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与佛法》第一讲:王阳明“心学”理论概略

字数:3396访问原帖 评论数:0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12-21 06:24:05 更新时间:2021-12-23 19:27:36

楼主:tntczcz  时间:2021-12-20 22:24:05
《心学与佛法》第一讲:王阳明“心学”理论概略(讲稿)



有人说王阳明心学是玄学,因为这颗“心”究竟是什么,究竟王阳明还是没说清楚。既然说不清,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此心非言语可及,非思维所及。有人说,不是说得很清楚么,“心即理”,那理又是什么——天理。天理是什么,自然就是所谓的天地大道。

朱程理学让人去“格物”,讲求天理可通过格物而致知。因为天理在外部,所以人要不断观察和研究这个世界,不断学习知识,如此才能逐渐知理而通达。而王阳明认为,这个天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根本不必向外求,所以心即理。这个观点并非他的独创,而是在陆九渊的心学基础上的发展和深化。陆九渊说了句很霸气的话,吾心即宇宙。尽管佛法上没这样的表达,但佛法上的心体(即如来藏),从个体角度说,的确能够幻化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是由“他”自己的心识幻化出来的。所以陆九渊的观点与佛法是想通的,这或许给了王阳明很大的启发。

那么,天理就存在心中,怎么求又是个问题?你的肉球心么,肯定不是那颗心,即便能挖出来剖瞧,还是向外求理。那若说是无形的意识心,就更无法去把握和探求。靠穷尽思维吗?还是靠入定或坐禅?似乎都不是。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虽然是后来被陆王心学彰显的,不过其实早就隐伏于程朱理学。理学核心观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可笑的是,理学家已经明白,要灭掉人欲,才能接近和体悟天理,可却不知道,天理就在自己心中。这点,王阳明给与了明确的方向,天理就在心中。所以,有时候学问的发展是迂回进退的,理学和心学是绝对矛盾吗?当然不是,理学给心学提供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只是找错了球门,最后反而被王阳明临门一脚进球,如此而已。

我这里说理存在于心中,其实不是王阳明的本意。因为他很明确说,心即理。既然心就是理,那这理就无所谓心之内外,它就是心。可这么说,我知道很多人又会陷入无尽的循环思辨。所以我们还是慢慢来,先看看王阳明对心的另一种定义:无善无恶心之体。也就是说,天理的体征是无所谓善恶的。学过佛法的人都明白,这其实是一种方便解说,对于沉溺世间情欲的众生,谈“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相无色,金刚不坏”反而令人更搞不明白。所谓“不垢不净”就表示心是自然无欲的,也必定无善无恶。当然,这个判断也不是究极的,不过作为一种世间法足够用了。因为只要能引导人心向善,便是进入一座功德无量的,可暂时栖居的“幻化城堡”。

“意”又为何物?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个意就是念头,意识或思维。也就是说,心的本体是纯然不动的,它无所谓善恶,但是人一旦开始思维,就有了差别心,孰高孰低,孰对孰错,熟美熟丑,熟善熟恶这些二极世界的表征就开始显现出来。就像本来心是个绝对平静的湖面,而有人用棍子扰动下湖面,于是水面泛起涟漪。这根棍子,就是人的欲望,或称“人欲”,而扰动下的湖面,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这就是“意”。心为一体,本来是平静无暇的,如果不经扰动,它可以说是无形态的。如果没有之后“意”的形态对比,心将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它既可以称一,也可称无,所以称为“不动心”。不动心是寂然空有,又非有非无,这也就是佛法中所谓“如如不动”。所以王阳明的“心意”之说,全是对佛法的借鉴。



好了,接下去要讲重点,那就是人的良知。良知又是什么,王阳明告诉我们——知善知恶即良知。其实啊,这个良知就是天理,只要找到它,那么顺应它的指导去判断和做事,就是顺应天理而为,最终成为圣人。不过首先,要把人欲一点点消灭掉,如此才能将良知显现出来。就像一面明镜,需要把上面的灰尘和污垢先清晰掉,那它本来的光明自然就显现出来。只要跟着这个“理”走,你那颗心就会那么,心如果不遵循这个理走,那就不是心喽?当然不是,心还是那颗心,只是走偏了,不正了,坏掉了。如此反诘可知,坏掉的心也是心。所以无论有良知还是没良知,这都不是心的本体,只是“意”的判断方式。

真正四句教的第四句,才是他的心学理论的核心,即: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的良知大家都已明白,而“格物”一词却是借用。事实上格物一词在程朱理里就有了,后来又成了儒学八目之一,意思绝非为善去恶。格物,单纯指研究事物,只是这个格有穷究之意,格物致知合起来的意思是要不断去精研和穷推事物,从而找出最底层的规律,这样子把经验,心得,规律总结成系统的知识,才是获取世间道理的方式。不知王阳明为何沿用“格物”一词,或许他认为,向外求理有向外的格物办法,而“为善去恶”就是向内求理的“格物”办法。向外格物而致知,向内格物而致良知,尽管知与良知概念不同,但同是“天理”的外显。既然同是通向天理的方法,那就沿用一贯的说法吧。只不过,我以为王阳明的“格物”称呼,用“格心”或“格意”会更贴切些。毕竟心内唯意,意者善恶矣。

说明了格物之概念,应知良知是天然存在的“心之天理”,可要彰显,必须先要能分辨善恶。这里有个坎,究竟什么是善恶呢?为什么说王阳明的心学玄,可能就选在这里——他不告诉你什么是善恶,他只说你的良知心会去自行分辨。这颗心天然存在,因为良知就是天理,所以你只要顺着你的真心去判断和行事,就不会错。而且,这颗天然的良知心,必须与行为一致,才能说明你真的能够分辨善恶了,否则就是假的。比方说,你看见一个盲人过马路,而路上车辆又很多很急,你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扶助他。这就是真良知。王阳明认为,人的第一直觉反应往往就是良知的体现。再比方,一个老人摔倒了,你要不要扶的“当代经典社会问题”。为什么说当代经典,因为古代人基本不用思考,大部分都会选择扶助他,为何?这也是良知的体现。不过正因为我们被一些不良事件的“阴影”所干扰,你的恐惧(欲望)蒙蔽了你的真心,所以迟疑不绝。尽管你心里知道老人应该扶,但最终行为上没落实,这就是假良知。所以要获得真正的良知,必须“知行合一”。这就要人们时常训练自己的决断,不仅要在事情发生后判断这件事的对错,也要在事情发生时决断你的行为,这就是致良知(及事上练)。只有当一个人不断去致良知,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将之成为习惯,就如同反复擦拭你的心镜,总有一天,良知无需致。这就是王阳明所谓的圣人境界了。

龙场顿悟后,他开始宣讲自己的心学理论。其实这个时候他的理论还未完全成熟,随着悟境的提高,他还在不断修正自己的学说。开始他总讲致良知,到后期他把致字也去掉了,就只谈良知。因为当心镜自然明了时,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完全就是良知心的直显,可以说随心而动,随心而觉,随心而行,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内心选择,所以说致良知只是训练和显化良知心的过程,最终目标是——“良知无需致”。这就是所谓“内圣外王”。

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讲内圣外王的过程。前四点,是一个人内在修心的养成:通过格物致知,明白道理,增长见识,然后做到诚心实意去选择和判断。后四点,是一个人外在能力的一步步显化和成长:通过不断修练身心,逐渐能治理家务,国事,乃至匡扶天下。你可以将这八目看成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也可以看做人的八个境界,只不过,应知内圣外王的过程是一个同步的过程,而无有先后之别。一个人修心到什么水平,他的能力也会相应获得。所以,这同样也可以作为检验人境界高低标准。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有个哲学王的概念,他认为只有最聪明的人才有资格做国王,而最聪明的人是谁,那时候当然是哲学家。这种说法,其实也就是内圣外王的另一种表达。如果有人说他已达内圣,他必然是能非常优秀地治理国家的,如果说给他一个很小的公司他都运营不好,甚至于家庭都是乱糟糟的,夫妻感情或琐事都处理不好,那所谓的内圣,显然就是个谎言。

那么,这个圣人是不是很难做到呢?王阳明以为不难。只要想,人人都可以做圣人。其实他的圣人标准并不是很高,只是遵从内心,做一个真实的人而已。当然,这个内心高低还是需要修炼的,不往高处修炼,只是停步不前,那真实的人也只是善恶分明的人而已。所以,再加个条件,往一个善人的方向走,并且不断地向前走。我想,无论能否走到圣人这个境界,圣人之心,无非如此。所以某种意义上说,王阳明的心学是最简单的理论,可以说毫无玄妙之处。较之佛法,实在是运用世间的,简单地不能再简单的方便法。心学中“致良知”的过程,和佛法中“保持平常心”的应用非常接近,这两者也是可以相互递转和融合的。

下一讲,我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平常心在“致良知”中的应用。


2021.10.26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