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度量衡这么重要呢?

字数:492107访问原帖 评论数:641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5-06 21:57:10 更新时间:2022-02-05 10:31:52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09 15:24:40
度量衡变化导致“长斤多两”与“短斤少两”


先秦1斤仅为现代半斤

《汉书》:周初“黄金方寸而重一斤”

“斤”,是中国衡制中最为古老、使用最广的重量单位之一,虽然现代推行公斤制,但民间在交易中,仍习惯用斤,俗称“市斤”。

现代1斤相当0.5公斤,为500克。

那么古代1斤有多重?

古今悬殊,在古代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从中国衡制发展史来看,中国早期斤重标准远少于现代。可以考证的最早的1斤约为147.5克。这一结论,源自《汉书·食物志》的记载:“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姜太公为周朝建立了九府流通财币的办法,规定黄金一寸见方为一斤重。

“黄金方寸而重一斤”是西周时的计重标准,西周时的一寸有多长?

民国计量专家吴承洛据清吴大澂所藏“玉璧度尺”认为,应是19.7厘米。据此推算,西周1寸立方黄金的体积为7.645立方厘米,乘以黄金的相对密度19.3克,便可以知道西周时一斤为147.5克。19.7厘米为周代“小尺”的标准长度,后来还有“大尺”,相应地一斤的重量也随之增加。

用黄金的比重来确定1斤重量的标准,在较富裕的齐国和盛产黄金的楚国等地广泛使用。而在产黑黍的地区,则流行一种“黄钟定衡法”,以古黄钟一龠所容的120粒黍之重为半两,约为7.8克,这样以16两为1斤算起来,一斤约为250克,相当于现代半斤。

“一斤为250克”,是春秋战国多国使用的斤重标准。如北方的燕国 ,其1斤也接近250克,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墓出土的8件金饰,根据背面斤两铭文,每斤合248.4克。

根据尺寸换算而来的斤重,随长度的变化而有差异,加上有的诸侯国用“黄金比重法”,有的则行“黄钟定衡法”,也造成了斤重的不同。基本上,中东部齐、楚等国的1斤少于250克,而中西部的秦、晋等国的1斤多于250克。

正因为度量衡的混乱,标准不一,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后,首先统一了度量衡。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09 15:24:57
南北朝时北魏铁权1斤约合593克

《左传正义》:“周隋斗秤,于古三而为一”

俗话说“半斤八两”,喻指双方不相上下。这原是形容计量方法中的“十六两制”,即1斤等于16两,半斤自然就是8两。十六两制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衡制,除了十六两制外,还有一些不同的计算方式,如“十八两制”,即18两为1斤,据《隋书·律历志》,南朝“齐以古枰一斤八两为一斤”。

还有“二十四两制”,以24两为1斤。二十四两制一般用于黄金的称量,而十六两制用于一般物品。二十四两的单位不是使用斤、两,而是镒、釿,“镒”与“斤”同级,重量基本一样,汉代时为了统一,称黄金时的镒也改为斤。

秦汉时期,标准1斤的重量基本上在250克上下。西汉末王莽新朝恢复古制,在度量衡方面也建立了一套新的度量衡系统,并监制了一批标准器。

但考古中发现,王莽的1斤少于250克,而专家对现存王莽时所颁标准量器铜嘉量的实测,也验证了这一发现:1斤约226.7克,比先秦少了20多克。

考古中还发现一个现象,王莽时的权衡重量并不统一,不少出土权衡的1斤重都多于226.7克。如甘肃定西称钩驿出土的铭文铜石权,平均每斤重249.6克。为何又会有这种现象?分析认为,这是官府收实物税赋时所用的“入之以大”的衡器。

“入之以大”导致了“长斤多两”现象

从考古发现来看,从魏晋到隋,越往后1斤的重量越大,如三国时蜀汉的景耀四年铜弩机,铭文称“重三斤十二两”,实重为1475克,每斤重达393.3克。

而北朝的魏、齐两国,斤重则超过王莽新朝斤重的两倍,现存北魏铁权有的1斤为515.5克,有的则重达593克。

到北周时,1斤重比王莽时增加了3倍,相当于680克。此即隋唐学者孔颖达《左传正义》中所谓:“魏齐斗秤,于古二而为一;周隋斗秤,于古三而为一。”

这种“长斤多两”其实这比“短斤少两”更不公平。有一种观点即称,这与官府征收租赋时加大斤重的分量以多取于民有关。

南北朝时期的衡器制度较为复杂,各小朝廷有变制的,有依古制的。如南朝的齐便是以古秤一斤八两为一斤,陈则依古制。隋以古秤三斤当一斤。但到了大业(605年至618年)年间又恢复了古制。

唐初对衡重实行大小制,一种仍依古制,另一种虽然也是以黍记重,累百黍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但是却规定以三两为一大两,十六大两为一斤。

为什么出现“大两”“大斤”?据《唐六典》说:“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两仅用于“合汤药”。这说明唐代衡制已普遍使用大两大斤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09 15:25:08
隋唐时期标准1斤重达680克

《唐会要》:“每斤小较一两八铢一分六黍”

古代标准斤重份量最足的时期是隋唐,从考古发现来看,隋唐时期的标准1斤相当于680克,1两42.5克,为秦汉时2.72倍,是现代市斤的1.36倍。但在中唐以后,开始“短斤少两”了。

据《唐会要》记载,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唐朝廷曾进行了一次全国度量衡大检查,发现长安两市所用的秤,“每斤小较一两八铢一分六黍。”1斤只有l4.66两,斤重只有官颁标准的9l.625%,约为623.05克。

当然,这种短斤少两是对“卖出”而言。与此相反的是,“买入”则出现加大斤重的现象(“长斤多两”)。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穆宗李恒即位后,“两镇用兵,帑藏空虚,禁中起百尺楼,费不可胜计”,盐铁使王播对茶农进行疯狂的掠夺,将“天下茶,加斤至二十两”。这也是“二十两制”的开始。

这种现象也同样出现在宋朝,北宋初的标准斤重为680克,到末期为640克一斤,到南宋时仅为600克一斤。宋代斤重的变化,在市场交易中最为明显,遂有“官秤”与“市秤”的区别。

最后官府在财政结算时也使用变轻了的“市秤”,这种“短斤少两”逐渐被社会接受,明清时期的1斤标准重600克即是受此影响。

明清一斤的标准值基本上为600克,清末时“黄金比重法”被放弃,改用一立方纯水之重为权衡比率,即“权水轻重法”,并制作了标准器。但现代测量发现,清末的一斤并不足600克,为接近值598.8克。

用水的比重为重量标准,此概念早在汉代已有,《汉书·礼仪志》即有“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的说法。到北宋时,这一概念被具体运用,据《宋会要》记载,当时的乐律学家李照发明了一种“乐秤”,此秤即以“一合之水重一两,一升之水重一升(斤),一斗之水重一秤”。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0:39:01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1:13:26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2:58:05
度量衡——计量工具

黄帝“设五量”,有“权衡、斗斛、尺丈、里步、十百”,简称为度、量、衡、里、数。“度、量、衡”是古代对长度、体积、重量计量的统称。

《世本·作篇》说:“垂作规、矩、准绳。”垂是舜的臣子。

《尸子》也说:“古者,垂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

规矩准绳就是最古老的测量工具。用“准”定平直,“绳”测长短,“规”画圆,“矩”画方。“矩”还可以用来定山川之高下、大地之远近。

“规矩”二字在汉语中既有其字面意义:圆规和直角尺,又有其引申意义:秩序,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圆亦有天地之义。

图 山东武氏祠堂东汉画像石伏羲女娲交尾像




计量器具:

长度计量器具:长的短的统称为尺子,并都是直尺,规格分为,丈尺、五尺、三尺、二尺、一尺等。

尺分十寸,寸分为五分,二分有刻度,也有每分都有刻度的。

分再分为五厘,一厘二厘很难分,早期一般没有这么细微的刻度。但是,明代出现“毫厘丝忽”的成语,说明已经可以分的更加细微了。

制作材料多为木头,短的有竹子的,也有铜质的。


土地计量器具:

主要是地亩规,规矩最大为五尺,即一步,也刻有一尺及五寸或一寸的刻度。形式为在一根五尺多长的细木条两边边缘处,各垂直钉一根五六寸长的有尖短木,短木间距为五尺,长木条上方再钉两根长棍,与木条成三角形作为手持木柄。

两尖木着地距离为五尺,翻动一次又五尺,循环往复,记下所量次数,再计算总长,长乘宽计算出面积。

这种方法用于较精确的测量,估算或不太精确的测量方法用步来测量,左脚或右脚迈一次为一跷,两跷为一步,一跷约二尺半,一步为五尺,与地亩规相等,240平方步为一亩。有顺口溜:长十六、宽十五,不多不少整一亩,也就是六十平方丈。

“堠”(道路的计程器)

古人分程计里的最早工具是“堠”。

堠,是古代记录里程的土堆或土墩。《正字通》云:“禹治水所穿凿处,皆青泥封记,使玄黾印其上。今人聚土为界,乃遗事也。此封堠之始也。”但皇帝巡游天下时,就已有记里之车,则道路之纪以里堠,从轩辕时就有了。也有传说“神农度地形,甄度四海,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一万里。”在炎帝时就有里数了。

“堠”在路旁,因而帝公成为诗人记录离别的象征物。柳宗元《寄零陵亲故》诗:“岸旁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范成大《枫桥》诗:“墙上浮图路傍堠,送人南北管离愁。”韩愈有题为《路旁堠》一诗,前四句是“堆堆路旁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元代萨都刺则在诗中感叹:“烟树云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南山北听鹧鸪。”

罗隐也专门写有题为《堠子》一诗:“终日路歧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后来,古人认为里堠用土堆成,经过刮风下雨,常常会遭到损坏,于是就用植树来代替里堠。

据《北史·韦孝宽传》:“先是,路侧一里置一土堠,经风颓毁,每须修之。自孝宽临州,乃勒部内,当堠处植槐树代之。既免修复,行族又得庇荫。”用种树来代替土堆,确是一大过步,优化了环境。

其实这一计程方式至今还在使用,我们乘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见右侧路旁有小方牌,有的是石头或水泥做成的,上面记载着自始发地至目的地的实际里程。这种里程牌也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只不过我们今天用公里计算,而古时则以300步或360步为一里来计算。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2:58:31
容积计量器具:

计量粮食的器具,用斗和升。斗用很薄的木板制成,一般为正方体,也有倒正四棱型有提梁的,分为大斗盛40斤小米,小斗盛20斤小米。

升也用薄木板制作,都为倒正四棱台型,中间有一块隔板,把它分成均匀的两部分,每部分叫一隔子,大斗地区叫半升子,小斗地区叫小升子,盛2斤小米,体积与公制的升相等,即一立方分米。有的地方有合,但很少。解放后计量粮食都按重量计,斗升基本不用,民间借贷还有少部分人用,现在这种容器很少,几乎不使用了。

计量液体的器具,一般都成为提子,由铁皮制作的小圆桶和上口一侧的长提杆组成,主要用来打油、打酒。按照油或酒的重量制成一斤、半斤、四两(16两为一斤的四分之一斤),二两(16两一斤的八分之一、10两一斤的五分之一),一两(也为十六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斤)等各种规格的一套,2斤或3斤的比较少。

用提子提满一次油或酒就是这个提子所计量的重量,不用秤称,省时省力。进入21世纪提子也已很少使用,油、酒基本都有盛装的瓶或壶,散装的很少。


计量轻重的器具:

主要是杆秤,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几种。大型的最大称量为300斤、250斤、200斤、150斤、100斤、80斤、50斤等多种。这种秤只有钩,最小刻度为半斤,主要称不宜盛装的大件。

秤量时由两人抬起秤和重物,所以就不能做的太大,超过300斤两人就很难抬起来,假如真有1000斤或2000件的秤,就不会有“曹冲称象”的典故。中型的有30斤、20斤、15斤、10斤的几种,最小的计量等级为两。

小型的有5斤、3斤、2斤等几种,最小的计量等级为半两。

中小型秤上既有钩又有盘,即可称整件物品又可称零散物品。

微型的杆秤俗称戥子,主要用来称量金银等贵重物品及药物,最大的有16两(一斤)、8两(半斤);小的为4两、2两、1两,最小刻度为厘,再小无法细分。

古代还有铢、锱等计量单位,24铢为一两,6铢为一锱。旧制一斤为16两,解放后市制一斤为10两。但金、银、药物还用一斤16两的旧制单位,直到1990年后,金、银、药物才使用克计量。

旧文献的一两为31.25克,一钱为3.125克,一分为0.3125克,尤其是古医书中的药方,以两、钱、分为单位,变克必须按这个比率计算。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2:58:52
大秤与小秤

尺制、容量都有大小两制,衡制是否也有大秤小秤呢?

从已有的资料可知,在汉代衡器确是有大小两制。大秤,即上述250克一斤,而小秤的一斤、一两只及当时大秤一斤、一两的十分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古时铢的轻重主要有两种口径:

一,一铢当重百黍(《汉书·律历志》中说“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说文》中说:“十黍为累,十累为铢”,一铢也是百黍)。

二,“十黍之重为铢”(《荀子·富国篇》杨惊注)。后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

吴承洛在他书中曾引用梁时陶宏景《名医别录》中的话:“分剂之法,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即24铢为一两)。”一分既是容量单位,如以容量中所盛之黍计之,即是重量单位了。

四分盛二百四十黍,以二百四十黍之重为一两——24铢,即此处之一两为一般的二千四百黍重二十四铢、一两的十分之一。这段材料十分重要,不可忽略。

由此可见药材的方剂的计量与一般物品的计量完全不同,用的是一杆小秤。一般称物的权衡一斤是250克,抓药的小秤一斤只重25克,一两只重1.5625克,一铢只重0.0651克。《伤寒论》等古医书中药方所标的两铢重量都可按这样小的比例来折算,用当时的市秤来计量就不合理。

由上可知《伤寒论》中用药量,以我们所提出的小秤所合克数来折算,数字是可信的,用之不会出人命;如不按小秤折算,《伤寒论》中用药动辄以数两计,再大胆的医生们也不敢用古方中的这些重药量。

以十分之一的比例折算的汉代小秤(有人说可能始于东汉之末),只适用于开方抓药,不适用于其它场合,如称黄金。当时黄金流通量很多,也用市秤称量,不用称药的小秤,说称量黄金与称量药材用同一杆的秤,是不正确的。

汉代还有量药的小铜量,与称药用小药秤是平行的特殊量制与衡制。据《武威汉简》医方所载,以斤两计的药味有黄连、石膏、人参、细辛、当归等;以容量计的药味有白芷、门冬、款冬、川芎、黄芩、蜀椒、吴茱萸等。小药量和小药秤就是针对不同的药味而分别使用的。

承认有小药秤的存在,中外不乏其人。有的定药秤小两之重1.08克(丹波元坚),1.871克(小岛尚质)、有的定一两为1—1.6克(王伊明),各有各的推算方法,但总不如“十黍为铢”的资料的平易与可靠。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2:59:03
古代一钱相当于现在多少克?

中医临床及研究都会遇到中药重量单位换算问题,现代的重量单位换算很简单,即: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1钱=5克、1克=10分克、1分克=10厘克、1厘克=10毫克……

但是,古代的量制单位不但与现代的不同,而且各个时期也不相同。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 “斤价求两价” 的歌诀:

“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四求,改曰二十五;五求,三一二五是;六求,两价三七五;七求,四三七五置;八求,转身变做五。” 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到了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退六二五,二留一二五,三留一八七五,四留二五,五留三一二五,六留三七五,七留四三七五,八留单五,九留五六二五,十留六二五,十一留六八七五,十二留七五,十三留八一二五,十四留八七五,十五留九三七五。”


“钱”换算为“克” ,近代以来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克(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克(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算的(此换算方法实际上并不正确)。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请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1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1斤相当于222.73克等。

另外,根据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实重64公斤。那么每斤相当于640克(《历代度量衡简表》的标准是596.82克),跟汉代258.24克相去甚远。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1959年6月25曰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曰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 “克、毫克、升、毫升” ,不用 “两、钱、分” 等。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克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克一斤改为500克一市斤。

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 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

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 3.72克(3.71875克)。

所以总体说来古代的一钱,中医古方中的一钱就略在3.125-3.72g之间,不会变化太大。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3:54:06
怎么回事,发布出去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3:56:05
还是发不了,怎么回事?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3:57:40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最近国际单位制终于进行了重新定义。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重新定义以后,量子基准将取代实物基准,基本单位可实现独立复现、不再依赖于国际计量局。这将彻底改变世界计量格局——未来,国际计量局将不再是世界量值的唯一源头,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计量院将成为国际计量‘多中心’格局的主体。 ”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段宇宁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包括千克(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和坎德拉(cd),分别表示质量、长度、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的单位。

这是因为7个基本单位的定义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千克量值的不稳定性,还会影响SI其他基本单位的量值。比如,在基本单位定义中,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用到了导出单位牛顿,而牛顿这个单位中就包含质量单位千克。同时,摩尔的定义中也用到了千克。

千克(kg)、安培(A)、开尔文(K)和摩尔(mol)将拥有新的定义。秒(s)、米(m)和坎德拉(cd)的定义将保持不变,但是它们的表达方式会有一定改变,以与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新定义的表达方式相一致。

因为用实物作基准,总担心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损毁,而采用基本物理常数重新定义基本单位后,人们就无需考虑这个问题了。并且,在以前,当新的、更准确的计量技术出现时,可能会导致基本单位的定义要被修改。

比如,质量单位千克在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之前,还曾被定义为4摄氏度下1立方分米水的质量(这个定义中国汉代已经出现《后汉书·礼仪志》:“水一升,冬重十三两。”)。

在采用西方“米制”单位以前,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度量衡了。

中国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都与人体相关。

夏朝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在秦统一后,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其中就有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也是在那时,中国出现了标准的度量衡制度。

西汉末年,刘歆将秦汉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规范和条理,后收入《汉书·律历志》,成为最早的度量衡专著。

明清两代采用营造、库平度量衡制,在钦定《数理精蕴》中已经对度量衡详加考订,并用万国权度原器与营造尺、库平两进行校验。营造尺相当于米制32厘米,库平两约合37.3克。

1928年,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辅制“市用制”作为过渡,即1公尺为3市尺,1公升为1市升,1 公斤为2市斤。1949年后,市用制通行全国。

1984年,国务院发布命令,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自1991 年1月1日起, 法定单位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

1959年中国确定以公制作为计量制度后,在1965年引进千克质量单位的基准器,同样为铂铱合金制成,放置在真空中,受多层保护。

此外,国内共有六个副基准,每年都会拿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基准就是我国自己的“IPK”。每3-5年,每个国家还会去国际度量衡大会上对比,比对完后,我国会把比对好的标准带回来,逐级传递到国内计量部门。

大家应该都见过老式的带砝码的秤,砝码也是需要校正的,而校正它的便是千克基准砝码,也称为千克元器,它需要保存在高精度恒温实验室里,生存条件堪比新出生的婴儿。


实际上,“国际千克原器”相当于中国的“嘉量”度量衡标准器!

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新莽嘉量”



不过,其使用以自然物作为标准器,更接近于中国的“累黍法”,中国的度量衡标准的制定非常复杂,尽力将音律、度、量、衡统一在同一自然物上,使度量衡三者都建立在同一物理量的自然基准上,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同律度量衡”!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3:59:20
发不了之前的那段郁闷!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4:03:51
度量衡标准器的由来

国际千克原器

千克(kilogram),国际单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不过,这一点来说,远不如中国制造的度量衡标准器啊!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4:26:20
一千克究竟有多重?

国际计量局之前讨论用复杂精确的物理实验和定律代替实物国际千克原器(IPK)来重新定义千克。

而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决议。国际单位制中的4个基本单位改由自然常数来定义,并于2019年国际计量日(5月20日)起正式生效。至此,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将全部由基本物理常数定义。

这4个基本单位分别是: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以及温度单位开尔文。其中,千克采用普朗克常数定义,安培采用基本电荷量定义,摩尔采用阿佛加德罗常数定义,开尔文采用玻尔兹曼常数定义。

质量单位千克是目前唯一还在使用实物基准定义的基本单位,1千克质量的量值,是用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一个砝码——国际千克原器来确定的。

之所以用这个砝码来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是因为在100多年前,计量学家发现,选用铂铱合金(90%铂+10%铱)制成的砝码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于是,1889年召开的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采用铂铱合金砝码定义质量单位千克。

质量标准单位“千克”的实体参照物Le Grand K(大K)被小心翼翼的珍藏在法国巴黎地下室,它的本体是铂铱合金圆柱。

图 国际千克原器



如今,小到体重、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大到行星、银河系的质量,都是以已经有128年历史的“大K”为标准的。

所有科研工作人员都以“大K”为标准进行自己的工作,世界各地的研究数据才能够共通并被人类使用,因此,保护好“大K”不变质、不被破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避免它被暴露在污浊空气中或被脏手接触,甚至有科学家戏称:

“如果有谁朝着Le Grand K打了个喷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重量都将立刻改变。”

“大K”诞生于1889年,它还有6个官方复制品,和原型一起放在巴黎地下室。

图 精心保护的“国际千克原器”



自1889年“大K”出现以来,每隔40年左右,科学家们就会使用溶剂和蒸汽清洗它,并仔细将原型与复制品的质量进行比对以检查它的质量。

从1889年千克定义到今天,国际千克原器与6个同等材料制成、同等保存条件的国际千克原器复制品的量值比对试验共进行了4次。结果发现,100多年间,这6个千克原器复制品与国际千克原器在质量一致性上发生了约50微克的变化。

图 图为以国际千克原器为基准的校准装置



这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全世界有关质量的数据都要改变了!

也许你觉得50微克的重量毫不起眼,对平日的生活完全没有影响,那么你就错了。以毫克测量的金银饰品,无疑很看重50微克。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4:26:36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最近国际单位制终于进行了重新定义。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重新定义以后,量子基准将取代实物基准,基本单位可实现独立复现、不再依赖于国际计量局。这将彻底改变世界计量格局——未来,国际计量局将不再是世界量值的唯一源头,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计量院将成为国际计量‘多中心’格局的主体。 ”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段宇宁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包括千克(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和坎德拉(cd),分别表示质量、长度、时间、电流、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的单位。

这是因为7个基本单位的定义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千克量值的不稳定性,还会影响SI其他基本单位的量值。比如,在基本单位定义中,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用到了导出单位牛顿,而牛顿这个单位中就包含质量单位千克。同时,摩尔的定义中也用到了千克。

千克(kg)、安培(A)、开尔文(K)和摩尔(mol)将拥有新的定义。秒(s)、米(m)和坎德拉(cd)的定义将保持不变,但是它们的表达方式会有一定改变,以与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新定义的表达方式相一致。

因为用实物作基准,总担心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损毁,而采用基本物理常数重新定义基本单位后,人们就无需考虑这个问题了。并且,在以前,当新的、更准确的计量技术出现时,可能会导致基本单位的定义要被修改。

比如,质量单位千克在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之前,还曾被定义为4摄氏度下1立方分米水的质量(这个定义中国汉代已经出现《后汉书·礼仪志》:“水一升,冬重十三两。”)。

在采用西方“米制”单位以前,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度量衡了。

中国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都与人体相关。

夏朝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在秦统一后,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其中就有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也是在那时,中国出现了标准的度量衡制度。

西汉末年,刘歆将秦汉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使之更加规范和条理,后收入《汉书·律历志》,成为最早的度量衡专著。

明清两代采用营造、库平度量衡制,在钦定《数理精蕴》中已经对度量衡详加考订,并用万国权度原器与营造尺、库平两进行校验。营造尺相当于米制32厘米,库平两约合37.3克。

1928年,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辅制“市用制”作为过渡,即1公尺为3市尺,1公升为1市升,1 公斤为2市斤。1949年后,市用制通行全国。

1984年,国务院发布命令,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自1991 年1月1日起, 法定单位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计量单位。

1959年中国确定以公制作为计量制度后,在1965年引进千克质量单位的基准器,同样为铂铱合金制成,放置在真空中,受多层保护。

此外,国内共有六个副基准,每年都会拿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基准就是我国自己的“IPK”。每3-5年,每个国家还会去国际度量衡大会上对比,比对完后,我国会把比对好的标准带回来,逐级传递到国内计量部门。

大家应该都见过老式的带砝码的秤,砝码也是需要校正的,而校正它的便是千克基准砝码,也称为千克元器,它需要保存在高精度恒温实验室里,生存条件堪比新出生的婴儿。


实际上,“国际千克原器”相当于中国的“嘉量”度量衡标准器!

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新莽嘉量”



不过,其使用以自然物作为标准器,更接近于中国的“累黍法”,中国的度量衡标准的制定非常复杂,尽力将音律、度、量、衡统一在同一自然物上,使度量衡三者都建立在同一物理量的自然基准上,也就是古代所说的“同律度量衡”!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5:33:59
“律度量衡”——同律度量衡

在《尚书·虞书》舜典篇中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这段话的意思是,舜帝在二月到泰山祭祀的时候,参照山川树木的生衰秩序和气候变化,编订历法,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

在《礼记·月令篇》仲春写道:“是月也,日夜分。”即春分日昼夜等分之相。“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图 虞舜律度量衡图(采自《钦定书经图说》)



这段文字里提到的“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皆是古代的度量衡标准量器校准的意思。

据史书记载,西周成王六年(公元前1037年),“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管子·明法解》说:“明主者一度量、立仪表而坚守之,故令下而民从。”。

《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淮南子·本经训》则认为:“谨于权衡,审乎轻重,足以治其境内矣。”这些言论,都可以视为政论家们给君王的献策:推行划一的度量衡制度,谨慎法度宽严,天下的民众就会遵从国家的法令,服从君主的统治。

《汉书·律历志》云:“度者,本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

《汉书·律历志》说:

“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六经图》中关于度量衡的内容:

“度本起黄锺之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锺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其法用铜为之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引用竹为之高一分广六分长十丈

量本起黄锺之龠,其容以子榖秬黍中者千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凖其槩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其法用铜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

衡本起黄锺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象二十四气十六两为斤三百八十四铢象易二篇之爻三十斤为钧重万一千五百二十铢当万物之数四钧为石重百二十斤象十二月”

图 《六经图》中的“律度量衡图”+文字内容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0 15:34:25
“同律度量衡”

那么‘同律’又代表着什么呢?

“同律度量衡”意思是统一音律标准、长度标准、重量标准和容积标准。自秦始皇颁布诏书统一度量衡后,计量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同律度量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技成果,我国古人巧妙地发现了古代音律和度量衡之间的关系,以黍米这种粮食作物为中介,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化,进而制定了一系列的度量衡制度。

有的人将‘同’解释为统一、齐同,将‘律’解释为音律,并引申为音乐。

所谓‘同律度量衡’,就是指统一了音乐、长度、斗斛、斤两的标准。

有的人则认为‘同’代表着阴律,‘律’代表着阳律,所谓‘同律’,实际上就是‘律吕’的意思。

律吕,是古代音律的统称,按照音高的不同共分为十二律,六阴六阳。

古人将音乐视为上天的恩赐,对待音乐,极其的严谨。‘礼乐文化’就是对此最有利的说明。

所谓‘同律度量衡’,就是要像对待音律那样,慎重的对待‘度量衡’,制定标准。

两种对‘同律’的不同解读,最终的意思大致是相近的。两种理解也都算是对的,只是因为理解角度、层次导致的不同, 前者的解释符合我们现代人的标准,后者的解释接近古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但不能说古人就没有前者之意。

“律”代表音律,“度量衡”是分别计量长短、体积、重量的器具。律度量衡应该是要求各部落统一规范音律、度、量、衡等标准。这对当时部落间的农业工事、商贸活动、文化要求等有益处。

至于“律”和“度量衡”之间的关系,《魏书·律历志》中有过记载,“度律量衡,此四者乃是工者之要务,生民之所由,四者何先?以律为首”。所以他们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同律度量衡”则是指全国范围内统一用乐律标准来规范度量衡制度。因为度量衡器具会发生热胀冷缩变化或磨损,而用黄钟标准音来规范度量衡标准,则是最合理最先进的思维。

因此中国以“黄钟律定度量衡”,这就是“度量衡”标准制定的起源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1 11:55:03
“以黄钟定度量衡”——黄钟律管(四者合一)

《尚书·舜典》中就有:“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大意是说:舜继承帝位后,到各地巡视,在泰山下的岱庙,朝拜诸神,为了安抚百姓及时耕作,协同四季之日月,统一了历法,又下令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吕氏春秋·适音》中已有用管定律的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

这段文字是说,在很早很早的古代,黄帝派他的乐官伶伦,到昆仑山的阴面寻找管壁厚薄均匀的竹子,用来做音律管,又以音频稳定,声音优美的一种鸟的叫声定为基本音律。当律管吹出来的声音与这种鸟的叫声相合时,就把这一基音定为黄钟律,所发出的音为宫音,雄鸟之鸣为律,雌鸟之鸣为吕。

看起来乐律和度量衡没有关系,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中国古代以黄钟律管为准,可以建立统一的音律体系,因为黄钟之律奠定了五声的基础。

《汉书·律历志》说,“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以定商、角、徵、羽。”也就是说,五声都是由黄钟派生出来的。

其次,十二律也是以黄钟之律为基准。怎样才能确定这十二律的音准呢?

《汉书·律历志》指明,是按照“三分损益”法确定的。具体地说,就是以黄钟九寸之长为准,“三分损一,下生林钟。三分林钟益一,上生太族。三分太族损一,下生南吕……”以此类推,形成十二律。

正是这种以黄钟律管为基准器而建立的科学、完整、严密的音律体系,使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众多乐器,至今都能演奏出古今中外的优美曲调甚至是交响乐曲。

不仅如此,以黄钟律管为准,还建立起了统一的长度体系、量器体系和权衡体系。

按照《汉书·律历志》云:“度者,本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

用来测量长短的分、寸、尺、丈、引,是起源于律管黄钟的长度,参照黑黍来测量,一个单位就是一分,十分就是一寸,十寸就是一尺,十尺就是一丈,十丈就是一引,以此确定五种测量长度的单位。

测量容积的龠、合、升、斗、斛,起源于律管黄钟的容量,一黄钟管的数量就是一龠,两龠为一合,十合是一升,十升是一斗,十斗就是一斛。量器从龠开始,到合相会,到升上升,到斗相聚,把斛用角来量,这样确立了五种量器标准。

称量物体重量的单位有铢、两、斤、钧、石,起源于律管黄钟单位容积内容纳的黑黍重量。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十二铢的两倍就是一两,一两有二十四铢,十六两是一斤,三十斤是一钧,四钧就是一石,这里“石”的读音为“担”。


首先,确定黄钟的律管用竹子做成。竹管长的声音低,竹管短的声音高。在尚未确定音律标准之前,律管的长度当然也不能确定!

古人将这支黄钟律管的长度规定为九寸,一寸又分为十分。对这支黄钟管的长短与粗细的比例也有严格要求,即,如果它的长度为九寸,那么它的内截面积就应当是九十平方分,体积应当是八百一十立方分。假如不符合这个要求,则需要通过损益其长度,增减其粗细,通过侯气重新确定,直至完全符合为止。

黄钟是一种律管,古乐理中用黄钟定十二律的首律。这说明,古代中国用固定音调的乐管来确定长度标准。

其实相当于用黄钟律管给当时一尺之长下一个定义,也就是说,黄钟律管是九寸之标准长度,把律管分成九分,再加一分就是一尺之长。

因此,汉代法定的计量基准器,称为“黄钟律管”。

【注意:最早时,古人制定度量衡的标准,是以黄钟律管形制来确定尺度“以律定尺”,而不是以先有的尺度来确定黄钟。不过,后来出现“以尺定律”的情况。】

为什么要以“候气法”验黄钟律呢?

《汉书律历志》有“度量衡”源于“黄钟律”的说法,在《史记律书第三》提到: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陰六为吕,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是也。名曰律者,释名曰“律,述也,所以述阳气也”。律历志云“吕,旅,助阳气也”。案:古律用竹,又用玉,汉末以铜为之。吕亦称闲,故有六律-六闲之说。元闲大吕,二闲夹钟是也。汉京房知五音六律之数,十二律之变至六十,犹八卦之变为六十四卦也。 故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而六十律毕也。

因为,制事立法以六律为平准(因为乐器在制作的时候,长短重量材质都有严格的要求,不然出音不准,所以古人认为这是天数。

也是《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说的:

“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三月而为一时,故祭祀三饭以为礼,丧纪三踊以为节,兵重三罕以为制。以三参物,三三如九,故黄钟之律九寸而宫音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种也。日冬至,德气为土,土色黄,故曰黄钟。律之数六,分为雌雄,故曰十二钟,以副十二月。十二各以三成,故置一而十一,三之,为积分十七万六千一百四十七,黄钟大数立焉。

凡十二律,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徽,南吕为羽。物以三成,音以五立,三与五如八,故卵生者八窍。律之初生也,写凤之音,故音以 八生。黄钟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钟位子,其数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钟。林钟之数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太簇之数七 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吕。南吕之数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数六十四,主三月,下生应钟。应钟之数四十二,主十月,上生蕤宾。蕤宾之数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数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则。夷则之数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夹钟。夹钟之数六十八,主二月,下生无射。无射之数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仲吕之数六十,主四月,极不生。徽生宫,宫生商,商生羽,羽生角,角生姑洗。姑洗生应钟,比于正音,故为和。应钟生蕤宾,不比正音,故为缪。

日冬至,音比林钟,浸以浊。日夏至,音比黄钟,浸以清。以十二律应二十四时之变:甲子,仲吕之徽也;丙子,夹钟之羽也;戊子,黄钟之宫也;庚子,无射之商也;壬子,夷则之角也。

古之为度量,轻重生乎天道。黄钟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广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寻自倍,故八尺而为寻。有形则有声。音之数五,以 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为制。秋分蔈定,寞定而禾熟。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律以当辰,音以当日。日之数十,故十寸而为尺,十尺而为丈。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铢,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而为一两。天有四时,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两而为一觔。三月而为一时,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觔为一钧。四时而为一岁,故四钧为一石。其以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为六十音。因而六之,六六三十六,故三百六十音以当一岁之日。故律历之数,天地之道也。下生者倍,以三除之;上生者四,以三除之。”

《庄子》说:“黄钟者,律之始也。九寸,仲冬气至则黄钟之律应。”《汉书·律历志》也称“故黄钟为天统,律长九寸。”

蔡元定在《律吕新书卷二·律吕证辨》中说:“今欲求声气之中而莫适为准则,莫若且多截竹,以拟黄钟之管,或极其短,或极其长,长短之内每差一分以为一管。”将所有这些竹管按照方位置于室内案上。冬至日与气相应的那一根就是黄钟。

冬至这一天阴气极,而一阳来复,是自然界的客观现象。将这支与冬至阳气相应的竹管确定为标准音,体现了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就是为什么以“黄钟律定度量衡”的由来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5-11 12:45:28
黄钟、累黍定尺

黄钟律管的长度可以通过测量获得长度,那么容量和重量又该怎么办呢?

因为“度量衡”的标准需要确定,以何物为标准确定,且不易随时间而变化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了!

累黍法是古人在乐律和度量衡标准上的一个天才的创造。其实质是用一个物种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使标准有一个恒定的参照物,可以世代相传。

事实也是如此,因为黍是自花授粉作物,一个品种如果不断去杂保纯,能够保持种性的长期稳定,籽粒大小是不太会改变的。而且黍的籽粒均匀、外壳坚硬,便于贮藏和携带。它比秦代采用青铜标准器推行度量衡标准,成本要低得多,因此,这一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者,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量者,本起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贯其龠,……权者,本起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

即以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的长度定为九寸,并选用中等大小的黍子,横排九十粒为黄钟律管 之长,一百粒恰合一尺,律管的容积为容量单位一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一龠之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为两,使度量衡三者都建立在物理量的自然基准上,这种用数理统计和音频原理定长度单位的方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图 汉代的一尺相当于现代的23 .1厘米左右



图 度量权衡,以黍生之。十黍为一分。



刘歆所采用的黍称为秬黍,以此种子作为长度基准,形成了1粒黍为1分,10粒为1寸,10寸为1尺,10尺为1丈这样的长度标准。

通过这一长度标准,确定黄钟律管的长度为9寸,孔径为3分,所吹出来的音即为我国古代十二律的最低音,称为黄钟宫音。

黄钟律管可装1200粒黍,其容积为1龠。 2龠为1合,形成10合为1升,10升为1斗这样的容积标准。

以100粒黍为1铢, 6铢为1锱,12铢或2锱为1龠,24铢即4锱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制定了重量标准。

能否容黍一千二百,是检验是否符合黄种古制的标志。黄钟尺长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以24厘米多为一尺,取其九寸),从而其容积才能达到12毫升,从而才能容黍一千二百,这么多的黍才能有半两之重。

度量衡三者相互制约,长度如不合标准,容积、重量就无法衔接,小小黄钟其制作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

不过,《汉志》所记的黄钟并非汉代度量所制定的依据,而是度量均有差异的汉以前的制度,只有权重仍沿用汉以前之制(一斤250克)。汉代的尺(小尺)长23.1厘米,短于24.63厘米的与黄钟相有关系的黍尺(黑黍尺,有人称之为“夏尺”);汉代的合升斗石也非从黄钟之龠进位而来,其半合(龠)容积10毫升,实小于黄钟一龠之积。

但是,有关黄钟的史料确实依靠《汉志》的记载才得以流传下来。黄钟之容积自《汉志》始著其说(810立方分);容黍之法亦始闻于《汉志》;《汉志》并指出了量与重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汉志》所保存的史料,就无法了解黄钟。虽然《汉志》摭取刘歆在平帝时考定律之言,但属“删其伪辞,取正义著于篇”,并不等于全出于刘歆之手,更不等于《汉志》所记是新莽之制。

明朱载堉考证,《虞书》、《周礼》有“听律”之官,无“算律”之法。以“累黍法”算得黄钟律长反定其音,是王莽以后为之,本末倒之。

所以,新莽的黄钟,长度、容积、容黍数目以及重量,与古黄钟全然不一(莽制的一龠为10毫升,容黍少于千二百,黍重小于半两),分明是另搞一套。不能把古黄钟与新莽的那套黄钟混为一谈。以新莽的黄钟的有关数值为据,认为古黄钟也是如此,这是极大的误解。

汉以后,由于历代统治者制礼作乐,大都是提倡恢复古乐、雅乐,制乐者也就纷纷标榜以古黄钟律为典则,同时用来作为制定度量衡的标准。

但正如屈原在《卜居》中所云“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实物早已失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套十二音律管是随葬明器,非黄钟实物,其长只17.35厘米),所谓古黄钟律只能根据古书记载并试制成器物来进行考订,检查,至于古黄钟律管所发之音,其高低如何,是无从推断的和证实的。

所以制乐诸家,莫不各树其说,纠缠不清。有的以黄钟之尺长为24厘米余——如杜夔律尺、晋后尺、宋氏尺、北周调钟律尺、开皇初调律尺、唐小尺、北宋胡瑗的乐尺,所制黄钟与《汉志》所记大体相合,(即我们上面的计算)。

有的以新莽尺为标准(23.1厘米),黄钟之尺偏短——如西晋荀勖之尺,后周王朴之尺、北宋蔡元定所定之尺,所制黄钟比古黄钟声高三律。

有的则把黄钟之尺放长——如北宋李照的太府尺(30.72厘米)的九寸为黄钟之长(27.64厘米),明冷谦更用明营造尺定律(32厘米),黄钟长九寸,达28.8厘米。所制黄钟分别比古黄钟低二律或三律。

清代虽把律尺回缩(25.9厘米),以其九寸(23.328厘米)为黄钟之长,仍非古黄钟之律。

在历史过程中,黄钟随时应声而有变迁,历代黄钟之长就并不相等,以律定尺变为以尺定律(律非古律),黄钟作为制定度量的根据,随着时间发展,尺度不断增加,出现了大小制之别,黄钟律定尺也发生变化,有些律尺与《汉志》相符合,有些则偏高或偏低,这是需要注意区别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