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精华——孔孟,王阳明,老子,南无释迦摩尼佛

字数:33495访问原帖 评论数:12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4-21 02:21:46 更新时间:2021-05-22 02:36:37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0 18:21:46
我老早就想摘录中国传统文化老师写的精华文章,但由于工作忙,家庭琐事的牵绊,就迟迟没有行动!
今天,我决定先做起来再说,因为不做比起做会始终没有收获。索性我先做起来再说,有不到之处,望请读者海涵,不管怎样,一个人学习传统文化,得用一辈子的时间也学得难以穷尽。在做人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关于人生哲学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只要把人做好,把人理解透彻,把其他人为自己所用,这就是最深的用人策略。
其实,大的事业,用人为第一,而经营和谋略也是出于人之事,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对于人的认知和利用。
而运营和事业策略西方的研究胜于东方,而做一个有深度和明白的人,还是我们东方哲学为强!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其实就是把做人立于先位,而后才制定发展计划和制度!


在开始发表儒释道的精华帖子之前,我要把我写的菜根谭析义的前言,先发出来。以用来利益大众读者,而这种利益是功不唐捐,福不唐捐的。南无阿弥陀佛!
望大众读者,细细品之,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



南无阿弥陀佛

菜根谭前言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好几年前,我就已经想写“《菜根谭》析义”了。因为这本书,我非常喜欢,而且在写的同时也可以让我的知识串联起来,可以尽情的旁征博引、捭阖纵横。俾得我越写越欲罢不能。

在我的女儿出生的那一年,也就是2008年,我正式步入佛门,确立了对佛教的信仰,做了居士。如今6,7年过去了,看了不少佛教的书籍,再加上抄经,读经,念佛,持咒等各种修行方式,和在适当的境况中随缘度化众生,让我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个莫大的幸运儿,因为只在此生便可永绝轮回,脱离凡夫之身,死后顿生极乐世界了。可以成佛成圣之后再回娑婆度化众生了。我觉得我找到了人生的真谛。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我主修的是净土法门,最爱看的是净土宗的佛书。“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便是我的至宝,是我一生修行的主课,为之精进的根本和要务。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为何不写一些东西,以便或多或少的弘扬佛法呢?于是,思来想去,终于有了这一部“《菜根谭》析义”的开始。

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这句话的意思是:诚心顶礼佛一下,可以灭去印度一条恒河中的沙子那么多的罪业,念一句南无佛,或是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增添无量无边的福报。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应读作:“拿(na)模(mo)啊(a)弥陀佛。”电视剧中有的就把读音读错了,正确的读音是这样读。

那么,念佛到底有多少好处,有多少福报和功德呢?下面简单说一下:

经云: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  “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这很多啦!以四天下的七宝,金、银、珍珠、玛瑙等等一切,供养佛、菩萨、声闻、缘觉,那得的福报太多了,“得福甚多”;但是下面说:“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这是经中明言,说你用四天下七宝供养佛菩萨,你得这么大的福报,那不如劝人念一声佛,所得到的福报超过他,“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那又何况自己念,何况天天念,一向专念!所以念佛是多善多福,经文的意思很明了,也不用解释。   《 涅盘经》言:  “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功德过前,不可较量。”  假如把国王的宝库打开,一个月之内,布施一切众生,这个人所得功德很大。但是,还不如张口念一句佛,念佛的功德大大超过上述功德,不能为比。

《大智度论》云:  “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  满中七宝,奉施于佛;  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譬如有人一生下来就能日行千里,他足足走了一千年,你想想看,走了多远!这么一片大地上的宝藏,全部供养佛陀,其功德不如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称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  这只是摘录了一点点,其实念佛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增福增寿,成圣成贤,内心清净,摆脱烦恼,化险为夷,清净喜悦,现世安乐,往生成佛等等。可参看书籍《唯说念佛》《念佛胜易》《老实念佛》“念佛的功德和福德”《净土宗大意》《四十八愿精解》等等有很多。可参看的法师讲经开示的有:大安法师、净空法师、净宗法师、慧净法师、智随法师、信愿法师、慧律法师等等,也有很多。

请您耐心的再看一点,我再讲一个四句偈,前言就完了。  《金刚经》末后的一个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一个四句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先引用自己“《菜根谭》析义”里的一小段,来给大家讲一讲:

如同《金刚经》所说“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事:就是“事相”,我们心中的爱恨情仇嫉,贪嗔痴慢疑,财色名食睡,以及宏观到宇宙万物,山河大地;中所及人类的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所想所思。和各种动物,各种植物;微观到中子,质子,电子,夸克。再有三维空间,四维空间,五维空间,直至无量无边维度空间;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一劫,一世纪,一年,一月,一秒,等时间单位。总之,空间和时间,精神和物质,(空间和时间,精神和物质,都是“不二”的。《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就是讲的“一切都是不二”。)就是“贪著其事”里说的“事”,也就是“事相”的意思。————    还有,《金刚经》的名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中的“有为法”就是指的以上的“事”,另外还包括六道轮回,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求,有所得,另外“无明”也是有为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妄的,“凡是有生有灭的”,这些都是“有为法”,“凡是有生有灭的”,都是梦幻,都是虚妄,如同肥皂泡,如同露水,如同闪电一样,一闪而过,虚妄,了不可得。(请参看《金刚经讲义》(江味农著)《金刚经感应录》,里面详细阐释了能读诵金刚经,哪怕就是只念诵了一句,也有不可思议,无量的功德和大福报!)————

关于《金刚经》的功德和福报,我摘录其第“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 和“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 作为说明: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好了,到此。我的前言就要结束了。之所以要讲一讲佛教的一些东西,是因为我会在每篇更新的文章前头以“南无阿弥陀佛”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置顶。担心读者不知其意,所以要解析一番。以用来给读到这部书的人,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也但愿我的书,能给社会起到如星云大师所说的“匡正社会人心,增加人间道德勇气。”的一点点作用。也但愿世间能多一人哪怕是多念一句佛,给人间增加一团祥和福瑞之气。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0 18:30:04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儒学 心法 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句话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

人际交往中,当别人对我们不尊重了,就要自我反省,一定是我对别人没有至诚的恭敬心,一定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只要我们时刻存有“爱人敬人”之心,时刻“反求诸己”,就一定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做学生的,如果成绩不好,被老师判了不及格,就要自我反省,是我平时学习不够努力,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而不应该埋怨老师。

做老师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甚至打瞌睡,就要自我反省,一定是我的课讲得不好,学养不够,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就要努力提升水平,认真备课,而不是气得火冒三丈。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0 18:32:40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儒学心法




出自《尚书。大禹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十六个字,乃是儒家的核心心法。

⭕️

以前我们看书的时候,

常常说儒家的核心心法在《论语》里,

但其实《论语》根本算不上。

首先,《论语》乃是后人辑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后人往往脱离其所说的对象,

单独拧出来讲,有失其本意。

比如,孔子对不同的弟子问同样的问题,

他对鲁莽的弟子说要小心,

而对小心谨慎的弟子则要他大胆去做;

其次,《论语》乃是孔子为周室衰微,

群雄并起,子弑父臣弑君,

天下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所开的药方,

有其时代局限性;

最后,自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以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

帝王官方借儒家为正统思想治理(统治)天下,

难免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删修改,随意解释。

比如,孔子虽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孔子可没有说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也没有说过女人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样的话。。。

后来看儒家的书多了,可以看到,

其实从思想价值上而言,

《大学》《中庸》,都比《论语》的思想价值高。

《大学》《中庸》之精义,我之前都分享过,不多言。

然后看《周易》十多年以后,终于看到,

若说儒家的正统思想源头,当在《周易》。

也就是说,周文王、周公、孔子,

这才是儒家真正的"法脉"。

但是若说儒家的核心心法,

还是《尚书》中的这十六个字: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关于《尚书》的真伪,

甚至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之争论,

那就是学界的事了。本处不作讨论。

回到这十六字,为何这十六个字,

可以作为儒家的核心心法呢?

就我个人的浅见,乃是因为,这十六个字,

精简扼要地阐述了人从普通的凡夫到开始修道,

提出修道的核心法门,到最后悟道起用的整个过程,

以及最为关窍最为紧要的地方。

下面我尝试分别简要说一说:

⭕️

人心惟危

人心总是在对抗恐惧——我不存在的恐惧

你看我们凡夫俗子,我们这一生,

从小时候读书开始,长大工作,干事业,结婚生子……

我们不断地设定短期的目标,然后去达成它;

甚至于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目标,只是浑浑噩噩地活着,

遇到问题,往往也是条件反射式地反应,

有人骂了自己,就要骂回去;得到什么,又害怕失去;

没有得到的,就渴望;别人得到了,就嫉妒……

总之,我们受不同的欲望所驱使,

欲望满足了就无聊,展开下一个欲望;

欲望未满足就痛苦。

我们的生活永远处于这样的轮回之中,我们永远在"生活",

但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生活",为什么要这样"生活"。

说到这里,也许你要一怔:

不这样生活,那要怎样生活?

非常好,要的就是这一怔。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言行,

其实背后一直有一个驱动力,那就是恐惧。

我们恐惧什么呢?我们恐惧的是:不存在。

换句话说,几乎我们的一切言行,

都是在证明——我存在。

这就是:人心惟危。

人,我们凡夫,总是想通过什么,来证明"我存在"。

有人要赚很多钱,有人要有支配别人的权利,

有人要实现某个理想,有人要紧紧抓住一个爱的人,

甚至于发个朋友圈,做个分享,发发言……

都是在以此证明"我存在"。

我不存在,这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恐惧,

其他所有的恐惧都是这一恐惧的变形。

比如死亡,死亡是对"我存在"最大的威胁。

有些人不怕死,那是因为他将这个"我"的存在感,

投射到了另外的地方——

孩子、家庭、政党、新中国的明天、

宗教之天堂净土、人类的永恒福祉……

所以,一切人的的思想言行,都是在对抗这个恐惧——

我不存在的恐惧。人心惟危。

⭕️

道心惟微

道心在幽微之处,惟"复"可见

如何能够超越这个恐惧呢?

人如何才能挣脱这个"我不存在"的根本威胁呢?

古往今来,无数的圣贤,

释迦牟尼,老子、耶稣……

都在这个上面下功夫,他们发现了一个秘密:

人之所以会有"我不存在"的恐惧感,

是因为"我"本来就不存在。

一个确然存在的东西,是不会质疑它的存在的;

只有那个本不存在的,才会质疑于它的存在。

但问题来了,注意,这里很关键:

如果"我"不存在,是什么在质疑?

这个质疑,是如此真实的存在。

好,那些圣贤他们最终知道,

哦,原来并没有一个"我"在活,那个在活的是"道"。

不是我在"活",乃是道在"活"。

凡夫如我又要问了,那"道"是什么呢?

"道"又在哪里呢?我怎么看不到"道"?

那些圣贤们慈悲婆心,又告诉我们:

道心惟微。道是微妙的,在幽微之处。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它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手也摸不着。。。

这一下我辈凡夫俗子,一下就方了:)

道心,那个微妙灵明的道心究竟在哪里?它在什么地方呢?

《周易》有一卦谓之"复",

孔子在彖辞里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老子也在《道德经》里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可见,要见这个道心,就要通过"复"——

回复到一切有"开始"的地方;

回复到万有"所生"的地方;

回复到生命"本来"的地方。

佛教禅宗有个更通俗的说法:看念起之前。

注意,这个念,不仅仅指我们脑子里的一个想法。一切都是念。

我们回复到"念"开始的地方,那里就是道心。

那要怎么回复到"念"开始的地方呢?,接下来就是方法。

⭕️

惟精惟一

以心观心,知非即舍;置心一处,静以复命

佛陀有句话: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聚精会神,将心神置于一处,不分神跑掉,

去看那个念起之前的地方。

但这非常难,如果试过的同学就知道,

估计要不了一分钟,你就不行了。

所以大多数从别的地方开始训练,

比如坐下来,安静下来,置心一处观呼吸,

慢慢地让生命的本来面目,

在绝对的寂静之中自然回复。

清代大政治家,易学大家李光地,有句话:

惟精以察之,惟一以守之。

我以为这两句话,说出了"见道/悟道"的关键:

惟精以察之:就是觉察自己,以心观心。

每当有分裂、矛盾、纠结出现,保持觉察,

看到那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妄心"在驱动,堪破它舍弃它。

这是去妄存真的路子,类似今天的排除法。

惟一以守之:置心一处,去看念起之前到底是什么。

如猫捕鼠,聚精会神。这是单刀直入的路子。

但是注意,这两个路子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我在《所谓明心见性,只是真理在揭示它自己》一文中,

对此已经有详细的阐述。

那"见到"了道心,最后是什么呢?又能怎么样呢?

⭕️

允执厥中

执两用中,秉持中庸之道的精神

何谓中庸?这里就不多讲了。

老子名无为、儒家名中庸、佛家名中道。

名字不同而实质是一样的。

不过也许我辈凡夫俗子,可以稍微展开一下想象,

一个没有了"存在感"恐惧的人,是怎样的?

一个堪破了所有自我的人,是怎样的?

那超出我们的想象。

但我依然要讲一个好玩的笑话,

来"鞭策"一下我们,也算"激励、诱惑"一下吧:)

农村有两个捡狗粪的人相遇了,他们开始畅想皇帝的生活。

甲:我要是皇帝,这个村的狗粪谁也别想捡,全部是我的;

乙:瞧你那点出息,要我是皇帝,全天下的狗粪都他妈的归我捡。

当我们把生命的能量,

从证明、控制、矛盾的焦虑中释放出来,

这巨大的能量,可以做些什么呢?

将有怎样的创造,将有多伟大的爱,将有多熠熠生辉的智慧?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0 18:36:18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大安法师: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日期:2020/4/6 11: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唯念佛功德最大。这是肺腑之言,应该相信。
印祖有一些弟子有时候向印祖禀告:由于家里面有什么事,就想做水陆法会。于是就来问印祖能不能做。印祖都劝他不要做水陆法会,好好念佛。但是现在的众生,他喜欢热闹、复杂,认为这很不错,于是就有这方面的专业团队出现。做这些超度的事情,必须要发大菩提心、持戒很精严的人来做。如果是一个以经忏佛事为生的团队来做这些佛事,效果怎么样可想而知,念经时念得飞快,甚至跳过去一段继续念,这些种种的情况都是有的。做经忏的人如果没有真心地去做,最后他的下场也不会是很好的。倒不如至诚念佛回向效果更好。请那些有戒行、有正念的僧众来念佛则利益更大,不要花冤枉钱。你也跟着念,亲属之间感应,天性相关。念六字洪名你应该能跟得上,历历分明,所以功德最大。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讲了一则公案:有一个很黑暗的地狱,里面有一些做经忏的人在那里。每过很长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道像闪电一样的亮光过来,这些在黑暗当中的人就在那里赶紧利用这亮光诵经,再来了再诵。为什么?就是在阳间做经忏时,他跳过去一段没有给人家念,就在地狱里面补!补完了才能出来。
弘一法师也赞叹、提倡以念佛代替做种种佛事,这句佛号成佛都有余裕,更何况消灾、延寿、荐亡种种的利益。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是阿伽陀药。大家要有信心——唯念佛功德最大。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0 20:48:39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大安法师: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

日期:2020/4/6 10: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居士:有些人说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请问修学净土是否也需传承?如何成就?

法师:修学佛法,没有传承不能成就,这个观点原则上是对的。吾人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是传承释迦本师遗教,依照教理行果而修持的。具体说到传承在各宗派的表现方式,却是多样化的。有的注意形式的传承(如衣钵等);有的倾重精神的传承;有的注重代际相接;有的只是跨时空的心灵默应。佛法是圆活的,不可以一概全。

譬如净土宗的传承,更多地侧重在跨时空的精神传承。龙树菩萨作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传承释迦本师净土之教,将通途教法与净土念佛法门判为难行道与易行道。处处指赞西方净土。昙鸾大师以其灵慧宿根,感通龙树菩萨的净宗精神,并以此为立论依据,注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直将天亲衷怀,佛心悲愿和盘托出。昙鸾大师虔敬礼奉龙树菩萨为本尊。临命终时得龙树菩萨梦示往生时辰,非常之人得非常之传承,亦是净土教史之佳话。

善导大师作为中国净土教之集大成者,其传承亦堪称奇妙。善导大师发愿注释《观经》要义,楷定古今。每日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每寝梦中,常有一僧前来指授《观经》玄义。注释完毕更不复见此僧,梦中之僧或是阿弥陀佛化现,可知《观经四帖疏》直接传承佛意,吾人当尊如经法。

净宗四祖法照大师于五台山大圣竹林寺,得文殊普贤二菩萨之净土传承。净宗五祖少康大师在洛阳白马寺,感善导大师《西方化导文》放光。又在长安善导影堂,感善导大师影像升空之开示,洵为二祖向五祖之隔代传法。

永明延寿大师宗门开悟,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然亦于佛前虔敬拈阉,抉择法门,七次并得净土阉。万善同归极乐,其禅净四料简允为大藏之纲宗,修行之龟鉴。净宗七祖省常大师继踵慧远大师结社念佛之芳踪,结净行社,引导公卿显贵念佛求生安养。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参禅开悟后,继思念佛一门,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羡归心,我何人斯,敢不归命。由此专修专弘念佛法门。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蕅益大师),步武资福(彻悟大师)”(周孟由居士语),其净土传承至纯且正。足证中国净宗十三祖以至诚心,或得佛菩萨冥显加持,或感上代祖师之灵应,其上契古印净宗圣言量之理则,下应震旦国人之根机的血脉,却是一脉相承的。

是故我等众生只要如实遵从净土五经一论之圣言量与中国净宗祖师的思想,即是得到了净土宗纯正的传承。然后深信切愿,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以阿弥陀佛为本尊为大导师,决定能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带业横超三界,往生极乐,疾速成佛。愿以此信慧正见,用作净业修持之指南。不可被异解、异见、异行所左右,兴歧路亡羊之浩叹。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0 21:09:02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1 18:30:00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思绪是一只狂狼




劲风是哨子,思绪是一只狂狼
那想念也奔向四个方向
向外驰骋的言语融进了绝望的城
不敢给的也都在向内收敛
我看见蓝色的幻化世界在游舞
死亡一时是磐石,一时是风筝
用尽了,那沧桑的眼
已经用尽了全部的道路给的指引
那思索一直以来是没有意义的
路过的声音去了遥远的隔世
我在苍茫的夜空之上,用力挖掘
雨在笑,风有资格跨越新的真诚
时间不断在告诉我:你得放下
我用尽全力把自己遭遇塞进梦乡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1 19:14:19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从你那里得到了什么?




那风声在倾诉我内心的消息
眼神控制不住不安,看向远方

欢迎我走进它怀里的风
促使寂寞懂得你内心的风
它在飘,用即将离别作为旋律

是你的过失,还是我的无奈
谋杀了伸向灵魂的情意
我把无语的诗句传递到这个世界
你把我的世界略读,轻易的放弃

那过往的路一副幽怨静谧的模样伸开
反对此时怀揣奔腾的河流而伫望的眼

我从你那里得到了什么?
越是索取的多,就越是贫瘠
我的天性在稳定的生活中弥散
并一直寻取漂泊的来由

我从你那里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虚无的影子在反复咀嚼时日。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1 20:09:44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4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7、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8、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1、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5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5、养心莫善于寡欲。

5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8、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1 20:41:17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3、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6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6、吾日三省吾身。

6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9、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0、尽信书,不如无书。

71、人皆可以为尧舜。

7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7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7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

7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7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1、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8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83、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8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8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1 20:52:05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傍晚时分



傍晚时分,油亮般的透明黯淡
把窗外儿童的嬉闹声洗了洗
洗的是那么清晰

把无奈与遗憾,交给来生吧
今生,只做黯然的傻子
我该把这一切的过去交给谁呢?

太晚了,得到的时机不称和渴望
一旦思绪游离开来
心头就越来越凝结
大概有一万张嘴,也开不了口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留下来的,都是被遗憾挑选过的
快快的来了,就请你慢慢的走

像神眷顾一样,命运使我得到了你
从此余生就被盛满了
有一些话也盛满了眼前的一切

我就像夜晚中的鸟儿
栖息在扰乱安静的风中
想你,却不再等你爱你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2 18:47:22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与传统佛教的出世主义正好相反,中国儒家自创立之日起就注重入世。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了“用世”,曾大声疾呼:“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为了“济世”,老夫子更亲率弟子“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累累若丧家之狗”(同上)。他虽然对管仲的越礼行为颇有微词,却推崇其“相桓公,一匡天下,民至今受其赐”。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论语·雍也》)用世之心,济世之情,溢于言表。

孟子继承孔子的传统,主张“用世”,提倡“济天下”。他曾对齐王说:“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并把自己视为“名世之士”,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同上)孟子的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来更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座右铭和行为准则。

孔孟之后,历代儒家均提倡“入世”、“用世”,就连董仲舒那样的儒者,虽然一再声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但仍强调“圣人之为天下,兴利也”(《春秋繁露·考功名》)。降至宋明,理学家们更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四书”的地位。

宋明新儒学的学术重心,在于心性义理,讲修心养性、成贤做圣。但是,修养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成其为圣贤?朱子认为:“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是块然守定这事物,在一室闭门独坐便了,便可以为圣贤。自古无不晓事的圣贤,亦无不通变之圣贤,亦无闭门独坐之圣贤。”(《宋元学案·朱子学案》)二程也主张圣贤应该是管事的圣贤,“入世”的圣贤,反对学佛者多要忘是非,认为“是非安可忘,自有许多道理,何事可忘”,又说:“人恶多事,世事虽多,尽是人事。人事不叫人去做,更叫谁做。”陆九渊更以“同体大心”来说明“宇宙内事乃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分内事”(《宋元学案·象山学案》)。南宋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叶適更把“忧世”看得比“仁”更重要,他说:“读者不知按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叶適集·赠薛子长》)。

两宋之后,有感于宋之灭亡,儒门学者对于“凭空蹈虚、高谈性命”更为深恶痛绝。明之宋濂便宣扬“真儒在用世”,主张“生有补于世,死有闻于世”(方孝孺:《送方生还宁海》);黄绾、方孝孺等更直接提倡“经世之学”,主张“以经纶天下为己任”,明言“儒者之道……无有不达乎世务而可以为儒者”(方孝孺:《庞统》)。明清之际及清代的一大批儒门思想家更大讲“经世致用”,明确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响亮口号。顾炎武主张:“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与人书二十五》),“愚所为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与友人论学书》),把“为学”与“天下国家”、“明道”与“救世”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文不关于经术政事者,不足为也”(《国朝汉学师承记》)。朱舜水则提倡“经邦弘化,康济时艰”(《朱舜水集》)。清之汪中,承傅山、王夫之传统,“有志于用世,而耻于无用之学”(《与朱武曹书》)。龚自珍、魏源更大声疾呼:读书是为了经世致用,探世变者,圣之至也。

纵览儒学的历史发展,自先秦至明清凡二千余年,始终有一条主线贯串其中,即志存天下,积极用世。中国儒家的这种入世精神,现在有些学者亦称之为“忧患意识”,而最能体现这种“忧患意识”的,当是宋代范仲淹的如下一段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中国士大夫的这种“忧患意识”,还有一副对联对它做了一个十分生动、简练的概括,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把这些话同佛教有关隐遁潜修、心外无物等说教联系起来,应该说,二者真是“不同彰彰”也!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2 19:02:28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命运是自古大课题

命运的大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生的大课题。命运处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命运肯定是存在的。又因为生活、工作、事业、前途中确实存在外在的非人力可控因素,会出现诸多偶然,所以命运又是复杂的。

在偶然中建立起来属于自己的必然,这就是安身立命。五十知天命,命运似乎又难以捉摸,又似乎早已注定。知命,其难也!能预知其命者,非常人也。

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开始,到获取知命、知礼、知言的能力,贯穿人的一生,是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二、关于“知命”的特点

1、天命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人生下来的命运是不同的,是无法选择的,完全是偶然的,时间、年代、地域、家庭……有关的,是无法改变的,这是“命”的起源。

2、天命是不可预知和不可认识的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2 19:10:16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遗憾





无可奈何已然充塞我迷茫的眼神
模糊的雨水,呼唤并拍打我的心头

是你当初的需要,紧迫了我的渴望
你给我那样的神情捧着我的悲伤

那过往的一次次的激情流溢到现在
我苦苦的等待,是还在漂流的墓穴

模糊的雨水渗入心头想说的话中
我为了你一定要一个最后的结局,
类似不甘这样的结局,问题等不到解答

有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是你给的
我用一生的渴望和迷茫当做道路去徒劳的寻找

那危险的执著,是现在可以看得清晰的结果
放在心窝的,已然把故事化作最想去的丰饶领域

我到底是否还爱着你,为了这个最美的遗憾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2 19:17:37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的命运是不可预知的,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如官运、财运、桃花运等都难以预知,故顺天意,知天命。

3、命运是可有后天改变的

由于命运的不可预知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人的命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出生的命运是注定的,但一生的命运是会改变的。说明后天极其重要。唯有了解命运的规律,才能把握生命的意义。我们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便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

三、学习是人生提升自己成长的重要手段

学 括读书获取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生的修养和智慧,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掌握自然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人性的规律,最后把握所处的环境和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获取成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学习永远是第一步,始终伴随着人的一生。那些人生看似的偶然往往隐藏着更多的必然,无不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来获得。成功没有秘诀,凡事就怕用心。看似不可预知的命运有时候就在我们的脚下,勇敢走出去前途就是一片光明。

知礼,德行也;知言,才能也。德才兼备,故知命也。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2 20:07:28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等待





想得到你的许可,
在我追寻你的时候
凝集神采的凤凰,
它的傲意还没有飞来

风雨之后,自白在张望
真情投入在彩虹上
此刻圆满看见了我的投送

一个人的伴侣,值得一个人阅读
你始终在我无法自主的心灵一隅

是什么帮我游离的寻找
我就像怀揣着补偿,一直在等待你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2 20:26:20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无知





紫砂壶里的茶烟一片懵懂,处于无知;
袅袅的清香独特的效忠鼻腔

音乐与绘画,闭塞在有问题的屋内
灵感把翻江倒海的空间投入一个身体

灵魂在独居,自己遇见自己的丰裕
无疆的局面灌入悠然飞来的夜莺的鸣叫中。

无奈驻守在白云之上,
恍如隔世的钟声此时传来。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3 18:36:54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宣言




好像就从
那一个黎明,被迫宣言开始
摩擦黑暗的鸟鸣燃烧完结了

我相信
河岸边的垂柳
一直饱含丰富的热情
是我的两脚麻痹了,才步伐蹒跚

饮下珍贵的蓝色瑶池,搜集平淡的真味

一张纯净的蓝色照片在头顶
都在等待着遇见我的默然

复杂的汽笛声
急促的狂妄,像是贫穷的埋怨

褐色的大地仍旧是微风的绝笔,
等我拆开记忆
闲暇的时光进入天真的领域
就像一只惊呆的雏鹰逮住光明

悠悠人生的洁净时刻,
像是洗涤了晨曦的光辉
欢喜的步履更进一步,
正把宁静的醉意详细的搜集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3 18:49:20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抱怨得不到别人的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应该抱怨别人,而是要好好反省自己,你有没有真诚的去爱别人?去尊重别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果你真正付出了爱心,就一定会收到爱的回报;如果没有,那就说明你的真诚还不够。
楼主:一轮明月之灵  时间:2021-04-23 19:13:54

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年轻时候,经常形容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现在才明白,其实是因为自己不切实际,太好高骛远了。梦想可以有,但不可以白日做梦,白天还要踏踏实实做事,努力学好本领,否则就真的是黄粱美梦一场空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