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8章—————“实用解”例文

字数:5819访问原帖 评论数: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19 04:44:30 更新时间:2021-12-19 13:11:05

楼主:ty_无声122  时间:2021-12-18 20:44:30
分解译注:
为学日益:求学 (随着知识增长) 而日渐受益。日益:好处一天天增加。益,受益。
为道日损:修道 (各种不良习性) 就会日渐减少。损:消损、减损、减少。
损之又损:减少再减少。
以至于无为:最后达到不蛮干不妄为。
无为而无不为:在不蛮干不妄为的基础上做一切事情。(直译: 不蛮干不妄为而又无所不做。)
取天下常以无事:取得天下常靠不蛮干不妄为。无事:没有××之事, 即没有"蛮干妄为"之事。
及其有事:只要有蛮干妄为之事。有事:有××之事,即有"蛮干妄为"之事。
不足以取天下:很难取得天下 。

文法剖析:
本章可以切割出四组互文,如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一组互文,老子在讲:"干什么"日渐受益?"干什么"日渐减损?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第二组互文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组互文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组互文

重点导读:
①【为(wéi)学】——“学习知识、技能等”的最古老叫法、或老子独创的叫法。本语境“为”的意思是——正在做“什么”、从事“什么”、研究“什么”。(注: 为学=求学 )
②【为(wéi)道】——指学习道、研究道、领悟道、实践道、运用道等系列相关内容。(注:为道=修道 )
③【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一整段话全是互文,所以说“无事”、“有事”均与前面的“无为”是连带的补充阐述关系,“无事”应该翻译为——没有“蛮干妄为”之事,“有事”应该翻译为——有"蛮干妄为"之事。(提示:本语境的“无事”和“有事”可能存在表达缺陷,翻译时注重译文“理通”即可。)

深入总结:
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的这段话是教化每一个世人的,这段话再补充上后三句“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就是教化君王的。由此可见,天下人从老百姓到君王,人人都可以从道德经里汲取智慧营养。
②综合48章全文,可以总结出老子最想表达的观点是——修道就能减损各种不良习性,而蛮干妄为则是最坏的不良习性,蛮干妄为的破坏力最大。
③通过48章全篇可以看出老子文章逻辑缜密、一环紧扣一环,道德经81章篇篇如此,因此我说老子是“逻辑大师”。今人之所以看不懂道德经是因其成书较早,文化断代久远,书中有一定量的古词语(或老子独创的、或商朝周前期使用的),以及字词、文法、标点等历经2500多年持续不断的千百次演变,再加上传抄时误写和人为改动等等,如此种种原因致使道德经出现了一些错误和漏洞,只要我们能把这些错误一一修正、漏洞一一弥补上,道德经所传递的思想依然光芒万丈。(注:如果道德经的错误处不修正、漏洞处不弥补,而去硬读硬解一定会导致读者译者逻辑错乱,最后把道德经译读成文字毒品,如此糟蹋道德经这部上好精神食粮的人不计其数。)





===========================================
===========================================
===========================================
===========================================



【【【通向破译《道德经》的大门,欢迎大家破门而入】】】




[总览古今各式花样“解老”之戏说“二则”]



《这是咋的了呢?》

人们只要捧起道德经读上一读就会一脸懵逼,只要深入研究上一段时间后就会“仙了”一大拨人,仙了≠成仙,这群“仙了”大体上可以划分成两伙人——①“道不可言”成为其中一伙人的遮丑布;②另外一伙人则能说出一大堆奇奇怪怪的语言,凡是意识清醒的人都听不懂说的是些“啥玩意”?
让我再换言而评论之:纵观古今一切解老者主要体现出两大现象——一者是着了文字相;二者则是语言表演艺术家。而兼具这两大能力的人都成了“大师”和“学者”。
以上怪现象让天堂上的老子哭笑不得,这是咋的了呢?

补充阐述(一):
其实,深入研究道德经的人们最终形成三伙人——①高大上的“道不可言”派;②奇谈怪论的“千人千解”派;③永远“不入门”派。永远“不入门”派只要捧起道德经就会一脸懵逼,聆听“道不可言”派讲道更是一脸懵逼,聆听“千人千解”派的各式奇谈怪论更加是一脸懵逼。——“不入门”派闷声问自己,这是咋地了呢?

补充阐述(二):
纵观“千人千解”,几乎都具备“曲解、窜改、嫁接、画蛇添足”这四大基本特征,或居其一或兼而有之,古今一切解老者均不出其左右。让我再直白的讲一下,所谓的“千人千解”其实就是“千人千猜”,盲人摸象式的”瞎猜“永远都不可能会有正解。

补充阐述(三):
高大上的“道不可言”派永远也整不明白一个浅显道理,越是“高大上”往往越是“假大空”,真不知道这群自欺欺人的“迷糊”们啥时候才能清醒过来?


-----------------------------------------------------------


《 戏说“千人千老”》

自古及今,猜老者众,解老者希。细观千人千老,全是"识字文盲+戏精",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篡改成风,满口胡言成性,以当下最流行的"臆解"尤甚,所谓的"臆解"不过意淫,全是凭空乱想。凡夫解老,各种注疏,付诸文字,均未得老子精髓,皆是皮毛论述耳,有的连边儿都挨不上,却也激动坏了好多人。
老子文章,行文结构严谨,全文逻辑缜密,是诗体哲学、是辩证古哲学的典范,以单字表达为主,夸张的比喻、比拟随处可见,互文用到令人难以识别,承前蒙后略字数百,精简后成五千言,看古今解老军团,对此全然不顾,猜就是了。两千多年来的各种"译注",搞得废纸满天飞,文字垃圾堆成山,呜呼哀哉!



=================================================
=================================================
=================================================



自我介绍:

本人是个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半文盲”,唯一能拿到台面炫耀的学历是读了三年“老子吧‘大学’”,这“老子吧‘大学’”读得我是赌气又冒烟,以上“二则”文章就是我的毕业作文。个人觉得:一个人不但要把千古解老诸现象摸清看透,把理论体系知识参悟透、理解透,还要具有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即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出一个人的才华与智慧。

吾四十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五而耳顺,六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yú jǔ ]。———无声


个人语录:

①对于任何一位写手而言,永远都不要低估了文字的力量。文字就是写手的长枪大炮,如果不能让别人成为炮灰自己必将沦为炮灰。

②要想成为名医,就到病人中间去。——我对老子吧那些乱拱的“泥鳅”们又气又爱。

③如果我的“实用解”版本道德经让古今一切解老者、乃至整个学术界汗颜,那不是我的错。——没人强迫你们低下高贵的脑袋。

④我承认:古今所有解老小有成绩者鄙人学历永远排在倒数第一位,但我和大家比拼的是脑容量。

⑤人一定要口下留德,但对那些祸害知识的书呆子们应不应该批判?值得大家去思辨,任何道理不能辩证看待都会产生某种害处。——如果我能把“众人”骂醒,那应该算是一种“德骂”。



=================================================
=================================================
=================================================



《道德经》第48章—————“实用解”例文



==================================================
==================================================
==================================================



【“无为”、“无不为”的释义】——综合论述


无为:不蛮干、不妄为。(意译:遵循事物规律、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去做事。)
无不为:无所不为、无所不做。
无为而无不为:在不蛮干不妄为的基础上做一切事情。(直译: 不蛮干不妄为而又无所不做。)

有为:即“蛮干、妄为”。(“有”字只表示肯定,没实质意义。)

补充——
蛮干:不顾客观规律或实际情况去硬干。
妄为:不守本分,胡作非为。
( 注:蛮干和妄为是两种不同境况,妄为更加严重。夏桀、商纣做事及治国就是妄为的典型例子。)


[推理分析]

无:不、没有。
不:不要。
为:先秦时“为”有褒贬两种含义——①褒义指“做事、作为”;②贬义指“蛮干、妄为”。
无不:“无”和“不”是两个否定词,合用即负负得正,所以译为“都要”。

如果都取褒义进行翻译:无为——不要做事;无不为——所有的事都要做(此翻译体现出好坏事全干)。——很明显这种翻译不但单句不合理,而且两句话相互矛盾。因此从符合逻辑上推知:“无为”的“为”字应取其贬义——蛮干、妄为;“无不为”的“为”字应取其褒义——做事、作为,且“无不为”从不单用而必须以"无为而无不为"连用的形式使用,形成被制约这一效果。


[深入总结]

人们之所以搞不懂“无为”?——是因为不知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更搞不懂它所针对的具体方向。其实,"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都是针对“人”而言的,是教诲人们该如何做人做事的,用于个人做人做事和统治者治国其道理通用。"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与天地、及其它万物毫无关联。



====================================================
====================================================
====================================================



【18个常用道学术语的基本含义】

道:①天地万物的规律;②自然规律;③人事物的道理;④做人做事的方法;⑤……。
大道:①所有规律的统称;②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即“最高境界的做人做事方法”)。
天道:①天 (或大自然) 的自然规律;②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注: 天道还有其它几种含义。)
无为:不蛮干、不妄为。(意译:遵循事物规律、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去做事。)
无为而无不为:在不蛮干不妄为的基础上做一切事情。(直译: 不蛮干不妄为而又无所不做。)
清静:( 做人、行事、为政等)安静、不搅扰。
清静无为:( 做人、行事、为政等)既要安静不搅扰,又要不蛮干不妄为。
无为而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去治国理政。
德:做人行事遵守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忠孝仁义礼智信廉耻等即是德的细分细化。
仁:人与人之间由于同情关心而表现出来的心地善良和语言关爱。(“仁”偏重于内心和语言上。)
义: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义”偏重于行动上。)
礼:各种仪式、场合上人们需要遵守的规矩、及言行规范,主要包括仪规、礼节、礼数、礼貌等。

有道:做人做事遵循规律、讲道理、讲原则、懂方法的就是“有道”。
无道:违背规律、不讲道理、不讲原则、不懂方法而胡作非为的就是“无道”。

悟道:通过学习和理解来达到领悟道的过程。
修道:指学习道、研究道、领悟道、实践道、运用道等系列相关内容。
行道:①依道而行 (即"使道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②一切符合道义的行动。

"得道"的基本内含:
①指掌握了做人做事的正确规律、或方法,并能做到知行合一的状态。
②指对宇宙人生知识的正确掌握与运用都达到了相当高度,从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思想境界极高的人。



===================================================
===================================================
===================================================



道德经虽然仅区区5000言,但涉猎的知识面却极其广泛,而整个道的体系知识则更加庞大,这就导致常人很难驾驭很难捋出头绪来,最后只能是糟蹋了道德经、糟蹋了道、更糟蹋了自己。



====================================================
====================================================
====================================================



本贴是我用81种毒虫历经5000小时炮制的一款烈性“毒药”,目的是以毒攻毒,重疴[kē]非猛药不可及也!——如果有人认真读完本贴全部内容后感觉到脑瓜子嗡嗡的,那就充分说明产生效果了。如果你愿意清空自己的错乱思维,而改用“无声逻辑”重新武装你的头脑,读懂道德经只需100天。



====================================================
====================================================
====================================================


2楼内容


司马懿[yì]的四句名言

①人不能怯懦[qiè nuò],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

②不要和愚蠢硬碰硬,要学会向愚蠢低头。

③我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④败而不伤,败而不耻,先要学的是善败。


警示自我:
司马懿之柔、我之刚,皆跃然纸上,故借司马懿之柔克己之刚,就算做不到司马懿之柔也要做到“刚柔并济”。


=====================================================


自今日起,开启“性命学”三修模式,这是我未来18年的人生规划。(注:我所说的“性”即指“心性”;“命”即指身体(的健康状况);“学”即指“学问”;“修”即指“学习、研究、探讨、锻炼、养生等内容。)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