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文历法是最先进的!

字数:581045访问原帖 评论数:155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2-15 21:01:58 更新时间:2022-01-17 14:14:08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0:36:53
子午卯酉与方位

经纬:

《左传》昭二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疏:“言礼之于天地犹织之有经纬,得经纬相错乃成文”。

卯酉为纬指东西方位的连线为纬线。《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在十二地支所分属的方位中,卯在东,酉在西。《周礼体国经野疏》:“东西之道为纬。”

《大戴礼记·易本命》:“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

依照《灵枢•五乱》 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 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

子午卯酉与月份

古人将十二月份也同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其中十一月份为第一个月):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而子午卯酉分别对十二月份中的十一月、五月、二月和八月。

图 十二地支对应四方图



十二地支,又可以表示地平方位,亦即《六微旨》所问的“地理”方位,亦即天文图上的十二月的月建方位。

日出的地平方位,冬至日最北,夏至日最南。用圆图表示,又以二十四节气分配四方,则冬至正北,春分正东,夏至正南,秋分正西。以四时的中气(即二分二至),居于四正方。

这样,子午线和卯酉线又是地平的坐标线。

因而“子午卯酉”对应一年的话,就是“二分二至”了,子午对应冬夏至,卯酉对应春秋分。

在罗盘中,方位是用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戍 亥”(从北方数起),风水学上称为十二山,其中:

子=北方; 午=南方; 卯=东方; 酉=西方。

而且罗盘上东南西北的次序,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这是风水学计算方位的次序,要小心不要搞错。

因为将太阳周日视运动在平面上表示,也就是测日影时所观察到的方位,即:

左为东,上为南,右为西,下为北。加十二时辰,为日出之卯,日入在酉,日中在午,夜半在子。

所以,罗盘上的方位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对应太阳视运行方位。

这就是“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的由来了。罗盘中也遵循“定者为经,动者为纬”,在中医里则属于“五运六气”。

另外,子、午、卯、酉在四柱八字中叫做“四正”。因为子是正北方是阳水,午是正南方,是阳火;卯是正东方是阴木,酉是正西方是阴金。他们位居正中,气专而纯。

什么是“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子午当南北二极,居其所而不移,所以“子午为经”;卯酉居于东西两端,东升西降,列宿周旋无已,所以“卯酉为纬”。

图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二分二至图(网络图,仅做参考)



因为太阳日影方向是南北方位,是不会受到太阳一年中从南北半球之间来回运转,而导致太阳东升西落的位置产生变化,也就是说,东西方位是会因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并不固定,但是,南北方位是固定不受影响的,所以,才称之为“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0:44:17
罗盘中的三种定位方式

罗盘是按照二十八星宿排布,兼查七政十一曜躔度为当时天盘,又分动静。时宪星历(用清代的历法有错误,还是用宋代开禧历的度数为好)直接对应,然后将虚中对正子中,即是静盘。其原理为地球公转,诸星随太阳于黄道,一年一周天,此时之子,即天球之子。盘面上的太阳,叫历数太阳。

古书曰:“罗经必一尺二寸,应十二个月;周长必三尺六寸余,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层必二十四,应一年岁时二十四节气。中间必有天池—太极者业,外具二十四层,天池为体,二十四层为用。”

罗盘尽管有很多种,但是基本都要有天、地、人盘,涉及三个方向,天盘——太阳日影方向,地理子午线;地盘——地磁方向,地磁子午线;人盘——北极星方向,天球子午线。

中国古天文学和星象学根据月亮(太阴)的盈亏和太阳的行程,确立了地球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时间”序列。并由此,把“时间”扩充到天体和宇宙的“空间”,形成了按照中国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学,即二十八宿与地球表面的对应关系,天文的名称叫做分野。

这是中国古文明的“时”“空”统一观念,即宇宙观。

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测定东西南北四方及时辰的方法,一般有好几种。

一、圭表测影方位

《周礼·夏官·司马》说:“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影,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

简单说下:

立竿测影的“竿”,也称“表”。“表”的影子,古书作“景”,也专称为“晷”,即日影。用于立竿测影的“表”后来专门化为“日晷”。

立竿测影的方法是:立一根垂直于平地的标杆(一般长八尺),每天早、中、晚三次测量日影长度的变化,还要与漏刻和夜间北极星的位置相参照。每天日影最短的时刻,就是太阳上中天(“正南方”)的时刻。

图 圭表测夏至、春秋分、冬至



测定太阳上中天的准确时刻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第一,可以较精确地测定南方,从而可以定出东西、北方。

第二,可以定出午时,即一天时间的中点。所以到现在我们还把一个白昼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半,原因就在此。午时制度是时刻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可以定出夏至和冬至。

立竿测影的作用是:

①正日影,即考定日影的精确性;②测土深,是指测量地球的直径;③求地中,是指求证地球的正中心——极。

《周礼·地官·司徒》指出:“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土圭,古时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量土地的器具。“测土深”并不是指“测土的深度”,而是指“测地球的深度”。

郑玄曾经注释说:测土深是指测量南北东西的深度。即是测整个地球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深度。也就是整个地球赤道的从南到北的直径和从东到西的直径。因为如果是测地平面的南北、东西直径,是不会说成测土深。

据《周礼·冬官·考工记》郑注:“土犹度也。”因此土圭就是度圭,是量度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一般是石做的,平放在地上,南北方向,用以量度每天中午日影的长短以定四时。后世又称为“量天尺”。

《周礼·春官·典瑞》记载了:“土圭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意为土圭可以精密地标识四时季节和时日月份,建筑城池则用以测定方位。


二、星辰定方位

《诗经·小雅·大东》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中国古代星相学用四象来表示方位。四象指的是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在很早的时候就以星辰确定方向了。

三、北斗星定方位

《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具体说应是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等等,也即夏历二、五、八、十一月指向正东南西北。这与战国秦汉时的十二月斗建的说法也相一致,且适合于战国秦汉时的天象。古人这种用斗柄指向来判断年、季、月、日(时)的方法是非常智慧的。

四、指南车定位

《古今注》记载:“黄帝与尤战于涿鹿之野,尤作大雾,军士皆迷,故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尤而即帝位。”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0:45:12
五、复合定位法:太阳日影+北极星定位,再+地磁指南定位(变身“罗盘”)

《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了:白天参考验证太阳上中天时的影子,夜间参考验证北极星的位置,用以测定东西方位的方法。

《周礼·冬官·考工记》、《周髀算经》都记载了:以表为圆心画出一个圆圈,并将日出和日落时表影与四周相交的两点记录下来,便可以通过连接两点的直线得到正东西的方向;线的中点,跟表本身的连线,就是正南和正北。


(1)圭表测影+北极星定位

1、《诗·国风·定之方中》有云:“定之于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据解释,定即定星,又叫营星,当夏历十月的时候,此星在黄昏时分出现在天之正中,古人认为这时可以营建宫室。“揆之于日”,就是依靠日影测定东西南北方位,这实际上就是“土圭法”。

图 《六经图》中的“楚丘揆日景图”



2、《周礼·冬官·考工记下》:“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图 《六经图》中的“公刘相阴阳图”



解释,“水地以县”就是观察木杆的影子,“为规”,就是以柱长为半径、柱立处为圆心画圆,“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就是测量日出日入的影子,“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就是白天依据太阳的影子,晚上依据北极星,以测定方位的正确性。

可见,所谓土圭法,就是在水平的地中央竖柱,并通过悬绳使之垂直于地面,然后观察太阳在日出与日落时柱子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这两个影子以柱为圆心、柱长为半径所画的圆的两交点线即正东西方向,再参考正午时的柱影或夜晚北极星的方位来校正。


(2)、地磁指南定位

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

《韩非子·有度》说:“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亦谓:“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就讲了罗盘的来历:“玄女昼以太阳出没而定方所,夜以子宿分野而定方气,用蚩尤而作指南,是以得分方定位之精微。始有天支方所、地支方气,后作铜盘合局二十四向,天干辅而为天盘,地支分而为地盘。”


罗盘盘面有三个方位,除磁针方位外,在罗盘中间的二十四山向是北极星方位,称为中针,也叫“人盘”。

在罗盘外圈的二十四山向是日景方位,称为缝针,也叫“天盘”。

中针(人盘)必须依靠晴朗天气能望见“北极星”才可以定位,缝针(天盘)必须依靠“太阳光”照射日影才可以定位,正针(地盘)是依靠“磁针”指向定位的,因而不受气候的影响。

正针定位以后其它中针缝针及各该圈的附盘都相应定位了。

正针依靠天池内的磁针指示定位的南北方位,在罗盘盘面注记的其北方正位是指向缝针二十八宿的虚宿和危宿的界缝,南方正位是指向二十八宿张宿三度。

所以校正罗盘要把天池内底面(通称海底)的红线北方必须对中虚危二宿界缝,南方对正张宿三度。

王赵卿著《南针诗》说:“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宿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

在《灵枢·卫气行》提到:“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按其所说,天上的星宿的南北经度是“虚张为经”,为什么罗盘的人盘南北方向要对准虚危二宿呢?

这里不仅提到了指南针,也明确提到了磁偏角造成不能对应虚张二宿,这磁偏角的角度,即北方“虚”、“危”宿之间,或“南方张(宿)度上三乘”,这才是真正的南北方位。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0:50:36
罗盘为什么不是虚张之交对子中呢?


正北与磁北

事实上,正北与磁北不一样,这就是产生磁差的原因。正北在地理上的北极,是北冰洋中间的一个点。磁北是由地球本身磁场所决定的,在加拿大东北方,距离正北大约一千哩(即英里)。

罗盘磁针在正常状况下总是指向磁北而非正北,因此,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这要看在什麼地方使用罗盘。如果在较远的南方「赤道以南或南半球」使用罗盘,只会出现较小的磁差,因为对於这个距离来说,地理北极(正北)和地磁北极看来很接近,当然,如果罗盘恰好在连接著这两个北极的直线上,就不会有任何磁差。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地球磁场的南北两极与地球地理南北极(自转轴极点),大致接近,又不完全重合。磁场南北极不在地球的自转轴上。根据测定,地球磁场南北极连线(假象直线)跟自转轴大约成11.3°的夹角。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地磁极位置一直在变动,有资料认为目前是以19公里/年在移动。

图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下面是不同时期所测的磁极位置数据:

1961年 ,磁北极在:74°54′N 101′,磁南极在:W 70°S 148°E。

1970年:磁北极在: 76°N 101°,磁南极在:W 66°S 14°E。

1996年 :磁北极在:79°N 105°,磁南极在:W 647°S 138.6E。

伦敦 1580年磁北方向偏东11°度,1819年磁北方向偏西24°度,240年间移动了36°平均每年0.15°。

图 磁偏角动态图



中国幅员辽阔,磁偏角最大可达到11度,而国外则更大,如加拿大达到了35度。


磁偏角

罗盘上所指的南北与地理南北略有差异。地球的北半球有磁南极,南半球有磁北极。磁场矢量大体上是由南方指向北方。磁子午面和地理子午面之间形成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磁偏角是北极与地理的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一般规矩是,如果磁北的指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西偏。我国大面积的区域,是磁北西偏。

磁偏角因不同的经度而有差异,风水上一般只讨论磁北极,不使用地理北极,所以看地图寻找磁北极,需要将地理北极需要换算成磁北极。一般来说纬度越高,也就是接近地球两极,偏差越大。地球赤道一带,磁偏角较小。

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可以说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

简单的说是由于地理北极与磁北极有偏角,使得罗盘地盘之子中,必不能与地理子正对应,古人发现,当将地盘子午对臬影后,指南的针路要偏在壬丙间。

那么,古人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据说唐代堪舆家丘延翰(西元 713~741 年)时,罗盘的二十四分位圈以地磁 15 南北极为准,磁针指向午位,即正针方位。

到晚唐杨筠松时,考虑到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在罗盘上加了一层变化方位圈,此时的磁偏角是北偏东 7.5°,这一方位圈即称为人盘,使用缝针。

到12世纪的堪舆师赖文俊时,磁偏角变化为北偏西 7.5°,于是又在罗盘上加了一个方位圈,即天盘,使用中针。于是就形成了风水罗盘的三个基本方位圈。

古代的地理堪舆家,每到一低地,用日影定向法,确定了地理的子午,然后直接套进罗盘的子午线,可以格龙、立向、消砂纳水了。

地盘正针反映磁极子午;天盘缝针,为杨筠松所创,反映的是日影子午,也就是地理子午;人盘中针,为赖公所创,这个中针是根据开禧宿度之天星二十八宿所创,反映北极星方位,人盘中针五行与开禧宿度一一对应,作为消砂之用。

其中,人盘中针反映的是北极子午,也是天文子午,也就是地球自转轴所指北极星方位,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实际上北极子午,与地理子午差了1度左右,严格来说并非真正的中针。

确切的来说,因为“北极星”位置并非总是正好在地球北极轴所指的正北极点上,两者是有一定差距的,目前的“勾陈一”北极星位于离地球极轴北极点最近的位置。

因而杨筠松是用在验盘上以子午对日影,然后用壬丙定针路,所以叫“壬丙真针路”。这样来确定天地极的偏差和定针之用,所以杨公盘式会是又设子午,形成内外二盘,这样,当外盘子午针直接归位时,就能知道,天之子午正是内盘子午。

罗盘的这种排列也就与地磁极的移动和风水学发展史有关系了。

唐朝卜应天所著《雪心赋》中有“立向辨方,应以子午针为正”之说,这里的“子午针”就是指南针。因为磁北极和地理北极是有差别的,因为有磁偏角。而真正的南北是子午线,所以这里才说以“子午针为正”。(《灵枢·卫气行》:“子午为经,卯酉为纬。”)

北宋庆历元年(1041)司天监杨惟德在《茔原总录》卷一中指出,定南北方向时,等到磁针的摆动停止时,在子午方向仔细校正,才能得到准确的南北方向。

杨惟德《茔原急录》“取丙午壬子之间是天地中”。

图 罗盘显示的地磁偏角方位示意图



稍微晚的沈括《梦溪笔谈》中也提到“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

《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所辑《管氏地理指蒙》中,留有宋初著名堪舆家王伋一段重要注语,说:“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度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断不灵”(《管氏地理指蒙·释中第八》)。

王伋的重要注说,不仅提到了指南针,也明确提到了磁偏角的角度,即北方“虚”、“危”宿之间,或“南方张(宿)度上三乘”。(《灵枢·卫气行》说的地理的子午卯酉是:“房昴为纬,虚张为经”。但是磁偏角导致正北方位在虚、危之间。)

地盘正北(子字)对应虚危之间,正南(午字)对应张宿3度。

此为赤道宫度,地理家以此盘28星宿为准。

赤道28星宿的星距度数,历代都由天文官测量天文数据、制定历法。宋代发明旱罗盘并把28星宿刻在罗盘外盘,所用的28星宿星距度数是以当时的开禧历的度数(即开禧宿?度),后世延用,所以这种罗盘被称为开禧盘。(现在一般用时宪星历,不过一般人都不知道这个历法错误很多,还是用宋代开禧历的度数为好。)

这说明在中国磁针罗盘问世后,最先应用的是堪舆家,最早发现磁偏角的也只能是堪舆家。所以,《坤舆万国全图》是大有深意的呢!

对于此,清代纪大奎《地理末学》在黄赤道宫度说:

“罗盘分经之法必以赤道宫度为准,而不用黄道宫度者,赤道当天之腰,以天枢北极为中心,故宫度整齐,与地平相配。

黄道斜络于赤道内外,阔狭不齐,乃日行经由之处,非南北二极中半之正处也。

测候之法以日躔为准,故必从黄道推算。然黄道有岁差,其与赤道相交之处及南北纬度最远之处,每岁渐移则宫分亦渐移,故必以中气过宫,盖二分(春分秋分)日躔当赤道之交,二至(冬至夏至)日躔当赤道之最远也。

赤道纪度分宫虽随黄道转移而其体则终古不变,故地理家宫度分经之法,仍以东西南北:苍龙白虎朱雀元武之象为定,以黄道之岁差虽移,而二十八宿之星象不易故也。

若选择时日,推验七政缠度到山到向,必用黄道十二次,但以合于地平二十四山,又须以黄道宿度纳于所值赤道经度之十二宫方不误……凡十二宫每宫三十度,每度六十分,周天平分三百六十度。

古法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者,特以岁候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逐日验中星所过为度,此以天就岁之法,非天之本应有此度数也。”

这就是中国的“天球-赤道坐标系”,不会受到黄道“岁差”影响而变化,这是非常聪明的选择,也是天文实测才能产生的方法。

因为必须考虑到在实际过程中太阳一年运动导致的东西方位纬度变化,岁差影响,星象变化等等,如果以变动的“黄道”为基准,就不易观测计算,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以恒定不变的基准,“以不变应万变”不受天象变化影响才能持续使用!

中国古代早就知道“黄道”、“赤道”和“白道”等等天体运行轨道,为什么不用“黄道”作为基准坐标系?原因就在于此!

西方的“黄道坐标系”自然不可能是经过实际天文观测而产生的,否则不会出现后来改回中国的“赤道坐标系”,如果知道就不会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黄道坐标系”不是不可以用,但是没有“赤道坐标系”作为恒定基准,黄道也是难以确定的,起码春秋分点都是黄赤道交点,没有“天赤道”何来黄赤道交点呢?!

中国古人的很多做法是非常智慧的,是经过上千年检验的,才能长久使用,有些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不适合做,如今看来明代徐光启和利玛窦等人都是自作聪明的错误做法,未必真懂中国古代天文,为了某些不可告人之目的,却将真正懂得的人赶出了钦天监,所以,才制定出了错误连连的历法啊!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0:57:27
十二时辰与天极“子中”

我国古代纪时,最初分一昼夜为100刻。这办法一直沿用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期间曾改分为120刻,96刻,108刻。

但大多使用百刻制,到清代又改为“96刻制”和十二时辰配合使用。所以,“96刻制”并不是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引进”西方的“时刻制”,而是中国古代曾经采用的计时制度中的一种。

古人把一天平均划分为100刻,而一天还平均划分为12时辰,所以严格的说,一刻等于现代14.4分钟而不是15分钟,古时一刻为100分,1分为100秒。

另外,从日落到日出,古代还将夜晚平均划分为5份,从一更到五更。

古代自黄昏至拂晓一夜之间,有甲、乙、丙、丁、戊五个关键时间点,谓之“五更”。

图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表



夜间时辰 五 夜 五 更 时 间
黄 昏 甲 夜 一 更 19—21
人 定 乙 夜 二 更 21—23
夜 半 丙 夜 三 更 23—1
鸡 鸣 丁 夜 四 更 1—3
平 日 戊 夜 五 更 3—5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由于一年之中昼夜长短变化,每一更的起止时间都会发生变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半夜“子时正”12点,一定在三更的正中间“三更半夜”。(这是为什么呢?虚天之中“天之中在子”。)

如果再细分一个时辰,又分上下,即初刻和正刻。再细分,一时又可分八刻。这样就只需在刻度上不断划分就成了。大约的分法,如子时,子时初会在壬,子时正,会在子。

实际更精确点,如子时初刻,太阳会在壬中,在正刻时,太阳会在子中。对应我们现在的钟表时,就是一个小时走15度。一个小时约走一山。

这与现在的太阳时角计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太阳时角,南点向西起算,分为360度,24时。

太阳时角是以正午12点为0度开始算,每一小时为15度。即14点和10点分别为30度和-30度。方位角是以正南为0度,向西为正。

一直疑惑为什么太阳1小时走15度呢?原来是与罗盘二十四山对应十二时辰的缘故!


实际准确的说,子时晚上11点,天赤太阳至壬中,“子时正”晚上12点,天赤太阳设至子中。其它时辰依次类推。

这是天赤道定义,也是时辰定义。这就是为什么七政四余要用卯立命的原因。即从天赤的角度,它是恒定的。太阳子正至子中,卯时太阳必在卯,必东升。

太阳东升西落的方位就是卯酉东西方位。“卯”为太阳日出之时。

但是,由于太阳一年当中从北半球转到南半球,再回到北半球过程中就有了“二分二至”,导致,太阳的东升西落方位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变化,唯独南北方位不会变化。这就是“定者为经,动者为纬”。

汉代王充在《论衡·谈天》指出:“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

因此时,是纯天盘的。那怕出生在高纬度的北极看不到天星时,太阳仍会每天准时在天球由子至亥一周天,仍会是卯时,太阳出于天盘卯。

重点在“子”,不管“岁差”怎么移动变化,夜晚十二点的只会是“子正”,代表十二地支对应的十二时辰依然循环不止。

太阳每天照常东升西落,时间上的十二时辰依然如此,因而每天夜晚太阳12点时都会在“子中”,这是不会变的。

“子午为经”,南北方位是子午,“定者为经”,南北方位固定,因而夜晚“子时正”太阳处于正北方位。

只需知道或记住,太阳于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太阳出山方和时刻即可。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天文历法地理坤舆术数等人士,是可以不用电脑,也可以不用会函数公式的。

(只需直接记住规律,安记罗盘二十四山即可。然后记住太阳出没歌。而太阳出没歌也有规律的,也是可以直接安记于罗盘的。附太阳出没歌:正九出乙入庚方,二八出兔入鸡肠。三七发甲入辛地,四六生寅入犬藏。五月生艮归乾上,仲冬出巽没坤方。惟有十与十二月,出辰入申仔细详。)

之所以不需要现在那么复杂,不是不知道,而是化繁为简了,因为古人经过长期天文观测总结出了一套规律体系,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轻而易举的可以根据时辰方位对应读出当时的方位时辰角度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古代航海也需要罗盘的原因之一了!

是以,流传下来的明末抄本航路专书中同样有太阳月亮的出没时间表,还有“定太阳出没歌”和“定太阴出没歌”。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1:05:47
罗盘二十四山上的“太阳”方位与时辰


罗盘动盘的原理是,地球每日自转一圈。这时的太阳,叫“真太阳”。

因而动盘转动的灵机在太阳和时辰。罗盘上的二十四山(方位),也可以用以代表时间的。

罗盘上的二十四山(方位),一是代表时令,二是代表时辰。

因为代表时令,是从冬至开始,即冬至时,假定,太阳走到子之中,即罗盘零度。然后,一年一周天,将二十四山分属二十四个节气。

两者一个是时间节气体系,一个是山位体系。

第二是代表时辰的,也是一样,假定太阳在子时中,走到子之中。然后一天一周天。

古人将十二时辰、十二月配以十二地支,以应天象,一个罗盘,就将所有体系融合在一起了。

这是因为,太阳日影方向,既表示时辰,也表示方位,

大约陶寺遗址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了圭表来测日影定季节了。最早的表是用木制的,或用竹竿,也有用石柱的,它们都是容易得到的材料,为了测量日影长度,周代使用一种专门尺子——土圭。

“土”是度量的意思,“圭”是一条尖头的玉器,土圭就是量度日影的一把玉尺。


古人的“时空一体观”

圭表测日影会得到哪些认识呢?!

一、表示时间、季节。

《尚书·尧典》讲到四个节气。以昼夜变化依次为“日中,日永,霄中,日短”,这就是根据日影长度来命名的,即后来定名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简称“二分二至”——中国人由此确立了“时间”的概念。

比如,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这样既知道了“正午”的时间,也知道了“正北”方位。

需知:

白天时,太阳“正午时”(12时)一定在正南方向,日影投向正北方向;夜晚时,太阳一定在“子时正”(24时)在正北方向。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子午”南北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而“卯酉”东升西落则会因为太阳一年从北到南回到北半球的过程而发生位置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会说“定者为经,动者为纬”了。

因而,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以十二时辰推知太阳方位。

图 “圭表”显示四季日影



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也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射,表影则最长。

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譬如,理论上,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时间长度。

二、方位。

《周礼》中的《地官?大司徒》篇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这就是利用圭表测影法来定方向,以求地中。

图 日影确定地理子午(圭表测影方位示意图)



一天之中,日影最短时为正午,正午时日影投向的方向为正北,太阳处于正南;南北连线直角交叉线则指向正东与正西,以此定出了四面、八方——中国人由此明确了“空间”的概念。

《周髀算经》记载了这一内容:“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都是指表影方位的。冬至日出东南而没于西南,即日出辰位而入于申位;夏至日出东北而没于西北,即出寅位而没于戌位;只有春、秋分日出正东而没于正西,即出卯位而没于酉位。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1:09:22
太阳时辰与方位合二为一

因为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时刻日影的长度不同,日光投影的刻度不同,通过长期的观测记录,比较研究,就可以获得不同时空节令的相关数据。

古人利用土圭测量日影,将一年之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定为“日长至”(冬至),昼短夜长;日影最短定为“日短至”(夏至),昼长夜短。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等长,定为春分秋分。如此一来,两分两至得以确定,而随着时代发展二十四节气这种反映太阳运行规律的主要用于指导农事的历法也就逐渐形成了。

图 清《钦定书经图说》夏至致日图,描绘古人立表测影的情形



中原大地幅员辽阔,古人相继发现:在南北不同地点,正午时间测出的日影并不一样长。

图 洛州无影示意图



在反复测量中发现,在某一个地方的正午时分,放置圭表观看,标竿下“无日影”,这样就把放置标杆的地点视为“地中”,而这个时间点被命名为“天中”,以“地中”为坐标,可推演其他地点的“经纬度”。

立竿测影求出来的“地中”,即是“天中”,古人称之为“天轴”,亦是天极。

汉代王充在《论衡·谈天》中也指出:“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即“极”为天的正中心,现今中华大地所在的天下在天极之南。

即《开元占经》所说的:“南极北极天轴所在,转运所由,譬车之有轮,所以自行也。众星皆无常,惟北极守中不易,是以知其为天中也,天倾,故极在中北。……天圆地方,极枢中央,动以历静,时乘十二。”

将日影刻度每日每年记下,据此可测定一昼夜十二时的起止点、推算出一日一百刻、一月三十天、一季三个月、一年十二个月的起止点;进而确定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天,以及十二年一周天,三十年一世、六十年一甲子的时间演变;由此衍生出天文、历算、农业安排、动植物生长四季变化的一系列知识来。

正是利用对日影的时间与方位的测量,当日出表影指向东西的时候,或者正午表影指向南北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同时获得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所以,辨方正位与时间计量源出一处“立杆测影”。

也就是说,由立竿测影活动同时获得的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

通过测量“日影”,测出了“天”“地”的运行规律,找到了时空转换的法则。这是当时最精密的时空测算,且与农业生态息息相关。

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时空一体观”了,来自于真实的太阳日影观测!


西方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天文观测,这就是它们总是弄不懂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牛顿一开始能认为成“绝对时空观”,正是它们当时的天文理解水平,说明西方爆发的天文知识是来自于外界,而不是来自于它们本身的天文观测!

不管是西方的牛顿绝对时空观、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还是笛卡尔物质空间时空观,都是不准确的错误的纸上想法,只要真正对太阳日影进行观测过,就不会得出西方那些错误时空观!

相信,就是今天大家了解了太阳日影的时间和方位以后,也不会有什么“绝对时空观”,因为得不出这样的结论,真实的世界不存在这样的一种“绝对时空观”!

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的各种思想科技文化都是来自于真实天文的抽象规律总结,而西方的各种思想却总是来自于实验假设模拟。

西方的虚假模拟如今当成是“科学世界观”,中国古代的真实抽象却当成是“迷信思想”,哈哈!真是太可笑了!

中国古代的“时空一体观”才是永久不变的真实先进!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9-24 11:41:46
为什么古代一直使用“平气定朔法”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平朔法”与“定朔法”

平朔

平朔是古代中国阴阳历中,确定每月第一天(初一、朔日)的一种计算方法。也称为恒朔。根据月相变化周期的长度(朔望月=29.53059天),尽量将新月(“朔”)出现的当天作为初一,然后配置大月(30日)、小月(29日)。

平朔的计算方法没有考虑到日月的运行差距。

因此,这样定出的历法存在偏差,真正的新月(“朔”)有时可能会出现在前一月的最后一日(“晦日”、廿九日或卅日),有时会出现在初二。

这种情况下,日食会出现在晦日或者初二,后来的历法中导入了定朔的方法。

由于月行速度在一个近点月内时时变动,日行速度在一个回归年内也有快慢,日月合朔就未必在平朔这一天,所以历史上记载的日食或在上月的晦日,或在本月的初二。


定朔

定朔:古代中国传统历法中,确定每月第一天(初一、朔日)的一种计算方法,与平朔相对。这种算法的原则是,将太阳黄经和月球黄经相同(日月合朔)的时刻称为“朔”,将含“朔”的当天称为“朔日”,作为每月的第一天(初一)。

南朝刘宋何承天撰元嘉历,主张废“平朔”而用“定朔”,也就是以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以日月黄经相差一百八十度的时刻为“望”,以这天为“望日”。之前用平朔虽然一大一小甚有规则,但和天象不符,用定朔则日食一定发生在朔日,月食一定发生在望日。

太史令钱乐之和兼丞严粲等虽然认为元嘉历优点很多,可以颁行,但提出批评:“每月朔望及弦皆定大小余,于推交会时刻虽审,皆用盈缩则月有频三大,频二小,比旧法殊为异。”请何承天考虑修改。员外散骑郞皮延宗也不赞成用定朔,最后何承天仍用平朔法。

梁朝虞 造历主张“月朔以迟疾定具小余,有三大二小”,因侯景之乱,新历未及施行。北齐信都芳私撰灵宪历,用定朔,称:“何承天亦用此法而不能精,灵宪若成,必当百代无异议者。”但历法还没完成他就亡故。

平朔法一直用到唐初,唐武德二年,傅仁均造戊寅历才用定朔,后由于贞观十九年九月以后,有四个月连续是大月,历家认为不是平常应有的现象,所以又恢复用平朔。

到了李淳风的麟德历再用“定朔”,但作了“进朔迁就”的方法,以避免四个月连大的现象。之后定朔作为传统历法的基本算法,一直沿用至今。

图 夏历二十四节气、大小月原因图




算法

将日月合朔(太阳黄经和月球黄经相同)的时刻称为“朔”,将含“朔”的当天称为“朔日”,作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

图 我国传统历法根据先后二次合朔间隔的日数,定大月或小月





为什么古代一直使用“平气定朔法”呢?

历法上关于定节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最早使用的“平气法”,由于观察精度的原因,古人最初以为太阳运动是匀速的,所以简单的将一个太阳周期划分为均等的24份。

另一种是在北齐张子信发现了太阳运动不均匀性,给中国历法带来了本质上的一次变革,出现了按照太阳真实运动来划分节气的“定气法”,从此有了“平气”与“定气”之分。

到隋唐时期,历法计算中第一次出现对太阳运动不均的运算,但为了保持历法传统,规定定气只用于日月交食等需要精确运算时,排节气依然使用“平气法”。而第二次到明末清初正式才改为“定气注历”。(除了历法中使用节气,排八字也要定节气的。)

太阳运动既然不均匀的,历法上就要修正——把太阳平行度修正为实行度。

隋唐以后的历法,几乎都有此项修正内容。定气本身是日躔(chan)修正的一种形式体现。

刘焯黄极历中,首次提出求定气,还给出每个节气躔衰,躔总,分别代表本气内太阳【实】行与【平】行的差值和太阳【实】行与【平】行差的累积值。相比之下,大业历和戊寅历给出盈缩分,不进一步求出定气时刻。

而后的麟德历,以躔差率、消息总等数值修正每个节气太阳实行度分。也明确给出了求定气法:各以气下消息积,息减、消加常气(按,平气,又名恒气),为定气。


日躔,历法术语。表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变化。

《大衍历·历本议》:“日行曰躔”,故常省称日躔,用二十八宿的赤道宿度或黄道宿度表示,两者约相当于现代天文学的赤经或黄经。古人把周天分为365又1/4度,认为太阳日行一度。

到北齐张子信发现日行有盈缩:冬至最盈,春分平,夏至最缩,秋分又平。

隋刘焯《皇极历》首先创立等间隔二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行盈缩,但该历没正式颁行。而导入日行盈缩于颁行历法的,则为隋《大业历》及其后;唐《大衍历》改进为不等间隔二次差内插法;元《授时历》则采用等间隔三次差内插法。

因为,太阳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这和西方现在的天文概念一致,所以黄道的定义就是太阳视运动的轨迹。

《三字经》中也有提到黄道:“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实际上,中国一直有“黄道”,常说的“黄道吉日”不就是吗?!

但是,因为定节气的变动,又随之带来定某月初日的不同、及置闰等一系列问题。

历史上发现的“月行迟疾”现象,即月亮运动不均匀性,出现历法上的“定朔法”,但是当初关于“平朔法”和“定朔法”问题也争论了很久。

隋唐的那一次历法改革中,虽然只是从“平朔平气法”变为“定朔平气法”。之所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是因为会导致几个月连续出现大月或者小月,直到后来李淳风提出了“进朔法”才使得这种情况消失。

虽然北齐张子信很早就发现了“日行迟疾”现象,但是,若是历法中完全采用“定气法”又产生许多出新的问题,增大了计算应用的复杂度。

古时计算历法是以冬至点为起点,因为天文观测中,冬夏两至最易观测。然后按照算法推算出其后节气。但改革后,使用真实太阳行度,使得节气天数不均,配合月相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会导致置闰等许多问题,计算复杂度加大许多,并不易于民用推广。古人也深知此问题,所以一直使用“平气法”。

所以古代用历并不仅仅追求精度,考虑到推广度因而牺牲一部分精确度才一直采用的“平气注历”。

而且在“平气定朔法”中,每个月份总唯一对应一个中气,不会是二个中气,如果没有中气则置闰。历法用平气,可以确保传统的“无中置闰”原则,容易检验。

这种历法不会出现一个月包含二个中气的情况。如果希望这种历法中也体现定气,那就引入一个定气的时刻表。

在清初的争论中,主张定气法的张永对平气法的一段话,也很清楚的说明了古人一直都知道“平气法”和“定气法”,两者都有使用在历法测定计算当中。

《数学八卷》:“如史记冬至有从测影得者,书曰某日影长。影长者,定冬至非平冬至也,平与定之差随高冲离冬至远近而异……其相差之极亦如今之春分、秋分,前后约差二日有奇。历家记冬至必据影长之日,人事之最重大者,如朝会、圆丘皆是日为定,则自古以来冬至皆用定气矣,一岁节气独冬至用丁,其余二十三气皆用恒,宁有是理?”

所以,古代历史上测冬至多是“定气法”,但其余计算又用平气,一个历法两种方式同时存在,但在重大的事情中,所用的皆是定气为准,这是为了验证准确,采用能够体现真实度的“定气法”。

特别说明的是:

无论按照平气法(1645年以前使用)还是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推算,冬至的具体交节时刻都是完全一样的。这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是仅有的一个。也是非常特殊的一个!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07 08:40:36
为什么正月放在寅月呢?


这里先说明一下斗建这个概念,古人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来确定一年中的四季,例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古代中国使用地支指代方向,子是北方,午是南方,卯是东方,酉是西方,宫城的南门叫午门,经线是南北向所以又叫子午线。建子之月就是斗柄指北之月,可以看出早期中国也采用过观察斗柄的方式。

虽然太阳的时辰和方位源出一处,既表示时辰,也表示方位。

现在不少人喜欢使用表盘时间指代方向,反正,用时间指代方向反而记不住,需要换算一下才能反应过来。

如果用地支同时表示时辰方位倒是容易理解记住。


秦以前,夏商周曾经选择过把正月放在子月(建子)、丑月(建丑)以及寅月(建寅)。

“夏正”:夏以寅月为正月(岁首,一年的第一个月,即今农历正月),商以夏历十二月(丑月)、周以夏历十一月(子月)为正月, 见《史记·历书》。秦及汉初曾一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自汉武帝改用夏正后,历代沿用。

一个特例是武曌(国号周)载初年间(公元690年)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689)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久视元年(700)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

“殷正”:殷历,殷商时期的历法,殷历正月,相当于夏历十二月(丑月)。

“周正”:周历正月。即夏历十一月(子月)。

“三正”与“月建”有关,月建一般是指十二支而言,如建子、建丑、建寅等等。

十二支命名,蔡邕《独断》说:“支,枝也,其名一十有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是也。”

十二支含义,《史记·律书》有这样说:“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尼纽未敢出也。寅,言万物始生,然也。卯,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盛也。辰者,言万物之娠也。已者,言阳气之巳尽也。午者,阴阳交也。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也。酉者,万物之老也。戍者,言万物尽减也。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

另外,建又指十二个表示当下态势的字,即“建,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除”,月建指摇卦当月的月地支,也称月令、月将。月建在当月三十日中当权得令,对卦爻的旺衰有着直接影响。五行在四季十二月中呈旺相休囚的周期性变化,当令的月地支便为月建。

十二支和十二月相配,依序称为建子月,建丑月,建寅月等等,这就叫“月建”。这里还涉及另外一个概念“十二宫次”,以后再说。

在历法发展过程中,古代利用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定位月名。

中国古代的历法,民用历谱并不都是寅月为首(正月)的。

夏历岁首是“寅月”,选择寅月有个好处就是离“立春”很近,在筹备春耕的时候总是更能提醒人,新的一年确实到啦!

但是,真实的原因却不是这回事,而是为了对应北斗斗柄在冬天指向北的缘故。

我们通过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可知“子”位在北,“午”位在南。

比如,“周正”:周历正月建子,岁首是夏历建子十一月,那么到了周历十一月就不是建子月了,也就与天象四季不符,周历十一月就不是冬天了。

所以,周历冬至月不是十一月,也就不是冬天的,季节对应的并不太好。

既然冬天的北斗斗柄指向北,那么子月应该是冬至月才对,但是,如果岁首选择夏历“子月”十一月,或者是“丑月”十二月的话,那么显然冬天的十一月、十二月就不可能是建子、建丑月了,这不符合天象。

到了汉朝太初历,才把历法改过来,改作寅月为年首,这样,子月就对应十一月了。

古代以“子”为北,斗柄指北时,正好是冬至附近,所以把“冬至月”定为“子月”时,北斗斗柄也正好能够指向北方,后面的丑月,寅月都用类似方法来指定。

毕竟以寅月为正月,子月就是十一月,此时北斗的“斗指子,则冬至”,子月也是冬至月了。

所以,这时的冬至月既是子月也是十一月了,既符合四季又符合天象了!

现在明白十一月为什么子月了吧。

这是因为古代历法用北斗星斗柄指向冬至这个天象来定位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07 08:44:27
北斗七星——挂在天上的钟表和月历


北斗星指示四季

图 北斗七星图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北斗星还有周年视运动,即固定在傍晚或夜半的一定时间观察,其斗柄方位每天西移1°,每月移30°,一周年移动一周又回到原处。因此,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可以利用斗柄的指向确定季节。

图 图片来源:Stellarium

地球的自转轴指向北极星方向,所以会看到上图中天上星星绕着北极星转的现象。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也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这反映的是地球的运动。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在北方天空的位置略有不同,斗柄所指方向也会变化。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前半夜夜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

图 北斗七星指示四季图



《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皇帝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

《鹖冠子·环流篇》说得最为明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就是说:若把观测的时间固定于傍晚,则二月春分时分斗柄指东,五月夏至时分斗柄指南,八月秋分时分斗柄指西,十一月冬至时分斗柄指北。借助斗柄指向地面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可以确定四个季节的中间日期,二至二分的所在月确定之后,其他月份也就容易确定了。

不过,这一“东指”的时间会逐日提前4分钟。如果每天晚上同一时间抬头仰望北斗星,会看到斗柄指向逐渐偏南。

北斗还被古人用来指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讲到其法:

“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

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

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

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

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

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

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

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

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五日而立夏,……

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

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

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

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

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

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

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

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

加十五日指酉中绳,则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向,……

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

加十五日指戍,则霜降,……

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

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

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

加十五日指子,则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锺首。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枯,冬生草木必死。”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还说:“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意思是说,北斗的斗柄连着东南方向的角宿(室女座),玉衡星对着东北方向的斗宿(人马座),而斗口正朝着西南方向的参宿(猎户座)。角宿、斗宿和参宿是我国传统星象二十八宿中最重要的三宿,它们彼此的赤经距离大致相等,而北斗正处于这三个重要星宿之间的中心位置,因而被当作参考坐标使用。

这种斗柄所指的循环,历经二十四向,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相应。这就是北斗星的“周年视运动”。

罗盘二十四山对应十二时辰,一个小时走15度。一个小时约走一山

太阳时角,南点向西起算,分为360度,24时。

太阳时角是以正午12点为0度开始算,每一小时为15度。即14点和10点分别为30度和-30度。方位角是以正南为0度,向西为正。

太阳1小时走15度,这与北极星一样1小时走15度。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07 08:46:45
北斗星指示一日

以斗柄所指定时,是古人最常见的应用方法。

北斗星在北天旋转,是因地球自转形成的星辰绕极轴“周日视运动”,一日一夜即十二时辰旋转一周。所以,观测北斗指向在一天之中的变化位置,就可定出时辰。

图 北斗星夜晚指示时间动态图



北斗位于北极星附近,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无论在北极星之上或北极星之下时,它们永远位于地平线之上,理论上在夜间的任何时刻都能看到。

只不过,在斗柄西指时(秋天),由于北斗七星太靠近北方地平线,观测难度大增。北斗绕北极星一昼夜旋转一周,正好起到时针指示时间的作用:每旋转15°即是1小时。

古人有《斗旋十二辰》算法,以斗柄所指定时,初昏时斗柄指子,等其转到指丑之时,便过了一个时辰(2小时);到指卯处,便过了二个时辰(4小时),依此类推……

除了斗柄之外,也可以运用斗柄延长线上的招摇星或其它熟识的星辰辨时。知道这些道理,便可灵活运用,掌握星辰与时间的关系。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07 08:49:14
北斗星指示十二月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

古代以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又是历法中的“月建”。

《汉书·律历志上》:“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

在《汉书·律历志》中说的很清楚:“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就说明了辰,月建所指。

这里提到的“(月)建所指”即北斗所指,叫做斗建,例如《史记·历书》集解就说:“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

《五行大义.七政》引《尚书纬》曰:“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州国分野年命,莫不政之。”

所谓“月建”,就是把黄道(即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的路线)附近的一周天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

那么北斗星斗柄又是如何指示十二个月的呢?

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郑注:“孟,长也。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焉。观斗所建,命其四时。此云孟春者,日月会於诹訾,而斗建寅之辰也。”疏:“斗,谓北斗,循天而转,行建一月一辰,辰三十度九十六分度之四十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也”

初昏时出现北斗七星,斗柄指寅为正月,斗柄指卯为二月,斗柄指辰为三月,斗柄指巳为四月,斗柄指午为五月,斗柄指未为六月,斗柄指申为七月。斗柄指酉为八月,斗柄指戌为九月,斗柄指亥为十月,斗柄指子为十一月。斗柄指丑为十二月。

图 北斗七星“月历”



就一日而言,每日从所处地球观之,北斗七星绕行北极星随时间亦由东向西进行圆周运动,每个时辰(即两个小时)移动一个地支区位(也是周天30度),一天十二地支恰为一周,恰好又与太阳“周日视运动”相吻合。因斗建(所处月令)之不同,北斗七星于天球上位置,在不同月令虽同一时辰,亦有所差别。

由于夜半既是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终点,也是新的一天阴阳消长变化的开始,所以就将“子”这个十二地支之首放在这一时段,其他依次类推,十二地支以间隔30度于周天排序的,等分一个太阳回归年,每支恰恰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即所谓“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灵枢·卫气行》)之意。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07 08:53:49
十二地支连接时空天象

因为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向由十二支标记的空间区位时,恰恰也相对应着太阳回归年相应的月份。所以古人在北斗星天文背景下,运用十二支标记相关的天球空间,同时也标记着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该空间的相应时间。

十二地支纪日、月、年、时

例如:

十二地支纪日:《灵枢·九针论》“其日戊寅、己丑”则是干支结合应用纪日;

十二地支纪月: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之“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

十二地支纪年:《内经》中的《素问·天元纪大论》之“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即是运用于纪年;

十二地支纪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如“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

而《灵枢·卫气行》等就是北斗星配合十二支的具体应用。


北斗星运转对应一日一月一年

在地球观察,以北天极为中枢划分为子、丑、寅、卯等12宫的空间区位,北斗七星绕之而旋转,其每月、每日、每时所现天象,如同时钟之时针、分针、秒针各自的规律移转,而太阳每日、每年,月亮每日、每月的周期性变化的天象也有钟表历法的作用。

古人通过对这一日月时、北斗星等运行规律性及循环周期,抽象出十天干十二地支来纪历,这乃是极高智慧之表现。

北斗星分别按年按日遍历十二宫,所历一年之春、夏、秋、冬四季,与一日之晨、午、昏、夜,行度相符,即以斗纲所建,春行寅、卯、辰宫,夏行巳、午、未宫,秋行申、酉、戌宫,冬行亥、子、丑宫;一日则晨行寅、卯、辰宫,午行巳、午、未宫,昏行申、酉、戌宫,夜行亥、子、丑宫。

是以对照行度,春比之日东升,夏比之日中天,秋比之日沉落,冬比之日反背。如此,北斗七星行度已寓一年中气候与一日中温度之变化,同有寒暖燥湿的大小循环于其中,且又可明地理之方位所在。

盖晨行寅、卯、辰宫之际,正是日行天东,则东方配属寅、卯、辰;午行巳、午、未宫之际,正是日行天南,则南方配属巳、午、未;昏行申酉戌宫之际,日行天西,则西方配属申、酉、戌;夜行亥、子、丑宫之际,日行天北,则北方配属亥、子、丑,均为理所当然。

图 斗转星移—星轨中心就是北天极



换种方式来理解的话,以天象来解释。

随着地球的自转,北斗七星的勺子柄就如同钟表的指针一样,绕着北天极旋转(逆时针),它每移动15°也就意味着过了一个小时。(北斗七星指示一日)

北斗七星每天逆时针偏移1°,一个月就是30°(北斗七星指示一月),3个月累计一个象限,一年又回到了原点(北斗七星指示一年)。

所以,北斗七星的斗柄相对于地球不停地旋转的,绕着北天极自东向西转(逆时针),每移动15度为一个小时,一天就是24个小时,每天偏移1度就是一个月30度,每旋转一周天为一年时间。

古代绕天一周称一周天为365.25度,故“一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素问·六节藏象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余气而盈闰矣。”

因此,一年十二个月,每15天一个节一个气,每5天一候,太阳一年变化十二次,把一年365天分成十二等份,同于北斗七星一年变化十二次,又对应月亮十二个月周期。因此,古人把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用来指示一日、一月、一年四季。

图 北斗七星“钟”和北斗七星“历”



也就是说,由于地球每日由西向东自转一周,从所处地球观之,北斗七星每日绕着北极星由东向西转动一周。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春秋纬·元命苞》中说:“天左旋,地右动”,《运斗枢》篇说“地动见于天象”“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地球自转一周费时约23时56.1分(注:称一恒星日,意即天球子午线的赤经座标,因地球自转,春分点每隔23时56.1分通过天球子午线一次之谓)。

以时间来看,同一恒星较前一天约提早3.9分出现于地平面;以方位角度看,在地球上看,每天在同一时间已由东向西移动约近1度(即360度除以24小时所换算之1440再乘3.9),亦即每天在同一时间已位移1度。

将北极星运动一周划分十二份配以十二地支,北斗七星约每30日逆时针移动30度,相当一个月,移动一地支,一年遍历周天十二宫也。年复一年循环不已,此即斗纲所建之天象。

因此,诸种天文现象相互呼应,以北斗星之天象配合天干地支等符号的运用,不仅指纪历的方便,更可表天体的运行,季节、气候的变化,地理的方位,这是一套可表达天象的完整的天文体系。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07 09:23:01
天文与文明与历史

天干地支结合十二时辰、十二月、十二星次、十二星宫、二十八宿和二十四节气等等,再加上北极星、北斗星,如此就简单的表达了复杂天象,还便于记忆理解。这些结合起来相当于复现了相应的天象,类似于现在电脑模拟的星空模型,却不用那么复杂,精确度可以随着时代发展而提高,但是,如何用简单的表达复杂的天象,则是一门极大的学问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不需要电脑也可以知天象的原因了,过于追求天文计算里的精准度,那是舍本逐末了,天文的本质是观天文以察人事。

所以,《易·贲》才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方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图 斗转星移 时空穿梭动态图



是以,观天象可知:天文历法计算历算,得出“数”;天文规律总结,得出“抽象”;观察天文气象物候,得出“理”;天文对于地理分野,得出“占”。这是天象自然具备的多种功能,所以天象才如此复杂,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应用的方式用途也就不同了。

这就是《汉书·艺文志》天文序所说的:「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才是观测天文最应该做的事情!

因此,预测本身并非是可怕而又不可信的事情,当你知道了这些以后,就会明白此是天象自带的功能之一,正是有了前三种功能,才会实现“占”,所以,《易经》才会如此伟大!

历史同样也是另一种实现预测能力的存在,正是有了前人的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我们才能轻而易举获得上千年的人生积累,方可知事物的走向形势变化,进而推测将来的发展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如此聪明的缘故啦!

正确真实的历史,才能使人获得“明鉴”、“明智”;错误伪造的历史,只会让人变得“降智”、“无以为鉴”,因为伪造的历史并非真实发生的过去,无法获得有用的经验来借鉴,以供解决当前的问题!

真历史,能够看出现象发展的趋势,自然能够推断将来了,假历史得到的只是各种编造故事的错误结论,与现实不符,不可能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获得的只能是“灭亡”经验!

谁说历史不重要,历史分明最重要!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18 11:44:00
太阳(黄道)十二宫和十二星次


《史记·天官书》说到:“其日月所会之宫谓之月将”,这又是“十二宫次”,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十二星宫”和“十二星次”。

什么是太阳十二宫?什么是十二星次?

两者到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根据太阳一年视运行轨迹,看起来的确有关系,不然也不会弄混淆的。



第一、我们来区分一下太阳十二宫和十二星次的“时间”:


太阳(黄道)十二宫

太阳(黄道)十二宫在天盘上的位置到底会不会随着岁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呢?

在这里就涉及两个概念了,古人所说的“天周”和“岁周”。

“天周”是不会随着岁差变化而变化,“岁周”则是岁差影响而出现的。

即太阳在天上运行一周,终点与始点重合谓之一岁,一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又1/4日。

实际上,在地球上进行纪时的日、月、年里,都有两个概念,真太阳和真月亮的时间是不会产生变化的。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恒星”日、月、年是真正的日月自转时间,但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日月视运行轨迹,就会受到地、日、月三者交互影响,甚至是五星影响,因而在地球上的日月时间是变化的!

变化的是“朔望月”、“太阳年”和“太阳日”,这是地球上的日月时间!

所以,太阳(黄道)十二宫在地球上看到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及一年的时间。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18 11:45:22
十二星次

十二次,即十二星次简称十二次,或径称星次。每次有若干星官作标志。

十二星次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的划分。为了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把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叫做“十二星次”。

《路史》:“摄提,首纪尔。”《汉书律历志》:“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

《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部·星次》:“《帝王世纪》曰:黄帝受命,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刘昭补《汉志》亦曰:黄帝定星次,即今《尔雅》所记十二次,与二十八舍之度,皆自黄帝创之也。”

十二星次,初见于《左传》、《国语》、《尔雅》等书,主要用于记木星的位置。汉以后定型。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它们是按黄道等分的,和二十四节气有联系,如星纪的起点有说为冬至节气,中点为大雪节气,其余以此类推。各次起点在星空间的位置因受岁差影响而不断改变。

十二星次里的建子、建丑等月,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月,属于“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不同于历法的“朔望月”以“朔日”为起始的一个月。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

所以,十二星次是以“干支纪月法”来确定每个星次的起点的。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18 11:46:47
第二、我们再来了解太阳十二宫和十二星次的“位置”。

太阳(黄道)十二宫在黄道上的二十四个节点就是二十四节气,十二星次因为以“交节时间”来作为每个月的起始点,这就与节气产生了关系,所以,十二星次的确也在黄道上。

这就是为什么两者会产生混淆的原因了!


第三、两者之间的“联系”就在于:

太阳黄道十二宫的二十四节气是以“日影”为准的,而十二星次是以“交节时间”为准的。

因为十二星次以“交节时间”为起始,那么就需要在二十四节气确定以后,才能确定十二星次!

不过,在中国古代,一般认为十二星次是“星纪”以大雪节气为起始,不过,又有说法认为“星纪”是以冬至节气为起始的。不管怎么说,十二星次近似在十二节气点上,类似于现在的黄道十二宫的起始0度定在春分点上!

早先中国的黄道十二宫(星)次是以“交节时间点”划分黄道,现在则改成以“节气点”划分黄道,也就是说,就是直接用节气点划分了黄道。

这就是十二宫和十二星次之间的关系了,两者的联系在于二十四节气。

所以,由此可以推断,西方“黄道十二宫”应该来自于中国的十二星次和十二星宫,才出现了所谓西方“黄道十二宫”!

那么到底是不是呢?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慢慢来了解。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18 11:49:18
太阳(黄道)十二宫出自中国!


日月所会之处是“何处”呢?

按《五行大义·论合篇》所说:“正月,日月会于诹訾之次,斗建在寅,故寅与亥合。二月,日月会于降娄之次,斗建在卯,故卯与戌合。”

这个在《史记·天官书》说的“日月所会之宫”,在《五行大义》是“日月会与...之次”,说明十二星宫和十二星次是类似一样位置的,同时也说明这个“日月所会”指的是“所会”在黄道上,而非“朔望月”的日月合朔之日。

《汉书·律历志》中说的很清楚:“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就说明了辰,月建所指。

“辰”的本意是指日、月的交会点,即所谓“日月之汇是谓辰”(《左传·昭公七年》)。这即是十二辰了。

《灵枢·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阳,阳为昼,阴为夜。”

释义:

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十二辰,即十二支也,在月为建,在日为时。)

《黄帝内经》中的“十二辰”把黄道(即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的路线)附近的一周天划分为十二等分,由东向西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加以表示。

就空间位置而言,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时空区段,每一区段之间的间隔为30度,分别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名称表示,并且与二十八星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这里提到的“(月)建所指”即北斗七星所指,叫做斗建,例如《史记·历书》集解就说:“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

这就说明了辰,即十二辰、十二地支,月建所指,也就是斗建所指的“十二月”即是日月所会之处。

那么这里的“十二月”是指的月亮的“朔望月”呢?还是指的十二星次的“干支纪月”呢?

其实,“辰”已经说明了是十二地支纪月的十二月,而这个“干支纪月的十二月”则与节气有着关系,即“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因此,这属于十二星次的“干支纪月”十二月。

所以,十二星次在黄道上,十二宫也在黄道上,因此“十二星次”就是“十二星宫”(十二辰、十二月建)。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18 11:52:58
十二宫次:节气、月建、月将

日月所会之宫,叫做“月将”也称“十二宫次”。这里有涉及三个概念的关系,一个是节气,二个是月建(斗建),三个是月将。

从天象的角度解释的最明白,12星次对应的节气是把一年365.25天分成12宫,也就是说按照节气才能有固定对应。

太阳黄道的“十二宫次”,也即是北斗星所指的十二宫次。这和“太阳过宫”及“斗柄回寅”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它们知道二十四气。


“月将”的意思就是太阳在二十八宿的过宫。比如正月的时候太阳跑到二十八星宿室壁宿的位置,在六壬里,把太阳此时的位置代称叫做徵明。

“月建”就是将十二支和十二月相配,依序称为建子月,建丑月,建寅月等等。

实际上,“星次”就是我们所谓的“月建”,也就是北斗星斗柄所指(早期六壬盘即按此所制)。而月将则是太阳躔度过宫,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地支六合。

那么十二星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一般星次是按赤道经度等分的,并和二十四节气相联系,如星纪次的起点为大雪节气,中点为冬至中气,其余以此类推。

《汉书·律历志》所说:“星纪,日至其初为大雪,至其中为冬至,于周为正月(今冬月)。玄枵,日至其初为小寒,至其中为大寒。诹訾,初危十六度,立春。中营室十四度,惊蛰(今雨水),于周为三月(今正月)。终于奎四度。”

即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点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点交大寒等等。

这么看来的话,星纪的确与大雪和冬至节气都有关系,这就怪不得有两种说法了。应该是所指的不同,一般认为是以大雪点为星纪(丑)划分的恒定标准(后世有说冬至的,可能是加上了岁差位移后的更正)。

另外一点,这个月将六壬里是按照中气来换的,而八字是按照节来换的,比如中国认为3.5日惊蛰就是卯月,而六壬月将是3.22才进入卯宫,也就是西方所说的白羊座。

在当太阳运行在十二次之间的过宫时间,正好是每月交节日,并非是在中气以后或其他时间。这在六壬术里叫正月将登明,二月将天魁,三月将从魁等。

不过,还需要考虑到一个现象“岁差”,“节气前移”是岁差在回归年上的的第一个体现。同样,基于回归年的太阳在二十八星宿的躔度,也就是太阳的移动也会相应的后撤了(“交点退行”)。

所以,在《新唐书·历志》才说:“故三代之兴,皆揆测天行,考正星次,为一代之制。”考证星次才是如此重要的事情!

目前十二星次和黄道十二宫两者不对应,是因为现在把“黄道十二宫”的起始点改在了春分点上。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10-18 12:00:10
冬至点的迁移


由于岁差现象,东汉的蔡邕将星纪次的中点后移五度,这是为了适应变动的天象。这种方法是以冬至点所在必须为星纪次的中点为标准。而到了宋代,冬至点已经后移到了斗六度。

也就是说,将星纪次的中点根据实际天象后移到当前位置适应变动的天象,只需要将星纪次的中点后移对应新的冬至点度数即可。这种方法必须是“以冬至点所在为星纪次的中点”才可以如此做。

因此十二次度的划分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第一以牵牛初度为星纪的中点进行十二次度的划分,第二种就是以冬至点必须在星纪次的中点作为十二次度的划分。

不过,明末清初之后的历法对于星纪次又有了一次改变,将冬至点作为星纪次的起算点。

从康熙和乾隆甲子年的十二次表开始,是以当年的冬至点为起点,将黄道划分为12宫,与之前的划分是不一样的,再者现代的长历(星历)的十二宫也是以当年的冬至点为起点划分的,都不是之前的十二次了。

这样每年的冬至点都需要重新计算,所以和古代的对应不上了,也容易出错。

实际上如果按次度划分,那么大六壬的背景结构是整个恒星天。如果按节气中气划分,大六壬的背景结构以日躔为主。

而宋代的六壬特点是不去管冬至实际的所在,只以三统历的次度划分作为标准。也就是太阳只要没进入星纪次,那就不算大吉将,而是按功曹将计算。

实际上以次度划分更为合理,年年需要计算换算非常不便,应该采用“以虚应实”的方式,次度划分就可以不理会真实的冬至点所在,反而更方便!

不过这只有在大六壬里有着“次度划分”和“中气划分”的争议,不过在月建(斗建)里是没有争议的,但是造成的后果影响不小。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