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字数:1955819访问原帖 评论数:35826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1-10-08 20:24:00 更新时间:2021-04-23 09:28:13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5 15:48:11
@总老师麦加 9015楼 2014-01-15 12:39:52
自制地图:李克用兼并卢龙,杨行密夺淮河沿岸三州后,李克用、朱温、杨行密三大强藩的地盘对比。


-----------------------------
@辽西汪君 9099楼 2014-02-05 10:13:18
当时营州是什么情况?我记得似乎被契丹吞并了吧?还有当时辽东,也就是唐安东都护府的大部分,似乎已经被渤海所并了吧?我在辽阳博物馆就见过当地出土的渤海瓦当。
-----------------------------
《资治通鉴》载:“(公元913年)己亥,晋刘光浚拔燕平州,执刺史张在吉。五月,光浚攻营州,刺史杨靖降。 ”可见直到刘守光败亡的那一年,营州仍在中原藩镇的控制中。营、平二州的失陷是周德威主政卢龙后的事。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5 16:18:56
@总老师麦加 9015楼 2014-01-15 12:39:52
自制地图:李克用兼并卢龙,杨行密夺淮河沿岸三州后,李克用、朱温、杨行密三大强藩的地盘对比。


-----------------------------
@辽西汪君 9099楼 2014-02-05 10:13:18
当时营州是什么情况?我记得似乎被契丹吞并了吧?还有当时辽东,也就是唐安东都护府的大部分,似乎已经被渤海所并了吧?我在辽阳博物馆就见过当地出土的渤海瓦当。
-----------------------------
《资治通鉴》载:“(公元913年)己亥,晋刘光浚拔燕平州,执刺史张在吉。五月,光浚攻营州,刺史杨靖降。 ”可见直到刘守光败亡的那一年,营州仍在中原藩镇的控制中。营、平二州的失陷是周德威主政卢龙后的事。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6 12:53:20
@辽西汪君 9108楼 2014-02-05 21:37:43
我插个图……不知道麦老师后面会不会写契丹的崛起?那就离我家乡不远了……
渤海铁胄,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形制倒是与后来辽国的甲胄近似……看来两国在军事上还是有点类似性的?


-----------------------------
要写五代史,契丹的崛起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当然会提到。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6 12:58:20
@总老师麦加 9015楼 2014-01-15 12:39:52
自制地图:李克用兼并卢龙,杨行密夺淮河沿岸三州后,李克用、朱温、杨行密三大强藩的地盘对比。


-----------------------------
这张图有个大错,没有把昇州的冯弘铎标出来,下面这张是修正版: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7 09:22:31
关中三镇 七


那天早上,第一个出现在皇城门口的高官,是禁军的总监军宦官(观军容使)西门君遂。他刚一露面,就让气势汹汹的“示威群众”给团团包围。示威人群抓住他的马头,威胁说:“岐州(凤翔府的旧称)的李大帅又没有罪,你们怎么可以轻易发动战争,滥加讨伐,伤害无辜百姓!”

西门君遂一看这些怎么瞧也不像无辜的“百姓”,暗叫不妙,忙使出信访部门常用的看家绝技:踢皮球大法,推卸责任曰:“你们说的事,皇上完全交给宰相们负责,我可是完全没有参与啊!”

正好这时,有两位宰相,崔昭纬和郑延昌,也坐着两乘华丽的,相当于今天“红旗”的大轿,就像两个显眼的箭靶子,赫然出现在了皇城门口。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但有时候这句话应该还可以这样说:来得巧更糟过来得早!领着凤翔镇工资的“示威群众”们马上转移了斗争的大方向,撇开了没种的西门公公,转身把有种的崔、郑两位相爷给围了个里外三层,同时高声叫骂,要求两位相爷给个说法!

崔昭纬、郑延昌两位相爷应对示威群众的办法,和西门公公大同小异,也高声踢皮球曰:“出兵打凤翔这件事,皇上完全交给杜太尉负责,我们可是什么也不知道啊!”

可惜对付游行示威不是做数学题,同样的对策不一定收到同样的效果。他们指出的目标杜让能,现在还留在政事堂值班呢,又没出现在示威现场,你能让正兴冲冲准备打砸抢的“示威群众”们无的放矢么?

这些“群众”绝大多数都是长安街头的无业混混,一辈子能有几次打劫宰相的机会?所以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管你是杜太尉还是崔太尉,先打了再说!

顷刻间,无数碎砖头破瓦片,飞向平日里被“肃静”、“回避”重重保护的宰相大轿。在被没有安装敌我识别系统的碎砖头砸得鼻青脸肿后,崔昭纬气得几乎撞墙,误伤啊!你说当个无间道容易么?

好在腿还长在身上,崔昭纬和郑延昌两位宰相大人慌忙跳下轿子,拼命从上千人的混乱中挤出去。“示威群众”中,那些平日以梁上君子为主业的哥们乘机大显身手,在两位相爷身上大肆揩油,等崔昭纬和郑延昌好容易逃进路旁一家民宅,好家伙,官服官帽官印统统被抢走,两位中央级首长都被剥得只剩下一条裤衩了!

“群众”们的胜利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得知皇城脚下发生骚乱,李晔震怒了,现在,至少在长安城内,他的震怒还是有一点儿力量的。很快,神策军出动,轻而易举地驱散了示威人群,并抓了几个带头的,然后,没有审判,没有定罪,他们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

李晔用那几颗高挂的人头正告天下:你们以为靠挟持民众就能阻止朕的决策?休想!只要朕还是皇帝,你们几个乱臣贼子我非打不可!

当月,信不过宦官,也不再信得过大臣的李晔,正式任命皇室宗亲覃王李嗣周(唐顺宗子郯王李经之后)为京西招讨使,出任讨伐李茂贞行动的主帅。

九月十日,经过两个月的仓促准备,朝廷讨伐李茂贞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李嗣周率领刚刚从市井闲人中招募来的新军三万人,护送再次被李晔任命为凤翔节度使的徐彥若,前去上任!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7 16:24:40
@总老师麦加 9116楼 2014-02-07 09:22:31
关中三镇 七
那天早上,第一个出现在皇城门口的高官,是禁军的总监军宦官(观军容使)西门君遂。他刚一露面,就让气势汹汹的“示威群众”给团团包围。示威人群抓住他的马头,威胁说:“岐州(凤翔府的旧称)的李大帅又没有罪,你们怎么可以轻易发动战争,滥加讨伐,伤害无辜百姓!”
西门君遂一看这些怎么瞧也不像无辜的“百姓”,暗叫不妙,忙使出信访部门常用的看家绝技:踢皮球大法,推卸责任曰:“你们说的......
-----------------------------
@rolund 9117楼 2014-02-07 10:02:18
这三万里头有没有那批趁火打劫的“群众”啊?
-----------------------------
应该有不少吧,真正安份守纪的良民谁愿去啊?

我想在2011年8月22日前,在的黎波里高呼誓死捍卫领袖的利比亚人中,肯定也有不少在8月22日后欢呼打倒暴君吧。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9 10:02:57
关中三镇 八


从京城长安到凤翔府,直线距离约二百六十华里,大道平坦,今天走高速公路的话,只需不到两小时的车程,如果以古代步兵的正常行军速度计算,约需四至五天。但覃王李嗣周统率的讨伐大军在离开长安整整一星期之后,才走到兴平(今陕西兴平县,距长安约八十里),还不到全程的三分之一!

不能怪他们的速度堪比乌龟,他们是被吓住的。据报:李茂贞已经叫上了王行瑜,集合两家精兵共六万人,进驻兴平西南五十里外的盩至(今陕西周至)。反朝廷联军的数量是朝廷讨伐军的两倍,且都是些身经百战的老兵,论在单兵素质方面占有的优势,更比数量优势还要大!再往前进,成功是没有可能的,成仁倒是大有可能!

可能有人会问:禁军没人了么?为什么一定要派这些从来没打过仗的市井闲人来送死呢?但作为李唐宗室中,最被昭宗皇帝寄予厚望的覃王李嗣周知道,皇上这样做,也是有不得已之苦衷的。

想本朝初年,亲王带兵可是有过辉煌业绩的,即使不说太宗皇帝的盖世武功,其余李建成、李元吉、李道宗、李孝恭等,哪个不是战功累累?所以数月前,皇上为了中兴大唐,决定恢复这项光荣传统。

想法是好的,可兵从哪儿来呢?皇上决定,特别针对禁军军官,发布了一系列人事调动令:调扈跸都将曹诚出任黔中节度使;调耀德都将李鋋出任镇海节度使;调宣威都将孙惟晟出任荆南节度使;调奉日都将陈佩出任岭南东道节度使。至于四位都将留下的空缺,将由皇室亲王来顶替。

谁知,这四道调令尽管盖上了象征着最高权威的皇帝玉玺,仍然仅仅象轻柔的微风抚过失聪的马耳,没有激起哪怕一丝一毫的微波。

别看由都将调任节度使好像是升官了,但那是要真正上任才能算数的。看看皇上给我们安排的这些地方吧:

老少边军的黔南,现任节度使是出自反贼秦宗权的部将王建肇,更兼山高皇帝远,无法无天惯了,岂会因皇帝的一纸调令就让位?

岭南东道,现任节度使是宰相刘崇望的兄长刘崇龟。这倒是位朝廷派去的文职官员,但他在岭南的作用也接近于摆设,根本管辖不动属下各州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大王。我们放弃兵权去上任,会有这么顺当吗?(刘崇龟之后,朝廷真正前往广州的下一任岭南东道节度使,果然就被那些山大王挡了驾)

荆南,现任节度使,是一位我们后文将会提到的强人成汭。他原是一位在逃的杀人犯,乘乱投军,以一个小兵的身份一刀一枪打成一方节帅,王建肇原本是荆南节度使,就是被他赶跑的。你认为能靠一纸空文抢他的盘中餐吗?

镇海镇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已经一分为二,一半归杨行密,一半归钱鏐,哪个是好惹的?

皇上呐,您随便打张白条,指给我们一块看得见摸不着的蛋糕,就想抢走我们手头捏紧的面包?当我们是傻瓜么?结果,四位都将都很聪明,一个也没有挪窝,面对皇上的圣旨干脆当作没看见,继续留在禁军上班。他们不走,李晔可能怕激起禁军兵变,也不敢强迫他们上路,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原本预备好顶替他们的王爷们也只好回到十王宅中,继续无所事事。

看清楚了吧,这就是现在那些皇家禁军的老兵油子!平常让他们充当一下仪仗队,或是执行诸如驱散示威群众啦,给某位官抄家啦之类的低难度任务,那倒还可以胜任,真要指望他们在危难时刻为皇上抛头颅洒热血,那你还是省省吧!既然宗室亲王指挥不动老兵,那就只好招募新兵了。

可问题是,新招的兵就可靠了吗?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09 10:05:47
自制地图:关中地形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1 08:54:51
关中三镇 九


答案马上就揭晓了。

九月十七日,本来应该是被讨伐的李茂贞、王行瑜联军主动进逼兴平,准备对朝廷的讨伐军发起攻击。发现敌人接近,覃王李嗣周手下那些新兵惊恐万分,人人失色。结果,还没等李茂贞发起第一次进攻,朝廷的讨伐大军就像一群窝被捅了的蚂蚁,各顾各的四散逃命!就这样,李茂贞轻而易举便做到了,兵圣孙武所追求的,但他老人家一次也没能真正做到的兵家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败兵涌回长安城,将李茂贞、王行瑜联军即将到达的消息传至城中,联想到自黄巢以来,外兵进长安的一次又一次烧杀劫掠的“丰功伟绩”,这消息立即引起了全城居民的巨大恐慌,安份守纪的善良市民们纷纷离家出走,逃往南郊远处的山区,什么法令或安民告示都无法阻止!

至于那些不那么安份的市民,则在李茂贞设在长安的地下网络组织下,再次集结在皇城门口,发动第二次大规模示威游行。示威群众高呼口号,要求严惩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

崔昭纬这回学聪明了,没有去皇城门当靶子,而是躲起来给李茂贞写去密信,力争乘热打铁,落井下石,一举将政敌杜让能置于死地:“这次用兵并非出自皇上的本意,全是杜太尉挑拨离间的结果!”

九月十九日,李茂贞进驻长安西郊的临皋驿,指挥大军控制长安周边。待布署完毕,将利刃顶住了李晔的脖子,李茂贞再以臣子的身份上了一道奏章,罗列首相杜让能的种种“滔天罪行”,请求皇上将其依法治罪!

宫中,李晔最后一次召见了首相杜让能。尽管外边无数的明枪,以及身卑鄙的暗箭,都已指向了自己,但这位五十二岁的老人却显得无比平静。这是他在两个月前就已经知道的结果,该流的泪早已流过,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只有代君受过,从容赴死,纡解国难,不负先人!

“陛下,臣早就说过,必有这一天!只有请将开战罪名加于臣,或许可以减轻朝廷所受的威胁。”

杜让能的对面,年纪刚好有他一半大的皇帝李晔,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哽咽了半天,才掩面叹道:“朕与卿,永别了……”

当天,李晔万分痛苦地写下了一道颠倒黑白的圣旨,贬杜让能为梧州(今广西梧州)刺史,并斥责说:“杜让能身居相位,却不知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出于私心,蓄意挑拨中央与地方的感情,酿成误会,制造灾难。我和大臣们质疑他的说法,他却越发固执己见!”

不过,在被迫让杜让能当自己替罪羊的同时,李晔仍想保住这位忠臣的性命,所以用几个自己一向不喜欢的宦官来给杜让能顶罪。同一天,李晔将观军容使西门君遂流放儋州(今海南儋州),枢密使李周潼流放崖州(今海南三亚),段诩流放驩州(今越南荣市)。

第二天,在得知李茂贞仍嫌朝廷的还价太低后,李晔再贬杜让能为雷州(今广东雷州)司户,又将西门君遂、李周潼、段诩三人斩首,并派使节去见李茂贞:“外人不了解情况,其实劝我出兵的主要是这三个宦官,不关杜让能的事。”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1 08:59:31
@lucy152248 9142楼 2014-02-09 12:27:28
在贴吧找到了总老师2008年写的五代随笔。。。
朱温那篇现在还坑着哈哈哈。
-----------------------------
现在做的,就是在填坑啊。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3 09:27:04
关中三镇 十


但比起皇帝的解释,李茂贞显然更愿意相信自己卧底的报告,凤翔与静难联军继续包围京城,摆出准备进攻的态势,并放出话来:不杀杜让能,他决不收兵!

李晔只得再次屈服,下令赐杜让能,及其弟户部侍郎杜弘徽自尽,并按李茂贞、崔昭纬等人的罗织,下旨公布了杜让能的“罪状”:“杜让能提拔奸邪,残害忠良,奖罚不问实绩,只看自己的一念之私,贪脏枉法,卖官鬻爵,非法所得,逾于巨万!”

大唐政坛又一次大洗牌。朝臣方面,碍眼的杜让能终于被干掉,崔昭纬如愿以偿地坐上了政事堂头把交椅。至于杜弘徽么,为了给别人腾地方,也是该死的,骂杜让能“提拔奸邪”的崔相国,还有自己人需要提拨呢!

九月二十七日,李晔下旨任命崔昭纬的本家从弟崔胤为户部侍郎兼同平章事,晚唐的最后一个重量级宰相登场了,崔氏一门二相,一时显赫当朝。大概出于平衡的需要,李晔同时还重新起用了另一位出生名门政坛元老,就是曾出任讨伐陈敬瑄的主帅,让王建给吓回来的韦昭度。

崔胤,一说字昌遐,一说字垂休,小名倒还清楚,叫缁郎。他也是举进士科入仕(《旧唐书》说他在乾宁二年(895年)进士及第,百度、维基都照抄,但这是个显而易见的的错误,你见过有谁当了两年的国家副总理后,又去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但成绩似乎没有崔昭纬那么拨尖,他比崔昭纬强的,是其祖辈的仕宦经历。

崔胤祖父崔从是名相裴度、李德裕的好友,为人清廉正直,官至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崔胤之父崔慎由,曾在甘露之变后与仇士良力争,使文宗皇帝幸免被废杀,后于宣宗年间入相;他的叔父崔安潜本文曾提到过,也算一位精明能干的唐末名臣。

名门之后的崔胤是一位智商与情商双优的高富帅,外表豁达大度,善于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他其实私心很重,城府极深,工于心计,有李林甫口蜜腹剑之遗风。据说崔安潜是这样评价自己这位侄儿的:“可惜啊,我父兄两代辛辛苦苦兢兢业业,才树立起的家门声誉,将来多半要毁在淄郎手里!”

在外臣方面,铲除“奸臣”杜让能的首席“功臣”李茂贞自然收获最大。李晔对他有求必应,撤销了对他的一切处分,承认他这几年来巧取豪夺的全部收益为合法,使他身兼凤翔、山南西道、武定、天雄四镇节度使,据地十五州,迈入一流强藩的行列。

与两眼始终盯着地盘的带头大哥李茂贞略有不同,二号“功臣”王行瑜似乎格调更高,更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简单点儿说,他想当一个特殊的大官:尚书令。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5 09:09:04
@徐兆玮 9165楼 2014-02-14 23:29:11
令人疑惑的是,如果不满李茂贞兼并山南,为什么李晔不趁着杨复恭、杨守亮还固守兴元时,发兵讨伐李茂贞,那样的话,也许还多两分胜算。
第二个疑惑是,为什么王行瑜、王行约、韩建从讨伐杨复恭开始就愿意为李茂贞抬轿子?“景福元年春正月丙午朔,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华州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等上表疏兴元杨守亮纳叛臣杨复恭,请同出本军讨伐,兼自备供军粮料,不取给于度支,只请加茂贞山南招讨......
-----------------------------
以在下推测:一、李晔讨伐李茂贞本来就是因为冲动,不是因为理智,所以不能用理智的观点来分析;二、王行瑜在给朱玫打工时屡败于李茂贞,应该就是被打服了。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5 09:10:12
关中三镇 十一


尚书令在大唐初年,可以近似的译为国务院总理,是三省六部中尚书省理论上的长官,副长官为尚书左右仆射。所谓三省六部,是大唐中央官制的核心,指的是负责起草政令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长官侍中,副长官门下侍郎),还有负责实际操作的尚书省,以及归尚书省管辖的吏、兵、礼、工、户、刑六个部。

大唐前期所谓的宰相,指的就这三省的长官(即尚书令,因尚书令一般空缺,代以左右仆射,还有中书令、侍中)。肃宗以后,皇帝为防大臣专权,将这些固定职务全部变成了虚衔,尚书令、左右仆射不再能管尚书省的事,中书令、侍中亦然,那谁来管事呢?就交给名义上仅仅是有资格商量处理国务的临时性顾问,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如此看来,尚书令好象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它在大唐的官制中,级别不是最高的(正二品),具体权力,更可以认为已经没有,那王行瑜为何还对尚书令如此垂涎呢?只因为它是大唐几乎从不授予大臣的两大职务之一(另一个是“天册上将”),在此前的大唐历史上,只有一个人真正当过尚书令,那个人的名字叫李世民!如果我也当上尚书令,那我不就是可以和那谁谁相提并论了!

正因如此,王行瑜这个追求进步的想法,遭到了不少朝臣的坚决反对。韦昭度秘奏说:“当年太宗皇帝在登上大位之前,职务就是尚书令,从此以后这个职务就不再授予人臣。唯一能算半个例外的,只有汾阳王郭子仪因为功盖天下,而被朝廷任命为尚书令,但他自己避嫌,始终辞让不受。王行瑜对国家有什么功劳?给郭子仪提鞋都不配,岂能轻易授予?”

李晔对李茂贞、王行瑜本来就恨得牙根痒痒,只是力不如人,敢怒不敢言罢了,听韦昭度这么一说,更觉有理,要保护尚书令的神圣性,那就曲线救官:你王行瑜不就是想要个荣誉虚衔么,我给你个更大的官不就得了。

杜让能被害一个月后,李晔非常慷慨地下旨,任命王行瑜为太师(三师之一,正一品,论级别比尚书令更高),号“尚父”(源自西周初年的大功臣姜子牙,意思接近于皇帝的义父,算得上人臣的至高荣誉),并赐免死铁券(皇帝赐给功臣的凭证,保证其享有对死刑的豁免权,不过从整个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看,受赐过免死铁券的大臣,死于非命的机率要远远高于没得到过免死铁券的人)!

这三项荣誉,每一项都超过了带头大哥李茂贞的名义职位,按说王行瑜也该满意了,但首相崔昭纬自从取得了利用藩镇扳倒杜让能的成功,当然会将成功经验发扬光大。你们说说看,这个韦昭度凭借其韦氏家族声望,与我们崔家争权,最近还推荐他的同党李溪入相,是不是也挺讨厌的?

于是,崔昭纬又写信秘告王行瑜:“皇上本来已经让人起草了任命你当尚书令的诏书,都是韦昭度从中作梗,才让你没当上!”

成功经验的效果,果然是立竿见影,王行瑜马上和李茂贞联名上疏,弹劾说:李溪是个奸诈小人,应该免职!韦昭度竟然推荐这样的奸臣当宰相,也应该革职!

李晔先是下旨回复说:“如果是军中之事,朕当然要多听两位大帅的高见,但在朝中任命谁当宰相,应该还属于朕的执权范围吧?”可王行瑜不干,李晔顶不住,只好再做妥协,革去李溪的职位,转任闲差。王行瑜不好再继续继续纠缠,暂时罢手,不过也在心里给李晔、韦昭度记了一次大过:不是不报,时候不到,等有机会咱们再算帐吧!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7 09:25:15
关中三镇 十二


说过李茂贞、王行瑜在朝廷的威风摆谱史,再来简单提一下朱温向王珙隆重推荐的第三位大帅,镇国节度使韩建。

曾为“忠武八都”之一的韩建原本与李茂贞、王行瑜的交情并不深厚,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讨厌杨复恭(韩建与王建都曾是杨复光的人,杨复光死后都投靠过田令孜,当田公公的干儿子,因而被杨复恭视为叛徒)。

但韩建实力微弱(镇国名为一镇,其实仅有一个华州),在乱世难以独存,很有必要找条大腿来抱,可选谁呢?

李克用的腿虽然粗,但却抱不得,因为韩建已经把李克用得罪了好多次了(如在朝廷讨伐李克用的行动中担当西路军的急先锋,收留讨伐李克用的主谋张浚、孔纬,擒杀杨复恭等等);

朱温?离得好像还远了一点,而且那家伙的为人与老友王建差不多,关键时候都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那剩下的唯一选项,也就是给李茂贞、王行瑜当盟弟了。何况韩建与李茂贞、王行瑜他们也是有共同语言的。比方说吧:原本神策军在长安周边拥有八个军事基地,其中有一个在静难镇境内,有一个在镇国镇境内,但仍归中央直辖。王行瑜和韩建一致认为:对这两个军事基地及其驻军,应该参考河中盐池的先进经验,按照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原则进行私有化!

关中三镇结盟之后,这个联盟的控制区已经从四面八方将长安城围得水泄不通,如果没有更强大的外力干涉,那么三镇联盟完全可以左右大唐朝廷的生死存亡。朝中的各级官员,无论南司的公卿,还是北司的宦官,大多倚三镇为靠山,昭宗皇帝做的事如果稍不如三镇的意,马上就会有内线向李茂贞、王行瑜等报告,而李茂贞、王行瑜也会马上送上奏章,对李晔的错误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只不过李晔并不是那种特别听话的好同学,仍经常顶着不改)

作为韩建的邻居,王珙对三镇的这些“先进”事迹是有所了解的,他仔细考虑了朱温让他求助于三镇的建议,感到很有说服力,那说干就干!

有道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老婆抓不住流氓,老爸王重盈担当护国节度使这样的肥缺多年,攒下的万贯钱财不正是为了今天么?王珙咬咬牙,挥泪大放血,以重金贿赂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大帅,请求帮助:只要三位再显显杀杜让能时的神威,让我当上护国节帅,那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钱嘛,总是一种让人永远也不嫌多的好东西,何况这钱也很好挣,只要招呼书记官写篇奏章敲打敲打皇帝就行了,这种事即使没人送钱,他们也经常干的。于是,李茂贞等三人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接连上疏,郑重指出:王珂根本就不是王重荣的儿子,为了维护继承法的尊严,护国节度使的职位应该传给王珙!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7 18:28:01
五代十国吧里的小吧主箴瑛就是徐兄吧?
还是吧里的朋友总结的好:在粉丝眼中偶像永远是对的。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17 18:37:37
如果李存勖杀朱友谦的原因是徐兄猜测的那些,那他为什么不杀段凝?为什么不杀苏循?为什么不杀温昭图?难道这几个人的政治品格比朱友谦高?或者比郭崇韬高?比罗贯高?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23 09:35:35
对不起,这几天带孩子去省城医院复查,没有时间上网,非常抱歉。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23 09:37:44
克用勤王 一


李晔手里拿着三镇推举王珙的上疏,眼睛看着李克用力保王珂的奏章,以及李克用将女儿嫁给王珂的消息,不由得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以毒攻毒的念头: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你们三个天天欺负朕,不就是仗着朕不能拿你们怎么样吗?没错,朕是收拾不了你们,但有人能收拾!咱们就试试看吧。”

李晔下旨,义正辞严地驳回关中三帅的请求:凡事要讲先来后到,既然人家李克用的奏章先到,并且已经得到批准,你们这些排在后头的就不能再考虑了!

李茂贞很意外,他没想到已经被他们反复“教育”过的李晔,还敢用这么大的声音对自己说不!还想翻天吗?

王行瑜表示同意:可不是么,他竟然铁公鸡到连个尚书令都舍不得,叫他废去韦昭度,他也不听!

韩建也为老大老二捧场:没错,良原基地原本就在我华州辖区内,应该归我管辖,他却坚持什么中央直辖,破坏咱们藩镇说了算的好传统!

眼巴巴睁着护国节度使宝座的当事人王珙,自然更想把事闹大,好从中取利,也忙向三帅煽风点火道:“王珂不肯让位,还与河东结亲,明摆着是有恃无恐,不把你们三位大帅放在眼里!如果让他在河中站稳了脚跟,将来一定会成为三位的大患,不能不先下手为强!”

综合以上李晔、王珂的种种“不轨”举动,李、王、韩三人仔细合计了合计,商量出了一个颇具“使命感”的伟大计划。你们还记得吧,在懿宗皇帝还活着的皇子中,当今皇上并不是最年长的,当年僖宗皇帝驾崩时,要不是大奸贼杨复恭弄权,继位本来应该是李晔的哥哥吉王李保。对,我们现在就带兵进京,拨乱反正,废昏立明去!

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五月初,三镇采取了联合行动。一方面,王行瑜命自己的弟弟,匡国节度使王行约出兵,配合保义节度使王珙、绛州(今山西新绛)刺史王瑶一同进攻河中的王珂。不知该怎样形容李茂贞、王行瑜的智商,他们这一手,正如李晔和朱温希望的那样,将李克用得罪到家了。

另一面,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人各率精兵数千,直奔长安,打着朝见天子的名义,准备给大唐中央的领导全部换一换血!从而在得罪李克用的基础上,又有了胁迫朝廷的事实,可谓授人以柄。这么说吧,如果他们顶得住李克用的话,这两手倒也不算个太坏的行动方案。

五月八日,三镇人马抵达长安西郊,气势汹汹地从开远门入城,如饿狼闯入羊群,在全城百姓惊慌逃命的混乱中穿过数条大街,直抵安福门。

安福门,长安皇城的西正门,进了这扇门之后,南面就是大唐朝廷各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北面是皇帝的住所,老旧但依然威严的太极宫(因为大明宫已经不存在了)。“昏君”李晔呢,他会躲到哪儿去,是已逃出长安?还是正在宫中某个角落瑟瑟发抖呢?

然而,让李茂贞等三人深感意外的一幕出现了:一直被他们随便欺负的皇帝李晔,竟然出现在了安福门上,没有他们想像中的惊慌,没有他们希望中的恐惧,而挺身直立,手扶石栏,以一个帝王的姿态厉声斥问:“你们身为外臣,不等奏请批准,就私自带兵闯进京城,难道想造反吗!”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23 09:45:03
附一张长安地图


楼主:总老师麦加  时间:2014-02-25 08:58:46
@总老师麦加 9218楼 2014-02-23 09:35:35
对不起,这几天带孩子去省城医院复查,没有时间上网,非常抱歉。
-----------------------------
@lucy152248 9225楼 2014-02-24 14:19:37
记得总老师在刘裕的帖子里PO过孩子的照片,
是个很可爱的男孩子。
希望他尽快好起来,健康成长呀。
-----------------------------
谢谢,谢谢所有朋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