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过留香之回首唐朝

字数:805799访问原帖 评论数:929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3-26 15:27:59 更新时间:2021-08-22 00:46:10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08:26:15
114贞观岁月三十八
“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可汗了。”
贞观年间的大唐东宫,太子李承乾一身胡装,站立在东宫练武场上望着也是一众胡人装扮的奴仆神采奕奕地说道。他从未见过胡人,让手下找来投归降大唐的突厥人照样仿郊,大唐文武若失意于中原,皆奔向突厥,罗艺,赵德言,王君廓皆是如此,即不容于本族,那么投向异族似乎是最想的归宿。因为这个时代,李世民这个名字太过炫目,扼杀大唐天下一切的不臣之心,一切臣民皆需在他的意志下,规则制度下匍匐成活。愛人死于父亲之手,面对强大到无敌的父亲,太子的心奔向突厥,向往草原苍穹上翱翔的雄鹰,茵茵草地上自由奔弛的骏马。生存环境决定人的生存性格。没有人心甘情愿拘了自己的本性,在任何人面前低下自己的头颅,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份属于自己的骄傲,无论出身高贵或低贱,生为为人的我们,谁都渴望成为自己的帝王,不囚于笼,不因生存而卑躬曲膝,不自由,毋宁死。有的人活着,灵魂已死,有的人死了,灵魂却得到永生。我们从小便因为生存而拘禁在那一块块能长出使我们活命的粮食的田地上,用儒老之道锁定住我们不羁的灵魂。儒老史书上赫赫写着大唐太子的荒唐,不合时宜,却无人想到那个千年前那个孤独的少年,对愛情的忠贞,对生存牢笼的反抗,他的悲剧在于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并实现他自由的梦想。在儒老的生存哲学看来他的灵魂已病入膏肓。
帝王是这世间最艰辛最凶险和最宁人向往的职业,这是一份属于大男人的职业,人世便是江湖,不经风雨,不乘风破难,不经历苍海,不阅尽红尘,不天赋异亶,只凭那几个垂垂老矣,迂腐刻板,以儒老之道和本性里的无情无义相融以谋取名利几个所谓的帝王之师,一个无风无浪的温柔乡里,尽然想陪养出一个叱咤风云,雄才大略的帝王,无异于痴人说梦。家天下最大的悲哀便是英雄的一世或二世过后,这个本属于伟丈夫的职业却往往由生于温柔乡,长于妇人手的孩子来担任。天真遭遇极致的事故人情便是泯绝人性的荒唐。
帝王是以天地为囚笼,以对己之无情行济天下苍生之有情,一生壮志铁傲骨,原来英雄是孤独,君王无友,只有臣民,君王无妻,只有臣妾,君王无子,只有儿臣,孤峰之上,俯瞰众生,陪伴自己的只有步步惊心的岁月后那个孤寂永远没有面目的影子,没有一丝活人的气息,却要引领一个时代,驾驭统治天下苍生。这世间最无奈的事情或许是你莫名的来到这人世,有莫名的亶性,莫名的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却要莫名的放弃这一切,以儒老之道和人世无情的风雨将自己打磨的面目全非,而一国储君,在未成帝王之前却要在这一面上承受到极致,李承乾永远逃不出本我的牢笼,去达到帝王的大我,超我,若做为一个普通的天皇贵胄,他之所为以他的地位和身份其实并不过分,胡风盛行的年代,王孙公子之间男色之僻本就寻常,后世巨匠曹公笔下情憎宝玉实则是中国封建朝代王侯子弟的一个缩影,宝玉有他的林妹妹,也有他的秦钟。李承乾有个称心也实无大过,只因他储君的身份,要做天下道德的楷模,他出生在父亲尚武的时代,他召集东宫众多奴仆,以做胡人装扮,与皇叔李元昌一起,分为两队,装做战场,来往厮杀,男孩的心是随性的,崇拜父亲,却又想挑战父亲的权威,深爱父亲,却又憎恶父亲的野蛮粗暴,他有时甚至邪恶的想或许只有推翻父亲,甚至杀死父亲或许会让酒泉之下的父亲明白有一个比他更强的儿子,你的皇位可不是靠做什么道德楷模而获得的,而是靠杀死有儒法道德支撑的前太子,你的亲生兄长而获得的。而对你自己的父亲,幼时相伴在李渊膝下的李承乾最清楚那个一淌鲜血铺散在后人记忆的夜晚之后,那个曾老当益壮的老人携着他望着残血的夕阳,呆滞的眼神和颤抖的嘴唇,众人皆醉的世间,你以最邪恶最不道德的手段得到帝王之位,却要我去道德,憎恶我在你面前微不足道的邪恶,父亲,凭什么?凭你是我父亲,是帝王,那么祖父呢?他也是你父亲,是帝王,可这个父亲,在你用武力建创的贞观岁月里,惧怕憎恶和你共存的每个时刻。这个极不老实的父亲却要自己做一个老实听话却又有用的儿子,父亲凭什么?凭那个夜晚杀死的上万个失败于人世的东宫与齐王府之人?凭那个你面前愤怒又害怕的浑身颤抖的你的父亲。称心之事让这个大男孩再一次认识到世间一切所情与欲跟道德的纠缠反不如那一刀来的行之有郊。鲜血的红色是胜利的颜色,而胜利是什么?是存活,是真正的道德。
但他的这一切,太宗不会理解,也不可能会理解,长子无德,在储君之位尚且如此胆大妄为,若他日成为帝王,恐怕更是胡作非为,比杨广有过之而无及。那么在自己的儿子里谁才是最合适的帝王呢?李世民心中暗自比较,皇储只能在帝王嫡子之中产生,宗法社会里有嫡子在,妾生庶子是不能成为一国储君的,那么皇储之位只能在李泰,李承乾,李治之间选择了,承乾无德,李治年幼且懦弱无能极不类己,那么就只有和自己一样同为次子的李泰了。可是还有什么办法一劳永逸解决后世子孙难及自己而丧失天下呢?
贞观九年十月,在父亲逝去以后,感叹世事无常,长子承乾荒诞不经,李世民问计于左仆射萧瑀
“卿家,有何法可使我大唐千秋万代,不因子孙胡作妄为而复隋朝灭亡之辙呢?”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08:27:08
115贞观岁月三十九
“陛下,当前制度有三种,世袭王侯制与郡县制及九品中正制,周用世袭制享囯八百年,秦以为亡为鉴废之而创郡县制,不过二世便亡于汉高祖,高祖白马之盟束天下人约以非刘氏不能王,非有功者不能侯,否则天下共击之,后汉虽微有波澜,却亦享国二百余年,晋虽延用世袭制,明乱于八王之制,实祸于权臣杨骏之手,至始天下大乱,政分南北,多以九品中制为主,人分九等,广选高门之士分治全国,至天下留于高门之祸,皇家势微,王朝更替不休,高门则兴旺百年,至隋始天下复又一统,文帝约以宗室,方始炀帝过后,宗室之人无人复起,方至二世而亡,故臣认为世袭制强与郡县制及九品中正制三者,陛下,若要江山稳固可重拾世袭制。”
萧瑀奏道。
“周乱于春秋,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虽于宗室为王,却亦有祸国之变,盖为何?”
李世民沉吟半晌言道。
“陛下,世间本难有永久之法,周虽有春秋之乱却因天运已到,汉有七国之乱,晋乱于八王,但若其成事,天下亦归于刘与司马之手,虽乱于宗室,天下仍以宗室才高者以得,唐用王侯世袭制,天下以非李姓不能王,纵子孙不仁,祸以宗室,天大为后世皇族才骏所得,却亦复陛下子孙,天下为鹿,才高者得之,陛下当强扶宗室,至天下之争仅限于宗室,纵有祸乱亦实因天命,但天下仍复李姓之手,国家重归强主之手,复有中兴之望,如此起伏,陛下之基业或得万世永存。”
萧瑀继续奏道
“言虽如此,然宗室之祸祸及国运,汉晋虽亦复中兴,却也国力受损,为外臣所窥,方复有王莾,曹操,刘裕之祸。”
太宗叹道,他一生英武,古今帝王唯秦皇汉武能与其比肩,却也无奈于世无永生之道,低贱如贩夫走卒,高贵如帝王将相,在死亡面前尽都是赤裸裸来赤裸裸去,而世间的事皆是兴衰交替,物极必反,藐尽天下英雄尽归土,笑瞰芸芸众坐皆如泥,而仰望苍穹,繁星点点日月交替的天空,却也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下人的无奈和畏惧,我笑苍生如虫蚁,苍天笑我亦如是,这世间没谁逃得脱天道。
“陛下,道虽由天,人却可以以术而解。”
萧瑀奏道。
“哦,卿家快言”
太宗闻得此言不禁身子前倾,眼睛放射出难以抑制的企盼的神色。是呀天道无情,难以违抗,却可通过制度去顺从天道。
“陛下兴衰难料,皆因失衡,此消彼长,唯有制衡方能解之。”
萧瑀言道
“哦,有何制衡之法,使朕之大唐江山万世永存。”
太宗连忙问道。
“陛下,王侯世袭制之憋端在于藩国之乱,陛下可将天下富足之地封给宗室皇族,将险要之地封与功臣,宗室乱,则功臣占险要之地将其扼制,功臣乱,以宗室富足之地断起钱粮,无炊之兵,反必不久矣。”
萧瑀言道。
“可若功臣夺取富足之地,宗室得到险要之城,或相互勾连,又将如何呢?”
太宗言道。
“陛下,若有英主,焉有曹操,王莽一样的逆臣,只要君主贤明,勤勉政治,善待天下百姓,纵使藩国有不臣之心,朝廷的征伐大军还在路上,便有人已献上叛贼的头颅了。
萧瑀言道
“唉,归根结低还是要做君主的贤明呀!”
太宗叹道,可是茫茫天道,变幻莫测又岂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陛下,臣认为世袭之制乃先古之法,已不合当今之时宜。”
廷议之上马周率先驳斥萧瑀之法。
“呃,卿家所言又有何解。”
太宗凝神问道。
“陛下真正的长久之计乃是以民治民,以富贵官爵将天下英雄尽赚入皇家,唯有薪火方能遍地燎原,若要去势,唯有去尽天下薪火尽归皇家所用,方能保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代。”
“陛下,萧瑀之见乃书生误国之言,若依其所言,我大唐当重复南朝数姓之祸。”
魏征更是激愤的言道
“周行世袭制享八百年国运,秦将废之,二世而亡,汉复用之,享国二百余年,魏武废之,启用九品中正制,方至魏晋南北有数姓之灾,魏大人所言恐怕不实吧。”
萧瑀不屑的望着魏征冷冷言道。
“周行世袭诸侯制,实因中央对地方掌控不足,方行无奈之举,秦亡于始皇迷恋于法家之术,违背天道,暴政误国,汉施以王侯世袭制乃当时士族兴起,因自汉高始,文景,汉武数代英主制衡方连绵国运,但彼时世袭之高门已腐朽没落,殃及天下百姓,方有汉末之乱,至魏晋南北朝始,原始高门因安于富贵,不思进取,已彻底败落,庶族则英雄辈出,方有数姓之祸,魏武之九品中正制本是才分九等,以儒家标准唯才是举,广天下而选才俊,却为士族高门所用,成为高门等级制度的重要依据,国家选才面仅限于由庶族兴起的新世袭高门,无才昏庸之辈治理邦国,方使庶门才俊得以施展报负,方有五朝之局,归其根源仍是祸于世袭制,今复用新始之高门,无异复始魏晋之祸,萧大人之言岂非误国之言。”
魏征言道,意思很明白,权力过于集中化,为少数人世袭掌控,必将遵从兴衰更替的天道,集体没落,国家统治成一团死水,只有废除高门士族制,以科举制广选天下才俊,引进活水,方是长久之道。
“陛下,当初登基始,陛下已定下国策,废除高门士族,弃用世袭制,以科举制广选无有根基的天下寒门才俊之士,天子掌控权利,将有才之士遣任县,郡之上,为天子治理天下,天子又掌控生杀任免大权,掌控刺史县丞,而今陛下重拾世袭制,岂不违背初衷,亡旧高族,又成新高门之祸。
太宗看去,却是房玄龄,不禁言道
“世袭分封制恩泽功臣子弟,爱卿亦受萌泽,却又何故反对呢?”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08:27:56
117贞观岁月四十
“陛下,臣等跟随陛下,征战天下,靠勤勉和一点才干随陛下得到天下并治理天下,得到眼前的富贵已是惶恐不一己,生怕辜负了陛下的皇恩,陛下您也知道,功卿贵族子弟有那个不是因父辈的功劳嚣张跋扈,没有半点进取心的,若以后这些子弟在刺使任上犯下错过,朝廷定将责罚下来,到时臣等就算在九泉之下也恐难以安宁,更觉有负皇恩。”
房玄龄泣言道
太宗无言,事已如此他又能说什么呢,莫非真要做孤家寡人之事,只得打消刺史世袭的念头。
人间的路有终点,可人心里的欲望之路却难言尽头。他要的是江山永存于李氏皇族之手,可是太子李承乾的荒唐行径太让人失望了,做为一个合格的帝王要有强大的自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赤身裸体却要行出华服在身的气势,染尽风尘看尽行尽一切苟且之事却要做出贞节烈妇的样子,黑白之道要同时在身体相互融合,善恶之间任意转换意识形态,他李世民不就这样吗?玄武门逼父,杀兄,屠弟,杀尽二府子侄百余人,夜里抱着兄弟的妻子极尽鱼水之欢,笑意犹在脸上,齐王妃的香艳的气息尚存留在口鼻间,却马上披麻戴孝在太子,齐王入葬之日哭的昏天黑地。极致的人间喜剧总是透着无尽的悲哀和一丝惨人心骨的恐怖,随后又大度的接纳昔日东宫阵营头号辅臣魏征,大谈忠孝外王内圣之道,这又是几个心灵脆弱者能够承受的了的。真正帝王要拥有一颗魔鬼的心却扇动着一双天使的翅膀,这个李承乾做的到吗?
李承乾的脆变却仅仅在于父亲扼杀了他畸形爱恋下的爱情,他有人的感情,却没有帝王的胸怀,他永远无法忘记心中的爱人,也永远无法原谅那个杀害心上人的凶手,或许在他潜意识中打破自己应该的样子让父亲痛苦,挣扎甚至让一度杀伐果决的父亲去彷徨对他来言有一种报负的快感。他没有父亲天生的演员天赋,无法摆脱那个真实的自己,用正统世界里自杀式的坠落伤害自己的同时也伤害着自己的父亲。真的勇士敢于面对人生的惨淡,收拾支离破碎的自己在凄冷的夜里微笑面对黎明,这李承乾做不到。
在嫡次子李泰的运作下,李承乾的荒唐事继续传入太宗耳中。
太子李承乾竟然派人刺杀帝师东宫左庶子张玄素,张玄素是太宗新近特派的一名太子良师,意在将已入崎途的儿子拉封正路上,不想因谏劝次数太多,惹的太子极为不满,连表面的谦恭也装不下去了,索性名目张胆的派人进行暗杀,至使张玄素险些丢失了性命。
一日东宫夜宴,饮着琼瑶佳酿看着丝足管弦,这位东宫太子尽然赤着双足手舞足蹈,并言道
“他日我若登基,必率数万大唐铁骑围猎于金城之西,并解散头发,做一名真正的突厥人,投靠阿史那思摩,在他帐下做一名出色的将军。”
“荒唐,真是荒唐,如此不可理喻,朕岂能将江山交于他。”
李世民知道以后痛苦的言道。
人生已近中年,他方才知人世之苦,人世之太多不忍,不舍,尽管他的人生波澜壮阔,他个人历史也是华夏这个时代的历史,他是这个年代当之无愧的天选之子,强大如他,却也要品尽这人世无尽的悲伤,只知他英雄,扫天下,定江山,开创盛世大唐,如山般伟岸的身形,穿过了千年,仍传颂着他吪咤,可是谁注意到他早年丧失一生最敬爱的母亲,中年失去一生所爱,最挚爱的妻子,临近晚年却又遭到爱子的背叛和算计,他太过璀璨的光茫人生遮住了命运给他的残酷。
他爱嫡长子李承乾,亦爱嫡次子李泰。他是一个好统帅,好皇帝,但或许不是一个好父亲,因为对三个与长孙明月生的嫡子,他有太多的爱,爱是什么?是无尽的牵挂和不舍。他虽如神,却有大男人最劣的根,无情于父,无情于兄弟,却唯独无比怜爱这三个正室子,尽管把他伤的体无完肤,痛的肝肠寸断,他仍有着无尽的挂怀和难舍。男人一生或如酒,却总要在最后尝近岁月最后酿造的亲人别离的这杯最忧伤的苦酒。
曾几何时,我们有最年轻的容颜,健康的父母,在我们心中最美丽的妻子,在我们眼中这世间以儿女为名最可爱的孩子,曾几何时,我们会垂垂老,父母驾鹤而去,儿女各自为家,或许还有个整日唠叨的曾经最美的爱人。这世间有一种宿命叫别离,谁也难以逃过,无关于你的伟大与否。
太宗对嫡次子李泰的爱让二皇子有一种错觉,父皇是否因长兄无德,欲立我为太子,太宗对嫡次子李泰的爱让太子有一种错觉,父皇如此仲爱二弟,是否欲废掉自己立二弟为太子。
李泰是长孙明月生于武德三年,落地及始,便王位及身,被皇帝李渊封为宜都王,次年便封为正一品的卫王,授于上柱国,贞观二年晋封为越王,受封出任总领十六州军事的扬州总管,又兼台,健等六洲,统辖二十二州之地,而那个让太宗发出李恪英物极类于我的蜀王李恪却仅统八州而已。
贞观年间,李泰官职累年上升,直至贞观十年,晋升为魏王,为雍州牧,遥领相州都督,仍兼任扬州总管,却不去藩地,太宗特许其入住武德殿,与皇帝的太极殿相近,更相邻于太子东宫,与其成相鼎之势。
他与太子一样,皆以父为榜样,一个学习父亲的权谋,学父亲的不认六亲,甚至父亲的赫赫武功,以厚黑之道玩弄帝师,并公然派人刺杀帝师,与父为敌,一个学习父亲的德行,父亲夺嫡的手段,深沉的心机但他们永远学不会父亲与身俱来的英雄气慨,父亲气吞山河,潇洒的随性而舞,因势而起,循性而为,知天道,明人情知事故,而儿子们不晓天机,不知进退,只是没有灵魂的刻意模仿。看鹰击长空,却不知曾经越过沧海,见蛟龙在天,却不知曾光耀九州。模仿父亲的画尽千里江山,却不知拙劣的技巧尽是连赝品都不如。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37:57
117贞观岁月四十一
魏王李泰移居武德殿,消息传来,众臣哗然,儒家礼法,储君之位立长不立贤,皇帝此举不是公然宣称储君之位尚有变故吗?谏议大夫褚遂良立即上奏
“陛下,国家的稳固在于礼法,圣人制定礼法以杜绝祸乱,嫡子尊贵,庶子卑践,嫡子所受待遇应与君王等同,庶子可以得到疼爱,但所受待遇不能超过嫡子,以免庶子生出夺嫡之心,为国家带来灾祸。”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40:52
“陛下若是当真怜惜魏王,当让其远离是非之地,武德殿位于东宫以西,正是引来众人猜忌之所,当初齐王也曾居于此,虽今时不同往日,但魏王居于武德殿难道就能心安吗?”
魏征上奏言道。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41:40
“魏征朕老实告诉你,太子不贤,朕怕他误了朕的江山,而若魏王有才干,有明君的品格,朕为什么就不能将天下托付于魏王呢。“
太宗恨恨的言道!
“陛下,太子自幼聪惠,处理政务中规中矩,颇有人君风范,虽于私德有亏,但在臣来言所为是人之常情,却亏于帝王德行,若正确引导,尚可回归正途。”
魏征言道,意指太子所为只是富贵家王孙公子的通病,好男女之色,忤逆犯上,其实本质上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除了不好男色之外,本质上与之更有过之,更深谙厚黑之道,只是一个黑于皮表,一个黑于心罢了。承乾犯了与当年隋文帝太子杨勇一样的过错,与私德上不知收敛,只是一个太过显真,一个太过示伪,杨勇人前人后都是本性演出,而李承乾人后荒唐,人前恭敬善言,往往人家尚未开口便猜出其意图,痛心疾首的做出悔过之态。一个活的真性,一个只是蹩脚的学着自己的父亲,却学不来父亲的才情和英雄情操。两人都不知道做一个人眼中合格的帝王,需披上这华丽的道德外衣。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42:22
“呃,卿家所言倒甚是有理。”
太宗顿时大悦,若非得己,他骨子里还是十分愿意遵从礼法的,国家若不遵从礼法,必将祸乱从生,否则他不会在武德之间一直致力于让父皇罢黜太子,以使自己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十年前他是亲王,眼中只有父亲所坐的龙椅,道德礼法只是遮住真实欲望的一层薄薄的面纱,十年后,他坐龙椅上,眼望欲念滔滔的天下苍生,道德礼法却是统御万民,维持秩序,治理国家的最不可缺失的武器。而自己这么多臣子,真正通人情,知事故,行事不拘一格,大开大阖的恐怕唯有眼前这个魏征了。当即下诏封魏征为太子太傅。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47:23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49:53
“兄台,今朝堂之事何事最为紧要。”
“哈,最为紧要的当属太子与魏王的储位之争了。”
另一人言道。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50:36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55:22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3:59:27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01:48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02:35
“听闻太子私德有亏,陛下很是不满,而朝廷大员大多皆心向太子,此方魏王正好借陛下对这些大员们的态度揣摩陛下的真实意图,陛下当时盛怒之下便说出今你等轻视于亲王,焉不知当前大事未定,怎不知眼下被你等轻视的亲王或是你们将来要侍奉的帝王。”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06:20
“这说明储君之位尚有变数呀。”
“储位之争有伤国运,上至皇帝,下至一品公卿皆不愿局势恶化,演变成第二个玄武门,故而陛下已召命魏征为太子太傅,言明支持太子的储君之位。”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06:46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07:22
另一人笑道。
“可是这或是你我扩展仕途的大好机会呢?太子是瞧我们这些人不入眼,魏王当前受阻,我二人该当如何。”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08:18
对面之人言道,失意之情溢于言表。
“兄台倒不可太过沮丧,你可知皇帝最信任谁,新任皇帝若要稳固江山需要谁的支持吗?此人的选择才是真正未来的皇帝。”
另一人忽然神密的言道
“谁?”
对面之人连忙问道
“当朝左仆射,长孙无忌。”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09:52

楼主:ty_上弦叶  时间:2020-04-17 14:12: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