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字数:1955819访问原帖 评论数:3582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1-10-08 20:24:00 更新时间:2021-04-23 09:28:13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08 10:42:42
二安之乱 二
2021-029


后蜀的昭武节度使李肇,原本对孟知祥都没有多少忠诚,此时听说新君即位,便按常规离开利州(今四川广元),前往成都朝见新君。一路上,李肇心存观望,一路走走停停,光在汉州(四川广汉)停留了十几天,与亲戚朋友们欢宴聚会,顺便探听成都传出的各种消息。

孟昶最初的表现让他放心了:新君就是个懦弱无能的小孩子罢了,对自己毫无威胁。在得意忘形之余,李肇大摇大摆地来到成都,晋见新主孟昶,声称自己有足疾,所以拄着拐杖,不肯跪拜。

李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眼中的小孩子孟昶,向所有元老功臣们示好,显得那么温良无害的同时,其内心却十分清楚:元老功臣们虽然强大,但从来不是一个集团,是可以被分化的。有些需要严加防备,尽早清除,比如现在最冒头的李仁罕;有些可能依靠或至少暂时利用,比如与李仁罕不和的赵季良和赵廷隐。

孟昶不动声色地派了一个与自己关系亲密,但又不容易引人注目的医官韩继勋,借着给老干部们看病的名义,在私下穿针引线,秘密联络赵季良和赵廷隐,取得了这一文一武两大佬的明确支持。然后,孟昶在二赵支持下,于某日上朝时突然逮捕了毫无防备的李仁罕,向天下公布其未必属实的谋逆罪状,与此同时,李仁罕刚刚被升任殿直军官的儿子李继宏也被同时拿下,父子俩一并被诛!

还在成都的李肇突然听闻李仁罕被杀,大惊失色,急忙晋见孟昶请罪。第二次见面,李肇将手中的拐仗扔到了一边,头叩得又响又标准!

哟,李公的足疾好得这么快啊!孟昶的左右显然不相信本国的医学水平已经如此发达,弹劾李肇:对君上倨慢无礼,其罪当诛!但孟昶很明智,知道过犹不及,于是下诏:鉴于李肇年事已高,身体不好,就不再拿昭武节度使的繁重工作来辛苦老臣了,任命他一个没有实际工作的高官太子少傅,全家搬到成都旁边的邛州养老。就这样,又一个可能潜在危险被孟昶清除。

当然,集权尚未成功,孟昶仍需努力。虽然相较之下,二赵比较忠诚,李仁罕比较跋扈,但让某一派重臣一家独大,显然是不符合平衡原则的。所以,孟昶又不计前嫌地特别优待了李仁罕的外甥,另一员大将张业。于是据调查:张业虽然的李仁罕的至亲,但确实没有参与谋逆。孟昶便提升张业为武信节度使兼同平章事,让他重新整合被大大削弱后,危险性没那么大的李仁罕集团,以便平衡赵季良和赵廷隐在朝中的影响力。

对赵季良和赵廷隐两位大功臣,孟昶表现的虽极为尊敬,但对于能够减轻二人工作负担的机会,也从不放过。赵季良是聪明的一代贤臣,看出新主想干什么,便帮他一把,主动请求,将原本由自己独掌的三司(户部、盐铁、度支,其中户部掌管国家税收收入,盐铁掌管国家专卖的收入,度支掌管国库的支出,三司合起来便是国家的财政权)大权分摊给孟昶提拔的另两位新宰相(张业、毋昭裔)。于是孟昶顺水推舟,让赵季良继续管理户部,让毋昭裔判盐铁,张业判度支,实现财政的三权分立。

对于赵廷隐,孟昶将其尊为太傅,据说每遇国有大事,孟昶都会亲自到赵廷隐府上征求老将的意见。但换句话说,如果国家没遇上大事的话,老将军也就不必太辛苦了。

后来,等赵季良病逝,孟昶又遂步设计除掉了张业,罢免了王处回,安排赵廷隐退休,将元老功臣们的权力全部收回自己手中,再分配给自己提拔的新人。孟昶的整个重新集权的过程长达十五年,其间竟没有发生一次大的动乱,手腕不可谓不高明。不过在安从进向后蜀请求结盟反晋的时候,这个进程才进行了不到一半,对于此刻的孟昶而言,当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后晋作战,且不说胜负难料,就算胜了,难道让赵廷隐、张业这些人再建大功?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10 14:14:23
二安之乱 三
2021-030


于是,孟昶便以出川的路途遥远而险峻,无法保障军队供给为由,拒绝了安从进的结盟请求。

安从进不肯就此罢手,咱拉不到大的外援,那就拉个小一点儿的,他再派使者到江陵(今湖北荆州),请求与南平王高从诲联手。安从进认为自己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因为此前高从诲曾主动派人来襄阳,与他有过私下联络,还拍过胸膛: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你有事尽管说,咱俩谁跟谁啊?

但这位兵微将寡的近邻,一看安从进送来的密信,不禁大吃一惊,咱说的“有事”里边可不包括这种要命的事啊,这不是给自己招祸吗?何况南平刚刚才与后晋强化过双边关系。

不久前,石敬瑭曾派翰林学士陶谷出使南平,给高从诲祝贺生辰。高从诲在长江边上的望沙楼上宴请后晋使臣,同时举行了一次水上阅兵,让南平的战船都驶到楼下,排成战阵,请陶谷观看,暗示咱南平虽小,还是有些武力的。当然,暗示不能让大国理解为示威,不然真要引来讨伐,会让小小的南平国吃不了兜着走。所以高从诲又解释说:“江南和蜀地一直不肯向大国臣服,我很义愤填膺,故而在此整修武备,就是为了在大囯兴师的那一天,出兵助战。”

陶谷回报石敬瑭,石敬瑭装作对高从诲的“忠贞”深信不疑,大喜,赏赐南平王盔甲一百套、战马一百匹。高从诲也忙进贡金器一百两,御衣锦缎一百五十匹,白银五百两,还有白龙脑香、金花手剑等回礼谢恩。后晋与南平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正十分融洽。

这里简单介绍一个人。此次出访的后晋使臣陶谷,他其实原姓唐,字秀实,邠州新平县人,虽早年丧父,但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十几岁时已以文章知名,自负甚高,对功名富贵充满了渴望。后晋建立后,因为新皇帝叫石敬瑭,其中“瑭”字与其姓氏“唐”同音,虽然按常理这根本不用避讳,但为了最大限度避开有可能阻碍自己仕途的隐患,他还是抛弃了自己的祖姓,改名陶谷。

然后,改了名的陶谷主动写信给当朝宰相李崧,自我推荐。李崧发现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也愿意当伯乐,就将其提拔为集贤校理,官虽然不算大,但容易接近最高层。同时,李崧还常常向石敬瑭提起这个很有前途的新人,更使其在皇帝心中留了一个好印象。总之,陶谷遇上他的贵人李崧,从此走上人生的快车道。关于陶谷其人的故事还很多,咱们以后会提到。

让咱们回到主线。话说身为“高赖子2.0版”的南平王虽然并不是什么至诚君子,但人家赖也就是赖点儿小钱,绝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权衡利弊,高从诲认为安从进造反成功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于是写信给安从进,帮他分析天下大势,力劝其不要造反,尤其是不要把南平拖下水。

安从进大怒,那姓孟的叫不动到也罢了,反正我和他原本也没交情,但你姓高的可是和我拍过胸脯的,怎么一到关键时候也掉链子?一怒之下,安从进上奏石敬瑭,反过来诬告高从诲企图背叛大晋!

高从诲与安从进的塑料兄弟情就这样走到了头,便也将安从进企图谋反的事密奏后晋,并表示:如果朝廷要讨伐叛徒,南平愿出兵相助!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12 23:38:43
二安之乱 四
2021-031



如果说,石敬瑭对安重荣的再三宽容,还可以说成是厚待有功之臣,那么像安从进这种对后晋朝毫无寸功的大刺头,行事如此嚣张,意图谋反的证据又已经如此确凿,是不是该到重拳出击,修理修理的时候了?

然而,既使收到高从诲的密奏,石敬瑭依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对安从进的策略,仍然是执行了多年的姑息养奸。难道后晋皇帝不知道在条件许可时应该防患于未然?非要等到叛乱发生才想起动手吗?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石敬瑭的智商,比咱们大多数人都要高,虽然类似汉末袁绍,有些“好谋无断,多疑少决”的犹豫,但在桑维翰等智谋之士的辅佐下,石敬瑭做出的各项决策、选择,如果站在他自身的立场,一般还是算得上理性最优的。

个人觉得,石敬瑭之所以一直有意无意地纵容安重荣与安从进,既是因为后晋朝的得国不正,对外软弱,导致软实力偏弱,不敢轻易对藩镇用强,更是因为在他眼中,还有一个比二安更具危险性的藩镇大帅,需要优先对付。而那个人,就是在平定范延光之乱中,为后晋朝立下大功的杨光远。

早在讨伐军仍在围攻广晋,范延光尚未开城投降之时,石敬瑭就已经从杨光远的一些作为中嗅到了让人不安的痕迹。那时,借助前线主帅的身份,杨光远经常通过宣徽使刘处让向朝廷提出很多要求,有不少要求甚至超出他的职权。对于这种过份的索取,石敬瑭不想让自己当恶人,于是便装糊涂,不置可否,将皮球踢给当时身兼同平章事和枢密使的桑维翰和李崧。

两位宰执大臣中,李崧地位比较软,只能顺从桑维翰的意见。而桑维翰则是公事公办,凡是不合理的要求,一律不予批准。见自己的要求一次次被驳回,杨光远十分恼火,便对刘处让发牢骚,抱怨朝廷不公。正好刘处让也对桑维翰和李崧不满,便来了次大爆料:“其实皇上对你是非常支持的,请求被驳回,全是因为桑维翰、李崧这两个宰相从中作梗!”

真的如刘处让所言,石敬瑭非常支持杨光远吗?明显不见得,大家别忘了,早在张从宾被消灭时,范延光就曾将造反责任推给替罪羊孙锐,想借他的脑袋向石敬瑭服软求饶。然而石敬瑭拒绝了范延光的请降,指示杨光远要攻下广晋,彻底将范延光消灭!然而,在平叛战争的最后阶段,范延光已陷入绝境,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时,石敬瑭却突然完全改变了态度,主动赦免了范延光,让杨光远的功绩大打折扣。现在来看,你还会觉得石敬瑭的这个改变很突然吗?

不知道杨光远是没看出来,还是他已经不再乎那位不够强势的皇帝的猜忌,等平定范延光的战事结束,便上奏抨击桑维翰、李崧的“误国之罪”。石敬瑭当然知道桑维翰、李崧是在替自己背锅,但鉴于形势,不能说破,便解除了桑维翰、李崧二人兼任的枢密使之职,由与杨光远有交情的刘处让担任枢密使,以免激化与杨光远的关系。

但与此同时,在桑维翰的建议下,石敬瑭乘胜将范延光的根据地魏博镇一分为三:将贝州、博州,以及从成德镇割出的冀州,组成永清镇;魏州(广晋府)再次改名邺都,单独设置留守;以相州、卫州、澶州设立彰德镇。

经过这次分割,使魏博这个从唐朝中叶以来最主要的动乱策源地不复存在,石敬瑭做到了当年朱友贞想做却没能做到的事。同时,它也使得杨光远接替被他打败的范延光,成为了新的魏博节度使的理想落了空。当然,石敬瑭也没敢亏待杨光远,马上又将他转任西京留守,使他有机会在不久后帮助范延光“自杀”。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16 12:12:28
二安之乱 五
2021-032


既然洛阳已经不是首都,又位于内地,就没有必要配备太多军队了。石敬瑭以此为由,削夺了杨光远的部分兵权。杨光远非常窝火,虽然石敬瑭将女儿长安公主,嫁给杨光远的长子杨承祚,表示彼此君臣亲如一家,但杨光远还是觉得自己亏大了,内心开始蕴酿着更大的贪念。

他悄悄派人携带着不少珠宝出使契丹,贿赂上下,并找机会向契丹皇帝申诉自己在后晋遭到了如何不公正的对待,甚至尝试与石敬瑭争夺干爹的可能性!

要与 同台竞技,去异族主子那里比试行贿的功力,那当然需要很多很多钱。于是杨光远在洛阳巧立名目,出台了各种横征暴敛的土政策,狂刮地皮,使其辖区内百姓的负担大大超标。石敬瑭听说这些事,让伶人编成戏剧讥讽,但杨光远顶着一张刀枪不入的厚脸,对此毫不再意!

另外,在被迫裁军之时,杨光远挑选悍勇军士一千余人,组成一支只忠于自己的私人部曲。为了让这群蛮横武夫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杨光远不再乎啃光窝边草,放纵他们在洛阳、河阳境内任意抢掠,无恶不作!他们和土匪的唯一区别,是他们作案之后,不用担心受到官府的追捕。

杨光远这一系列举动,让后晋皇帝如坐针毡,看来还得出手,否则后果难料。

于是,在范延光被“自杀”之后一个多月,杨光远受邀入京朝见,石敬瑭非常高调地设宴款待这位亲家公。席间,满面春风的后晋皇帝追忆功臣,关切地问:“之前围攻邺都之时,爱卿的左右部将多立功勋,可好多人现在还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这是朕的过失啊!这个错误现在就改过来,有功诸将各授刺史,让他们也有机会光宗耀祖!”

杨光远好像一时没反应过来,或者是当时喝醉了,只觉得提拔自己的手下,不就等同于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吗?便欣然同意。石敬瑭马上将杨光远的几个心腹部将都任命为各州刺史,天南地北分散安插,让这些人离开杨光远的直接管辖。

然后,等入见完毕,杨光远刚离开汴梁准备回洛阳的路上,石敬瑭突然派人追上去,一道圣旨便将安从进不要的平卢节度使之职送给杨光远,同时自然而然地解除其西京留守兼河阳节度使的职务。自当年王师范让朱温灭掉之后,平卢镇的额定军力就比较弱,《旧五代史》称之为“素无兵众”,所以为了让这次调动看上去不像是降级,石敬瑭还加封了杨光远一个“东平王”的高贵头衔。

杨光远这才发现,自己被算计了。他通过晋安投降和讨伐范延光构建起来的小集团,基本上被石敬瑭拆散。没奈何,杨光远只好压下刚刚萌芽的野心,老老实实去青州上任。如果说与从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在洛阳任上,杨光远发财了。他的儿子杨承勋组织搬家,为将杨家的钱财、妓妾、仆从等运到青州,竟动用了一千多匹马,号称“满盈僭侈,为方岳之最”!

杨光远是有追求的,并没有满足于自己在富豪排行榜上已有的显赫位次,到了平卢节度使任上,仍以搜刮民财为工作重点!但石敬瑭就不管了,他对杨光远的压制到此为止,只要杨光远对朝廷的危胁程度缩小到可控范围,那他想贪点儿财,就让他去贪吧!

其实,石敬瑭对各地藩镇的各种不法行为,只要不是造反或预谋造反,基本上都是听之任之,哪怕那个藩镇没什么功劳,也并不强大。

比如当年在爬墙时,被皇甫晖抓住腿拽下来,而被迫成为革命领袖的草包赵在礼,此时正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归德节度使。赵在礼可能因为能力有限,没什么野心,当上节帅就是一心一意地盘剥百姓,宋州百姓对此苦不堪言,都盼着他早点儿离任。

一次,石敬瑭打算调赵在礼去长安任永兴节度使,消息传来,宋州百姓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彼此祝贺说:“赵在礼要走了,眼中钉总算可以拔去了!”

赵在礼也听说了民间对他调动的反应,勃然大怒,于是上疏,请求在宋州多留一年。石敬瑭对藩镇总是宽宏大量,便欣然同意。得到了最高领导的默许,赵在礼马上开始对民众展开报复,他命在归德镇内清查户口,然后每户强征一千文铜钱,号称“拔钉钱”。拔钉钱的催逼力度远超过皇粮正税,胆敢不交或交不齐的,一律抓起来,大刑伺候!很快,在小民们呼冤喊痛声中,一百多万的拔钉钱被强征上来。赵在礼一面得意洋洋地,将这笔赤裸裸的不义之财全装进自己私囊,一面居高临下渺视着治下的小民:看你们以后谁还敢说拔钉?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18 12:27:45
二安之乱 六
2021-033


又比如,因追随杨光远,在平定范延光之乱时立功,而得到提拔重用的诸将中,地位最显赫,最值得一提的,是荣升彰义节度使的张彦泽,一个粗暴残忍的蛮横武夫。

张彦泽,祖上出自突厥,虽已在中原生活了几代人,但好像仍未完全汉化。张彦泽自小勇悍过人,相传他长着一双类似于猫科动物的眼睛,黄色的虹膜,到夜晚能放出寒光,让人一眼望去,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我不懂医学,不清楚是人的眼睛真有可能长成那样,还是纯属修史者的夸张。

而且,不但是相貌奇异,不似人类,张彦泽的很多行为也让人感觉,他在进化族谱上位置可能更接近于兽人族。张彦泽喜欢家暴,他有个儿子,就经常遭到他的毒打。这个儿子受不了这种看不见尽头的折磨,被迫从泾州(今甘肃泾川)的家中逃走,流亡异乡。张彦泽大怒,上奏朝廷,在全国通缉自己儿子。最终,张彦泽的儿子在齐州(今山东济南)被捉住,之后石敬瑭特别为此事下诏,将其遣送回家。换句话说,在那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张彦泽的儿子一路亡命,几乎横穿了整个后晋,也没能逃脱自己恶魔般的父亲。

好小子!还敢逃?不知道他的儿子有没有向他保证:“下次不会了。”但他的回答肯定是:“你不会有下次了!”张彦泽吩咐,将自己儿子处死!

张彦泽手下有个掌书记张式,本是张彦泽的远亲,平时两人的关系好像还不错,见此情景,急忙出言相劝:他是你亲儿子,又没犯什么大错,何必把事做绝呢?

因为没有记载,我们不知张彦泽的儿子,究竟有没有因为张式的劝说而逃得一命,但张式一句小小的善言,就已经让自己很难逃命!张彦泽马上将怒气转移到劝阻的人身上,张弓搭箭就要射张式,吓得张式赶紧逃走。退下后,张式再也不敢留在泾州,一面称病辞职,一面带着妻子逃往邠州(今陕西彬州),投奔静难节度使李周(即当年夹河大战时死守杨刘的英雄)。但这样就能逃脱张彦泽的毒手了吗?大家不妨参考之前张彦泽的儿子。

李周将此事上奏给石敬瑭,石敬瑭便下诏将张式流放商州,希望就此帮张彦泽消消气,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但张彦泽不肯罢休,竟派使者到汴梁,直接用威胁的口吻吓唬皇帝:“如果不把张式交给张彦泽,西边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就谁也说不清了!”

石敬瑭再次展示他遇硬就软的橡皮泥属性,下诏将张式遣返泾州,交给张彦泽。就在张式被送回泾州的当天,张彦泽尽情放纵了自己的兽性,将这位远亲砍断四肢,再用刀从口中插入,一直向下剖开胸膛,挖出心脏!

然后,张彦泽强暴了张式的妻子,将她纳为小妾。所以又有人说:张彦泽之所以一定要杀张式,主要原因不是他犯了阻止张彦泽骨肉相残的“大罪”,而是他不该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

但张式不是一介草民,是国家的中层官员,他的无辜惨死成了轰动一时的大案。张式的父亲张铎赶到京城上告,为儿子喊冤!

此前曾劝石敬瑭要保全张全义之后的史官李涛,此时已转任刑部郎中,在得知此案细节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死者讨回公道。

在朝野舆论的压力下,石敬瑭总算是调原永清节度使王周前往泾州,接手彰义,让张彦泽入京接受调查。事实证明:张彦泽并没有能力实践他之前威胁朝廷时表现出的嚣张,圣旨一下,他就乖乖入京受审了。后晋中央真要出手,大多数藩镇都是完全管得下来的。

王周是此时后晋诸镇节度使中,少有的勤政爱民的好官,泾州之民重见青天,感激之余,纷纷向他控诉前任节度使的暴政。王周大为吃惊,经过整理,他向朝廷奏报张彦泽在彰义镇上犯下的二十六项严重罪行,以及造成至少五千户百姓逃亡他乡的恶果!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20 09:21:14
二安之乱 七
2021-034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恶行累累,已经惹得天怒人怨的家伙,应该怎么惩处呢?

石敬瑭向有关部门做出指示:张彦泽是有功之臣,而且还是东平王杨光远的亲戚,关于对他过错的处理,应该尽量宽大!

右谏议大夫郑受益看不下去,上疏提醒石敬瑭:“陛下把张式交给张彦泽,等于变相地鼓励他无法无天,肆意逞凶!张彦泽的所作所为,无论看到的还是听到的,无人不切齿痛恨!陛下却连一句责备的话都不肯说,让是非没有了分别,赏罚没有了章法。您可知道,外边都在传说,陛下是收受了张彦泽骏马百匹的贿赂,才处处替他开脱?臣等不忍心看陛下蒙受污名,现在,只有按律法严惩张彦泽,才能让天下人重新敬拜陛下的圣德!”

李涛等刑部官员齐聚宫门,讨论应该惩处张彦泽,众人群情激愤,都认为决不能轻饶,否则今后谁还把国法当回事儿?讨论之后,众人将合议结果上报给石敬瑭。

第二天,后晋皇帝力排众议,作出了裁决:一、张彦泽的官阶、爵位各降一级,另行任用;二、张式的父亲、子弟都拜官,作为抚恤;三、让在张彦泽任上逃亡的彰义百姓回乡复业,酌量减免他们的税赋、徭役。

这份处理结果一经公布,群臣哗然,万钧雷霆之后就这点儿毛毛雨?于是由李涛倡仪领头,聚集了中书、门下、御史台等部门的官员们前往宫门抗辩,众人指出:对张彦泽的处罚太过轻微,应当依律处死!

石敬瑭无奈,只好召见李涛,想用皇帝的权威压服这个带头与自己开怼的法官。可李涛自恃公义,毫不屈服,逐条逐款与皇帝展开辩论!后晋皇帝本来就不占理,更何况论对法律条文的熟悉,他也不是专业法官的对手,不一会儿便理屈词穷,只得气急败坏地大声喝斥,令李涛退下!

但李涛毫不退缩,继续与皇帝硬顶!石敬瑭只好换了口气,用权大于法的理论给是终决定定调:“不管你怎么说,我已经答应过不让张彦泽死,岂能反悔?”李涛也不给皇帝留面子,直揭石敬瑭的软肋:“陛下既然答应过张彦泽不死,是不该反悔。但不知范延光被杀的时候,他的免死铁券在哪儿?”

被李涛直踩痛脚,石敬瑭又羞又怒,又无话可说。好吧,你不走,我走!石敬瑭一甩衣袖,起身回后宫,这次当廷抗争就这样不了了之。在那一刻,李涛的强项不输于董宣,无奈他的对面不是光武,没能成就一段佳话。不过,石敬瑭至少也没因为李涛不留情面的顶撞而惩处李涛,守住了自己“仁君”的底线。数日后,张彦泽被石敬瑭任命为左龙武大将军,作为高级将领到京城禁军中上班,为他后来进一步祸国殃民的后续事迹留下本钱。

通过前边讲述的这几个藩镇节度使的故事,大家大概已经对石敬瑭治理下的后晋王朝是个什么样子有所了解了。公平的说,作为皇帝,石敬瑭是比较俭朴的,“以絁为衣,以麻为履”;也是比较仁厚的,除非造反,否则他几乎不会杀大臣,甚至连该杀的,也能杀的都不杀;石敬瑭还曾多次下旨,要求减轻民众负担,但效果嘛,自然是一言难尽……

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如果去掉向契丹割地、称臣、当儿子的事迹,那么石敬瑭就一位难得的好皇帝!这种说法究竟靠不靠谱,我想朋友们也都心里有数了。起码个人认为,仅仅靠俭朴和仁厚,恐怕还支撑不起一个好皇帝的人设。

当时人的看法大概比我还要激进,最典型的还算石敬瑭曾经的粉丝安重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后晋皇帝的观感,最终由崇拜发展到蔑视,直至产生了“彼可取而代之”念头!安重荣公开对身边人说:“天子这玩意儿哪有什么真的龙种啊!只要是兵强马壮,谁都可以干!”

那么其中包不包括安大帅呢?安重荣很快故技重施,给了左右一个答案。安重荣在自己节度使衙门的大门外,树起一根数十尺高的旗杆,然后张弓掿箭,对左右官员说:“我如果能一箭射中大旗上的龙头,就一定是真命天子!”很明显,安重荣的箭术功夫一直没落下,所以就像上次证明石敬瑭要当皇帝一样,这次弓箭又证明了安重荣也是有皇帝命的!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22 10:23:32
二安之乱 八
2021-035


不过,就算按照安重荣自己的说法,天子这玩意儿也是“兵强马壮者当为之”,不是箭射得准者当为之,所以要实现当皇帝的美好梦想,光靠射龙头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那要怎么做才能加强自己的军力呢?

咱们知道,之前,石敬瑭在造反时的自身武力也不足,靠给契丹人当干儿子拉来强大外援,才补足了自己的短板。不过这种方法不是谁都能用的,从实践来看失败的概率更高:赵德钧想与契丹结盟反唐,结果到述律平那里聆听教训去了;范延光想与契丹结盟反晋,结果被赶下黄河长期潜水去了;杨光远想让契丹扶植自己取代石老板,结果好像也是石沉大海,毫无回应,只能被削去兵权到青州闭门数钱去了。

我不知道安重荣是看到这些情况,觉得契丹人靠不住,还是他真的有比较浓重民族情节,对后晋向辽国全方位的委屈求全感到耻辱(安重荣的族属史书无记载,他可能是汉人或汉化粟特人),总之,他采用了与以上几个人完全相反的方法,来扩大自己的声势与实力。

不管有几成真心,安重荣公然与后晋朝廷的国策作对,高高举起了反对卖国的旗帜,向天下宣扬他的救国主张,牢牢占据舆论的道德制高点:反对向契丹进贡称臣!废除卖国条约!大量收容从辽国逃来的难民,将他们编组成军,准备收复失地!就这样,安重荣以准备收复十六州为名,不管不顾地扩充了自己的兵力。

看着安重荣在成德任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的出格举动,石敬瑭感到了来自两方面的巨大危胁:一边,国内不堪屈辱,反对向契丹臣服低头的朝野舆论,因为有了安重荣的煽动,越来越难以忽视,这种思潮演变成一场大乱的可能性,正一步步增长;另一边,辽国的父皇帝因为后晋境内反辽声浪的高涨,对干儿子石敬瑭的指责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厉!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安重荣带来的问题,那契丹人会不会以此为由发动新的南侵?甚至重新选择他们在中原的代理人?不论那一边的威胁扩大化,都有可能成为后晋王朝的灭顶之灾!

正忧心间,石敬瑭打听到一个加大他忧虑的消息: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与义武节度使皇甫遇联姻,结成了儿女亲家。成德与义武两镇,地域紧邻,自唐末以来长期唇齿相依,有悠久的结盟传统,因此现在两镇节度使结亲,对朝廷而言显然不是好事。

不能让安重荣再增加帮手了!现在直接给安重荣下令肯定没用,于是石敬瑭先从他相对听话的亲家入手,一道圣旨将皇甫遇调往潞州,改任昭义节度使。

义武节度使的位置暂时空了下来,石敬瑭一时没想好让谁去顶替,这个新人选应该比较可靠,决不能与安重荣穿一条裤子。没想到石敬瑭尚未做出决定,他的干爹耶律德光就派使节送来了指导意见。

前文提到过:前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在被干儿子王都篡位之时,他的儿子王郁和王威跑到了契丹避难。现在王郁已死,但王威还活着,既然义武节度使的职位空了出来,耶律德光便顺势提出,让王威子承父业,出镇义武。

让一个已经当了十多年契丹大臣的人来当义武节度使?这与将义武再割让给辽国有多大区别?纵然你们契丹人对我有大恩,可我也尽全力报答了,不能无休止地得寸进尺啊!王威是不可能与安重荣穿一条裤子,但与辽国穿一条裤子也是石敬瑭没法接受的。

但石敬瑭也不敢强硬回绝,只好用程序正义当借口,软软地拒绝干爹:“按照咱们中原长久以来形成的制度,当节度使的人,要先从刺史干起,刺史干好了升团练使,团练使干好了升防御使,最后才能升到节度使。这样吧,让王威先回国,我会尽快安排他一级一级的升迁。”

耶律德光大怒,再派使节来责问石敬瑭:“你从节度使到皇帝,中间升了几级!”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24 13:54:14
二安之乱 九
2021-036


面对耶律德光的紧逼,石敬瑭灵机一动,使出两招来化解危机。

第一招,是摆事实讲道理,从继承权角度推出一个比王威更合理的人选。首先,义武王家的开创者,是参与平定黄巢的大功臣王处存,王处存死传子王郜,王郜遭到朱温进攻出逃太原,王存直才得以接侄儿的位。这样论起来,显然王处存的后代,比王处直的后代更有资格继承义武节度使一职。正好,王处存有个孙子叫王廷胤,同张彦泽一样,也是跟随杨光远在平定范延光之乱中的立功人员,此前刚刚升任彰德节度使,也满足了节度使要一级一级升上去的条件,由他出镇义武,法理上无懈可击。

然后就是第二招了,石敬瑭派使节出访辽国,在将中原已经让王廷胤孙承祖业的情况与合理性报知父皇帝的同时,大把砸钱,贿赂辽国上下,让耶律德光伸手不打笑脸人。同时贴心地嘘寒问安:父皇帝还有什么吩咐,只要是不违备礼法的,下国办得到的,都一定会全力满足!耶律德光没能实现自己的图谋,但起码也没什么损失,要为此事兴师问罪也缺乏足够的理由,只好佯装转怒为喜,同意了干儿子的安排。

但安重荣的问题还没解决,不断增加的量变,正在向着质变前进。

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注:在《旧五代史》、《资治通鉴》与《辽史》中,关于这一段后晋与辽国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虽有对应的记载,但时间大都对不上,普遍存在一年到数月的偏差,原因不明,本文时间以中原史书为准),石敬瑭按往年常规,遣使向辽国的父皇帝进贡大批礼物。耶律德光也礼尚往来,派拽剌为使臣,回访后晋。不料,这次辽国使团刚进入后晋境内,就让安重荣给中途截胡了,拽剌也被扣押在镇州。

大家还记得吧?这个拽剌曾经是生活在十六州境内的西奚部落第三代大首领,西奚人本与契丹有仇,后因石敬瑭割地,才不得已投降契丹,当时,耶律德光还顺手刨了他爹扫剌的坟墓。又因为当时安重荣正全力招揽辽国的逃人,那他扣留拽剌很可能就是为了以其为号召,吸引辽国境内的奚人来投奔自己。我甚至不能排除有一种可能性:安重荣扣压拽剌,其实是合演的一出双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差不就在这段时间内,安重荣的煽动在辽国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年初,寄居代北的吐谷浑部落受不了契丹统治的苛暴,首领白承福等率全体部民经五台山,南下投奔后晋。石敬瑭听说此事,担心惹怒辽国,急忙下令关闭边界,不允许吐谷浑人入境。但安重荣置若罔闻,大开边界,接纳白承福,同时也将大量的吐谷浑骑兵收入囊中。石敬瑭再派供奉官张澄前往边境各镇,驱赶逃入后晋境内的吐谷浑人返回辽国,但在安重荣阻挠下,这些大失人心的举措收效甚微。

当年六月,朔州发生兵变,将军赵崇赶走了辽国的振武节度使(《旧五代史》称被赶跑的节度使叫“刘山”,《辽史》称则此节度使叫“耶律画里”,鉴于阿保机曾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刘亿”,可能此时的辽国宗室仍然会使用刘姓),宣布回归晋朝!

安重荣感到形势一派大好,于是向石敬瑭上了一道著名的公开奏疏,高高树立起自己抗战派爱国领袖的光辉形像:

“先是年初的吐谷浑部的白承福、赫连公德各率三万余帐南来,归附我大晋。然后是草原上的两突厥、浑部、契苾部,还有代北的沙陀、安庆、九府等部族人(即留在代北的沙陀三部旧人,他们与后晋大量的将士、官员沾亲带故),纷纷牵着牛羊,赶着马车,带着武器兵甲,分成七、八路南下投奔国家。我问过他们归化我大晋的原因,他们都说:契丹人动不动就抓他们的部民为奴,任意抢夺他们的羊马,统治太过残暴!”

“另外自今年二月以来,契丹皇帝给他们下令,要他们准备精甲壮马,说是等到入秋之后将大举南侵!但各部民众都不愿意给凶残的契丹人当炮灰,只要大晋兴师北伐,他们愿自备组织十万大军,配合我军作战!不止各部,十六州的汉民,同样意气风发。朔州的节度副使赵崇已经起事,驱走契丹的节度使刘山,光复了振武镇!”

“陛下屡次下旨,要臣好好侍奉契丹,不要惹事,但陛下您可知道,天道人心,难以违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陷身于虏廷的中原节帅们,都伸着脖子踮着脚,日夜盼望着王师北进的消息!是到决定大计的时候了!”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26 13:45:19
二安之乱 十
2021-037


这份火力十足的奏疏全长达数千字,安重荣又让人将它复制了很多份,四处传送,基本上朝中稍有影响力的官员,以及各地的藩镇节帅们都做到了人手一份。文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慷慨词句,对现行屈辱外交的猛烈抨击,以及对武力抗争重现华夏荣光的乐观展望,很快便四方传扬,沉重打击着后晋皇帝本来就不算太高的威信!

石敬瑭当然清楚这一切,他在看到这份奏疏时,心态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怎么办?安重荣肯定是没安好心,但要无视他所代表的那一派呼声恐怕也是不行的吧?需不需要顺应舆论,修改跪舔契丹的既定国策?但那种改变,必将触怒辽国,让耶律德光很生气,那很严重的后果,又是不是后晋王朝有能力承受的?

就在石敬瑭万分纠结之际,一封密奏送到案前。写密奏的人,是他的第一谋臣,此时身为泰宁节度使的桑维翰。桑维翰自然也收到了一份安重荣的奏疏,深恐石敬瑭会顶不住舆论的压力,做出什么错误决定,便急忙写了一份长文,上呈天子:

“陛下可不能忘记,当初咱们能够逃过晋阳之难,进而夺取天下,全是人家契丹人的功劳!如此大恩,岂能辜负?更何况安重荣自恃骁勇,过份轻敌;吐谷浑人更是只想借咱们的手,报他们的私仇。他们都没有从大晋的国家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所言根本不能信!”

“据我观察,契丹这些年来,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可以说是战必胜!攻必取!割取中国的大量土地,原本是中国独有的精良装备,他们也都有了。他们的君主耶律德光,智勇过人,他们的文臣武将上下和睦,团结一心。他们国内经济也正处在良好状态,牛羊繁盛,没有天灾。从每个角度看,这都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挑衅的敌人。”

“而且,中国最近与契丹的几次大战(指晋安、团柏两役)全都是惨败!就凭咱们那如同惊弓之鸟的士气,与屡战屡胜的契丹人相比,如何是人家对手?一旦断绝和好,我们就必须向边塞增派军队。派去的人少了,不足以抵抗强敌的进攻;如果派去的人多了,所需的大量兵粮、辎重又会拖垮国家孱弱的经济。而且契丹多是骑兵,有机动优势,我们出击,他们撤退,我们追不上;等我们回来,他们马上又可以进攻,不给我们休整的机会。我只怕一旦开战,禁卫将士将广疲于奔命,临近契丹的成德、义武两镇将化为赤地!不再有幸存的百姓!”

“现在,国家只是刚刚恢复安定,战争创伤还远未修复,国库空虚,百姓穷困。这点儿国力,本本分分的保守边疆,都不一定够用,岂能再去主动挑事?契丹对我囯的恩情不能算轻,也没有做过破坏条约,违备承诺的事,我们怎么能不讲信用,率先背约?突然出击,就算侥幸取胜,也是为将来埋下祸根,而一旦战败,就大事去矣!”

“安重荣那帮人说:年年向契丹进贡,会虚耗国力,对契丹卑躬屈辞,是国家的耻辱。可他们就不想想,一旦开战,兵连祸结,遥遥无期,与送给契丹的那点绢帛相比,哪一个对国力伤害更重?更严重的是,战争一旦开始,国家就不得不加重前方将领权力。如果他们倚仗功劳,提出过份的要求怎么办?中央实力凋零,藩镇再次坐大,像唐末那样,以下压上,那才是真正的耻辱!”

“我希望陛下平时多训练民兵,提高百姓的军事素质,养兵息民,耐心地积蓄国力。等国家没有了内忧,民众有了余力,再等待合适的时机,釆取行动。一定要做到不动则已,动必成功!”

石敬瑭看了桑维翰的密奏,非常欣慰,这才合乎他的想法,便让使节转告桑维翰说:“朕这些天一直忧心忡忡,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看了卿的密奏,如大醉方醒!卿尽管放心,朕不会再被迷惑了。”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28 16:05:48
二安之乱 十一
2021-038


平心而论,桑维翰对当时局势的看法,对辽国与后晋之间军事力量对比的判断,都比安重荣更客观一些,也更符合后晋王朝的自身利益。不过,安重荣可以将他的言论公告天下,桑维翰却不敢公开驳斥,只能写成密奏上报给石敬瑭一人,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桑维翰的主张是不得人心的。

决定采纳桑维翰的主张之后,两件大事便提上了石敬瑭的工作日程,一、设法清除安重荣的势力;二、修复与辽国那种不平等的友好关系。

为了钳制安重荣,石敬瑭决定重新起用自己原先的第一号心腹大将,能力与功勋都比较出众的刘知远,让他出任紧挨着成德的河东节度使。为什么说是重新起用呢?原来,这几年发生了一些事,让石敬瑭与刘知远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复太原起兵的时君臣一心了。

有意思的是,石敬瑭与刘知远关系的第一次恶化,竟然源于一次升职。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三月,石敬瑭下诏,加授归德节度使刘知远为同平章事,成为国家的名誉宰相。这当然是一种褒奖,但问题是,那道诏书上加授同平章事的人有两个,除了刘知远外,还有一个是忠武节度使杜重威。

前文提到过,杜重威是石敬瑭的妹夫,不但没有什么像样的功绩,能力也比较平庸,人品还比较差。比如说,杜重威极为贪财,每出任一镇节度使,除了大量贪污公款外,还要在其辖区内私自加税加赋,用于中饱私囊,其对百姓的敲骨吸髄,凶狠程度不亚于赵在礼、张彦泽!辖区内的百姓不堪暴政,多有逃亡,但杜重威毫不在意。一次,他出行路过集市,洋洋得意地对左右说:“大家瞎说什么我把百姓都赶走了,你们看,集市上不是还有这么多人吗!”

和杜重威这样的人渣同时升职,刘知远感到是对自己的莫大污辱,于是,他连续四次上表请辞,宁可不升官,也决不愿意与杜重威出现在同一道诏书里!石敬瑭很恼火,杜重威是他正准备重点培养的高级干部,刘知远不给杜重威面子,就等于公开打皇帝的脸。

愤愤不平的皇帝对宰相赵莹说:“杜重威是朕的妹夫,刘知远虽然有功,怎么可以公开抗拒朕的诏令?削去他的兵权,让他回家养老怎么样?”同为石敬瑭旧日心腹的赵莹忙劝解:“陛下当初在晋阳的时候,兵不过五千,被十多万唐军围困(这两个数字是古人论事常喜欢使用的夸张手法,不用当真),如果不是刘知远心如铁石,坚决指挥抵抗,如何能成就今天的大业?这样的功臣,怎么能为了一点儿小小的过错,就将他革职罢黜?这种事如果传到外边,也不利于彰显陛下的人君器度吧。”

石敬瑭终究还是比较宽大的,便听从了赵莹的劝说,派学士和凝(就是当初在胡柳陂大战时,救了梁将贺瓌一命的和凝和成绩)到刘知远家里传话,劝说他接受诏命。和凝确实是好口才,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刘知远不敢再固执,只好不情不愿地升了官。但君臣间的嫌疑已经萌芽,再不能恢复如初。

稍后,石敬瑭任命刘知远为邺都留守,但到任不足半年,又命其入京朝见。之后,刘知远滞留京城长达一年,石敬瑭既不让他回邺都,也不给他安排新的职务。此时的刘知远,就有点儿像当初被李存勖留在洛阳的李嗣源,实际上已经被挂起来了。当然,对待功臣,石敬瑭要远比李存勖仁慈,所以刘知远的处境并不像当时的李嗣源那样凶险。

可现在,为了对付安重荣,石敬瑭觉得非用到刘知远不可,于是,在汴梁坐了一年的冷板凳之后,刘知远被石敬瑭任命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迅速前往太原上任。很难说石敬瑭的这个决定是不是对的,我们知道的是,从那一刻起,刘知远不再是昔日的刘知远,不再是石敬瑭忠心耿耿的跟班,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刘知远生于太原,年轻时,他身份低微,家徒四壁。在一次放牧时,刘知远放的马匹无意间踩踏了从属于寺庙的一块田地。寺里的主持和尚大怒,指挥寺里人员把刘知远抓住,狠狠一顿痛打。现在,刘知远以一把手的位置回到了故乡,第一件事,就是仿效韩信、石勒的故事,把当年打他的主持和尚找来,与其共坐叙旧,谈笑风生,完了派人将其送回寺庙,还附送了大批的礼物。刘知远达到的效果也与那两位前辈相同,太原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人心欢腾:新来的刘大帅对与自己有仇的人都能这么好,还能亏待咱们吗?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3-30 08:46:39
二安之乱 十二
2021-039


石敬瑭让刘知远来太原的主要目的是对付安重荣,所以紧接着,刘知远就出了大招,他派自己的心腹将领郭威,密访入塞的吐谷浑人,试试能否劝说白承福脱离安重荣。

不久,郭威回来向刘知远报告说:“那几个吐谷浑人都是见利忘义之辈,安铁胡(安重荣的绰号)没钱,只赏给他们一些袍服,我们如果能给吐谷浑人更多的好处,他们一定会背叛安重荣,投靠我们的!”

差不多同时,在桑维翰的建议下,石敬瑭正准备离开京城汴梁,御驾亲征,进驻邺都(魏州),集结各军,以武力威慑安重荣,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刚刚升任同平章事的和凝提醒道:“陛下一旦离开汴梁,安从进如果反叛,该怎么处置呢?”石敬瑭问:“卿怎么看?”和凝提出建议:留下空白的宣、敕(枢密院发布的命令称为“宣”,中书门下发布的命令称为“敕”)数十道,交给留守京城的郑王石重贵,让其在紧急关头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石敬瑭同意了。当年八月(也就是安重荣向天下发表那篇慷慨激昂的爱国宣言之后两个月),石敬瑭离开京城,抵达邺都,同时给安重荣下诏,最后一次尝试将他拉回来:“你身为国家重臣,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怎么能因为一点儿小小的怨恨,就不顾君与亲?我是靠着契丹的帮助,才得到天下,而你是靠着我,才有今天的富贵。我不敢忘记别人的恩德,你怎么就忘了呢?我而今领有天下,仍要向契丹人称臣,而你仅有区区一个藩镇的力量,就想跟大辽对抗,不是太难了吗?你好好想想我的话,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此时,安重荣还不知道自己招兵买马的成果已经被人渗透,正雄心万丈,觉得自己就是当为天子的兵强马壮之人,因此毫不退缩。安重荣看看天下诸藩镇,最有可能与自己一同起兵的,就莫过于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了。于是安重荣秘密遣使赴襄阳,与安从进取得联系,缔结了同盟。

与此同时,刘知远再派人密访吐谷浑,对白承福等人恩威并施:“朝廷将你们的牧地割让给契丹,你们不愿接受,想找新的牧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怎么能这么蠢,去帮助安重荣呢?安重荣预谋叛乱,已为天下所唾弃,其败亡就在朝夕之间!你们要想免受池鱼之殃的话,只有早点儿归顺朝廷,我会帮你们安排。如果还犹豫不决,等朝廷大军进剿,你们南不能归晋,北不能归辽,后悔也来不及了!”

由于后晋皇帝已亲统大军进驻邺都,刘知远的威胁看起来非常真实,白承福等吐谷浑首领一听就慌了,果然将刘知远当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当年十月,原本依附安重荣的吐谷浑人举部迁入河东,投奔刘知远。

刘知远将投奔过来的吐谷浑部落安置于太原东面以及岚、石二州之间,同时上疏后晋皇帝,请求任命白承福为大同节度使(大同早已割让给辽国,就算是虚衔,石敬瑭也不敢同意。但刘知远这么做,给了吐谷浑人一种打回老家去的远景幻想,有利于自己收买人心)。至于那些被安重荣准备当作起事主力的吐谷浑骑兵,则全数被刘知远收编,纳入自己麾下。

发现吐谷浑人走了,安重荣势力衰退,原本答应和他共同进退的鞑靼、契苾、突厥等诸部,也都打起各自的小九九,纷纷与安重荣划清界限!于是,安重荣还没有起兵,他的实力就遭受到重创,即使是长久跟随他的嫡系军队,也军心浮动,多怀异志!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01 13:17:03
二安之乱 十三
2021-040


修复与辽国的关系,是石敬瑭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此前,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也正为安重荣的反辽活动震怒不已,他派遣使臣绕过成德,质问石敬瑭:“你竟然放纵手下,拦截使团,扣押拽剌,收留逃人,煽动叛乱,意欲何为!”

赶到邺都的石敬瑭在派人劝说安重荣回头未果后,另派了以宣徽使杨彦询为首的高级别使团,携带着大量贡品出使辽国,向耶律德光解释:“安重荣干了什么,南朝皇帝是完全不知道啊,更不可能授意了。这就像家里出了个不孝子,父母虽然痛心疾首,可真的管不了他。”

但这种解释无法平息耶律德光的怒气,辽国皇帝下令将杨彦询收押,除非后晋方面给辽国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否则决不放人!

差不多同时,石敬瑭还派了另一个使臣前往已经宣布反正归晋的振武镇总部朔州,我猜想他可能打算套用当年处理云州吴峦的方法,用一纸调令将赵崇调到南方,好帮助辽国“收复”振武。

但此时朔州已被辽国宣徽使古只统领的辽军团团围住,通往城内的所有道路均被封锁,根本进不去。晋使请求辽军让开一条道,准许他入城传旨。古只估计不相信后晋方面的诚意,对晋使的态度非常不友好,不但不允许他们穿越辽军的封锁线,还干脆把他们当成战俘似的,派兵押送到临潢府,献给耶律德光!

两拨使臣都像打狗的肉包子般一去不返,石敬瑭不敢有怨言,忙又派出更多的使节,携带更多的贡物出使辽国,希望能让父皇帝息怒。耶律德光还是不给面子,直接下令:晋朝最近送来的贡物就不用运到临潢府来了,可以直接赏给正在围攻朔州的辽军将士,激励将士们尽快剿灭城中那些自称是晋军的叛贼!这样一来,别说后晋朝廷的支援指望不上,就是安重荣也来不了,但尽管如此,赵崇领导的朔州守军仍顽强抵抗,辽军一时间进展甚微。

重新回到后晋方面,就在安重荣部众叛离,进退维谷之际,十一月,襄阳的安从进可能不清楚北边情况有变,率先竖起反旗,出兵北上进攻邓州。守卫邓州的威胜节度使安审晖兵少,便干脆放弃外城,全军收缩进内城抵抗,安从进急攻数日,不能克城。

邓州交战之际,威胜镇下辖的唐州(今河南泌阳)刺史武延翰向京城发出了紧急警报,京城留守石重贵马上动用了那些空白的宣、敕,任命洛阳留守高行周为主帅,匡国节度使宋彦筠为副,宣徽南院使张从恩为监军,护圣指挥使郭金海为先锋,统领京城禁军及河南藩镇的军队南下,讨伐安从进。

安从进见邓州一时不能攻克,便移师向东,进攻唐州,不料才行军到唐州南郊的花山,便与石重贵派来的讨伐军前锋遭遇。安从进之前像三国时的孟达一样盲目乐观,他认为石敬瑭已经带着后晋朝廷北上邺都,那么面对南方发生的战事,反应应该会很慢。可万没想到,朝廷军队会来的这么快,因此安从进毫无心理准备,仓促遇敌,手忙脚乱,叛军顷刻间便被打得希哩哗啦!溃败中,安从进的儿子,内牙都指挥使安弘义断后,被讨伐军生擒。安从进则借着这一短暂的逃命窗口期,仅在数十名骑兵的保护下摆脱了追击,逃回襄阳。

石敬瑭也接到了报告,便下诏让高行周主持南方战事,同时又下诏给臣服于后晋的南平王高从诲、楚王马杀范,命两国出兵出粮,帮助讨伐安从进。于是不久后,南平与楚国的战船堵住了水路,高行周统领的后晋大军断绝了陆路,安从进以残兵困守襄阳,败局已定!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03 22:47:12
二安之乱 十四
2021-041


这时,安重荣听到安从进已经起兵的消息,虽然他此时的处境不妙,但如果坐等安从进失败后再起事,那情况肯定只会更糟。于是安重荣只好硬着头皮,于当年十二月举兵反叛。

不出所料,原先信誓旦旦,说好一定会支持安重荣的吐谷浑、鞑靼、突厥、契苾等各部人马,此时竟然全部背弃了约定,连一个鬼影都没有出现!友军不至,仅靠安重荣本部,兵力明显不足,为了虚张声势,安重荣只好裹挟了境内的数万饥民,让他们掺杂在军队中以显得人多。不过这样一通操作下来,这支军队的平均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可以用来吓人,难以应付大战。随后,安重荣带着这支临时凑成的,拼多多式的乌合之众,以朝见天子的名义,南下直逼邺都。

安重荣造反的军报终于传至邺都,石敬瑭就像等待楼上的第二只靴子落地那样,为这一刻准备很久了,所以朝廷军队的反应非常迅速。石敬瑭立即下令,以天平节度使,妹夫杜重威为主帅,安国节度使马全节为副,前永清节度使王周为马步都虞候,统领着包括皇家禁军、藩镇军、契丹雇佣军等共计三十九指挥的兵力(五代时每指挥兵力不固定,大致在500人至2500人之间浮动,故杜重威的总兵力也没法确定,从不足两万到接近十万都有可能,个人估计应该不少于五万)迎击安重荣。

十二月十三日,安重荣与杜重威两军在贝州西面的宗城县相遇。看着对面精锐的朝廷大军,安重荣很清楚,革命不仅不是绣花,也不是购物,自己表面庞大的拼多多军团人数虽不少,真正能力战的却不多,如果一对攻,可能马上就会露馅。于是安重荣摆了一个防守型的偃月阵,坐待杜重威先动手。

所谓偃月阵,就是一个形似半月的军阵,弧面向前突出,步兵摆出密集队形位于中央,依靠厚度承受敌方的主要攻击。另外由于阵形密集,除非大败,士兵不容易逃亡,对于掺杂着大量菜鸟新兵的安重荣军来说比较安全一些。少量精锐的骑兵布置于月牙形的两翼,掩护步兵阵形的侧面,可根据战况伺机反击。如果熟悉西方战史可知,这与汉尼拔在坎尼会战中的布阵颇为类似。

应该说,安重荣虽算不上什么名将,但好歹确实是员战将,与其相比,杜重威对于该怎么用兵,怎么打仗,几乎没有什么概念,见对面摆了个阵形,想也不想就命令军队对敌阵发起无脑冲锋。有了杜重威贴心的配合,偃月阵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出来,朝廷军队连冲两次,都在坚强的叛军阵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损失不小,进展却全无!

看着连连得手的叛军,杜重威有点儿慌了,就要下令全军撤退。好在朝廷军方面,不但军队质量高于叛军,石敬瑭配属给杜重威的将领素质,也远高于安重荣的手下。指挥使王重胤赶紧阻止了主帅的盲动:“临阵退缩乃兵家大忌,现在一撤就完了!安重荣的全军都在这里了,杜公可抽调精兵攻击他们的左右两翼,使他们的骑兵不能机动支援,我再率契丹雇佣军冲击他们的中军,他们一定支撑不住!”

杜重威也难得的展现了他仅有的一点儿优点:有时还是听得进行家的意见。于是朝廷军队没有撤,而是按王重胤的建议发起了第三轮攻势。调整方案后,朝廷军的表现有所改善,安重荣的偃月阵被压得稍稍有所后退,仍战况依然胶着。

当然,这件事只证明了杜重威的手下不错,尚未证明安重荣的手下不行。不过别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安重荣叛军中一个叫赵彦之的将领突然临阵倒戈,从而一举决定了宗城会战的胜负!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05 12:30:08
二安之乱 十五
2021-042


这赵彦之本是安重荣的老战友,两人还是小军官时便意气相投,关系亲密,就只差着烧黄纸斩鸡头拜关二爷了。等安重荣混出头,高升为成德节度使之后,赵彦之就辞去自己在关西的职务,千里迢迢来投奔好兄弟。之后,赵彦之专门负责为安重荣广交亡命,招兵买马,为叛军扩充军力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资治通鉴》上说:凭借着与安重荣的交情和功绩,赵彦之自认为地位显赫,怎么也该在叛军中当个二把手才对!结果,等起兵了,赵彦之大失所望,他仅仅被安重荣任命为排阵使。

其实排阵使也并非不重要,这个职务负责演练军队,训练阵法,监督士卒作战,特别是让那些新兵蛋子们知道自己在战时该干什么,等安大帅一声令下要摆个偃月阵时,不至于站出个鸡窝阵。有些著名人物,如唐末的宦官名将杨复光,去劝降王仙芝时的职务就是排阵使。但不管怎么说,排阵使没有达到赵彦之的期待值,于是仅仅为了这点事儿,他就对老朋友安重荣大为不满,有了二心。

不过,以上只是古史的推测,并非赵彦之自己的解释。个人认为,他更可能是觉得安重荣已经赢不了,要为自己找条活路。

不管真相如何,反正赵彦之是在交战最激烈的时候倒戈了!排阵使投敌!叛军顿时阵形大乱!安重荣更是大惊失色,在他眼中,不管有多少人背叛自己,赵彦之也应该是心如铁石,永远站在自己身后的好兄弟啊!

安重荣的自信心顷刻间崩溃了,他放弃了指挥,转身而逃。紧接着,就是叛军整体崩溃,各自奔逃,战场转为单方面的屠杀!朝廷军阵斩叛军一万五千余人,在接下来的追击战中,叛军又有两万余人被击毙或被冻死,侥幸没死的,自然也不可能再跟着安重荣,最后安重荣仅带着十余骑逃回镇州。

不过这一战中最扯淡的事,还要算赵彦之的结局。这位安重荣的“好兄弟”,因为在投降的时候穿着的那身行头太过华丽,配有大量的银饰,结果让朝廷的军士们见财起意,来个论功行抢,一刀就把此战取胜的最大“功臣”给剁了!将他的盔甲战马等瓜分一空!这也是为什么,赵彦之没有解释自己行为动机的原因。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安重荣大势已去,其所属的赵州又被朝廷军队攻陷,杜重威进军,将镇州团团包围。十多天后,也就是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正月二日,叛军中一个牙将为求自保,向朝廷投降,悄悄打开水门引导朝廷军队入城,镇州于是也被攻陷。杜重威入城后大开杀戒,又斩首两万余人!连那个打开水门帮助朝廷军队拿下镇州的牙将,也落了个赵彦之式的下场,杜重威借故杀了他,好将克城的功劳全部揽为己有!

安重荣自然更不可能逃脱,这位自诩兵强马壮有天子命的纠纠武夫,到了最后关头没有“天子死社稷”的自觉,被朝廷军生擒,随即被斩首。安重荣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他反对向契丹割地称臣,并做出很多努力,试图北伐收复失地,虽未成功,但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位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安重荣所做的一切,全出于他想当皇帝的野心,所谓抗击契丹也好,收复失地也罢,都是口号喊得响,实际做得少,所以没有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

依笔者看,安重荣有野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因此就将他所有行为的动机全盘否定,恐怕也失之于简化。毕竟在那个时代的大多数野心家,都选择了给契丹人当狗这条道(虽然不一定当得上),如石敬瑭、赵德钧、赵延寿、范延光、杨光远,还有未来的杜重威、刘崇等等;而用抗击契丹为号召,来聚拢人心的,仅有安重荣、刘知远两位。这至少证明,在当时人看来,如果仅仅为了野心,向契丹人求助才是更有利的选择。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05 12:31:47
自制地图:安重荣之乱与辽国的赵崇之乱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07 15:26:42
二安之乱 十六
2021-043


安重荣选择了艰难的道路,然后他失败了,然后他的首级被杜重威送到邺都,向后晋皇帝告捷。石敬瑭大喜,总算是可以在契丹干爹面前还自己一个清白了!他马上命人将首级刷上漆防腐,再送往辽国,请耶律德光检视,同时祝贺辽国平定了朔州的反贼赵崇。

原来,差不多就在安重荣被后晋击灭的同时,辽国这边,经过了整整半年的战事,打着后晋旗号的,孤立无援的朔州终于被辽军攻陷。关于这一战,史书中找不到任何稍微详细一点儿的记载,但辽军应该胜的并不轻松,因为就连他们的主将古只,都在此役中阵亡了!耶律德光因为伤亡惨重,怒不可遏,克城后下令将朔州城中的男丁全部处决!但奇怪的是,首领赵崇的下落没有记载,可能是失踪了。

余怒未息的耶律德光,先是听说安重荣在后晋那边造反了,之后又见到后晋方面送来的安重荣的人头,这才怒气稍减,放杨彦询回后晋。不过,这事情还不算完,耶律德光再派使者责问石敬瑭:“先前,安重荣收留从我大辽叛逃的吐谷浑部落,现在安重荣既已伏诛,那么叛逃的那些吐谷浑人何时遣返?”

这下麻烦了,父皇帝的要求让石敬瑭倍感为难。本来石敬瑭连十六州的国土和人民都能出卖,自然不会在意那些与他并不亲密的吐谷浑人,但问题是:那些吐谷浑人现已在刘知远的庇护之下,并成为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而如今的刘知远,已经不是石敬瑭可以任意摆布的了。石敬瑭虽然给刘知远下令,但刘知远装聋作哑,就是拖着不办,后晋皇帝也毫无办法。

去掉一个安重荣,又来一个刘知远,如之奈何!父皇帝毫不体谅干儿子的难处,在契丹使臣一拨比一拨更严厉的逼问下,仅靠送钱和陪笑脸已经越来越难忽悠过去,让石敬瑭痛苦万分。祸不单行的是,后晋这一年的年景还不好,有五个州奏报发生的水灾,十八个州奏报发生了旱灾、蝗灾,天下饥馑,却偏偏在刘知远主政的河东风调雨顺,毫无灾异,这难道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吗?

五月十六日,在焦头烂额中苦苦挣扎的石敬瑭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情恶化的很快,不到一个月,后晋皇帝已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但石敬瑭没法安心离去,他所有成年的儿子都已死于非命,现在只剩下一个尚是孩童的幼子石重睿,很显然,自己一旦离去,这个孩子别说在这危机四伏的时代坐稳江山,就连能不能躲过动乱,活到成年,都是未知数!

不知道那几天,躺在卧榻上的石敬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煎熬,最后,他下旨单独召见了重臣中最有忠厚长者之名的宰相冯道。冯道入宫,见到了让他难忘的一幕:石敬瑭让小皇子石重睿出来,向老宰相下拜,然后又命宦官抱起石重睿,送到冯道的怀里。很明显,在那个时候,石敬瑭还没有失去表答自身意图的能力,但整个会见过程中,他没有做出任何明确的指示。

古史大多很直观地认为,石敬瑭在临终前召见冯道的举动,就是想让冯道辅佐石重睿继承帝位。不过我觉得这种看法存在一些疑点,如果那个时候,石敬瑭还没有病得失去理智的话,他应该很清楚,仅靠托孤给冯道,根本不可能保障石重睿的皇位继承权。

第一、谁都知道,冯道是一个好人,但并不是一个忠臣,每次到改朝换代之际,他只能做到不对旧主落井下石,从来不会为了维护旧主,而对新朝抵死不从。这样的事儿我们已经见过几次了,今后也会一样。石敬瑭与冯道的私交颇深,不可能不了解冯道的为人。

第二、就算冯道突然间精神分裂了,愿以国士之礼来报答石敬瑭的知遇之恩,他也完全没有能力保障石重睿平平安安地继承皇位。原因很简单,冯道是一个纯粹的文臣,手中没有兵权,在军队中也没有影响力,身处这个武力至上的时代,他所能做的事其实非常有限。

我们看看距此时最近的一次托孤。三十四年前,临终的李克用可是同时召来了五个人,有弟弟李克宁,有监军张承业,有老将李存璋,还有处理机务的吴珙和掌书记卢质,基本把当时太原城中最重要的人物都叫到了。而且李克用交待的也清清楚楚:就是让你们辅佐好李存勖。但即使这样,即使李存勖已经是个成年人,都还是出了大乱子,差点儿就将李家的基业完全葬送!清楚知道这些典故的石敬瑭,他如果真的想确保儿子继位,能那样漫不经心吗?

当然,出于人之常情,石敬瑭自然希望将皇位留给自己的儿子,但如果他在临终前依然保持着理智的话,大概已经认识到:他留下的那个皇位,就是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如果没有足够的修为,坐上去必死无疑!那么,有必要非让自己仅存幼子去承受那样的风险吗?

因此,李克用并没有让李存勖向李克宁、张承业等下拜,而石敬瑭让石重睿向冯道下拜了。我猜想,石敬瑭不明说,可能是他还存在一丝幻想:如果你能让重睿继位,那就请你辅佐他。如果确实做不到的话,他就如同你的子侄,请至少保全他的性命,拜托了!

做完了这些事,六月十三日,石敬瑭病逝,他共计在位五年零六个月,享年五十岁。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09 09:42:23
二安之乱 十七
2021-044


就在石敬瑭去世的当天,皇家禁军的头牌人物,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理论上,此时皇家禁军的第一号人物,应该是侍卫马步都指挥使刘知远,但因为刘知远远在太原,故二号人物景延广便成了实际上的禁军首脑)找到冯道,与其商议说:国家多难,宜立长君,所以咱们应该拥戴皇侄,齐王石重贵为帝。

历来都最识时务的俊杰冯道,自然是同意了。且不说冯道不同意也没用,立石重贵为帝,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是石敬瑭没有说出来的本意之一。

证据是:不久前,石敬瑭将石重贵爵位由郑王改封齐王,职务由开封尹改为广晋尹。也就是说,在石敬瑭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已将石重贵召来邺都,召来自己身边。大家还记得朱温临死前,想废掉朱友珪,改立朱友文时是怎么做的吧?他就是让敬翔拟诏,打算将朱友珪贬出京城,而调朱友文入京。如果石敬瑭真的要传位给亲子石重睿,那么毫无疑问,最该防范的人,就是他名为侄儿,实为养子的石重贵。即使不将石重贵贬往偏远州郡,也不该将他调到身边啊。

正因为同在邺都,事情就比较好办了。石重贵连一天都没有多等,就在石敬瑭去世当天,在景延广与冯道,这一武一文两大重臣的拥戴下,于叔父的灵柩前即皇帝位。

但不管怎么说,石敬瑭确实从未明确过自己的继承人是谁,景延广因此认为:石重贵能当上皇帝,主要是自己的功劳!而且石重贵也认可这一看法,因此,以前一直不怎么显眼的景延广一步登天,升任同平章事,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顶替了刘知远在禁军挂名的一把手位置),成了新皇帝最最器重的朝中第一号重臣。

据说石敬瑭死前曾有旨,打算召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到邺都,让他辅佐新君。但石重贵不想让既重兵在握,政治态度又不明朗的刘知远进京。而景延广也不希望名望功绩都在自己之上的刘知远,来抢走自己的风头。于是那道圣旨就被扣下了,压根没有离开邺都。后来,这件事让刘知远知晓,他非常怒火,从此对新朝廷怀恨在心,更加不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了!

咱们再来说一说造反比安重荣还早的安从进,不是我一时疏忽把他给忘了,而是直到石敬瑭病逝,石重贵即位,景延广高升之后,他都还在苟延残喘。

由于襄阳也是天下坚城之一,更重要的是,安从进的手下比较死忠,明明已经毫无希望,还是连一个赵彦之式的叛徒都没有出现。害得高行周以大军围困襄阳,却久功不下。一直到石敬瑭去世后两个月,被围达九个月的襄阳城内终于存粮耗尽,守军的士气和体力都已濒临崩溃。

于是,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八月,高行周集合全军,发起了对襄阳城的总攻。奉国都指挥使刘词奋勇当先,率军第一个登上城头,大军后继杀入,守军再也抵挡不住,襄阳城终于被攻克。安从进眼看已无逃生的可能,便召集全族,举火自焚。至此,二安之乱才最终被平定,后晋境内,暂时又恢复了平静。

十一月,新皇帝石重贵将叔父石敬瑭安葬于显陵(位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盐镇乡石陵村西侧),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石敬瑭和他的时代至此被埋入地下,下一个前途莫测的新时代,即将开始……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09 09:48:24
后晋显陵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13 07:52:02
附文:追求的代价 上
2021-045


如果要给五代十国的历史人物搞一个“恶名排行榜”的话,石敬瑭也许唯一个有可能战胜强敌朱温,勇夺魁首的人!

即使很多并不了解五代的人,也听说过“儿皇帝”的大名。由于有了石敬瑭,让华夏文明本部一块十分重要的固有领土,沦入北方胡人政权的控制之下,且历时长达数百年,流毒深远,给华夏民族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痛苦回忆。

可能是出于以上原因,石敬瑭在大多数时代的名声都很差。在我看过的一篇文章中,说这位后晋高祖皇帝是“集超黑的腹部,与超厚的脸部于一身。”但仔细回顾石敬瑭这一生,这个形容显然并不太客观,石敬瑭的脸厚固是常人难及,不过要论腹黑的话,在帝王群中,石敬瑭真的毫不出众。

因为恶名高,与人品坏,并不是完全的等价关系。朱温肯定不是他那个时代最邪恶的人,秦宗权、孙儒之流绝对比后梁皇帝要灭绝人性的多。而石敬瑭么,如果不考虑他在民族大义上的大是大非,只看其私德的话,并不算差。他在政治人物中,是少有的一诺千金(尽管有时也不能完全做到),生活中不事奢靡,通常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较少发怒,除非造反,很少直接杀人。纵然称不上什么道德模范,但在历史上的大人物中论私德的话,起码可以算中上。如果与同期的张彦泽、杜重威这些恶贯满盈的大人渣相比,那石敬瑭的为人简直不要算太好。

但问题是,你都干到中原王朝的皇帝,成为华夏文明的代言人了,身处高位,自然就要担当相应的,不可逃避的重责。所以在评论一个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时,怎么可能只用芸芸众生的标准,撇开民族大义,仅仅比较你的私人品德?

由于石敬瑭是沙陀人这种不够严谨的说法,一直是网上的主流,并由此引伸出“石敬瑭不是汉奸”的奇谈怪论。因此我想再讨论一遍石敬瑭的族属问题。

古史书中,对李克用父子、李嗣源、刘知远的族属记载都很清楚,全是沙陀人,可见沙陀人的出身,并不是一个需要避讳的问题。实际上,由于唐末李克用集团的崛起,沙陀一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高贵词汇,那时有些来历不太清楚的胡人将领,都喜欢声称自己是沙陀人,并以此为荣。但里面没有石敬瑭。

古人对石敬瑭的族属主要有三种记载:一、汉人,春秋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出自《旧五代史》,也是后晋的官方论调);二、西域杂胡(出自《新五代史》);三、已经失去文化特征的羯族遗民,十六国时代的后赵皇帝石勒之后(出自辽国给石重贵撰写的墓志)。可见,石敬瑭究竟出自哪个族群,在当时就已经是一笔搞不清楚的糊涂账,固然不能完全排除他真是沙陀人的可能性,但轻易把这种揣测的说法当成定论,显然更无道理。

就像我在前文中说过的那样:黄巢究竟有没有死在狼虎谷?可能会是个永远的不解之谜。但那个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黄巢对历史的影响力,已经确凿无疑地在狼虎谷结束了。

同理,石敬瑭的真实族属可能永远也搞不清楚,但那个真相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他的王朝,对自身的民族认同。首先,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在所有政治制度上都是承接李唐,不存在任何胡人特色,也从未被时人视为异族政权,这和同朝代的契丹或辽国完全不一样。另外,假如有哪位朋友突然穿越回后晋,问当朝天子是哪族人?那官方给你的回答,肯定是汉人。

网上还有奇论,称石敬瑭割的地不是他的,所以不构成卖国。这也是极典型的扯淡,石敬瑭刚造反的时候,仅仅是个后唐的河东节度使,十六州当然不是他能管辖的。但那时他所谓割地条约,也只是一张大白条,根本还没有执行,也执行不了。等到割地条约真正生效,开始实施时,李从珂已死,后唐已亡,石敬瑭的后晋王朝已经取而代之,得到了包括十六州五镇在内的,原后唐全部藩镇的承认与臣服。这时还要说割的不是自己的地,骗谁呢?

我在如今流行的翻案论调中还看到一种论点,用他们想像中的“民意”,来替石敬瑭开脱。这种论调声称:十六州在唐末已经是大量胡人聚居之地,民意并不反契丹,当地人民在辽国的统治下,可能比从属于中原王朝时生活的更好,等等。所以以人为本的话,割地也不是坏事云云。

这就是只要论点,不要论证了。让我们看看,在石敬瑭割地后的短短五年间,十六州发生的那些事:先是吴峦领导的大同抗战,然后是辽国的卢龙节度使赵思温密谋举地归晋,后来又有赵崇领导的朔州反正,这些事件能够发生说明了什么?只不过,由于以上每个事件发生之时,石敬瑭采取的对策,无一例外都是全心全意为辽国服务,让这些地区的人民,试图留在后晋,或回归后晋的努力全部失败。

另外,在石敬瑭统治期间,不断有大量的十六州百姓,受不了契丹人的统治,冒着被辽国抓,被后晋遣返等风险,南逃入晋,甚至出现了像土谷浑部落这样,举部南迁的例子(也可见不满辽国统治的,不仅仅是汉民,别把当时的契丹统治者,想像的有多么仁爱)。尽管同期的中原也算不上什么乐土,但同时代中原百姓逃入辽国的记载,我是一条也没见到。

我认为些这已经够了,石敬瑭就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重量级汉奸,无可避讳。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21-04-15 13:14:22
附文:追求的代价 中
2021-046


当然,真实的世界是立体的,是充斥着复杂色彩的,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石敬瑭留给后世的形像,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汉奸。

与如今网上有些人自行脑补,说什么石敬瑭名声差,是因为宋朝对他甩锅抹黑不同,宋人在修史时,其实对这位后晋高祖评价挺高的。如在《旧五代史 晋高祖本纪》的末尾,对石敬瑭的为君之道就多有褒扬:“旰食宵衣,礼贤从谏,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傥使非由外援之力,自副皇天之命,以慈睿德,惠彼蒸民,虽未足以方驾前王,亦可谓仁慈恭俭之主也。”《资治通鉴》对石敬瑭为君的评价同样不算低:“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数年间,中国稍安。”

这里边石敬瑭的“仁慈恭俭”不是虚言,是有实际例证的。

比如说,为了民生,石敬瑭大胆取消了自中唐以来,对政府收入极其重要的食盐专卖制度。当时,有个关心时政的官员向石敬瑭提出食盐专卖造成的两大恶果:一是专卖使得公盐的盐价过高,让大量的贫苦百姓吃不起公盐;二是民间私盐无法禁绝,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贩盐被抓,专卖收入也没法保证。于是,那个官员提出了一个治本的解决方案:取消食盐专卖,准许民间自由贩卖,每年再根据食盐专卖的所得,加征一项新税“食盐钱”,这样可以大大缓解民生,政府收入也不会减少。石敬瑭觉得很有道理,批准推行,于是盐价大跌,中原百姓终于吃上了久违的便宜盐,不可不谓一大善政。

但可惜好景不长,就像李嗣源制定的“鼠雀耗”由善政变成恶政的过程一样,等石敬瑭刚死,后晋朝廷为提高国库收入,就在市场和各商道关卡上加重对食盐的销售税和过路税,使私营盐商们无法承受,纷纷破产!于是,食盐专卖制度迅速复活,与之前唯一的不同,是新税种“食盐钱”仍然要收!

另外,石敬瑭还下过诏书,取消李从珂执政后期加征的杂税(当然,当时之所以狂征杂税,很大程度也是石敬瑭造反给逼出来的),后唐朝留下的欠税也不再征收。每遇上灾荒,他也比较注意民间疾苦,屡屡下诏赈济。现在网上甚至有人认为:石敬瑭的治国能力,在五代时候是第一流的!

那么,这些看法是否客观公正?在不讨论与契丹关系的前提下,石敬瑭能否算得上一代明君呢?

我个人认为,上面的观点并不够客观。赵宋史家对他的评价较高,可能是因为赵宋后来的武力也不行,被迫用金钱买和平,与石敬瑭时代的后晋多少有些同病相怜吧。而如今网上一些言论,为翻案计,往往矫枉过正,将石敬瑭的治国能力过度美化。

我之所之会这么看,倒不是认为史书上对石敬瑭那些勤政爱民的记载,有什么不实之处,而是因为那些内容,都是对史料进行了选择性过滤后的产物。让我们把视野放宽,省视一下更多的,被过滤掉的内容,就不难发现,即使不考虑对契丹卑躬屈膝带来的经济负担,石敬瑭统治下的后晋,也是问题重重,民生多艰!

首先,皇帝自身的节俭,如果不能形成表率,在国家的各级官员中形成一个正向反馈机制,那么他节省下的那一点点开支,马上就会被下面官员的贪腐所抵消,而变得毫无价值!这个道理,比石敬瑭早几百年梁武帝萧衍已经做出过完美的证明,石敬瑭只是又证明了一次。

当皇帝不同于当村长,不可能亲自治理自己的管辖区域,只能通过一级一级的官员,将代表其意志国家政策,一层层推行下去。后晋朝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政策常常受阻,以藩镇为代表的地方官员们,或不予执行,或者肆无忌惮地出台自己土政策,马上可以将爱民的政策效力清零,甚至打成负数!比如你下诏要减免欠税,人家马上开征一项不许拖欠,立即缴清的“拔钉钱”!很显然,在地方的实际执行中,“拔钉钱”一类的土政策,远比石敬瑭的诏书管用!

在整个五代,部分藩镇节帅横行不法,是个一直无法完全根除的痼疾,虽然症状有时轻一些,有时重一些,但要论发病最严重的高峰期,就在石敬瑭的后晋朝。之所以后晋会成为藩镇贪腐曲线的峰顶,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

第一项与石敬瑭无关。自李存勖统一北方以来,北方的藩镇节帅已经基本上都变成流官,当节度使的随时可能被更换驻地,更别指望着将职务和地盘传给子孙,这使得他们缺少爱养民力的动力;

第二项就与石敬瑭紧密相关了。通过实践出真知,后晋的节度使们知道,当今天子很容易打发,只要不造反,其余的随便干什么,都不会有任何危险!

石敬瑭的“慕黄、老之教,乐清净之风”,这无为而治说的好像很好听,但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该作为的时候不作为,就是对官员们贪赃枉法、横征暴敛、乃至滥杀无辜的彻底放纵!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前文中已经介绍了不少,杨光远、张彦泽、杜重威等等,那些不是个例,而已经变成后晋朝的普遍现象。

原因也很好理解,大量的藩镇节帅们,仍掌握着巨大的权利,却几乎不受任何监督,只要别造反,就算事发了也栽不了大跟头。有些人,比如杜重威,那跟头甚至是向上栽的,越被骂越升官!为官一任,是造福一方,还是造福一家,全凭自觉!试想,在这种环境中,还能保持高度道德自律的人,能有几个?在这样糟糕的吏治大环境中,还可以将国家治理好的机率,能有几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