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长篇连载)

字数:1342406访问原帖 评论数:302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7-05 17:39:52 更新时间:2022-05-04 15:00:15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07 09:12:07
100
2.23悍将陶侃(上)
杂事说完,再说占据湘州的杜弢。
公元315年2月,在司马睿的授意下,王敦遣陶侃、甘卓等出大军讨伐杜弢。
本次,陶侃和甘卓的攻势极其猛烈,只旬月之间便行攻击数十次之多,简直像不要命一般。杜弢抵挡不住,官兵大多战死,只能遣使向司马睿投降。
可这两年杜弢给司马睿找了多少麻烦?如果不是他,襄阳也不能丢!如果不是他,自己也损失不了这么多的士兵。最重要的是,这种城下之盟最容易背叛。如果以后杜弢再反叛的话怎么办?还要劳民伤财的重新征讨?司马睿可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防着他,所以当即拒绝了杜弢的投降请求,反倒是让前线的士兵加紧攻击节奏。杜弢无奈,只能致信于颇有交情的南平太守应詹(应詹,字思远,今河南项城人,文A武B,他忠心卫国,两袖清风,凡治理之地,皆富有且民安,乃楷模级地方行政长官)曰:“我本书生,无意争夺天下,只为活着而到荆、湘之地,可受尽欺压几乎身死,这才聚众以求活路,可实际上根本没有半点儿野心。我是什么样的人,兄长您是知道的。现在,我请求您为我向琅邪王求情,只要能停止对我的进攻,我必为琅邪王马首是瞻,向北平定中原,向西攻伐李雄,我杜弢不会有半点儿犹豫!”
收到信后,应詹觉得甚有道理,因为凭他对杜弢的了解,这小子一旦投降了别人是不太可能背叛的,于是便致信司马睿道:“杜弢我认识,他本是益州的一个秀才,为人谦和,拥有很好的名声,而且没什么野心。之所以现在割据一方,完全是因为被同乡流民所逼迫导致的。现在他走投无路,想要投降,我想心还是诚的。因此,我们应当派使者接受他的投降,使得江、湘地区得以安定。”
司马睿对于应詹还是非常信任的,再加上他也觉得应詹的说法有些道理,便遣使往长沙接受了杜弢的投降。可让司马睿和杜弢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敦竟然不从司马睿之命,依然命陶侃和甘卓狂攻长沙。
(注:史书言王敦信不过杜弢,觉得他早晚必反,不灭杜弢誓不罢休,所以宁可抗拒司马睿的命令也一定要灭掉杜弢。可我却认为这件事后边应该有司马睿的影子,王敦不过是一个背锅人罢了)
杜弢因此大怒,杀使者后再次宣布独立,于是双方再次战到一起。
公元315年8月,长沙城中的粮食即将告竭,杜弢再无其他办法,只能命王贡(路人)带主力大军出城和晋军决战。
时,陶侃正在营寨之中,见王贡上前挑战,乃于哨楼之上高声道:“杜弢本为益州小吏,因盗用库钱而被免官。后父死而不奔丧,实为狗徒也!卿本佳人,何为随之!难道还想和这个狗徒白头偕老不成!劝你早早投降,也可以谋一个出路,富贵一生。”
最开始,王贡的态度极其傲慢,甚至将脚横在马的上面。可当陶侃吼完之后,他却慢慢地将脚放了下来。通过这一细节,陶侃断定王贡有投降之心,遂秘密遣使往王贡处,向他保证投降之后可以富贵一生。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调侃还将自己的头发削了下来交给王贡。
皮肤毛发受之父母,在古代,将自己的头发交给别人,那绝对比指着天发誓还要让人信服。因此,王贡率部投降。
而杜弢剩下的军队听说主力部队已经全都投降了陶侃,便也四散奔逃,再没人跟着杜弢卖命。杜弢无法,只能弃城而逃,可却在逃亡的路上魂归西去(死因不明,不过无非两个,一是抑郁而死,二是被叛变的随从所杀)。
时,杜弢的全部军队皆在长沙,长沙被攻破的同时也代表着湘州再无抵抗之力,而杜弢的死更使得整个湘州指挥系统失灵,所以陶侃、甘卓毫不费力便平定了整个湘州。
至是,司马睿之版图已有湘州全部、江州全部、广州大部、扬州大部、徐州大部、兖州小部、豫州小部、荆州小部,整体实力冠绝天下。而王敦也因为夺下湘州而被提升为镇东大将军,加授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大督兼江州刺史。
可以说,这时候王敦手中的权利已经不次于司马睿了,所以王敦从此骄纵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
再说荆州刺史陶侃。
平定湘州以后,陶侃兵不卸甲、马不停蹄,继续往北攻击杜曾,并势如破竹,连克江陵等诸多荆州重地,甚至杜曾也差点儿被陶侃生擒。
如果继续按照这个套路进行下去的话,荆州亦早晚被陶侃所克。可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异变就在此时发生了。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08 08:46:49
101
悍将陶侃(下)
当时,有一个小白脸叫钱凤,是王敦的心腹佞臣,他嫉妒陶侃的盖世大功,便一天到晚在王敦面前诋毁陶侃,说陶侃要取其位而代之。
最开始,王敦还是比较犹豫的,可架不住钱凤一天到晚在身边忽悠,所以慢慢对陶侃产生了怀疑,对他在物资上的支持亦直线下滑。
陶侃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汉,王敦又是陶侃的伯乐、恩人!所以陶侃听说这件事以后没有半点儿反意,反倒要只身前往王敦处向他解释,表忠心。当时,陶侃手下的人都劝陶侃不要去,不然就出不来了,因为这时候的陶侃已经能对王敦形成威胁。可陶侃不听,依然要去拜访王敦。结果,陶侃果然被王敦扣住,并私自降其为广州刺史,另派自己的堂弟王廙为新任荆州刺史。
立了盖世奇功,但结果竟然被降职,陶侃手下那些将领们没有一个服气的,再加上王廙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这些将领就更不服气了。于是,一个叫郑攀的将领投降了杜曾,并率麾下三千部众迎击王廙。
王廙虽然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因为能力太过辣鸡,所以被郑攀所败,只能退往江安县(所谓江安即三国时之公安,地点在今湖北公安境内)。
这之后,王廙多次出兵攻击杜曾,但都被杜曾击败,无一胜绩,双方遂成大对峙之局。
王敦因此大怒,认为郑攀是接受了陶侃暗中的授意才会反叛,因此命人将陶侃押了出来,身披铠甲,手持长矛要杀了陶侃。陶侃呢?没有半点儿惧色,只是微笑着对王敦道:“我的一切都是大人给的,我的命也是因为大人才能持续到现在。如今,大人不信任我了,想要收回,我自然要还给大人,大人请吧。”
这话一说,王敦直接愣在了当场,一时间竟下不去手了。为什么?因为陶侃表情真挚,不像骗人的样子。陶侃重情重义的名声更是传遍四海。这么一个人,他有可能背叛自己的恩人吗?
基于此,王敦陷入了犹豫之中,最后还是觉得陶侃不会背叛自己,便将他放回去。可过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因为自己已经表现出要杀他的样子,和其彻底地撕破了脸面,如今不杀,以后也必成自己的心腹大患,于是又将他押了过来想要杀之,可再见到陶侃以后,王敦又犹豫了。因为江东似陶侃这样的悍将实在是太少太少了,如果以后自己遇到了不可力抗的强敌怎么办,到时候不是还需要陶侃这样的将领为自己带兵打仗吗?想到这,王敦又将陶侃放了回去。可想了一会又觉得不对劲儿……。
总之,王敦押送陶侃来来回回一共四次,每一次都下不了决心。最后,到第五次的时候,没等王敦说话,陶侃先急眼了,他对着王敦严肃道:“欲成大事必善决断,如大人您这样处事犹豫还如何成就大事?!所以,不要再考虑了,士行这条命本来就是您的!”
话毕,陶侃站了起来,直接便往刑场而去!王敦呢?一时呆立当场,不用说,这货又犹豫了。其参军梅陶、长史陈颁见状赶紧对王敦道:“大将军!周访和陶侃都是您的左右手,掌握重兵,且二人是姻亲关系,如果您杀了陶侃,周访必反!再者,陶侃对大将军忠心耿耿,这么长时间您也应该看出来了,不如就让他上广州去吧,他是一定不会反对大将军的。”
到此,王敦才算是彻底了却了杀陶侃之心,并设大宴为陶侃饯行,然后升陶侃之子陶瞻为参军,长留军中(实际上就是将他留在军中充当人质)。
当时,广州名义上虽然是司马睿的地盘,但实际上却被一个叫王机的人所操控。王机是个废物,打仗打仗不行,治理地方又闹得民怨沸腾,所以陶侃根本不鸟王机,直接便要进入广州。
那天,陶侃的心腹们都劝陶侃,让他仔细观察形势以后再进入广州,可陶侃轻视王机,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大大方方便往州府而去。王机见状,遂命手下一叫杜弘的率队假意投降,实际上却是要在陶侃受降之时将其一举击杀。
可这一切都被陶侃看穿了。陶侃虽然轻视王机,但却知道这家伙绝对不会向自己投降,所以杜弘那边一来,陶侃便知道此为诈降,遂将计就计,在即将受降时突然率突骑冲进了杜弘的大营之中,并在一片混乱之下挑死了杜弘。
并了杜弘的军队以后,陶侃势如破竹,连连攻下广州多地,士兵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王机见陶侃英勇无敌,手下无人可以抗衡,便想要再次向陶侃投降。
可这一次,陶侃不接受了,并放言要将王机扒光了串成人串。
王机吓尿了,竟抛弃了广州,仓皇往交州而逃。可最终,王机不知怎么的死在了路上,于是广州其余各县皆陷入了恐慌之中。陶侃的部将们见大势正好,便皆劝陶侃一举平定广州,可陶侃却笑着道:“王机不得人心,广州没有名将,我的威名也已经打了出去,所以根本不需要再动刀兵,只需要一纸劝降书便可轻松搞定。”
于是,陶侃广散劝降之书,广州竟真的无一地敢于抵抗,陶侃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拿下整个广州。
陶侃的行政能力亦是极强,到达广州没多长时间便连连改革,将广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最后甚至做到了无事可做的最高境界。
无事可做怎么办呢?陶侃就每天早晨将一百块转头搬到屋外,在黄昏的时候再搬回来,每天来来往往风雨无阻。他手下的将领们都非常奇怪陶侃的做法,所以问起为何,陶侃回答道:“如今天下大乱,晋室崩坏,而江东却格外强大,所以早晚会收复中原,做重新统一天下之举,到那时,我便有了用武之地,所以我要每天保持最佳的状态,绝不能懈怠!”
那么陶侃真的还会有用武之地吗?我们拭目以待。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09 08:07:58
102
2.24汉国那点破事儿
汉国方面。
公元315年3月,汉主刘聪大赦天下,改年号建元,举国同庆。
可就在这欢天喜地之时,平阳东宫却突然天降血雨,太第刘乂恶之,乃问太傅崔玮、太保许遐缘由。二人和刘乂说:“皇上过去之所以让殿下您担任太弟,不过是想安定人心罢了,实际上根本没有让殿下继位的心思。如今,晋王担任相国,其仪仗之威严端庄早已超过了东宫的规模,军国大事也没有他不参与的。另外,其他的亲王们也都安置了数千禁卫,力量强大。综上而述,殿下没有半点儿继承皇位的可能。非但如此,您还会有随时被杀死的风险,不如尽快商议对策,来应对接下来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刘乂:“你们的意思是?”
崔玮:“现在宫中有禁卫五千,晋王轻佻,时常轻装外出,一个刺客便可以轻易解决。大将军刘敷也是一个德行,没有一天能常驻军营。所以,我们只需要手持殿下的诏令,在刘敷不在军营之时夺其兵权,殿下便可拥有数万精锐!到时,所有的亲王都可以轻易解决,殿下只等着上位为皇便好!”
刘乂:“这,这,可是刘曜呢?他的兵力可是超过了刘敷的,并且勇猛善战,手下各个都是精锐,我们如何他的对手?”
许遐:“殿下不必担心大司马。大司马表面上和皇帝虽然和善,但背地里两个人却相互防范,谁都信不过谁,一旦殿下您动手,那大司马最大的隐患就会被消除。所以,他非但不会攻击你,甚至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候拉您一把!所以,殿下不要再犹豫了,动手吧!”
崔玮和许遐虽然说得激情澎湃,可刘乂很明显不相信这二人的计划能成功,所以没有采纳,只说自己再考虑考虑。可三个人都没有发现的是,就在他们商量“大事”之后,一个黑影悄悄地离开了窗边。
次日,东宫舍人荀裕将三人的对话上报给了刘聪,刘聪当即诛杀崔玮、许遐满门,并将刘乂囚禁了起来,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
刘乂知道,如果这时候再守着自己的储君之位不放,那自己便必死无疑。因此,他给刘聪写了一封信,请弃储君之位,为一庶民,只求放过自己一条性命。可看守他的守卫收了信后根本不给上报,所以刘聪根本没机会收到刘乂的心意,这也就注定了刘乂的悲惨命运。不过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同月,一个叫靳准的中护军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靳月光、靳月华献给了汉主刘聪。史载此二女风华绝代,美得那叫一塌糊涂,和刘贵妃并称为后宫三大美人,刘聪非常喜欢她们三人,便将她们并封为皇后,使得汉国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三皇后”的囧态。
一名叫陈元达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向刘聪力谏道:“我大汉之所以为大汉,为的就是天下人心,为的就是汉家文化。自有史以来,从未听说有一个朝代出现三皇后同时册立的情况。别说是汉家,就是我们匈奴祖先也只有一个阏氏!而如今,陛下您这么做了,您这难道是要背弃先皇的遗命,让世人认为我们汉朝是野蛮人所建立的国家吗?如此,还有谁会遵从我们汉朝,还有谁会认为我们是汉朝!”
话毕,刘聪大怒,当即便想将陈元达弄死,可又怕惹得众怒,便将其贬为右光禄大夫,降其职权。
实际上,汉国的忠臣还是不少的,可像陈元达这样又忠心又敢于直谏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陈元达那边一被降职,一众文武大臣便全都找到了刘聪,请求将自己的职权分给陈元达。刘聪在万般无奈之下,这才立陈元达为御史大夫,仪同三司。
可以说,这一次陈元达非但没有降职,还因此升了职。不过这还远远没有结束,陈元达要的并不是自己的官做得多大,而是汉国是否能够强大。最开始的时候,刘聪非常非常喜欢靳月光和靳月华,几乎天天晚上都泡在她们的被窝里,可刘聪后宫中的妃子实在太多,所以玩儿两天他就玩儿腻了,进而去宠幸了其他的妃子。
那靳月光是一头女中饿狼,欲望高得无穷无尽,每日每夜都需要有人来“安抚”,有人来陪,忍不住那空虚与寂寞,便和宫中禁卫勾搭在一起,日日焐被窝。
靳月光做得虽然保密,但却被一直盯着“三皇后”的陈元达所发现,于是将此事捅到了朝廷(真是彪啊),逼着刘聪废掉靳月光。刘聪无奈,这才废了靳月光,让“三皇后”变成了“两皇后”。
当时,此事闹得人尽皆知,靳月光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口中的浪蹄子,几乎每个人看到靳月光的眼神都不对劲了。靳月光羞愤难当,因此含恨自杀。
同时,刘聪被戴绿帽子这档子事儿也因为陈元达的关系闹得人尽皆知,所以刘聪非常愤怒,每次看陈元达都满怀着恨意、杀意。不过这一次,刘聪只是把恨意埋藏在心中,并没有动陈元达。
人们常说:“会咬人的狗不叫。”
同月,汉国大司马刘曜兵出上党,大败刘琨之军。可就在刘曜打算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刘琨而报前仇之时,刘聪却致信于刘曜道:“刘琨,宵小而已,不过仗着拓跋鲜卑兴风作浪。攻之,有鲜卑援助,守之,毫无威胁(因为拓跋猗卢只管帮刘琨防守而少助其攻),只有长安才是我之大患(因晋愍帝乃皇室血脉,所以号召力是刘琨的N倍,确实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现在应该把攻击重点放在长安方面,长安灭,朕心始安。”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0 09:00:30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0 09:00:45
103
2.25此时汉国(图:匈奴刘粲破洛阳长安作战经过图)
公元315年9月,大司马刘曜率军齐攻北地(陕西耀县东南)、冯翊等郡,意图夺下关中诸地,进而彻底孤立长安,让长安无粮可食。
晋愍帝闻讯,立即封麴允为大都督兼骠骑将军率军御之,并以索綝为尚书仆射,都督长安之防务,以免有宵小趁机搞事情。
10月,刘曜攻陷冯翊,转而北上专攻上郡,意图完全断去长安以北之驰援。麴允见状,立即率军自黄白城进军零武以御之。可因为双方兵力差距太过庞大,所以麴允不敢进攻,只能像以前一样占据险要,伺机而动。
已经吃过两次亏的刘曜这一次算是长记性了,他不再轻敌,而是命全军从早到晚的红色警戒,所以麴允没有半点儿机会,只能干看着着急。
见北方战线败讯频传,晋愍帝大为惊恐,遂频频遣使往右丞相、秦州大督、南阳王司马保处,请求他派兵驰援。当时,司马保的手下都对他说:“被蝮蛇咬了手,壮士便要有断腕的觉悟。如今胡人气盛,实在难以抵挡,不如截断陇地的道路来观察事态的发展,以此寻觅战机。”
这话说得隐晦,但意思却是非常明白了,就是要放弃关中,放弃天子,放弃晋朝而自立为一方军阀。而司马保呢?也存在这方面的心思,所以开始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可就在这时,从事中郎裴诜却站出来对那些人痛声道:“简直谬论!关中如果失陷,我们秦州可还有屏障?天子被生擒,晋室可还有复兴的希望?壮士被咬了手可以切断,可现在的情况哪里是咬了手?毒蛇已经将我们的头都咬住了!你们还能把头也割下去吗?!”
话毕,全场寂静,再无人多言,司马保这才装模作样地“慢慢”集结士兵,实则延迟以观变。
不仅如此,司马保还秘密遣使往长安,表达了自己效忠的意愿,并话里话外暗示长安的官员,希望他们能将晋愍帝接到秦州来。
当时,刘曜已经步步紧逼,麴允实在要扛不住了,便希望迁都往秦州投靠司马保。可索綝知道,一旦迁往秦州,自己第一辅政大臣的位置必定不保,于是死活不愿,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道:“司马保是有私心的,一旦将陛下迁到秦州,他必定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就因为这句话,满朝无人再敢多言,晋愍帝也没有动。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秦州,司马保闻言大怒,竟直接停止了正在集结的士兵,并且从此不再支援长安。
至此,长安以西的地区再没有一个军阀给长安进贡,长安以北又全被汉军所占,所以长安无粮,文武百官们只能靠着采集的野果子充饥。长安,这个西汉时候的第一坚城,它还能坚挺多长时间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时间:公元316年正月。
地点:汉国都城平阳。
人们常说,一个男人不管多么优秀都改变不了一个女人的本质,但一个女人却可以轻易的改变一个男人,不管是好是坏。
这句话我在小时候是绝对不信的,但自从研究历史后,我逐渐的相信了,因为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
曾经,刘聪虽然沉迷于后宫,却也能保持理智。曾经,刘聪虽然讨厌那些敢于直谏的臣子,但也对他们委以重任,极少任用小人,这都是因为他有一个贤明的女人在身边。可这一切,在皇后刘氏去世以后就全都变了。
现在,刘聪远离忠臣,宠幸小人,将中常侍王沈、宣怀、中宫仆射郭猗等小人委以重任。
现在,刘聪天天泡在后宫宣淫玩乐,有时连睡三天不醒,有时一百多天不出后宫。对于政事全然不理,都交给晋王、相国刘粲和那些小人来打理。只有在大战略决策,或者判定大臣生、死、升、降这种大事的时候他才会管上一管。而哪怕是这些事情,王沈等人都多数不行上报而自行裁决。所以,那些有能力有气节的大臣们不被任用,而那些奸诈、阿谀的小人却有很多在几天之内便被提升为两千石的高官。
当时,汉国连年兴兵征讨,可武将和士兵们的奖赏却非常的稀少。而高卧于宫中的皇亲国戚和奴仆们却成天大鱼大肉,刘聪给他们的赏赐一次便是几千几万。
当时,王沈等人的车、马、服、饰以及府邸的规格都超过了各个亲王,王沈等人的子弟以及表亲也都担任了地方要职,甚至如靳准这样的皇亲国戚都要对王沈等溜须拍马,对待他们简直如同对待主人。而且王沈门下之人都是一些贪婪残忍的虎狼之辈,他们对待百姓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当时的汉国,不管军中将士还是底层百姓都对现在的生活非常不满。不过刘聪对此一无所知。
当时,刘乂虽然已经被软禁了起来,可太弟的身份却始终在那挂着,郭猗、靳准又和刘乂有仇,怕刘乂有天反盆崛起以后弄死自己,所以如芒在背,总想找机会弄死刘乂。正巧现在刘乂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所以二人不介意给他狠狠补上一刀。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1 08:53:27
104
2.26“一日”失两贤
某日,郭猗和靳准突然找到了刘粲,并欺骗道:“殿下是光文帝(刘渊)的长孙,皇上的嫡子,四海之内没谁不将您看作是未来的皇帝。他刘乂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凭什么占据储君之位不放?况且我们听说太弟刘乂最近正在与大将军刘骥密谋,打算在三月初发动政变。如果他们的事情能够成功,那么殿下您就非常危险了。所以应当尽快谋划,将危机消于无形之中。”
刘粲:“真的假的?既然事情闹得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去向父皇禀报呢?”
郭猗:“唉~~,我本身就是一个宦官,没有什么权利,怎么配向皇帝报告这种大事呢?我就是报告了皇帝又如何能相信呢?只有殿下您和陛下血浓于水,又是陛下最信任的儿子,所以您的话,陛下一定会相信。”
见刘粲还是一副不怎么相信的样子,郭猗继续道:“如果殿下还是不相信小人的言论,不如召大将军从事中郎王皮、卫军司马刘敦,给他们以恩德,允许他们自首,再向他们询问谋反的事宜。我相信,到那时真相就会大白了。”
刘粲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便让郭猗去召二人觐见。结果,郭猗见到二人便阴狠狠地道:“太弟和大将军准备谋反的情况下陛下和晋王已经知道了,你们两个死到临头的东西到底有没有参与?”
这话一说,王皮和刘敦都吓坏了,于是将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道:“没有没有,我们没有参与。别说没有参与,甚至连这件事都不知道啊!请……”
郭猗打断道:“别说这些没有用的了,现在处置办法都已经定下来了,无法更改,我不过是可怜你们二人的亲戚朋友要被诛杀,提前和你们说一声罢了。”
两人一听这话更加的惊恐,对郭猗磕头如捣蒜,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只求郭猗能给自己出个办法,渡过这一次大劫。郭琦于是装作为难的样子道:“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可是我为你们想办法你们能采用吗?别到时候不听我的还把我给供了出去,那我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二人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赶紧请教郭猗,郭猗便勉为其难地道:“这样,如果相国问你们有没有此事,你们不要想别的,只说有此事。如果相国斥责你们为什么不事先禀报,你们就说:‘我们的确身负死罪,但是我们只考虑皇上宽厚仁爱,殿下敦厚谦和,如果我们说了而不被相信,就会遭到诬陷挑拨的罪名而被处死,所以虽然知道,但也一直不敢说出来。’你们如果这样说,陛下和殿下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到时候我再在背后给你们求求情,相信这件事就能压下来了。”
这两个傻子,根本没想那么许多,当即便答应了。结果,真的按照郭猗所教的,在刘粲面前一顿胡说八道。这回刘粲相信了,便面见了刘聪,将这档子事儿一股脑全都汇报了上去。
刘聪这个二百五,当即相信,并将相关人员全都处死了。这里面有很多都是朝廷的忠臣,他们平素便与刘沈、郭猗等不和,经常相对于朝野,所以刘沈、郭猗等人也借着这个由子将他们也都弄死了。
一下子死了这么多大臣,这可将陈元达等忠于汉国的大臣们激怒了。于是,太宰、河间王刘易,大将军、渤海王刘敷,御史大夫陈元达和金紫光禄大夫王延等人联名向刘聪上折子道:“王沈等人假做圣旨,欺天瞒日。他们在宫内讨好陛下,在宫外讨好相国,威势之盛,权力之大,甚至都能和陛下相提并论。这还不算,他们还培养了许多的党羽,危害遍及海内。他们知道,陈休等人是忠臣,是那种能够为了国家舍生忘死的忠臣,因此害怕陈休等忠臣们揭露他们的罪行,所以才奸诈的对陈休等人进行陷害。而陛下您呢?不但没有察觉,还仓促的对这些忠臣处以极刑。您难道不知道,您这样做,即使天地也要痛心吗?现在残留的晋朝势力还没有完全消灭,巴、蜀李雄也不来朝见,石勒又妄图占据赵、魏之地,曹嶷也想在三齐之地称王。综上所述,陛下的四肢,有哪一处没有忧患呢?可陛下您呢?在这种时候还宠信王沈等奸诈之徒,进而残杀朝中忠臣,您难道就不担心这样会使国家灭亡吗!今日,臣等请求陛下诛杀王沈等人,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陈元达等众人言辞激烈,惊天地泣鬼神,可谓刚正至极。可刘聪呢?他却拿这些人的话当作放屁,竟然将这些忠臣的联名奏折交给了王沈等观看,并嘲笑道:“这帮小子被陈元达带的,都成了痴呆,真是病入膏肓,没治了!哈哈哈哈。”
说实话,王沈看到了这个联名奏折以后是非常害怕的,可见刘聪一点儿都没有追究的意思,还将此奏折当成一个笑话,便上纲上线道:“我们这些小人,承蒙陛下的错爱,这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可没想到却因此受到了他人的嫉妒。我想,大概只有将我们放到油锅里去煮,才能免去这些人的嫉妒吧。”
刘聪哈哈大笑:“尔等言重了,这帮人平时就像苍蝇一样在我耳边嗡嗡嗡嗡,着实烦人。对于他们,最好的办法便是左耳进右耳出,别当回事儿自然就好了,何必较真呢。”
就这样,刘聪非但没有听从陈元达等人之言,还将王沈等人都封为了列侯。太宰刘易听说此事以后亲自到皇宫劝谏刘聪,可刘聪却当着他的面将奏折给撕了个粉碎。刘易见此大怒,当即便气到吐血,回家不到一个月便郁郁而终了。
刘易死去的当天,陈元达哭得撕心裂肺。为什么呢?不仅仅因为刘易是陈元达的朋友,还因为刘易是陈元达的坚实后盾。就是因为有了刘易,陈元达才能心无旁骛地对刘聪进行劝谏。因此,刘易的死对陈元达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于是陈元达在葬礼之上痛哭流涕。并且这一哭就是一天一夜。
次日,陈元达的眼泪流干了,喉咙也哭出了鲜血。他的眼睛变得逐渐无神,又看了看刘易的尸体,惨笑着道:“‘人之云亡,邦国殄悴’,先人说得好,说得在理。既然我不能再为国家进言了,那不如去陪殿下吧,省得他独自寂寞。”
就这样,陈元达也随着刘易之后自杀了,汉国因此“一日”失两贤、N忠,早晚必亡。至于刘乂,刘聪则并没有处置他,依然将他安置在太弟的位置上,只为那虚无缥缈的人心而已。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2 07:50:48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2 07:51:06
105
2.27西晋——亡(图:匈奴刘粲破洛阳长安作战经过图)
公元316年7月,汉大司马刘曜开始围攻北地,步步逼近长安。麴允见状,立即率三万步骑前往救援。
刘曜见远方尘烟四起,料定此为麴允之援军,于是命手下将领将北地城的周围放上熊熊烈火,假装北地城已经被攻陷的样子。
此计果然奏效,麴允的部众们见到大火以后都认为北地城已经被攻陷,惊惧不已,阵容大乱。刘曜见状,第一时间率主力兵团出击麴允。而麴允的部队呢?早已经乱作一团,士气为零,所以一见敌军奔杀而来,当即溃散而逃。
刘曜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良机,便率军疯狂追击,一直杀到磻石谷(山西同川),直杀得晋军横尸遍野。
事情到了这一步,麴允已再无战胜刘曜之可能,便只能放弃北地,奔逃零武。而刘曜全得北地以后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马不停蹄驻军至泾阳,然后分兵略地,不到一个月便将渭北诸城全部拿下。
至此,长安以北已再无屏障矣。
这期间,刘曜抓获了晋朝建威将军鲁充,他平素就听说鲁充贤能,便想收服这个贤才,于是道:“我得到了您,安定天下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还请先生辅佐于我,共创光明的未来。”
刘曜的诚意是很足的,可鲁充却对其深深一拜,然后表柔语决地道:“我身为晋朝的将军,国家沦丧所以不敢求生,如果将军真的尊重我,那就请让我自杀,不愧忠臣之志。”
沉默半响,刘曜叹息一声道:“真是义士,我成全你”。遂赐其宝剑,让其自杀。
另外,在这些俘虏中,还有一个叫梁纬的,不过他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媳妇辛氏。那辛氏长得貌美如花,年龄又正直二八,可谓少妇中的极品,一捏都能捏出水。因此,刘曜斩梁纬后便想娶了这个极品少妇。辛氏害怕吗?她害怕,但他不愿意伺候自己的杀夫仇人,于是流着眼泪道:“我的丈夫已经死去了,从道义上讲我不能再活下去,再说一个妇人怎么能前后侍奉两个丈夫呢?这样的女人您可以接受吗?还请赐我宝剑,让我陪我的丈夫齐下黄泉。”
一女前后侍奉两个丈夫怎么了?这是胡人的普遍传统,他刘曜其实并不怎么在意。可现在的匈奴人已经完全汉化,他刘曜虽然不在乎,但也怕别人在他背后乱嚼舌根进而坏了自己的大事,所以哪怕心中万般不愿,他也还是从了辛氏,让其自杀了。
好了,闲话就扯到这吧,我们继续正文。
公元316年8月,刘曜休整部队以后开始进逼长安,并且在到达长安郊外以后布置围城。而现在长安中的守军已经不够主动出击的,所以只能固守城池而已。
8月,不知何故,很久不理会长安的安定太守焦嵩、新平太守竺恢、弘农太守宋哲齐齐领兵救援长安。可就在大军到达霸上(陕西长安县东接蓝田之地)之时,却见汉军兵锋强悍。因此,三人虽有些许军队,但却不敢前进,只能观望而已,如同秦末巨鹿故事。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长安陷落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早晚不等。可就在这时,久久不管长安的司马保却突然动了。唉?司马保不是要保存实力以观天下吗?怎么这会儿又动了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那司马保最开始没有援助长安不过是因为惧怕汉军,没有底,又想观察时局的变化罢了。可如今,多地援助长安(当时司马保并不知道这些军阀屯驻于霸上不敢妄动),使长安又有了复生的可能,他怕晋愍帝起死回生以后会向天下声讨自己,便赶紧派胡崧率领早已经集结完毕,都快长毛了的部队疾奔长安。
时,刘曜之中军正在灵台驻扎,他见霸上的军阀都是一些囊货,便心生轻视(老毛病又犯了),认为胡崧也一样,都是一群软蛋,便也没将其放在眼里,认为他根本就不敢攻击自己。
岂料胡崧凶悍无比,竟然在进入长安境内以后便对灵台发动了决战式进攻。这一下打的刘曜措手不及,中军当即混乱。刘曜见势不妙,赶紧命少数精锐殿后,自率主力狼狈后撤,打算重新组织阵容以后再行进攻。
这时候,如果胡崧再接再厉的话,有相当大的可能会在刘曜重新组织阵型之前击溃殿后军,继而打崩汉军之中军。而一旦汉中军被歼灭,“霸上三龟”必定和长安之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其他汉军!
可就在这前景一片大好之时,胡崧却突然停手了,然后后退至渭水以北,象征性地驻守一下,没几天就撤退了,白白葬送了这大好时机。
那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就在胡崧击败刘曜之时,探子突然前来,汇报了“霸上三龟”的事情,胡崧见战局并不像司马保想的那样,又恐怕救下长安以后索綝、麴允等重新振作,便带着军队回去了。说白了,都是内斗惹的祸。
胡崧事件以后,刘曜再不敢轻视任何汉人,于是命令全军红色警戒,“霸上三龟”更加没有机会,便只能老老实实待在霸上。而长安兵少,根本抵挡不住汉军的进攻,所以外城在旬月之间便被攻破,晋军只能龟缩在内城防守。汉军因此断绝内城之粮道,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据史料载,当时内城粮食非常稀少,一斗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二两金子,百姓们先是易子而食,然后相互残杀吃食。城里的人没多长时间便死了一半,士兵们也开始逃亡而不能禁止,只有凉州那几千义兵誓死不动,心如磐石(张轨还活着的时候曾命北宫纯率几千义兵前来相助,后北宫纯投降汉军,却没有带走这几千义兵)。
11月,长安皇宫中的粮食也已经吃尽,晋愍帝哭着对大臣们道:“现在长安穷困潦倒,外无救援,内无粮草,你们谁有什么办法能让城中的士人和百姓活下来呢?”
众人:“……”。
晋愍帝:“索綝、麴允,平时就你们的话最多,主意最正,今天怎么哑巴了?”
索綝、麴允:“……”
晋愍帝:“哈哈,哈哈哈哈哈,误朕大事者,便是你索公和麴公啊!”
话毕,大殿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大概一炷香后,晋愍帝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然后满脸绝望地道:“罢了,宋敞何在。”
宋敞:“微臣在”。
晋愍帝:“你去一趟汉军大营,就说朕愿意投降,只求刘曜能放过这满城的百姓和文武大臣。”
宋敞:“诺!”
就这样,宋敞走了,带着晋愍帝无尽的哀伤前往了汉军大营。可还未等走出长安内城,他便被索綝暗中囚禁。那么索綝为什么要囚禁宋敞呢?还不是为了他自己。因为就在囚禁宋敞以后,索綝立即派自己的儿子前往了中军大营,并对刘曜牛13呵呵地道:“现在城中的粮食还足够坚守一年,军民的抵抗之心也旺盛,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不过我父亲一心向汉,如果将军能应允封我父亲为万户公,给予无尽的钱财,我父亲便答应开城投降,从此不再……。”
“哈哈哈哈哈”
未等这小子说完,刘曜便哈哈大笑,然后指着他骂道:“我刘曜带兵打仗已经十五六年了,从来都是在战场上击败敌人,没有使用过任何阴谋诡计,今如索綝所言,那就是不想臣服于我喽?既然如此,我还不稀得接受这个投降。你回去告诉索綝,如果不想投降,那就别整这些没用的,大不了玉石俱焚。但如果城中已经无粮,无路可走,那就老老实实的投降,别在这装大瓣蒜。”
话毕,拂袖而去。而索綝之子也不敢再留,灰溜溜便返回内城,将这件事告诉了索綝。索綝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只能在万般无奈之下将宋敞释放。
就这样,宋敞来到了汉军的军营,将晋愍帝的话原封不动的汇报给了刘聪。刘聪当即应允。
公元316年11月11日,晋愍帝谦恭地坐着羊车,裸露着肩膀,口含玉璧,用羊车拉着棺材从东门出去向刘曜投降。
那天,群臣哀伤,不断蹬车去拉晋愍帝的手臂。晋愍帝的眼泪也如奔流一般不断涌下,可却死死地含着口中的玉璧,不敢有半点儿松口。
一炷香以后,晋愍帝分别了众臣,坐着拉着棺材的羊车走到了刘曜跟前。他慢慢地走下了羊车,跪在刘曜面前,甚至连头都不敢抬。刘曜取下了晋愍帝口中的玉璧,又命人烧掉了晋愍帝带来的棺材(烧掉棺材就表示饶过了晋愍帝),便派兵将晋愍帝送到了平阳。
自此,西晋彻底灭亡,不算第一次的话,共存五十年,传四帝。
同月18日,汉主刘聪在平阳宫殿接见了晋愍帝,哦不,这时候应该叫司马邺了。
司马邺率先向刘聪扣头,态度十分谦卑。麴允则趴在地上痛哭,扶都扶不起来。刘聪大怒,遂将麴允囚禁了起来。麴允不愿再活于人世,遂于狱中自杀。
这之后,刘聪封司马邺为光禄大夫,怀安侯。封大司马刘曜陕西大督、太宰、秦王。其他有功之臣也尽皆封赏,无一遗漏。更追封麴允为车骑将军,节愍侯。至于索綝,则直接被刘聪弃市了,闹了个不得好死。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3 07:45:23
106
2.28拓跋鲜卑的没落
汉国就先说到这,我们再回看其他方面。
公元315年2月,时西晋朝廷还没有灭亡,晋愍帝见四方诸侯皆不可用,乃讨好拓跋鲜卑,封拓跋猗卢为代王,并将代、常山两郡全都送给了他,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平定天下,重现大晋荣耀。
此等白给的地盘拓跋猗卢当然愿意接受,因为这不但能让自己多出一些地盘,最重要的是,还能赋予自己合法的身份地位。如此,以后再想搞些什么事情也有借口可因。
同时,拓跋猗卢还非常敬重有能力的汉人,于是请求朝廷,让朝廷说句话,将刘琨手下的莫含赏给自己。
莫含,今山西应县人,雁门巨富,家产高达万万。古时候,商人虽然有钱,但却是社会中最底层的存在。尤其是在乱世,每个地方的商人都是军阀、强盗眼中的肥肉。所以莫含改商为官,成为了并州刺史刘琨的从事。
莫含善于经商,但更善于管理。从刘琨和汉国连年交战都不缺军粮便能看出其能力。而胡人,往往就缺乏这种善于管理的人才,所以拓跋猗卢非常喜欢莫含,希望他能归于自己的麾下。
晋愍帝有事求到拓跋猗卢,当然不会拒绝他,于是下令刘琨将莫含交给拓跋猗卢。而刘琨呢,也要仰仗拓跋猗卢来保全自己的性命(拓跋猗卢如果不帮他,不管是石勒还是刘聪分分钟就能把他给灭了),便只能忍痛将莫含交给了拓跋猗卢。
最开始的时候,莫含对于拓跋猗卢这种异族人还是十分排斥的。可拓跋猗卢是真的将莫含看作心腹,不仅三天一小宴两天一大宴的亲自作陪,还赏赐了莫含无尽的财宝与牲畜。最重要的是,凡有重大的军国大事,拓跋猗卢都会叫莫含来一起商议,并对其言听计从,所以没过多长时间,莫含便对拓跋猗卢推心置腹,帮他处理了很多管理方面的疑难杂症,使得拓跋鲜卑的管理方式更加系统、方便。
公元315年10月,不知为何,传国玉玺最后竟然到了凉州刺史张寔的手里。当时,大家都劝张寔将传国玉玺密了,可张寔却拿着传国玉玺笑道:“人人都说这东西宝贵,有的才能叫天子,没有的哪怕统一天下都只能叫白板天子,当真搞笑。这东西要我来看不过就是一个祸患,有了它的人才会早早灭亡。这种东西我是不能留着,还是交给‘真正’的天子吧。”
于是,张寔没有送给晋愍帝援军(时,刘曜已经开始兵进关中),而是给了他一个无比“珍贵”的传国玉玺。
公元316年2月,几乎已经成为北方霸主的拓跋鲜卑还在蒸蒸日上,可就在这形势大好之时,国内却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导致拓跋鲜卑之国力急剧下降,丧失了争夺天下的绝好时机。
大家都知道,拓跋六修是拓跋猗卢的嫡长子,不但尽得拓跋猗卢之宠爱,拓跋猗卢甚至将整个国家的南半部都交给他,所以所有人都认为,下一任的代王就是拓跋六修无疑。可就在今年,事情发生了变故。
老小老小,大宝大宝。我天朝数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大部分的哥哥姐姐长大都会痛恨老小,有的家庭更是因为老小的关系而闹得分崩离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百分九十的父母都偏爱老小,最终将绝大部分遗产都留给老小的缘故。
当初的刘邦是这个德行,当初的刘彻是这个德行,而现在的拓跋猗卢,也是这个德行。
当时,拓跋猗卢最小的儿子叫拓跋比延。拓跋猗卢非常偏爱这个最小的儿子,便想将王位传给他。于是让拓跋六修搬到新平城居住,并废除了他母亲的王后的位置,一步一步的削减拓跋六修的地位。
这还不算,拓跋猗卢还对拓跋六修极尽羞辱。拓跋六修有一匹能日行500里的神骏宝马,拓跋猗卢听说后便命令拓跋六修将这匹马送给拓跋比延,拓跋六修虽然恼怒,但没有办法,只能从之。
拓跋六修每年都会来朝见拓跋猗卢,拓跋猗卢就命令拓跋六修当众给拓跋比延行君臣之礼。开玩笑,第一,拓跋六修是拓跋比延的哥哥,凭什么要给自己的弟弟行礼?第二,拓跋六修手中的兵力是拓跋比延的无数倍,凭什么要给他行礼。因此,拓跋六修第一次拒绝了自己的父亲。
数日以后,拓跋六修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可拓跋猗卢还不罢休,便让拓跋比延乘坐自己的车辇前往南方巡视。当时,拓跋六修还以为是拓跋猗卢前来南巡,便率百官跪在地上迎驾,可当他看到车里面的人是拓跋比延的时候,气得差点暴走,于是直接站起来拂袖而去。至此,父子二人形同仇敌。
数日以后,拓跋六修拂袖而去的消息传到了拓跋猗卢耳中,拓跋猗卢知道这个儿子不能再留,于是召其前来拜见,打算从此将他扣住。可这一次,拓跋六修干脆抗旨不来了。
拓跋猗卢于是大怒,亲率主力部队征伐拓跋六修。可让人遗憾的是,征战了一辈子的拓跋猗卢竟然在本次战斗中败给了拓跋六修(过程无载),并且败得很惨很惨,狼狈得只有穿上百姓的衣服才逃脱了拓跋六修的追杀。
当时,在逃亡的路上,有一个鲜卑妇女看出了拓跋猗卢的装扮,于是立即禀报了当地官府。当地官府直接将拓跋猗卢生擒,并上报给了拓跋六修。而拓跋六修呢?根本见都不见自己的父亲便命官府将其斩杀了。
一代豪雄,带领拓跋鲜卑强大的首领,以后被追封为魏穆帝的拓跋猗卢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中。
拓跋猗卢死了,那么整个拓跋鲜卑是不是就要落入到拓跋六修的手中了呢?
当然不是。
拓跋猗卢的儿子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叫拓跋普根的,便掌握着拓跋猗卢很大一部分的兵力。拓跋猗卢被害的时候,拓跋普根正领兵守卫边疆,力量保存完整,所以当他听闻拓跋猗卢的死讯以后便立即带兵狂攻拓跋六修(过程无载)。
拓跋猗卢因为戮父、戮主的原因,使得自己民心不在,所以士气很低,根本不是拓跋普根的对手,因此很快便被攻破平城,自己也成了拓跋普根的刀下亡魂。
杀了拓跋六修,拓跋普根立即以为父报仇为由自立为代王,并行君主之事。可拓跋鲜卑部落众多,关系盘根错节,拓跋猗卢的儿子们也各个手中有兵,于是不甘于人下的儿子们纷纷起兵反抗,没过多长时间便将拓跋普根也弄死了。
拓跋普根死后,这些儿子们相互攻伐砍杀,使得整个拓跋鲜卑岁岁不得安,每天死于战场的人数也呈直线上升,国家分崩离析!
拓跋鲜卑的左将军卫雄、信义将军箕澹都是拓跋猗卢的死忠,和任何王子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自国家大乱以来他们都保持着中立,手中始终握有强大的兵力。
(注:二人手下的士兵没有纯鲜卑种的,都是投降拓跋鲜卑的汉人和乌桓人)
如今,见拓跋鲜卑已经分崩离析,再无复兴可能(起码他俩是这么认为的),二人只能谋求其他的出路。遂携汉、乌桓三万户及十万头马、牛、羊前去依附刘琨。
时,刘琨都快要被石勒压得喘不上气了(后详述),所以这一大援简直就是他的救命稻草,于是满心欢喜地接受,刘琨的军队也得以重新振作了起来。
最后,再交代一下鲜卑的近况。
拓跋普根死去以后,整个拓跋鲜卑陷入了相互攻伐的大乱之中,不过拥护拓跋普根后代的人还是很多的。因此,拓跋普根的母亲惟氏将拓跋普根出生没多久的儿子立为首领,拓跋普根一部也因此开始慢慢恢复之中。
可好景不长,拓跋普根这小孺子成为首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因为“某种”历史都没记载的不明原因而死去(病死或者被毒死)。其死以后,这首领之位便落到了一个叫拓跋郁律的人手中。那么这个叫拓跋郁律的能够消除境内叛乱,进而重复拓跋鲜卑的荣光吗?我们拭目以待。
好了,江东方面说完了,汉国方面说完了,拓跋鲜卑也说完了,我们应该看看石勒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了。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4 07:53:52
107
2.29并州攻略战(上)
时间重回公元314年。消灭王浚以后,石勒在幽州草草布置便返回了襄国。即依张宾之前计,准备在最快的时间内吞并并州。
可让石勒没有想到的是,那边石勒刚刚返回襄国,这边幽州王浚旧部便纷纷背叛了石勒。其中大部分投靠了段匹磾,一部分自立政权,还有一小部分投奔了慕容鲜卑。这也就是说,石勒刚刚夺取的幽州转瞬便消于无踪。
更要命的是,石勒消灭王浚以后,并没有兑现之前对刘琨的承诺,所以刘琨知道中计,便停止了对汉国的军事行动,转而专防石勒。因此,石勒一旦反攻幽州,不但要和强大的段氏鲜卑、慕容鲜卑为敌,还要防备刘琨在背后对自己进行打击,这根本不是现在的石勒可以做到的。因此,石勒没有再管幽州,而是集结士兵,准备消灭刘琨,吞了并州以后再夺回幽州。
可天不佑石勒。就在他打算大规模进攻刘琨的时候,襄国突然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超大型饥荒,据史料所载,那时的襄国两升谷子就要一斤银子,一斤肉的价值更狂飙到一两银子之多。百姓买不起吃的便易子而食,士兵更是疲软无力,无法战斗。石勒无奈,只能先行放下了侵攻的步伐,转而专营国内之政。
公元314年秋季,石勒拼了老命都无法补全粮食的缺口,无奈的他只能下令整个冀州进行人口大普查,凡是稍微富裕的家庭,都要出谷子2斛,帛2匹,如此才稍微的缓解了本次饥荒。
公元316年4月,经过一年多的治理,襄国饥荒解除,稍有余粮,可支撑长时间作战的军粮也是不够的。因此,石勒还打算等一等再攻并州。可就在这时,拓跋鲜卑大乱,成千上万的汉人、乌桓人在卫雄和箕澹的带领下投奔了刘琨,使得刘琨军势大振。石勒不敢再拖,便只能提前对刘琨下手。于是在本月,石勒命大将石虎率一部主力往攻刘演,意图在和刘琨决战之前肃清其外围。
刘演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不是石虎的对手,所以只能仓皇向段匹磾求援。因为他知道,段匹磾吞了幽州大部,这已经和石勒结了死仇,石勒现在虽然没说什么,但二人之间早晚都会有一场大战。所以段匹磾帮助他就等于帮助自己。
果然,这一切都让刘演给猜中了,那段匹磾收到了刘演的求援以后立即命其弟段文鸯率精锐骑兵团前往救援。可石虎的进攻太过猛烈疯狂,未等援军到达廩丘,此地便被石虎所攻破。刘演只能弃城而逃,前往投奔了段氏鲜卑。
而段匹磾见城池已经陷落,不好再和石勒野战,便只能命段文鸯率军撤退了。然而,就在石勒要继而攻击并州的时候,这老天又开始作妖了。
7月,司、冀、青、并四州爆发了超大型蝗灾,蝗灾所过,寸草不生。良田因此枯萎,百姓因此遭遇饥荒,四州百姓每十家都会有五家成为流民,尤其是汉国的都城平阳一带,蝗灾更是严重。
见此,石勒只能再次延缓进攻并州的步伐。可与此同时,石勒又在此次蝗灾之中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机遇。这个机遇是什么呢?那便是流民了(人口在古时候,尤其是战争年代就等于是一切)。
因此,石勒命石越率两万骑兵进入并州,大肆招收并州的流民。而不管是刘琨下辖的流民还是刘聪下辖的流民全都投奔了石勒,使得石勒的民众在瞬时之间狂增了二十余万户(注意,单位是户)。
刘聪当即大怒,如果不是这时候刘曜正领兵攻击长安的话,他甚至都要发兵攻击石勒了。所以发信件痛骂石勒,并要求石勒赶紧将这些民众遣送回来。
可石勒呢?根本搭理都没搭理刘聪。非但如此,石勒还变本加厉。
为了能够快速凑足攻击并州的军粮,石勒将麾下骑兵化整为零,分出N股部队狂掠四周州郡,但凡见到谁家有多余的粮食,那就是一个字——抢!如果不给,还是一个字——杀!因此河北百姓对石勒又恨又怕,皆称其为“胡蝗”,比喻羯族骑兵要比蝗虫更加的可怕、可恨。
公元316年11月,石勒已经抢夺了足够的军粮,于是亲率大军往攻并州。而这第一个攻略的地点,便是坫城(山西昔阳西南)了。
时,乐平太守正在坫城阻击石勒,可凭他手中那点儿兵力根本就不是石勒的对手,于是立即遣使往刘琨处求救。
刘琨新得数万大军,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所以闻听石勒来攻的消息以后哈哈大笑,便要率军出击。可就在这时,卫雄和箕澹却诚心劝谏道:“将军,这些人虽然大多都是汉人,但长期居住在异族地区,根本不了解您的恩德信义,所以现在用他们出征打仗,恐怕没人愿意为了将军而拼命,不如暂且在内地收取鲜卑人剩余的谷物,在外抢劫冀州的粮食,然后收缩防线,坚守关卡,死死地拖住石勒。如此,不过数年便可将这些人心尽数收复。到那时将军再使用他们,没有什么敌人是不能打败的,还请将军三思。”
刘琨,表面上看虽然是一个非常宽大的君主,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好大喜功,压制不住心中欲望的货,所以他断然拒绝了二人的建议,然后立即命箕澹率两万步骑混编部队作为前锋迎战石勒,自己则亲率其余主力坐镇广牧(山西寿阳北)以为箕澹之声援。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5 11:27:32
108
并州攻略战(下)
石勒方面,当其闻听刘琨大军前来的消息以后便要主动迎击。可就在这时,其麾下却有将领道:“箕澹兵马精悍强壮,势不可挡,不如暂避锋芒,向后回撤,建造高墙壁垒来磨灭他们的锐气,然后再一举反击,大事便可成矣!”
此将领本以为自己的“妙计”会得到石勒的夸奖,岂料石勒听后却勃然大怒道:“箕澹的人数虽然很多,但刚刚投奔刘琨没有多长时间,号令无法统一,只要局势稍微恶化便有溃散的可能,有什么可精悍的?反之,一旦我军撤退,敌军士气必涨,如果箕澹趁此良机率骑兵来攻,我们溃逃都顾不上,还有个屁老鸭子的时间来修建壁垒?这哪里是什么计谋,简直是要让我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来人呀!”
“在!”
石勒:“给我将这祸害全军的废物拉出去砍了!”
就这样,此将领因为自己的失言而死于非命,全军也再无敢言撤退者。石勒见军心已定,遂命孔苌为前锋将军,率前部军队迎击箕澹,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缓缓向前,占据很远的一处高地,并在此高地遍插旗帜,弄得威风凛凛。可这不过是疑兵而已,石勒真正的精锐骑兵全都埋伏在了孔苌身后的一片丛林之中。
数日后,孔苌所部和箕澹所部遭遇于平原。两军相遇,没有半点儿废话,摆开阵型就是干。大概数个时辰以后,孔苌装作不敌,引军急退。箕澹虽有所怀疑,但知道石勒主力的驻地距离此地尚远,所以没想什么其他的,引军便追。
可就在路过一片密林之时,杀声四起,两队骑兵突然从树林两侧插进了箕澹军的侧翼,孔苌也在此时调转马头,率军直冲了过来。箕澹军因此大乱,慌忙撤退。可面对他们的石勒军清一色全是轻骑兵,他们哪里能撤退的了?
最终,孔苌大胜,缴获铠甲、战马数以万计,而箕澹呢?他的士兵不是死就是降,只能带不到一千的残部奔逃代郡而已。
箕澹的大败,石勒的威名,这种种的种种都使得并州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很多官员都认为刘琨铁定不是石勒的对手,于是纷纷举城投降。刘琨的心腹,阳曲太守李弘更是将整个阳曲都白白送给了石勒。因此,刘琨进退失据,大势去矣!
幽州段匹磾见此,遂遣使往刘琨处,邀请其前往蓟城投靠他。为什么呢?因为刘琨在北方非常有名望,只要有他在,汉人就会源源不断地前来投靠。
而刘琨呢?现在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只能放弃并州而投蓟城。
至是,石勒遂有冀州全部和并州大部。
不过这还不算完。赶走刘琨以后,石勒迅速布置并州官吏,然后立即命孔苌率军向易水以北进击,意图在进攻幽州以前提前布置战局。
可就在途中,孔苌却被当地马贼马严、冯䐗所阻而不能进。更要命的是,因为常年饥荒,导致冀、并、司、兖四州大饥,流民遍地,辽西地区更是流民的集中地。他们相互联结掠夺,导致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如果石勒不能快速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州民心便将尽失,他刚刚夺得的土地也有瞬间丢失的危险,就好像之前的幽州一样。
石勒是想用武力来征服他们的,可幽州段匹磾对自己虎视眈眈,东面的刘聪也很有可能会给自己背后一刀,如果在这时候再生事端,石勒很有可能就会陷入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因此,石勒不想用武力来征服这些马贼与流民,可又不能放着不管。那怎么办呢?每当石勒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想到张宾,因为在他面前,什么困难都不叫困难,他总有最好的办法,这次也不例外。
当石勒将自己的顾虑告诉张宾以后,张宾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便道:“马严、冯䐗和将军有仇吗?”
石勒:“没有。”
张宾:“那些流民又和将军您有仇吗?”
石勒:“也没有。”
张宾:“那他们为什么要阻挡将军的去路呢?”
石勒:“额~~,这个~~~~”
张宾:“只是为了活着。”
石勒:“活着?”
张宾:“是的,现如今天下大乱,四州饥疲,这些马贼和流民好不容易成就一地势力,积攒了足够的粮食,当然不放心归顺将军,他们的顾虑,只是怕将军抢了他们的粮食。为了这些粮食,他们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所以对于这种不怕死的人,武力是绝对不行的。我的意见是,将军现在立即调回孔苌的部队,然后派遣贤明仁厚的长官去安抚、招纳他们,甚至还可以许给一些大头子一定的官职。如此,幽、冀两州的强盗便会归顺,而那些流民见强盗归顺以后非但没有受到惩罚,还有好日子过,也就会携手而投奔将军了。如此,将军不但不会受到半点儿损失,还会增加一大批的百姓和士兵,此为一箭双雕之计,将军可用之!”
石勒:“大善!”
次日,石勒召回孔苌,用贤良忠厚并在北方拥有极高名声的李回来担任北都护、高阳太守,并承诺,只要有愿意投降的,政府都会给他们优厚的政策,并且保证不没收他们一粒粮食。
马严的兵卒大多佩服李回,所以当即背叛马严而投李回,马严因此成为光杆司令,只能狼狈往南而逃,亦在逃亡的路上因为走投无路而投水自尽。
冯䐗呢?他本来也和马严有同样的野心,可见马严如此惨死,亦不敢再行抗拒石勒,便只能投降了李回。
两波大型马贼团的投降,使得两州盗贼看出了现在的“众望所归”,又见这些马贼投降石勒以后过得反而更好,便陆续地投降了石勒。这种情况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因为收复了两州盗贼以后,辽西的流民们也相继投降了石勒,过上了正常人应该有的生活。因此,并州、冀州之大患得以在旬月之间便解除得干干净净,现在的石勒,只需要做好攻击幽州的准备便好。而这一切,都是张宾的功劳。石勒因此拜张宾为前将军,另增一千户的封邑(时正值天下大乱,石勒也仅仅拥有两州之地罢了,在如此情况下,石勒还赐张宾千户封邑,足见对张宾之仰仗)。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我是最为崇拜的,他们的一生不为钱,不为利,只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白在世上走一回。而刘邦之张良,石勒之张宾,都是这种人。
张宾认为,石勒对自己最大的赏赐就是对他言听计从,给他足以发挥才能的舞台。这,就够了。至于其他的,何必树大招风?基于此,张宾拒绝了石勒的赏赐,只希望石勒能快快统一天下,结束这纷乱扰攘的乱世。石勒因此流泪,乃止。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7 10:29:56
108
2.30东晋的建立
江东方面。
公元316年12月,长安被攻破,晋愍帝投降汉国的消息传到了建康。琅邪王司马睿装腔作势,带着大军去野外居住,亲自穿上铠甲在军队中一顿捂捂扎扎,并向天下发布檄文,做出一种要北伐的样子。可最后因为运粮延误几日便以此为借口取消了本次的行动,并斩运粮督以告慰天下。
当时,天下汉人都因为此事而感到遗憾,只有那些明白事理的人在暗中嘲笑司马睿。
公元317年正月,有一个叫王冲的侍御史从长安逃到了凉州拜见张寔,并称自己是长安投降的前一天,奉晋愍帝之命前来传话的,其具体内容如下:“现如今天下大乱,晋室崩坏,朕无能无德,无法继续带领大晋重复往日的荣光了。不过大晋还没有亡,还有希望。朕从此刻宣布,丞相、琅邪王司马睿代朕为晋帝,一定要带领我大晋复兴!拜托了!另外,封凉州刺史张寔为凉州牧、凉州大督、侍中、司空,希望你能够帮助琅邪王复兴我大晋,不要让朕失望。”
这个口谕到底是真是假我不敢妄言(我个人认为是真的),不过张寔很明显是信了,当真了,并且遣使往建康,将晋愍帝的口谕传达给了司马睿,同时表示自己会支持司马睿。
(注:长安失陷以前,曾有民谣说:‘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等到关中被汉军攻陷以后,氐族、羌族等统统组织集团,开始攻略陇右、雍州、秦州地区,所以汉人之西北边境在一点一点地缩水,一点一点地被吞并。只有凉州安然无恙,始终无人来犯。从此便可以看出现在凉州的强大。可我有一点不明白的是,张寔既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为什么不趁此良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呢?难道他和张骏一样?也是个眼高手低的废物?谁知道呢)
与此同时,段氏鲜卑、慕容鲜卑也都统统遣使往建康,希望司马睿能够继承大统,成为新一代晋帝(这些少数民族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希望能在司马睿那得一份善缘,从而建立自己在中原建立地盘的合法性)。
而司马睿呢?当然不会答应了,而是推推推,一连推辞了三次以后才“勉强”答应暂时为晋王,定都建康,代理大晋朝政,等以后真正的皇帝上位以后他再改掉国号。至于他真正的想法,有点儿政治常识的官员都知道。
至此,也就是公元317年3月,东晋正式建立。
(注:西晋从建到灭共两都,分别是洛阳和长安。而不管是哪个都城,对比于建康,他们都在西边,所以人称为西晋,建康之司马睿建立的朝廷则被成为东晋)
3月10日,司马睿开始大兴人事变动,乃立司马绍为王太子(司马绍,字道畿,司马睿之长子,东晋的第二任皇帝。司马绍至孝,文韬武略,聪明果断又有手段,是一名A级优秀统治者,比他老子不知道强了几何)。
任司马裒为琅邪王(司马睿次子),兼青、徐、兖三州大督,坐镇广陵。
任西阳王司马羕(司马懿之孙,八王中司马亮第三子)为太保。
任司马承为谯王。
任王敦为大将军、江州牧。
任王导为骠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兼管中书监和录尚书事。
任刁协为尚书左仆射(刁协,字玄亮,刚正不阿之直臣,一生皆为中兴晋室而劳心劳力,令我佩服万分。可即便如此,能力也只属一般,因此只能给予B+级大臣的等级)。
任周凯为吏部尚书。
任贺循为中书令(贺循,字彦先,今浙江绍兴人,当代大儒,治理一方之能臣,亦是江东士族之领袖,为司马睿能顺利镇抚江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等等等等还有很多,但都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人事任命,所以我就不多说了。
是时,东晋朝廷中,王导总管机要,王敦总管征讨,司马睿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与二人相商以后才能做决定,所以东晋王氏的权利足可以和司马睿分庭抗礼。因此,民间百姓都说:“王与马,共天下。”
同月,司马睿封慕容鲜卑族长慕容廆为大单于,并授予其都督辽东杂夷流民诸军事,使得慕容廆不但拥有了合法的身份,还同时拥有了极大的权利。
同月,汉国方面。
自公元310年开始,刘乂居于太弟之位已经整整七年了。这七年中,刘乂有数次差点儿命丧黄泉,可却都坚挺地挺了过来,并且直到现在,他依然占据着储君的位置,从来没有变动过。
最开始,刘粲还不怎么拿刘乂当回事儿,认为自己的父亲早晚都会将这个所谓的“储君”弄下去。可多年过去了,自己的父亲越来越老,身体越来越弱,刘乂这个“储君”却依然坚挺在储君之位上,这使得刘粲如履薄冰,生怕哪天刘聪一个不注意,这皇位可就成了刘乂的了。
所以,刘乂必须死,马上就死!
基于此,刘粲阴谋密令党羽王平欺骗刘乂说京城即将发生内乱,希望他能穿上盔甲以备不测。
刘乂本身就不是什么有心机的人,偏听偏信,所以穿上了盔甲。不仅如此,他还命令东宫所有的属官都穿上了盔甲,以应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不测。
刘粲见此大喜,乃急告靳准、王沈,说大事已成,让他们速速行动。
二人见此,立即面见刘聪说刘乂准备发动武装政变。说实话,刘聪是不怎么相信刘乂会发动政变的,毕竟他对自己的这个弟弟非常了解,认为他根本就没有发动政变的那个胆量。可如今,东宫满宫上甲,这又不得不让刘聪怀疑,所以一时之间陷入了犹豫之中。
王沈见此立即火上添油道:“陛下,臣早就听说刘乂有谋反之心,也曾多次劝过陛下,可陛下哪一次都不相信我的话,如今,钢刀已经顶到了陛下的脑门上,难道陛下还不相信吗?还请速速行动,不然等钢刀插进我们的脑袋里,那时候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刘聪虽然只是怀疑,但却不敢赌刘乂没有异心,所以只能听信二人之言,派兵往东宫擒拿刘乂。
当天夜里,靳准、王沈带兵突然袭击了东宫,并将东宫的属官全部抓获。他们用各种残酷的刑法来折磨这些官员,让他们诬陷刘乂,承认谋反的“事实”。众人经不住这些非人类的严刑拷打,只能“屈打成招”,在刘乂谋反的证词上按上了手印。
一个时辰以后,刘聪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证词,然后哀叹一声,对靳准、刘沈道:“朕到现在才知道你们的忠心!看来朕原来真的错了。”
次日,刘聪诛杀东宫所有属官,并废刘乂太弟身份,改封北部王。不久以后,又让刘粲秘密将其暗杀。至此,汉国虽无储君,但任谁都知道,刘粲已经板上钉钉。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18 19:25:55
110
2.31定荆州(上)
公元317年6月,各方军阀、异族皆遣使往建康劝司马睿称帝,建康一众大臣见此,也反复劝司马睿称帝,可晋王司马睿依然想要立牌坊,所以坚决不同意,意图再拖一段时间。
祖逖方面。
话说祖逖自公元312年过江之时,只有兵丁一百人。祖逖知道,单靠这一百人是绝对无法平定北方的。别说北方了,甚至石勒一家都能轻松灭掉他。所以过江之后,祖逖没有立即动兵北上,而是不停在江北剿贼,并其众,夺其粮,然后用自己的理想来感化这些贼人,希望他们能为自己所用。
这年头,有口饭吃谁愿意做贼,再加上祖逖一心光复晋室,一颗赤子之心没有半点儿污秽,所以这些人为祖逖所感动,成为了他的坚定拥护者。
就这样,祖逖的士兵就像要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本年,祖逖已尽平徐、扬、豫三州之贼,士兵发展到了一万余人。祖逖感觉收复中原的时机已经到了,便开始往北进军,而这第一个需要攻略的目标,便是祖逖一生的天敌——石勒。
最开始的时候,石勒根本就不知道祖逖这个人,想想也是,一个只有一百多人的将军怎么可能进入石勒的法眼?但当祖逖相继平定了三州之贼,兵力超过一万以后,强如石勒也不得不开始重视起祖逖,遂遣手下大将石虎率一部前往征伐。结果,石虎刚刚进入谯郡境内,便有四面八方的地方军阀前来支援祖逖。石虎见事不可为,只能仓皇撤退。
而石勒这时专心准备平定幽州,见祖逖比较难啃,便也暂时放弃了他,将枪头瞄向幽州。
以上便是祖逖之前的发展史以及现在的状况。
公元317年7月,全国大范围发生旱灾,司、冀、并、青、雍五州除了旱灾以外,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黄河、汾水更是在这个月爆发洪灾,淹没了扶禁一千多户人口,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损失。
同月,汉主刘聪立刘粲为皇太子,兼领相国、大单于,总摄朝政。刘粲终于得到了他做梦都想得到的位置。
同月,段匹磾见石勒侵略幽州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乃推刘琨为大都督以取汉人之心,后檄书于兄长段疾陆眷、叔父段涉复辰、兄弟段末柸在固安集会,邀请他们共同讨伐石勒。
说实话,对于这项提议,段疾陆眷和段涉复辰是犹豫的,毕竟石勒占据了两州之地,还不是汉人,消灭他以后吞并冀、并两州正是合情合理。我相信,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二人最终是会答应段匹磾的。毕竟对于自己的利益,所谓的什么盟约都是狗屁而已。
可段匹磾千不该万不该邀请段末柸前来会盟,因为就是一个段末柸使得好好一次会盟发生了意外。
之前有说过,石勒俘虏了段末柸之后非但没有残酷地对待他,反而三天一大宴两天一小宴的款待,并且每次都亲自作陪。所以二人喝着喝着就喝成了义父义子。石勒有没有小心思我是不知道,但段末柸是真把石勒看成了自己的义父,所以从那以后便发誓要辅佐石勒完成大事。
如今,见自己的兄弟要收拾石勒,他怎么可能不横加阻拦呢?不过段末柸是聪明的,他并没有在会议上直接和段匹磾撕破脸面。而是在散会以后,段疾陆眷和段涉复辰还在思考的时候偷偷约见了二人并忽悠道:“您二人都是段匹磾的长辈,手中的力量更是整个部族之最,怎么能听从一个小辈的指挥呢?两位难道不感觉这是一种耻辱吗?再者,之前我们曾和石勒签订盟约,相互约为兄弟。如今,石勒还未对我们不敬,我们就要主动对他动手,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们?再者说,石勒是天下英杰,手下兵多将广,现在的天下之中,有谁敢说能稳赢石勒?哪怕我们最后赢了石勒,因为指挥人是段匹磾,所有的好处也都会被他捞去,我们又能得到什么?而得罪石勒的人是谁?偷了石勒幽州的人又是谁?全都是他段匹磾!凭什么他小子惹的祸要我们去为他摆平?凭什么惹了祸后还要装作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他难道将我们都当成傻子吗?所以我的意见是,自己惹的事自己去平,我们不要帮助他。”
话毕,段疾陆眷和段涉复辰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最终还是听从了段末柸的建议,弃段匹磾而去。
段匹磾因此孤掌难鸣,只能放弃征讨石勒的计划,龟缩于蓟城。
荆州方面。自王廙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以后,便以数倍于郑攀的兵力和其屡次交战。但因为王廙实在太过废物,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没能击败郑攀,就更别提杜曾了。
可就在公元317年8月之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
因为郑攀手下的将领都是江东人士,家人也都在江东生活。这些人刚刚跟随郑攀反叛东晋的时候,还能够因为义气而为了郑攀卖命。可这时间一长,这些人便开始想念家中的老婆孩子。因此,一波又一波的士兵背叛了郑攀,偷偷地返回了江东。
郑攀见此情况,料定早晚会被晋军所斩杀,因此请援于杜曾,希望他能派兵前来援救。
郑攀的出现,死死地堵住了襄阳的东大门,大大地缓解了晋军给杜曾造成的军事压力,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二人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当杜曾收到求援信息以后,第一时间便率军前往救援了。可哪怕再快,这一切也都晚了。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20 18:38:43
111
定荆州(中)
当时,因为距离比较近的缘故,王敦要比杜曾更早得知郑攀已经众叛亲离的消息,所以立即命赵诱、朱轨率军前往征讨。
时,郑攀手下的士兵已不满千人,根本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便只能献城投降。
正在来援路上的杜曾听闻此事以后并没有撤军,而是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遂遣使往王廙军中道:“我杜曾本就是一个晋人,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反叛晋朝。之所以到了今天这一步,完全是逼迫所致。我早想向将军投降,可又怕无尺寸之功会被朝廷斩杀,所以在这先向将军表明要投降的态度。这之后,我会带领士兵攻击第五猗,只请求将军能看在我军功的份上,启奏朝廷饶我一命。”
(注:第五猗,西晋官员,在晋愍帝于长安为皇时被任命为安南将军、荆州刺史,并负责监督荆、梁、益、宁四州军事。可因为这些地盘现在都已经是别人的腹中肉,所以这项人事任命也只不过是一个纯纯的‘人事’任命而已,第五猗也因此一直呆在长安而没往荆州。直到长安破灭的前夕第五猗这才逃往了荆州。当时,荆州大部虽然被杜曾所占据,但是他知道,自己一是力量无法与东晋相提并论,二是大义上也不占优势,所以早晚都会被东晋所消灭。因此,当杜曾听说第五猗前来荆州的消息以后乐得不行,当即便奉第五猗为主,将自己一半的地盘都交给了第五猗。因此,第五猗和杜曾分别占居汉、沔之地,威震长江。同时,因为第五猗的关系,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和能人异士投奔杜曾)
这些年来,王廙屡战屡败,其名声早已经臭遍长江,要不是因为有一个好表哥,他也许早就被扒掉N层皮了。因此,王廙急于立功,见杜曾要向自己投降,还要帮自己消灭第五猗,以为天降福瑞,于是立即答应了杜曾的要求,并亲率主力大军离开扬口壁垒,向西驰援杜曾,意图一举立下创世之功。
可就在这时,其手下内侍朱伺却对王廙道:“杜曾狡诈阴险,毫无信义,是一头出了名的白眼儿狼。下官料定,他这一次投降一定是诈降,其根本意图就是引出将军,然后在将军不在的情况下偷取扬口。因为扬口一旦被截断,处于西部的我军便会丧失后路,进退失据。如此,军心必定大乱,杜曾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瓮中捉鳖,将我们全部歼灭在荆州。所以此计万万不可,还请将军三思。”
三思?三思个老妹妹,王廙这个废物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创世之功,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三思?一思他都嫌麻烦。因此,王廙没管朱伺的建议,而是毅然决然地领兵前往支援杜曾。结果,王廙那边刚走没几天,杜曾便突然转变行军路线,进而直扑扬口。
扬口因为兵力稀少,根本挡不住杜曾的进攻,所以没多长时间便被杜曾击溃。而就像朱伺说得那样,扬口的失守,使得西部晋军进退失据,大军迅速地陷入了恐慌之中,士气全失。
杜曾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战机,直接带领主力大军狂攻西部战线之晋军。
晋军当时士气全失,根本无法抵挡,所以交战没多长时间便缴械投降。赵诱、朱轨等将领更是惨死于战阵之中。王廙这个废物就更不用说了,交战即溃,最后九死一生才勉强逃到甑山(湖北汉川东南)。杜曾因此威震长江,军势大振!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王敦处,王敦闻讯大急,立即命手下大将,豫章太守周访进攻杜曾的军队。
周访认为,现在晋军在荆州方面已经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如果不能迅速打开这个局面,不但王廙仅存的部队会被消灭,甚至荆州的百姓也不敢再归附东晋。因此,此战必须以雷霆之势结束,如此才能扳回东晋在荆州的民心,同时也让整个天下军阀看一看现在东晋的战斗力。
因此,周访以最快的速度从军中挑选了八千最为精锐的战士,然后率他们急往西部战线而去。
周访,王敦的左右手,军事能力甚至能和陶侃相提并论,杜曾久闻大名,所以不敢懈怠,当即率大军前往迎击。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21 17:10:22
112
定荆州(下)
数日后,双方在沌阳(湖北武汉西)遭遇。当时,杜曾的部队士气非常旺盛,见到周访的部队便冲杀而上,锐不可当。
周访见状,知道不能硬拼,乃采防反之法,将部队分成三大方阵,只准守不准攻。意图死死守住杜曾的进攻,抹灭其士气。
同时,为了稳固军心,周访还让将官告知全军,如果鸣 声,那便是左翼已经溃败,如果鸣金六声,那便是左右两翼都已经溃败,如果鸣金不断,那就是三军都已经溃败,到那时,只有逃命一途。可实际上,这都是周访欺诈的手段,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和杜曾在沌阳决一死战,是一声金都不带鸣的。
就这样,双方厮杀在了一起。
那天,杀声震天,箭矢漫天,来往不断。杜曾的骑兵来回穿插,见缝插针,可哪怕是这样,还是攻不进周访的方阵。
杜曾见状,表情凝重道:“传令下去,弃中军,集中力量攻击两翼,我们把周访这只老狐狸给引出来。”
呼~~~呼~~~,战旗飞舞,鼓声大作,杜曾军见状立即集中火力狂攻晋军左右两翼。可周访呢?始终身处最前线,纹丝不动,不过是将中军的弓箭手全都调拨到左右两翼而已。
杜曾见周访不中计,只能继续攻击左右两翼。他相信,一旦左右两翼崩溃,周访必灭。
可让杜曾没有想到的是,周访这块石头,实在是太硬了。
早晨5:30—6:00,双方开始激战(自旦始攻)。
上午10:00,晋军左翼开始有崩溃的危险。一名叫赵胤的将领率所部从属于左军,从早晨一直激战到上午,从没有懈怠过,岂料敌军攻击的太过猛烈,赵胤所部更是被重点照顾的目标,所以到10:00之时,他的部队崩溃了。
万般无奈之下,赵胤只能暂时后撤,意图收回了残部以后再行上阵。可这一幕恰巧被坐镇中军最前线的周访所看到。他见此立即对传令道:“来人呀!”
传令:“在!”
周访:“告诉赵胤,让他不准后退,不准收拾残兵,只能给我在前线顶着,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情,我杀他全家!另外,通告全军,所有的人都要给我在前线顶着,但凡有后退者,杀无赦!!!”
传令:“诺,诺!!”
话毕,传令骑快马飞奔至赵胤身前,将周访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赵胤。赵胤看了一眼中军方向,流着眼泪,狂吼着冲回了前线。
一时间,本已经有些抵挡不住的晋军复振,拼了命地抵挡敌军的攻势。
中午12:00,本来轻松的杜曾脸色有些不好看了。遂将后备军全部调出,从四面狂攻晋军左右两翼。
傍晚,晋军两翼已经摇摇欲坠,有的人已经没有了知觉,完全是靠着自己的意念在战斗,机械性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而已。这八千人全都是周访军中最为精锐的战士,他们已经这个样子了,杜曾军什么状态我也不必多说了(哪怕他们人多,可以轮番攻击)。
所以,此时的杜曾整个脸都已经黑了。因为己军士气已经磨灭,损失又极其惨重(因为主攻),现在又已经到了傍晚,即将天黑。一旦等到明日再战,晋军恢复了元气,那时候就更不好打了。所以,杜曾决定,必须在今日消灭周访。
因此,杜曾决定天黑之前亲率中军直面周访之中军,意图将其一举歼灭。而周访见杜曾大军前来,顿时眼睛一亮,亦率中军狂涌而出。
之前周访为什么没有援助左右两翼?就是因为他见杜曾的中军没动,他不敢动。所以,他已经憋了很久了,就等着这一刻呢!而周访手下那些悍将强兵们也已经憋了一天了,他们见一个个的战友倒在自己的面前却伸不了手,心中无比痛恨,眼珠子都红了。如今,见周访亲率大军主动迎击敌方中军,这群战士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直冲了过去。
一时间,战场中部厮杀震天,血肉横流,双方都狠狠砍杀对方,誓不撤退,甚至连将领都冲了上去。而左右两翼的双方都在这时候将目光盯向了战场的中央,连手中的动作都放缓了下来,因为他们知道,决出胜负的时候到了。
本来,双方还处于胶着状态,谁都奈何不了谁。可就在即将入夜之时,周访突然率八百战士在杜曾前线撕开了一条口子,就这么冲了进去。
这一下可要了杜曾的老命,因为就在周访冲进去的时候,杜曾的中军大阵再也无法维持,遂溃败奔逃。晋军见此士气大盛,呜嗷喊叫地冲向杜曾军。而杜曾军见中军已经被击溃,再提不起半点儿反抗的念头,只能仓皇而逃。
周访见状,直接发布了全军追击的命令。其身边的将领听到这个命令以后吓了一跳,赶紧对周访道:“将军,现在全军已疲,只能靠着一股士气行动,如果现在追击,很容易造成变故,不如休整一夜,明日再行追击。”
周访道:“杜曾骁勇善战,英勇无比,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如果不能趁此良机将其歼灭,等他缓过神来,我们再想将其歼灭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只有趁其衰败之时对他进行追击才能彻底地消灭他!传我将令,全军追击杜曾,不得有半点儿停歇,违令者——斩!”
就这样,已经疲惫至极的晋军拼了老命地追击杜曾。而杜曾军呢?这时候也已经累得要死,有的士兵根本就跟不上杜曾逃亡的速度,落到了后面。而这些士兵,无一例外的,都成了晋军的刀下亡魂。因此,从沌阳到武当(湖北丹江口均县)之间到处遍布着杜曾军的尸体,杜曾的军队那是成千成千的往下减。直到逃到武当之时,疲惫以极的杜曾知道,自己不能再逃了,不然必定成为光杆司令,乃于武当建造防御壁垒,只能固城死守。
周访方面,当他追击到武当以后立即将此地团团围住,然后一边休整备战,一边通知王敦,一边平定汉、沔一带被杜曾占据的地盘。
这之后,汉、沔之地一个接一个的投降,王敦的援兵也源源不断地开往武当,晋军更是已经恢复了元气,时刻都可以对武当发动猛攻。
不过这时候周访倒是不急着攻城了,反而命令全军休息,不过让后备军没日没夜地修建大型攻城器具而已。
数个月以后,各种大型攻城器具已经布满了周访军营四周,周访见时机已到,遂对武当发动了凶猛的进攻。
公元319年,周访终于攻克了武当,并先后斩杀杜曾、生擒第五猗,完全平定了整个荆州。时,东晋已有湘州全部、荆州全部、江州全部、广州全部、扬州大部、徐州大部、兖州小部、豫州小部,并且这些地方大多都是没有被战火波及多少的富庶之地,所以东晋的势力在明面上看绝对的冠绝天下,没有之一!甚至刘聪的汉国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总有喜欢历史的朋友对我说:“当时东晋这么强大,正是往北进攻,一举收复中原的绝佳时机,为什么就偏偏不动,愣等着良机丧失呢?司马睿真是一个大辣鸡。”
首先我得承认一点,司马睿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但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北伐呢?除去司马睿个人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东晋政令无法统一,大臣将领相互不和。
首先,司马睿表面上虽然是一国之君,可说句不好听的,他做什么都要顾及身边的大臣以及江南的那些氏族们,尤其更要看王敦的脸色,所以哪怕是他想要北伐收复中原,也要看他身边的文武们愿不愿意。
其次,内斗。
东晋朝廷的内斗从来都是不间断的。并且和别的朝代不同,他们的内斗往往都是大型的,没完没了的。之前西晋有八王之乱,而现在呢?王敦先是排挤了陶侃,这就又和周访这个左右手陷入了几乎不死不休的关系,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到时候再说。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23 14:41:50
113
2.32阿干之歌
公元317年11月,晋王司马睿见杜曾已经被围武当,江南、北诸地尽数平定,遂开始大兴政事。
他重办太学,增强士族子弟的学问。
他下令督促农业,制定考核办法。
他整顿吏治,严格控制官员所为。
因此,东晋越发强大,百姓安居乐业,可核心问题却一直都没有办法解决,或者说司马睿根本不敢解决,只能做一步看一步,或者等他的子孙上位以后再解决了。(权臣、氏族当道,内外大臣不和)
12月,汉主刘聪外出打猎,让车骑将军,也就是之前的晋愍帝司马邺为向导,穿着普通的军服,手持戟刃于前方开路。当时,看见司马邺的人都指着他笑道:“看没看到,这就是以前在长安威风凛凛的晋帝呀,哈哈哈哈哈。”
听到这些笑声,西晋的遗老们全都潸然泪下,为自己如今受胡人的统治而感到羞辱。(注:胡人吞并一地以后,都会让本族男女和汉人通婚,所以当时北方纯汉种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也不再认为被胡人统治有什么可羞辱的,只有他们的父辈往上才会记得自己是一个汉人)
太子刘粲见状,默默拍了一下胯下宝马,走到刘聪身边以后低声道:“古时候的周武王为什么要杀死纣王呢?难道一个纣王就会对他造成什么威胁吗?不,纣王没有什么力量,周武王不过是惧怕他的血脉和他的号召力而已。现今,还是有很多人不忘前朝,为司马邺感到不值。如此,不如早早结果了他的生命,以断后顾之忧。”
刘聪默默看了看司马邺,犹豫片刻道:“过去我因为和你有同样的想法,所以杀了司马炽,可效果微乎其微,民心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恐怕如今杀了司马邺也不会改善什么,还会冒出来更多司马氏的小兔崽子,不如先留他一命以待观察,如果他始终不会对我造成威胁的话就不必管他。”
数日以后,刘聪打猎完毕,满载而归,当天便在平阳大殿中设国宴款待朝中大臣。席间,刘聪并没有为司马邺设座,反而让他身着便服,充当下人的角色,为现场的汉臣和曾经的晋臣倒酒洗杯。
晋朝的旧臣们看到此景,全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有的甚至放声痛哭,止都止不住,哪怕是那些老早就投降了汉国的晋奸们也羞愧地低下了头,不敢抬头与司马邺对视。
见此情此景,刘聪勃然大怒,将那些痛哭流涕的大臣们全部拉出去砍掉了脑袋,并且从此刻对司马邺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杀心。
同月,仇池氐王杨茂搜去世,其子杨难敌继位,和小儿子杨坚头分别统领仇池氐全部军队。杨难敌号称左贤王,率本部兵马屯军于下辨,杨坚头号称右贤王,率本部兵马屯军于河池。
同月,鲜卑一族之族长吐谷浑去世,其子吐延继承其土地和王位。那么这个吐谷浑又是何许人也?因为以后还要和他的后人打很多交道,所以允许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吐谷浑,本名慕容吐谷浑,身强力壮又有胸怀、谋略,是一个一点都不输给慕容廆的豪雄,同时也是慕容廆同父异母的兄长。其父慕容涉归在慕容吐谷浑很小的时候便分给了他一千七百多户民众为部曲,对他寄予厚望。可因为慕容廆是正室所生,再加上能力也一点不输于慕容吐谷浑,所以在慕容涉归死后,便将位置传给了慕容廆。
那时慕容廆刚刚继位,屁股还没有坐稳,而整个慕容鲜卑中,唯一能威胁自己的存在便是自己的哥哥——慕容吐谷浑。因为多年的用心经营,慕容吐谷浑的部曲已经成为当时除慕容廆以外最强的族群。慕容廆很怕自己这个哥哥,所以经常对他防备防备再防备,有的时候甚至想将他除之而后快。
直到有一天,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慕容吐谷浑和慕容廆双方的马群突然走到了一起,并打了起来。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儿,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是经常发生的,可慕容廆却借题发挥,遣使往慕容吐谷浑的部落训斥道:“先父划分的部落之所以不同,就是怕我们相互之间有摩擦,你为什么不让你的族群走远一点,以致发生了如今这种问题!”
话毕,慕容吐谷浑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整个脸都黑了,可他没有发作,而是忍着怒气道:“马本身就是畜生,偶有争斗,这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哪至于如此上纲上线?你回去告诉我的弟弟,我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现在就带领我的族群远离他万里之外,可有一句话我要提前说:‘离开容易,将来再想相聚就难了’”。
话毕,慕容吐谷浑也不再废话,次日便带着自己的族群向西迁徙了。而慕容廆呢?事后竟然后悔了,咱也不知道是可惜慕容吐谷浑手下的那些族群,还是真的为自己的作为感到后悔。反正这货在慕容吐谷浑走后立即派人来追,先是带上了诚挚的歉意,后又劝慕容吐谷浑返回本地,并向慕容吐谷浑承诺,从今以后再也不会犯之前的错误。
可慕容吐谷浑却和使者道:“先父曾经预言,说我和弟弟都会成为杰出的领袖,本来我是不怎么相信的,毕竟弟弟是正室所出,大权在握,我又怎么可能会成为杰出的领袖呢?可如今一看,这大概真的就是天意了吧。”
于是慕容吐谷浑婉拒了慕容廆的好意,坚持率族群向西迁徙,直到阴山之时才停止迁徙,在此发展,逐渐建立了新的政权。直到永嘉之乱时(就是八王之乱末期开始的天下大乱),吐谷浑抓住了晋室天下大乱的绝佳时机,率军越过陇右(甘肃一带)向西发展,并占据了洮水以西和白兰一带,扩地数千里,成为了北方一支相当有实力的大型族群。
与此同时,吐谷浑还有60多个儿子,个个高大威猛,武艺非常,长子吐延更是其中出类拔萃的存在,所以周边的羌人、胡人都非常害怕吐谷浑,为了能够和平共处,他们偶尔还会给吐谷浑献上贡品,充当那附属国的角色。
而慕容廆呢?见吐谷浑在西北混得越发强大,遂想和其皆为同盟,乃作《阿干之歌》以表示对兄长的思念之情(阿干在鲜卑语中是哥哥的意思),可这一切都晚了,如今,两个部落已成两国,从此再也没有合并的可能。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25 10:58:18
114
2.33满天下的枭雄
公元318年正月,辽西公段疾陆眷去世,因为其长子年幼,所以段疾陆眷的叔父段涉复辰便自立为辽西公,携幼子为傀儡。
时,段匹磾听说段疾陆眷的死讯以后发重兵前来奔丧,可因为他携带的士兵实在太多,这就引起了段涉复辰的警觉。
(注:历史上对于段匹磾的行为并没有给予解释说明,不过史界有两种主流说法,各位可以自行参考,我不带节奏。1、段匹磾本次前来就是要谋朝篡位,不然带那么多兵来做什么?2、段疾陆眷不管怎么说都是段氏鲜卑的首领,所以段匹磾必须要来奔一下丧,不然就会给了别人攻击他的口实,实属不智。至于他为什么要带这么多兵过来,那当然是要保护自己,毕竟之前他和段末柸、段涉复辰之间有那么一些不愉快)
段末柸更是在这种敏感的时候火上添油道:“段匹磾从来和我们不和,此次前来,铁定是要谋朝篡位。不如主动迎击,将其消灭,这样也可完成我段氏的统一,集中您手中的权利。”
段涉复辰觉得很有道理,遂纳段末柸之言,出兵主动迎击段匹磾。可就在大军刚刚出城之际,却突闻一声哨箭响声,然后噗~~~的一声,段末柸便用手中的钢刀刺穿了段涉复辰的胸膛,段涉复辰的直系心腹也在同时被身边的副官所杀。
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不知情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段末柸便拿起段涉复辰的人头对一众将兵吼道:“涉复辰残害先公,架空幼主,实属大逆不道!我遵从先公遗愿,替其斩杀涉复辰,暂代其位,还请诸位随我共同杀敌,光耀辽西国!”
段末柸在段氏鲜卑中本就具有相当的声望和权威,心腹众多,再加上此时段涉复辰及其党羽已灭,众人还能说什么?便只能遵从段末柸的命令,在他的领导下去迎击段匹磾了。
数日后,双方在右北平遭遇,便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段匹磾不敌段末柸,被其打得惨败。无奈之下的段匹磾只能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败返蓟城。
3月,前晋帝司马邺死去的消息传至建康,司马睿心中虽然爽翻天,可外表上却穿着素服,每天窝在草庐中哭天抹泪,那叫一个悲伤。朝中那些官员都是老油条,知道司马睿到底是怎么想的,所以没几天便请司马睿即位为帝。
司马睿拒绝。
唉~~~,又玩这三让之礼,一众官员们都腻歪死了,但人家国君愿意玩儿,你还能不配合咋地?于是,官员们,第二次劝谏,司马睿又行拒绝。几日以后,官员们按照以往的套路进行了最为声势浩大的第三次劝谏。这回,司马睿答应了。
公元318年3月10日,晋王司马睿即位为皇,此便是东晋元帝了。
晋元帝即位的当天,便要求王导在百官面前坐到自己的身旁,以示对王导的尊重,可王导却死活不干,并跪拜晋元帝道:“陛下万万不可再提此事,如果太阳可以与世间万物相提并论的话,那么阳光还如何普照大地?如果朝中没有规矩的话,那么还如何统御万臣?”
晋元帝很满意王导的态度,便不再坚持,于是大赦天下,改年号太兴,将文武百官都连升两级爵。这还不算,晋元帝还打算对所有曾经支持自己接受皇位的人格外优待,凡是官员的,再加爵位一级。是平民的,便升为官吏,前前后后总计有二十多万人之巨。
一旁的散骑常侍熊远(熊远,今江西南昌人,拥有丰富的行政经验,最重要的是对东晋忠心耿耿,敢于直谏,是晋元帝身边不可多得的人才,晋元帝对其也十分敬重)见状劝道:“陛下顺应天命,继承皇位,普天之下莫不拥戴,所以恩泽也应该广施,而不是有所偏重。不如依照汉朝之法,对百姓普遍赐予官爵,这样不但能显得陛下皇恩浩荡,还能省去考察的烦恼,以免下面的人弄虚作假。”
熊远所言乃国之大事,可这不是晋元帝所需要的,起码不是现在所需要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刚刚成为皇帝,位子还不太稳当,再加上大权都在王氏手中攥着,所以他必须显示出只有服从我才会得到好处的态度,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
24日,晋元帝在皇宫之中以恢弘的仪式来册封自己的长子司马绍为皇太子,更加稳固了司马绍的储君之位。
时,司马绍十九岁,年纪轻轻的他便已经极为孝顺,并喜爱文学,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所交的朋友都是那种既有能力,又忠心卫国,还敢直言的臣子,所以整个东晋的士人皆以司马绍马首是瞻,期盼着他能顺利的登上皇位,只有大将军王敦对司马绍颇为不喜,因为司马绍太有能力,很有可能继位之后便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威胁。
25日,晋元帝再次遣使往辽东地区,封慕容廆为龙骧将军、辽东地区唯一大单于、昌黎公,意图以此方式刺激慕容廆,让他逐渐向南发展,遂与段匹磾、石勒和刘聪展开争端。如此,北方必乱,晋元帝便可趁此良机派大军收复中原。
可让晋元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慕容廆这个狡猾的老东西,他竟然不接受晋元帝的赏赐。
当时,裴嶷正效力于慕容廆(裴嶷,字文冀,汉种,今山西闻喜人,初侍晋室,担任过中书侍郎、给事黄门郎、荥阳太守,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又有能力的大臣。后中原大乱,裴嶷往南避难,因为道路不通只能投奔慕容廆,遂为慕容廆所重用),见其不接受东晋的赏赐,遂谏曰:“晋室衰微,独处于江南,国威和恩德都无法普及北方,现在正是大人南下收复北方之时,所欠缺的不过是一个合法的身份而已。如今,晋室给了您这个身份,您怎么反而不接了呢?我看还是好好斟酌,重新答应晋使为好。”
慕容廆耐心地听完了裴嶷的话,并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才耐着性子解释道:“先生说的是至理名言,也是统治天下的大事,可我却认为,现在还不能有南下的打算。”
裴嶷:“为什么?”
慕容廆:“很简单,我的力量不够!现在,我慕容北有宇文、东有高句丽、西有拓跋、南有石勒、段氏一族,再往西南更有刘聪虎视眈眈。这些势力,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之所以现在相安无事,不过是因为我在缓慢发展,他们还在相互争斗的缘故罢了。可一旦我接受了这个身份,势必会刺激他们,进而让他们心生警觉,随时可能在我背后给我一刀。不如积攒实力,静观其变,在他们乱作一团,我慕容部更加强大的时候再行南下。到那时,晋室皇帝还是会溜须我,进而给我更好的身份、地位,我何必现在就动手呢?”
裴嶷:“……高明!”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28 17:56:56
115
2.34灭亡前兆
公元318年3月末,安定军阀焦嵩和陇城军阀陈安(陈安,A+级猛将,马上丈八蛇矛冲锋陷阵,马下七尺钢刀无人能挡,有的时候更是双兵共用,可谓勇冠三军之骁将)联合起来进逼上邽,意图消灭司马保,夺其领地。
司马保不会打仗,手下也少有能征惯战的将士,所以见两地军阀联兵来犯,大惧之,乃遣使往凉州,请求凉州刺史张寔派兵来源。
张寔不想和司马保交恶,又想留着司马保这个废物当作自己的壁垒和后备资源,便派金城太守窦涛率两万步骑混编往救司马保。
可就在军队行至新阳之时,晋愍帝司马邺被杀的消息亦传到了凉州。张寔的破羌都尉张诜因此劝张寔道:“南阳王虽然是晋室宗亲,但血缘疏远,根本上不了台面,同时没有能力,还一直有称帝的野心,这种人早晚会被他人所灭,同时又是晋王痛恨的存在(司马睿称帝的消息当时还没有传到凉州),不如不去援助司马保,让他自生自灭,再遣使往建康表示支持晋王称帝。如此,大人便可得晋室之心,保得一方平安。”
话毕,张寔看了一眼张诜,然后微笑道:“你的建议很好,建康我会派人去。不过嘛,司马保还是要救一救的,我还想让他再活一段时间。”
数日后,张寔援军逼近上邽,焦嵩和陈安不敢和凉州军硬碰,遂撤军而回,凉州军也没有追击。
同月,张寔的使者到达建康,见司马睿已经登基称帝,便承诺凉州方面的支持便回去了。而凉州的张寔呢?听得这个消息以后表面上虽然表示遵从东晋的统治,可实际上并没有用东晋的年号,而是依然沿用晋愍帝时期的年号。因此,张寔实为自立矣!也因此,史学界在这一年表示前凉政权实际上已经建立(史学界虽然是这么论的,不过我这人是死脑筋,我始终认为凉州应该是在宣布立国以后才能够叫前凉,所以这后面我依然叫凉州而不叫前凉)。
公元318年4月,汉国方面。
这个月,刘聪又宠爱上了宦官王沈的一个养女,和其日日淫乐(刘聪到底多大岁数史料未载,但猜测也应该四五十了吧?这岁数还日日那啥,刘聪这方面真是和刘邦有的一拼),更封其为左皇后,使得汉国的后宫中又多了一位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一起面见刘聪道:“臣听说帝皇册立皇后,必须要符合乾坤相配之理,所以选择的对象必须是名门望族,且贤良淑德的女子。当初汉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结果使子嗣断绝,社稷崩溃(据我所知,这事儿主要怪赵飞燕她妹妹,也就是所谓的‘赵合德’,和赵飞燕关系不大),这是前代的教训,陛下不可不深思熟虑。我朝从好几年开始后宫便已经败坏了!陛下您选立皇后不以道德为基准,便是王沈这种阉货的妹妹和亲生女儿(阉前所生)您都当个宝一样看待。如今更得了,王沈养的一个贱婢您都要纳为皇后,陛下您到底怎么了?是否还记得当初先皇的教诲!”
太直白了,这简直太直白了,王鉴等人的话说白了就是指着刘聪的鼻子骂呢。刘聪气得胸口起伏不断,头上青筋暴起,可却依然没有发作,因为之前一日失两贤事件的关系,使得刘聪在民间声望大跌,所以刘聪害怕再杀士人使得自己声望更跌,便没有当场发作,而是在众人散去以后对刘粲阴狠地道:“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王鉴这帮小子必须要死!不然朕无法满意!你懂吗!”
数日后,王鉴一行人全部被逮捕,罪名为“欺君”。
时间:即将正午。
地点:刑场正中。
见刽子手已经开始准备行刑,王沈这才阴笑着走了过来,并用手中的拐杖狠狠地敲击着王鉴的头部,一边击打一边辱骂道:“狗奴才,本公的事,和你又有什么关系,你次次与本公作对,如今到了这种地步,你还能再……”
“呸!”
没等王沈说完,王鉴一口吐沫便飞到了王沈的脸上,并大声吼道:“灭亡大汉的人,就是你与靳准这样的小人。狗东西,我劝你们不要得意,我死以后,会将你们的恶事全都告诉先帝,等你们下去以后,先帝自然会收拾你们,让你们永世不得安宁!”
现在所处的地方是刑场,而古代的刑场又在哪里呢?菜市场!所以王鉴说的话真真切切的全被周围的百姓给听了去。那时候的舆论传播速度和便捷程度虽然无法和现在相提并论,但力量却要比如今更加可怕,所以靳准坐不住了,赶紧冲出来指着王鉴辩解道:“我只是执行命令逮捕你而已,又有什么不对?你凭什么说覆灭汉国是因为我的缘故?!”
王鉴:“你残害皇太弟,使陛下蒙受杀弟的恶名,国家重用你这样的豺狼虎豹,怎能不灭亡?!”
“哈哈哈哈!”
王鉴话音刚落,同为阶下囚的崔懿又看着靳准道:“你的心就好像枭和狼一样残忍,必定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可你记住,善恶终有报,早晚有一天,会有人将你抽筋剥皮,你一定要记住啊!”
靳准:“你~~~你~~~~~,给我砍!给我砍了他们!”
刽子手:“可大人,还未到正午啊。”
靳准:“给我砍!”
就这样,王鉴等这最后一批敢于直谏的重臣被砍掉了脑袋,所谓的汉朝,也距离崩溃不远矣。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28 17:57:12
再补一节~~~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0-28 17:58:46
116
2.35雄主
再看幽州段匹磾方面。
之前段匹磾为段疾陆眷奔丧时,刘琨曾让自己的长子刘群陪送。可让刘琨没有想到的是,段末柸竟然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段匹磾发动了攻击,更让刘琨没有想到的是,段匹磾逃回来了,可他的儿子却被段末柸生擒活捉。而就是因为这次活捉,将刘琨送上了黄泉路。
段末柸活捉刘群之后,并没有杀了他。非但如此,他还对刘群以礼相待,并和其约定,让刘琨于幽州造反,充当自己的内应,自己也会像段匹磾那样去厚待刘琨。
刘群呢?他哪管那个,能让他活着回幽州咋地都行,反正回去以后不按照段末柸吩咐的做他还能杀了自己不行?所以刘群满口答应,便随段末柸的手下返回了蓟城。
可谁知这都是段末柸的离间之计。因为到了蓟城以后,那些手下故意暴露出自己的身份,将一封信塞到刘群的包里便逃。
如此粗劣的栽赃嫁祸之计,只要不是个傻子就能看出来。而段匹磾,很明显不是个傻子。不过他刚刚经历了失败与背叛,正式最为愤怒、多疑和警戒的时候,所以也不敢轻易翻篇,便将此封信件交给了刘琨,并和他道:“您看看这封信吧,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您,所以将这封信交给您,希望您能知道我的良苦用心。”(呵,不怀疑还弄这么大阵仗亲自来送?)
刘琨没有立即回应段匹磾,而是看过信后对段匹磾轻轻一拜,然后诚恳地道:“我和您共结同盟,为的就是能一起洗刷耻辱。这是国之大事,哪怕是儿子因此而死我也不会有半点心思,还请大单于明察。”
段匹磾素来敬重刘琨,又要靠他收复晋人之心,所以本来也没有要杀刘琨的心思,不过是借着这封信敲打一番而已。可这世上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就在段匹磾想要放刘琨回到自己领地的时候(刘琨的驻地并不在蓟城,而是蓟城以外的地方,具体地点未知,但相距并不是很远),段匹磾的弟弟段叔军却突然对他道:“我们段氏本为胡人,之所以能够让晋国人服从我们,不过是人数众多罢了,这和刘琨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可如果有人推刘琨为首起兵作乱的话,幽州瞬时之间便会被他人夺去,我们这一族也就完了。所以,还是不要给刘琨这个机会了吧,大哥如果实在不想杀刘琨的话,不如将其软禁在蓟城,这样也能有效的防其叛乱。”
段匹磾感觉段叔军所言有些道理,便撤销了命令,从此将刘琨软禁在蓟城供着。我不清楚当时刘琨的心情到底是有多么郁闷,反正刘琨的那些儿子们受不了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段匹磾已经开始怀疑他们了。他们还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自己早晚会被段匹磾所杀。与其坐着等死,倒不如拼他X的一把。
基于此,刘琨的那些儿子们开始扩张军事编制,时刻准备着发动武装政变。可事情还没见成效,消息便已经泄露到了段匹磾那边。段匹磾闻此大怒,当即派兵围剿其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刘琨的那些儿子们全都擒到了蓟城。
公元318年5月某日,段匹磾勒死刘琨,并将其三族尽皆诛杀。幽州晋民因此不再拥护段匹磾,段匹磾手下的汉官们也一个接一个地投奔他处。段匹磾因此实力大跌,伤上加伤。
段末柸见此,知道是攻击段匹磾的绝佳时机,于是调兵遣将,准备对段匹磾发动总攻击。
而段匹磾呢?先败后损,不但力量大不如前,军队的士气还低得可怜,料定不是段末柸的对手,于是率军往南而去,意图投靠魏郡之邵续(邵续,前西晋大臣,现在为数不多的中原军阀)。
可想要前往魏郡,就必须要经过石勒的领地,石勒和段匹磾是死敌,又怎能让其如愿?遂命大将石虎率主力兵团阻击段匹磾。
段匹磾不是石虎的对手,只能再败而反蓟城守之。
同月,盘踞青州,并已经归顺了东晋的曹嶷因为建康距离青州遥远,军援不能及时到达,恐怕早晚都会被石勒所灭,遂弃东晋而投石勒。
石勒大喜,乃封曹嶷为东州大将军、青州牧、琅邪公。至此,起码从外部来看,石勒已占据冀州全部、青州全部、并州大部,整体实力正在稳步提升之中。
公元318年6月,历经整整两年的艰苦奋战,拓跋郁律终于平定了拓跋鲜卑的内乱,将拓跋鲜卑重新统一在一起。可与此同时,因为接连两年的内战,使得鲜卑人口、战马损失很多,整体实力大不如前。塞外匈奴铁弗部酋长刘虎(刘虎,本姓赫连,是以后赫连勃勃的曾祖)见鲜卑刚刚重整,实力大不如前,正是瓜分其领土之时,遂亲率全部兵马前往攻击。
7月,拓跋郁律于塞外大胜刘虎(过程无载),几乎全歼刘虎所部。刘虎无奈,只能率军仓皇而退。可拓跋郁律却不想这么放过他,遂率军如疯狂的饿狼于后撕咬。
最后,刘虎甚至都不敢返回铁弗部,只能率残部继续向西迁徙而已。
拓跋郁律见状,直接收复了铁弗部所有百姓,后马不停蹄,向西攻克了乌孙故地(甘肃敦煌与祁连山之间),向东兼并了勿吉以西的地区(东北三省大片领土),吞了无数部落的士兵和人口。
因此,拓跋鲜卑再次兵强马壮,称雄于北方,甚至慕容鲜卑和宇文鲜卑都只能暂避锋芒,不敢在这时和拓跋鲜卑照面。而之所以会这样,都是因为拓跋郁律这个雄主的关系。
不过拓跋郁律就先说到这吧,我们以后再说他。现在还是再将目光瞄向汉国吧,因为汉国出事儿了,出大事儿了!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