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老家被直播闹翻,我们真拿流量小丑没办法?

字数:609访问原帖 评论数:5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8-10 01:48:47 更新时间:2021-08-10 12:56:35

楼主:肖华1982  时间:2021-08-09 17:48:47
年仅14岁的全红婵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奥运冠军,可谓“出道即巅峰”。

楼主:肖华1982  时间:2021-08-09 17:49:03
各种丑陋“吃相”,再一次展现了流量世界的荒诞。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从“大衣哥”到“拉面哥”,从“杀鱼弟”到“小马云”,都曾在一夜成名后为流量所扰。尽管许多人原本只是想对当事人表达关心和喜爱,但赤裸裸的经济利益也让炒作者趋之若鹜。

面对裹挟一切的流量巨潮,当事人有没有拒绝走红的权利?我们看到,湛江警方派出了大量人员,通过拉警戒线、交通疏导等方式,努力维持全家附近的秩序;此前也有一些人在“被网红”后委托媒体澄清自己不想被炒作;亦不乏有识之士在网上积极发声,希望给这些“被网红”的人一个安静的空间……但客观地说,这些举措只能“临时救场”,难以从根本上阻止闹剧的发生,流量之“病”还需要更彻底的药方。
楼主:肖华1982  时间:2021-08-09 17:49:32
在笔者看来,流量经济的本质是对网民碎片化时间的争夺。平台一方面利用人性弱点,通过“个性化推荐”获得用户粘性;一方面依靠从众心理,不断用热点、热搜换取点击。也就是说,在算法之下,人不再被视为人,而是会对各类标签、刺激性画面产生反应的数据。这个意义上,要改变“流量至上”,必须要赋予算法价值观。进一步说,这需要不断加强对于平台的监管,给予用户“关闭算法推荐”的选择权,在内容选择上加强主流价值的弘扬,在社会热点中及时纠正各类不良炒作的倾向。通过监管不断“优化”平台的价值选择,才有可能根治丑态百出的炒作风气。

一度流行于传播学领域的“魔弹论”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今天,很多平台正想通过算法,对用户发射“魔弹”,让受众沉迷于“茧房”。但无论算法编织得多么精巧,用户仍然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当我们因全红婵一家被流量所扰而倍感气愤时,不妨从己做起,用脚投票,旗帜鲜明地表达对烂俗内容的鄙视。久而久之,受众的力量终将倒逼平台做出改变,跳梁小丑也就失去了表演舞台。

来源 北京日报 评论员 鲍南
楼主:肖华1982  时间:2021-08-09 23:33:46
该整顿下这些网红了,弘扬社会正能量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