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度量衡这么重要呢?

字数:492107访问原帖 评论数:64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5-06 21:57:10 更新时间:2022-02-05 10:31:52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3 15:42:16
西方如何在不观察月亮时知道潮汐的?

窦叔蒙完成了一部研究海洋潮汐的《海涛志》,又名《海峤志》,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潮汐学专著。

另外,还制作了一种便于查阅的涛时图,即《窦叔蒙涛时图》,此推算图为理论潮汐表,大约比据说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

英国没有天文历法,也没有历史记录,但是却有《伦敦桥潮候表》的潮汐表,而且时间掐的还真准,就比中国晚400年,也不知道怎么推算出来的!

而且,也只有中国的天文历法是阴阳合历,需要观察月亮,西历不需要观察月亮周期变化,那是怎么联想到月亮和潮汐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做潮汐表呢?

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如在每日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通过长期实践、观察、发现每日的高潮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1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日的高(低)潮时间逐日后程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每月的两次大潮是农历初一、十五附近几天,两次小潮是在农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附近几天。

人们还发现,潮汐现象同月亮、太阳、地球的相对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地球在一定轨道上绕太阳运转,月亮又在一定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离心力,这种力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基本因素。但实际潮汐涨落的主要成因却是月球对地球(表层)的吸引力,其次是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太阳的作用较小,约为月球的2/5,因月球离地球较近,故此月球的作用较大。

从以上可以看出地、日、月相互之间的运动产生的影响,在地球上表现出潮汐现象,也就是说,只有需要同时观察地、日、月之间的运动才能有可能发现潮汐现象,否则,无法确定月亮圆缺变化的时间,和潮汐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就只有中国的天文历法符合条件——阴阳合历!

那么英国是怎么制作出潮汐表来的呢?还有其他欧洲国家又是如何编制出潮汐表的?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要知道潮汐表的作用非常大,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在航运方面,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事件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高潮与低潮位的潮间差对于港口门机作业效率影响很大,应该尽量选择高潮位作业;对于天文大潮将会减少小船的靠离泊作业,增加导助航的力度,避免事故发生。

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潮汐表便可派上用场。

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

而且潮汐对航海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这么大,要是不懂的话很容易出现事故,很多船舶上的发明创造很多都是中国人的,而不是自诩“海洋民族”的欧洲国家,以这样的航海技术条件,直到18世纪以前连测量经度都不会,也就不能远洋航海,真的怀疑它们真的能懂潮汐吗?

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从未制定过历法的民族国家,直到今天也不使用“朔望月”、“二十四节气”的西历,西方如何积累出潮汐现象的知识概念,甚至是做出潮汐表?还一下子就到位了,又是“一蹴而就”的西方“天才们”完成中国经年累月才能完成的事情.......

众所周知,潮汐与月球有关,汉代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就指出了:“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

至于定量计算,是英国人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解答了的一个问题。基本的物理方程是两个(1)f = dp/dt = ma (牛顿第二定律)(m称为物体的惯性质量);(2)f = - c*C /r^2 * R^0 (其中c, C 为两个物体的引力荷,又称引力质量,, R^0是径向单位向量)(这里我们使用自然单位 G=1),这叫万有引力 。

潮汐现象的解释就是这两个方程的正确运用。

更厉害的是“引力”是牛顿发现的,中国人观察潮汐现象这么久没“发现”,却是由牛顿“发现”并写出公式的,中国人“浪费”几千年时间啊!

这么描述下来,那些崇洋媚外的中国人能不跪下吗?人家西方可以在不需要积累的情况下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和公式,中国人积累那么久都“赶不上”西方几个“全才”啊!

如此一来,西方能不“先进”吗?中国能不“落后”吗?

可以说,这样的西方“全才”们大量在欧洲各国出现,通常用来称赞当时的欧洲涌现了大量促进社会发展,工业革命的“天才”们,才有了现在的“现代”社会,至于中国,通才也有不少,但是都是有积累的,也不会将那些自古传承下来,发展改进后的东西命名成自己的,所以,中国人积累了数千年,没有“命名”出那么多定理定律,不敢居功自傲啊!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3 15:42:51
水文循环概念

人们在观察了河流和湖泊等地面水体的水文现象之后,很自然会想到这些水从何而来又流往何处去。

中国历代古籍记载很多,其中有许多完全符合科学道理。

中国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东流不溢,孰知其故?”对百川入海,而海水不溢的原因,提出问题。几千年来,人们对水的来龙去脉作过许多观察和推测。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说明了水的,成云致雨的现象。

战国大思想家庄周《庄子·秋水篇》中写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百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阊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始终无故;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已正确认识水的海陆循环。

《庄子·徐无鬼》中又说:“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守河,而以为未始其樱也,恃源而往者也。”意为与风和日照有关,而人们觉察不出河水的蒸发损失,是因为河水由上游不断流来之故。已经认识到蒸发、热量的因素影响。

中国《吕氏春秋》对过程解释更加清楚:“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就是说:水汽从海洋不断随风吹向西方,在大陆上空周转回旋,凝降为雨;地上、地下的水流向东方,日夜运行,源流不息,海洋也注不满;涓滴汇合成河海,海水蒸发为浮云。这便是水循环的道理。

东汉王充、南朝宋何承天和唐代柳宗元等很多中国思想家还从本质上去研究水文循环现象。

王充在《论衡·顺鼓》中说:“案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雨流为水。”他还在《论衡·书虚》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明确指出潮汐现象是与月球的盈亏有关。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认识。

南朝宋何承天在《论浑天象体》(《宋书·天文志》)中说:“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耀炎炽,一夜入水,所经憔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他把太阳看成是水循环的巨大能源,使海水蒸发,而众多河水的灌注又足以补偿其损耗,以致海水不增不减。进一步正确指出了水文海陆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

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针对屈原的《天问》,写了《天对》:“东穷归墟,又环西盈。脉穴土区,而浊浊清清。垆疏,渗渴而升。充融有余,泄漏复行。器运,又何溢为?”(《柳河东集》卷十四《天对》)意思是:水向东流归大海,海水蒸发为云,又回到大陆上空降而为雨。填充在土壤孔隙里的水有浊有清。高地干燥的土壤,水渗入后便会上升蒸发。土壤水饱和以后便会产生径流,水流通过各种途径运行不停,最后注入大海,如此循环不已,海洋又怎么会漫溢呢?

他解答了10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问题,把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与水循环连系起来,推进了前人的认识。

之前提到云、雾、雨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很容易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因此,中国逐步积累经验,发展完善出新理论,进而明白水文循环的过程!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1:36:00
古代对雷电的观测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

雷电是古代人熟悉的又一种电现象。阴雨天,大气电场增强,当局部场强达到空气击穿电位差时,就会放电发光。雷电发生在云内、云际、云空之间和天地之间。

图 电闪乌云翻滚动态图



古代文献中,有关雷电的记载比较多,殷殷其雷、冬雷、无云而雷、雷震宫殿、雷震城门、祭祀闻雷、吉庆响雷等多有记述。

在距今约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图 汉字“雷”从甲骨文-楷体的演变



《易经·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

《说文》:“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雷( )间有回,回,雷声也。”

《春秋·玄命苞》:“阴阳合为雷。”

《白虎通》:“雷者,阴中之阳也。”

《礼记·月令》:“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

《淮南子·坠形》:“阴阳相薄为雷。”

《河图帝通纪》曰:“雷,天地之鼓。”

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

图 汉字“電”的演变



《说文解字》:“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

“電”是“神”的来由,“雷”则是“云雷纹”的起源之一。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1:36:16
云雷纹(回纹)

回纹也叫云雷纹。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旋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外形与“回”字相似,又称回回锦。回纹不仅富有整齐划一的特点,而且绵延不断,民间称其为“富贵不断头”。

云头纹多作装饰,因“云”与“运”同音,所以蝙蝠飞在云中称“福运”。云里出日象征着“祥云瑞日”。

云雷纹,由云纹和雷纹组成。

“云雷纹”属于自然物象纹,源于古代先民对云和雷的细腻观察,是对自然现象的摹仿,表达了人们对云和雷的崇拜与敬畏。

因此,甲骨文字中的“云”字、“雷”字和“云纹”、“雷纹”颇为相像,青铜器上密集排布的“云纹”和“雷纹”,恰恰像一串串连贯而成的“云”字和“雷”字。

云,《说文》:“山川气也,从雨云,象云回转形。”古文云字为漩涡形。

图 汉字“雲”从甲骨文-楷体的演变



雷,《说文》:“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

图 汉字“雷”从甲骨文-楷体的演变



《说文》对雷的释义为:“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雷()间有回,回,雷声也。”段玉裁注曰:“二月阳盛。雷发声。故以畾象其回转之形。”这里,雷的回转是以北极-极星-北斗-四象为整体的天地运转的体现。

所以,古代的云和雷是有区别的,即圆形为云纹,方形为雷纹;云为云气之行,雷为回转之声,均做旋转状,而以回纹统称。

云雷纹,有时也指云纹(卷云纹、云气纹)、雷纹(目雷纹、三角雷纹、波形雷纹、斜角雷纹、勾连雷纹),是云纹和雷纹的结合。

云雷纹(回纹)在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中出现的非常频繁,这种纹路深得各个时代中国人的喜爱,经历历朝历代流传至今。

图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云雷纹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纹饰中,“云雷纹”是使用历史最悠久、用途最广泛、纹样变化最复杂的纹样之一。其基本特征是回旋曲折盘绕的几何图形,以近似圆圈形旋转盘绕者称“云纹”,以近似方形盘绕者称“雷纹”,以不方不圆的图形盘绕而成者称“云雷纹”。

“云雷纹”流行于商周时期,常见于青铜器上,一般出现在环形装饰带和大面积的“地子”上。对于这种纹样的起源和象征意义,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商周时代云雷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多作衬托主纹的地纹。

云雷纹。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也有人以为云雷的图案起源于手指的螺纹,实际上是单线或双线往复自中心向外环绕的构图。其表现形式有单个同一方向的旋转和两个B形及S形旋转等多种。

商代早期已有用连续带状云雷纹作为主纹的青铜器。

商代中期兽面纹的主体,有用大量的云雷纹构成的。

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龙纹、鸟纹的空隙处,常填以云雷纹,而且云雷纹低于主纹,起了陪衬作用。

图 西周 饕餮云雷纹提梁壶



图 西周 阴刻线 云纹、云雷纹



春秋战国之际粗犷的兽面纹、龙纹的体躯上,也有各种云雷纹变形图案。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战国开始,云雷纹发展成为线条活泼的流云纹。河南洛阳金村出土战国云纹壶用金银片镶嵌,非常华贵。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

图 青铜器上的各个时期的云雷纹



百乳雷纹。也称斜方格雷乳纹,鼎、簋的腹部常常以之作为主要纹饰。

图案呈斜方格形,每一格边缘是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百乳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的乳突比较平坦,西周时代则既长又尖锐。

曲折雷纹。旧称波形雷纹。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粗线条的雷纹与细线条的雷纹一一相间。在青铜器上,曲折雷纹较为少见,为西周早期的纹饰.

钩连雷纹。作斜的山字形线条,用斜线相钩连,一般山字形作粗线条,所填雷纹为细线条,也有山字形作虚线、雷纹作阴纹的。最早见于商代中期,盛行于商末周初。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很富丽的钩连雷纹,粗细线条有用金、银和绿松石镶嵌的。  三角雷纹。外围是三角形,内填以雷纹,三角形的一角作向上或向下连成横列,形成大的锯齿带状,角向上饰在簋腹上部,角向下则饰在腹的下端。这类纹饰盛行于商末周初。晚期的三角雷纹作倒顺三角形交错排列,金银片或金银丝的镶嵌一一相间。  菱形雷纹、方块雷纹、长方形雷纹是在菱形、方形、长方形内填以雷纹,作连续式排列,并用金银丝和金银片镶嵌,盛行于战国时代。

图 青铜器上的云雷纹细节




“云雷纹”春秋时期,“云纹”出现了简化和物象化特征。前者表现为单纯的勾卷形,后者呈现出的勾卷形宛如积云圆卷,成为以后进一步定型的 “圆圈形云纹”的“云头”雏形。

秦汉时期的“云纹”形式更为丰富,主要体现在漆器上。秦汉漆器上的装饰以变幻多姿的云气为主体,这种表现方式更为自由随意 的“云纹”被称为“云气纹”。

图 战国-西汉 青铜错金银云雷纹带钩



“云纹”发展到唐代,更加写实和具象化,演变成“朵云纹”、“卷云纹”等,其中多以S形、波浪形等形式构 成其骨架,旋绕盘曲,有祥和之气,其吉祥含义也因此而生,被称为“祥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广泛使用的“祥云”图案,其灵感就来自“朵云纹”和“卷 云纹”,表达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

唐代以后,“云纹”的形态继续变化,用途更加广泛。辽代“云纹”有点像秦汉的“云气 纹”,但波折曲线增多,云尾变长。金、元时期的“云纹”,不仅出现在日用器具上,还出现在建筑构件的装饰上。

到了明清时期,“云纹”大量出现在纺织物、瓷 器、玉器、硬物类家具等器物上。“云纹”和瑞兽纹的结合成为普遍现象,如“云龙纹”、“祥云麒麟纹”等,是权力、地位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同时,“雷纹”也出现了多种变化,商周青铜器上已有“百乳雷纹”、“曲折雷纹”、“勾连雷纹”、“三角雷纹”等,后来又出现了“菱形雷纹”、“方形雷 纹”、“长方形雷纹”等。

青铜器上的“雷纹”,常作连续式排列,部分用金银丝、金银片、绿松石等镶嵌,显得富丽堂皇。后来“雷纹”还出现在玉器、家具、瓷 器等器物上,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

“云雷纹”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 法。除见于商周青铜器外,在商周陶器及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也是主要纹饰。在粤系的铜鼓上,鼓面中心是太阳纹,周围是密布的“云雷纹”,象征太阳与云雷 共存于天际,反映了古代对太阳和云雷的崇拜。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3:16:46
電、申,神也(天地化生之神)

何为神也?

“電”,《说文解字》中有言:“電,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

那么何谓“申”呢?

《释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

《三命通会》:“申为名都”。

《史记·律书》:“申者,言阴用事,申则万物,故日申” 。

申脉者,申者,神也;申又是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金,对应十二月中的七月。

故而,《说文解字》里说:“申者神也。”《说文》又说:“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周礼•大司乐》:“以祀天神。”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礼记•祭法》:“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

《广韵》:“神,灵也。”《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故“神”为天生之神。《说文》说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易经·说卦》曰:“震为雷,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河图始开图》曰:“阴阳相薄,为雷。”

《尚书·中侯》曰:“秦穆公出狩,天震打雷,下有光,化为白雀,衔丹书,集公车。”京房曰:“几雷者,阴阳合和,震动万物,使各藏其元而起,故雷以动,闻百里,或闻七十里,或闻五十里,或闻二十里;各应其德而起,以应人君行之动静。或雨且雷,和气令雷声,或殷殷、或軫軫,风雨,皆阴阳和,利稼之雨,象君臣百姓和合也。”

《洪范·五行传》曰:“秦二世元年,无云而雷;雷,阳也;云,阴也;有云然后有雷,有臣然后有君也;无云而雷,示君独处,无人民也。”

《京房· 五星占》曰:“人君承用节度,即雷风以节;暴行威福,则雷霆击人,其救也;议狱缓死,则灾消矣。”

《范子· 计然》:“天者变化,行精气者也;令者,谓暴风雨,霹雳也。”

所以,天地万物皆有神,天地日月之外,四时五方、雷电云雨、禾木鸟兽、江河湖海皆有神主管。

因此,神与仙是有区别的,神是先天自然之神,是出于天地未分之前,也称先天之圣,是先天就存有的真圣,按《抱朴子》的说法,是属于神异类,“非可学也”。

图 万岁千秋画像砖



《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礼记•礼运》:“百神受职焉。”

《老子》:“谷神不死。”注:「五藏之神也。」

图 吹笙引凤画像砖



又有如,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女夷是主管百谷、草木和禽鸟成长的神仙。

图 乐舞画像砖



又如,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

图 仙人乘龙画像砖



再如,至秋三月,地气下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青女是霜雪之神。

最早的风神被称为箕星或箕伯,《风俗通》中称“风师者箕星也。箕主簸扬,能致风气,故称箕伯。”

图 天马画像砖



图 翼龙画像砖



图 玄武画像砖



此外,“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冯夷是河伯,是黄河之神。黄河是中原的大河,因此有关河伯的传说记载甚多。

道教最早经典《太平经》中的神仙体系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此皆助天治也。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将仙人分为三等:“上士举行升虚,谓之天仙;中土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天隐子》又将仙人分作五类;在人称人仙,在天称天仙,在地称地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称神仙。《太真科》中又分为九品:“上仙、高仙、大仙、神仙、玄仙、真仙、灵仙、至仙。”。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5:17:19
汉代画像砖里的一些神仙形象

在古代传说中,神灵大都是乘云而行。其实在汉代的画像石上,经常看到有乘云而行的神灵群像。如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一幅汉画上,就有仙人乘云图,以云为车,仙人端坐车上,有神人推车行进,还有侍者执便面跟随。

汉代人认为鹿是长寿的瑞兽。任昉《述异记》卷上曰:“馀干县有白鹿,土人皆传千年矣。晋成帝遣捕得,铜牌在角后,书云:‘汉元鼎二年临江所献白鹿。”’元鼎是西汉武帝的年号,元鼎二年为公元前115年,晋成帝于公元326—342年在位,其间已有400多年,可见此鹿的寿命之长。

据说自然界中的鹿能活到上千岁时就会变为神鹿,而活到满五百岁时毛色就会变白而成为仙鹿。千岁神鹿极难见到,五百岁的仙鹿经常与仙人为伴。汉画中的鹿已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动物鹿,而是赋予了再生与长寿成仙的文化象征意义。

仙人

仙人

汉代流行成仙思想,汉代人心目中的仙人形象大抵都是身生羽毛有翅膀的人。其总体特征是,体长羽毛,生双翅,能飞行,也就是在人的身上附加了若干鸟类的形体特征。

《山海经·海外南经》谓:「羽民国……,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就这样看来好像是奇异的描述,但是郭璞传曰:「(羽民国人)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郭璞称羽民的「画似仙人」,证明在郭璞生活的时代亦即是东晋,社会上普遍流传的对「仙人」形象的认识,也就是在人的形体上带有某些鸟类的特征。

图 西汉卜千秋夫妇升仙图壁画中的羽人



《史记·孝武本纪》载:「公孙卿候神河南,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若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汉武帝加封栾大的仪式是「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凡此都可以证明在汉武帝的时代人们心目中的「仙人」形象与鸟或羽存在着联系。

《论衡·无形》提到:「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此虚图也。」既然王充将此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加以批驳,说明公元一世纪时,这种「仙人」观念在社会上已经相当流行。王充所见到的「虚图」当是与《山海经》的羽民图相似的「仙人图」

图 羽人(山东沂南县北寨村出土)



道家认为,得道之人能长生不死,幻想神人们在天空自由飞翔飘舞。想象他们会长上翅膀,或者身上生出羽毛。《楚辞、远游》说:人得道,身生毛羽,羽人飞仙也。此图羽人作倒立状,自由自在飞舞于天空之中,羽翼和衣饰飘动,姿态优美,表现出潇洒和律动之美。

《抱朴子》内篇第十一《仙药》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也说明服药成仙的特点在于从人的身体上长出羽毛和翅膀。《抱朴子》内篇第十三《极言》云:「若令服食终日,则肉飞骨腾;导引改朔,则羽翮参差,则世间无不信道之民也。」说明羽化飞升还是修道之士追求的目标之一。

而晋代干宝所撰写的《搜神记》卷一「淮南王安好道术」条所载《淮南操》「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羽毛兮」,可知汉武帝时的「仙人」形象当与东汉以后人们的认识相同,也成为了古代很长时间,大家对于仙人的认识。

汉阙上所见的仙人形象主要有仙人六博和仙人启门,前者反映了仙人也和凡人一样,爱好当时流行的娱乐形式,后者则是在开启凡人成仙之门。

汉代统治者及上层社会人士崇尚厚葬,梦想死后能升仙。古人把神话传说中具有神异力量的动物作为升天的载体,以期达到升仙的目的。这类画多刻画在墓门口,多画有仙乌、龙、鹿、虎、飞廉等能使墓主人乘之升天的飞禽走兽,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升仙鹿车画像图。“鹿”,既驯顺,又长寿,作为瑞兽和仙兽,成了人们想象中理想的升仙工具之一。

《楚辞·哀时命》有“仙人骑白鹿而容与”之句。鹿车,即鹿驾的云车,为仙人所乘之车。该鹿车图,表达了时人欲升天成仙的浪漫幻想。

图 鹿车升仙图



图 东汉骑鹿升仙画像砖(四川彭县出土)



据查这块“骑鹿升仙画像砖”1984年年四川彭县三界乡收集, 纵25厘米,横44厘米年代在东汉(公元25年-220年),应为墓砖。现为四川省博物馆藏。

图 东汉骑鹿升仙画像砖(四川彭县出土)拓印



此砖右方浮雕一窈窕女子,颈梳双髻,着宽袖长服,骑在鹿背上行进,左手执辔头,右手随身体转身后盼。鹿的形体高大,头上长有树枝状的双角。左方浮雕一仙人,双耳竖立高出头顶,赤身裸体,腰束草裙,颈、臂、腿部皆生毛羽。仙人与女子间线刻仙草。仙人右手托丹药,左手前伸,与骑鹿女子呼应。仙人形象优美而富于想像,女子以仙鹿为坐骑,并有仙人陪送。整个画面勾画出一幅美妙的骑鹿升仙图,反映了墓主人这种传统的死后升仙思想。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画面中央的仙草,有茎有叶,摇曳多姿。植物的梢头开放有一朵四瓣的花,一般认为这是一茎正值开花的灵芝,明显不同于短茎且有菌盖的灵芝。它起的作用大概和《白蛇传》中白娘子所盗仙草类似吧!

图 四川新津五号石棺 王子乔



四川新津五号石棺 王子乔

东汉(25年一220年)

纵74cm×横81cm

民间收藏

此为石棺之一侧,图上刻三人,右一骑鹿者,正与地上所跪之人交谈。图左立一长耳生羽之仙人。骑鹿者就是传说中著名神仙王乔。

王乔,又名王子乔,神话人物,一说名晋,传为周灵王太子。《后汉书·方术》有传。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柏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又谓, 王子乔 曾至 锺山 ,获《九化十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终。其墓在 景陵 , 战国 时有发其墓者,见一剑,正要取视,其剑忽然上飞去。事见《太平御览》卷六六五。

王子乔经常以骑鹿的形象出现在各种传说中,此图表现的即为墓主(跪者)死后升仙“从王乔而娱戏”主题。

图 双鹿云车图画像石(河南南阳)



河南南阳出土的另一方鹿车升仙画像石,驾车的是两只奔鹿,鹿车无轮,车下云气飘飘,车后有执仙草侍者和奔鹿相随。

图 雁车升仙图



图 鹤车升仙图



图 管仲射小白、荆轲刺秦王、伏羲女娲图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5:28:24
女娲、盘古、共工等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说文》十二释“娲”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不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说林训》还说:“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三国的时候,徐整《三五历纪》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图 汉 伏羲女娲双龙 画像砖



图 汉 伏羲女娲双龙 画像砖拓片



女娲祷神祠(婚姻之神)

《绎史》引用的《风俗通》说:“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谋,因置昏姻”。女娲是祷祠神,祈求她做媒人,这才有了婚姻。

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二》云:“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禖之神。”注引《风俗通》云:“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


女娲作笙簧(音乐之神)

《世本·帝系篇》:“女娲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圣氏为斑营,合日月星辰,名曰充乐。既成,天下无不得理。”这可能是律管的最早由来吧!

《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

《礼记·明堂位》中说:“女娲之笙簧。”注引《世本》曰:“女娲作笙簧。”《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亦说:“女娲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所谓“无革造”,就是说女娲氏部落时期的人群们,还不懂得将兽皮加工制作成为衣服御寒冷,但是他们已经发现发明制作出了“笙簧”乐器。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5:29:42
神农

相传他发明及制造了耒耜等多种农具,教人民进行耕作。

《周易·系辞下第八》:“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神农氏又被尊为医药之祖,曾亲自用口品尝百草,发明药物及教人治病。

司马贞《三皇本纪》谓:“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

《淮南子·修务训》亦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

《述异记》卷下:“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

后世传说神农氏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因而能化解百毒,又传说他因尝百足虫(一说断肠草),不能解其毒而死。参见明·周游《开辟衍绎》第十八回王子承“释疑”。

《纲鉴易知录》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九天玄女(兵法、术数之神)

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是道教中的上古女神,人头鸟身,黄帝的老师,西王母的弟子。

六朝的《黄帝问玄女战法》一书里,曾记载了玄女的形容状貌 :

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萬隱萬匿,首當從何起?」遂得戰法焉。

人首鸟形的形象于《山海经》中,尚有禺强(北海之神,传说中的海神、风神、冬神)、禺虢(东海之神)、弇兹(西海之神)、九凤(北极柜山神)、句芒(赐寿有德之人,传说中的木神、春神)。

记录九天玄女的古籍有《古文龙虎经注疏·卷上》,道经《九天生神章经解》,《仙术秘库·卷一》等。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九天玄女由“天女魃”衍化而来。《山海经·大荒北经》曰:“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魃,雨止,遂杀蚩尤。”这个天女魃是由黄帝请下来的。专门对付蚩尤所请的风伯、雨师。原来大约属于早期女魃神,后来就变成了人身鸟首的玄女。故唐朝文学家王勃《乾元殿颂》说:“帝座闻鼙,玄女荐龙庭之策。”至此玄女已完全脱离了动物的痕迹,成为了一位扶助应命英雄的上界女仙。

(共工发不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6:18:23
西王母

早有关西王母的文献记载出现在《庄子·大宗师第六》:“……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有四处,西王母由最初记载的为居住在昆仑山上的一 个半人半兽、主宰瘟疫刑罚的凶神逐渐演化人形,到了《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已经是自称“帝女”且可以与周穆王相互赠物吟诗、具有神格的形象了。

图 周穆王见西王母(山东嘉祥县纸坊镇出土)



图 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局部),左边阙中端坐着西王母,被人首蛇身、马面人身、鸟头人身、人头人身四位仙人拜见




日神、月神、三足乌

《易·离》云:“日月离乎天。”离即附丽、附著之义。

《易·系辞上》亦云:“县(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可见日月是天地间最为显明的事物。

《系辞下》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图 日月合璧(山东藤县黄家岭出土)



《吕氏春秋·勿躬》:“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毕沅注:“尚仪即常仪。”常从尚得声,故得通用。

图 羲和捧日(河南唐河县湖阳出土)



我国古代有羲和主日之说,《史记·历书》说:“黄帝使羲和占日”。

十日并出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东经》云东方扶桑树上有十日,《海外西经》云西方登葆山上有十日,《大荒东经》云羲和生十日。

图 手举日月的伏羲与常羲



“羲和为黄帝日官,赐土扶桑。扶桑后君生十子,皆以日名,号十日。”(吴任臣《山海经·海外西经广注》引《冠编》)

《山海经·大荒南经》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经·大荒西经》:“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大荒南经》:“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淮南子·地形训》云:“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大地。”高诱注:“末,端也。若木端有十日,状如莲华。华犹光也,光照其下也。”

《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崦嵫也是传说中太阳落山的地方,羲和是太阳的御者。东汉王充《论衡》说:“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汉人的画像石中,常以三足乌代表太阳,以与有蟾蜍的月亮区分。

“三足乌”是屡见经籍的神鸟,《论衡·说日篇》云:“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免、蟾蜍。”《春秋元命苞》云:“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注: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00页。)

《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郭璞注谓:“中有三足乌。”《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鸟。”高诱注:“谓三足乌。”汉代画像石中也常见“日中有三足乌”的画面。

张衡《灵宪经》云:“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象,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注:《续汉书·天文志》刘昭注引。)所谓“积而成乌象”,即谓太阳中的阴影,亦即黑子。清人王筠在《文字蒙求》中说:“日,日中有黑影,初无定在,即所谓三足乌也。”则谓“日”字中的一横(在甲骨文中或作黑点),是象征日中黑子,并认为三足乌就是指黑子。

图 后羿射日(河南南阳市汉墓出土)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今本《山海经》不见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古本中有记载。

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以《山海经》为蓝本,《淮南子·本经训》将大羿射日的故事做了总结:“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图 西王母日月神砖(汉)



图 蟾蜍(河南南阳市麒麟岗出土)



汉代人不但把蟾蜍刻在月轮中,成为月亮的象征,同时把他置于西王母的身边,把它当作神灵,此图仙界神蟾,运气弥漫,口衔仙草,一副神灵的形象。

图 汉 嫦娥奔月 画像砖拓片



《淮南子》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从而在历史上演化出各种各样版本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图 兔车升仙图



图 玉兔捣药画像石



汉代《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的《董逃行》中有:“ 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丸蟆丸”,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有“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的句子。

图 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之房日兔



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服此药可得神仙。”

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

欧阳修《白兔》:“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捣药嫦娥宫。”

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展示了神话故事:一弯新月中并置着口衔灵芝的蟾蜍和奔跳的白兔。

图 马王堆汉墓:玉兔捣药



图 马王堆1号墓T形帛:蟾蜍



图 马王堆1号墓T形帛:白兔



在西汉初期的长沙马王堆1号、3号墓中出土了两幅T形帛。1号墓T形帛中,一牙弯月上站立一只体态硕大的蟾蜍和一只娇小的白兔,3号墓T形帛的月亮上,兔子更为明显。可见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兔子和蟾蜍已经成为月亮的象征符号。

图 唐 八瓣菱花形月宫镜 上海博物馆藏



图 定陵出土万历白玉镶宝石玉兔捣药金耳环



《酉阳杂俎》:“旧传月中有桂树,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云笈七签》:“月中树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在月中也。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彻如水精瑠璃焉。”


还值得注意的是频繁出现的蟾蜍,除了和捣药玉兔搭配,蟾蜍也和阳乌搭配,一种说法是二者分别代表月亮和太阳,即代表阴与阳。

《淮南子》记载:“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蟾蜍被认为有致雨的功能,还有蟾蜍有升仙和长生不死的寓意,《抱朴子》有记载:“蟾蜍寿千岁”“仙药一曰蟾蜍,即肉芝也”。

此外,蟾蜍和阳屋的形象也常结合星宿出现,在汉代,谶纬迷信、占星术使天文学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蟾蜍和阳乌与星宿、甚至和彗星组合出现,都有明显的谶纬意味。如下图王寨汉画墓中,就出现了彗星。

图 汉画中的阳乌和蟾蜍形象



王寨汉画像墓是东汉早期墓,有学者指出,彗星出现在新莽地皇三年十一月,正是一个日落月升的傍晚,因此,彗星的头向着西下的太阳,彗尾朝着东方。通过这幅画像石,大致推测,阳乌与蟾蜍的方向是根据画面内容以及星宿所定的,二者在画面中的位置方向、与什么星宿的结合都与当时天体运行规律基本吻合。

图 汉画中的星宿



汉末魏晋间的道经《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卷四载某法箓弟子诣师拜受秘箓,仪式所诵,即有 “神药治我,......司命举我,天厨饴我,一食千岁,连命日月,与天无穷,与地无极,登升天机,驾魁乘冈,......龙虎扶我,朱雀导我,玄武从我,左阳青龙,右阴白虎......延年无极,与天同毕。”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6:42:03
水神、海神与鱼车

图 鱼车升仙图



汉画中还有许多鱼车图像,驾车的龙虎鹿改换成了大鱼。山东滕州就见到这样的鱼车画像石,驾车的是双鱼或四鱼,不过鱼车带轮。

图 鱼车图画像石(山东滕州)



无轮鱼车画像石在河南和山西也都有发现,如河南南阳的一方画像石上,绘三鱼驾车,无轮车与前引云车相同。

最精致的鱼车图见于南阳王庄的“河伯出行图”,四鱼并驾,缰辕齐整,还有乘鱼仙人随行。山西离石马茂庄的鱼车,也是四鱼并驾,也有羽人骑鱼护卫。

图 鱼车图画像石(河南南阳王庄)



图 鱼车图画像石(山西离石马茂庄)



大鱼牵引的鱼车,研究者一般认为车主为黄河水神,就是大名鼎鼎的河伯,河伯本名冯夷,因为渡河淹死,天帝封之为水神。依《九歌》所吟,河伯是乘水车驾两龙,那水车就是鱼车,而引车之龙也就是鱼龙。

水神、海神

水神是传承最广影响最大的神祇。据古籍载,江河海湖,甚至水井、水潭中都有职司不同的水神。

在水神的称谓上亦有变化。如水仙,晋《拾遗记》卷十云:“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之思慕,谓之水仙,立祠。”。

古代的水神很多,天吴和阳候都是传说中的水神,又如水伯。

诗人李贺《浩歌》曰:“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可见天吴在治水方面的能力是很大的。

《山海经·大荒东经》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图 水神天吴(山东嘉祥县汉代武氏祠)



《庄子·应帝王》里有一则关于“混沌之死”的寓言故事: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元。日凿一窍,而浑沌死。”。

各个时期的海神形象都有所不同。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 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另,据《三齐略记》谓海神:“相传秦始皇造石桥,欲渡海观日,海神为驱石。始皇求神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始皇从之。及见左右巧者描画神形,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此事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载略同。

河伯是黄河之神,如图描述的即为河伯出行。

图 雨师与河伯(河南南阳市王庄窑厂汉墓出土)



此外,还有水君、水母、龙王等别称。在古籍与百姓的传承中,诸水神皆有名讳。

《太平御览》引《太公金匱》曰:“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句芒,北海之神曰玄冥,西海之神曰蓐收,河伯名冯夷,雨师名咏,风伯名姨,请使谒者各以其名召之。”可知,四海诸神各有名讳。

五行之官,古代传说中的五神。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其名讳类似:“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东海之神:句芒

《山海经》中记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这就是芒神为人首鸟身、骑龙的形象。

《礼记·月令》:“其帝太皞。其神勾芒。”郑玄注曰:“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为木官。”朱嘉注:“大白皋伏牺,木德之君。句芒,少眸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先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

《淮南子·时则训》:“东方之极,自竭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皞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眸、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


南海之神:祝融

《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唐代的韩愈在《南海神庙碑》记载:“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

在说句芒的时候,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那么,蓐收的真实名字就是“该”了。

高诱注解《吕氏春秋·孟秋纪》时有以下的注文:“少皞氏裔子曰该,皆有金德,死托祀为金神。”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说蓐收的名字为“该”,但是关系有些乱。

关于“祝融”有好几种说法。

①古帝。

一说为炎帝裔。《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话,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视融。”

一说为黄帝裔。《山海经·海内经》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又《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实则炎、黄古本同族,故二说一也。祝融号赤帝,罗泌《路史·前纪》卷八:“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

祝融号赤帝,罗泌《路史·前纪》卷八:“祝诵氏,一曰祝和,是为祝融氏……以火施化,号赤帝,故后世火官因以为谓。”

祝融神话,还见《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墨子·非攻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子夏城之间,西北之隅。”

祝融等七神雪天远来,助周灭殷事见于《尚书大传》及《太公金匮》;

共工与祝融戊,不胜而怒触不周山事见《史记·补三皇本纪》。

②火神。

《左专·昭二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吕氏春秋·四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还是官名。

《晋书》有记载“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这句话明确的告诉我们祝融是夏官的官名。除了《晋书》以外《左传》也有祝融是夏官官名的记载。

③主管南方之神。

《管子·五行》:“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


④祝融与共工战。

《史记·补三皇本记》:“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6:48:13
西海之神:蓐收

图 蓐收(rù shōu)升仙图(蓐收乃人面虎身之瑞兽)



《山海经》中记载:“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淮南子》中记“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少皞、蓐收之所司者,万二千里。”所管辖的区域包含西海,西海真正的管理者就是蓐收。

据《淮南子·天文篇》载“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说他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楼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少昊与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两座牌坊同时在西岳庙出现。《山海经》又说:“蓐收住在泑山”。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日在翼,昬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郑玄注:“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该,为金官。”

《国语·晋语二》:“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觉,召史嚚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韦昭注:“蓐收,西方白虎金正之官也。《传》曰:‘少皞氏有子该,为蓐收。’”


北海之神:玄冥

《山海经·大荒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庄子·大宗师》也这样说道:“禺强得之,立乎北极。”又曰“北海之神,名曰禺强,灵龟为之使。”。

不过当再看到徐州狮子山汉画馆收藏的下面这一巨幅汉画时,让人有顿悟之感——这不是四方神么!

应当是的,正是四方神。

最右是龙车——东方神;

最左是虎车——西方神;

中间居左是鸟车——南方神;

中间居右是鱼车——北方神。

图 四方神车出行图画像石(徐州狮子山汉画艺术馆)



《山海经》说北方神禺强是鱼身,也许鱼形就是北方神的另象。还有那鹿形也是曾用作北方之象的,所以鹿车亦为北方神车驾。


“鲛”“鲛人”“鲛妇”是海中的女妨织神。“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能出珠。”这类传说在《水经注》、《博物志》、《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辑录甚多。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几乎每一水系都有独立的水神,这其中有不少关于女性水神的记载。

尧之二女死后为湘水之神;曹植歌咏过洛水女神;《太平御览》辑录过江湖女神;巴蜀有盐水女神。

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水系,其有女神。“古史:震蒙氏之女窃黄帝元珠,沉江而死,化为此神奇相,即今江渎神是也。《广雅·释天》解:“江神谓之奇相”。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6:48:57
花神、植物神(草木神)

女夷是明确记载的植物生长神。

《淮南子·天文训》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女夷者,主春夏长养之神,世所谓花神也。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述:“青女乃出,以降霜雪。行十二时之气,以至于仲春二月之夕,乃收其藏而闭其寒。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孟夏之月,以熟谷禾。”对此,高诱注曰:“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也。”

明人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云:“女夷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

古先民将疾病视为与神灵意志有关的事,最早治病问诊就成了巫的特权。

《山海经》中有大量关于异草形状与巫效(药效)的记载。

《大荒西经》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咸、巫彭、巫盼、巫真、巫盼、巫真、巫礼、巫抵、巫射、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

又《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夹 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郭璞指“巫咸以鸿术为帝尧之基。”则医起于巫当无疑问。

图 树神(山东周城县卧虎山出土)



神灵崇拜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所谓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千年的古树也会成精成神。干宝《搜神记》卷十八:“庐江龙舒县陆亭,流水边有一大树,亭中有寡妇李宪者,夜起,室中忽见一妇人,自称曰“我树神黄祖也,能兴云雨,明日日中大雨”至期果雨,遂为立祠”内容是虚构的,却也说明人与神之间的交往,表现出人与神和谐的关系。

霜雪之神

青女是中国传说中掌管霜雪的仙女;借指霜雪;喻指白发。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霜雪之神--青女。

青女,中国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

唐李商隐的《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7:19:02
古代的祈雨

在汉画像砖上这样的云车常常都没有见不到车轮,而是以云为轮。

在汉代的画像石上,我们就看到有乘云而行的神灵群像。如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一幅汉画上,就有仙人乘云图,以云为车,仙人端坐车上,有神人推车行进,还有侍者执便面跟随。

图 仙人乘云图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氏祠)



同一地点见到的另一汉画上,也有仙人云车图像,不同的是云车前后还树有旗幡,有五六仙人以长绳挽车踏云而行。

图 仙人乘云图画像石、旗幡(山东嘉祥武氏祠)



古代确是将神灵车乘称为“云车",表现了一种另类的古车文化。云车可以由仙人手推绳挽,也可以龙虎作牵引。

图 云车升仙图



图 龙车升仙图



图 虎车升仙图



龙虎所驾云车的主神,一些研究者视为雷神,雷神有丰隆之名,《楚辞·离骚》说:“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云车上立鼓,隆隆之声正象征雷声。

在不少地点都见到一些无轮车汉画,如四川彭州义和发现的一方画像砖,在五颗星辰的映衬中,一驭者驾着一乘三龙涡轮状飞车急驰在空中,开敞的车舆中端坐着一位仙人。涡轮被研究者认作是雷神的象征,所以这样的车被认作是神话中的雷车。

图 雷车图画像砖(四川彭州义和)



类似的三龙雷车,还见于山东费县潘家疃的一方画像石,画面刻画细腻,只是三龙并未作奔驰状,而是稳健地行进着。河南南阳英庄墓也发现类似的雷车画像石,画面改为三飞虎拉车,车上立鼓,有华盖羽葆。与前述雷车不同的是,涡轮改作漂云之形,车轮完全不见了。

图 三龙雷车图画像石(山东费县潘家疃)



图 三虎云车图画像石(河南南阳英庄墓)



云车风马,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仙车乘,如晋人傅玄《吴楚歌》所云:“云为车兮风为马。”《淮南子·原道训》说,“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蜺,游微雾。”《文选》中有曹植《洛神赋》曰:“载云车之容裔。”刘良注说,“神以云为车”。云车古时又称“云轮”,南朝梁人陶弘景的《真诰·运象一》说:“若夫仰掷云轮,总辔太空。”

云车之说,也见于正史文字。《史记·孝武本纪》说,“文成言曰:‘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乃作画云气车。”一般的理解是,云车是以云彩为装饰花纹的车子,所以后来云车又泛指华贵之车。于是唐代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就有了这样的诗句:“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顾况《上元夜忆长安》也说:“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

古代作战时用以窥察敌情的楼车也称云车,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说:“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李贤注曰:“云车即楼车,称云,言其高也。”这类云车,则又另当别论了。

神仙乘云车,这样的传说在后代仍然在流传,所以宋人范大成《祭灶词》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灶君也要备云车风马,是因为要上天去见天帝。

图 风雨雷电(河南南阳王庄窑厂汉墓出土)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祭天神”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雨师,多与风伯在一起出现。在刘向《列仙传》中,雨师就是赤松子。传说赤松子曾经是神农氏雨师,专门负责布雨施霖。“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山海经》记载:“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汉代画像石中的雨师,以手中持陶罐向下倾水为特征。

风伯,其图像必定是仙人口中吹风气。《淮南子》曰:“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 高诱注曰:“雨师,毕星也;风伯,箕星也。”远古人们对日月星辰有自然崇拜,箕星是二十八宿之东方七宿最后一宿,箕宿明亮就是起风的预兆,所以将箕宿引为风神。

图 风神飞廉(河南南阳饮凤庄出土)



廉即为神话中的风神,上文王逸注曰:“飞廉,风伯也。”晋灼曰:“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脚而蛇尾豹纹。”此图案为羽人与飞廉。

图 汉画像石拓片:河伯出行。



图 云师与风伯(江苏铜山县洪楼祠堂)



云师就是星云之师,也即云神。风伯即风神。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7:23:10
雷神(电神)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语出《周易•无妄•象》:“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无妄卦乾上震下,乾为天,震为雷,故说天下雷行。“雷”,引义为春雷,“与”为赋与,“无妄”为无差妄,即皆然之义。此句犹说:春雷响彻天下。万物无不荫生。

北宋程颐说:“雷行于天下,阳阴交和相薄而成声,于是惊蛰藏振,萌芽发生万物,其所赋与纤洪高下,各正其性命,无有差妄,物与无妄也。”(《伊川易传》卷二)

一说“与”为举,即生物之义;“妄”为亡或灾妄。《九家易》说:“天下雷行,阳气普通以生,无有灾妄,故曰物与无妄也。”。

雷公,又称雷神或雷师,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打雷下雨,滋润万物,乃属自然现象,祈雨是古代人们生产劳动中的一件大事。所以,神话中的雷公应是祈雨之神。

雷公在《山海经》中被描述为:“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 汉代画像石中雷公图像以击鼓为特征,“雷,天之鼓也” 。

雷神与雷鼓

战国屈原《远游》篇有句称「左雨师使经待兮,右雷公而为卫」;《离骚》中亦云:「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传说自“三皇五帝”时,“鼓”就发明而应用了。如《黄帝内经》便说:“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山海经》中也说黄帝时曾以“夔”皮制“鼓”。

雷神便与鼓联系在了一起。

图 雷公击鼓(河南南阳高庙汉墓出土)



《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又《淮南子·地形训》:“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

图 黑夜中的闪电一瞬间照亮大海。



《楚辞·招魂》:“旋入雷渊。”王逸注:“则回入雷公之室。”

《太平御览》卷十三引《河图帝纪通》:“雷,天地之鼓也。”又引《神异经》云:“八方之荒有石鼓,其经千里,撞之,其音即雷也。”

《史记·天官书》亦说:“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

《山海经》两文所说的“雷兽”、“雷神”,“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似为“天鼓”,所以《云仙杂记》卷九引晋葛洪《抱朴子》说:“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太平预览》卷十三引《河图帝通纪》:“雷,天地之鼓。”《史记·天官书》亦说:“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

《楚辞·离骚》:“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又《开元占经》曰:“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

“雷电为天怒” (《论衡·龙虚》),常“惧天怒,畏罚及己也”。

《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引《录异记·徐誗》:“(雷神)身二丈余,黑色,面如猪首,角五、六尺,肉翅丈余,豹尾……手足两爪皆金色。”

《元史·舆服志》则状雷神为“犬首,鬼形”。但另一方面,雷神又常常以雷、电、雨水福佑人民,于是也就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崇。

《艺文类聚》卷十三引古本《尚书·洪范五行传》:“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郭璞注《山海经》引《河图》:“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则伏羲为雷神之子,由此可知雷神在上古的崇高地位。

伏羲,人们又说他是雷神之子。在一些典籍的零星记载中,不少涉及到伏羲与雷的关系。如《太平御览》七八引《诗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氏履之,生宓戏。”雷泽为雷神所居,据此推测伏羲应该是雷神之子。

对此还有两点佐证:一是据唐代司马贞所补的《史记·三皇本纪》,“太暤伏羲氏,风姓”,风和雷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河图帝纪通》:“黄帝以雷精起。”《春秋台诚图》:“轩辕星,主雷雨之神。”则黄帝又为上古之雷神。《史记·天官节》:“轩辕,黄龙体。”《正义》:“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按谶纬家言,黄帝为黄龙体。而龙和雷关系极为密切。

据《韩诗外传》载,海上有勇士菑丘訢,以勇闻于天下。饮马于渊,马沉。遂拔剑入水,“三日三夜,杀三蛟一龙而出。雷神随而击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目。”可知龙与雷神,实为一体。他们声称: “夫雷,人君像也”(《尚书·洪范五行传》)。于是,有着“黄龙之体”的轩辕黄帝自然也就成了雷神。

韦昭注《国语·晋语四》引《帝系》讲黄帝之正妃嫘祖是西陵氏之女,但又说西陵氏之姓是方雷,雷嫘相同,嫘祖即雷祖,《山海经·海内经》讲“黄帝妻雷祖。”《海内东经》讲雷神是“龙身人颊,鼓其腹,”前面引的《大荒东经》讲夔即是这样形象,郭璞注曰:“雷兽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雷兽、雷神、雷祖、螺祖、夔,都在黄帝那里关联了起来。

雷公的形象是“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击之音也……画仙人之形,为之作翼。如雷公与仙人同,宜复著翼” 。在汉代图像中,雷公形象有人首双翅者、熊面兽身者、鬼面人身者,也有官吏装束等多种形象,最后演变为常见的鬼面、鸟喙、人身的击鼓形象。

古人认识到雷电相伴出现于天空,又将其称为“天笑”,《艺文类聚·天部·电》引《神异经》“玉女投壶,天为之笑则电。”据说东王公与玉女投壶玩耍,投不中时,上天为之笑而成电。“天笑”也因此成了雷电的一个别称。

电比作雷神在空中甩动神鞭。《淮南子·原道训》谓:“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较早的《庄子·达生篇》只记有“雷车”,而无电鞭之说。而晋代傅玄则有“童女掣电策,童男挽雷车”之诗句。《续搜神记》有阿香推雷车布雷的故事记载。

图 《雷神图》拓本



雷公是司雷之神,属阳,故称公,又称雷师、雷神。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属阴,故称母,又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雷电崇拜,起自上古。

殷契中有“雷妇又(佑)子”之句,其女性雷神的身份无疑。后来民间称“电母”或“闪电娘娘”应与此有渊源关系。

电神,初由雷公一神兼司雷、电二职,后有电父一词,大约在唐宋之后,出现电母一词,与雷公配为夫妇一对。《宋史》记录政和大驾卤簿“龙旗队”中有“风伯、雨师、雷公、电母” 。“风雷雨电四者,……如今之塑者耶?……雷取象于震,震则巽之对也,故有雷公、电母之称,巽为长女,其像妇人而已。”

战国屈原《远游》中称“左雨师使经待兮,右雷公而为卫”,早期雷神兼管雷电,电母是雷神的附属神抵,据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电父》条考辨,“今人称电神曰电母,古人则称电父。”并引《管辂别传》“使召雷公电父,风伯雨师。”可见三国时期己经有“雷公电父”的俗称了。

大约在唐宋时期,闪电之神则变成电母,唐崔致远有句称“使电母雷公,凿外域朝天之路”。宋苏轼亦有诗称“魔驾雷公诃电母”。宋元以后,电母更是有了名姓,《元史·舆服志》有“电母旗”,旗上画神人为女人形,“纁衣朱裳白裤,两手运光”。

元代有记录:“电母旗画,神人为女子形, 衣、朱裳、白袴,两手运光。” 。

明代《三余赘笔》中论及:“俗呼雷电为雷公电母,然亦有所本。”并引用《易经》理论来解释,“《易》曰:‘震为雷,离为电。’震,长男,阳也;而雷出天之阳气,故俗云雷公。离为中女,阴也;而电出地之阴气,故俗云电母”。

清代民间将“电母”塑成女子容貌,两手持圆镜或铜钹。

目前所知最早的“祈雨”图像出现在距今约两千年前东汉画像石上。古人祈雨,一般用土龙晒太阳,加上神秘仪式和咒语。

南阳王庄《祈雨图》(原名《天帝出行图》),1983年4月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王庄汉墓出土,尺寸50厘米×170厘米,画面上层刻三神人共拽引一辆五轮车,轮子用横杠连接。一神驭之,可辨鬼面,下穿长裙,双手挽缰,呈站立躬身状。车上一位天神头戴小冠,冠顶饰长羽,上衣下裙,躬身。车后随风伯,鬼面,半裸,双腿跪状,口吐云气,嘘气成风。下层四位雨师在为人间降雨,头发后扬,双手端罐往人间倾倒雨水。

图 南阳王庄《祈雨图》拓本



关于画面中的这辆车,书中解释为“五星车”:“五星相连作轮,五星为玉帝星座。”仔细观察,发现有四个圆轮,大小一致,有横杠连接。车上两神中间一椭圆形比四轮要大,怀疑是鼓。但也有另外的疑问,汉代常见雷公鼓车一般是建鼓车,车中间竖杆支鼓,鼓上有旗幡。这里完全不是。所以,暂从“五星车”一说,雷公身份不能确定。但是,风伯、雨师特征明显,属于祈雨题材。

嘉祥武氏祠《雷神出行图》,乾隆五十一年(1786)山东嘉祥武宅村出土,位于武氏祠左石室屋顶前坡西段,约刻画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尺寸129厘米×169厘米。画面一共四层。由下至上,第三层、第四层题材应与祈雨相关。

图 嘉祥武氏祠《雷神出行图》



第三层,从左侧(图像自身为左右)依次为:

第一组,为双龙拱虹。双龙弯弓,龙首向下,称为与雨有关的虹,上有一位趴伏者,手中持一个圆形物,应是水罐。持水罐者即为雨师。拱虹下有神人双手各执锤、钻,俯身击打一位披发伏地者。拱虹外有两位神人双手各执锤、钻。

第二组,车前上方有四位雨师,人面侧首,长发后飘,着长裙,双手抱一个水罐。身后三位雨师,依次为背挎圆底水罐者,戴帽,侧首,双手抱一长方形的物件,身侧斜挎一个长颈平底鼓腹水瓶。其身后有二人,戴帽,短衣短裤,共扛拉一绳。身后又伏一羽人,回首张望。均做奔走状。

第三组,雷公为人形,头戴高冠,着宽袖襦袍,乘坐云车,执桴击鼓。在车身两侧各置一建鼓,鼓上有幡。云车前有三人用绳索拉拽,三人均着短衣裤,做躬身用力状。

第四组,风伯,跪坐,张口吹气。二羽人围绕。

第四层,共三组画面。由左侧起:

第一组,一人执笏恭立,二人执笏跪迎。

第二组,以龙驾云车为主画面,龙立姿驾云车,三朵云为车,上托一个圆形鼓,鼓上有一仙人立姿回身。鼓车前后各有两骑羽人骑翼龙奔驰。车后云层内还有两位飞仙。

第三组,以云车为主,车上二位神人,车中间羽人高大,人首,头戴鸟羽冠,身有双翅。羽人前一小仙为驭手,拉住一龙尾,三条翼龙驾云车奔跑,周围亦有云龙、羽人飞翔。

画面题材中有龙神驾云车出行,雨师背提水罐,雷公击鼓,风伯吹风,还有双龙成拱虹。这些题材都与祈雨相关。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8 17:26:05
道教雷神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道教雷部的最高神。雷祖是道教和民间信奉的一位重要的先天尊神,是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的化身,他居于神霄玉府,下设“三省九司、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

雷部的诸位神将皆归雷祖调遣,《历代神仙通鉴》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天之灾福,持物之权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杀”。

《明史·礼志四》称:“雷声普化天尊者,道家以为总司五雷,又以六月廿四为天尊现示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

符箓,亦称“符箓术”,是道教的一种法术,可以让道士与道教的诸位神仙取得联系,能够让道士役神驱鬼,起到祈福、祛病、救人的作用。

宋代道教中的天师、上清、灵宝三派,分别以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江西阁皂山为活动中心,形成“三山鼎立”的局面,统领了整个江南地区的道教,历史上称为“符箓三宗”,其中“神霄派”是“符箓三宗”的支派之一。

“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

“神霄派”修习五雷符,可以召唤风、云、雷、雨,除害免灾。“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高上神霄,去地百万”,有高远尊贵之意。

“神霄派”的开创者是北宋道士王文卿,王文卿是江西人,道号冲和子,擅长召唤雷电,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京师汴梁大旱,王文卿受命开坛作法,下大雨三天,所以宋徽宗赐号“冲虚通妙先生”,并在皇宫内兴建玉清神霄宫,“神霄派”由此兴盛。南宋时期“神霄派”在江南地区十分流行,信众颇多,流传极广。在神霄派创建过程中,林灵素对该派也有建树。

张道陵第三十代孙张继先也对创建神霄派有贡献。神霄派以传习五雷法为事,称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灾。这是神霄派区别于其他道派的主要特点。

至南宋,神霄派在江南地区十分流行。有称传自王文卿者,有称传自林灵素者,有称传自张继先者。南宋时期传习神霄雷法的支派甚多,神霄派在当时传法颇盛。不仅如此,当时各个支派中又随时分衍出若干小支是,使该派的传衍既盛且杂。

入元以后,传林灵素、张继先者转衰,传王文卿者较盛。元代神霄派除莫月鼎一是十分昌盛外,还有其他一些支派同时活动。 进入明代以后,仍有神霄道士的活动。除前述莫月鼎一是传至周玄真,享誉于元明之际外,又有周思得显名于永乐间。此后传奉萨守坚道法的道士,继续传行,称西河派或天山派。

图 元代《高上神雷玉枢雷霆宝经符篆》



这本元代《高上神雷玉枢雷霆宝经符篆》是元代道教“神霄派”的经典,刊行于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神霄派”的道士曾经到大都为元世祖表演法术,“取胡桃掷地,雷应声而发,震撼殿庭,世祖为之改容。”“神霄派”在明代仍有活动,但逐渐式微。

这本元代《高上神雷玉枢雷霆宝经符篆》,内容精美珍稀,绘图水平较高,是道教“神霄派”的珍贵典籍,弥足珍贵,约在清代晚期流落海外,后为大英博物馆收藏。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1:05:52
惊蛰、春秋分的雷电与龙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

说雷电的话,就要说起惊蛰。惊蛰,标志着仲春的开始。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中说:“惊蛰,孟春之中也,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蛰虫始闻雷声而动”,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回暖、万物生长的动态、声音等,都融会于“鼓”。

《河图帝纪通》:“雷,天地之鼓也。”,《史记·天官书》亦说:“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

惊蛰时分正是雷神敲击大鼓震醒了天地万物,所以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易·系辞》亦有“鼓之以雷霆”之说。

图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电闪雷鸣,闪电把天空都照亮了。



惊蛰古称“启蛰”,也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

汉景帝时,为了避讳其名字中的“启”而更改为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正月的“惊蛰”与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一起置换的还有“谷雨”与“清明”的顺次。

汉初之前二十四节气顺序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景帝时改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自唐代始,“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被重新使用,但由于人们长期习惯上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名,并沿用至今。

《孝经纬》曰:“蛰者,蛰虫震起而出也。”

惊蛰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华者,花也。仓庚者,黄鹂也。

图 惊蛰至,雷声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这样描述惊蛰的:“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意思是说大地回暖,春雷乍动,万物重生,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可见,惊蛰者乃蛰虫惊而出走也。

农谚“惊蛰至,雷声起”,说明到惊蛰节气,打雷的机会已大增;而“雷打惊蛰前,高山顶上好种田。雷打惊蛰后,烂泥巴里也种豆”,则是说第一声春雷若在惊蛰前打响,则雨水多,若在惊蛰后打响,则雨少天旱。

惊蛰所谓的“雷”,可以视为阳气的渐长。万物随阳长而生,雷亦应阳而发。惊蛰时的阳气尚未充盛,为阴所抑,故雷未发声。而到春分,阳气渐长,可以与阴相抗衡,可以视为对等,此时雷乃发声。

古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云:“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滚滚春雷唤醒了蛰伏的万事万物,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

《韻會》释“乃”字说明发声之难,是阳气尚未盖过阴气。春分之后阳气愈隆,而阴气渐衰,雷声易出。春天的雷,少而且声音较闷。而在夏天,雷声是大而响亮的。

对春分二候雷乃发声的解释:“陰陽相薄為雷,至此,四陽漸盛,猶有陰焉,則相薄乃發聲矣。乃者,《韻會》曰,象氣出之難也。註疏曰,發,猶出也。”

《山海经·海内东经》中说:“雷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头,鼓其腹。”

《山海经》所言,最早的雷神是龙身人头。古人认为“雷从龙”,即雷和龙是分不开的。或者说,龙是雷电的化身。《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王充《论衡·龙虚篇》曰:“盛夏之时,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室屋,俗谓天取龙。谓龙藏于树木之中,匿于屋室之间也。雷电击折树木,发坏屋室,则龙见于外,龙见雷取以升天。”“实者雷龙同类,感气相致。”。

《淮南子》中记“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高诱注称“丰隆,雷神”。

而这一点却又与节气中的“春分”、“秋分”雷电出现时间恰好一致。

“春分”与“秋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春分与秋分也一样,昼夜平分。

古代的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春分

春分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半。”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之篇》有:“春节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好。”此日阳光直射赤道,几乎全球昼夜等长。其后阳光直射点位置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昼短而夜长。

春分二候雷始发声

图 春分——二候雷始发声



秋分有一候叫雷始收声。可见雷声的出现,必在春秋二分之中。

《论衡点雷虚篇》说,“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因为雷的发生,是阴气凝聚,阳气被包围在其中,两相缠绕而阳性动,突围而出才能隆隆有声,所以自然只有春秋二分之中阳胜于阴才能听见雷声。

春分三候始电

图 春分——三候始电



《刘公正文集》有言,“曰雷者,天气之郁而激发也,阴气团于阳,必迫,迫极而迸,逬则声为雷,光为电。”

图 电闪乌云翻滚动态图



中国有关电的记载见《说文解字》:“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从这些描述来看,非常形象地表示了电的形成机理,来自阴阳相激,相当于正负电荷。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博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道:“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图 雷声未停,又一道闪电,一道道白色的闪电,展现在我们眼前。



东汉王充说:“蛟龙见而云雨至,云雨至则雷电击”(《论衡·雷虚篇》)就明确地提出云雨与雷电的关系。人们常看到的雷电是线状闪电,比较罕见的是联珠闪电和球状闪电。

明代张居正记述了后一种现象:某日“天微雨,忽有流火如球,其色绿,后有小火点随之,从雨中冉冉腾过予宅,坠于厨房水缸之中,其光如月,厨中人惊视之,遂不见。”(《张文忠公全集·文集第一一》)这是同时出现的球状闪电和联珠状闪电,张居正记下了火球的颜色、大小、形状、出现时间和定性的漂移速度。观察和记录都很细致。

明代刘基(1311-1375)说得更为准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犹火之出炮也,而物之当之者,柔为穿,刚皆碎。”。可见,当时己有人认识到雷电是同一自然现象的不同表现。


祭日节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秋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当中说:“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秋分三候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初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一候雷始收声

图 秋分——一候雷始收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一候:“雷始收聲。鮑氏曰,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同理,秋分阴阳适中,而后阳渐衰,阴渐长,阴抑阳,雷亦收声。

图 风云雷电奇异景观动态图



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祭月节

秋分祭月,其中祭月的地方就定在月坛。祭月活动在晚上进行,随着时间的流传,这种习俗不仅是宫廷贵族的专属,而日渐影响到民间。

《礼记·月令》:“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

查《夏小正》,正月有这样一现象:“雉震呴。震也者,鳴也。呴也者,鼓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必聞,惟雉為必聞。何以謂之雷?則雉震呴,相識以雷。”

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小寒三候为:“雉雊【音姤】。雉,文明之禽,陽鳥也,雊,雌雄之同鳴也,感於陽而後有聲。”

冬至一阳生,小寒二阳生,雷随阳而发,而雉鸟感阳而鸣叫,这两段也可佐证。

另外有一点需要注意,汉初以前的“惊蛰”名为“启蛰”,且在雨水之前,如《夏小正》就将惊蛰归在正月里。而汉景帝(刘启)时为避名讳,改为“惊蛰”,和雨水调了位置,但其后所随三候均在原位不变。这也说明“惊蛰”这个名主要是为了说明万物随阳长而生长,雷亦只是随阳气增长而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至阳胜阴始发声。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1:42:56
静电和静磁与发电机

静电大家都知道,静磁也有所了解,但是,为什么它们之间有关系呢?

现在认为两者应该有关系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应该不知道它们之间存在联系才对,谁告诉我们的呢?

到底是怎么发现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呢?不得不说,最先发现的人真是太厉害了啊!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者是怎么联系上的吧。

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

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著《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

在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这么看的话,并不能够得出静电和静磁之间存在关联,为什么要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呢?毕竟,一个只是“磁石召铁”,另一个“琥珀拾芥”,看不出它们有何关系啊!

要知道静电现象,那么首先要认识到雷与电,才能知道“静电”是怎么回事。


尖端放电及导电现象

雷电是古代人熟悉的又一种电现象。阴雨天,大气电场增强,当局部场强达到空气击穿电位差时,就会放电发光。

雷电发生在云内、云际、云空之间和天地之间。在距今约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雷”字。东汉王充说:“云雨至则雷电击”(《论衡·雷虚篇》)就明确地提出云雨与雷电的关系。

人们常看到的雷电是线状闪电,比较罕见的是联珠闪电和球状闪电。明代张居正记述了后一种现象:某日“天微雨,忽有流火如球,其色绿,后有小火点随之,从雨中冉冉腾过予宅,坠于厨房水缸之中,其光如月,厨中人惊视之,遂不见。”(《张文忠公全集·文集第一一》)这是同时出现的球状闪电和联珠状闪电,张居正记下了火球的颜色、大小、形状、出现时间和定性的漂移速度。观察和记录都很细致。

雷与电实际上是同属大气放电的两种物理现象:声和光。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亮光,然后才听到放电声音。

图 黑夜一道超级闪电照亮天空



古代人对这两种现象都作了忠实记载,如《南齐书·五行志》说:“十月庚戌,电光,有顷雷鸣,久而止。”在历代史书中这种记录随手可拾。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的记述:“雷震公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发生雷电的大气电场是相当高的。但是,当大气中有尖锐导体存在时,电光可以在较弱的大气电场中发生,形成所谓“尖端放电”现象。古代的兵器,如矛、戈、戟等,都有尖利的锋刃,有些兵器连柄也是金属的。

汉时已发现“矛端生火”的尖端放电现象。

《汉书·西域传》曾记述元始年间(西元1-5年),汉朝廷为开辟通往玉门关的近道,与当地车师后王国(国王叫姑句)发生一场小小战争。在那日夜备战的时刻,兵士们看到“姑句家矛端生火”。

《汉书·西域传》里记载,姑句家矛端生火,其妻股紫陬对姑句说:“矛端生火,此兵器也,利于用兵。”这是金属矛尖在一定条件下的放电现象,矛竖立在露天,矛尖在上,碰到空气中的带电电流,就会因金属尖端放电而产生火花,这是金属尖端放电现象。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亦载,“晋惠帝永兴元年(304),成都王之攻长沙也,反军于邺,内外陈兵。是夜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就视则亡焉。其后终以败亡。”此处的“戟锋皆有火光”等语,亦应是一种尖端放电现象。

据载,永兴元年(304年),成都王发动叛乱,阵兵邺〔ye叶〕城,夜里“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干宝:《搜神记》卷七)此外,古代许多关于塔尖顶放电现象的记载也属尖端放电一类。

雷击是自古常见的现象。南北朝时期人们对雷击现象有了新的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人在长期观察雷电现象中,已经看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差别。

《南齐书》载:“永明八年(490)四月六日,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保林寺塔顶由金属为之,佛面也由金粉涂刷,这些都成为导体,当雷暴之时,高能量的雷电使塔顶及佛面形成瞬时电流,从而导致熔化,而木质窗户则不受影响。

南朝时,有一次雷电袭击寺庙,“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南齐书·五行志》)。佛面是金属粉刷的,当高能量雷电通过时自然被融化,而窗户或者未被雨淋湿(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或者不在雷电通路上,故此仍完好无损。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溶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

沈括曾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雷电打入一平民家,该家有一漆木盆,内藏金银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不曾焦灼”;有一宝刀在刀鞘中熔为汁,皮制刀鞘却不曾损坏(《梦溪笔谈》卷二十《神奇篇》)。

沈括记叙的雷击现象,古人不可思议。由于雷击属于高压放电,而高压放电可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处于磁场内的导体因受磁场作用而在导体内产生涡旋电流,涡流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将导体熔化,而非导体却能安然无恙。

根据前人的大量记载,明代方以智总结道:“雷火所及,金石销熔,而漆器不坏。”(《物理小识》卷二)“金石”指金属物体。它和潮湿的木头、石块、人体和动物体都是导体;漆、皮革、干木、琥珀、玳瑁、丝绸都是绝缘体。

近代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分类正是根据它们对电的不同效果而分别命名的。方以智虽然未曾从概念上加以明确区别,但也确实认识到它们对于电的不同性质。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1:46:23
古籍记载的静电、静磁

天上的雷电让人们认识到了雷与电,而现实中怎么知道“电”的呢?

当然是通过西汉成书的《春秋纬·考异邮》:“瑇瑁(玳瑁)吸喏(细小物体)”知道的“静电”现象。

磁石吸铁,则是通过《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知道了“静磁”现象。

关于“磁石召铁”的记载,古人将磁石用做指南针、防止刺客、医疗等方面,这都是基于对磁石的理解才能出现的应用。


慈石(磁石)召铁

中国古代称它们为“慈石”,也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磁石。

我国古代对磁石和磁现象的描述不是用‘磁’字,而是用‘慈’。

我国很早的‘字典’《说文解字》(1-2世纪,东汉许慎著)中就无磁字,秦汉典籍中都用慈字。到了南北朝的《玉篇》(公元6世纪)中作礠字,唐朝的《广韻》(7世纪)中才作磁字,沿用至今。

慈石的最早记载见于《管子·地数篇》:“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山上有铅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铅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沙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

管仲以后,有关慈石的记载不断出现:《山海经·北山经》上说:“西流注于泑泽,期中多慈石。”《山海经》相传是夏初禹和益所作,经考证,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的作品。

《鬼谷子》上说:“若慈石之取针。”鬼谷是战国中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都是他的门生。

《吕氏春秋·精通》上说:“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是战国晚期秦相国吕不韦的门客们编纂的。

在秦汉以前,中国典籍里没有“磁”字,磁石写作“慈石”。这是为什么呢?

东汉高诱解释说:“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也,亦不能引也。”原来中国古人把磁石吸铁比做慈母爱子,所以称磁石为“慈石”。通过慈石的命名,说明古代中国人早在管仲的朝代就已经认识了磁石和磁石吸铁的性能。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晋 郭璞 《慈石赞》:“慈石吸铁,母子相恋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慈石》﹝释名﹞引 陈藏器 曰:“慈石取铁,如慈母之招子,故名。”参见“ 磁石 ”。

图 磁石吸铁现象动态图



也就是说,磁石的得名,历代解释是这样的:

“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东汉高诱《慈石注》)

“慈石吸铁,母子相恋也。”(晋郭璞《慈石讃》)

“慈石,毛铁之母也。取铁,如母之招子焉。”(唐陈藏器《本草拾遗》)

“磁,慈也,有铁处则生。吸铁针铁物,若慈母恋婴儿也”(清陈元龙《格致镜源》)

不过,解释的也挺有道理的,毕竟,磁石和铁没有关系啊,为什么磁石就吸铁呢?而且,甚至能以产生磁石的地方,判断有铁矿伴生。

唐代,中国出现了白瓷。邢窑(今河北邢台)以产白瓷闻名全国。邢窑产的白瓷,洁白无瑕。陆羽在《茶经》中邢窑白瓷“类银”、“类雪”。而别处烧制的白瓷,往往带黑斑。这是为什么呢?

清代朱琰在《匋说》中记载:古代烧制白瓷的时候,必先用磁石在釉水搅动,吸走铁屑,因为白瓷胎上贴有铁屑,火烧后就会留下黑斑。这种运用磁石吸铁特性过滤釉水的方法,已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磁石只能吸引金属,而在所有的金属中,只有铁、钢、鈷以及镍是有磁性的,而其他如铝等等的金属,则是完全没有磁性。专业点说,铁磁性的材质具有自发性磁化的现象。反之,其他的没有。

磁体只能吸引磁体,但是,相比其他金属,只有铁可以在磁场下自动变成一个磁体,所以才会被磁体吸引,只有铁最符合条件,慈石依然最吸引铁啊,那么显然中国对“慈石”(磁石)还是相当有道理的啊!

西方称磁石为magnet(现代英语),magnete(中古英语),

aimant(法语),magnete-magnes(中古法语,拉丁语)

iman(西班牙语),Magnet(德语)

Magnes,Magnetis(希腊语,用拉丁字母拼音)

ΜAГΗИΤ(俄语),magneto(世界语)

西方语言里法语是最先出现的,法语对磁石的发音是“aimant”,按照最先出现的是1670年的汉法词典,再有法语词典。法语是汉语发音的异化,应该说西方语言几乎都是汉语发音异化,发不准就成了西方语言了,按照最先发现这个现象的人来说,大家可以试着用方言读英语,或者对照汉字雅言,就能知道怎么回事了。

而这个法语“aimant”发音很符合中文“慈石召铁”的解释“母子相恋也”“若慈母恋婴儿也”,类似的还有另一个西班牙语“iman”。其他欧洲语言里都是从法语引入的,而失去了“ai”这个发音,所以很难看出来其中的联系。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2:56:45
司南——指南针

中国知道了“磁石召铁”的现象以后,利用其特性发明制造了“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利用磁铁造成了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战国中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说:“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鬼谷子·谋篇》)这是磁石指极特性的最早记载。

古代中国人利用磁石的这种特性,采取琢玉工艺手段,将磁石制成光滑的磁勺,把它放在刻着方位的铜盘上,这就是最早的指南器——“司南”。郑子进山采玉,携带司南,可以不迷失方向。

战国末期《韩非子·有度篇》中也有“司南”的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不过并没有具体说明司南的样子。

对司南的形制和使用方法有具体说明的,是在东汉王充在《论衡·是应篇》中写道:“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抵指南。”意思大概是:一把小勺,安放在地盘上,小勺转动静止后,勺柄指向南方。

图 汉代司南的新复原图,潘吉星复原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宋代科学家沈括首先记载了地磁偏角,说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之磁化成为磁针,可以指南,而常微偏东,并介绍了四种支挂磁针的方法:一是浮于水面,二是放在指甲上。三是放在碗沿上,四是线缕悬挂(见彩图缕悬法指南针据沈括记载复制模型)。宋军中配备指南鱼,是将薄铁叶剪成鱼形而磁化,用于阴天和黑夜判断行军方向。

图 《梦溪笔谈》所载水浮指南针复原图,潘吉星复原



和沈括同一时期的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一书中写道:“(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取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盖丙为大火,庚辛金受其制。故如是,物理相感耳。”

他们所描述的方法都是当时人们能够做到的;水浮法是水罗盘装针的始祖,钉支法是旱罗盘装针的起源,而缕悬法比库仑在1777年因发明这种方法而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奖赏要早600多年。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试图对磁现象进行解释,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中说:“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在《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药议》中说:“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宋代曾公亮记述了利用地磁场造指南鱼方法,他在《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就写道:“若遇天景噎霾,夜色瞑黑,又不能辨方向,则当纵老马前行,令识道路,或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辨所向。指南车世法不传。鱼法以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铃铃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图 《武经总要》载水罗盘“指南鱼”复原图,潘吉星复原



陈元靓则技术了另外一种方法制作指南鱼的方法,他在《事林广记》中写道:“以木刻鱼子,如母指大,开腹一窍,陷好磁石一块子,却以脚填满,用针一半要从鱼子口中钩入,令没放水中,自然指南,以手拨转,又复如初。”。

图 指南鱼



他还记述了制作指南龟的方法:“以木刻龟子一个,一如前法制造,但于尾边敲针入去;用小板子,上安以竹钉子,如箸尾大;龟腹下微陷一穴,安钉子上,拨转常指北。须是针尾后。”木龟有固定支点的装置。由水浮改为支撑,对于指南仪器这是在结构上的一次较大改进,为将指南针用于航海提供了方便条件。

图 指南龟



此外,古人还将磁针与刻度盘相结合,这就是罗盘;刻度盘起源于战国至秦汉,是占卜者必备的工具。在指南针诞生之后,罗盘随之诞生了。早期人们称罗盘为“地螺”。其中的“地”也是地盘之意;“螺”,原是软体动物,或假其硬壳上旋纹以示磁针之旋动。罗盘有分度列向、以正南北之功用,故云“经”。因此称它为地罗经或罗经盘,简称罗盘。

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经盘。即罗盘。

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当时有“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种地罗还是一种水罗盘。当时,阴阳家用地罗看风水。在清丈田地和判决土地诉讼时。也使用地罗。据《萍洲可谈》、《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诸蕃志》和《梦粱录》记载,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使用“针盘”导航。这种针盘还使用“浮针”,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图 南宋旱罗盘复原图,潘吉星复原



罗盘发明之后,先被用于堪舆:相墓、相宅、看风水。到南宋年间,罗盘又分为旱罗盘和水罗盘。入明之后,罗盘得到更大发展。宋代朱彧的《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最早关于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录。

到了明代,遂有郑和下西洋,远洋航行到非洲东海岸之壮举。漆木制罗盘、铜制罗盘,旱盘、水盘、堪舆用与航海用罗盘,已在许多地方形成作坊以专门生产。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29 13:07:17
绘有罗盘比率尺的《明东西洋航海图》

古籍记载,诏安人吴朴所著《渡海方程》,曾记录从月港前往东西洋的航线。这本书首印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比据说欧洲第一本水路簿《意大利口岸簿》早47年。从北往南,南太武延寿塔、云霄石矾塔、东山文峰塔、诏安祥麟塔等四大古航标,勾勒出了海商们出航的路线。

同时代的作家董谷将《渡海方程》记录在杂文集《碧里杂存》中。董谷提到,《渡海方程》有重要篇章讲述从月港出发前往东西洋的航线。

福建省海丝研究会原理事陈自强通过董谷这些文字,发现两本关于明代海外交通的著作《顺风相送》和《指南正法》,与《渡海方程》有着某些共性,并大胆推测两者都是《渡海方程》的传抄传世本。2008年,《明东西洋航海图》发现后,与上述历史文献记述的各种航线相符。由此,月港海商航线图基本可以确定。

2008年,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在清理馆藏时,意外发现一幅绢本彩绘的中国航海图。中国学者研究确认,它的成图时间应为明万历年间,即月港的鼎盛期,将其命名为《明东西洋航海图》。

据悉,这张富于传奇色彩的古地图,一直收藏在英国牛津大学博德立安图书馆。据博德立安图书馆中国馆馆长大卫先生介绍,此图的英文名为《雪尔登中国地图》。是由英国人约翰·雪尔登先生捐赠的。约翰·雪尔登曾是牛津大学的东方学家,后来成为著名律师,并在英国议会中负责海外贸易事务,对东方古代文献的兴趣与机会交集在他身上。大约在1654年左右,雪尔登从英国东印度公司购得此图。

这幅中国古地图在博德立安图书馆一直尘封。最早介入这幅中国古地图研究的中国学者——香港中文大学的钱江教授在论坛中表示,这幅中国古地图沉睡了350年。虽然它一直珍藏在博德立安图书馆里,但由于文化差异,英国人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关于这幅古地图的名字,很多专家学者也进行了深入讨论。北京海洋出版社社长、郑和研究专家刘义杰先生认为,这幅古地图原本没有名字,按传统应以藏者雪尔登作为图名,但这样的图名无法准确表达它的内容。

所以,中国学者首先要确认其成图时间和内容,而后再给它一个恰当的名字。刘义杰认为,它的成图时间应在明万历年间,将之与明代航海图进行比较后,可为这幅古地图命名为《明东西洋航海图》。

图 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明东西洋航海图》



这幅中国明代绢本彩绘地图绘制地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东达北部的日本群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西抵缅甸和南印度。图中标识22条航线,最远处到达忽鲁谟斯,即今天波斯湾霍尔木兹岛;阿丹,即今天红海口亚丁;法儿国,即今天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

而所有航线的始发地,都指向了漳州河口的月港。

月港因其“外通海潮,内接山河,其形似月,故名月港。”明初,受倭寇侵扰,朝廷厉行“海禁”政策,泉州后渚港走向衰落,而月港因地处偏僻、管理松弛、交通便利,逐步代替泉州港成为民间贸易商港。后来逐渐得到发展,一时间“海舶鳞集,商贾咸聚”,月港成为唯一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港口。

前后持续将近200多年,月港成为世界有名的重要商埠,盛期通商47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18条通向东南亚与西亚、拉美、欧洲国家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明中后期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交通枢纽。它与汉唐时期的福州甘棠港、宋元时期的泉州后渚港和清代的厦门港,并称为福建古代“四大商港”。

图 明代月港东西洋航线、主要港口示意图



这幅被命名为《明东西洋航海图》的图上,标记的远至阿拉伯、南美、印度等航线的始发地,正是漳州月港。这些由月港出航的海外贸易商船出洋的航线大抵分为四种:东洋航道、西洋航道、台湾航道、内陆航道,而月港的海外交通航线主要有两条主线:东洋航线和西洋航线。“东洋”是指文莱以东的诸岛屿,“西洋”是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南印度洋沿岸一带,即今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地区。

不同于《明郑和航海图》,这幅地图在绘制技法上用虚线标绘制航线,并上下注于密集针位和更程里数。

同时,在图上方画上罗盘与比例尺,这在中国地图史上为首次。它一改在中国古代世界图上,中国永远处于中央,外国如弹丸小国,散落在周边。可以说,这幅图打破皇家的“天下观”,表达了民间的“海洋观”。而这种“海洋观”,是漳州月港海商所特有的。

虽然早在宋宣和元年(1119年),朱彧所撰《萍洲可谈》就记录了航海时应用指南针一事。但直到清代,中国航海图中仍没见到绘有指南针的航海图,这幅图填补了这一空白。

同时,从航行距离看,它还是中国第一幅实测式的远洋实用航海图。虽然明代的《郑和航海图》也是远洋航海图,但《郑和航海图》是山水画式的一字“对景图”,所反映的不是精确的地理方位。

而此图几乎具备了现代航海图的所有特征——绘有罗盘比率尺、海岸线描述准确、航线标示清楚、沿海口岸城市注记详实,甚至岛屿、礁沙都标示清楚。

专家还指出,此图还是中国第一幅明确绘出澎台与南海四岛准确位置的海图。

明代1556年刊刻的《筹海图编·舆地全图》和1605年刊刻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都曾不同程度地绘出了台湾岛。但仅以一个小圆圈标记,不仅形状不够准确,也没表现出它与福建的对应位置关系,更没描绘出台湾与澎湖的对应位置关系。

但在这幅航海图的泉州东南部,则明确绘出了澎湖列岛的圆形。并标注为“彭”。在澎湖之东又准确地绘出了台湾本岛,并以明代初期台湾古名“北港”和“加里林”标注出来。这种澎台的关系的描绘与标注是此前从没见过的,当属第一幅准确描述澎台的海图。

此外,这幅地图还明确完整地描绘标注出了南海四岛。在以往的学术论著中,通常是以《郑和航海图》上记录的“石塘”、“万生石塘屿”和“石星石塘”,做为南海诸岛最早的地图描述。

可是《郑和航海图》中的南海诸岛一是不完整,二是几个群岛扯成一线,缺少准确性。这幅地图的开创性意义在于,它明确标注出了南海四岛。即:东沙(“南澳气”)、西沙(“七州”)、中沙(“万里长滩”)、南沙(“万里石塘”),这是明代海图中所没有的。虽然这幅航海图没有官方背景,但它更证明了对于四岛的位置已为人所熟知。

但是这幅《明郑和航海图》却当成是“西方地图绘制技术影响”。也不想一想,月港的出现时间、航海路线在中国都很久了,据说“引进”西方地图绘制技术的时候,却偏偏没有度量衡换算,只有在满清的时候才出现度量衡换算问题。

这幅地图上的比率尺怎么处理换算问题呢?

徐光启、李之藻等中国信徒真是害人不浅,弄得已经有固定思维了,好像这些东西是西方“专属”的,至于能不能出现丝毫不考虑,完全相信。

之前看到过英国有《顺风相送》,这和又有《明东西洋航海图》的出现,此前说过西方一直在18世纪以前不会测量经度,不可能绘制的了航海图的,而这些国家却又各自有不同的“航海手册”,这就是中国的海道针经。

只是很多航海图国内已经失传,且从未见过,加上满清“文字狱”就更不可能见到了,唯独满清重用传教士,还能参与修改明史,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西方图书馆里经常有很多中国未曾见到的各类史料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