:20
吴梅村曾留下了一个戏剧剧本,叫《秣陵春》,是个半文半白的本子,书中以宋初为背景,怀念前唐旧主的故事,也就是小说第五十五回里“男王熙凤”的情节中提到的“残唐五代”,是关于一个王朝灭亡的故事。此剧本与我们看到的《红楼梦》有很多惊人相似的地方:
一、都是隐写在改朝换代的新朝中思念前朝;
二、《秣陵春》里也有不少梦古怪离奇的梦;
三、《秣陵春》以“玉”和“镜子”为贯穿全书的线索,书中的玉为古玩,镜子叫“宜官宝鉴”;
四、《秣陵春》一样为时空错乱的手法进行描写的,这与《红楼梦》极为相似,也是中国自古以后很少见的写作手法。
因为《秣陵春》一书写得半文半白的,看起来比较费劲,所以我读得不是很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里面挖掘一下,看看其中有没有影射太子下落的信息!
“秣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有三个别称:“石头城”、“金陵”和“秣陵”,所以我们看《秣陵春》这个书名跟《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确实让人看着眼熟!
所以我相信吴梅村是《红楼梦》早期构思者,他应该完成了一个初稿,是个草稿,而真正将这个草稿加工成我们后来看到的《红楼梦》的是这个“曹雪芹”,这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第十三回里有一条很重要的批语,需要我们需要重新来认识: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这条批语里先提到了作者,然后又提到了“芹溪”,两人并提!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作者就是“芹溪”,“芹溪”就是作者,但如果我们反复阅读这条批就会发现:不应该把这两个混为一谈,也就是说作者是作者,应该指的是吴梅村,而这个“芹溪”是后来加工者,也就是增删五次之人,应该是“曹雪芹”。
我们还可以发现“因命芹溪删去”,也就是说这个批书人也参与了增删的过程,提供意见或建议,这样看来成书的过程肯定不是一个人进行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其规模和表现手法应该都与吴梅村最早的本子有很大区别,应该说内容也大大的丰富了,我会在后面的《增删五次》一章里详细给大家介绍此书增删的过程,增删的过程都是我自己的感悟,我应该可以基本上理清“增删五次”都干了什么,或者可以大致了解吴梅村原作的大概框架。
另外我有个猜测:吴梅村的原本《石头记》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本子比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应该是本淫秽小说,也就是说其中会有大量色情的描写,估计跟金瓶梅类似,这也是什么其中一个书名为《风月宝鉴》的原因。试想贾瑞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本书可以看死男人,但这样的事毕竟很少发生,虽然清代确实记载着两例,但相对来说还是太少。我怀疑正因为原本有大量色情的描写,所以叫《风月宝鉴》也合理多了。只不过后来“曹雪芹”在增删的过程中将这些色情描写去掉了,这可能跟清朝的时候在这方面管理严有关系。
另外我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清代生活作风问题确实管得比较严,趋于保守。而明末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人们很开放,因为万历年间大明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度,政府很少干涉民间的生活,所以那个时候男女关系非常混乱,而且同性恋也很普及,其实这些情况也很符合《红楼梦》中描写的特点,正所谓“情既相逢必主淫”。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8 15:33:21
第十章 两株枯林
前面介绍了黛玉判词里的“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和“玉带林中挂”两句,我相信大家对其中的内涵肯定是印象深刻。根据脂批提示,我从《推背图》的第二十七象里得知“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个字谜,是个姓“朱”的“朱”字;而我又根据脂批的提示又论证出“玉带林中挂”象征着黛玉上吊而死,从而确定黛玉这个角色是在影射一个非常有名的上吊而死的姓“朱”的人。那判词中“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句所包涵的内容太丰富,而且相当重要,所以我只能用单独一整篇文章来分析才过瘾!总体上看“两株枯木”一共有两层含义,而且兼顾着书中的表面故事和所隐写的历史,真可以说是“一喉二歌”的又一顶峰之作!而对其中的第二层含义的解读,应该算是我个人的又一个重要发现!不但极其合理,也给我们认识本书的结构和框架提了崭新的思路,而且还为我们解开了黛玉姓“林”的天大秘密,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估计到时候大家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了!
最初我跟大家一样,很容易地猜出“两株枯木”应该是个字谜:“二木为林”,自然是作者在暗示我们这个判词指的是林黛玉,“枯木”也就是象征黛玉之死,这个应该不难理解。但后来思来想去,又感觉没有这么简单,“二木为林”是不错,但在判词里还有“玉带林中挂”一句,其中也有个“林”字,表面上看都是在影射林黛玉,可为什么在这里将“林”字要重复两次呢?另外,为什么是“两株枯木”,“枯”字当什么讲呢?难道仅仅是影射黛玉之死吗?还是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我个人总结出这个“枯”字应该一共有两层含义,首先我先介绍第一层,这就需要提一下乾隆年间的一个叫“富察?明义”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绿烟琐窗集》,其中的《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是目前发现的关于《红楼梦》的最早的题诗,所以倍受人们重视。其中前十六首应该是描写前八十回的内容,而后四首诗中所描写的内容明显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所以“红学”界公认富察?明义看过全本的《红楼梦》,其中第十八首的头两句是这样: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葬花词》实际上是黛玉死时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黛玉之死是能够跟《葬花词》中的描述完全对应得上!也就是说,如果哪位发现了一个含有八十回以后内容的本子,鉴定其真伪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其中的黛玉之死是不是能够跟《葬花词》里描写的对得上!在清代出现过太多的《红楼梦》续书了,续得千奇百怪,但没有一本能对得上的,所以续书的思想境界还是停留在表面的情色故事之中,跟贾瑞有一拼。那我们能从《葬花词》中看出哪些关于黛玉之死的信息呢?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8 21:56:21
@angilfor 458楼 2014-08-08 17:06:35
楼主你博客里的新文还没更完整,今天能更完吗?我跟你说的去晋江看看出版情况,你去了解了没?能出版吗?
-----------------------------
每天更三千字左右。晋江的我看到了,谢谢你,我还没有写完,呵呵。写完了可以一试,你可以来我的博客上,上面有我的群号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9 11:03:06
我们先看看在《葬花词》里面有下面几句: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如果这个富察?明义说的是对的,那这几句就意味着黛玉死后没有被立刻安葬,“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就是黛玉向苍天问道:“天的尽天,哪里才有我的坟墓呀!”“他年葬侬知是谁”自然是问:“我死以后谁来安葬我呢?”这些都是在暗示黛玉死后暴尸荒野,没有立即得到安葬!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呀!太可怕了吧?贾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还有两句非常有名: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以前“红学家”们认为这两句是指在八十回以后的故事中,黛玉在贾家很“不得烟儿抽”,饱受来自各方面的摧残打击,搞得她一年之内痛苦不堪,最后泪尽而亡!这个猜测其实都是因为受了晴雯之死的影响,以为黛玉之死会跟晴雯之死差不多呢,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而实际上这两句应该是指黛玉死后,因为没有人来掩埋,所以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和冰霜雨雪的侵蚀,最后化为枯骨!这让人感觉真是太悲惨了!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可能有人会问:“不是证明了黛玉影射的是崇祯皇帝吗?崇祯皇帝也没有暴尸一年呀?这是什么呢?”
有个叫“用户1115273022”的网友告诉我一些史料,我感觉非常重要:
如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就直称思陵为“攒宫”,并加以解释说:“昔宋之南渡,会稽诸陵皆曰攒宫,实陵而名不以陵。《春秋》之法,‘君杀,贼不讨不书葬',实葬而名未葬。今之言陵者,名也。未葬者,实也。实未葬而名葬,臣子之义所不敢出也”。《帝陵图说》的作者梁份亦云:“烈皇帝殡于田妃墓,国耻未雪,不谓之攒宫不可也!以陵称不可也!以思称尤不可也!”显然,他们是站在明王朝的立场上,认为明朝的国耻未雪、君父之仇未报,因此,崇祯帝虽葬于田妃墓中,但却不能称“葬”,思陵也不能称“陵”。
据顾诚的<<南明史>>讲:闯军进城后,崇祯尸首被直接暴尸示众,当然时间算太不长,后才被简单收殮,更可能是影射这个史实。
这样更加论证了黛玉隐现崇祯帝!另外,我个人认为毕竟这本小说是隐写的历史,既要影射历史事件,也同时要兼顾表面故事的发展,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相同,不然就不叫隐写了,比如黛玉是个女人,而崇祯是个男人,这就有差别,在很多细节上不会绝对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灵活些,毕竟这还是一本小说,表面故事也很重要。同时黛玉暴尸也有另一层含义,因为这其中的得含义太多了,所以我今天就不拐弯再讲了,不然不定又扯哪儿去了!所以这一点放到后面找机会再说。
由此我们可以猜测这是“两株枯木”的第一层意思是指这个“林”是干枯,死亡的,自然是象征黛玉死后化为枯骨,不然作者为什么不说“未若锦囊收艳尸”而是说“未若锦囊收艳骨”呢?另外在第一回的《好了歌》注释里有这样一句也证明了这一点: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甲戌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9 21:48:27
@angilfor 473楼 2014-08-09 19:22:21
其实我觉的很多红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也不是没发现他们研究的方向错了,也会有点觉悟觉得红楼应该是讲明史的,毕竟连很多没深入研究的普通读者如我也看得出,红楼讲明史更靠谱。只是因为一,周围的人,包括专家和普通读者,都说红楼是讲曹家,稍提出自己意见说是讲明史,就马上被炮轰,于是就打断了很多人继续坚持己见按着明史方向作深入研究的可能,有种皇帝的新装的效果。只有按着明史方向深入研究才能反驳传统错误观念,但......
-----------------------------
非常感谢你的支持,还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建议你到我的主贴去顶,那里内容更新得多: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49459-136.shtml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9 21:56:35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因为批里语黛玉和晴雯并提了,可前八十回里没有晴雯化为白骨的介绍呀,为什么也会出现在这里呢?会不会白骨是个死亡的代称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大家普遍认为:晴雯为“黛副”,是黛玉的影子,所以她是用来影射黛玉的。而黛玉发生的很多事情也会在晴雯身上有所表现,而这种表现也都进行过加工,让人感觉似是而非,但应该都是重要的伏笔,这个以后我会专门进行详细解读。晴雯死后,宝玉悲痛欲绝,为她创作了感人肺腹的《芙蓉女儿诔》,实际上也是黛玉后回惨死的情景伏笔,这个得到了普遍的赞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芙蓉女儿诔》中发掘出黛玉之死的信息。其实《芙蓉女儿诔》写得有一点象《哀江南赋》的味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对比一下。而《哀江南赋》是庾信伤悼梁朝亡国而写的,大家想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吧?但是在《芙蓉女儿诔》中这样两句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这两句的意思是:“落日下的荒坟上,白骨散乱难收!”这里貌似是说晴雯之死也是暴尸!所以作者在这里用“白骨”这样的词来尽可能的影射黛玉,是一个重要的伏笔。这些也说明了黛玉之死是最难以让人想象的悲惨结局,应该这也是《石头记》一书悲剧的最高潮,应该是实在让人不忍想象!在第十八回点戏的情节里有一条批语:
〖列、庚辰:《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从这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黛玉之死是书中重中之重的环节,所以我们猜测后回贾家遭难,家亡人散,宝玉也不知所终,两个人天各一方,黛玉在无可耐何之下上吊而亡,印证了判词里的“玉带林中挂”,之后因为没有人来掩埋而化为枯骨。而这只是“两株枯木”的第一层含义,这不但是小说表面的故事情节,更影射了崇祯皇帝因城破而上吊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暴尸的惨状,这些就是“两株枯木”的第一层含义!应该说这层含义非常形象,也能很好地切合书中表面故事的情景,又能恰当地影射崇祯最后时刻的历史。而作者智慧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高深得多,因为“两株枯木”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那“两株枯木”第二层意思是什么呢?应该说这层意思非常巧妙,巧妙得令人发指!当我悟出来以后兴奋不已,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再一次惊天地、泣鬼神,应该这也是三百二十年来我第一次发现!这就是我研究此书的乐趣所在。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10 17:04:32
如果想看更多的内容,可以到我的主贴来欣赏:
http://bbs.tianya.cn/post-culture-849459-1.shtml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17 20:36:03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对照了崇祯皇帝和黛玉儿时的经历发现:两个人惊人的相似!于是我感觉《红楼梦》一书应该隐写的是明末的一段历史,而前八十回的主要故事应该发生在崇祯儿时丧母以后被寄养在别人家里的那段时期,小说第二回中的《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就是在影射崇祯皇帝母亲去世,这一年是1614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二年,或者说:《红楼梦》一书所隐写的历史应该是从这一年正式开始的,虽然之前有甄士隐和贾雨村以及“通灵宝玉”的故事,但那些还都不是正式的历史,只是个铺垫。但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时间起点!
综合全书的角度来看,小说的主要部分的故事应该发生在万历皇帝和泰昌皇帝去世之后,也就是权臣魏忠贤大权独揽的天启年间,因为我们现在知道王熙凤是在影射天启朝的魏忠贤,所以她在前八十回中的戏非常多,给人的印象也相当深刻!这都是天启朝的特点。而书中的故事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八十回后应该会逐渐进入到崇祯朝,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前面的伏笔我们可以知道:王熙凤在八十回以后死了,而她所影射的魏忠贤就是在崇祯皇帝登基以后“哭向凤阳事更哀”的,自然是指从这个时候起小说所影射的时间进入到了崇祯朝,我相信这个时候黛玉开始管家了,也象征着朱由检成为了皇帝开始管理国家。而后来黛玉“玉带林中挂”上吊而死,这是在影射崇祯之死的史实,最后就是贾府家破人亡,这也影射着大明灭亡。
于是我们惊奇地发现:《红楼梦》中的故事应该是在重点隐写的是明末启和崇祯朝的历史!也说明《红楼梦》中所隐写的历史是基本按着明末的时间顺序的进行的,朝代的先后顺序很明确,类似于“编年史”。也就是说可以从书中看出比较写实的时间脉络来,但也会因为表面故事的需要对其中的一些时间进行调整,或者因为“增删五次”的原因又强行增加了一些情节打乱了正常的时间顺序,但从大的框架上来看,这个时间主线是没有问题的,也可能书中还应该有南明时期甚至可能清初历史的影射,但都不会是重点。
这也让我们忽然明白:之所以八十回以后的内容没有流传下来,是因为后面的故事隐写着大明亡国的历史,应该是太露骨、太明显了,而这段历史肯定是暴力血腥、打打杀杀、异常惨烈,我们从前八十回的内容和批语里就已经可以领悟到一些后面火爆的场面了:贾家“家亡人散各奔腾”、“忽喇喇似大厦倾”、“树倒猢狲散”、“白骨如山”,这样的内容谁都可以看出其中反清的意思来,在清朝的时候流传的风险性极大,所以此书才只能流传前八十回。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19 19:58:13
我们现在看到书中的是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内容,主要应该都是影射发生在天启年间的故事,有点像世外桃源一样。即使是这样,从大约五十四回以后,仔细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风格慢慢发生了变化,贾府内部开始渐渐危机四伏,各类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开始激化,愈演愈烈,大有山雨愈来风满楼之势,在第六十二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就已经让人感觉情况不妙了: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从此以后,我们发现贾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不再有小说上半部分那么出手大方,不但王熙凤一天到晚为了贾府的开销发愁,还经常当东西,而且居然闹到了开始打起贾母的财产主意的地步,甚至连吃饭都出了问题!在第七十五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居然这么大的贾家吃起饭来都开始这么算计了,那普通人家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就可以想而知了!可见贾家大有末世的征兆。到了第七十七回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居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王夫人在家里找人参:
因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取时,翻寻了半日,只向小匣内寻了几枝簪挺粗细的。
于是让人到处找,番来覆去找也没找到好的来,于是只好向贾母要了些,之后周瑞家的、王夫人和宝钗又围绕人参有一大段的描述,能看出王夫人当时很无耐的样子,给人感觉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呀!以前的贾家什么时候会因为人参发愁呢?可现在居然连像样的人参都找不到!这些都应该是后回家败的伏笔,也应该是历史真实的影射,科学家研究显示:明朝末年的时候地球处于“小冰河期”,并且持续了好几十年,气候异常,尤其北方地区农业严重歉收,再加上很重税收,导致民变四起,这是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五十三回里,乌进孝讲述的遭灾的那一段,应该就是当时那个“小冰河期”的情况的描写: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22 08:48:59
乌进孝忙进前了两步,回道:“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小的并不敢说谎。”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以前我们以为乌进孝说的这些都是闲文,几十年前还曾被认为这是“阶级斗争”的表示,当时“红学家”告诉我们这充分体现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暗无天日的、万恶的旧社会!现在看来这都是描写那段天灾人祸、持续了几十年的小冰河期的明末史,在吴梅村写的《绥寇纪略》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崇祯四年五月,“大同雨雹、襄垣县雨雹,大如伏牛,如丈石,小如拳,杀人畜其众。”
崇祯八四月初八日,“漂阳福贤乡,雷雨冰雹并作,昼晦,飞石扬沙,平地盈尺,植物与屋瓦俱尽”。
崇祯十三年“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浙旱蝗,河南北数千里,白骨纵横,民父子相食”。
看来明末的时候果然有类似的天灾,实在是祸不单行。不然如果从描写宝黛爱情故事的角度来看,写这么一段有什么意义呢?这也应该都是反面故事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
综合起来看,《红楼梦》的故事始于万历末年,而主要故事应该是集中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年间,这两个时期也是明朝从兴盛走向灭亡的关键时期,作者想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分析和思考,来反思大明亡国的原因,也为后人留下一部隐写的大明亡国史。探春在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通过探春的这些话作者想告诉我们:明朝亡于自己内部出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直接从崇祯年间开始写,而是主要从天启开始写,是想向读者介绍明朝是如何从一个太平安定的天启朝开始逐渐走向亡国的过程。在第二回里有两条批语说得也是这个意思:
〖甲戌侧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
〖甲戌侧批: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此书中还时常影射明朝更早期的一些人和事,比如用贾敬来影射嘉靖皇帝,还在第五回秦可卿的判词里说:“箕裘颓堕皆从敬”,这里指的应该就是贾敬,在前文中我提到过贾敬应该影射的就是嘉靖皇帝,所以这句话指的就是明朝灭亡的祸根是从嘉靖年间就已经埋下了!但这些人物都不是重点,这是为了反思而加上去的人物,所以情节极少,而且作者非未跟嘉靖皇帝生活在同一时期,所以估计对他也不是很了解,自然笔墨不多。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23 07:34:14
从作者的历史观来看:他认为魏忠贤虽然干了很多坏事,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她能多活几年,也许大明也不会“忽喇喇似大厦倾”亡得如此迅速,所以小说的主要故事是从天启年间正式开始的,随着天启年间大明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明朝已经渐露败相了。所以说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一点点研究书中的情节,透过表面的故事,可以挖掘出明末发生过的重要的史实,这确实是我们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
那么大一个明朝这么快就灭亡了,看似一系列偶然的因素导致的,但冥冥之中似有定数,仿佛是天意所为。而中国人又很迷信,相信其中必有天道轮回的道理,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定数,有人发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除周朝以外,其他王朝往往最多只存在两百多年,好像没有到三百年的(北宋、南宋加起来到三百年了),也许这其中真的有什么规律。相比之下本朝刚刚建国六十多年,正值青春期,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可我忽然想到美国可建国两百多年了!这实在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有句话:“欲使其灭亡 先使其疯狂”,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而中国人非常推崇《易经》,自古以来很多人从中体会冥冥的天意,而我相信《红楼梦》的作者对《易经》更是相当熟悉,甚至我觉得作者为书中主要人物起的名字中都应该参照了“易理”,《推背图》可以说是“易理”的高峰,作者既然很推崇《推背图》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易经》在国流传了几千年之久,严重地影响着我们几千年中国历史,其中高深莫测的原理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我们的语言,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不三不四”就是来自《易经》。商代的国君都很有意思,如果我们熟知的商王“武丁”,名字里居然有“天干地支”,而实际上每个商王的名字里都是“天干地支”!大家可以去查查,由此就会发现《易经》对中国人影响有多少深。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据说其中也都充满了“五行”影子,比如说从《易经》的角度来分析:周朝属“火”,而秦朝属“水”,在“五行”中水克火,自然就是指秦朝灭了周。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张艺谋的电影《英雄》里,秦人的衣服都是“黑”的,所谓的“秦人尚黑”,因为“五行”对应五色,水对应着“五行”中黑色!据中医讲:人的五脏也对应“五行”,其中肾属水,既然肾对应的是五色中的黑色,所以平时多吃黑色的食品可以补肾!这也是为什么非洲黑人性欲旺盛的根本原因!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24 19:07:46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明朝属“火”,对应“五行”中的红色,也就是“朱”,这也是为什么《红楼梦》中有大量的关于“赤”、“绛”、“红”这样的字样;满清以前叫“后金”,从五行的角度来看“火克金”,那还好得了?这不就是说“后金”挑衅“大明”是找死吗?多半是因为努尔哈赤不懂“阴阳五行”的常识,所以非要逞匹夫之勇,结果在1626年宁远一战被明朝的大炮击伤,不久以后就死了,看看,没文化多可怕!皇太极上台以后,估计是有高人给他在背后指点,于是赶紧将国号改成了“满清”,两个字中全有水,双管齐下,因为“五行”中“金生水”,也就是说“满清来自大金”之意,而“水克火”,所以“满清”中两个“水”还打不过你一个“火”吗?最后的结果还真是满清取代了明朝!不管你信不信,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这样。在第十四回有一条批语中指明了这一点:
〖甲戌:清,属水。〗
我认为《红楼梦》的作者认为可以从《易经》中也可以读出大明国亡的信息,而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人力所不能为的。大家先看看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名字里,中间的这个字是指辈份,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命名习惯。而明朝皇帝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很有特点:从偏旁来看,都含着“五行”,从下面的列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明朝皇帝名字中最后一个字里都有个偏旁含着“金”、“木”、“水”、“火”、“土”:
朱元璋---土(王旁实为玉旁,玉为土)
朱允炆---火
朱棣 ---木
朱高炽---火
朱瞻基---土
朱祁镇---金
朱祁钰---金
朱见深---水
朱佑樘---木
朱厚照---火
朱厚熜---火
朱载垕---土
朱翊钧---金
朱常洛---水
朱由校---木
朱由检---木
看看当年人家朱家人的名字一直坚持“五行”的原则,两百多年不动摇!从这个列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各位皇帝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不但含有“五行”的偏旁,而且从朱棣开始还遵循“五行”的相生原则,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父亲生儿子,合情合理,实在是有意思。让我们感觉到《易经》对中国的影响居然会这么深,那从朱家这种“五行”的起名的方式中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呢?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05 08:32:42
大家仔细看:明朝倒数第三个皇帝朱常洛的名字中最后的“洛”字里有三点水,含“水”字,也就是说他在五行中属“水”,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应该是“水生木”,所以朱常洛的儿子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名字中的最后一个“校”字里就含有一个“木”字。那为什么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名字朱由检的“检”字里也有个“木”呢?原来天启皇帝死的时候没有留下子嗣,只好让他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继位,于是明朝最后的两个皇帝按“五行”的原则来看都是属“木”的,因为他们是兄弟二人!
而我前面说过:《红楼梦》一书中反复强调了“末世”,“凡鸟偏从末世来”、“生于末世运偏消”,而书中的大环境主要应该是发生在天启朝和崇祯朝,也就是说作者想告诉我们:明末两朝是大明王朝从兴盛走向灭亡的关键时期,而这两朝皇帝名字里都含有“木”字,所以我们就忽然明白了黛玉判词中提到的“两株枯木”是象征着明末这两朝!这个“枯”字是指正在走向灭亡的意思,不但是动词,还给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感觉!只是没有在后面加上ing。《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了贾家处于“末世”,自然就是“两株枯木”这个时间段中!真是太巧妙了!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黛玉的判词内容非常少,而且还是与宝钗共用一个判词,但是短短的几句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当深刻!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政治倾向,真不愧为大家手笔呀!我说过:能真正看懂黛玉的判词,是看懂《红楼梦》一书的基础!看不懂黛玉的判词,就意味着你根本没有看懂《红楼梦》!试问今天我们中国有“红学家”能看懂黛玉的判词呢?同时我们也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黛玉要姓“林”,就是指生活在天启朝和崇祯朝两朝的朱由检之意!原来黛玉姓“林”的秘密是这样呀,中国人白白叫“林妹妹”三百多年了,居然一直以来不知道她姓“林”的来历!我再来总结一下黛玉判词中三句最重要的话中包含的意思,相信大家会跟我一样为作者如何大智慧的暗示表示惊叹:
“两株枯木”:指本书隐写的主要是明末天启和崇祯两朝的历史,两个皇帝名字里都有“木”的两朝,两个走向灭亡的两朝;同时也是后回中黛玉死后暴尸的伏笔,也是崇祯皇帝死后暴尸的影射!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个字谜,是姓朱的“朱”字;
“玉带林中挂”:指黛玉所影射的历史人物上吊而亡;
短短的几句判词,真是字字玑珠,内涵深刻,令人拍案叫绝呀!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05 08:49:59
而崇祯皇帝一直被认为是明朝最好的皇帝,他勤政、节俭、不好女色,可惜生不逢时,所以让人感觉很可惜。当时的人们也用“风”来形容满清,所以才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文字狱”,于是我们发现也可以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形容崇祯,居然也非常形象!在第五十五回里凤姐这样评价黛玉:
“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在第六十五回里,兴儿居然对黛玉也有类似的评价,看来这正是作者心中的本意:
“自己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其实这都是在暗示明亡清兴的历史,“木秀于林”一句,也可以理解为同为属“木”的崇祯皇帝要比哥哥天启皇帝强,居然还有这层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居然这么巧,用在崇祯皇帝身上很合理!
正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名字中含有“木”的人,所以书中的黛玉才说自己是“草木之人”,她与宝玉是“木石前盟”,第三十六回里宝玉梦中称之为“木石姻缘”!在第一回里有一条批语说得很有意思:
〖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
黛玉的前生是“阆苑仙葩”,是“绛珠草”!在第一回里是这样介绍她的来历: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一个“木”字居然被作者演绎出这样的神话故事来,实在是天才!而明末的一切居然是那么的巧合,搞得我们都开始有些相信这是天意了,便何况那些身受亡国之痛的文人呢?

大家注意:“绛珠草”中的“绛”是指红色的意思,而红色又暗指“朱”字,所以这一切都暗示得如此巧妙!一旦《红楼梦》的主旨搞对了,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一发而不可收,发现越来越多、越来越惊人的证据,成果也越来越丰厚!
除此以外,我们刚看到朱由校和朱由检两个人的父亲“朱常洛”是“属水”的,我们按照这个原则,看一下黛玉的父亲,如果黛玉真的是在影射崇祯皇帝,那她的父亲的名字会不会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呢?在第二回里有这样的描述:
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我们看:黛玉的父亲叫“林海”,我们更熟悉的是他的表字叫“林如海”,而这个“海”字就是属“水”!也完全符合这个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确信:林如海的确是在影射崇祯皇帝的父亲朱常洛!
作者的思想清晰,真是一丝不差!正因为有这些惊人的大发现,我就可以以此作为有力的理论基础,然后顺藤摸瓜,然后个个击破,从而有了一系列越来越多的重大发现!让《红楼梦》一书不再是天书,所有的谜团都将被我们一点点破解!我的研究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红学革命”,更很有史学价值,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我们所熟知的明末的历史!相信看完这些分析以后,有很多朋友会跟我一样兴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红学”揭秘的过程中来,通过集体的智慧,一定能够挖掘出更多的隐写在书中的秘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05 13:21:43
第八章 宝玉的原型
贾宝玉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形象,无论是他前世还是出生过程以及他的性格都相当的另类,他自幼生活在女孩儿圈子里,父亲天天逼他读书,对他管教得非常严格,可他就是不喜欢读书,到是“杂学旁收”,颇有几分歪才。而他的祖母和母亲又非常宠爱他,他的性格也很特别,他认为“女儿为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喜欢“意淫”,被称为“古今第一淫人也”,他平时呆呆傻傻,有时也很有灵性,第三十五回里有人是这样评论他: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这样的男人是太怪了,给人感觉就是因为身为一个富二代,吃多了闲的!他还被人称为“宝贵闲人”、“无事忙”,在第六十六回里,作者通过兴儿的口也介绍了宝玉的特性:
(宝玉)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乾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所有的好处,虽没上过学,倒难为他认得几个字。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
在第二十一回里还有一条批语,对宝玉的“意淫”进行了解读:
〖蒙府夹批:此等用心淫极,请看却不自淫,非世之凡夫俗子得梦见者,真雅极趣极。〗
应该说这条批语说得很恰当,也是宝玉可爱之处。
其实宝玉的这些性格特点跟康熙年间著名的“纳兰性德”很有几分相似,所以作者很有可能是从纳兰性德的身上找到灵感,创作出了宝玉这样一位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怪人。甚至连乾隆皇帝看了和绅进呈《红楼梦》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乾隆也感觉宝玉的原型像是明珠家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的一个有名的文人,关于这个人物大家可以去自己搜索一下他的资料,我就不细讲了,只提出一点我的猜测:会不会《红楼梦》的作者与这个“纳兰性德”认识呢?我觉得也许这一猜测可以帮助我们缩小作者的范围。
宝玉的身上有很有些另类的地方,我在前面提到过:书中描写的越离奇古怪的地方,越是表明作者想给我们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这样的地方就越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多思考、多研究。那我们先看看,宝玉身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05 22:54:48
宝玉身上特别的地方有以下三点:
第一、宝玉的前生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这里提到的“赤瑕宫”也很值得深思,宝玉前世住的地方是“红色”“斑点”的玉的宫殿!从“赤”字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他应该算是明朝这个阵营里的,也就是说宝玉前世就是属于朱明,本回这个地方有一条批语指明了此名的含义:
〖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
也就是说“瑕”和“瑛”两字的本意都是跟“玉”有关系,“神瑛”是指神玉,所以从骨子里来看,宝玉跟玉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宝玉本质上应该就是一块玉,这也是书中经常提到的“金玉良姻”的本意。那宝玉是一块什么样的玉呢?
第二、宝玉的出生过程也很奇怪,他“衔玉而生”,就是说他生下来的时候嘴里就含有一块“通灵宝玉”,就是第一回提到的“无才可去补苍天”的蠢物,更奇怪的“通灵宝玉”上面还有字!冲这个情节就不能说这本书是个“自传”,因为《红楼梦》是一本神话小说,所以作者写宝玉“衔玉而生”肯定不是写实,既然这个情节又如此怪异,所以这其中肯定是有某种寓意的,那到底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好像三百多年来很少人思考这一问题,大家往往都以为这不过是作者敷衍出来的神话故事而已。其实宝玉“衔玉而生”应该是一个字谜!大家想想,“口”中有一个“玉”字,是什么呢?是个“国”字!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一猜测,因为明清时期应该使用繁体字呀,繁体的“国”字应该写成“國”呀?简体的“国”应该是1949年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呀?但实际上明末清初那个时期这两种写法早就已经并存很了了,我从网上找到下面这段考证,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挖掘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以八世纪正仓院文书为例,“国”虽大多写作“囗王为国”之“囯”,也有写作“国”的:“镇国次将田中朝臣多太麻吕。” 再考察抄于1371年(上中卷)和1376年(下卷)的真福寺本《古事记》,其“国”字频出,“国”多有所见。例如,“记小滨而清国土。”(上卷P.7)“速须佐之男命不治所命之国而。”(上卷P.184)“神气不起,国亦安平。”(中卷P.212)“遣旦波国令违(杀)玖贺耳之御笠。”(中卷P.234)“此时新良国王贡进御调八十一艘。”(下卷P.168)其他《古事记》写本,诸如伊势本、伊势一本、道真本、前田本等,“国”写作“国”,乃以百计。再如日本室町时期(1336—1573)《日藏古抄李峤咏物诗注》,“国”之为“国”,不胜枚举。也就是说:贾宝玉“衔玉而生”是个字谜,谜底为一个简体的“国”字,这个答案在明末清初那个时期是没有问题的。
我刚才特意到网上去找看有没有明末清初时期的文物上有简体的“国”字,可惜只找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铜钱上有,虽然晚了一些,但也可以证明简体的“国”字并不是只从1949年才开始使用。如果哪位有兴趣可以再找找看能不能找到明朝时期的文物照片,那就铁定了!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08 22:47:07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衔玉而生”来暗示一个“国”字呢?有什么特别的含意吗?在第三回里黛玉说过:“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可书中从来没有说过宝玉的大名是什么,他一直只被称为宝玉,这是不是很奇怪呢?他的名字也与贾家其他人很不一样,他的同辈人都是“玉”字辈儿的人,名字里都有一个“王”字旁,比如“贾珠”、“贾珍”、“贾琏”、“贾琮”、“贾环”,而书中只提他的小名,而全书第一大主角却从来没有人提到他的大名!是不是我们应该仔细想想他的大名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曾有专家经过一生的研究,最后最终确定了所谓的宝玉的大名,叫“贾珏”!另人无语。我们再来看:他小名叫“宝玉”,出生的过程中嘴里含块玉又指一个“国”字,也就是说宝玉应该是指他前世不仅是一块“神玉”,而且还是一块“国之宝玉”,什么是“国之宝玉”呢?应该就是“传国玉玺”!或者说他的小名叫“宝玉”,大名应该叫“玉玺”!也就是指皇帝用的大印!真的是这样吗?
在第三回里宝玉一出场时候书中《西江月》二词,其中的最后两句后面有一条非常奇怪而又非常重要的批语,值得我们高度注意: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戚夹:纨袴膏粱,此儿形状有意思。当设想其像,合宝玉之来历同看,方不被作者愚弄。〗
一般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很直接地就以为这两句是在告诉们说了宝玉这个人有不少缺点,所以最后作者告诫纨绔与膏粱不要学习宝玉的样子,本来这没有让我们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这里的批语说得很怪,仔细想想这其中肯定是话中有话!因为强调的是“此儿形状”有意思,而且一定要结合宝玉的来历一起分析,这样才能不被作者一语双关的表面意思所迷惑。结合前面我分析的宝玉的来历来看,这里说的这个“形状”的意思自然应该是指玉玺的“形状”,否则这条批语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看来三百年来广大的读者确实被作者愚弄了!可能是大家过于关注书中表面的故事,还有种原因是很少有人仔细看带批语的本子,所以根本不会往这里去想。经网友“心似雨田”提醒,他认为第五十七回里里也有类似的暗示,薛姨妈和宝钗在黛玉面前表现得非常疼爱她,还开了个玩笑,薛姨妈说出:
“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我们好象从没听到过用“四角俱全”来形容个人婚姻美满、幸福、妥帖的。是不是当做宝玉影射“印”的又一力证?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有道理,值得大家深思!在第十五回里,北静王水溶是这样评价宝玉的:
“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我相信这句话也应该是有深意的,也难为作者了,没有办法直接告诉我们宝玉影射的是“传国玉玺”,所以只能在这些地方努力暗示读者,可惜很少有人能悟出来,也只能说作者实在太狡猾了!或者说作者的写作手法太高超了!那还有什么其他证据证明宝玉影射的是“传国玉玺”呢?我们接着看宝玉的第三个特点: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16 10:57:12
第三、我们都知道,宝玉有一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爱红”,书中关于这一点出现了很多次,生怕我们不知道,而这一点实际上也一直让我们感觉很奇怪?在第十九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
〖列庚双夹:补出宝玉素喜红色,这是激语。〗
宝玉前生住在“赤瑕宫”,现在住在“怡红院”,喜欢红色的“胭脂”,宝玉不仅喜欢玩这些东西,居然还喜欢吃胭脂!实在让人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种独特爱好的男人!应该说古今中外没有这样的男人。而袭人还劝诫他改掉“爱红”的毛病!这个大有深意!应该其中有两层含义,一个自然是说“红”暗指“朱”,也就是大明,而另一层呢?我们得分析一下宝玉喜欢吃胭脂这一特点了!他的这个毛病书中有很多描写,第二回里写道:
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在第九回里:
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学再吃晚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
在第十九回里:
袭人道:“再不许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
在第十九回里还有:
黛玉因看见宝玉左边腮上有钮扣大小的一块血渍,便欠身凑近前来,以手抚之细看,又道:“这又是谁的指甲刮破了?”宝玉侧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刮的,只怕是才刚替他们淘漉胭脂膏子,蹭上了一点儿。”说着,便找手帕子要揩拭。黛玉便用自己的帕子替他揩拭了,口内说道:“你又乾这些事了。乾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
在第二十一回里:
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在第二十三回里: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在第二十四回里:
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一面说着,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
在第四十四回里:
宝玉笑道:“那市卖的胭脂都不乾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
大家应该好好想想,宝玉这一爱好实在是很奇怪,世间真有这样喜欢玩胭脂、爱吃胭脂的男人吗?作者这样写是为什么呢?如果宝玉这个角色真的是在影射“传国玉玺”,那就很容易理解了,红色的胭脂就象征着“印泥”呀,皇帝的大印自然是喜欢印泥的呀?所以他不但喜欢吃,而且经常挂着红色的幌子来!所以这些都是“传国玉玺”的特征。而这个“传国玉玺”爱红,也就是喜欢明朝,喜欢汉人的江山!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9-16 17:26:09
@lishy120 503楼 2014-09-16 16:40:13
@V哥掰谎 2014-09-16 10:57:12.0
第三、我们都知道,宝玉有一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爱红”,书中关于这一点出现了很多次,生怕我们不知道,而这一点实际上也一直让我们感觉很奇怪?在第十九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
〖列庚双夹:补出宝玉素喜红色,这是激语。〗
宝玉前生住在“赤瑕宫”,现在住在“怡红院”,喜欢红色的“胭脂”,宝玉不仅喜欢玩这些东西,居然还喜欢吃胭脂!实在让人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种......
-----------------------------
是新浪有问题,你现在去应该可以了,谢谢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