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文历法是最先进的!

字数:581045访问原帖 评论数:155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2-15 21:01:58 更新时间:2022-01-17 14:14:08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2 15:13:05
此后,经史序(1001年)和宋行古的努力,已使边冈首创的晷长计算法更加简捷和严谨。

宋行古还把曹士蒍算法推广到黄白道宿度变换的计算,并大大简化了边冈黄赤道宿度变换的公式。

周琮更把曹士蒍算法应用于月亮和五星运动不均匀改正的计算,其明天历当是我国古代历法中最全面地推行计算公式化的一部历法。

此外,姚舜辅的太阳视赤纬计算公式,是一个包括常数项及二、三、四次项的函数式,较边冈的同类算式有了新的发展。

对于历法有关数据表格及其计算公式化的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大有长进。

我们可以看到,宋行古把曹士蒍算法推广到黄白道宿度变换计算简化了公式,周琮在明天历中是最全面地推行计算公式化的,姚舜辅的太阳视赤纬计算公式发展了边冈的同类算式,这些都是新的发展,计算公式的大发展,这都是天文计算发展而来的数学,怎么能说中国人不懂天文历法?

说中国人不懂计算公式,到底谁不懂计算公式!没有基础哪来的发展!我们还能够看到黄白道宿度变换,黄赤道宿度变换,这说明黄道、赤道、白道都是中国自己的知识,历法中还需要进行宿度变换的计算,中国历法的制定极其复杂繁难,多么不易啊!


所以,这些积累在元代《授时历》中有了大爆发,集大成的应用,开始了实测历元,这都是千年的积累造就的,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那样只能是底蕴浅薄!

授时历废止了上元积年法,而以实测历元取代之,即它以1281年为历算的起始年份,这一年的各历法要素,如冬至时刻和日躔、平朔、月亮过近地点和降交点、五星平合等等,均由实测而得,并分别令其为有关历法问题计算的起始点。授时历还以万分法代替分数法。这二点是郭守敬等人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明智抉择。

《授时历》根据实测,知道从冬至到平春分前三日(定春分),日行一象限,只需88.9一日;从平春分前三日到夏至93.71日,日也行一象限;秋分前后相同。

郭守敬的《授时历》把日行最快的时刻定作冬至,《授时历》创作时代的近地点实际在冬至后不到一度,所以它所使用的数值是很精密的。

对于日月五星运动不均匀改正的计算方面,《授时历》明确应用了完善的三次差内插法。

研究表明,这些算法与古代希腊和印度所使用的相应算式的精度相当,即在这一论题上,中西天文学达到了殊途同归的境地。(至于“古希腊”、“古印度”的数学算式是怎么来,没有应用,却有精确的算式,真是笑话!如今却这样轻易的欺骗大众,真是可笑啊!)

授时历还提出了黄道宿度变换、白赤道宿度变换和太阳视赤纬计算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是由数学方法推衍而得的,与前人类似公式得来的途径大不相同。考其所用的数学方法,实际上已经开辟了通往球面三角法的蹊径,所以具有天文学和数学进展的双重意义。


由此可知,从《大衍历》以后,就有了能够比较准确地推算太阳位置和推算定气的方法。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平气的习惯影响,安排节气仍用平气,定气这种概念只是在计算日行度数和交会时刻等的时候才使用。直到清代才改用定气。

这是因为在“平气定朔法”中,每个月份总唯一对应一个中气,不会是二个中气,如果没有中气则置闰。历法用平气,可以确保传统的“无中置闰”原则,容易检验。

这种历法不会出现一个月包含二个中气的情况。如果希望这种历法中也体现定气,那就引入一个定气的时刻表。

在清初的争论中,主张定气法的张永对平气法的一段话,也很清楚的说明了古人一直都知道“平气法”和“定气法”,两者都有使用在历法测定计算当中。

《数学八卷》:“如史记冬至有从测影得者,书曰某日影长。影长者,定冬至非平冬至也,平与定之差随高冲离冬至远近而异……其相差之极亦如今之春分、秋分,前后约差二日有奇。历家记冬至必据影长之日,人事之最重大者,如朝会、圆丘皆是日为定,则自古以来冬至皆用定气矣,一岁节气独冬至用丁,其余二十三气皆用恒,宁有是理?”

所以,古代历史上测冬至多是“定气法”,但其余计算又用平气,一个历法两种方式同时存在,但在重大的事情中,所用的皆是定气为准,这是为了验证准确,采用能够体现真实度的“定气法”。

所以,“定气”无需西方传教士汤若望来告诉中国,西方历法也不使用“节气”,徐光启这种说法,只能是替汤若望美化西方,最终使用“定气注历”,也是中国历法的历算积累程度达到了相应的高度,可以完成历法上的“定气注历”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2 15:33:45
2.黄道十二宫的时间划分以春分点为起点,中国的十二中气(节气中黄经度数是15的偶数倍的)即黄道30度为一宫。


现行说法是明末清初,传教士汤若望和徐光启在《崇祯历书》当中根据隋唐就传入中国而未被引起重视的黄道十二宫的黄经度数划分节气,即以春分为起点,黄经每过30度为一宫,采用了“定气法”,即以春分点为起点,太阳视运动黄经每过15度,为一个节气。

这样使节气划分更加准确,同时黄道十二宫的时间划分以中国的十二中气(节气中黄经度数是15的偶数倍的)为标准也更加精确。

在这里,说是根据隋唐传入的“黄道十二宫”的黄经度数来划分节气,实际上的描述却是相反的:即以黄道与天赤道的升交点春分点为起点黄经0度,也就是阳历3月21日前后太阳经过此点(春分点),进入春分节气,同时进入黄道白羊宫,依此类推,每两个节气对应一个黄道宫。

实际上则是:以节气春分点为起始点,划分黄道十二宫,换言之,黄道十二宫的起始点和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十二中气是完全吻合的。

按其所说,假设是真的话,如果是隋唐时期传入的黄道十二宫黄经度数,只能是隋唐时的天象,也就是当时的黄道十二宫的“黄经度数”,随着时间变化,因为岁差问题,也就是等于徐光启和汤若望采用的隋唐时的十二宫黄经度数,而不是明朝时的黄道十二宫“黄经度数”。这是一种愚蠢的选择!

况且,隋唐时期的中国历法并未采用定气注历,是“平气法”,不符合实际太阳视运动位置,也不可能得到隋唐的黄道十二宫黄经度数。

当然,徐光启和汤若望等人也可采用明朝时的黄道十二宫的“黄经度数”,以此来划分节气,也能符合其说法。

但是,它们是怎么选择的呢?它们真的按照它们所说的那样做了吗?

我们看到了,它们并没有那么做,相反,它们是以节气春分点为起始点,来划分“黄道十二宫”的。

实际上,不管是采用隋唐的黄道十二宫黄经度数,还是采用明朝的黄道十二宫黄经度数都是错误的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关系到一个天文现象,徐光启和汤若望等人在制定历法的时候,有人明白这个现象,才会做出言行不一致的举动!

大家请注意!

这是以“黄道与天赤道的升交点春分点为起点”的“黄经0度”划分十二宫,而不是以“黄经0度”为起点的春分点划分节气!

为什么要如此定义呢?为什么不真的以“黄经0度”为起点呢?

当然,它们可以如此做,但它们知道后果,知道“岁差”的影响,那么“岁差”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什么是岁差呢?

“岁差”:在天文学中是指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差。岁乃年也,岁差即年差,是回归年与恒星年的的时间差。

因为太阳对地球的扰动,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并不保存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断发生变化。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又由于自转轴对黄道平面是倾斜的,地球赤道那里的突出部分受到日月等吸引而引起地轴绕黄极作缓慢的移动,大约26000年移动一周,由此产生了岁差现象。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冬至点在赤道上每年西移的度数,依我国古代所用的度数计算,大约77年差一度。

图 黄道岁差、赤道岁差



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其周期运动则称为章动。

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称为白道,由于白道对于黄道约5度倾斜,这使得月球产生的转矩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导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左右摇摆,18.6年在轨道上一个周期,振幅为9.21秒,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岁差和章动引起天极和春分点在天球上的运动,对恒星的位置有所影响。


这是现代西方天文学的解释,很难懂,其实,本人也很难弄明白,还是看通俗的简单的解释吧!

进动(precession)是自转物体之自转轴又绕着另一轴旋转的现象,又可称作旋进。

进动是自转的物体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物理现象。

众所周知,我们的地球每天都在很努力的自转,所以,地球也不能免俗地发生了进动现象,简单的说,地球贯穿南北极点的自转轴在缓慢地绕着另一个轴进行旋转,如图所示:

图 地球进动现象



这个现象在天文学上叫做岁差,为什么叫做岁差呢?这个是根据此物理现象的实际效果命名的,也就是说地球进动造成了一种现象叫做岁差。

岁就是年,一岁就是一年,顾名思义就是说每年和每年之间有差异,所以叫岁差。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2 15:57:23
是什么差异呢?就是天上的星星每年和每年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

这种改变就是由于地轴进动造成的哦!

严谨地说:地轴的进动造成了两种天文现象,一是使各地所见星空状况发生了改变,例如6000年前我国许多地区都能看到南十字座,但现在只有海南岛以南地区才可对其观测;另一现象是春分点和秋分点以平均50.24″/年的速度向西移动,这一现象又称为二分点岁差。

更具体地说,地球自转轴大约26,000年能够扫掠出一个圆锥,这一周期在占星学称为大年或“柏拉图”年。虽然每年之间变化不大,这足以让今天的星空和一百年前的星空位置偏移很多了!

地轴进动的原因是日月和行星的引力。所以,地球不是“静止不动”的哦,“古希腊”都能发现岁差了,怎么西方还发展出“地心说”来呢!

也因此,历法中,需要参考岁差的变化,中国是在《大明历》,也称“甲子元历”,由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从而使得历法更加精确。


我们看一下怎么变的:

图 天球的黄道与天赤道升交点为春分点示意图



因为“岁差”的影响,导致北极星轮换,春秋分点移动的情况,如下图:

图 地轴“进动”导致北极星、春分点古今位置变化图



这张图很好,根据此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地轴转动在天球的南北天极扫出一个大圆圈,那么黄赤道带也会有影响,也会扫出一个大圆圈!(不懂的可以多看此图,本人就是根据这张图弄明白“岁差”划圈圈的!)

在天球北天极上空划出一个大圆圈,导致北极星轮换。

地球的黄赤道也会划出一个大圆圈,对于黄赤道的影响来说,有两种情况分别会导致节气点移动和黄道星象变换。

黄道岁差(行星岁差):影响较小,其它行星对地球和轨道面(黄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导致黄道面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移动。这样就导致黄道星象变换了,十二星座变十三星座。

赤道岁差(日月岁差):影响很大,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发地轴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动。导致春秋分点沿着黄道向西移动,每年的移动量是50.3角秒,每71.6年移动1°。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会逐年累加起来,完整的岁差圈要经历25,765年(称为大柏拉图年),分点在黄道上退行一周360°。

我国古代天文学文献中,有一个词义截然相反的名称,叫“交点退行”(天体轨道升交点经度不断减少的现象)。

好了,根据这些知识,我们可以算一下:

1°(度)= 60′(角分)= 3600″(角秒)

3600角秒÷50.3角秒=71.570左右

结果差不多就是71.6年移动1°。

这样就会导致“黄道十二宫”的“黄经0度”与春分点每71.6年相差1°(春分点和秋分点以平均50.24″/年的速度向西移动)!

正是这个原因,徐光启和汤若望不能真以“黄经0度”为起点的春分点划分节气!不然结局就是沦为十二星座那样。

然后,地轴自转轴扫一圈:71.57年×360°=25765年左右,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概25800年,或26000年一周期。所以,目前白羊宫位于双鱼座附近。(原来是这么来的哦!也许会有错误,大概就是这样了!)

图 黄道十二宫与十二星座“岁差”影响,实际对应图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不能将春分点“固定”在某个时间或某个位置,因为每一年的“春分点”位置都不一样,不会回到曾经的位置上,这就是为什么黄道十二宫的定义是“春分点”为起点的黄经0度,这样真实的黄经0度就没有被定义为一个准确的数值上,保证了每一年的“黄经0度”的决定权在于太阳(视运动的位置)!

这样就使得“黄经0度”是跟着春分点移动!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2 16:03:59
也就是说,黄道十二宫的划分由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的黄道升交点的“春分点”来决定,而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则是由地球所处的位置,即最终由太阳(视运动)位置来决定“节气”的划分!

所以,我们熟知的黄道12宫是以“黄道与天赤道的升交点春分点为起点”的黄经0度,才能实现与节气点对应不变,不会产生岁差问题,因为这就是每年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当然是正确的,这是地球每年都会进行的公转轨道,也就是地球上看到太阳的位置!

因此,黄道十二宫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自然会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其实就变成了,西方的“十二个中气”!

而这只能在中国实行“定气注历”后,节气点反映真实天象,才能符合每年实际太阳视运动位置,规定了黄道与天赤道的升交点春分为起始点“黄经0度”,才能变成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应西方的“黄道十二宫”!


所以,经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段描述是错误的,颠倒篡改了历史真相,这证明当时徐光启和汤若望说的是假话,并非由西方传教士教给中国历法知识,而是中国徐光启将历法传入了西方,还故意美化了传教士,将中国的历法成就归功于汤若望!

导致了延续至今的错误,因为岁差,所以,天文很难说谎,徐光启等人并不敢真以它们的谎言定义黄道十二宫,这就是为什么黄道十二宫没有误差问题的原因!(十二星座就有误差,出现了“十三星座”!)

也正因为如此,而不可能是西方教中国,真正的应该是中国教徒将历法知识传给西方传教士,因为如果西方教中国,就应该按它们所说的那样,以黄道十二宫的“黄经0度”定义12宫起始点,并划分节气才对!

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行的,地、日、月、五星等都是运动的,徐光启等人是明白这样的知识的,所以不可能规定X度数,不然会有岁差问题,导致历法节气不准,也会让黄道12宫出问题,自然不能固定在具体数值上!

新制定的《崇祯历书》相当准确,这是中国历法的成就,而不是来自西方传教士的功劳!

西方根本没有条件积累足够的天文数据,怎么教中国?当懂得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以后,西方的那些“地心说”、“日心说”等并不高明,也不需要西方来告诉,反倒是这些知识对于西方来说,是石破天惊的说法!打破了它们一直以来认知的世界!

这是中国人将历法数据和知识输入给了西方,却偏偏故意写成西方传教士教给中国新知识,其心可诛啊!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2 16:16:38
更正:徐光启、利玛窦等参与修订的历法确实是落后的!


之前在讲天文历法的帖子里,说过如果按徐光启、利玛窦等人的说法修订崇祯历法的话,就会让中国历法反而落后!

因为没有找到资料证明,以为它们只是篡改了历史记录,天文历法还是参考了中国本土历法的,没有想到的是,它们真的就这样修订了崇祯历法!真是高看了它们啊!

它们制定的历法错误很多,之所以没有被发现,是因为传教士选择性删除崇祯改历时期的交食记录!

满清政府又把汉人赶出了钦天监,重用传教士,而崇祯历法的错误也就没有人再能发现了!

更坏的是传教士给满清预测数据,却利用当时最先进的中国天文台的获取实测数据,并把它们的实测数据源源不断地寄回巴黎发。

它们就这样坚持造假一百多年!让人误以为落后的崇祯历法是“先进”的,让中国人以为自己的历法是“落后”的!真是太坏了!



传教士选择性删除崇祯改历时期交食记录,掩盖西法失败,骗取清政府采用新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5卷 第3期(2014年):303~315

《被“遗漏"的交食:传教士对崇祯改历时期交食记录的选择性删除》

李 亮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 100190)
吕凌峰 石云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230026)
原贴: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760978-1.shtml

==

摘 要 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发生了一次大食分日食,因处于明末历法改革及《崇祯历书》编修的关键时期,这为检验西洋新法与传统中国历法的疏密提供了重要机会。

通过韩国奎章阁藏明刻本《崇祯历书》中的《古今交食考》和《治历缘起》等资料,  发现此次日食的记载在入清后曾遭到传教士的人为删除,其背后隐藏了新法在此次日食推算中不及传统历法这一事实,其目的是为了掩饰西法曾经的过失,显示其一贯的
优长。并且此次交食记录的删改不是独立的个案,类似现象曾多次发生。由此可知,  西洋新法“与天密合”的现象并非完全因其推算精密,其中与传教士在其著作中有意突出对新法有利、隐瞒对新法不利的证据也有关系。


入清以后,《崇祯历书》的部分内容被删减,改为《西洋新法历书》。为了说服清廷相信新法的优异并尽快采用新法,关于此次交食新法推算失利的信息自然不宜出现。事实上前文已提到,被删除的交食信息远非崇祯七年三月这一次,而是达到十次之多,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交食记录在之后都被删除。并且前文所提到的徐光启奏疏中承认新法在初期并非完备的诸多内容也被一并删除。尽管这些信息被删除,然

而在历史文献中依然留下了让后人追踪的漏洞和痕迹。 至于崇祯圣旨中的信息为什么未被彻底删除干净,仍然存留有崇祯“反常”的评价,其主要原因是《西洋新法历书》在出版时并没有重新刻板,而是借用了《崇祯历书》的刻板,只是重刻了有内容修改的版面。《治历缘起》中的奏疏也同样只能是整篇删除,只要是原来的奏疏中有过多的对新法不利的内容,即删除这一整篇奏疏,导致该书最初12卷,最终被删减为8卷。在部分奏疏中,虽然出现了一些对新法不利的信息,但同时这些奏疏中的其他内容对新法也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对改历过程中主要

事件前后叙述的连贯,一些“存在问题”的奏疏也不得不给予保留。例如,前面提到的有崇祯皇帝对崇祯七年三月日食评论的奏疏实际题为“李天经谨奏,为微臣遵旨任事”,直接涉及到李天经到任的主要事件,所以无法将其整篇直接删除,使得其中夹杂的少量“负面报道”得以保存下来。 总之,传教士为了维护新法的权威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以利于传教,在《西洋新法历书》的出版过程中,通过删减原书的内容刻意隐瞒了新法在交食推算中有时不及传统历法这一事实。类似隐瞒新法缺陷的动机在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都是传教士无法透露的秘密,导致中国官员也无人知道新法在天象预报中的实际误差。对此,南怀仁在多年之后依旧曾怀着满意的心情与宗教自信做了以下描述:

“即便是欧洲最著名的天文学家的表格和计算常常都会出现与实际观测到的天象之间的巨大差异。每当细细思量此事,我并不怀疑,正是由于上帝格外的恩惠,在中国人把我们的天文学和计算同天体运动进行比较的这么多年中,竟然没有发现有丝毫的差池!我坚持认为,这是因为神的仁慈掩盖了任何可能的误差:通过观测者的粗心、阴云或者上天对我们某种类似的骄纵,因为它要让一切朝有利于我们宗教的方向扭转。”

甚至在康熙中后期传教士取得钦天监的控制权之后,每次交食后提交给皇帝的观

测报告中的数据都是直接抄自之前的预报结果,而并非像清朝的交食礼制中所规定的那样是实际观测数据。这又进一步给人一种印象,似乎钦天监的每次预报的确都是与天密合,这也使得上述明末清初历法争论过程中传教士的秘密长时间被隐瞒下来。

综上所述,通过对崇祯七年三月日食事件的梳理还原以及对参与交食较量各家的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不但发现此次日食的记载曾经遭到传教士的人为删除,并且其删除的背后隐藏了新法在此次日食推算中不及传统历法这一事实。实际上,这次日食信息的删除并非个例,类似于交食记录被删改的现象还多次出现在《崇祯历书》的其它部分,因此西洋新法“与天密合”并非完全由于其推算精密,其背后反映了传教士企图有意夸大对新法有利、刻意隐瞒对其不利的证据,从而在竞争中最终获得朝廷认可,达到“知识传教”之目的。

今天这些被挖掘出来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崇祯皇帝长时间犹豫是否正式采用西洋历法,为什么所谓的保守派对中国传统历法又是如此的坚持,今天看来,他们在当时通过实际测算已经了解西洋天文学并非完美,中国天文学也并非不行。只是这些经过删改的原始历史文献掩盖了这一现象,误导了后来史学家们对明末 中西历法争论的客观评析。崇祯改历在中国天文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其中新法和传统方法的较量一直被学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近些年随着相关新史料的再挖掘,其中一些新的问题非常值得进一步追踪,本文作为一研究个案,希望为将来明清之际中西历法之争的再深入研究带来新的追踪和思考。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4 13:42:40
二十四节气,岁差、岁差纪年法


《宋史·律历志》

晋朝天文学家虞喜(281-356年)在《宋史·律历志》所言:“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

有学者依据“岁差纪年法”推知:“尧帝所处的时代,当据虞喜所处年代,约2700年前,亦即:据虞喜39-49岁盛年期的326-336年,上推2700年,约略可知:尧帝所处年代,应为西元前2374-前2364年前后,与北宋邵雍《皇极经世》推算尧帝即位元年为西元前2357年,相差仅7年。”

冬至日的中天星宿为昴星(金牛座),与《尚书·尧典》所记完全一致,这就是“岁差纪年法”。


岁差、章动

在外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并不保存固定的方向,而是不断发生变化。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其周期运动则称为章动。

岁差和章动引起天极和春分点在天球上的运动,对恒星的位置有所影响,西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是岁差现象的最早发现者。

西元四世纪,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根据对冬至日恒星的中天观测,独立地发现岁差并定出冬至点每50年后退一度。据说,牛顿是第一个指出产生岁差的原因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绕着黄道面的垂直轴旋转,在空间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26000年。

在历史上,地球的岁差被称为分点岁差,这是因为 分点沿着黄道相对于背景的恒星向西移动,与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相反。在非技术的讨论中仍沿用此一名词,这点在详细的数学中是不存在的。

在历史上,记载喜帕恰斯发现分点岁差,虽然确实的的时代和日期并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认为是他所做的天文观测推测,期间在西元前147年至127年。

图 黄道岁差和赤道岁差



在19世纪的前半世纪,由于对行星之间引力计算能力的改进,人们体认到黄道本身也有轻微的移动,在1863年之际这称为行星岁差,而占主导地位的部分称为日月岁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们合起来称为综合岁差,并且取代了分点岁差。日月岁差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发地轴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移动。行星岁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于其他行星对地球和轨道面(黄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导致黄道面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移动。

日月岁差比行星岁差强大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阳,其他行星也会造成地轴的运动在惯性空间中产生微笑的变化,在对比时会造成对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的误解,所以,国际天文联合会在2006年将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为赤道岁差,而较微弱的成份命名为黄道岁差,但是两者的合称仍是综合岁差。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4 13:50:07
什么是岁差?

岁差是天文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比如地球就存在着岁差,地球的自转轴会因为重力作用而发生一个大圈漂移,漂移的轨迹能够扫出一个圆锥形,大约以26000年为周期。简单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陀螺在旋转过程中做的圆周摆动。

岁差带来的后果就是北极星位置会发生改变。

我们现在所说的北极星是小星座α,中国也叫勾陈一。而因为地球自转轴摆动的原因,北极星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比如4800年前的“北极星”是天龙座α星。而我们今天的勾陈一距离真正的北极角距还差1°,目前地球自转轴正以每秒15角秒的速度接近“北极星”,大概等到公元2100年的时候它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北极星。

此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将逐渐远离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称为北极星。

到西元14000年前后,天琴座α星织女星将获得北极星称号!

图 地轴指向“北极星”



图 天球外视角看地球进动



图 地轴“进动”动态图



图 地球“进动”在天球北天极画的北极星轮转大圆圈



图 岁差产生的北极星对应星座变化图



图 十万年前-十万年后的北斗七星变化




另外说一下,地球自转轴摆动一周大概需要26000(25800年左右)年,而这两万六千年的时间“北极星”的称号已经轮了一圈了哦!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需要10万年。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4 13:54:08
“二分二至”与西历

由此,我们知道了历法中需要有“二分二至”,西方历法没有这一点,就必然不可能是制定历法的地方!

中国历法需要符合实际天象,所以对日食、月食等的准确性非常重视,才能制定出精确性、准确性高的历法来,我们所知道的西历的置闰规则,根本不需要对历法精度进行改进,也就无需再进行天文观测了!西方没有理由对历法进行修订!

因为有“二分二至”,才能知道“岁差”的概念,如果没有这一点,是根本无法明白为什么中国历法需要经常修订,因为春分点会西移,每年都不会回到同一位置上!

西历没有“春分点”,又怎么会知道“回归年”的天数变化!

同样,“春分点”是黄道与天赤道的升交点,我们会看到“黄道”和“天赤道”,说明中国历法早就知道黄道、赤道的概念了,无需西方来教,西方也根本不可能懂得这一点!

为什么?

因为西方根本没有“天赤道”的概念,“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这是为了解决地球赤道无法观测而出现的,说明我们的祖先多么聪明,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图 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没有“天赤道”,就无法得到“春分点”,因为春分点是黄道与天赤道的升交点!

没有“天赤道”,也就无法得到天赤道附近的天象,西方根本就可能有全天空的星象图!

没有“天赤道”,自然也就无法制定历法,因为天赤道是基于中国的“天球赤道坐标系统”而存在的,二十八宿就是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进行天空定位,这样才能获得地球上的时间!

图 古代去极度、入宿度的概念,就是天球坐标系统



大家看看,西方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在明代教中国历法知识吗?!


图 节气点西移的真正原因——地轴进动



图 节气点的西移导致回归年小于恒星年



西历没有节气,因为这需要“黄道”和“天赤道”的概念,两者交叉的交点会移动,不知道这些,是不可能发现“岁差”的,也根本就不可能轻易的知道“岁差”概念!

西方特别厉害,西方据说是:

“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编制一本包含1,022颗恒星的星表时,把他测出的星位与150多年前阿里斯提留斯和提莫恰里斯测定的星位进行比较,发现恒星的黄经有较显著的改变,而黄纬的变化则不明显。

在这150年间,所有恒星的黄经都增加约1°5。喜帕恰斯认为,这是春分点沿黄道后退所造成的,并推算出春分点每100年西移1°。这是岁差现象的最早发现。”

这里说的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概念,中国古代把“岁差”称作“交点退行”!

谁能告诉我,没有“天赤道”的西方为什么会能发现这个“黄道”和“天赤道”的交点,还能知道是“春分点沿黄道后退所造成的”!

总是有人以为天文历法里的“发现”、进步特别容易,西方就是特别容易出“天才”、“全才”!通常一个人就能完成中国古代千年积累才能得出的结论!弄得好像中国历法人才特别少,特别傻,为什么没有西方那么容易出各种天文发现!

为什么不仔细想想!什么不需要积累?只有抄袭不需要积累!西方各种天文知识,在中国古代只要懂得天文的,都能知道!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而形成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地球上的一年。今天的天文学告诉我们,地球绕着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行一周,这条运行路线就叫着“黄道”。然而人类从地球上观察太阳运行,黄道实际上则是太阳一年里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

谁能告诉我,这个概念在今天很简单,大家都以为中国古人都是傻瓜,天文学知识都是西方传教士“带来”的,那么请问,谁来替西方站在太阳系中看到这一切的!这样的结论有意义吗?在地球上,能够得到符合地球上观察的天象吗?!

【当然,实际上西方黄道、天赤道、白道的概念都不会有,西方传教士们在明代“教”中国历法的时候,连天文台都没有!】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4 13:59:16
中国的“二分二至”节气定四季(分类)


四季的出现(天文现象)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第一种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第二种

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但是,“二分二至”却是以中国地理位置环境为基础的二十四节气。)

第三种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

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第四种

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天文四季分类法与中国、西方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

天文四季分类,现在说成是“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天文意义。

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但是,这个“天文四季分类法”,又叫“西方四季分类法”的方法,用的却是“二分二至”节气,可是西方是高纬度地区,每逢“二分二至”时期,就会遭遇“白夜”,甚至是“极昼”、“极夜”现象,纬度越高,到极圈极点,白夜就转变为极昼极夜了,所以,西方会遇到一个问题,“昼夜不分明”,无法区分白昼与黑夜的界限,这样就无法明白一“日”的概念!

没有昼夜的概念,也不会明白黑夜过去就是另一天了,难以有“时间”概念,也因为如此,所以,西方其实很难首先有“二分二至”的节气概念,西方所处位置更是一开始难以观测到的,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西方“天文四季分类法”,实际上不可能是西方发现命名的,也不应该命名为“西方四季分类法”。

因为这个“二分二至”只能在中纬度地区看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用“二十四节气”,也只适合中国的地理位置环境。

但是,这个“天文四季分类法”却被命名为了“西方四季分类法”。

按照“二分二至”节气划分四季来说,理应同样也是“中国天文四季分类法”才对。

所以,实际上,这个“天文四季分类法”用的是中国的天文节气来定义的。全世界用的自然也是中国的天文节气划分的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

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

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

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1:23:50
祝大家新年吉祥!万事如意!元旦快乐!鼠年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1:59:20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2:01:22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2:09:56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2:13:55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2:16:23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2:19:03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1-25 12:21:24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2-08 13:15:23
关于天地关系与结构

邓析(前545—前501年)提出了“天地比”的命题,认为天与地并不存在高卑之分。其后,惠施(约前370—前310年)则进一步提出“天与地卑”的观念,即以为星宿所附丽的天空,每天东升于地平线之前和西落于地平线之后都低于地,亦即天可以转到地下面去,比地低。这实际上就是后世得到充分发展的“浑天说”的重要论点之一。

与惠施差不多同时的慎到(前395—前315年)更明确提出了“天体如弹丸,其势斜倚”的观点,他认为天是浑圆的,并且天有南、北二极,且绕极旋转,地体倾斜,这些也是“浑天说”的重要论点。惠施和慎到都是在观测事实并应用合理推理的基础上建立各自的新观念的,它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于天地不坠不陷的原因

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是什么机制维系着天地的相对平衡和稳定?这也是这时人们普遍注意的又一问题。

《管子·侈靡篇》指出:“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是故得天者,高而不崩”,认为天地处于不停顿的运动中,这种运动本身就形成了维系天地不坠不陷的力量。正因为这种无休止的运动,促成了宇宙万物的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管子·地数篇》说道,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这是说:地是一个“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厚一万六千里的有限实体。由于“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载水而浮,于是得以平衡,不致塌陷。

类似的还有:

《山海经·山经》:“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吕氏春秋·有始览》:“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

《淮南子·卷四·坠形训》:“阖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谷其名川六百”

朱彝尊撰《经义考》卷二百六十四也说:“《河图括地象》其言虽夸,然大抵本邹衍大九州之说,”并节録其文亦有:

“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还有“气举说”。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记载了所传黄帝与歧伯的一场对话:“帝曰:地之为下,否乎?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歧伯曰:大气举之。”

这是说:“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并有“大气举之”,即以为地乃悬浮于天空中的物体,依靠大气的举力而不致坠陷,而天乃是太虚,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坠陷的问题。

它们都是汉代浑天说和宣夜说的思想胚芽。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2-08 13:20:47
论天三家

图 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夜景,动态图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是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三个主要流派,合称论天三家。它们都在汉代形成了成熟的学说。


西汉中期成书的《周髀算经》是盖天说的代表作,它把先秦时期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早期盖天说加以改造,提出了“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等新的学说。

其要点是:天和地均为拱形,天在上,地在下,天比地高出八万里。日月星辰均附着在天上,绕北天极平转,不会转到地下面去。太阳的出没与离人的远近相关,太阳离人远时,人的目力不及,表现为日没;近时,为人所见,表现为日出。太阳位置的四季变化,则是由于太阳运行的轨道四季不同而造成的,等等。

图 《周髀算经》盖天说七衡六间示意图



《周髀算经》在论述这些问题时,应用了勾股定理和相当复杂的数学运算,赋予盖天说以数学化的形式,成为当时有影响的一个学派。但由于这一学说与一系列天文现象之间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东汉以后日趋衰微。

【是啊!勾股定理是这么来的!结果现在却变成了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就这样变成西方“发现”的了,改了个名字就成西方的了!然后,就这样大肆写入中国的教科书,把这些西方伪造是垃圾历史教给中国小学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进而影响了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历史科学技术观念!

西方伪史伤害的是整个世界的科学、历史、文化等进程,使得人们在伪史里打转,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基于西方伪史而建立的,而不是基于真实的历史而建立,这样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大家有想过吗?!

现在的进步是来自于中国几千年科技文化的积累,而大量的伪史科学研究,使得全世界几百年来其实没有什么进步,都不过是中国明代以后的遗泽!

西方不能研究真实的历史,这样就会把各种科学、历史、文化研究最终带向“神学”!

因为找不到原因,真实的科学起源于中国,却不能言明,说成是西方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创造的科学技术文化,但是那些伪史里的各种不符合常理、常识的事情,却使得西方伪史变成了“外星人”带来的技术文化教给地球人!

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研究最终变成了“耶经考古学”,引申到了“耶经”上面,还能得到什么结论?!还能进行世俗化的科学技术文化研究吗?!


浑天说经由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鲜于妄人、耿寿昌和扬雄等人的努力,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到张衡推出《浑天仪注》一文,成为浑天说的经典著作。



该学说的要点为:天和地都是圆球形的,天在外,地在内,天比地大得多,天包裹着地,犹如鸡蛋壳包裹着蛋黄一般。日月星辰附丽于天球之上,天球以南北极为轴,每天自东向西绕轴旋转一周,天可以绕到地下面去,北极出地平的高度为36度。太阳沿黄道运行,黄道与天球赤道交成24度角,等等。这些论述能较好地解释许多天文现象,日渐得到广泛的传播。

但是,张衡为了解决天地不坠不陷和稳定性问题,引进了天球表里有水,地载水而浮等观念,遂使浑天说在解释太阳绕地而行等问题时遇到理论上的困难。虽然如此,浑天说还是我国古代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图 众星绕北极星旋转的星轨动态图



对宣夜说进行系统总结和表述的是郄萌,他是与张衡同一时代的天文学家。宣夜说以为,天是无形无体、无色无质、无边无际的广袤空间,人目所见的浑圆的蓝天,仅是视觉上的错觉造成的,这如同“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谷而窈黑”是一个道理,实际上“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

宣夜说还认为,日月五星的运动“迟疾任性”,“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即以为天体在广阔无垠的空间中的分布与运动是随其自然的,并不受想象中的天壳的约束,它们各具特性,并在气的作用下悬浮不动或运动不息。

这样,宣夜说既否定了天壳的存在,又描绘了一幅天体在物质的无限空间自然分布与运动的图景。可是,该学说没有提供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进一步说明,只是停留在思辨性论述的水平上,而对日月五星的运动“迟疾任性”又不符合天文观测到日月五星运行规律,所以,自然其影响远不及浑天说了。

“浑天说”则符合在地球上进行的天文实际观测到的天象,所以,才会成为中国天文理论的主流。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20-02-08 13:29:21
秦汉魏晋唐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成熟

这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极重要时期。在先秦已经奠基的天文历法系统的基础上,这时在历法编制、仪器制造、宇宙理论及星图编制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和成熟的天文历法体系。

图 发射星云,正好相反,是恒星正在形成的星云气体



战国时期,医学著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在应用当时的天文学成果论述医学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的思想,并应用到天地生成说中。

西汉早期的《淮南子天文训》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它明确地指出天地生成过程中,元气中的“清阳者”上升形成为天,“重浊者”向下凝聚为地。它又认为“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而“积阳之热气久者为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久者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气精者为星辰。”

唐代柳宗元在这几方面都有精湛的论述。他在《天对》中指出:

“庞昧革化,惟元气存”:在初始的浑沌状态中,只有元气在运动着、发展变化着;“合焉者三,一以统同”:阴、阳和天都是由元气派生出来的;“呼炎吹冷,交错而功”:由于阴阳二气运动速度和温度的不同,两者既相互对立,又彼此渗透,从而生成了天地。这里,柳宗元不但申明了中国古代的天体演化思想,而且注意到阴阳二气运动的不同速度和温度对天地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说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吁炎吹冷,交错而动”是说事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变动引起事物的变动。

“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浮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为我谋?”其意是,山和川是存在于天地间的自然物,阴和阳是流动于天地间的元气。【它们自己运行、休止、凝结、流动】,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就是说,阴、阳、天统一而为元气。炎冷的交替,是阴阳二气的交错斗争的结果。

图 行星爆炸,行星状星云-动态图



柳宗元在《非国语·三川震》中还进一步指出:“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洞平其中,成会成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
也就是说,在无限的宇宙中,矛盾变化是无穷的。阴阳二气时而会合,时而分离;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就象旋转着的车轮或机械,时刻不停。这就把会合和分离、吸引和排斥这些两极对立统一的概念引入天地生成的动因中去了。

唐代的《无能子》一书明确指出,“天地未生,混沌一气,一气充溢,分为两仪(指阴、阳引者),有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

明代王廷相也在《雅述上篇》里指出:“天地未形,唯有太空,空即太虚,冲然元气。”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