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寻陵绍兴:越国王陵、徐渭墓、兰亭、王守仁墓、大禹陵与宋六陵

字数:117930访问原帖 评论数:33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6-10 19:25:26 更新时间:2022-02-17 05:34:21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17:01:55
在这个“收费处”的对面,则是一个类似亭子似的建筑。下边由玻璃罩保护着一根长4米,边长0.8米的木方柱。

这个木方柱就是当年发掘之时在墓室中取出来的支撑木。当时,这根支撑木是被盗墓者破坏之后扔在了盗洞之中,后来在发掘之时从盗洞中取出的。后期建设博物馆之时,因为它已经离开了原属的墓室,因此就将它移动到陵山之下新建了一个小亭子,陈列于此。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17:02:47
这里陈列的支撑木是块残木,因为盗墓者为进入椁室而锯开的,因此它虽然有4米多长,但却不是原高度。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它是由一整颗的大型树木修整而成的。以其四方形、每边长0.8来计算,它在制作之前的直径至少为1.2米左右。而我们知道,一颗树越是靠近芯处相对密度与硬度也越高,所以古人在制作大型木结构的时候,除了将外皮去掉,还会尽量选用木芯位置的实材。所以,以这个支撑木来看,它最初的直径应该在1.5米左右,这样它才有一定的高度使得在加工成边长0.8米大小之后还具有一定的长度。

另外,对于如此巨大的一个木方,体量和重量都是惊人的,当时为了便于运输和搬运,在木方的两端,当进的工人还在其它挖有“牛鼻孔”,方便安装的时候将绳索穿过。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17:03:20
在山下,收个原来“收费处”的东侧就是一条上山的栈道。栈道旁边立有一座2001年6月公布“印山越国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碑。

沿着栈道,我们可以上到山顶上建设的室博物馆。

站在栈道中途再回首,可以看到南侧的山峰犹如一道密林屏风一样镇守着王陵的南大门。因为我去的时候是阴雨绵绵,看不到全景,所以后来在网上找相关资料的时候,看到其它网友之前拍摄的晴天时的照片,所以也一起贴了出来。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应该比较早,我们可以看到在左下角现在已经盖成支撑木保护亭的位置,现有的保护亭在拍摄照片的时候还未建成,那根原木还是露天摆放着。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17:04:00
登上栈道顶端,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在这个广场的北侧注是一座全封闭式的室内展馆。

外墙贴以花岗岩,正门处则以古代图腾与人物图案表现古越国的文化。

从小广场上向南看去,景色确实非常的美。深秋之际北方已经四处灰暗,而在这江南水乡之处却依然翠绿,山坡上与广场边树木、灌木变红的叶子则点缀了一抹异色,真的如同一幅油画。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49:43
[图说]寻陵绍兴--[一] 印山越国王陵之超越千年的不朽之迷



进博物馆的正门之后就可以看到眼前一座规模巨大的大坑!

这座坑有多大呢?根据考古发掘报告中的数据:印山越王陵使用的是甲字形墓葬形制,墓坑墓道全在山岩中凿成,墓坑深大狭长,坑口长46、宽14、深12.8米。

但现代博物馆中为了留出一定的保护区域,同时能够让游客下到坑底近距离的观看木椁,所以其开口比实际墓坑要更大一些。虽然没有找到实际数据,但以现场的目测尺寸来看,其长度大约在60米,宽度约20米。因为博物馆的地面基本上是与当封土下沿齐平,所以坑深也应在13米左右。

因此,当你站在博物馆地面之上向下俯视之时,你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以巨木搭建而成的一座巨大建设(这里我用了三个“巨”字,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形容词可以如此形容它的“大”)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0:08
现有博物馆的地面基本上是沿着当看该墓的上封土堆的外沿建设而成的。在发掘之后,除了保留了北侧一小部分封土夯筑的遗迹之外,其余的封土都已经移除了。

此越王墓原本就是在一座山的山顶之上开凿而成的:将原有的山顶开凿一道巨大的墓坑,完成之后,墓坑再以填土夯筑;然后,再夯筑与原山顶平齐之后,依然在其之上加高封土继续夯筑,以人工的形式重新塑造一个新的“山头”。

从上边贴出的整体照片中可以看到,墓室两侧墙壁是不同的。一侧以现代形式建立了一道齐平的墙壁,而另一边则是以几道固定混凝土形成“匝圈”。这是因为在齐平墙壁之内是一道从上至下的通道,供游从可以从博物馆的地面下行到墓室的走廊。在走廊的一侧其实也是岩石山体。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0:35
大墓封土全系分层夯筑而成,规模巨大,气势宏伟。封土的整体形状基本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封土。底边东西长72米,南北宽36米,中心最高处9.8米,发掘前保存较好。

后期为了建设博物馆,不得不将原有的封土移除,所以现在保留的部分仅有博物馆一进门对面,即坑口对方的一小部遗迹。

在遗迹靠近坑的位置,为了方便参观,所以建设了一个步行的走廊。我们可以在走廊之上即看到坑口下方巨大的木椁建筑,同时也可以看到原有封土的剖面形态。黄褐色粘土堆筑巨大的覆斗状封土墩,把整个墓坑和部分墓道覆盖起来。

在发掘之初,越王墓的封土墩高12 米左右,夯层坚实清晰,每层厚0.07--0 . 09 米。圆形夯窝直径约0 . 07 米。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1:06
在一些古墓或古代建筑中经常会讲到“夯土”或“夯筑”形式,现代很多人或是年龄小一些的、或是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夯筑”、“夯土”基本上都不太熟悉。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80年代左右,在姥姥家和二姨家的时候,当时她们是在农村。在起屋或是筑墙的时候除了用黄泥和麦秸打成一个个的方方正正土坯,另外就是在房基或墙基上需要两个人用一个大石头或大木桩子合力来“砸”地。这其实就是一种夯筑的方式。

在夯筑的过程中,是通过砸一层铺一层再砸一层的形式,逐渐将地基垫高。而夯筑墙体的时候,则会先用大的夹板围成空心体,之后在空心体里砸一层铺一层的夯筑。这种夯土筑墙的方式现在即使在农村也很少看到了,费力不说,风吹日晒雨淋的也用不长久。所以,现在还只有一些偏远的地区还在用这种传统方式来使用,比如在一些西藏的地区,他们的传统筑屋方式就依然采用夯筑的形式。一方面这是人家的传统,如果不这么做就不是藏民传统的房子;另一方面,这种很多人一起劳作的方式虽然也是工作,但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虽然传统的夯筑的方式在日常中已经很少看到了,但现代建筑之中依然需要近似“夯”的形式将地基压实、压固,所以在一些建筑工地上,我们也会看到在开工之后会用很多的压路机在地基上反复的压路,这其实也是用的“夯筑”原理。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1:24
今天,我们对于墓上堆土形成一个个的“坟头”习以为常,但这种墓葬形态却不我们华夏族的传统的丧葬样式。在春秋之前,华夏族的墓葬讲求“不封不树”,即不在地表之上有任何表明墓葬的建筑或标志,即使如伟大的君王,地下建筑再豪华、再雄伟,经过填埋之后也不过是一片原野。

而今天我们看到墓上堆筑封土却是越地土墩墓的传统,它至迟在商代,就已出现。它与中原及其他地区商至春秋时期,“墓而不坟”的埋葬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之后,在春秋时代,这种土墩墓先是在楚地得到推广,而后慢慢蔓延至华夏地区,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坟头”样式。

这种“坟头”的样式虽着封建阶级的产生慢慢也成为一种身份与地位的标志,君王之墓的封土高大、雄伟,平民之墓而以简单的培土形态存在。


汉武帝茂陵的“大坟头”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1:46
而这种“土墩墓”也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越地因为地处地下水较高的南方地区,因此如果先人尸骨埋藏于地下难免会导致地下水对尸骨的破坏,而“入土为安”的思想却一直是农业文明的主旨。因此,在最初之时,越地先民只是将先人尸骨放置于地面,之后在地面之上用泥土进行堆砌。而后,其家族或部族之人又继续在此堆砌的土堆之上或之旁继续埋葬、继续泥土堆砌,因而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土堆之下会埋葬多个墓穴的情况。

在现代考古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地区的先人之“土墩墓”基本上是以一个大土墩为核心,成为整个家族的集中安葬之地,随着埋葬的人数越来越多,土堆也就越来越大。在今天我们进行考古之时,这些墓葬也基本上是按照由上至下、由近至古的顺序进行发掘的。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2:20
春秋中后期,原始的家族形态“土墩墓”已经慢慢变成个人形态的墓葬形式,而原有以地表进行埋葬的形态也开始向地下埋葬、地面起封土形式递进。

因此,今天我们看到的印山越王陵如此讲究的封土夯筑,已经代表原有的“土墩墓”形式的改变,它以地为穴的形态在传统土墩墓中并不存在。所以很显然,印山越王陵墓上的封土是在延续旧有土墩墓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演变,显得更为讲究和严格。所以,它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土墩墓”的墓葬形态。

印山越王陵所采用的竖穴深坑有带墓道的形制,与传统的土墩墓具有本质的区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墓葬形制。

考古资料显示,进入战国之以后,越地传统的土墩墓逐渐被竖穴土坑木椁墓所取代,但此次印山越王陵的发现,可将竖穴深坑墓在越地的正式使用和流行,提早到春秋晚期。它表明,越地的埋葬制度,在春秋晚期、越建国之初,就开始发生重大变革。



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中的俯视及测试剖面图: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3:24
那么,原有的“土墩墓”不仅仅是一种丧葬形式,其实更可以说是一种为避免水浸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一种“避险”措施。但如果“土墩墓”变为了“土坑墓”,原有的水浸危害怎么办呢?

古代先人们,对于这种危害其实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现了规避的方法,也正是这些方法在墓葬中的应用,才使得今天的我们能够看到远在数千年前伟大的劳动成果。

浙江所在的南方常年多雨,气候也是闷热潮湿,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越国人就知道了水对墓地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性,还会加速墓室与尸体的腐烂,所以他们就用青膏泥、木炭、树皮三种结构严格的防水保护层,假如真的有水渗到墓坑里里面,首先就是被青膏泥给挡住,剩下小部分的水还会被防潮吸潮的木炭隔绝,万一木炭也抵挡不住,最后还有一百四十多层树皮做防御,可以让渗进来的水沿着斜坡状树皮表面,排向墓室的两侧。

今天,当我们在越王陵博物馆的时候,可以看到在木椁的后方,考古学家们为了展示原有的墓葬形态而刻意保留的木椁外木炭层。照片这外那两段黑呼呼的巨大梯形体就是由木炭包裹的墓室。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3:50
原本,在此木炭层之外还包裹有很厚的一层青膏泥,但在发掘之中为了便于清理,这层厚厚的青膏泥已经被移除了,今天在博物馆之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原有的青膏泥的样态了。

青膏泥,又称白膏泥。它是一种在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墓葬中常用的一种填墓土,质地细腻,粘性大,较湿润,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呈白色或青白色,所以又称白膏泥。如果简单而形象的解释一下的话,大家可以认为它就像泥塘中的“淤泥”、石灰池中沉淀“活灰”、家里做饭化开的淀粉沉淀效果。虽然举的例子有些偏颇,但形态却是类似。它们都是极为质地细腻,结构紧密,含水量高,较湿软,黏性较大,渗水性小。

下边的贴图就是从网上找到的一些古墓中所填充的青膏泥样式。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墓中介于最外侧黄色的泥土与中心棺椁之间填充的那些青灰色、膏状的黏土。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4:48
在印山越王墓的墓坑内填土发掘过程中,除南壁因塌方而外敞,部分用夹大量碎石的黄土填筑外,其余坑内范围上部全部填筑青膏泥,填筑厚度达6 - 8米,中心部位超出坑口1米左右,而边缘部位紧扣住坑口,表面整体形状呈东西向中间隆起的船篷形状。

据测算,这座越王墓光青膏泥的用量就达到5700立方米左右。

下图就是当年发掘之时挖到木椁顶之时,在木炭层之上留下的青膏泥照片。如果从现有的坑口位置到木炭层位置,我们可以想像当年这些青膏泥有多厚。而这些青膏泥而不是本地所产,需要从其它地方挖掘、运输至此地,所以如此之大量的青膏泥填充需要何等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5:26
除了夯筑的封土与其下墓坑中多达5700立方米的青膏泥之外,在这二者之下另有一层保护措施。那就是上边我们已经看到过的木炭层。

2500多年前的越人,为了保护深埋在地下怕潮易霉的木结构建筑,使用了大量的木炭,整个巨大的坑底全部被铺上一层厚达1.65米的木炭,墓室两侧和顶部还有 1米多厚的木炭层。

木炭是一种具有很强吸水性的物质,主要用于御湿防潮。坑底的大量垫炭,可抵御地下的潮湿和少量地下水的渗出,四周的木炭层还可吸去透过青膏泥渗入的少量水分。

印山大墓用于填筑的木炭约1400立方米,其防腐保护措施做得十分严密和科学。

上边的贴图中已经贴了在墓室两侧和顶上的木炭层,下边的贴图则可以看到至今仍然埋藏在地下深达1.65米的木炭层。这部分木炭层深入地下,并且将墓室的底部牢牢的包裹其上,让即使从顶及两侧渗透而下的水气也不会通过墓室底部再次反向渗透进来。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6:10
古代越人为了防水,无论是将墓室开凿在山顶之上,还是夯筑到十余米的密实黄土(数千年水土流失导致90年代发掘之时仅余9.8米),乃至体量巨大的青膏泥与木炭层,都是生怕水气会浸蚀到墓中。但你以为这就够了吗?

不、不、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印山大墓在木炭层与下边的木质椁室的支撑方柱之间还有着多达140层左右的树皮层。

如此之多的树皮层,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将原本削制支撑柱之后的树皮进行有效利用,同时也是在对墓室封闭的同时,可有效地将上面可能渗入的少量水分引向墓室两侧,排入坑底炭层,使水分不会影响到内层木结构,更不会沿着枋木之间的缝隙渗入到墓室之内,其作用类似于今天斜坡状屋顶上覆盖的瓦片。

它与木炭一样,共同起到避免雨水进入墓室,保证墓室干燥的作用。

而这包护有140层左右的树皮,在数千年之后,经过久远的重力压制,形成了厚度足有20厘米的保护层,将墓室包护得严严实实,进一步增加了墓室的密封程度。树皮的作用类似于今天斜坡状屋顶上覆盖的瓦片。由于两千多年的重压,各层树皮间结合的十分紧密,犹如“三夹板”。

下图展柜中放置的就是经过数千年沉压之后几乎形成一体的树皮层,而它们原本所在的位置就是照片中红圈内木椁顶端与木炭层相接的部位。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18 21:56:46
这总可以了吧?

to young to simple。

就像今天我们家里装修一样,按以上所有的步骤完工那也只能算是“毛坯”,想要住的舒适、美观,还要对室内外再来一次“精装修”。

古代越人工匠们不仅在建筑墓室之时运用了高超的木材加工和构筑技术,使整个墓室木材加工得极其规整平直,构建严密合缝,平整如整板。同时,他们还对这些枋木的三面运用了髹漆工艺。

工匠们先将加工好的木材外表用大漆均匀的涂刷,这也就是我们将的“髹漆工艺”。之后再将多次髹漆处理之后且已干燥的木材进行构筑。而当所有木枋依建筑样式全部构筑完成之后,再在构筑好的墓室内再行统一髹漆。

这就好比我们如果今天我们建房,不仅仅要把每块砖头都要做一遍防水处理,以保证砖头自身不会因为潮湿而腐朽。而且在砖头盖好房子之后还会再墙壁上再次做上防水工艺,从空间上还要阻止水气的侵蚀。

在90年代发掘之时,虽然墓室大部分已经坍塌、破坏,但在其内局部地方的漆面依然保存完好,光亮如新。在经过“髹漆工艺”处理过的位置更是难觅枋木之间的缝隙,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有人见过有老人去世使用棺材的,可以知道,木制的棺材也需要在制作完成之后需要经过9-12次的刷漆过程。所以很多以前的老人都会在健在的时候早早的买下幅棺木放置在阴凉的房间内,每隔一年半载的就会请专人来油漆一次,直至去世之时,有的漆面厚度往往会有几厘米。在入葬的之前,还会再次对棺木的各个缝隙之处再次进行刷漆,往往一次停灵期间会刷漆多次,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棺木的防腐、密封。

毕竟只有棺木耐腐,里边沉睡的主人才会“不朽”。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27 15:37:45
[图说]寻陵绍兴--[一] 印山越国王陵之春秋时代的超级工程

春秋时代的吴地处太湖流域,从现有的古史中,吴国记录其先祖为周文王之伯父太伯。因第三子季历(即周文王之父)深受文王的祖父--太王的喜爱,因此想将权位传之于季历。长子太伯自持材智及能力不如其弟,为免其父之难,因此和季历的二哥、太王第二子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了荒凉的江南,并在此自创基业,之后其子孙建立了勾吴古国,即春秋时期的吴国。这就是“泰伯奔吴”的典故。

相传,太伯与仲雍在吴地,为了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因此也改变了原周地的习俗,以“断发文身”的形式吸纳当地土著族群。因此,到春秋时期,虽然吴国依然以中原遗族自称,但因其生活方式与“断发文身”的习俗,对于中原的诸侯来讲,依然受到轻视。

而地处吴地更南方向,距离中原更加遥远,而越国的前身是古代"于越部落",故而又称作“于越”、“於越”。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27 15:38:07
越国的国君虽然称其先祖乃是“夏朝少康庶子于越的后裔”,但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是否真如越国国君所述,当时即无史实也无印正,与吴国相对,越国的早期历史更为模糊。所以,这种自称更像是发达之后为了提升身份而自寻的“老祖宗”。

在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中藏有一柄于绍兴漓渚中庄村坝头山出土的青铜鸠杖,杖镦底端跪坐一人像,头上蓄发至额前和耳部,脑后一椎髻,横穿一笄,双手扶膝,通体饰几何纹、蝉纹、卷云纹等,腰间系带。

这件青铜鸠杖的重要意义是清晰展示了两千多年前古越人的形象,也就是杖底端跪坐的人像。双目圆睁,额前是整齐的头发,全身上下布满各种形状的纹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断发文身”的古越人。

古越人生活在湿热的湖沼河网间,为了便于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他们将额前及两鬓的头发剪短,明显不同于中原人束发戴冠的风俗。

不仅如此,古越人还要在全身上下绘满各种纹饰,这么做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或是出于巫术的要求,或是出于图腾的崇拜。

《汉书》上的记载则认为越人近水而居,在全身绘上龙蛇之形的图案,可以规避水中蛇虫之害。

因此,无论从古代越人的形象而言,还是其生活的环境与社会的组成形式,越地比之吴国更被中原诸侯视为“蛮夷”。




楼主:18611695124  时间:2021-06-27 15:38:28
也许正是这种身份上自卑,以及希望获得中原主流文化的认同。越国在立国之后,在其上层的文化表现之中,快速的吸纳并运用中原习俗,或者说,他们以模仿周人的生活方式为基础,尽量体现自己华夏族人的身份。

这种表现的结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发现的印山越国王陵得到了印证。

印山大墓位于群山环抱的一条狭窄的喇叭状平川上,地势西南略高而东北稍低,西南狭窄而东北宽敞。大墓因为要保持大致的正东西向,不能将前面的墓道朝向敞开的东北方,但总的形势还是可以理解为背负山丘,面向宽敞的平川,地理形势相当不错。

大墓的地表有规模宏大的墓园建筑,保存至今的除了高大的封土外,最引人注意的还有围绕在封土周围的壕沟(即:隍壕)和跨越壕沟四出的神道。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