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通鉴】甄嬛是谁-------武则天、孝庄,还是吕后与慈禧?

字数:456192访问原帖 评论数:744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2-11-22 17:59:00 更新时间:2021-12-18 15:40:07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0:51:19
吕后让你舂米的就是为了报复,在明显弱势的情况下,你居然还在反抗(《舂米歌》就是反抗),必然招来更大的报复

戚夫人的歌传到吕太后的耳朵,吕太后冷笑一声,张口大骂:“这个贱货,还想指望着刘如意为他报仇呀?”

于是,吕太后派人将才十多岁的刘如意带到长安,用毒酒灌死了。

紧接着,就下令砍掉了戚夫人的两只手和两只脚,又挖掉她的两只眼睛,熏聋了她的两只耳朵,弄哑了她的嗓子,丢进了茅厕里边。目的是使戚夫人想死不能死,想说不能说,想看看不到,想听不能听,还起了个名字叫什么“人彘”。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1:01:39
关于人彘事件,在《甄嬛传》里面也出现过---甄環跟槿汐一唱一和地用人彘事件来吓唬郦嫔,最后居然将郦嫔给吓疯了

说明什么问题?

戚姬根本不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换句话说,在恶劣的环境下,戚姬连自身都保护不了,还怎么去保护一个国家

所以,当匈奴冒顿羞辱戚姬的时候,戚姬肯定是沉不住气---你想想看,在面对吕后的淫威的时候都沉不住气唱反歌,何况是面对远方的自己甚至没见过的人的羞辱

这个沉不住气必然导致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大者国亡家破,小者损兵折将

所以 戚姬根本就不具备皇后的基本素质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1:10:26
所以说 吕后的上位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她的权术多么厉害,因为相对于皇后这个位置,吕后比戚姬更胜任

至于吕后对待戚姬的残忍与狠毒,还有残杀韩信的凶狠,就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了

杀韩信,前面我说过,对于汉朝延续接近五百年绝对是有帮助的,而杀戚姬与刘如意,其实也没有错---道理很简单,戚姬想报仇,一旦刘如意长大,戚姬未必不会造反

所以说杀韩信 杀彭越 杀戚姬明显是对的,但是在杀的手段上确实是残忍了点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1:44:04
说到《舂米歌》就要多说一点,面对强势者的威胁的时候, 玩文学是弱者的表现

《舂米歌》表现了这一点,还有一首歌曲《虞美人》也同样证实了这点

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之后,于汴京大书特书自己的亡国伤感之情,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迈思国之感,开创了词亦可抒情的先河。

但是,正因为这首《虞美人》,葬送了一代词人---跟吕后残杀戚姬一样,宋太宗赵光义毒毙了李煜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2:03:02
注意 李煜的故事在《甄嬛传》影影绰绰有天下,在某种程度上,里面的纯元皇后与宜修就是大小周后的翻版

面对强势者的威胁的时候, 玩文学是弱者的表现,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儿歌---比如《三國演義》詛咒董卓的童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合起來是「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卓」字。全首兒歌含蓄地表現董卓現在雖然這麼得意,但是末日就要降臨的意思。

所以,文学往往是弱势者表达不满 表达情感 表达思想的工具;

历史上,当强者转化为弱者时,往往会有精美的文学作品出现。项羽巨鹿大战后,诸侯将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不曾有诗;而当其悲歌慷慨,咏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时,已是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了。

再看近代,谭嗣同变法失败后,拒绝逃亡,在狱中视死如归,慷慨激昂,在囚室壁上写下了千古绝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而杀人的强者慈禧太后身后什么也没留下,连葬身之处也被挖盗,尸骨无存。

《舂米歌》本质上是弱者的表现,也从根本上说明了戚姬根本不适合当皇后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2:35:49


闪了 去觅食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7:43:43
@残妆丑颜 2012-11-23 14:59:43
吕后、武皇、慈禧、说她们“权术”这也是事实。楼主。你给她们的权术冠上了合理性。再冠上了社会趋势。难道这样就可以免除了她们残酷的事实?
-----------------------------

术就是术,穿上了合法性的外衣还是术---这就是狼与狗的区别,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所以,狗看起来是狼,但是只要一开口就露馅了

术与道的区别,不是是否残酷的区别,是对什么人残酷---比如说武则天,对于皇室宗亲就是残忍,但是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绝大多数就是友善的,说不定,你本人都有意无意地受益于武则天----现在的高考与公务员考试类似于古代的科举制,而武则天本身就是完善科举制的重要人物,之一

道不是不杀人,而是杀什么人,即使最公正的法律也有死刑与刑罚---比如死刑,对于死囚是残酷的,但是对于社会就是有利的

这就是道

但是,如果枪毙的是张志新这样的人,目的不是为了社会的正义,而是为了一己自私:权力,这就是术

一句话,谁能使自己的利益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结合起来,谁就处于道的位置

而绝大多数人看待历史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非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这就是术与道的根本区别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8:13:35
@荆棘6 2012-11-23 18:05:10
楼主快点呀!
-----------------------------

哈哈哈 每天只能抽出一部分时间更新 我还得做其他的事情啊

明天继续

不好意思啊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3 19:09:04
@离轼珂珂 2012-11-23 18:14:09
楼主说错了吧…甄缳和谨溪用人彘吓疯的是富察贵人,丽嫔是她们宫里的小太监装鬼吓疯的…
-----------------------------
哈哈哈 对 确实说错了

写的时候都没想

谢谢提醒啊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8:26:17
前面是从人类的社会性回答了怎么看待宫廷斗争的问题,就是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只要你站在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尽可能地相对公正,你就可能获胜

下面就从人的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宫廷斗争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是社会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其实 这个观点不周延,甚至说不严谨,准确的说法是:人生生态环境的产物--这个生态环境包括人文环境 生存环境 还包括历史积淀与预期的改变

比如说,你生活在一个社会中,首先就要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8:38:41
而生态环境的体现首先就是气温,人与气温的关系,就如烤面包、

温度太高了,就烤糊了,这就是黑人,黑人不就是生活在高温地区吗?

温度适中,就焦黄的,很香,这就是黄种人,中国人与亚洲人就是黄种人啊,生活在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

而温度不足,就是夹生的,表现就是雪白雪白的,这就是白种人,生活在高寒地区,比如说俄罗斯人

所以,人种的不同,是人类为了适应大自然而进化的,不是个人努力能做到的,而人种的不错,必然导致各方面的差异,比如说黑人在长跑方面,白人在文学就比黄种人有天赋,这种天赋与其说是文化造成的,不如说是气候造成的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8:48:09
生态环境的体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地域环境,比如说靠海的就是渔民,他们胆大,具有合作精神,所以,他们善于经商,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国家容易产生民主意识的原因,是渔民

而生活在大草原的游牧民族就比较彪悍,善于骑马,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中原地区将游牧民族视为敌人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具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游牧民族在中国就曾经两次建立了王朝,一个是成吉思汗的元朝 还有努尔哈赤建立的满清 还有 匈奴 岳飞抗金的金国 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就是农民,他们以种地为生,生活不富足,但是比较稳定,所以文化比较发达,但是人都比较小气

这三种生活形态恰恰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三种生存方式:采集 狩猎与捕鱼

只不过不同的地区权重不同而已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00:34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比如说大陆地区的农民小农意识比较强,建立专制政权就比较合适,这就是中国的皇权能绵延千年的根本原因

而远海地区的渔民就有比较强的合作意识,所以他们喜欢经商,看看商业发达地区,基本上是靠海的,英国干脆就是个岛屿

而游牧民族的竞争意识就比较强,在冷兵器时代,他们的彪悍文化就造就了一代战神:成吉思汗

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社会性,

而是环境的产物,而人的社会关系只是环境的一个方面,所以,马克思的这句话: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明显是错的,或者说是断章取义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07:06
但是,人具有社会性与自然属性,这个是对的

换句话说,人具有动物性,就是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所以,人活在世界上,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动物性的问题,比如说吃喝拉撒睡 生养崽子的问题

第二:社会性的问题,就是人与人相处的问题,其实动物也具有社会性,因为无论是飞鸟还是走兽 鱼类 都有一个与同类相处的问题

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智力上的区别

注意 这也是不同于马克思的理论的地方,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使用工具---使用工具,用一句现代术语来代替就是科技,而科技恰恰是智力的产物,

所以,智力才是区别动物与人的根本性标志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10:00
前面对于 如何理解宫廷斗争是从人的社会性来回答的,就是从人的群体性来解答】

现在从人的动物性来回答

任何动物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人也是如此,只不过生存方式有高下之分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14:12
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实动物的需要也不例外,只不过,动物的需要只有四个,就是没有自我实现

所以 大部分的动物解决的都是第一个层次的问题: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的根本目的就是:活下去

活下去就是动物的一种深入骨髓的本能,就是心理学所一再强调的生本能

生本能的体现有两种

第一 对于物质的获取,就是获取食物,你看看 几乎所有的动物的活动方式的唯一目的就是捕食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20:51
第二 就是性本能,性在动物上的术语是交配,繁殖,在人类上的术语是做爱,性爱,生育 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养育孩子,而孩子存在的根本目的还是一个::种族的延续

所以,无论是生本能还是性本能,唯一的目的就是活下去

只不过生本能是让自己活下去,性本能是让种族延续,延续就是活下去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已

大自然造物是非常巧妙的,为了种族的延续,就赋予性极端美妙的感觉,目的就是让动物对于性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偏好

所以 孔老二说 食色性也,翻译过来就是 吃与性是人的本性,说到底就是说人有两个本能---生本能与性本能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30:08
为了优化物种,大自然让动物采取了交配的方式,这就是家庭存在的本质:交配,目的是养育孩子

家庭是社会单位的最小的细胞,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延续物种,具体就是孩子

所以,在一个家庭之中,不能生育的女人,无论是家庭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很低

大家到农村去看看,一个女人结婚几年没有孩子,马上就会招来议论,人们不会认为她为了事业而暂时不要孩子,就是为了事业牺牲孩子,而是认为这个女人没有生育能力

如果一个男人四十岁没结婚,人们就会认为他不正常,比如说我,年近半百,人们不会认为我是因为喜欢事业而抛弃了婚姻,而是认为我是个公母人---书面语就是阴阳人,专业术语就是雌雄同体的两性人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35:30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不结婚,就会被人视为异类---本质上说没有完成大自然交给的任务:种族的延续

所以 孔老二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所以 生育能力是决定家庭地位的终极能力,道理很简单,生活条件不好,物质奇缺,社会会帮帮你养活孩子,比如说国家的补贴,亲友家族的资助,最不济是乞讨--乞讨本身就是社会救助的方式之一

比如说我看到老年人乞讨,未必会给钱,但是看到孩子,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孩子,是绝对会提供帮助的,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也不忘给他们一把米---一把米,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能吃一天
楼主:沈雅涵  时间:2012-11-24 09:43:41
而后宫说到底就是家庭的卧室

后宫的女人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下崽子,用好听的话来说就是生孩子,客气点就是绵延子嗣,文学术语就是开枝繁叶,

后宫的女人与一般的家庭不同,一般的家庭的女人还有一个职能,就是帮助男人养家糊口

所以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男主外赚钱养家,女主内抚养孩子,这是大自然赋予的最基本的职能与分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一句男女平等或者毛泽东的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就能消除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