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中国“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隐写的明亡历史!

字数:139404访问原帖 评论数:58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4-05-21 19:46:00 更新时间:2021-03-16 11:13:54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6-14 21:47:39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因为批里语黛玉和晴雯并提了,可前八十回里没有晴雯化为白骨的介绍呀,为什么也会出现在这里呢?会不会白骨是个死亡的代称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释,大家普遍认为:晴雯为“黛副”,是黛玉的影子,所以她是用来影射黛玉的。而黛玉发生的很多事情也会在晴雯身上有所表现,而这种表现也都进行过加工,让人感觉似是而非,但应该都是重要的伏笔,这个以后我会专门进行详细解读。晴雯死后,宝玉悲痛欲绝,为她创作了感人肺腹的《芙蓉女儿诔》,实际上也是黛玉后回惨死的情景伏笔,这个得到了普遍的赞同,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芙蓉女儿诔》中发掘出黛玉之死的信息。其实《芙蓉女儿诔》写得有一点象《哀江南赋》的味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对比一下。而《哀江南赋》是庾信伤悼梁朝亡国而写的,大家想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吧?但是在《芙蓉女儿诔》中这样两句让人有些莫名其妙:
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这两句的意思是:“落日下的荒坟上,白骨散乱难收!”这里貌似是说晴雯之死也是暴尸!所以作者在这里用“白骨”这样的词来尽可能的影射黛玉,是一个重要的伏笔。这些也说明了黛玉之死是最难以让人想象的悲惨结局,应该这也是《石头记》一书悲剧的最高潮,应该是实在让人不忍想象!在第十八回点戏的情节里有一条批语:
〖列、庚辰:《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从这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黛玉之死是书中重中之重的环节,所以我们猜测后回贾家遭难,家亡人散,宝玉也不知所终,两个人天各一方,黛玉在无可耐何之下上吊而亡,印证了判词里的“玉带林中挂”,之后因为没有人来掩埋而化为枯骨。而这只是“两株枯木”的第一层含义,这不但是小说表面的故事情节,更影射了崇祯皇帝因城破而上吊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暴尸的惨状,这些就是“两株枯木”的第一层含义!应该说这层含义非常形象,也能很好地切合书中表面故事的情景,又能恰当地影射崇祯最后时刻的历史。而作者智慧远比我们想象得要高深得多,因为“两株枯木”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那“两株枯木”第二层意思是什么呢?应该说这层意思非常巧妙,巧妙得令人发指!当我悟出来以后兴奋不已,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再一次惊天地、泣鬼神,应该这也是三百二十年来我第一次发现!这就是我研究此书的乐趣所在。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6-15 08:28:10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对照了崇祯皇帝和黛玉儿时的经历发现:两个人惊人的相似!于是我感觉《红楼梦》一书应该隐写的是明末的一段历史,而前八十回的主要故事应该发生在崇祯儿时丧母以后被寄养在别人家里的那段时期,小说第二回中的《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就是在影射崇祯皇帝母亲去世,这一年是1614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二年,或者说:《红楼梦》一书所隐写的历史应该是从这一年正式开始的,虽然之前有甄士隐和贾雨村以及“通灵宝玉”的故事,但那些还都不是正式的历史,只是个铺垫。但却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时间起点!
综合全书的角度来看,小说的主要部分的故事应该发生在万历皇帝和泰昌皇帝去世之后,也就是权臣魏忠贤大权独揽的天启年间,因为我们现在知道王熙凤是在影射天启朝的魏忠贤,所以她在前八十回中的戏非常多,给人的印象也相当深刻!这都是天启朝的特点。而书中的故事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八十回后应该会逐渐进入到崇祯朝,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前面的伏笔我们可以知道:王熙凤在八十回以后死了,而她所影射的魏忠贤就是在崇祯皇帝登基以后“哭向凤阳事更哀”的,自然是指从这个时候起小说所影射的时间进入到了崇祯朝,我相信这个时候黛玉开始管家了,也象征着朱由检成为了皇帝开始管理国家。而后来黛玉“玉带林中挂”上吊而死,这是在影射崇祯之死的史实,最后就是贾府家破人亡,这也影射着大明灭亡。
于是我们惊奇地发现:《红楼梦》中的故事应该是在重点隐写的是明末启和崇祯朝的历史!也说明《红楼梦》中所隐写的历史是基本按着明末的时间顺序的进行的,朝代的先后顺序很明确,类似于“编年史”。也就是说可以从书中看出比较写实的时间脉络来,但也会因为表面故事的需要对其中的一些时间进行调整,或者因为“增删五次”的原因又强行增加了一些情节打乱了正常的时间顺序,但从大的框架上来看,这个时间主线是没有问题的,也可能书中还应该有南明时期甚至可能清初历史的影射,但都不会是重点。
这也让我们忽然明白:之所以八十回以后的内容没有流传下来,是因为后面的故事隐写着大明亡国的历史,应该是太露骨、太明显了,而这段历史肯定是暴力血腥、打打杀杀、异常惨烈,我们从前八十回的内容和批语里就已经可以领悟到一些后面火爆的场面了:贾家“家亡人散各奔腾”、“忽喇喇似大厦倾”、“树倒猢狲散”、“白骨如山”,这样的内容谁都可以看出其中反清的意思来,在清朝的时候流传的风险性极大,所以此书才只能流传前八十回。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6-17 20:11:54
我们现在看到书中的是鸟语花香、诗情画意的内容,主要应该都是影射发生在天启年间的故事,有点像世外桃源一样。即使是这样,从大约五十四回以后,仔细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风格慢慢发生了变化,贾府内部开始渐渐危机四伏,各类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开始激化,愈演愈烈,大有山雨愈来风满楼之势,在第六十二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就已经让人感觉情况不妙了: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从此以后,我们发现贾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不再有小说上半部分那么出手大方,不但王熙凤一天到晚为了贾府的开销发愁,还经常当东西,而且居然闹到了开始打起贾母的财产主意的地步,甚至连吃饭都出了问题!在第七十五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居然这么大的贾家吃起饭来都开始这么算计了,那普通人家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就可以想而知了!可见贾家大有末世的征兆。到了第七十七回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居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王夫人在家里找人参:
因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取时,翻寻了半日,只向小匣内寻了几枝簪挺粗细的。
于是让人到处找,番来覆去找也没找到好的来,于是只好向贾母要了些,之后周瑞家的、王夫人和宝钗又围绕人参有一大段的描述,能看出王夫人当时很无耐的样子,给人感觉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呀!以前的贾家什么时候会因为人参发愁呢?可现在居然连像样的人参都找不到!这些都应该是后回家败的伏笔,也应该是历史真实的影射,科学家研究显示:明朝末年的时候地球处于“小冰河期”,并且持续了好几十年,气候异常,尤其北方地区农业严重歉收,再加上很重税收,导致民变四起,这是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五十三回里,乌进孝讲述的遭灾的那一段,应该就是当时那个“小冰河期”的情况的描写: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6-30 09:26:27
乌进孝忙进前了两步,回道:“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小的并不敢说谎。”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谁知竟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只这些东西,不过多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以前我们以为乌进孝说的这些都是闲文,几十年前还曾被认为这是“阶级斗争”的表示,当时“红学家”告诉我们这充分体现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暗无天日的、万恶的旧社会!现在看来这都是描写那段天灾人祸、持续了几十年的小冰河期的明末史,不然如果从描写宝黛爱情故事的角度来看,写这么一段有什么意义呢?这也应该都是反面故事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历史的真实写照。
综合起来看,《红楼梦》的故事始于万历末年,而主要故事应该是集中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年间,这两个时期也是明朝从兴盛走向灭亡的关键时期,作者想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分析和思考,来反思大明亡国的原因,也为后人留下一部隐写的大明亡国史。探春在第七十四回抄捡大观园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通过探春的这些话作者想告诉我们:明朝亡于自己内部出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直接从崇祯年间开始写,而是主要从天启开始写,是想向读者介绍明朝是如何从一个太平安定的天启朝开始逐渐走向亡国的过程。在第二回里有两条批语说得也是这个意思:
〖甲戌侧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
〖甲戌侧批: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此书中还时常影射明朝更早期的一些人和事,比如用贾敬来影射嘉靖皇帝,还在第五回秦可卿的判词里说:“箕裘颓堕皆从敬”,这里指的应该就是贾敬,在前文中我提到过贾敬应该影射的就是嘉靖皇帝,所以这句话指的就是明朝灭亡的祸根是从嘉靖年间就已经埋下了!但这些人物都不是重点,这是为了反思而加上去的人物,所以情节极少,而且作者非未跟嘉靖皇帝生活在同一时期,所以估计对他也不是很了解,自然笔墨不多。
从作者的历史观来看:他认为魏忠贤虽然干了很多坏事,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她能多活几年,也许大明也不会“忽喇喇似大厦倾”亡得如此迅速,所以小说的主要故事是从天启年间正式开始的,随着天启年间大明内部矛盾的日益激化,明朝已经渐露败相了。所以说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一点点研究书中的情节,透过表面的故事,可以挖掘出明末发生过的重要的史实,这确实是我们以前从来不敢想象的!
那么大一个明朝这么快就灭亡了,看似一系列偶然的因素导致的,但冥冥之中似有定数,仿佛是天意所为。而中国人又很迷信,相信其中必有天道轮回的道理,一个王朝的兴衰自有定数,有人发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除周朝以外,其他王朝往往最多只存在两百多年,好像没有到三百年的(北宋、南宋加起来到三百年了),也许这其中真的有什么规律。相比之下本朝刚刚建国六十多年,正值青春期,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可我忽然想到美国可建国两百多年了!这实在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要知道有句话:“欲使其灭亡 先使其疯狂”,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而中国人非常推崇《易经》,自古以来很多人从中体会冥冥的天意,而我相信《红楼梦》的作者对《易经》更是相当熟悉,甚至我觉得作者为书中主要人物起的名字中都应该参照了“易理”,《推背图》可以说是“易理”的高峰,作者既然很推崇《推背图》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易经》在国流传了几千年之久,严重地影响着我们几千年中国历史,其中高深莫测的原理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我们的语言,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不三不四”就是来自《易经》。商代的国君都很有意思,如果我们熟知的商王“武丁”,名字里居然有“天干地支”,而实际上每个商王的名字里都是“天干地支”!大家可以去查查,由此就会发现《易经》对中国人影响有多少深。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据说其中也都充满了“五行”影子,比如说从《易经》的角度来分析:周朝属“火”,而秦朝属“水”,在“五行”中水克火,自然就是指秦朝灭了周。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张艺谋的电影《英雄》里,秦人的衣服都是“黑”的,所谓的“秦人尚黑”,因为“五行”对应五色,水对应着“五行”中黑色!据中医讲:人的五脏也对应“五行”,其中肾属水,既然肾对应的是五色中的黑色,所以平时多吃黑色的食品可以补肾!这也是为什么非洲黑人性欲旺盛的根本原因!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11 22:58:54
从《易经》的角度来看:明朝属“火”,对应“五行”中的红色,也就是“朱”,这也是为什么《红楼梦》中有大量的关于“赤”、“绛”、“红”这样的字样;满清以前叫“后金”,从五行的角度来看“火克金”,那还好得了?这不就是说“后金”挑衅“大明”是找死吗?多半是因为努尔哈赤不懂“阴阳五行”的常识,所以非要逞匹夫之勇,结果在1626年宁远一战被明朝的大炮击伤,不久以后就死了,看看,没文化多可怕!皇太极上台以后,估计是有高人给他在背后指点,于是赶紧将国号改成了“满清”,两个字中全有水,双管齐下,因为“五行”中“金生水”,也就是说“满清来自大金”之意,而“水克火”,所以“满清”中两个“水”还打不过你一个“火”吗?最后的结果还真是满清取代了明朝!不管你信不信,历史发展的结果就是这样。在第十四回有一条批语中指明了这一点:
〖甲戌:清,属水。〗
我认为《红楼梦》的作者认为可以从《易经》中也可以读出大明国亡的信息,而这一切都是天意,是人力所不能为的。大家先看看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名字里,中间的这个字是指辈份,这也是中国的传统命名习惯。而明朝皇帝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很有特点:从偏旁来看,都含着“五行”,从下面的列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明朝皇帝名字中最后一个字里都有个偏旁含着“金”、“木”、“水”、“火”、“土”:
朱元璋---土(王旁实为玉旁,玉为土)
朱允炆---火
朱棣 ---木
朱高炽---火
朱瞻基---土
朱祁镇---金
朱祁钰---金
朱见深---水
朱佑樘---木
朱厚照---火
朱厚熜---火
朱载垕---土
朱翊钧---金
朱常洛---水
朱由校---木
朱由检---木
看看当年人家朱家人的名字一直坚持“五行”的原则,两百多年不动摇!从这个列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各位皇帝的名字中最后一个字不但含有“五行”的偏旁,而且从朱棣开始还遵循“五行”的相生原则,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父亲生儿子,合情合理,实在是有意思。让我们感觉到《易经》对中国的影响居然会这么深,那从朱家这种“五行”的起名的方式中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呢?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14 08:42:22
大家仔细看:明朝倒数第三个皇帝朱常洛的名字中最后的“洛”字里有三点水,含“水”字,也就是说他在五行中属“水”,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应该是“水生木”,所以朱常洛的儿子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名字中的最后一个“校”字里就含有一个“木”字。那为什么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名字朱由检的“检”字里也有个“木”呢?原来天启皇帝死的时候没有留下子嗣,只好让他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继位,于是明朝最后的两个皇帝按“五行”的原则来看都是属“木”的,因为他们是兄弟二人!
而我前面说过:《红楼梦》一书中反复强调了“末世”,“凡鸟偏从末世来”、“生于末世运偏消”,而书中的大环境主要应该是发生在天启朝和崇祯朝,也就是说作者想告诉我们:明末两朝是大明王朝从兴盛走向灭亡的关键时期,而这两朝皇帝名字里都含有“木”字,所以我们就忽然明白了黛玉判词中提到的“两株枯木”是象征着明末这两朝!这个“枯”字是指正在走向灭亡的意思,不但是动词,还给人一种“现在进行时”的感觉!只是没有在后面加上ing。《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了贾家处于“末世”,自然就是“两株枯木”这个时间段中!真是太巧妙了!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黛玉的判词内容非常少,而且还是与宝钗共用一个判词,但是短短的几句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当深刻!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政治倾向,真不愧为大家手笔呀!我说过:能真正看懂黛玉的判词,是看懂《红楼梦》一书的基础!看不懂黛玉的判词,就意味着你根本没有看懂《红楼梦》!试问今天我们中国有“红学家”能看懂黛玉的判词呢?同时我们也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黛玉要姓“林”,就是指生活在天启朝和崇祯朝两朝的朱由检之意!原来黛玉姓“林”的秘密是这样呀,中国人白白叫“林妹妹”三百多年了,居然一直以来不知道她姓“林”的来历!我再来总结一下黛玉判词中三句最重要的话中包含的意思,相信大家会跟我一样为作者如何大智慧的暗示表示惊叹:
“两株枯木”:指本书隐写的主要是明末天启和崇祯两朝的历史,两个皇帝名字里都有“木”的两朝,两个走向灭亡的两朝;同时也是后回中黛玉死后暴尸的伏笔,也是崇祯皇帝死后暴尸的影射!
“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是个字谜,是姓朱的“朱”字;
“玉带林中挂”:指黛玉所影射的历史人物上吊而亡;
短短的几句判词,真是字字玑珠,内涵深刻,令人拍案叫绝呀!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14 09:55:55
而崇祯皇帝一直被认为是明朝最好的皇帝,他勤政、节俭、不好女色,可惜生不逢时,所以让人感觉很可惜。当时的人们也用“风”来形容满清,所以才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文字狱”,于是我们发现也可以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形容崇祯,居然也非常形象!在第五十五回里凤姐这样评价黛玉:
“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在第六十五回里,兴儿居然对黛玉也有类似的评价,看来这正是作者心中的本意:
“自己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其实这都是在暗示明亡清兴的历史,“木秀于林”一句,也可以理解为同为属“木”的崇祯皇帝要比哥哥天启皇帝强,居然还有这层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居然这么巧,用在崇祯皇帝身上很合理!
正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名字中含有“木”的人,所以书中的黛玉才说自己是“草木之人”,她与宝玉是“木石前盟”,第三十六回里宝玉梦中称之为“木石姻缘”!在第一回里有一条批语说得很有意思:
〖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
黛玉的前生是“阆苑仙葩”,是“绛珠草”!在第一回里是这样介绍她的来历: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一个“木”字居然被作者演绎出这样的神话故事来,实在是天才!而明末的一切居然是那么的巧合,搞得我们都开始有些相信这是天意了,便何况那些身受亡国之痛的文人呢?

大家注意:“绛珠草”中的“绛”是指红色的意思,而红色又暗指“朱”字,所以这一切都暗示得如此巧妙!一旦《红楼梦》的主旨搞对了,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一发而不可收,发现越来越多、越来越惊人的证据,成果也越来越丰厚!
除此以外,我们刚看到朱由校和朱由检两个人的父亲“朱常洛”是“属水”的,我们按照这个原则,看一下黛玉的父亲,如果黛玉真的是在影射崇祯皇帝,那她的父亲的名字会不会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呢?在第二回里有这样的描述:
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我们看:黛玉的父亲叫“林海”,我们更熟悉的是他的表字叫“林如海”,而这个“海”字就是属“水”!也完全符合这个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确信:林如海的确是在影射崇祯皇帝的父亲朱常洛!
作者的思想清晰,真是一丝不差!正因为有这些惊人的大发现,我就可以以此作为有力的理论基础,然后顺藤摸瓜,然后个个击破,从而有了一系列越来越多的重大发现!让《红楼梦》一书不再是天书,所有的谜团都将被我们一点点破解!我的研究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红学革命”,更很有史学价值,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我们所熟知的明末的历史!相信看完这些分析以后,有很多朋友会跟我一样兴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红学”揭秘的过程中来,通过集体的智慧,一定能够挖掘出更多的隐写在书中的秘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14 09:56:06
而崇祯皇帝一直被认为是明朝最好的皇帝,他勤政、节俭、不好女色,可惜生不逢时,所以让人感觉很可惜。当时的人们也用“风”来形容满清,所以才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文字狱”,于是我们发现也可以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形容崇祯,居然也非常形象!在第五十五回里凤姐这样评价黛玉:
“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在第六十五回里,兴儿居然对黛玉也有类似的评价,看来这正是作者心中的本意:
“自己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其实这都是在暗示明亡清兴的历史,“木秀于林”一句,也可以理解为同为属“木”的崇祯皇帝要比哥哥天启皇帝强,居然还有这层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居然这么巧,用在崇祯皇帝身上很合理!
正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个名字中含有“木”的人,所以书中的黛玉才说自己是“草木之人”,她与宝玉是“木石前盟”,第三十六回里宝玉梦中称之为“木石姻缘”!在第一回里有一条批语说得很有意思:
〖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
黛玉的前生是“阆苑仙葩”,是“绛珠草”!在第一回里是这样介绍她的来历: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一个“木”字居然被作者演绎出这样的神话故事来,实在是天才!而明末的一切居然是那么的巧合,搞得我们都开始有些相信这是天意了,便何况那些身受亡国之痛的文人呢?

大家注意:“绛珠草”中的“绛”是指红色的意思,而红色又暗指“朱”字,所以这一切都暗示得如此巧妙!一旦《红楼梦》的主旨搞对了,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一发而不可收,发现越来越多、越来越惊人的证据,成果也越来越丰厚!
除此以外,我们刚看到朱由校和朱由检两个人的父亲“朱常洛”是“属水”的,我们按照这个原则,看一下黛玉的父亲,如果黛玉真的是在影射崇祯皇帝,那她的父亲的名字会不会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呢?在第二回里有这样的描述:
那日,偶又游至淮扬地面,因闻得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我们看:黛玉的父亲叫“林海”,我们更熟悉的是他的表字叫“林如海”,而这个“海”字就是属“水”!也完全符合这个原则!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确信:林如海的确是在影射崇祯皇帝的父亲朱常洛!
作者的思想清晰,真是一丝不差!正因为有这些惊人的大发现,我就可以以此作为有力的理论基础,然后顺藤摸瓜,然后个个击破,从而有了一系列越来越多的重大发现!让《红楼梦》一书不再是天书,所有的谜团都将被我们一点点破解!我的研究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红学革命”,更很有史学价值,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我们所熟知的明末的历史!相信看完这些分析以后,有很多朋友会跟我一样兴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红学”揭秘的过程中来,通过集体的智慧,一定能够挖掘出更多的隐写在书中的秘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19 18:10:52
第八章 宝玉的原型
贾宝玉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形象,无论是他前世还是出生过程以及他的性格都相当的另类,他自幼生活在女孩儿圈子里,父亲天天逼他读书,对他管教得非常严格,可他就是不喜欢读书,到是“杂学旁收”,颇有几分歪才。而他的祖母和母亲又非常宠爱他,他的性格也很特别,他认为“女儿为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喜欢“意淫”,被称为“古今第一淫人也”,他平时呆呆傻傻,有时也很有灵性,第三十五回里有人是这样评论他: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这样的男人是太怪了,给人感觉就是因为身为一个富二代,吃多了闲的!他还被人称为“宝贵闲人”、“无事忙”,在第六十六回里,作者通过兴儿的口也介绍了宝玉的特性:
(宝玉)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乾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所有的好处,虽没上过学,倒难为他认得几个字。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
在第二十一回里还有一条批语,对宝玉的“意淫”进行了解读:
〖蒙府夹批:此等用心淫极,请看却不自淫,非世之凡夫俗子得梦见者,真雅极趣极。〗
应该说这条批语说得很恰当,也是宝玉可爱之处。
其实宝玉的这些性格特点跟康熙年间著名的“纳兰性德”很有几分相似,所以作者很有可能是从纳兰性德的身上找到灵感,创作出了宝玉这样一位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怪人。甚至连乾隆皇帝看了和绅进呈《红楼梦》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乾隆也感觉宝玉的原型像是明珠家的“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清初的一个有名的文人,关于这个人物大家可以去自己搜索一下他的资料,我就不细讲了,只提出一点我的猜测:会不会《红楼梦》的作者与这个“纳兰性德”认识呢?我觉得也许这一猜测可以帮助我们缩小作者的范围。
宝玉的身上有很有些另类的地方,我在前面提到过:书中描写的越离奇古怪的地方,越是表明作者想给我们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这样的地方就越需要我们认真地去多思考、多研究。那我们先看看,宝玉身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宝玉身上特别的地方有以下三点:
第一、宝玉的前生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这里提到的“赤瑕宫”也很值得深思,宝玉前世住的地方是“红色”“斑点”的玉的宫殿!从“赤”字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他应该算是明朝这个阵营里的,也就是说宝玉前世就是属于朱明,本回这个地方有一条批语指明了此名的含义:
〖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
也就是说“瑕”和“瑛”两字的本意都是跟“玉”有关系,“神瑛”是指神玉,所以从骨子里来看,宝玉跟玉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说宝玉本质上应该就是一块玉,这也是书中经常提到的“金玉良姻”的本意。那宝玉是一块什么样的玉呢?
第二、宝玉的出生过程也很奇怪,他“衔玉而生”,就是说他生下来的时候嘴里就含有一块“通灵宝玉”,就是第一回提到的“无才可去补苍天”的蠢物,更奇怪的“通灵宝玉”上面还有字!冲这个情节就不能说这本书是个“自传”,因为《红楼梦》是一本神话小说,所以作者写宝玉“衔玉而生”肯定不是写实,既然这个情节又如此怪异,所以这其中肯定是有某种寓意的,那到底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好像三百多年来很少人思考这一问题,大家往往都以为这不过是作者敷衍出来的神话故事而已。其实宝玉“衔玉而生”应该是一个字谜!大家想想,“口”中有一个“玉”字,是什么呢?是个“国”字!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一猜测,因为明清时期应该使用繁体字呀,繁体的“国”字应该写成“國”呀?简体的“国”应该是1949年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呀?但实际上明末清初那个时期这两种写法早就已经并存很了了,我从网上找到下面这段考证,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挖掘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以八世纪正仓院文书为例,“国”虽大多写作“囗王为国”之“囯”,也有写作“国”的:“镇国次将田中朝臣多太麻吕。” 再考察抄于1371年(上中卷)和1376年(下卷)的真福寺本《古事记》,其“国”字频出,“国”多有所见。例如,“记小滨而清国土。”(上卷P.7)“速须佐之男命不治所命之国而。”(上卷P.184)“神气不起,国亦安平。”(中卷P.212)“遣旦波国令违(杀)玖贺耳之御笠。”(中卷P.234)“此时新良国王贡进御调八十一艘。”(下卷P.168)其他《古事记》写本,诸如伊势本、伊势一本、道真本、前田本等,“国”写作“国”,乃以百计。再如日本室町时期(1336—1573)《日藏古抄李峤咏物诗注》,“国”之为“国”,不胜枚举。也就是说:贾宝玉“衔玉而生”是个字谜,谜底为一个简体的“国”字,这个答案在明末清初那个时期是没有问题的。
我刚才特意到网上去找看有没有明末清初时期的文物上有简体的“国”字,可惜只找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铜钱上有,虽然晚了一些,但也可以证明简体的“国”字并不是只从1949年才开始使用。如果哪位有兴趣可以再找找看能不能找到明朝时期的文物照片,那就铁定了!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20 06:38:49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衔玉而生”来暗示一个“国”字呢?有什么特别的含意吗?在第三回里黛玉说过:“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可书中从来没有说过宝玉的大名是什么,他一直只被称为宝玉,这是不是很奇怪呢?他的名字也与贾家其他人很不一样,他的同辈人都是“玉”字辈儿的人,名字里都有一个“王”字旁,比如“贾珠”、“贾珍”、“贾琏”、“贾琮”、“贾环”,而书中只提他的小名,而全书第一大主角却从来没有人提到他的大名!是不是我们应该仔细想想他的大名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曾有专家经过一生的研究,最后最终确定了所谓的宝玉的大名,叫“贾珏”!另人无语。我们再来看:他小名叫“宝玉”,出生的过程中嘴里含块玉又指一个“国”字,也就是说宝玉应该是指他前世不仅是一块“神玉”,而且还是一块“国之宝玉”,什么是“国之宝玉”呢?应该就是“传国玉玺”!或者说他的小名叫“宝玉”,大名应该叫“玉玺”!也就是指皇帝用的大印!真的是这样吗?
在第三回里宝玉一出场时候书中《西江月》二词,其中的最后两句后面有一条非常奇怪而又非常重要的批语,值得我们高度注意: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戚夹:纨袴膏粱,此儿形状有意思。当设想其像,合宝玉之来历同看,方不被作者愚弄。〗
一般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很直接地就以为这两句是在告诉们说了宝玉这个人有不少缺点,所以最后作者告诫纨绔与膏粱不要学习宝玉的样子,本来这没有让我们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这里的批语说得很怪,仔细想想这其中肯定是话中有话!因为强调的是“此儿形状”有意思,而且一定要结合宝玉的来历一起分析,这样才能不被作者一语双关的表面意思所迷惑。结合前面我分析的宝玉的来历来看,这里说的这个“形状”的意思自然应该是指玉玺的“形状”,否则这条批语是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看来三百年来广大的读者确实被作者愚弄了!可能是大家过于关注书中表面的故事,还有种原因是很少有人仔细看带批语的本子,所以根本不会往这里去想。经网友“心似雨田”提醒,他认为第五十七回里里也有类似的暗示,薛姨妈和宝钗在黛玉面前表现得非常疼爱她,还开了个玩笑,薛姨妈说出:
“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我们好象从没听到过用“四角俱全”来形容个人婚姻美满、幸福、妥帖的。是不是当做宝玉影射“印”的又一力证?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有道理,值得大家深思!在第十五回里,北静王水溶是这样评价宝玉的:
“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我相信这句话也应该是有深意的,也难为作者了,没有办法直接告诉我们宝玉影射的是“传国玉玺”,所以只能在这些地方努力暗示读者,可惜很少有人能悟出来,也只能说作者实在太狡猾了!或者说作者的写作手法太高超了!那还有什么其他证据证明宝玉影射的是“传国玉玺”呢?我们接着看宝玉的第三个特点: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20 13:00:04
第三、我们都知道,宝玉有一个奇怪的爱好,那就是“爱红”,书中关于这一点出现了很多次,生怕我们不知道,而这一点实际上也一直让我们感觉很奇怪?在第十九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
〖列庚双夹:补出宝玉素喜红色,这是激语。〗
宝玉前生住在“赤瑕宫”,现在住在“怡红院”,喜欢红色的“胭脂”,宝玉不仅喜欢玩这些东西,居然还喜欢吃胭脂!实在让人想不到天底下居然会有这种独特爱好的男人!应该说古今中外没有这样的男人。而袭人还劝诫他改掉“爱红”的毛病!这个大有深意!应该其中有两层含义,一个自然是说“红”暗指“朱”,也就是大明,而另一层呢?我们得分析一下宝玉喜欢吃胭脂这一特点了!他的这个毛病书中有很多描写,第二回里写道:
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在第九回里:
宝玉道:“好妹妹,等我下学再吃晚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
在第十九回里:
袭人道:“再不许毁僧谤道,调脂弄粉。还有更要紧的一件,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
在第十九回里还有:
黛玉因看见宝玉左边腮上有钮扣大小的一块血渍,便欠身凑近前来,以手抚之细看,又道:“这又是谁的指甲刮破了?”宝玉侧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刮的,只怕是才刚替他们淘漉胭脂膏子,蹭上了一点儿。”说着,便找手帕子要揩拭。黛玉便用自己的帕子替他揩拭了,口内说道:“你又乾这些事了。乾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
在第二十一回里:
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在第二十三回里: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在第二十四回里:
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一面说着,一面扭股糖似的粘在身上。
在第四十四回里:
宝玉笑道:“那市卖的胭脂都不乾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够打颊腮了。”
大家应该好好想想,宝玉这一爱好实在是很奇怪,世间真有这样喜欢玩胭脂、爱吃胭脂的男人吗?作者这样写是为什么呢?如果宝玉这个角色真的是在影射“传国玉玺”,那就很容易理解了,红色的胭脂就象征着“印泥”呀,皇帝的大印自然是喜欢印泥的呀?所以他不但喜欢吃,而且经常挂着红色的幌子来!所以这些都是“传国玉玺”的特征。而这个“传国玉玺”爱红,也就是喜欢明朝,喜欢汉人的江山!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20 18:06:44
在第五回里,警幻仙姑先向宝玉解释了一下男女风月之事,之后对宝玉说:
“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甲侧:多大胆量敢作如此之文!〗
〖甲戌墨批:石破天惊鬼夜哭〗
这是何意?宝玉这个人淫荡吗?好像书中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描写吧?宝玉本质上是很单纯的,最多不过是意淫而已,虽然跟袭人“初试云雨情”,跟秦钟好像也有基友的关系,但与贾珍和贾琏等人比那简直就是天使了!怎么可能是“古今第一淫人”呢?这让贾珍和贾琏的脸往哪放呀?而这里的两条批语给人感觉警幻胆大包天说出这样的话,而且说出来的应该是惊天地,泣鬼神才对,我们每个读者都应该因此而强烈震惊才对!可实际上我们听到以后好像没什么感觉呀?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明白宝玉原型的原因,如果把“古今第一淫人”理解为“传国玉玺”或“和氏璧”就能理解了,也就是说这里说的不是“古今第一淫人”,而是“古今第一印”,而宝玉是虚拟化、人格化了的“皇帝大印”之意!这样确实让我们大吃一惊!“风月宝鉴”反面的内容确实生猛!这样我们再看这两条批语,就会觉得批得很到位了。而警幻在后面又说道:
“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为什么宝玉独得“意淫”二字呢?从“风月宝鉴”表面的故事来看是男女之事,而从反面来看,我觉得应该是指世间的人们都喜欢对“传国玉玺”打主意,有非份之想,玉玺是人间最高权力的象征,谁不想要呀?或者说谁会不对传国玉玺“意淫”呢?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用假语村言的手法将宝玉的原型与书中表面故事中的风月故事结合起来,却很难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真正悟出其本意来!
刚刚看到的本贴中有一位叫“华南虎咖啡馆”朋友的分析,感觉非常棒,我在前面提到过警幻仙姑称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我当时认识这是暗指宝玉“和氏璧”的身份, “华南虎咖啡馆”他指出“淫人”二字按古代的“切音”来读,发音就是类似“印”!大家可试着读一下,这一发现真是厉害。而很快另一个叫MilianTadzio的网友也发现:警幻说的“意淫”,用类似的方式来读,居然发音也与“印”极为接近!作者真是太牛了!也证明了我的猜测是对的,也就是说又找到了一个宝玉原型是“天下古今第一大印”,也就是“传国玉玺”的证据!作者的“一喉二歌”的手法真是用到了极至!还有一位叫“皮皮兔小屋”的网友发现: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也就是说宝玉名字中的“宝”字本身也有“玺”的意思!真是太绝了!
而宝玉的前世是“神瑛侍者”,这个“神瑛”是不是也是谐音“神印”呢?应该说这个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
宝玉出生的时候口中就含着一块“通灵宝玉”,它到底是什么身份呢?从表面的故事来看,“通灵宝玉”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在书中的工作好像应该是一个随行记者作用,它把在贾家所看到的一切记录下来,所以此书被称为《石头记》。但我觉得“通灵宝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它影射着宝玉的身份,宝玉本拟人化的玉玺,而“通灵宝玉”影射的是他的“传国玉玺”的玉质原型,或者说是宝玉的Logo或Badge,但二者绝不能划等号,这个一定注意!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论述这一点的。
在第八回里我们看到“通灵宝玉”上面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个很让人惊奇,因为很像“和氏璧”上的字!“和氏璧”始自于秦朝,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自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玉玺,又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而“通灵宝玉”和“和氏璧”上面写的如此相似,也是作者有意思让大家将二者联系起来,暗示我们“通灵宝玉”所影射的宝玉本质上是在影射“传国玉玺”!
于是有很多人不明白:那为什么黛玉要跟他谈恋爱呢?在前面的文章我介绍过,黛玉这个角色是在影射“崇祯皇帝”,这样一想我们就豁然开朗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自然是象征着崇祯皇帝与“传国玉玺”,或者说是朱由检与“皇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宝玉的引伸含义是“大明皇权”,应该说这种比喻是很有意思的,也很另类,所以在书中更多的时候我们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在前八十回中的黛玉虽然是在影射崇祯皇帝,但并不是当上皇帝时的崇祯,而是儿时的朱由检,也就是他死了母亲以后被寄养在别人家里这段时光中的朱由检,从1614年的万历四十二年开始以后,故事主要集中在天启年间。
按道理来说朱由检是根本没有机会当上皇帝的,因为朱由校是长子,朱由检只是弟弟,虽然在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的皇帝父亲朱常洛去世了,但继位的是他的哥哥朱由校,也就是天启皇帝。这个时候朱由校才十六岁左右,这么年轻,如果不出意外,他执政二、三十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到那个时候就算他死了,也应该是由朱由校的儿子继位,按正常的逻辑来说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朱由检当皇帝。但历史的发展居然有那么多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天启皇帝仅仅只当了七年皇帝,二十三岁就死了,而他又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只好让自己的弟弟朱由检继位。可以说他能当上皇帝也是个相当偶然的事情,所以《红楼梦》的作者将还没有当上皇帝时的朱由检与“传国玉玺”、或者说“皇权”、“皇帝宝座”之间这种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用黛玉与宝玉之间纯意淫的分分合合的恋爱关系来形容,也亏作者想得出来!毕竟这是在隐写历史,在清初“文字狱”的大环境下,一方面要把历史隐藏在书中,也就是“风月宝鉴”反面的故事,另一方面又得让普通人都喜欢读表面的故事,于是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构思,演绎成流传至今的非常有名的“宝黛”爱情故事!又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后来的人们只能看到这个表面的故事,跟贾瑞犯了一个毛病,而对其隐藏的历史却视而不见,又由于八十回以后的故事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真正能全面读懂《红楼梦》真正的主旨的恐怕少之又少!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内容,欢迎大家前去捧场:http://blog.sina.com.cn/vgimm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vgimm)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21 21:20:21
@xiyue158 418楼 2014-07-21 18:53:11
神瑛侍者反过来就是 这是印神 啊楼主 看到我 看到我 看到我 看到我 看到我
-----------------------------
看到了,你好有创意呀!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21 21:37:56
而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很是坎坷和曲折,这也是作者为了让表面的故事更好看而故意设置的,应该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也象征着朱由检做皇帝的过程也是几经周折!作者还想通过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来充分展现自幼黛玉寄养在别人家而形成的小心、多疑、敏感、刻薄、任性以及多愁善感的个性,这实际上是在影射崇祯皇帝朱由检儿时寄养在别人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古怪的性格,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呀!也说明作者对崇祯皇帝的个性居然如此了解!我相信作者肯定见过皇帝,而且深入交流过,对崇祯的性格比较了解。要知道崇祯皇帝因从小寄养在别人家,养成与黛玉非常类似的性格,在后来这种性格他当上皇帝管理国家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大明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相信这就是作者为什么在书如此重点塑造黛玉这样的性格的原因。
我们现在都知道黛玉和宝玉最后并没有结婚,因为黛玉早死,宝玉后来跟宝钗结了婚,也就是说出现了第三者插足,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宝钗所影射的历史人物的身份进行充分的认识了。宝钗有一个金锁,这是她的Logo或Badge,这意味着她是“金”的象征,所以她跟宝玉之间的婚姻才被书中称为“金玉良姻”!而从书中反面的故事来看,“金”这个字的一层意思是象征着满清,因为满清也被称为“后金”!关于宝钗所影射的身份,我会在后面用好几章进行充分的分析,让大家看出她并不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而是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极其阴险的角色!
于是我们明白了:黛玉影射崇祯皇帝,宝玉影射“传国玉玺”,是大明皇权的象征,宝钗象征着满清,黛玉因早死而没有跟宝玉结婚,这是象征崇祯皇帝早死而失去了皇权,失去了大明的江山;而后来宝玉跟宝钗结婚,是象征着满清最后得到了“传国玉玺”,或者是说满清最终抢到了大明的皇权、得到了汉人的天下!这个构思也实在是太离奇了,这也是清朝文字狱的大环境下不得已而产生的奇葩!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史书,正面看是个情色的故事,而反面看,是隐写的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历史!这就是《风月宝鉴》这一书名的本意,也是跛足道人让贾瑞一定要看“风月宝鉴”反面的原因,跛足道人还说:
“千万不可照正面,〖庚辰侧批:谁人识得此句!〗〖庚双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
这也是作者生怕大家看不出来,发自肺腹的呼吁,可居然三百多年以来居然没有什么效果。那为什么作者会有这么古怪的创作构思呢?在第七回里有这样一条批语,应该说得很到位,也给我们广大读者很大的启发,可惜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
有网友告诉我说: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这样看来,宝玉名中的“宝”字居然也含有“玉玺”的意思,看来宝玉名字的大有来历!

在第七回回前有一首诗,人们一直无法真正能解读,现在按我的理论来分析就能很容易明白了: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一般人会认为这个“家住江南本姓秦”的人自然应该是秦可卿,因为她姓秦,但她一个女子怎么可能是“惜花人”呢?书中根本也没有这方面的交待呀?要知道在《红楼梦》中花都应该是特指女儿,说秦可卿爱惜女儿实在是说不过去!我们看头一句“十二花容色最新”应该是将金陵十二钗比作鲜花,“不知谁是惜花人”这一句是问:谁会是爱惜花的人呢?所以直接可以把秦可卿排除,因为从第一句来看这个惜花人应该是在金陵十二钗之外的,而秦可卿却是包括在十二钗之内。实际上这个“本姓秦”的人应该指的就是“传国玉玺”,也就是宝玉,因为他才是本书中真正的“惜花人”!有个叫“至尊斗战胜佛2013”的朋友告诉我:家住江南本姓秦,也可以理解为和氏璧本来就是出自楚国,楚国就是在江南。后来落到秦国手里,变成了大宝。所以是“家住江南本姓秦”!
从“传国玉玺”的来历来看确实应该是姓“秦”!同时我们就可以合理地明白这首回前诗的内涵了!在第五回的仙曲《终身误》之中有这样两句: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表面上看是说宝钗与宝玉在后回的结婚是“金玉良姻”,但宝玉却在婚后一心想念与黛玉前生的爱情盟约。而从反面的故事来看,“金玉良姻”可以理解满清得到了大明的皇权,得到了大明的江山,那“木石前盟”又是在指什么呢?我特意查了一下《康熙字典》,其中的“盟”字有这样的解释:
【釋名】明也。告其事於神明也。
这个很让人吃惊!也就是说“盟”字本身就有“明”的意思,所以“前盟”就是“前明”!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说“木石前盟”而不用“木石前缘”的原因!更何况在第一回中介绍的“神瑛侍者”与“绛珠草”的传说中也没有两个人有爱情盟约的介绍。相比之下有的人的解读就显得很想当然,主观而且牵强,比如这里这个“盟”字解读为“明血”,太想当然了,所以还需要多严谨的角度出发。“木石”二字也非常有内涵,这里暗藏着黛玉的另一个层面的暗示,我会在《两株枯木》一文给大家介绍。这样看来,“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的意思就很明显了:“都说现在是满清统治的天下,可我只思念着朱明前朝!”又是一个“一喉二歌”的经典范例!这都是《红楼梦》中非常独特的地方,作者真不是一般的大才呀!
原本恩恩爱爱卿卿我我的爱情小说,居然让我给解读成了刀光剑影、杀人无数的史书,确实不容易让普通读者马上能够接受,那还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吗?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我居然找到了强有力佐证,我将给大家介绍一本目前还没有人看懂的书!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7-23 18:17:15
第九章 作者到底是谁

从前面我的文章可以看出:作者肯定是生活在“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历史大背景下,亲身目睹了明末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活不到乾隆朝,也就是说作者创作的时间应该是康熙朝。而“红学家”研究出来的所谓的作者“曹雪芹”生于1715年或者1724年,在康熙朝内最多不到十岁,或者干脆还没出生!所以这个乾隆“曹雪芹”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不值一驳,成书时间应该肯定不是乾隆朝的1754年。
同时我们也从书中深深地感到作者非常有才,不但作者手法独特,而且知识非常渊博,这也是明末清初文人的一个特点。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红楼梦》隐写的历史始于1614年,也就是用黛玉进贾府来影射崇祯丧母的万历四十二年,之后用非常显眼的王熙凤来影射魏忠贤,也就是说前八十回里的重点是在天启朝,说明作者对天启朝的情况相当熟悉,应该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而黛玉进贾府是从第二回才开始的,在第一回里主要是讲了个神话故事,也就是“通灵宝玉”下凡的过程,应该说这里面充满了象征和暗示!书里是这样介绍的: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通灵宝玉”是一块有“补天”之材的石头,可惜却没有机会去补天,仿佛这里是在形容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的感叹,称自己是有补天之材,那这个材能可实在够大的!书中多次以这个“通灵宝玉”的口吻,自称为“蠢物”,这也是一种自谦的表现。“通灵宝玉”被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点化下凡,随宝玉一起出生,而且就在宝玉在的嘴里,这个想法实在是很神奇!我在前面提到过,口中有玉是个字谜,“国家”的“国”字,这个字谜也将宝玉的身份给读者暗示出来,是“国之宝玉”,也就是暗指“传国玉玺”。所以这个“通灵宝玉”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影射宝玉的“玉玺”身份,就像是个一些公司员工戴的胸牌似的。
下凡以后“通灵宝玉”一直在宝玉的身边,它把所见所闻写出来,最后将其整理出来并刻在石头上,这也是《石头记》书名的主要来历,那“通灵宝玉”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它仿佛起到了一个“记者”的作用,但也可以理解为经历过“明亡清兴”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在第一回有一首诗很有名: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首诗以“通灵宝玉”的第一人称的角度写的,强调的是书中的内容都是它亲眼见到的,并记录下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个“通灵宝玉”就是此书的作者呢?作者将自己比作一个有“补天之材”而又没有机会真的去补天的文人,还自谦为“无材可去补苍天”的“蠢物”,白白在人世间呆了那么多年,这应该是暗示他是个居高自傲的人,可惜生不逢时,没有机会在世间大显伸手。在第十六回有一条很长的批语,是在1707年的时候畸笏叟对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的感慨: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5 13:53:08
〖庚辰眉批:自政老生日用降旨截住,贾母等进朝如此热闹,用秦业死岔开,只写几个“如何”,将泼天喜事交代完了,紧接黛玉回,琏、凤闲话,以老妪勾出省亲事来。其千头万绪,合榫贯连,无一毫痕迹,如此等,是书多多,不能枚举。想兄在青埂蜂上,经锻炼后,参透重关至恒河沙数,如否?余曰:万不能有此机括,有此笔力,恨不得面问果否。叹叹!丁亥春。笏叟。〗
从这条批语我们可以看出,批书人是在夸奖作者的笔力很好,并罗列了书中的不少情节,还提到了“通灵宝玉”在“青埂峰”的历史,这也说明从批书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通灵宝玉”应该就是作者!类似的批语还有,在第三回里王熙凤出场时的描写处有一条:
〖甲眉: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
这里是在说不单是凤姐用谎话瞒过了王夫人,更是石头瞒过了读者,这样看石头就是作者了!在第二十里还有一条批语:
〖庚辰侧批:石头惯用如此笔仗。〗
这里明明说作者就是石头,说他文笔好。在第五回里的仙曲里,还有一条批语可以说明这一点: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甲戌侧批:非作者为谁?余又曰:“亦非作者,乃石头耳。”〗
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的以“通灵宝玉”这个身份出现在书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对“通灵宝玉”的分析,找到更多的关于作者的一些特征。其实应该说有很多研究者都看出来这一点了,这不是我的独创,而我的却在此基础上有了独一无二的新发现:
既然黛玉是在影射崇祯皇帝,她进贾府是在影射1614年崇祯皇帝丧母的史实,于是我们可以得出黛玉应该生于1610年的万历三十八年,也就是崇祯皇帝出生的年份,这个我相信大家在看了前面的文章以后不会有什么疑问。在第三回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黛玉)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
从黛玉说的话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宝玉比黛玉大一岁左右,虽然宝玉的原型不是一个人,但从书中表面的故事来看,宝玉应该出生在1609年,也就是万历三十七年。而我们都知道这个“通灵宝玉”下凡并且与贾宝玉一起出生,这意味着“通灵宝玉”也是在1609年降临人间的,这会不会是在暗示《石头记》的作者就出生在这一年呢?应该说这是非常合理的!此人生在万历三十七年,经历了秦昌皇帝朝,之后又经历了七年的天启朝,然后是血雨腥风的崇祯朝,最后活到了清朝,并在康熙年间创作此书!这应该就是作者大至的人生经历,而他在《石头记》一书中所记述的是自己亲眼见到的人世间的苍桑变迁,并将明末的历史隐写成一部情色小说之中,为的是防犯政治风险,比如书中会有对满清非常憎恶的内容,如果不隐写的话肯定会出问题。而从第一回中的内容来看,作者应该是个有“补天”之能的大才子,我们也从书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才能。于是我们需要回过头去,研究一下1609年的时候,中国有哪位这么有才的文人出生呢?没想到答案非常的简单,这个人就是“吴伟业”,号“梅村”,是明末清初江南的一大才子!虽然早有一些人提出过作者是吴梅村,但《石头记》中居然隐藏着吴梅村出生时间这一证据的我可是第一个发现的!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5 16:32:22
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吴梅村这个人,但如果一提到他的“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这个人是什么来历呢?我从网上查到了他的简介:
吴伟业(1609~1672) ,江苏太仓人,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三年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直至去世。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
吴梅村临终时留有遗嘱:“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苦。死后殓以僧装,葬我邓尉、灵岩之侧,坟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铭”。一位明未清初的著名文学家为何在临终前说这些话呢?可能是因为吴梅村是做过明清两朝官的人,自认有愧明朝,直到死一直悲痛至深。但“死后殓以僧装”,“坟前立一圆石”做墓碑,这一超乎寻常的作法。难道只是因一仆事二主的忏悔所至吗?是否还存在着某种暗示呢?”
吴梅村在自己的文章作品中,不断强调自己是史官,“伟业忝为史官”,自称国史氏、旧史氏、异史氏,被称作梅村太史的娄东吴梅村先生。而《红楼梦》一书就是“假语村言”的方法隐写了“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历史!所以更让人强烈怀疑他与《红楼梦》之间是有关系的,而且吴梅村是进过皇宫见到过崇祯皇帝的,所以他能写出那么帝王气派和宏大的场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应该说他的人生经历很符合《石头记》中记述的历史过程,但有一个矛盾,因为吴梅村于1672年去逝,而现存的最早的《石头记》钞本记载的成书时间为甲戌年,这个甲戌年肯定不是乾隆甲戌年年的1754年,更不可能是崇祯甲戌年的1634年,只有可能是康熙甲戌年的1694年,而吴梅村并没有活到这一年呀?又怎么可能说是这一年成书呢?我们看看在第一回里有这样一条极为重要的批语:
〖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5 16:32:41
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吴梅村这个人,但如果一提到他的“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这个人是什么来历呢?我从网上查到了他的简介:
吴伟业(1609~1672) ,江苏太仓人,吴伟业(1609~1672) 明末清初诗人。字骏公,号梅村。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镇洋县志》),受张溥赏识,收为学生。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任职两月便辞官归里。清朝顺治十年(1653),被迫赴京出仕。初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三年后奔母丧南归,从此隐居故里直至去世。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统治者也无好感。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在诗文中多有表露。
吴梅村临终时留有遗嘱:“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时一境不历艰苦。死后殓以僧装,葬我邓尉、灵岩之侧,坟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起祠堂,勿乞铭”。一位明未清初的著名文学家为何在临终前说这些话呢?可能是因为吴梅村是做过明清两朝官的人,自认有愧明朝,直到死一直悲痛至深。但“死后殓以僧装”,“坟前立一圆石”做墓碑,这一超乎寻常的作法。难道只是因一仆事二主的忏悔所至吗?是否还存在着某种暗示呢?”
吴梅村在自己的文章作品中,不断强调自己是史官,“伟业忝为史官”,自称国史氏、旧史氏、异史氏,被称作梅村太史的娄东吴梅村先生。而《红楼梦》一书就是“假语村言”的方法隐写了“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历史!所以更让人强烈怀疑他与《红楼梦》之间是有关系的,而且吴梅村是进过皇宫见到过崇祯皇帝的,所以他能写出那么帝王气派和宏大的场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应该说他的人生经历很符合《石头记》中记述的历史过程,但有一个矛盾,因为吴梅村于1672年去逝,而现存的最早的《石头记》钞本记载的成书时间为甲戌年,这个甲戌年肯定不是乾隆甲戌年年的1754年,更不可能是崇祯甲戌年的1634年,只有可能是康熙甲戌年的1694年,而吴梅村并没有活到这一年呀?又怎么可能说是这一年成书呢?我们看看在第一回里有这样一条极为重要的批语:
〖甲戌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6 08:16:32
这条批语曾被“红学家”确定为“曹雪芹”为作者的证据,但仔细一分析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里提到的是“旧有”,而并非说是这个“曹雪芹”写的,而是“以前有了”之意,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说这条批语没有明确说明作者就是“曹雪芹”,所以根本不能成为“曹雪芹”就是作者的证据。其实第一回里已经给了我们此书的大至成书过程,只不过还是借用那个神话故事来讲的,在“通灵宝玉”与空空道人聊完一大段以后,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我们应该从这段描写的表面上来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成书秘密,也就是说“通灵宝玉”影射的作者,应该是吴梅村,他将手稿给了这个“空空道人”,“空空道人”并为此书题了名,后来又有两个人为此书题名。再后来手稿到了“曹雪芹”手里,于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也就是说这个“曹雪芹”并非是最早的作者,而是最后对吴梅村手稿进行整理、加工、润色的人。由此可见:吴梅村应该是原作,最早的手稿肯定完成于1672年之前,也就是吴梅村去逝之前,而“曹雪芹”进行了二次加工,完成于康熙甲戌年1694年前后,这样看来,此书从一开始创作到最后完稿,经历了至少二、三十年以上的时间,所以看来至少不是一个人参与创作,而是个集体创作的过程。书中第一回里这段其他交待得很清楚,只有我们的“红学家”不认可,因为这里没有按“红学家”的意愿来写,所以非说这段描写不过是作者的所谓“托辞”,他们宁愿相信一个在曹寅家谱里死活找不到的所谓遗腹子“曹雪芹”,也不愿相信书中这段介绍的成书过程,不知道是出于何居心!而对于这个进行“增删五次”的“曹雪芹”到底是谁,我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因为我更喜欢研究书中人物原型的影射和书中究竟隐写了哪些历史事件。
我只是再强调一下我的一个猜测,这在前面我也提到过:明末的时候有很多朱家人遭难,于是有很多朱姓人改成了曹姓,我个人认为“曹雪芹”应该是朱家后代,那他大概生于在哪一年里呢?在第一回里有这样一条非常著名的批语:
〖甲戌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也就是说“曹雪芹”死于1702年左右,一般的情况下古人年龄能活70左右就很不错了,这样往前推,所以我感觉这个“曹雪芹”生于1630年前后比较合理。忽然想起前几天有人在我的这个贴子里提到崇祯的儿子朱慈烺有可能是作者,而此人生于1629年,从年龄这个角度来看我个人觉得是合理的。但严重缺少证据,不过我相信参与创作的人中肯定有皇族后裔。
楼主:V哥掰谎  时间:2014-08-06 08:18:14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vgim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