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2021夏全面修订稿

字数:594378访问原帖 评论数:29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15 17:21:00 更新时间:2021-09-05 00:22:13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6 15:12:06
20

王勇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少年樵夫,名字叫王义。一天,他挑了一担新柴上街市卖,见路边有个猎人卖虎骨,虎骨旁边铺了几张老虎皮,虎皮堆里有一个幼虎。
那个幼虎性情活泼,十分可爱,见王义看它,它也目不转睛看着王义。王义要走了,那幼虎一骨碌打了个滚,跟了上来。
王义停了脚步,对那猎人说:“我用这担柴换你的小老虎,怎么样?”
猎人同意了,收下柴担,把小老虎抱起来交给王义,叮嘱他:“这是老虎,不是猫狗,不能养着玩耍。你带它回家,赶紧宰杀、吃掉。”
王义怀抱幼虎,急匆匆离开猎人,离开街市,跑回家去。

母亲见他抱个幼虎回家,有点生气,责怪他:“你卖了柴不去买米,却弄了个小老虎回来,准备拿它做什么呢?”
“不做什么,养着玩儿。”
母亲是个跛脚,王义是个独子,平日里母子俩孤单清苦。如今来了个小老虎,母亲仿佛添了个儿子,王义只觉多了个弟弟,家里一下子有了生趣,变得和美融洽,溢满欢声笑语。
王义宠爱那个幼虎,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它吃饱,他每日从自己的饭菜里分出一半,作为小老虎的口粮,过了两个月,那小老虎身形长大了一倍,牙齿爪子都变得锋利,看上去威风凛凛。有一日,它跟王义上山,王义砍得一担新柴,它叼回来一只野兔。
母亲炖了香喷喷一锅兔肉,一家人难得吃肉,一顿饭吃得喜气洋洋。母亲格外高兴,一手搂着王义,一手搂着小虎:“咱家老大能砍柴,老二能打猎,真是一对好兄弟!”
听母亲这么说,王义当即给虎弟弟取了个名字,叫它“王勇”:“以后我是哥,王勇是弟,咱哥俩好,娘就有两个好儿子。”
小老虎通晓人语,知道得了名字,在屋中央翻腾跳跃,无限欢喜。
从此王义每日上山砍柴,老虎每日打猎,一家人生活渐渐过得宽裕。这样过了一年,那王勇体格越来越健壮凶猛,可它在母亲和哥哥面前,却温情脉脉,非常驯顺。

王义和王勇哥俩好,每日清晨结伴上山,中午结伴回来。每次王勇回到家门口,总要扑腾跳跃,吼叫一声,表示心中欢喜。
这一吼不打紧,只吓得四邻鸡犬不宁,牛羊奔逃四散,深夜不肯归栏。时日一长,邻居无法容忍,请了老保长来劝说王义:“王义小樵哥啊,都说人虎殊途,老虎其实是个凶兽,你养这个老虎,说不准哪天它兽性发作,就是不吃你母子,难保不吃村里人啊!”
王义说:“不会!王勇是我弟弟,他从小在我家长大,能听人话,通晓人性,绝对不会吃人。他从没吃过你们的家禽家畜,不是吗?你们放心好了。”
可是村里人还是很害怕:“王义小樵哥,这样不行,你要是舍不得杀它,就放它归山,让它到深山野林生活,免得吓着村里小孩。要不然,我们就要请猎人合力射杀它。”
王义一味摇头:“不可以,王勇是我家里人!”
可是,那王勇听了村人的话,当天夜里便跑上山林,不再回家。

过了几年,村里山洪暴发,山泥倾泻下来,冲垮了王义的房子,幸好皇天护佑,母子俩都还平安。
为了挣钱重建家园,王义把母亲寄养在舅舅家,与邻村的范大去南方贩卖水牛。
去到南方,两人买来十八头牛,到水草丰美的地方养肥了,然后赶着水牛,穿州过县,走回中原。一天傍晚,来到一片荒郊,人和牛刚刚安顿下来,突然从森林里冲出来一群饿狼,把王义、范大和十八只水牛围在中央。那范大胆小,只吓得屁滚尿流。王义强壮魁梧,抽出腰刀护住牛群,无奈狼多,顾此失彼,眼看着牛群就要乱了。正在危急关头,山林中突然传来两声虎啸,两只斑斓猛虎仿佛从天而,快如闪电,凶猛异常,左右夹击,几下子就扑倒了领头狼。接着,两头猛虎冲入狼群,左右冲突一阵,那狼群当即涣散,不一会儿,狼跑得不见了踪影。
那范大见来了饿狼又来猛虎,已吓瘫在地。王义看带头的老虎身形熟悉,知道是王勇,又是感激又是宽慰,他怕双虎难敌群狼,就吹响骨哨唤它们回来。两只猛虎听见哨声,回转身往回跑,它们远远看着王义和范大安抚牛群,拉绳圈地,见人和牛安全,也就不再靠近。
王义圈好牛群,再次吹响骨哨唤他的虎兄弟,可是王勇只是长啸回应。回应之后,它一闪身,跑入山林,不见了。
王义和范大赶着牛,在荒山又走了两日一夜,不时听到山林传来虎啸声,知道两只老虎在身边护送,内心渐渐安定,不再畏惧。
虎弟王勇一路护送王义,出了山林,看他们进入人烟密集的县城,才回转到森林中。

两人在县城卖了水牛,各自分得利润。王义回到村里,重新修建房屋,接了母亲回家奉养。
母亲年纪大了,这时又患上重症,王义是个孝子,端茶送水侍奉汤药,十分殷勤。
一天夜里,吃过晚饭,母子秉烛夜谈,正说到王勇,不知它如今身在何方。突然听见“砰”一声响,仿佛山石砸落下来,打开后门一看,墙根下横陈着一头壮硕的野猪,那野猪仍然温热,刚被猛兽咬断咽喉。
王义知道虎兄弟来了,十分欢喜,对墙外唤一声:“王勇,进来。”
那猛虎像幼时一样,用前爪推开竹篱笆,一步步走进前院,跟随王义来到母亲床前,伏在地上跪拜,神情十分驯顺。
老母亲见到王勇,支撑着坐起身,一手搂着王义,一手搂住王勇,流下泪来:“我临死能看见你们兄弟团聚,也可以含笑九泉。只是没有福气看着你俩娶妻生子,真遗憾啊!你俩兄弟情深,可惜人兽殊途,到底不能依傍相伴。我死以后,你们不知要如何孤单受苦呢!”
王义与王勇一个跪在一边,轻声劝慰母亲。待母亲入睡,王义去拖那头野猪,王勇跟在他身后,像幼小时一样,兄弟俩形影不离。
王义说:“王勇,我上回见你有个同伴,是不是你媳妇?”
虎弟王勇轻轻点了点头。
“为什么不带回家来,让母亲也看看?”
虎弟王勇咧开嘴笑,点了点头。当天夜里,王义熟睡,也不知道王勇什么时候离去。
几天后,王义的母亲病重不治,离开人世。只剩下王义孤单一个,他孤掌难鸣,丧事办得十分简略。
埋葬了母亲,他结庐守墓,第七天入夜,王义在母亲墓前徘徊,看见两只老虎越过远山,一只叼着猎物,一只背着小虎,径直来到他面前。
走到近前一看,王义大吃一惊,原来虎弟王勇嘴里叼的不是野兽,而是一个人!
“王勇,你年幼时,母亲和我一再教你,绝不能吃人,如今母亲逝世,你竟然如此忤逆!”
那猛虎呜呜哀鸣,把那人放入王义怀中。王义感觉那人尚有呼吸与体温,连忙抱入草庐,点灯一看,竟然是个昏迷的女子,身穿锦缎,头戴金钗,容貌十分秀美。
虎弟王勇带母虎和小虎在墓前守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三只老虎不告而别,消失在苍莽山林中。从那以后,它再也没有出现过。

王义和猛虎叼来的姑娘成了亲,结婚后王义才知道,妻子竟是当地大盐商的女儿,她随兄长入京待嫁,路过山林,遇见劫匪,被劫入深山。因为受到惊吓,在路上昏迷过去,也不知道什么缘故,被老虎带到王义的草庐。
王义说:“王勇救了你,把你带到我身边,冥冥中自有月老牵线,这是我俩有缘啊!”
一年后,妻子生了孩子,王义一家人找到盐商。盐商重见爱女喜出望外,立即接纳了他们一家三口。王义跟岳丈学做生意,他好学勤恳,没过几年,就成了大富之家。


后记:虎报恩的故事很多,上网一搜,情节也都大同小异,都说虎爪子有刺(或说虎口有金钗),求人救治,人救了虎,虎报恩。这个情节,《药王孙思邈》故事中已经讲得很详细。
虽然有了《药王孙思邈》,但我还是要整理一个独立的虎报恩故事。暑假有一天,独自在佛山孔家村散步,见一个男孩与他的小狗戏耍,和乐融融,我心生感触,回到那间小小的出租屋,写下这个故事。

本故事参考资料:湖北民间故事《樵哥》 刘守华整理编写;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6 15:27:39
21

燕子报恩2021

一苇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的儿子和媳妇不在了,只给她留下一间砖瓦房和一个亲孙子,亲孙子名叫吴良。
老婆婆含辛茹苦养育孙子,好饭好菜舍不得吃,给小吴良吃。好布料舍不得穿,给小吴良做衣裳。田地里的庄稼活、屋里的家务活舍不得让小吴良做,全都自己做。就这样,老婆婆从年头忙到年尾,一年又一年,吴良长大了,老婆婆呢,她背驼了,头发白了,脸上皱巴巴像块老树皮,身上的衣裳越穿越破烂,看上去像个丑陋的老乞丐婆。
吴良长得牛高马大,身强力壮,衣着打扮光鲜耀眼,但是,他性格暴躁蛮横,十分自私。

一年春天,一对大燕子到屋檐下筑巢,孵出来五个小燕子。清晨,两个大燕子飞出去捉虫,小燕子在巢里吱吱喳喳争食,睡懒觉的吴良被吵醒了。
“真可恶,一大早呜哇鬼叫,吵了我的好梦!”他暴怒着跳起床,抓起一根竹竿,跑到屋檐下,朝燕子窝一通猛打。
那燕子巢只不过是两只大燕子用泥巴和干草造的,怎么经得起这一通打?不一会,巢破了,五个小雏燕重重摔在地上。两个大燕子衔虫归来,见到这情形,扑下来保护幼雏,吴良正怒火攻心,他挥舞竹竿,一竿打一只,只两下子,就把两只大燕子打死了。
老婆婆驼着背,挑着水,气喘吁吁回到屋门前,看到一地燕子,大吃一惊,连忙放下水桶,把燕子一只只捡起来,用围裙兜起,骂吴良说:“造孽啊!愿菩萨饶恕你!你牛高马大的一个人,为什么跟一窝小燕子过不去?”
吴良举起竹竿,一竿子打在老婆婆的驼背上:“死老太婆,我要你管?你给我滚!俗话说得好,‘树大分芽,人大分家’,我现在大了,正好跟你分家。这砖瓦房归我——它原本就是我爹娘留给我的财产,这些年让你住,已经便宜你了!”
“我辛苦养大你啊,现在我老了,不期望你养老,你怎么能赶我走?”老婆婆哭起来,“你让我住哪里呢?”
“死老婆子,整天哭哭啼啼,唠唠叨叨,真讨厌啊!对面有间草棚,你到那儿去住吧!”
吴良力气大,把老婆婆往外一推,老婆婆摔倒在门槛上,磕掉了最后一个门牙。

唉,有什么办法呢?跟他讲情义吧,他根本无情无义。跟他讲道理吧,道理根本讲不通。老婆婆眼泪婆娑,兜着一窝燕子,搬到草棚去了。
那七只燕子,六只已经死去了,只有最小的那只还活着。它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小脚摔断了,翅膀也受了伤。老婆婆用草药汤给它清洗了伤口,撕下裙布给它包扎,又用柔软的干草做了一个小巢,把它放进巢里。
“可怜啊!”
老婆婆把六只死燕子埋在草棚后面,然后到野草丛中捉虫子喂给小燕子吃。
她喂养它,就像当初养育小吴良一样。
“小燕子啊小燕子,现在你孤苦伶仃,我也孤苦伶仃,就让我来做你的婆婆,你做我的孙子吧!”

春天渐渐变成夏天,百草的花儿谢了,结了籽,小燕子完全痊愈了。它长得很缓慢,不过毕竟也长大了,像别家燕子一样,长得乌黑油光,毛羽丰满。
有一天,它从草棚飞起来,飞到外面的燕子群中。
开始的时候,它每天回草棚,但是,过了一些日子,它跟外面的燕子混熟了,就很少回来了。
到了秋天,那只燕子飞走了。

“唉,我养大吴良,吴良把我赶出家门。我养大一只燕子,燕子也飞走了。我的命真苦啊!”老婆婆总是靠在门边,这样说。
秋天过了,到了冬天。
老婆婆居住的草棚极其破旧。虽然有四根木头支撑,但已经腐了一半。棚顶的茅草给风吹跑了一半,四面墙全是破洞,根本挡不住寒风。下冷雨的日子尤其悲惨,寒冰一般的雨水“滴滴嗒嗒”漏下来,老婆婆的枕头、被子、衣裳、炉灶没有一处是干的。
老婆婆撑着破雨伞坐在草棚中央,眼泪像雨一样滴落。
“苦啊,苦啊,我的命真苦啊!”
老婆婆悲叹着,她又冷又饿,捱过了漫长的冬天。
终于,风暖了,春天来了。
百草再次发芽、长叶、开花,燕子们欢唱着,从南方飞回来。
老婆婆养大的那只燕子也飞回来了,它飞到草棚前,停在老婆婆的小桃树上。
“滴丽,滴丽!”
老婆婆抬头一看,只见那小燕子羽毛漆黑光亮,看起来精神抖擞,仿佛刚从神仙住的地方飞回来。
老婆婆高兴了:“啊,小燕子,你回来了,你是来看我的吗?”
燕子吐出一颗饱满的南瓜籽,放到老婆婆的手掌心上。

南瓜籽,种门口。
住大屋,不用愁!

听到燕子这样唱,老婆婆就把南瓜籽埋在门口,浇上一桶清澈的井水。
不一会儿,门口长出一棵南瓜秧。
南瓜秧长呀长,长得又粗又壮,开出一朵南瓜花。
好多人围过来看:“这朵南瓜花,真大呀!”
话音刚落,南瓜花谢了,结出一个小南瓜。
小南瓜长呀长,不一会儿,长成一个大南瓜。
大南瓜又继续长,越长越大,越长越高,当它长得跟草棚一样高的时候,“砰”一声,裂开了两半。
大南瓜一裂开,“呼啦”一声响,从大南瓜里头冲出来一伙泥瓦匠,个个身强力壮,捋起衣袖,一手拿泥刀,一手拿泥铲。泥瓦匠来到老婆婆面前,齐刷刷唱道:“建房子,我最会,我们是顶呱呱南瓜建筑队!”
南瓜建筑队一边唱歌,一边干活儿,三下五除二,把草棚拆了,你挖泥来我搬砖,你搓石灰我砌墙,只一顿饭工夫,就建好了一座漂亮的大砖瓦房。
砖瓦房宽敞明亮,房屋里头饭桌、板凳、大床、梳妆台、锅、煲、碗、瓢样样不缺。哇,那新房子呀,谁见了谁喜欢。
房子建好,燕子对泥瓦匠唱道:


泥瓦匠,辛苦啦!
回南瓜去吧。

又是“呼啦”一声,那伙泥瓦匠跑回大南瓜里,大南瓜马上合起来,看上去就像从来没有裂开过一样。

全村人都跑过来看热闹,都说:“要是我有这么一座房子,这辈子可心满意足了。”
吴良也凑过来看,见老婆婆转瞬间有了一座大新屋,就倒了杯热茶给老婆婆喝:“好奶奶,亲奶奶,你把这南瓜建筑队借给我用一天吧!我那房子旧了,而且未免太小,也是时候拆掉重建了。”
那会儿,老婆婆养大的燕子招了另一只燕子,正衔泥筑巢。
它看到吴良,眼眶一下子红了,它对着大南瓜,唱了句:

南瓜勇士,
手执棍棒,
打吴良!

只听得“呼啦”一声响,大南瓜裂开两半,一伙强壮的南瓜勇士跑了出来。那南瓜勇士呀,个个威风凛凛,高举大棒,看到吴良,一拥而上。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大棒像雨点一样,劈头盖脸打在吴良身上。吴良给打得皮开肉绽,浑身肿胀,昏了过去。
“不要打他了。他虽然不好,但毕竟是我的亲孙子啊!”老婆婆哭起来。
“滴丽!滴丽!”燕子欢唱着,“南瓜勇士,辛苦啦!回南瓜去吧!”

过了三天三夜,吴良才苏醒过来。他浑身疼痛,身体痛,心也痛。他全身上下的骨头和血肉被打碎了,正重新长一身新的骨头和血肉。他的心也被打碎了,正重新长一颗新的心。他养了三个月伤,身上的肿胀才消了下去。等到完全痊愈,他脸上露出和善的神情。
被南瓜勇士狠揍一顿,吴良脱胎换骨,改过自新,成了一个孝子。
从此,老婆婆安度晚年,生活温暖又幸福。
那只燕子一直在老婆婆屋檐下生活,陪伴着老婆婆。直到今天,它的子孙还住在那间大屋的屋檐下。
而那个大南瓜,也还在大屋门前,如果你到吴家村去喝茶,说不定还能亲眼看到它哩。



后记:从燕子报恩的众多版本中,我选取了这样的一系列情节,以及这么样的一种讲述方式。
有些版本以兄弟为主角,就像牛郎织女和狗耕田,故事起源于大哥欺负小弟。我选择了婆和孙的版本,因为直觉“报恩”这个主题,跟养育更亲近一些。有些版本,燕子衔回来的是西瓜籽,西瓜籽虽然黑又帅,但我觉得不如南瓜籽有民间故事的味道。为什么呢?选择南瓜源于一种奇异的直觉。南瓜源远流长,更接地气,我觉得每一个南瓜里头都有一些故事在蠢蠢欲动。更多的版本说老婆婆的瓜裂开后有金灿灿的黄金,而吴良的瓜里头有条毒蛇,一口把他咬死了。
我选择了泥瓦匠和棍棒勇士——这个情节非常有意思,泥瓦匠比起黄金,棍棒勇士比起毒蛇和大粪,更富于故事的智慧。而我之所以整理重述这个故事,完全是因为这一节——南瓜里头冲出来一伙泥瓦匠,个个手执泥刀泥铲,一冲出来马上建了一座大房子——哈哈,实在太迷人了。
这就是中国民间故事的独特智慧。

本故事源于童年时祖母的讲述,参考过其它相关故事,谨以这篇故事,缅怀祖母,深深致敬。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6 15:34:05
22

红心的萝卜2021

目莲是一位贤德的高僧,他母亲却是个馋嘴又懒惰的妇人。她早饭要吃一碟鲤鱼须,为了这道菜,要杀死整整三个池塘的鲤鱼。她晚饭要吃一碗公鸡冠子,为了满足她,要宰杀五个村庄的公鸡。
目莲劝她少杀生造孽,多放生积德,她朝他扔臭鸡蛋,忿恨地咒骂:“不孝的儿子!哪里轮到你来教训我?”
有一天,她得了急病,头痛、身痛、心也痛,仿佛刀剑切割她的肉,又仿佛烈火焚烧她的心。她在地上打滚,扯着脖子,拼命呼喊:“放过我吧,我都改了!”
嗓子喊哑了,她死去了。
目莲知道地狱的苦刑,不忍心母亲受苦。他仗着高深的佛法,下到地狱深处,将他的母亲从刀山火海救出来。
他背负着母亲,赤着脚,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路,来到一片田野,实在疲乏得再也走不动了。他放下母亲,趴在田埂上,打起盹来。
那会儿,目莲的母亲饥渴难耐,见身旁就是萝卜田,顺手拔起一个萝卜,有滋有味吃下去。
“目莲,目莲,饿了才知好滋味,从前我哪里尝过这样好吃的萝卜呢?”她叹息着,摇醒她的儿子。
目莲睁开眼,看见身旁的萝卜坑,知道母亲劣性难改,已然偷了人家的萝卜。冥冥之中,哪里没有神灵?倘若天神知道了,是万万不能再饶恕她的呀!
目莲跪在地上,仰天呼告:“苍天,请宽恕她的过错吧!”
他悲痛地砍下自己一根手指,插入萝卜田,去填补那个坑。
地底下,传来深重的雷霆,天下起雨来。伴随着雷霆与风雨,那根手指长成了一个萝卜,它不大不小,恰好填满了原来的那个坑。不过,这个萝卜与原来的萝卜不一样,它不是白色的,它的内部红得就像贮满了鲜血——你知道吗?那就是目莲的鲜血啊!

后记:这个故事如此简短,却有一种悲怆的力量。是啊,几乎所有的圣哲都说:“爱能消罪。”故事里的这个红萝卜,大抵是这个意思吧!

本故事参考文本:林兰《相思树》之《红心胡萝卜》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6 23:20:47
23

稻子原本四条腿2021

一苇 述

古时候,稻子原本长着四条腿。它们在田野长呀长,长到黄澄澄、沉甸甸的时候,就约定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全部脱离植株,从穗子上跳下地,浩浩荡荡又无声无息地跑上主人家的谷仓去。
那会儿,主人关着门,睡得正香,走在最前头的稻子先锋就会跳上窗台,从窗缝钻入屋子,跳上床,跑到主人的耳朵边,把他唤醒:“起身啦,开门啦,稻子要进谷仓啦!”等稻子全部进入谷仓,主人就把门关上,继续上床睡觉。
开始那几百年都是这样子的,那时候呀,稻子很自觉,主人也很勤勉。

后来有一年,稻子又在风中长熟了,一颗颗长得又饱满又结实,它们快快活活从穗子上跳下地,浩浩荡荡又无声无息地来到大门前。大门紧紧关闭,稻子先锋从窗户缝隙钻入屋里,跳上床,跑到主人耳朵边,唤醒他,对他说:“主人,请起身开门,稻子要进谷仓啦!”
没想到,那个主人是一个懒家伙,长了一身懒骨头。那会儿他睡得正香甜,怎么肯起身呢?他翻了个身,拿被子捂住耳朵,呼噜呼噜,呼噜呼噜,继续睡觉。
稻子先锋连叫了三遍,他都装作没听见,硬是不起身开门。
“不开门是吧?”稻子恼了,“你别后悔。”
那人迷迷糊糊回了一句话:“不后悔。”
于是,稻子大军齐刷刷在主人门前发誓:“今夜你贪懒不开门,他日任你割断我的头,搥打我的身,用肩膀挑,开车子载,咱们也不再长脚回谷仓!”

果然,稻子说到做到,从那以后,就不长腿了,再也不会自个儿回谷仓。须得人们拿镰刀割,花力气打,用肩膀挑,开车子载,历尽辛苦,才能把它们弄回谷仓去。
这真是“一颗老鼠屎,弄臭整锅粥”,这个懒人,实在太可恨了啊!

后记:这个故事与《牛偷禾》一样,我小时候听过一点点影子,这回在林兰童话遇到它,真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故事么,当然是民间故事家的虚构,但稻子原本四条腿,多么可爱,多么生动!
另外,它真是深有蕴藏,且不说教人勤勉这个大道理,单单“容易得到往往不知珍惜”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回味。是的,是这样,你必得拿镰刀割,花力气打,用肩膀挑,开车子载,历尽辛苦弄回谷仓,那稻子才是你的稻子。

本故事童年时祖父曾讲述,参考过广东翁源民间故事《稻子》 清水 述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7 00:00:17
宝物与奇迹篇

1

宝船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小伙子,名叫耕柱子。他心地善良,有急救急,有难救难,远近四方大人小孩都喜欢他。
一年五月,连续下了多场暴雨,水流变得湍急。耕柱子挑着柴担,走上一座独木桥。在他前头,有个白发老人颤颤巍巍正过桥。那独木桥天长日久,已然腐朽,木面上长满了青苔。耕柱子走上去,桥身立即晃荡起来,老人站不稳,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落河里。
耕柱子不及多想,甩了柴担就往河里跳,把老人从急流中捞起来。老人又冻又怕,浑身颤抖,说话打着结儿。耕柱子好不容易才弄清楚老人的住处,把他背起,送回家。
老人回到家,教耕柱子烧起热茶。他歇了一会,缓过气来,蹲下身,从床底下摸出来一个小木匣,抽开匣盖子,里头装着一艘小木船:“耕柱子,你宅心仁厚,我送你这只宝船。这地方六月里有场大洪水,远近村庄都要淹没。到时你把这宝船放水里,说一声:‘水漫船长,随风荡漾。’,它会载你渡过灾劫。等到水下去了,你对它念:‘水落土现,宝船还原。’,它就又会变回现在这样子。”
耕柱子接过木匣子,左看右看,那小木船做工简单,但是看上去像件活物,仿佛有心跳,在呼吸。他觉得很神奇。老人叮嘱他:“记着,在洪水里万样虫都能救,惟有黑头虫不能救。”
耕柱子点头答应。再一抬头,老人和房屋都不见了,自己还是挑着柴担,站在桥头,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他的手里,却真真切切地拿着一个木匣子。

耕柱子回到家,跟老母亲说起这件事。母亲对他说:“老话说,有宝不张扬。咱只把它留在家中就好。日后兴许真有用处也说不定。”
于是,耕柱子在墙上挖了个洞,把木匣子搁上去,该干嘛干嘛去了。

很快到了六月,天空果真变成了一个大黑锅,乌云黑漆漆盖在头顶,大雨瓢泼似的,没日没夜下了十几天。一天清晨,娘儿俩推开门,门外白茫茫一片大水。那大水顺着拉开的门扇,“哗啦,哗啦”涌入屋来。
眼看木凳子浮起来,小饭桌浮起来,米缸浮起来……母子俩只急得团团转。忽然,耕柱子眼睛一亮——他看到了墙上那个木匣子:“娘,你先把米缸推出门外,我看这宝船灵验不灵验。”
他取下木匣子,抽开木盖子,取出巴掌大的小木船,涉水走到门外,放在水面上,对它说:“水漫船长,随风荡漾。”
果然,宝船听话长大,桅杆高高竖起,船帆迎风张开。长定了再看,竟然成了一艘漂亮结实的大船,宽敞明亮,简直有小房子一般大。耕柱子娘儿俩又惊又喜,连忙把米缸搬上船,又把屋里有用的东西一件件搬上船。没搬完,水越涨越高,不多时,就漫过了屋顶。宝船随着风浪飘飘荡荡,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因为地上没有参照物,也不知飘到了什么地方。

飘着飘着,前头水面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耕柱子探头一看,见水面有一个小小的白脑袋。他忙靠过去,把它救上船。原来是一条白蛇。
耕柱子不明白,问它:“你是蛇呀,怎么不会游泳呢?”
白蛇吐出一肚子苦水:“我是旱蛇,不是水蛇。你不懂得旱蛇。但无论如何,多谢你救了我。”
白蛇说完,“呼噜呼噜”,打起盹来。
宝船继续随风飘荡。

没过多久,前头水路又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耕柱子探头一看,水面有一个小小的绿脑袋。他忙靠过去,把它救上来。原来是一只绿鹦鹉。
耕柱子不明白,问它:“鹦鹉,你是鸟呀,洪水来了,怎么不飞呢?”
绿鹦鹉吐出一肚子苦水:“风雨交加,流水太急,冲坏了我的翅膀。你不懂得飞鸟。但无论如何,多谢你救了我。”
绿鹦鹉说完,“呼噜呼噜”,打起盹来。
宝船继续随风飘荡。

洪水继续往上涨,远远近近的山头都淹没了。船边又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耕柱子探头一看,急流中隐约露出个红脑袋,沉下去又浮上来。他忙靠过去,把它救上船。原来是一只红狐狸。
红狐狸一上船,“哇哇哇”吐出一肚子苦水:“这回差一点淹死,多谢你救了我。”
耕柱子刚烹好一条鱼,就给红狐狸吃了,狐狸缓过气来,“呼噜呼噜”睡着了。
宝船继续随风飘荡。

飘过白天,飘入黑夜。不知过了多久。船边传来微弱的声音:“救我!救我!”
耕柱子点灯一看,水面上有个黑脑袋,正拼命挣扎。他想起老神仙的叮嘱:“万样虫都能救,惟有黑头虫不能救。”他犹豫不决,眼看那人要沉下去了。
“不管怎么样吧,总不能见死不救。”耕柱子这样想着,靠过身去,把那个人救上船。
那人一上船,立即跪下,“咚咚咚”给耕柱子叩头:“你救活我,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大恩大德,我做牛做马也要报答!”
那人语无伦次说了一通感恩的话,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原来他是县里富商的儿子,小名叫刘季子。洪水把他的家人和产业全冲走了,如今总算死里逃生。老母亲听他说得可怜,安慰他:“向来水火无情,人却有义。你已举目无亲,不如与耕柱子结为兄弟,以后你俩同在我膝下,咱一家子,也可共享天伦之乐。”
于是,刘季子拜耕柱子做义兄,拜老母亲为义母,一家人在船上打鱼捞虾,互相支撑。那白蛇、绿鹦鹉和红狐狸也时时帮忙,一船人与兽,虽在灾劫中,倒也和乐融融。

等到米缸吃空,大洪水才降下去,大地重新又显露出来。没有水,宝船搁在大山脚下不能动弹。耕柱子让大伙儿下了船,对着宝船念一声:“水落土现,宝船还原。”
“嗖”一声,宝船立即变成一只细巧的小木船,只有巴掌大小。耕柱子把小木船轻轻拎起,收入木匣子里头。
耕柱子招呼三个动物:“蛇,鹦鹉,狐狸,水退了,你们回到山野去吧!”
三个动物点点头,奔山野去了。
老母亲说:“咱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在这山脚下,重新造起家园来吧!”
一家三口搭棚造屋,就地安顿下来。
可是,起早摸黑辛苦劳作,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刘季子受不了:“哥,娘,咱不是有个宝船吗?我看它是件无价宝。不如我带它到京城去,献给 。皇帝哪见过这样神异的宝物?哄得他龙颜大悦,自然大有赏赐。到时我把哥哥和母亲接到京师,享尽这世上的荣华富贵!”
听他说得头头是道,耕柱子母子俩也就同意了。耕柱子把木匣子交给他,又教给他宝船变化的口诀。

刘季子去到京城,求见皇帝。皇帝带着宠妃和宫娥,在御花园接见他,让他在御花园的明月湖上夸显他的宝船。刘季子打开木匣子,把小木船放在明月湖面,说:“水漫船长,随风荡漾。”明水湖的湖水一下子涨起来,小木船变成大宝船,桅杆竖起来,船帆迎风张开。
“真是神奇的宝船啊!”皇帝带着宠妃宫娥上宝船游玩,欢喜得满心满肺开满香花,立即封刘季子为进宝状元,赏赐他几大车金银财帛。
刘季子在京城郊外找了一处风水宝地,建起豪华的府第,娶了娇妻美妾,每日养鸟斗鸡,快快活活享起福来,把耕柱子和老母亲忘到了九霄云外。

再说耕柱子和老母亲,种下庄稼,却遇上天旱,田地颗粒无收。母子俩挨饥忍饿,日子过不下去,只好沿途乞讨,上京城找刘季子。京城繁华热闹,但母子俩举目无亲,虽然讨得一点残羹剩饭,夜里却无处安歇,只能露宿街头。
这天夜里,偏偏起了寒风,老母亲冻得瑟缩发抖,耕柱子也无计可施。就在这时,路边一扇门“伊呀”打开,暖暖灯光里,走出来一位红衣姑娘。姑娘不言不语,把老母亲扶入屋里,取出一件厚大衣给她穿上,又忙里忙外,给老母亲端上热茶热饭。耕柱子见她一味干活却不说话,忍不住问:“姑娘,你是什么人?怎么不说话?”
红衣姑娘“扑哧”一声笑啦,一弯腰,露出狐狸尾巴:“哥,娘,我就是你们搭救的红狐狸呀!前些时,我在山中挖洞,挖出来一坛紫金,我心想,紫金对于狐狸有什么用呢?但哥和娘一定用得上。我知道你们要到京城来,就先来到这里,买下了这座房子。”狐狸姑娘搬出一个小坛子,果然里头满满当当全是紫金。一家三口安顿下来,欢声笑语,度过了寒冷的冬夜。

第二天,耕柱子打探到刘季子当上进宝状元,欢欢喜喜跑去找他。好不容易敲开状元府的大门,刘季子装出一副热情的样子,把耕柱子请入府内。没想到,一进府门,那刘季子马上翻脸不认人。只听他大喝一声:“来人啊!”当即涌上来一群武士,把耕柱子团团围在屋中央。
“这人是江洋大盗,十恶不赦的偷宝贼,给我打,往死里打!”
刘季子话音一落,数不清的棍棒“噼噼啪啪”落在耕柱子身上,只把他打得皮开肉绽,脸面发黑,嘴唇发白,鼻子只有出的气,没了进的气。
刘季子见耕柱子死了,命人把他拖到荒郊,扔到野外。

到了半夜,本来已经死去的耕柱子却活了过来。他睁开眼,看见月亮下有条白蛇。白蛇嘴里衔着一株红花仙草,在他身上擦来擦去。擦到鼻子,鼻子就能呼吸了;擦到耳朵,耳朵就听见风声虫鸣了;擦到脖子,脖子就能活动了;擦到手,手举起来了;擦过身体,擦过膝盖,一直擦到脚底下……耕柱子全身上下一点点恢复了感知,疼痛消失了,伤痕也不见了。耕柱子仿佛变成一个全新的人,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气。
白蛇把红花仙草放入耕柱子手心,关心地问:“耕柱子,你好了吗?”
耕柱子坐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说:“我没事了。白蛇,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知道你遭难,十万火急钻入神仙的草药园,偷摘来这株红花仙草,赶来救你。”
耕柱子不由得落下泪来:“蛇和狐狸尚且知恩图报,那个狠毒的刘季子,简直猪狗不如!”
“耕柱子,你不要难过。现在你身上的伤已经完全好了,这株红花仙草我留给你——它大有用处,伤病一擦就痊愈,死人一擦就复活。不过,只能再用一次哦。 ”说完,白蛇钻入草丛中,一道闪电似的不见了。

这里不说耕柱子带了红花仙草回家,单说那个进宝状元刘季子。这天下午,皇帝召他上宝船下棋玩耍,棋盘刚刚摆开,忽然,船头桅杆上传来一个声音:“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
刘季子一听,浑身冷汗直冒。他抬头一看,却不是人,是个鹦鹉。那鹦鹉得意洋洋站在桅杆顶上,又高声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刘季子抄起一根竹竿,跑上船头,踮起脚就往上打:“不许说!不许说!”但是呢,人家绿鹦鹉有翅膀呀,“呼”一下,从船头飞到船尾,又大声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刘季子气得火冒三丈,急急奔到船尾追打那个鹦鹉。可是,“呼”一声,鹦鹉又飞到船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
皇帝听绿鹦鹉说得蹊跷,话里有话,就唤停刘季子:“进宝状元,你放下竹竿,先在船头站一会吧。小鹦鹉,你过来,有什么话,好好跟我说。”
于是绿鹦鹉飞到棋盘中央,把耕柱子如何在洪水中救了刘季子,刘季子如何拿小木匣进京献宝,得了富贵忘了恩人——这还罢了,昨日竟然忘恩负义,打死了找上门的耕柱子……它把整件事从头至尾,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小鹦鹉,这件事是真的吗?”皇帝吓唬它,“如果你说了假话,我让御厨拔光你的毛,做一碗鹦哥人参汤。”
“我用我的绿脑袋担保,绝无半句虚言。不过,耕柱子没有死,白蛇救活了他,陛下如果不相信,宣他上来问一问呀!”

皇帝就宣召耕柱子入皇宫,耕柱子来到皇帝面前,把整件事情一五一十讲述了一遍。
皇帝听得津津有味:“耕柱子,你的故事比舞台上演的戏还精彩。如果你没有撒谎,那么,你的红花仙草应该可以医治宝晶公主的眼睛。你去给她治治吧——如果她能重见光明,我不但为你主持公道,还要把宝晶公主嫁给你。”
宝晶公主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小时候淘气惹了毒蜂,给蜇瞎了眼睛。
耕柱子来到公主跟前,拿红花仙草往她左眼擦一擦,再往她右眼擦一擦。宝晶公主睁开眼睛:“啊呀,你是谁?”
“我是耕柱子。”
“啊呀,你肩膀上站着一个鸟儿,真可爱呀!”
“公主公主,我是鹦鹉。”鹦鹉说,“我家耕柱子要娶媳妇!”
“真的吗?”公主问它,“娶谁呀?”
皇帝乐坏了:“这真不错。我的好女儿,你马上就要出嫁了。”

至于那个刘季子,他犯了欺君大罪,皇帝命令刀斧手把他推出午门,斩了。
现在耕柱子成了进宝状元。他与宝晶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国上下的老百姓,男女老少一个不落,都喝了他们的喜酒。

后记: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整理“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这故事。写一段,感觉与《云中落绣鞋》犯了冲。推倒重来。又再写一段,却与《叶限》犯冲。又再推倒重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得多,它就成了。
找呀找,一个个文本去追寻——它独属于自己的特质呢?一在宝船。二在感恩动物与忘恩人的对照。第三,我要在开头处,保留“助神仙得宝”这一节。至于张良为老人捡靴子的故事桥段,我就不重述了,让它稳稳当当留在太史公的书中吧。中间得写三种动物,选取哪三种好呢?得与黑头虫对比映衬,于是确定为白蛇、绿鹦鹉和红狐狸。三样动物的报恩方式各不相同,这事也颇费思量。好几日烧饭吃饭都在琢磨,思量来思量去,最终也就思量好了。
2018年7月,我终于有机会给一二年级的孩子讲述这个故事,那天时间充裕,故事讲得从容。讲着讲着,如花骨朵绽放,“白蛇救耕柱子”和“鹦鹉说出真相”两个细节舒展开来。讲完故事,我问孩子们对故事的看法,他们告诉我,很喜欢白蛇拿红花草一寸寸救活耕柱子的情节,最爱鹦鹉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那一节。孩子们只听一遍故事,就把它记得牢牢的。
于是,我按讲述的版本修改,把故事确定下来。是的,中国故事要给中国孩子讲述,必得在讲述过后,一个故事才说得上完成。
而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生为中国孩子,听《宝船》这样的趣味故事,是一种天赋人权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守华《同舟共济人与兽——“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故事解析》;江苏民间故事《宝船》;胡怀梅故事《陆不平与庞人踩》;广西民间故事《渔夫和皇帝》;宁夏民间故事《蚂蚁虫推倒泰山》;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7 00:00:25
宝物与奇迹篇

1

宝船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小伙子,名叫耕柱子。他心地善良,有急救急,有难救难,远近四方大人小孩都喜欢他。
一年五月,连续下了多场暴雨,水流变得湍急。耕柱子挑着柴担,走上一座独木桥。在他前头,有个白发老人颤颤巍巍正过桥。那独木桥天长日久,已然腐朽,木面上长满了青苔。耕柱子走上去,桥身立即晃荡起来,老人站不稳,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落河里。
耕柱子不及多想,甩了柴担就往河里跳,把老人从急流中捞起来。老人又冻又怕,浑身颤抖,说话打着结儿。耕柱子好不容易才弄清楚老人的住处,把他背起,送回家。
老人回到家,教耕柱子烧起热茶。他歇了一会,缓过气来,蹲下身,从床底下摸出来一个小木匣,抽开匣盖子,里头装着一艘小木船:“耕柱子,你宅心仁厚,我送你这只宝船。这地方六月里有场大洪水,远近村庄都要淹没。到时你把这宝船放水里,说一声:‘水漫船长,随风荡漾。’,它会载你渡过灾劫。等到水下去了,你对它念:‘水落土现,宝船还原。’,它就又会变回现在这样子。”
耕柱子接过木匣子,左看右看,那小木船做工简单,但是看上去像件活物,仿佛有心跳,在呼吸。他觉得很神奇。老人叮嘱他:“记着,在洪水里万样虫都能救,惟有黑头虫不能救。”
耕柱子点头答应。再一抬头,老人和房屋都不见了,自己还是挑着柴担,站在桥头,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他的手里,却真真切切地拿着一个木匣子。

耕柱子回到家,跟老母亲说起这件事。母亲对他说:“老话说,有宝不张扬。咱只把它留在家中就好。日后兴许真有用处也说不定。”
于是,耕柱子在墙上挖了个洞,把木匣子搁上去,该干嘛干嘛去了。

很快到了六月,天空果真变成了一个大黑锅,乌云黑漆漆盖在头顶,大雨瓢泼似的,没日没夜下了十几天。一天清晨,娘儿俩推开门,门外白茫茫一片大水。那大水顺着拉开的门扇,“哗啦,哗啦”涌入屋来。
眼看木凳子浮起来,小饭桌浮起来,米缸浮起来……母子俩只急得团团转。忽然,耕柱子眼睛一亮——他看到了墙上那个木匣子:“娘,你先把米缸推出门外,我看这宝船灵验不灵验。”
他取下木匣子,抽开木盖子,取出巴掌大的小木船,涉水走到门外,放在水面上,对它说:“水漫船长,随风荡漾。”
果然,宝船听话长大,桅杆高高竖起,船帆迎风张开。长定了再看,竟然成了一艘漂亮结实的大船,宽敞明亮,简直有小房子一般大。耕柱子娘儿俩又惊又喜,连忙把米缸搬上船,又把屋里有用的东西一件件搬上船。没搬完,水越涨越高,不多时,就漫过了屋顶。宝船随着风浪飘飘荡荡,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因为地上没有参照物,也不知飘到了什么地方。

飘着飘着,前头水面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耕柱子探头一看,见水面有一个小小的白脑袋。他忙靠过去,把它救上船。原来是一条白蛇。
耕柱子不明白,问它:“你是蛇呀,怎么不会游泳呢?”
白蛇吐出一肚子苦水:“我是旱蛇,不是水蛇。你不懂得旱蛇。但无论如何,多谢你救了我。”
白蛇说完,“呼噜呼噜”,打起盹来。
宝船继续随风飘荡。

没过多久,前头水路又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耕柱子探头一看,水面有一个小小的绿脑袋。他忙靠过去,把它救上来。原来是一只绿鹦鹉。
耕柱子不明白,问它:“鹦鹉,你是鸟呀,洪水来了,怎么不飞呢?”
绿鹦鹉吐出一肚子苦水:“风雨交加,流水太急,冲坏了我的翅膀。你不懂得飞鸟。但无论如何,多谢你救了我。”
绿鹦鹉说完,“呼噜呼噜”,打起盹来。
宝船继续随风飘荡。

洪水继续往上涨,远远近近的山头都淹没了。船边又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耕柱子探头一看,急流中隐约露出个红脑袋,沉下去又浮上来。他忙靠过去,把它救上船。原来是一只红狐狸。
红狐狸一上船,“哇哇哇”吐出一肚子苦水:“这回差一点淹死,多谢你救了我。”
耕柱子刚烹好一条鱼,就给红狐狸吃了,狐狸缓过气来,“呼噜呼噜”睡着了。
宝船继续随风飘荡。

飘过白天,飘入黑夜。不知过了多久。船边传来微弱的声音:“救我!救我!”
耕柱子点灯一看,水面上有个黑脑袋,正拼命挣扎。他想起老神仙的叮嘱:“万样虫都能救,惟有黑头虫不能救。”他犹豫不决,眼看那人要沉下去了。
“不管怎么样吧,总不能见死不救。”耕柱子这样想着,靠过身去,把那个人救上船。
那人一上船,立即跪下,“咚咚咚”给耕柱子叩头:“你救活我,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这大恩大德,我做牛做马也要报答!”
那人语无伦次说了一通感恩的话,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原来他是县里富商的儿子,小名叫刘季子。洪水把他的家人和产业全冲走了,如今总算死里逃生。老母亲听他说得可怜,安慰他:“向来水火无情,人却有义。你已举目无亲,不如与耕柱子结为兄弟,以后你俩同在我膝下,咱一家子,也可共享天伦之乐。”
于是,刘季子拜耕柱子做义兄,拜老母亲为义母,一家人在船上打鱼捞虾,互相支撑。那白蛇、绿鹦鹉和红狐狸也时时帮忙,一船人与兽,虽在灾劫中,倒也和乐融融。

等到米缸吃空,大洪水才降下去,大地重新又显露出来。没有水,宝船搁在大山脚下不能动弹。耕柱子让大伙儿下了船,对着宝船念一声:“水落土现,宝船还原。”
“嗖”一声,宝船立即变成一只细巧的小木船,只有巴掌大小。耕柱子把小木船轻轻拎起,收入木匣子里头。
耕柱子招呼三个动物:“蛇,鹦鹉,狐狸,水退了,你们回到山野去吧!”
三个动物点点头,奔山野去了。
老母亲说:“咱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就在这山脚下,重新造起家园来吧!”
一家三口搭棚造屋,就地安顿下来。
可是,起早摸黑辛苦劳作,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刘季子受不了:“哥,娘,咱不是有个宝船吗?我看它是件无价宝。不如我带它到京城去,献给 。皇帝哪见过这样神异的宝物?哄得他龙颜大悦,自然大有赏赐。到时我把哥哥和母亲接到京师,享尽这世上的荣华富贵!”
听他说得头头是道,耕柱子母子俩也就同意了。耕柱子把木匣子交给他,又教给他宝船变化的口诀。

刘季子去到京城,求见皇帝。皇帝带着宠妃和宫娥,在御花园接见他,让他在御花园的明月湖上夸显他的宝船。刘季子打开木匣子,把小木船放在明月湖面,说:“水漫船长,随风荡漾。”明水湖的湖水一下子涨起来,小木船变成大宝船,桅杆竖起来,船帆迎风张开。
“真是神奇的宝船啊!”皇帝带着宠妃宫娥上宝船游玩,欢喜得满心满肺开满香花,立即封刘季子为进宝状元,赏赐他几大车金银财帛。
刘季子在京城郊外找了一处风水宝地,建起豪华的府第,娶了娇妻美妾,每日养鸟斗鸡,快快活活享起福来,把耕柱子和老母亲忘到了九霄云外。

再说耕柱子和老母亲,种下庄稼,却遇上天旱,田地颗粒无收。母子俩挨饥忍饿,日子过不下去,只好沿途乞讨,上京城找刘季子。京城繁华热闹,但母子俩举目无亲,虽然讨得一点残羹剩饭,夜里却无处安歇,只能露宿街头。
这天夜里,偏偏起了寒风,老母亲冻得瑟缩发抖,耕柱子也无计可施。就在这时,路边一扇门“伊呀”打开,暖暖灯光里,走出来一位红衣姑娘。姑娘不言不语,把老母亲扶入屋里,取出一件厚大衣给她穿上,又忙里忙外,给老母亲端上热茶热饭。耕柱子见她一味干活却不说话,忍不住问:“姑娘,你是什么人?怎么不说话?”
红衣姑娘“扑哧”一声笑啦,一弯腰,露出狐狸尾巴:“哥,娘,我就是你们搭救的红狐狸呀!前些时,我在山中挖洞,挖出来一坛紫金,我心想,紫金对于狐狸有什么用呢?但哥和娘一定用得上。我知道你们要到京城来,就先来到这里,买下了这座房子。”狐狸姑娘搬出一个小坛子,果然里头满满当当全是紫金。一家三口安顿下来,欢声笑语,度过了寒冷的冬夜。

第二天,耕柱子打探到刘季子当上进宝状元,欢欢喜喜跑去找他。好不容易敲开状元府的大门,刘季子装出一副热情的样子,把耕柱子请入府内。没想到,一进府门,那刘季子马上翻脸不认人。只听他大喝一声:“来人啊!”当即涌上来一群武士,把耕柱子团团围在屋中央。
“这人是江洋大盗,十恶不赦的偷宝贼,给我打,往死里打!”
刘季子话音一落,数不清的棍棒“噼噼啪啪”落在耕柱子身上,只把他打得皮开肉绽,脸面发黑,嘴唇发白,鼻子只有出的气,没了进的气。
刘季子见耕柱子死了,命人把他拖到荒郊,扔到野外。

到了半夜,本来已经死去的耕柱子却活了过来。他睁开眼,看见月亮下有条白蛇。白蛇嘴里衔着一株红花仙草,在他身上擦来擦去。擦到鼻子,鼻子就能呼吸了;擦到耳朵,耳朵就听见风声虫鸣了;擦到脖子,脖子就能活动了;擦到手,手举起来了;擦过身体,擦过膝盖,一直擦到脚底下……耕柱子全身上下一点点恢复了感知,疼痛消失了,伤痕也不见了。耕柱子仿佛变成一个全新的人,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气。
白蛇把红花仙草放入耕柱子手心,关心地问:“耕柱子,你好了吗?”
耕柱子坐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说:“我没事了。白蛇,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知道你遭难,十万火急钻入神仙的草药园,偷摘来这株红花仙草,赶来救你。”
耕柱子不由得落下泪来:“蛇和狐狸尚且知恩图报,那个狠毒的刘季子,简直猪狗不如!”
“耕柱子,你不要难过。现在你身上的伤已经完全好了,这株红花仙草我留给你——它大有用处,伤病一擦就痊愈,死人一擦就复活。不过,只能再用一次哦。 ”说完,白蛇钻入草丛中,一道闪电似的不见了。

这里不说耕柱子带了红花仙草回家,单说那个进宝状元刘季子。这天下午,皇帝召他上宝船下棋玩耍,棋盘刚刚摆开,忽然,船头桅杆上传来一个声音:“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
刘季子一听,浑身冷汗直冒。他抬头一看,却不是人,是个鹦鹉。那鹦鹉得意洋洋站在桅杆顶上,又高声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刘季子抄起一根竹竿,跑上船头,踮起脚就往上打:“不许说!不许说!”但是呢,人家绿鹦鹉有翅膀呀,“呼”一下,从船头飞到船尾,又大声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刘季子气得火冒三丈,急急奔到船尾追打那个鹦鹉。可是,“呼”一声,鹦鹉又飞到船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
皇帝听绿鹦鹉说得蹊跷,话里有话,就唤停刘季子:“进宝状元,你放下竹竿,先在船头站一会吧。小鹦鹉,你过来,有什么话,好好跟我说。”
于是绿鹦鹉飞到棋盘中央,把耕柱子如何在洪水中救了刘季子,刘季子如何拿小木匣进京献宝,得了富贵忘了恩人——这还罢了,昨日竟然忘恩负义,打死了找上门的耕柱子……它把整件事从头至尾,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小鹦鹉,这件事是真的吗?”皇帝吓唬它,“如果你说了假话,我让御厨拔光你的毛,做一碗鹦哥人参汤。”
“我用我的绿脑袋担保,绝无半句虚言。不过,耕柱子没有死,白蛇救活了他,陛下如果不相信,宣他上来问一问呀!”

皇帝就宣召耕柱子入皇宫,耕柱子来到皇帝面前,把整件事情一五一十讲述了一遍。
皇帝听得津津有味:“耕柱子,你的故事比舞台上演的戏还精彩。如果你没有撒谎,那么,你的红花仙草应该可以医治宝晶公主的眼睛。你去给她治治吧——如果她能重见光明,我不但为你主持公道,还要把宝晶公主嫁给你。”
宝晶公主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小时候淘气惹了毒蜂,给蜇瞎了眼睛。
耕柱子来到公主跟前,拿红花仙草往她左眼擦一擦,再往她右眼擦一擦。宝晶公主睁开眼睛:“啊呀,你是谁?”
“我是耕柱子。”
“啊呀,你肩膀上站着一个鸟儿,真可爱呀!”
“公主公主,我是鹦鹉。”鹦鹉说,“我家耕柱子要娶媳妇!”
“真的吗?”公主问它,“娶谁呀?”
皇帝乐坏了:“这真不错。我的好女儿,你马上就要出嫁了。”

至于那个刘季子,他犯了欺君大罪,皇帝命令刀斧手把他推出午门,斩了。
现在耕柱子成了进宝状元。他与宝晶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全国上下的老百姓,男女老少一个不落,都喝了他们的喜酒。

后记: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整理“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这故事。写一段,感觉与《云中落绣鞋》犯了冲。推倒重来。又再写一段,却与《叶限》犯冲。又再推倒重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得多,它就成了。
找呀找,一个个文本去追寻——它独属于自己的特质呢?一在宝船。二在感恩动物与忘恩人的对照。第三,我要在开头处,保留“助神仙得宝”这一节。至于张良为老人捡靴子的故事桥段,我就不重述了,让它稳稳当当留在太史公的书中吧。中间得写三种动物,选取哪三种好呢?得与黑头虫对比映衬,于是确定为白蛇、绿鹦鹉和红狐狸。三样动物的报恩方式各不相同,这事也颇费思量。好几日烧饭吃饭都在琢磨,思量来思量去,最终也就思量好了。
2018年7月,我终于有机会给一二年级的孩子讲述这个故事,那天时间充裕,故事讲得从容。讲着讲着,如花骨朵绽放,“白蛇救耕柱子”和“鹦鹉说出真相”两个细节舒展开来。讲完故事,我问孩子们对故事的看法,他们告诉我,很喜欢白蛇拿红花草一寸寸救活耕柱子的情节,最爱鹦鹉说:“进宝状元,是个坏蛋!恩人救了他,他打死恩人!”那一节。孩子们只听一遍故事,就把它记得牢牢的。
于是,我按讲述的版本修改,把故事确定下来。是的,中国故事要给中国孩子讲述,必得在讲述过后,一个故事才说得上完成。
而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生为中国孩子,听《宝船》这样的趣味故事,是一种天赋人权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守华《同舟共济人与兽——“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故事解析》;江苏民间故事《宝船》;胡怀梅故事《陆不平与庞人踩》;广西民间故事《渔夫和皇帝》;宁夏民间故事《蚂蚁虫推倒泰山》;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7 00:10:51
2

破山剑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农夫,名字叫孙八。有一天,孙八牵牛耕地,犁头碰上一块大石,掀开大石一看,下方是一个倒塌的坟墓,里头倒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个木匣子是完好的。
孙八打开木匣子,匣中盘着一卷铁片,把铁片取出来,“铮”一声响,那曲卷铁跳到空中,挺直了,原来是一把剑。定神一看,寒光耀目,冷雾凝辉,冷森森的,着实锋利吓人。
孙八把剑拿入屋里,在灯下翻来覆去地看。
他老婆说:“我看呀,这把剑倒值几个钱,不如拿到市上卖掉它。”

第二天,孙八到集市卖剑,遇到一个做生意的胡人。那胡人拿起剑看了好一会儿,舍不得放下。
孙八见他爱那把剑,也不知道深浅,就说话试探他:“我这把剑可是传家宝贝,你看值多少钱?”
胡人说:“我手头只有三十两银——三十两银子你可肯卖?”
孙八见他一开口就是三十两银子,知道那剑非比寻常,马上提价:“这是宝物,怎么能贱卖?至少三百两!”
“行,那我买了。”胡人说,“只是如今身上没有带钱——这样吧,明日我带钱到你家去取,一手交钱,一手交剑,可好?”
“好,好!”孙八笑得只见牙齿不见眼睛,嘴巴一路上合不拢。

回到家,细细把玩那把剑,也弄不懂它神妙在哪里。
老婆提议:“老公,你拿它砍一下门口那块捣衣石,看它有多锋利。”
孙八操起剑,往捣衣石上轻轻一剁,“刷”一声,捣衣石从中间断开两截。孙八剁得兴起,又挥剑朝那石头连砍几剑,“刷”“刷”“刷”几声,竟然像切豆腐一般,捣衣石一击即破,丝毫不费力气。
“哈哈,果然是一把神剑。”孙八高兴得一夜睡不着觉,盘算着明日见着那个胡人,再问他多要点钱。

第二天清晨,胡人带银两来取剑了。
孙八说:“我昨晚请行家看剑,行家说这剑削铁如泥,至少值三千两银子。”
胡人很生气:“说好三百两银,如今又涨价,你这人不守信用。我最多出五百两银,再多就不买了。”
孙八连忙陪笑:“好好好,五百就五百。”
他取出剑,交给胡人。
没想到,胡人一见那把剑,神情一下子变得沮丧:“昨晚你拿这把剑砍石头了,是不是?”
孙八支吾了好一会,见瞒不过,只好说出真相:“我只拿它轻轻剁了剁家里的捣衣石,你瞧这剑还是好好的,一点儿没损坏啊!”
胡人把剑还给孙八:“这是破山剑,我原本打算买下它剖山取宝。但它只能用一次,你昨夜拿它砍了石头,神剑光芒涣散,已经丧失了神通。我不要它了。”
孙八听了这话,再拿那剑砍石头,果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
他后悔莫及,痛哭起来。

胡人正要走,孙八的老婆走上前一把扯住,好说歹说,总算说服胡人买了那把剑。
最后成交,胡人出十个铜钱,买走了那把失去神通的破山剑。

后记:《破山剑》有一个地方很吸引我,它蕴藏巨大能量,能剖山取宝,但却只能用一次。于是我想起昨天课堂上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探讨——保尔•柯察金说,“生命之于人只有一次……”,这句话实在是个重要提醒,童年,青春,初恋……它们只有一次,但凡真正有生命者,亦都只有一次啊。
孙八这家伙,却拿“只有一次”的破山机会,拿来剁一块捣衣石。也许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在勾心斗角中生命力量的浪费。又或者是才华在庸碌生活中的浪费。孙八看不到这种浪费,胡人旁观者清,却看得清清楚楚。唉,那孙八知道价值丧失,亦还知道痛哭啊!

本故事参考资料:《太平广记》之《破山剑》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7 14:40:40
破雾珠2021

一苇 述

话说宋朝时候,江西九江有个书生,名叫王龙泉。
有一天,他坐在屋檐下看书,忽然听到一阵“嗡嗡”声,抬头一看,只见一只澄黄的大蜜蜂由远而近飞来,一头撞在檐前的蜘蛛网上。
那只蜜蜂身形壮硕,肚子又圆又大,虽然翅膀被粘住,但它没有屈服,用力挣了几下,居然脱出大半个身子,眼看要离网飞走。
那张蜘蛛网又厚又粘,网中央盘踞着一只墨黑硕大的老蜘蛛。见猎物要逃,老蜘蛛即刻爬过来,抱住它。蜜蜂奋起反抗,两只毒虫在蛛网上缠斗起来。突然,那蜜蜂翘起肚子,升起尾巴,往老蜘蛛头上狠狠蜇了一下。老蜘蛛全身剧烈颤抖,八只爪子紧紧缠抱住蜜蜂,把它咬得紧紧的。它们在蛛网上打了两个转,蛛网破了,所有蛛丝都卷到它们身上,两个毒虫越缠越紧,“啪”一声,跌落在地。
王龙泉走过去,捡起来,发现它们缩成一团,紧致透明,硬得像石头,又像一颗独特的珠子。
他觉得奇异,就把它放入香囊,当作辟邪的饰物佩戴在身上。

一天清晨,屋外大雾弥漫,王龙泉出门买米。很奇怪,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云开雾散,一片晴明。
他来到集市,遇见几个金发碧眼的商人,他们见到王龙泉,一齐站定,惊异地望着他。一个富商模样的人上前一步,朝他作揖:“先生身上藏有神珠,肯借给我看一看吗?”
王龙泉笑道:“我不过是个穷书生,哪有什么神珠?蜘蛛倒是有一个。”
说着,他打开香囊,取出那颗“蛛抱蜂”,递给他。
富商接过一看,又惊又喜,问王龙泉:“先生,我做生意一向公道。这颗珠子,我出三千两银子,你肯不肯卖?”
王龙泉十分吃惊,他说:“神珠应该属于懂得它的人,你既然想要,就卖给你吧。”
于是,那富商当场出了三千两银子,从王龙泉手上买下了那颗“蛛抱蜂”。
“它有什么用处吗?”王龙泉收下银两,问那位商人。
“用处可大了。它叫破雾珠,是千年难遇的宝物。”商人说,“眼下正是雾季,我们出海做生意,航船常被浓雾包围,有了这颗珠子,浓雾自然消散,行船就可以得到平安。”

后记:有一回,我在一本《异宝奇珍故事》看到这破雾珠故事,很感兴趣,添油加醋抄写在笔记本上。近日翻看笔记,猜它来源于古籍,想找到它的出处——百度一查,查到这么一句——“破雾珠,时代不详,宝珠名,可破雾——《格致镜原》”
再查“格致镜原”,果然是一本古书,是清朝陈元龙的作品,“全书分一百卷三十大类,而子目多至千七百有奇。举其内容,则天文、地理、身体、冠服、宫室、饮食、布帛、舟车、朝制、礼器、珍宝文具;欣赏器物与实用器物,无不具备……每纪一事一物,必究其原委,详其名号,疏其体类,考其制作,以资实用……”
以前念大学,教授说清朝文人有考据癖,果然说得不差啊!不过呢,若手头有这么一部书,一页页翻去,定然也很有意思吧!

本故事参考文本:《奇珍异宝故事》之《破雾珠》;清 陈元龙《格致镜原》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7 15:01:13
宝物4

隐身帽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小伙子,因为水性好,得了个绰号,叫“二鸭子”。
一天下午,二鸭子上山砍柴,捆好柴担子,正要下山呢,突然电闪雷鸣,天降暴雨。二鸭子没带雨具,一头钻到溪边大石下,躲起来。
雨越下越大,溪水越来越湍急,突然,“哗啦”一声,从高处冲下来一个小孩子,那小孩幼小,在急流里挣扎扑腾,眼看不行了。二鸭子仗着自己水性好,脱下外衣,“扑通”一声跳入溪涧,把那个小孩子拎了起来。
拎起来就看清楚了,原来不是人类小孩,却是个独脚小山魈。它满身长毛,只得一条腿。因为惊吓过度,那会儿双眼紧紧闭着,浑身在颤抖。
二鸭子见他弱小可怜,就扯过衣裳,把它包在怀里。过了一会儿,小山魈身体回暖,它缓过气,从衣裳里钻出头来,“呀呀”叫了几声,跳下地,手脚并用,跑走了。
没过多久,雨势小了些,那小山魈领着个老山魈,来到溪边大石下,小山魁指着二鸭子,“哇哇呀呀”说了一长串话儿。
老山魈又是打躬又是作揖,最后递给二鸭子一顶红帽子:“感谢你救活我儿子,没什么报答你,这顶帽子是我们山魈的传家宝,送给你吧!”
说完,老山魈领着小山魈,穿林过石,攀上山崖,看不见了。
二鸭子戴起山魈帽,挑起柴担子,高高兴兴下山回家,看见娘在门前剥豆子,就唤了一声:“娘,我回来了。”
娘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没看到人,就站起身,问:“谁呀?”
“是我,我是二鸭子。”
“我怎么看不到你呢?”
二鸭子想了想,放下柴担子,摘下山魈帽,把那帽子拿在手里。真奇怪啊,那帽子一摘下,娘就看到他了。
二鸭子把在山上遇到山魈的事一五一十讲给娘听。娘两个巴掌一拍:“哎呀,真是好运气!你得着货真价实的宝贝呀——山魈帽是隐身帽,有钱还买不到哩!”
二鸭子听得直乐:“嘿嘿,瞧你说的!明天我不砍柴啦!”
他把帽子往娘头上一扣,娘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娘笑啦:“你自个儿玩耍,别拉上我。”
她把红帽子摘下,才又现出身形。
二鸭子喜得一夜睡不安稳,天没亮就爬起身,戴上那顶山魈帽,跳着舞着,朝街市走去。
那会儿,商铺正一家挨一家打开门做生意呢。二鸭子走进一家杂货铺,拿了油盐,又取走一坛酒、一罐茶叶。因为他隐了身形,真是神不知、鬼不觉。一试得手,他越发得意,又到羊肉铺子,偷了一根肥羊腿,才喜洋洋回家。
娘见二鸭子拿得好东西回家,笑得合不拢嘴,直夸他:“好儿子,真能干!”
从这天起,二鸭子每天戴上隐身帽,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他到钱庄拿钱,到绸缎庄拿布,到首饰店拿金钗银镯,到药店取人参鹿葺……分文不花,想要啥,就有啥。
一转眼,到了年底,天冷得慌,二鸭子想吃狗肉。不过呢,狗肉铺子那个狗肉佬十分警觉,二鸭子一直没能得手。这天,他在狗肉摊档转悠,实在眼馋得受不了,于是壮起胆子,走上前去,从肉钩子上取走一大块狗肉。狗肉佬果真厉害,见肉钩子晃一晃,突然空了,他扑过去,捉起钩子朝前一甩。这一甩不打紧,正正好钩住了二鸭子的帽子!他怕掉下帽子给人发现,忙甩了狗肉,两个手拼命按在头上,拽住那帽子。
这下可好,帽子给肉钩子拉开了一个破洞。狗肉佬见肉落到地上,忙跑过去捡起来,大声骂道:“何方小鬼,敢来偷我狗肉?”
二鸭子吓得不轻,拔腿逃跑,好不容易回到家,娘见帽子破了,安慰他说:“不要紧,娘给你缝补缝补。”
说补就补,娘裁出一小块红绸,取来红丝线,给帽子打了个小补丁儿。娘手艺好,缝得针脚绵密,那红帽子看起来呢,就像新的一样,补丁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那会儿,眼看要过新年,家家户户宰鸡杀鸭,娘说:“咱也要过个肥年,你再出去一趟,搞些鸡鸭鹅回来。”
二鸭子戴上娘补好的红帽子,又出门去了。
这一回,他直奔市场,市场热闹着呢,摆满了鸡笼、鸭笼、鹅笼。那二鸭子拿人家东西拿惯了手,熟门熟路,打开人家鸡笼,捉了一只活公鸡;又打开人家鸭笼,抓出来一只活鸭子;这还不满足,他把鸡鸭凑到左手,又打开人家鹅笼,取出来一只大白鹅。
不说二鸭忙活儿,咱说那鸡贩子,他忙里偷闲,看见空中有一块红补丁儿,晃过去,又晃过来,他的鸡笼无声无息打开,少了一只鸡,又给关上了。然后呢,眼看着那块补丁晃到鸭贩子那边,晃过去,又晃过来,鸭笼子也开了,少了一只鸭,然后鸭笼又关上了。再然后,那红补丁晃呀晃,又晃到鹅贩子那边,鹅笼子开了,少了一只鹅,又关上……那鸡贩子看得心痒痒的,想弄明白是啥东西,他猛一下子站起身,冲过去,往那红补丁就是一抓!
这一抓不打紧,山魈帽离了二鸭子的头,跌落到地上。
二鸭子当场现了形,只见他左手抓着一只鸡一只鸭,右手抓着个大白鹅。鸡鸭鹅拼命扑腾,把那二鸭子弄出一头大汗。
“嘿!二鸭子,原来是你,你就是偷东西的小贼!”
鸡鸭鹅贩子大吼起来,齐刷刷站起身,就要去抓二鸭子。二鸭子吓得扔掉鸡鸭鹅,捡起山魈帽,撒腿就跑。市集里的商贩给他偷得苦,哪里肯放过他?一窝蜂追到他家里,三下五除二,把二鸭子捉住,扭送到官府。
县官老爷明察秋毫,没多一会儿就审清楚案件:“二鸭子,你贪心不足,偷人财物,重打三十板子!另判你坐半年监牢,面壁思过!”
这下可好,山魈帽落到了县官老爷手里。县官老爷把玩来,把玩去,总舍不得放手。当天晚上,他把红帽子带回家,和夫人一起坐在灯下,拆下红丝线,解开补丁。然后,他对着镜子,把那破帽往头上一戴。
哎哟,镜子里的他自己,立即消失不见了。
“实在神奇!”他轻声感叹,内心开始谋划,得到了这顶隐身帽,可以拿来做什么呢?
就在那会儿,一阵山风从窗外刮进来,灯灭了。等他再次点亮油灯,只看见镜子里头,夫妻俩端端正正坐着,山魈帽已然不见了。

后记:隐身帽是个好宝贝,神探狄仁杰或者福尔摩斯,大抵做梦都想要一顶吧!可惜这二鸭子就这点儿出息,竟用它来偷鸡摸狗。娘也不教他学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让县官大人打他三十板子,关六个月,教他面壁思过吧!
故事的结局呢,思量良久,想到隐身帽本是山魈之物,还是让山风刮去,还给山魈好了。
有一次,我召集了几个孩子,给他们讲这《隐身帽》,讲到市场贩子看到红补丁晃过来,又晃过去,鸡鸭鹅各少一只那一节,孩子们笑岔了气。故事讲完后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有这么一顶隐身帽,你拿它来做什么呢?这个问题,大伙儿都想想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浙江民间故事《山魈帽》(叶金康讲述、陆秀峰采录)、河南民间故事《隐身帽》(史志仁讲述、刘万春采录)、福建民间故事《隐身帽》(邹子文讲述、 何北道采录)。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08:48:48
宝物5

月华2021

一苇 述

听老人说,月亮每个月要生成一样宝物,叫做“月华”。
月华像鸡蛋,有光辉,能流动。每到月圆之夜,就会有一个月华掉落到地上。
有几种东西能够吞食月华。比如蜈蚣,它吞了月华,就变成“蜈蚣蜃”;比如蛤蟆,它吞了月华,就变成“蛤蟆蜃”……不论什么动物,只要变了“蜃”,身子就要发生惊人的扩张,它隐伏在泥土中,用附近的山石草木替它储蓄水分。等到天降大雨,蜃所需要的水蓄够了,它就会震怒呼吼,将所有的水一齐吐出来,生成洪水。洪水一起,蜃就从泥土中脱身,随水游到江河、大海,变成蛟龙。这就叫做“出蜃”。
蛟龙光在水里待着是不能升天的。要想升天,必须经过一翻严格的考试。怎么考呢?天帝会派麒麟下来驱赶蛟龙。考试时,蛟龙跃出水面,拼命吐着水在前面逃,麒麟呢,就吐着火在后面追。要是蛟龙逃得慢,或者蛟龙的水吐完了,它就要被麒麟火烧死。有些蛟龙给追得危急,胡乱找个山洞钻进去,但是麒麟火不会放过它,仍然要追进山洞深处烧它,蛟龙的尸骨钻到山底下,动弹不得,就会变成煤。
若是麒麟赶不上,给那蛟龙飞上天,考试便算通过了。
蛟龙上了天,马上脱胎换骨,变为喷云吐雨的真龙。不过,这种考试是很难通过的,大约五、六百年能通过一次吧!

后记:月华每个月从月亮掉落,给蜈蚣吞了,化为“蜃”。 蜃吸了足够的水,吐出山洪,化作蛟龙。这还没完,得考试,蛟龙吐着水在前面逃,麒麟喷着火在后面追,追急了钻入山洞,化为煤……这样纯粹中国味道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实在十分过瘾。

本故事参考文本:林兰《民间传说》之《龙的出处》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13:53:50
宝物6

出米洞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座出米山,山上有座出米寺,寺旁有块出米岩,岩上有个出米洞。出米洞的洞口不大,比茶杯口还要小一点儿。
出米洞下,放着一个米缸子。
每天清晨,天光破晓,出米洞就会流出白花花的大米。大米不多不少,正好够寺庙里僧人的一日三餐。
出米寺有多少僧人呢?
一个管事的住持老和尚,三个烧饭打杂的小和尚,六个念经的大和尚,不多不少,正好十个人。
一天清晨,住持老和尚领着大和尚下山做法事,出米洞只流出三把大米,不多不少,正好够三个小和尚煮粥吃。
又一天清晨,出米洞流出了满满一缸米。不一会儿,从出下上来络绎不绝的香客,香客烧了香,拜了佛,都留下来在斋堂吃饭——说来奇怪,那天的米不多不少,恰恰好够吃。
这样过了很多年,小和尚长大了,大和尚老了,老和尚圆寂了。
出米寺来了一个新住持。
那新住持生性贪婪,他已经有了一件锦襕袈裟,又还想要一件金缕袈裟。
一天清晨,他谋划起来:“现在,出米洞洞口茶杯大,一日能出一升米;如果凿到碗口大,就能出三升米;要是凿到水桶大呢,想必能出一担米;一日一担,十日十担……有米就有钱,有了钱,就有金缕袈裟。”
于是,新住持放下佛经,拿起斧凿,使劲儿凿出米洞。
凿到正午,洞口凿到碗口那么大;凿到深夜,洞口就凿到水桶那么大。
然而,从第二天起,出米洞再也不出米了。

后记:去年在肇庆七星岩景区,看到一个出米洞,我就给我儿子讲这个故事。儿子说:“好无聊啊,一听就是假的,骗小孩子吧!”他如今相信科学,热爱物理和化学,出米洞这种故事,至少目前这个阶段,并不在他的兴趣点上。
我也有过这样的生长阶段,大概初中吧,我对数理化倾注了巨大的热诚,不再认为祖父、母亲从前讲的故事是重要的,以为它们愚昧、落后,代表着一个陈旧的已然被抛弃的世界。
然而,生命的丰富如同大千世界。人到中年之后,回到故乡,打开小我的樊篱,敲碎时空的障碍,贯通学科的界限,重新审视这些故事,我发现它们熠熠生辉。
民间童话的价值并不在自然科学真伪这个层面,故事拥有另一套语言,它与自然科学语言隶属于逻辑迥异的两个系统。用自然科学的真伪去绳墨“出米洞出米”这个意象显然是错误的。正如养猪专业户把一头猪赶入化学实验室去养——对不起,你走错地方了。
反之亦然。
出米洞这个故事不难解读,它象征索求有度的人生,阐述“戒除贪念”这一东方哲学。这个命题根植于人性层面,适用于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所有人,当然也包括科学家——如果某一科学家贪婪作死,同样会毁掉自己的人生,这是不言而喻的。

本故事参考资料:《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广东卷》;广东肇庆民间传说《出米洞》;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13:55:07
宝物7

泉水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一间小木屋,小木屋里住着一位老太公,一位老太婆。
每天清晨,老太公上山拾柴,老太婆就给他烙一张油饼,等老太公从山上回来,老太婆又给他烙一张油饼。
有一天,老太公累了,在山泉边坐下休息。那会儿阳光像金子一样,泉水像银子一样,泉水边的青草,看起来像仙草一样。老太公觉得愉快,觉得心满意足,觉得这样坐着比做皇帝还要快活。坐着坐着,他打起盹来,梦中听得有人对他说:“太公太公,快睁眼看,水中有宝贝。”
老太公睁眼一看,泉水里没有鱼,也没有虾,没有珍珠,也没有宝石,只有一把掉光毛的扫帚。
“扫帚真不赖,多谢多谢!”
老大公走进泉水里,捞起扫帚。就在拿到扫帚的一瞬间,他听到一个清亮的声音:“你要亲自拿它回家扫地,一边扫一边说:‘扫帚开花!扫帚开花!’”
老太公十分高兴,但因为要继续拾柴,他把扫帚拿到山脚下,寄放在一个朋友家,嘱咐朋友说:“你帮我看着这把扫帚,但你不要拿它扫地,千万不要一边扫一边说:‘扫帚开花!扫帚开花!’——这话我要亲自说。”

老太公一走,朋友就把扫帚往旁边一扔,但过了一会儿,他觉得好奇。于是他拿起那泉水扫帚扫起地来,一边扫一边说:“扫帚开花!扫帚开花!”
霎时间,眼前闪耀出奇异的光芒,许许多多金花、银花、珍珠花、玛瑙花从扫帚把滚下来,落了一地。朋友心花怒放,眼冒金光,连忙甩掉扫帚,蹲下身子捡起地上的宝物,锁进箱子里。
等老太公拾柴回来,他把泉水扫帚藏起来,交给老太公另一把烂扫帚。
老太公背着柴,扛着扫帚,高高兴兴回到家里。老太婆给他烤油饼的时候,老太公拿起扫帚扫地,一边扫一边说:“扫帚开花!扫帚开花!”
扫帚虽然没有开花,但老太公把地扫得很干净,老太婆十分高兴,跑过来亲了他一下——话说被亲这种事,老太公活到这把年纪,还是头一回遇到,他心里暖洋洋,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幸福。

第二天,天气还是很好,天特别蓝,云特别白,老太公又带上烙饼上山捡柴。捡累了,他又在泉水边坐下,阳光照耀着泉水,水底的石子像彩色的玉石,一对蝴蝶从青草丛飞到水面,又从水面飞上开花的树,像两个漂亮的仙女翩翩起舞。老太公看了好久,打起盹来。在梦中,他又听得有人说:“太公太公,快睁眼看,水中有宝贝。”
老太公睁眼一看,泉水里没有金狗仔,也没有银猪仔,没有玉树,也没有琼花,只有一把短短的木尺子。
“木尺子真不赖,多谢多谢!”
老太公一边说,一边下水捞起木尺子,就在他的手接触到木尺子的一瞬间,他听到一个明媚的声音:“你要亲自拿它回家量布,一边量一边说:‘木尺量绫罗!木尺量绫罗!’”
老太公立马带木尺子到山脚下朋友家:“你帮我保管这把木尺子,但你千万不要拿它量布,千万不要一边量一边说:‘木尺量绫罗!木尺量绫罗!’——这话我要亲自说!”
朋友眉开眼笑,赶紧点头答应:“我知道我知道,你快上山吧,别耽误了拾柴。”
老太公一上山,朋友就拿起木尺子量布,一边量,一边说:“木尺子量绫罗!木尺子量绫罗!”
话音刚落,一匹亮闪闪的绸缎从木尺子下生出来,越量越长,美丽极了,光鲜极了!他这辈子也穿不完这么多绫罗啊!朋友甩掉木尺子,把绫罗收进柜子里。
等老太公捡好柴,下得山来,朋友把泉水木尺子藏起来,交给老太公另一把木尺子。
老太公拿了木尺子回家,他拿出老太婆用粗麻织的粗布,用木尺子量起来:“木尺子量绫罗!木尺子量绫罗!”
“我家老太公会说吉利话啦!”老太婆很高兴,给他烙了一张大油饼,跑过来亲了他两下。话说被老太婆亲两下这种事,老太公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是头一回遇到,他心里甜蜜蜜,充满了幸福感。

第三天,老太公又到山上去,这天漫山遍野开满鲜花,花香弥漫在空气里,使人心情喜悦,老太公拾柴累了,又来到泉边,泉水仿佛也是香的,他捧起泉水,喝了一口。
一个甜甜的声音对他说:“太公太公,快把宝贝捞起来!”
老太公一看,泉水里漂来一只泥碗,正在水中旋转着往下流,就像一只小船漂呀漂。老太公伸手把泥碗捞起来,高兴地说:“泥碗好,能装饭,多谢多谢!”
那个声音说:“你要亲自拿它回家,对它说:‘泥碗装好饭好菜。’”
老太公又到山脚下朋友家,把泥碗交给朋友:“这是泉水送给我的泥碗,你千万不要对它说:‘泥碗装好饭好菜。’——这话我要亲自说。”
接着他又上山拾柴。老太公一走,朋友就关上门,端起泥碗大声说:“泥碗装好饭好菜。”
泥碗里马上装满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他美滋滋地吃起来,吃了一碗又一碗,吃饱了他用红布把泥碗包了,藏起来。等到老太公拾好柴,下了山,他交给他另外一只破泥碗。
老太公回到家,放下柴担,捧起泥碗,大声说:“泥碗装好饭好菜。”
老太婆给他烙好一张大大的油饼,跑过来亲了他三下:“说得没错啊,破泥碗装好饭好菜,旧木屋住好公好婆。”老太公还真没遇见过这样的好事哩,快活得差点笑掉牙齿。

后来又有一天,山里吹刮起黑刀子一样的大风,天上涌起黑山羊似的云团,老太公又到泉水边歇息。刚坐下,就听到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快起来,捞好东西啰!”
老太公一看,泉里正漂来一个大南瓜,像个车轮子,咕噜咕噜滚到他身旁。老太公这回费了大力气,才把南瓜捞起来,粗声粗气的声音告诉他:“你要跟它说:‘出来,快出来!’”
老太公滚动南瓜,去到山脚下朋友家。寄存南瓜时他对朋友说:“南瓜先放你这里,你千万不要跟它说:‘出来,快出来!’——这话我来说。”
这南瓜又大又重,老太公这一路带着它下山累坏啦!他坐在朋友的凳子上睡着了。朋友见他睡着,蹑手蹑脚走到南瓜跟前,轻声对南瓜说:‘出来,快出来!’
只听得“叭”一声响,就像放了一个大鞭炮,南瓜爆炸,数不清的南瓜子变成数不清的小人,这些小人高举着拳头,勇敢地冲上来,朝老太公的朋友一通猛打,打破了他的头,打塌了他的鼻子,打落了他好多颗牙齿。
老太公被这可怕的声音惊醒了。
朋友抱着头躲到老太公身后:“太公你饶恕我吧!你那三件宝物我全还给你,快让他们进去吧……”
老太公半梦半醒,糊里糊涂,听朋友说“进去”,他信口冲那群南瓜子小人说:“进去,快进去!”
一时间,小人们全都变成南瓜子,跳回到南瓜里,爆炸开的南瓜片聚合起来,又变成一个车轮般的大南瓜。
朋友把扫帚、木尺子、泥碗子统统还给老太公。老太公把泉水馈赠的四件宝物带回家,跟他的老太婆过上了好日子。
老太婆可快活了,她每天给老太公烙的油饼,就像席子一样大,每天给他的亲吻,就像雨点一样多。

后记:我喜欢这个故事里的泉水意象,它呈现着奇异的诗意。
今天我整理《泉水》,想起泉水一次又一次的馈赠,正如泉水本身,清澈、美好,让人惬意满足。我记得每次与泉水的相遇,我永远忘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旅途,南昆山的清泉,初次看见我觉得欣喜,觉得它像我自己。第二次去,阳光照耀着泉水,坐在泉边,觉得它对我有无限的赐予。
我记得峨眉山的泉水,那天在泉边走了一路,夜晚在山中住宿,我梦见泉水底下的彩石子,全都变成珍珠宝石金叶银花。
我还记得张家界的泉水,我相信溯源而上,将抵达桃源胜境……
每去一个地方,我爱看着泉水,看着它,待在它旁边,接受它无限的赐予,就像故事里的老太公一样。

本故事参考资料: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神秘的泉水》;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14:04:57
宝物8

龙蚕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两妯娌,大嫂精明好胜,是远近出了名的能干人,采桑养蚕时节更是一把好手,每年拜祭蚕花娘娘,要数大嫂的香案最齐备,礼数最周全;那个二嫂呢,刚刚从南方荒蛮之地嫁过来,话都说得不大利索,煮饭烧菜五味不全,对于养蚕的事儿更是一窍不通。

话说这一年,到了二月二,家家户户拜灶头洒布种——啥叫洒布种呢?说穿了也不稀奇,就是泡一壶浓茶,在布种上喷一喷,消消毒,好教蚕蚁出来后不生病。
那傻二嫂蠢兮兮,啥事儿都不通晓,但她勤快好学啊,一心也想要像人家媳妇一样养蚕过活。这一日大清早,她提了一大篮鲜鸡蛋到精大嫂家,央求精大嫂教她:“大嫂啊,我在娘家从来没有养过蚕,这洒布种怎么个洒法?”
那精大嫂心眼儿小,心术也不端正,心里想:“才一篮子鸡蛋,就要我教你这只呆瓜养蚕,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她两个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脸上装出一副笑脸,马上从蚕房拿出一张蚕布种,教那傻二嫂说:“洒布种么,就是烧一锅滚烫的开水,拿这张布种在开水里浸一浸,然后用被头捂三天三夜,小蚕就孵出来了。其实嘛,养蚕都容易,只是洒布种这关节一定要留心,绝不能出差错。做好了这一步,以后蚕儿就好养了。”
傻二嫂千恩万谢,拿了那张蚕种回家,烧滚了一大锅开水,放进去浸了一会,然后她取出布种,用被头捂起来。

没过几天,春风和暖,冰雪消融,桑树长出新叶,绿油油嫩生生可好看了。
那精大嫂屋里的蚕宝宝全出来了,那傻二嫂呢,蚕种儿被开水烫坏了,还是灰黄一片,没见着一条小蚕的影子。
傻二嫂等几天没见动静,又再等几天,还是没见动静。她担心起来,五更天跑去找精大嫂。精大嫂见她过来,连忙把门关上,隔着门对她喊道:“二嫂呀,今晨我家请蚕花太子,要清清净净烧香礼拜,你是外来媳妇,一进门冲撞了蚕花娘娘,蚕花太子要被冲走,蚕儿可就养不成啦!”
傻二嫂素来被嫌弃惯了,也没办法,只好自个回转家去,又加一张棉被捂住那张布种。足足又再捂了九天九夜,她掀开被头,看见蚕布正中央有一个小黑点儿,正慢慢蠕动。
傻二嫂霎时间心花怒放:“皇天不负有心人,蚕儿孵出来啦!我的蚕儿孵出来啦!”
她小心翼翼把那条小蚕儿收到蚕匾子里头,像自家生的婴儿一般护着养着。

傻二嫂没有养过蚕,人又老实,事事学着精大嫂的样子做。
精大嫂到陌上采桑叶,她也到陌上采桑叶;精大嫂每日喂两次蚕,她也每日喂两次蚕;听说精大嫂生炭火盆给蚕儿加温,她也学着样子生炭火盆给蚕儿加温。她日夜守在蚕房,一刻儿也不离开那条蚕虫。
转眼七八天过去,那蚕儿日长夜长,渐渐长得像鲤鱼一般大,桑叶也越吃越多了,起先每天只要吃一小篮桑叶,现在半天就要吃一筐。
那精大嫂见傻二嫂每日清早出门采一大筐桑叶,傍晚又再出门采一大筐桑叶,心里禁不住嘀咕起来:“难道她没有把蚕种放开水里烫,竟然背地里耍精明,真养出蚕儿来了?”
又养了半个月,那傻二嫂越来越忙了,她每日马不停蹄往陌上跑,一筐桑叶又一筐桑叶往家里背。精大嫂越看越奇怪:“就算她真养出蚕来,也用不了这么多桑叶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了弄明白这事儿,这天夜晚,精大嫂偷偷摸进傻二嫂家,想看个究竟——那傻二嫂呢,这一阵为了喂那个蚕儿,早累得睡熟了,鼾声扯得像雷一般响。
精大嫂走近蚕房,听见里头传出“沙沙沙”的风雨声,一阵接一阵,总不停息。
她轻轻推开门,探头进去看——不看还好,这一看,真把她吓坏啦:那蚕房中央,竟然伏着一条巨蚕,足足有怀崽的母牛一般大!那巨蚕通身上下雪白油亮,在黑夜里散发出光辉,把整间蚕房都照亮了。更奇异的是,它头顶竟然生着一对黄金角!那巨蚕微微昂起蚕头,精神抖擞,大口大口地吃桑叶。那“沙沙沙,沙沙沙”的风雨声,原来就是这巨蚕进食的声音。
精大嫂看着那巨蚕,吃惊得瞠目结舌。她曾经听老人讲过,头上长金角的蚕叫“龙蚕”,龙蚕是蚕中之王,能长得比牛大,龙蚕吐的金蚕丝柔软坚韧,光泽永不退减,价值与黄金相等。谁家若是能养出龙蚕,一辈子就不用愁吃穿了。
唉,这蠢不拉叽、土得掉渣子的傻二嫂,竟然给她养出个龙蚕!
“蚕花娘娘,你真是太没良心了!我日夜烧香供养你,杀鸡烧鹅礼拜你,只望你送个蚕花太子来。没想到,你吃了我家谢对门,蚕王不往我家送,偏偏送给傻二嫂!”精大嫂嘀嘀咕咕咒骂不停,越想越懊恼,心里酸溜溜苦涩涩不是个滋味。
她一抬头,见墙上有根粗麻绳,心想这蚕种本来是我给你的,这龙蚕我拖回家去也算说得过去。她轻手轻脚解下麻绳,结了两个绳套,紧紧套住龙蚕的两只金角,使劲儿往外拉。
但是,那龙蚕实在太大,少说也有五六百斤,精大嫂使尽吃奶的力气,龙蚕动都没动一下,仍然泰然自若,大口大口吃桑叶,“沙沙沙”的风雨声一刻也不停息。精大嫂见拉不动,索性将麻绳往腰间一缠,两只脚撑住门槛,一咬牙,把全身的力气压到绳上,正拉得起劲,龙蚕突然将头一甩,那套在蚕角上的绳子一下子滑了出来。精大嫂使力正猛,突然失了依托,一下子扑倒在地。可下可好,她膝盖跌伤了,脸也跌肿了,门牙磕掉了两颗,直疼得呲牙裂嘴。
她怕吵醒二嫂,也不敢叫疼,强忍痛楚,捡起地上的牙齿,回家去了。

回到家,撩起裙幅,见膝盖正流血,大嫂心里难受得就像烈火焚烧:“一不做二不休,龙蚕拉不过来,也不能让那呆瓜养成功,干脆弄死它算了。”
第二天出门采桑叶,她故意挨近傻二嫂:“二嫂呀,你家的蚕儿做茧子没有?”
“还没有呢,蚕茧子要怎么做?”
“你先回去做个柴龙,在蚕房里放着。今晚上我送你一篮米酒浸的桑叶,吃了酒浸桑叶,你的蚕儿马上就能吐丝做茧啦!”
“多谢大嫂,你真是我的好老师、大恩人。”
当天晚上,精大嫂用砒霜浸了一篮桑叶,笑盈盈提到傻二嫂家。傻二嫂哪知道精大嫂的歪心思,还以为她怀着好意呢,她接过篮子,马上把桑叶倒在龙蚕面前。
精大嫂看那龙蚕“沙沙沙”吃光了那篮砒霜浸桑叶,喜滋滋回家去了。

当天晚上,精大嫂一入睡就不停地做梦,一会儿梦见龙蚕来咬她,一会儿梦见村里所有的蚕都来咬她。她心神不宁,鸡啼第一遍就醒过来,坐起身来再睡不着,又摸到二嫂家去看那条龙蚕。
那龙蚕吃了砒霜,褪下来一层皮,身体鼓鼓的,饱胀得发亮,只是卧着一动也不动,神情显得十分委靡。
“啊,它死了吗?”那大嫂想试试龙蚕是不是还活着,就拔下头上的簪钗,猛一下子戳到龙蚕身上。龙蚕吃痛,一扭身,扬起蚕头,咬向大嫂的手——大嫂见它凶猛,吓得后退了两步。她不敢再戳它,看见屋角有根扁担,就一手抄起来,高高举起,朝龙蚕狠狠打去。扁担重重打下去,又高高弹起来,每击打一下,那龙蚕就吐出几斤金蚕丝。也不记得打了几百几千棍,精大嫂打累了,手再举不起来了,才放下扁担。
那会儿龙蚕已经吐尽蚕丝,用金蚕丝包裹住它自己,化成了一个巨大的蚕茧,静静躺在蚕台上,像一个巨大的金冬瓜。
精大嫂爬上蚕台,想搬走那龙蚕茧,龙蚕茧却纹丝不动。她跪下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推那龙蚕茧,龙蚕茧仍然纹丝不动。大嫂无计可施,她胸中郁闷,回到家中,狠狠地痛哭了一场。好不容易再睡着,却在睡梦中不断听到唢呐的哀乐声、许许多多小孩子的哀哭声。

天亮了,精大嫂醒过来,她心想时候到了,自家养的蚕也该上山结茧子了,她走进蚕房,看着眼前的情景,心里“咯登”一跳,手脚一下子变得冰凉——昨晚已经上山的蚕儿,如今一条也不见了,蚕房里,只剩下一条条空荡荡的柴龙。
“我的蚕儿呢?啊,我知道了,肯定都跑去祭那龙蚕了!”她一醒悟过来,马上跑到二嫂家,进蚕房一看,只见柴龙上,墙壁上,窗棂上,到处结满了雪白雪白的茧子,那傻二嫂意外获得大丰收,正兴致勃勃守着蚕房,笑得只见着牙齿见不着眼睛。
精大嫂见到这情景,突然间急火攻心,眼前一黑,昏死在地。

为什么傻二嫂家里有那么多蚕茧呢?原来,二嫂家养的那条蚕是龙蚕,龙蚕是蚕中之王,当它被凶残的大嫂暴打,吐尽了所有的蚕丝,大嫂家的小蚕就齐声唱歌,赶过来吐丝作茧,为那蚕王守茧,直到龙蚕破茧成蛾,再随它飞往自由的桑树林。

后记:我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看到“龙蚕”这个故事,四处找资料,可是,能找到的民间故事集子都没收录它。幸好也像那傻二嫂一样,也是傻人有傻福,上星期,无意间在图书馆找到一本《奇闻奇趣故事》,里头就有一篇曲折完整的《龙蚕》!
我如获至宝,综合网上找到的一篇网文《呆大姑养蚕》——因为没养过蚕,我就像那傻二嫂一样,四处问人蚕怎么养——多亏度娘心术端正,又有求必应,我读了好多养蚕日记,终于把故事写成这样子。
写完这个,我所整理的中国故事,便恰恰好,有了一百个。要不要去三禾吃一餐寿司,小小地庆祝一下呢?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两妯娌与“蚕王”——“龙蚕”故事解析》;《奇闻奇趣故事》;浙江民间故事《龙蚕》;上海民间故事《呆大姑养蚕》,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14:16:52
宝物9

聚宝盆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农夫,名字叫沈三,他耕了三亩地,养了三只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一年,遇上大旱,好久好久没下雨,田里的稻子枯了,花生黄了,甘蔗死了,门前柳树的叶子也都变成黄叶落下来了。可是,沈三的儿子每天清早出门割草,却总能割一大捆绿油油的嫩草回来。
沈三觉得奇怪,一天,他扛了锄头,偷偷跟在儿子身后,只见儿子穿过弯弯曲曲的山路,去到后山一个低洼的谷地,那谷地凹得很好看,就像一个巨大的锅,谷地的灌木和野草干枯了大半,眼见得一点火就要烧着的,但是,谷底的中央却有一大片嫩绿的青草,长得水灵灵的,十分喜人。沈三的儿子走到谷地中央,弯腰割倒了那片青草,捆起来,背走了。
沈三躲在树后面,眼看着那片青草本来只剩下草桩儿,可是他儿子一走,草桩儿竟然一棵棵齐刷刷长起来,不过一柱香工夫,就长得跟没有割之前一个样。
那青草刚长好,山上飞下来一只小凤凰,它钻入青草丛玩耍一会,鸣唱一回,又飞回山上去。
“听老人说,凤凰无宝不栖,”沈三心想,“这丛青草长得奇异,下面必然有宝。”
他走过去,用锄头挖起青草下面的泥,果然,泥里埋着一个古老的大陶盆,比小孩子的摇篮还要大些,盆底很深,看上去像个水缸,盆边雕鱼画雁,十分精致好看。
沈三放下锄头,抱起陶盆,放上头顶,很艰难才把它搬回家,在门前水井旁洗干净,晾干了,放在自家的米缸旁边。
到了煮饭的时候,他老婆量米煮饭,米缸就要空了,她犯起愁来:“唉,沈三啊,你瞧,家里就只剩下这么两把米了,明日就要挨饿啦,怎么办才好?”
“都说天无绝人之路,米缸空了,正好清洗一翻。”沈三把米缸里余下的米粒倒入旁边的陶盆,然后他把米缸搬到门外水井旁,清洗一翻,放到太阳下晾晒。
等到饭熟菜香,一家人惊奇地发现,那个大陶盆里头,竟然有了满满一盆米!
“奇了怪了,你刚才明明只倒进去两把米。”沈三娘子吃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沈三让她把那盆米倒出来,放个鸡蛋进去试试看。
沈三娘子把米全倒出来,放进去一个大鸡蛋。过了一会儿,一个鸡蛋变成两个鸡蛋;又过一会儿,两个鸡蛋变成了四个;一顿饭工夫,那个大陶盆竟然有了满满一盆大鸡蛋。
“我猜得没错,这是个聚宝盆。”沈三说,“今年天旱,金银珠宝都没有大用处,我们用它来储米就好。”
他们用聚宝盆储米,每天晚上睡觉前放进去一把米,到第二天起床,就会有满满一大盆米。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家的米越储越多,多得吃不完,沈三便挑了米到集市去卖。
集市上有个恶霸叫王强,他见沈三隔天就出来卖一次米,觉得很奇怪:“那沈三是个憨笨的老实人,只耕了三亩地,又遇上旱年荒了一季,哪里来这么多米呢?”
他喝了一坛烈酒,乘着酒意,一下子冲到沈三的米摊前,一脚踢去,踢翻了摊子,抢走了沈三卖剩下的半箩筐大米:“沈三,你哪来这么多米?一定是偷来的!你这个偷米贼,还不快快滚回家去?!”
沈弱见他凶悍,不敢吭声,忍气吞声收拾好摊档,回家去了。
当天夜里,那王强悄悄来到沈三窗外,偷偷朝里面张望,只见沈三夫妻俩守着个大陶盆,开始时,那陶盆只装着薄薄一层米,不久,薄薄一层米竟变成半盆米。王强竖起耳朵,听得沈三说:“娘子啊,今日王强来闹米摊子,抢了我半箩米,我不敢招惹他。俗话说‘财多是非多,宝物常惹祸’,只怕这聚宝盆的秘密传了出去,以后反倒替咱家惹出祸端,这可如何是好?”
沈三娘子说:“我们本份人,日子能过下去就好。这一阵子,这个聚宝盆也算救了急、解了穷,能挨过旱季,我已经感激不尽。咱家不要贪图这无中生有的财米,哪里来哪里去,还是把它还回土里吧!”
“娘子说得对。”沈三倒出那聚宝盆里的米,把聚宝盆搬出门,在门前菜园子挖了个深坑,把聚宝盆埋了下去。
等沈三埋了聚宝盆,回了屋子,那王强便翻过围篱,来到菜园,两手空空便往地下挖。正挖得起劲呢,突然沈三拿了根大木棍走出来,一棍子打在王强脑袋上,打得他眼冒金星,急急跳过矮墙,逃跑了。
原来,沈三早看见王强来偷聚宝盆,心想打他一棍子也算报了白日里的仇,没用力打破他脑袋,已经算手下留情了。
再说那王强,被沈三一棍子打得头痛欲裂,一夜睡不着,越想越气愤,第二天一早,便跑到县衙告状:“县官老爷,小民王强,家里传下来一只聚宝盆,给同村的刁民沈三强抢了去,他不但抢了小民的宝贝,还打伤小民的头。”
那县官一听“聚宝盆”三个字,两只耳朵竖了起来,即刻吩咐捕头:“快带五个官兵,跟这王强去把聚宝盆挖出来,一定要完好无损带到衙门,让本官定夺。”
于是乎,王强在前面领路,六个捕快跟在后面,一行七人呼呼喝喝,凶神恶煞地来到沈三家门前:“沈三何在?快出来献宝!”
没等沈三答应,七人“砰”一声踢开竹篱笆门,冲进沈三的菜园子,三挖五挖,果然从土里挖出来一只大陶盆。
几个捕快小心翼翼抬起那聚宝盆,搬回官府,送到县官老爷面前,那县官老爷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越爱看。突然,他眼珠子一转,举起惊堂木,往官桌上一拍:“大胆王强,竟敢拿这么个破烂缸子来糊弄本官。来人呀,打这刁民五十大板,乱棍赶出去!”
打走了王强,县官立马宣布退堂,他抱起聚宝盆,乐巅巅回到自家厅堂,把得到聚宝盆的美事儿告诉家里人。一家人热热闹闹围过来看。县官娘子拔下头上的金钗,放入聚宝盆中,不一会儿,一支金钗果真变了两支金钗。
县官的爹一看,即刻眼冒金光:“让我来,让我来!”
他推开儿媳妇,拿出聚宝盆里的两支金钗,放进去一个金元宝。过了一会儿,一个金元宝变做两个金元宝;再过一会儿,两个金元宝又变做四个金元宝。
县官看得心里乐开了花:“哈哈,太好啦!哈哈哈,实在太好啦!让我来取宝!”
他用力想拉开他的爹爹,好让自己到盆边去,没想到,他爹爹紧紧抓住聚宝盆的盆缘,总不肯离开半步。县官急了,猛用力推了他爹爹一下,这一推不打紧,老爹一个倒栽葱,头朝下脚朝上栽进了那个聚宝盆里。
县官又急又恼,连忙抓住他爹两条腿,把他爹拉出来。没想到,拉出来一个爹,那聚宝盆又生出来一个爹,那爹还是像刚才那样子,倒栽葱插在聚宝盆里。
县官只得再拉,他拉呀拉,没完没了地拉,一直拉到天黑——屋子里、廊子里,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爹,可是事情还没有完呢——那聚宝盆里,仍然总还倒栽葱插着一个爹。
一百多个爹,吵吵嚷嚷,互相咒骂,一个个扯住县官,大声说:“我才是你的亲爹,他们全是假冒的!”那县官心烦意乱,一手从屋角抄起个榔头,“砰”一声响,把那不断生出爹来的聚宝盆砸碎了。
谢天谢地,那聚宝盆碎成一地陶片儿,终于不再有新的爹冒出来了。
这下子好了,那县官没能得到聚宝盆,却得到了108个爹。
那些爹顿顿要吃山珍海味,天天在官府折腾吵嚷,没到半年,那县官的耳朵就给吵聋了。

后记:话说这一阵,我迷上了民间故事里的宝物,《金鸡下蛋》里头的金鸡石、《蛤蟆吐金钱》里头的泥蛤蟆、《狗耕田》里头的摇钱树——如果把所有有关中国宝物的故事都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系列,那该多有趣!
不过,有个能生钱的宝贝,从此啥都不用做,就能有金有钱有米——拥有如此宝物的人生,到底会不会幸福呢?
从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段时间,也是股票大涨,周围认识的人都在炒股获利。我问孩子父亲,我们要不要也买点股票?因为那阵子总爬旗峰山,有一回收到一本佛家的小册子,我和他都读了那本书,他说:“如果你炒股票,挣了很多钱,你知道你拿到的是什么人的钱吗?那是跟你一样炒股票,但是运气不好的倒霉鬼的钱。这样的钱跟赌博赢来的钱一样,都不是好钱——可能还带着咒怨。你又不是没饭吃,要那样的钱来做什么呢?”
我一听,觉得那家伙深有智慧。从那时到现在,没有沾染过股票基金之类的东西。

本故事参考资料:民间故事《聚宝盆》;民间故事《沈万三的故事》;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22:05:15
宝物10

金鸡下蛋2021

一苇 述

从前,深山老林里有一户人家,也像寻常山里人家一样,日日砍柴养鸡,种点田地,过着清苦的生活。这家的户主是一位大夫,他祖上传下来一部医书,因而他也有些医术,远远近近,但凡谁有点伤寒感冒,请他诊治,他也都能妙手回春。

有一天,大夫上山砍柴,走到半山,四个小猴儿突然跳出来,把他围在正中央。
大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停下脚步,看看究竟。
那四个猴儿见他不走了,都很欢喜,齐齐给他磕头,看上去呢,就像四个米舂在舂米。
大夫说:“起身起身,你们找我什么事?”
猴子说:“神医有礼!我们老猴王病得厉害,求大夫屈尊,到山洞给诊治诊治。”
大夫连忙把四个猴子逐个扶起来:“我是人医,不是兽医。平时只会医人,你家猴王的病不知能不能治好——”
“能治好!能治好!我们昨日去山神庙问过山神,山神说这方圆八十里,就你能治好。”
四个猴儿缠得紧,又是扯又是推,又是作揖又是磕头,那大夫没办法,只好回家提上医药包儿,跟四个猴儿上山去。
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爬过高高低低的山坡,来到一块大岩石下。四个猴儿一个接一个跳了上去。大夫落在后面,虽然他努力往上攀爬,却怎么都爬不上那块大岩石。没办法,四个猴儿只好砍竹竿扯树藤,忙活了半天,做成一个轿子,请大夫坐上去,然后抬起他,上了岩石,又稳稳当当攀上悬崖,进了悬崖上面的大石洞。

山洞里头别有洞天,乍一看十分豪华,简直像京城大官人家的府第,石洞门口引了天然的流泉飞瀑,像一道珍珠门帘。洞府深处,亭台楼阁什么都有,桌子、椅子、茶台、秋千架一样不缺,日用的盆子、碗碟、筷子、勺子更是奢侈,个个金光灿灿,竟全都是纯金的。
四个猴儿放下轿子,请大夫坐下喝茶,不一会,听见仙乐飘飘,一群小猴从山洞深处抬出一个头戴皇冠的老猴子。那老猴子神气十分威严,但它骨瘦如柴,咳嗽不停,一味唉声叹气。
大夫让猴王伸出猴爪子,给它把了脉,沉思片刻,开了一张药方子,说:“猴王你感染风寒,又深藏洞内,症结难舒,所以日久不见好。我先开这一服草药,你吃了药要出洞去,到没有风的地方晒大阳,静养三日,病才能好。”
猴王连声道谢,吩咐小猴儿照着药方出洞去寻找草药。三个猴子领命出洞,飞悬崖走峭壁,转眼间不见了影子。不过一盏茶工夫,新鲜草药就采了回来。
大夫用洞里的金锅煎好药汤,用金碗装了,端给猴王喝。猴王喝了药,吩咐遵照医嘱,出去桃树林晒太阳。于是乎,八个猴子来抬轿,一顶轿子抬了猴王,一顶轿子抬了大夫,去到向阳山坡的桃树林。
大夫陪着老猴王躺在老桃树下,一面晒太阳,一面谈天说地,老猴王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大夫与猴王相谈甚欢,转眼过了三日。这么调养三日,猴王果然好了,也不咳嗽了,也能上树摘毛桃了。
第四日,猴王一早醒来,神清气爽,内心十分欢喜,它从洞穴深处取出一块圆卵石,对大夫说:“你治好我的病,当真感激不尽,没什么可以报答你,这是我三百年前收藏的一个宝石,就当作诊金送给你,请你万万不要推辞!”
大夫看那石头极其平常,除了圆得可爱,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见猴王郑重赠予,也就收起来,放入医药包里。
大夫跟猴王道别,四个小猴儿抬起竹轿,沿着来时路,送大夫下山回家。
回到家,下了轿子,看见他娘子正坐在门边,哭得很伤心。娘子看他回来,马上扯住他,破涕为笑:“你这几天上哪去了?也不捎个信回来,我可担心坏了。”
“我到山上给一位老猴王诊症看病,一连给他煎了三天草药,照看他在无风处晒太阳,那猴王今日完全好转,才放我归来。”大夫打开医药包,让他娘子看那个圆石头,“你瞧,那猴儿真够吝啬的,猴洞里头金砖金碗一大堆,却只给我这块石头作诊金。”
他娘子接过石头,顺手放在窗台上,笑着说:“你别跟猴儿计较了,人平安回来就好。”

过了好几年,有个胡人路过那个山村,他在窗外盯着圆石看了半天,对大夫说:“你家这石头很像我要找的那个。我要在你家住一晚,看这个石头有没有用,如果有用,我出五十两银子买下它。”
大夫答应了,就让胡人住在家里。
这天晚上,睡觉前,胡人端了一盆井水,端端正正放在床前,将圆石放在水里。他守着那盆水坐了一会儿,月亮升上树梢头,他就倒头睡着了。
大夫娘子觉得那胡人奇怪,她惦记那圆石头,半夜起身,偷偷从门缝看他搞什么名堂。
胡人白天翻山越岭,那会儿睡得正酣呢。
只见那盆水起先静悄悄的,忽然金光一闪,盆里的圆石变成一只金鸡,浮出水面,拍拍翅膀,脖子一伸,下了个金蛋。
大夫娘子轻轻推门进去,伸手到水里拿走金蛋,那金鸡又回到水里,变成一个圆石头。
第二天早上,胡人早早起来,见盆里的石头还是原来的样子,一点儿没变,不由得十分失望。
见他叹气,大夫过来问他:“这石头是你要找的那个吗??”
胡人说:“它有点像我们匈奴人三百年前丢失的金鸡石。不过,昨晚我用这盆水试它,它却没有下蛋——即使真是金鸡石,也是个公鸡,没什么用。我不要它。”
说完,那胡人便走了。

胡人走远了,娘子偷偷对大夫说:“其实,昨天夜里,这块圆石真的变成一个金鸡,还下了个蛋呢!”
娘子拿出金鸡蛋给大夫看,那金鸡蛋金灿灿的,是货真价实的黄金。
第二晚,大夫和娘子学着那胡人的样子,装一盆井水放在床前,将圆石放在水里,到了半夜,那圆石果然变成一只金鸡,浮出水面,拍拍翅膀,脖子一伸,下了个金蛋。
就这样,他们有了许许多多的金鸡蛋。不过,大夫和娘子还是像寻常山里人家一样,日日砍柴养鸡,种点田地,过着清苦的生活。
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
直到现在,那个金鸡石还在他们家呢。

后记:这个故事情节紧凑,富有趣味,特别适宜讲述。
前半部分特别生动,四个小猴子跳出来,围住大夫磕头的场面让人忍俊不禁。猴王博识多才,富甲天下,洞内多金,跟大夫谈天论地那一段,又教人遐想,想知道三百年前这猴王是啥来头。
大夫诊好病症,猴王送他个宝石,大夫不识宝,那胡人识,不过胡人得不到宝贝——因为金鸡石已然不属于他。在故事里,宝物是对质朴天真的奖赏。
另外,那金鸡下蛋的画面,真教我悠然向往,一再想像,只觉幻美无比——想请一位国画名手画一幅年画,等到鸡年到来之际,高高挂在墙上,定然寓意吉祥,又喜气洋洋。

本故事参考过资料:湖北民间故事《猴子报恩》;以及相关胡人识宝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23:11:23
宝物11

蛤蟆吐金钱2021

一苇 述


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有一对老夫妇,没有儿孙,日子过得很穷苦。一年冬天,大雪下了三天三夜,老两口冷得睡不着觉,一人披一条烂棉被坐起身来,他们在屋中央点起一堆柴火取暖,互相讲闲话熬时光。
熬着熬着,鸡啼了。屋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老头子打开门,只见屋门前站着一个少年,那少年披散头发,身上只穿一件单薄的红衣,他光着脚站在雪中,冻得直哆嗦。
“你是谁呀?上哪里去?”老太公问。
“我叫刘海,从南边来,要到京城去。因为连夜赶路,在这里遇上大雪。太公,让我进屋烤烤火吧!”
老头子看少年长得脸圆体壮,目光炯炯有神,蛮有精气神,心里很喜欢他,连忙拉他进屋,搬个木凳子让他坐下烤火。
老婆子扒开柴火堆,取出刚烤好的红薯,掰开给少年吃。红薯烤得喷喷香,少年吃了热腾腾的红薯,快活起来:“这样的寒雪夜,能到太公太婆家烤火,我刘海当真好运气!哈哈,如果有酒喝就更好了。”
一听这话,老头子马上爬到床底下,挖出一坛酒,他对那少年说:“这坛酒,还是我结婚那年埋下的,已经六十年了。家里一向冷清,难得有客人来,来,咱们开封喝掉它。”
那少年见到美酒,老实不客气,“啪啪”两下拆开泥封,举起酒坛,“咕嘟咕嘟”喝了半坛,他烤了火,又喝过酒,身上不哆嗦了,脸色变得更红润了。他对老头子说:“今晚多谢款待,没什么报答你们,我就送个小玩意给你们吧,只要拿筷子敲它的头,它就会唱好听的歌。”
少年从衣兜掏出一个三足泥蛤蟆,放到饭桌上,然后起身告辞,出了门,朝北边走了。

那泥蛤蟆做得跟活物一个样,嘴巴硕大,眼睛暴突,三条腿又短又粗,仿佛马上就要跳起来似的。老太公看了半天,拿起来又放下去,后来他禁不住笑了:“老太婆,你瞧咱俩头发全白了,还兴玩这个么?”
老太婆也乐呵呵笑了,她拿来一双竹筷子,分一支给老太公:“咱们这就敲敲它,看它会唱啥歌儿。”
于是乎,老太婆敲一下,老太公敲一下。这下子,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那泥蛤蟆张开嘴,“叮”一声,吐出一个金钱;紧接着,又是“叮”一声,再吐出一个金钱。
那老太公和老太婆接连敲了几十下,那泥蛤蟆就接连吐出几十个金钱。
“我知道了,那刘海是个神仙。”老太婆说,“天亮了,咱们得把这泥蛤蟆和金钱收起来,千万别让人见着,要不然,准要惹出祸来。”
老两口有了金钱,慢慢过上了好日子。他们衣服穿得光鲜了,饭菜吃好了,亲戚们也重新来往了,过了半年,他们收养了两个好孩子,日子越过越兴旺。后来,他们重修了房子,拆下旧木门,换上了新木门。没想到,那新木门上有个门洞。他们半夜敲蛤蟆吐金钱的事儿,让老头儿的亲弟弟看到了。

那亲弟弟可是个贪婪的家伙,他老婆也跟他一个样,不仅贪心,还很会嫉妒别人。得知老哥有个宝贝蛤蟆,两公婆算计了大半夜,非要把那宝蛤蟆弄到手不可。
第二天一早,弟弟来到哥哥家:“听说你有个能吐金钱的蛤蟆,借我用一天怎么样?我就只用一天,保证天黑前还给你。”
老头儿心地蛮好,自个儿有钱了,日子过热乎了,不忍心看弟弟受穷,就取出那泥蛤蟆,交给弟弟:“这蛤蟆其实是泥塑的,你轻轻敲就好,手一重敲碎了,就没有啦。”
弟弟一口应允,带了那泥蛤蟆回家。他把蛤蟆放在饭桌上,跟他老婆一人抓一大把筷子,使劲往那泥蛤蟆脑袋上敲。
两人“噼哩啪啦”好一阵敲,见没啥动静,就停下筷子查看。只见那泥蛤蟆大张着嘴,脖子伸得老长老长,仿佛噎住了。
弟弟和他老婆凑过去,仔细瞧了一会儿,发现蛤蟆喉咙眼塞满了金钱——原来,他们敲得急,敲出来的金钱太多了,全都卡在蛤蟆的喉咙里,吐出不来。两个人伸手去挖,但是,那金钱总弄不出来。
“老公,我看这蛤蟆肚子里全是金钱,我们摔破它,金钱不就全归我们了吗?”
“哈哈,对啊,摔破了,干脆断掉老哥的财路!”
弟弟老婆抓起泥蛤蟆,使劲儿往地上一摔。
没想到,那蛤蟆一落到地上,马上变成个活金蟾,一跳,跳上窗台,再一跳,跳到了屋子外面。
弟弟和他老婆急忙追出去,想捉住蛤蟆。那蛤蟆虽然只有三条腿,但是动作却敏捷得像匹野马。它一步接一步往前跳,跳呀跳,不一会儿,就跳到村东头老榆树下,纵身一跃,跳进水井,不见了。
弟弟和他老婆天天守着那眼水井,总想把那金蟾捞出来。但是,直到他们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走不动路了,都没再见着那只三足金蟾的影子。

后记:每每见着《刘海戏金蟾》的雕塑和画卷,就会想,这里头,有个啥样子的故事呢?
找不着刘海的好故事,只好埋下头,老老实实整理这个蛤蟆吐金钱的故事。写到寒雪夜吃烤红薯那一节,感到无限温暖。就算是神仙,也会为人间温暖所感动的啊!
写到最后,金蟾跳入水井,正得其所焉。

本故事参考过资料:《小泥人吐铜钱》;《刘海戏金蟾》;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8 23:56:40
宝物12

三脚猫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猎人,到山林装笼子设机关,想要捉住林中的獐子。第二天去看机关,獐子没捉到,捉着了一只三脚猫。那三脚猫在笼里出不来,一味扑腾,见猎人过来,就耸起身体,呲牙裂嘴,甚是凶猛。

猎人见装了个三脚猫,心里有点失望,不过那猫虽小,却长得胖乎乎,宰了也还顶得上一只肥鸡。猎人把三脚猫带回家,交给老婆宰杀。没想到,那猫儿一见女主人,马上抬头向她求救,“喵喵喵”叫得热乎乎,猎人老婆见猫儿乖巧,便说:“这三脚猫还小,长得也乖,再说杀了也没个三两肉,不如先养着,养熟了正好捉老鼠。”
于是就养在家里了。在笼子里关了三个月,果然就养熟了,开笼也不跑走了。虽然是个三脚猫,比一般家猫少了一只脚,但它异常机灵,身子也还敏捷,整日上蹦下跳闲不下来,放出来不过三五天,家中老鼠就绝了迹。

那一年,到了隆冬季节,大雪封山,猎人一家人暖融融围着火炉看雪景,那三脚猫蹲在猎人脚下,懒洋洋眯着眼烤火。就在那会儿,门外来了个江西佬,头戴雪笠,脚踏雪靴,站在门口,凝神看了那三脚猫好一会儿,开口对猎人说:“这只猫有意思,我蛮喜欢它,你卖给我吧,我出十两银子。”
猎人老婆看那江西佬的神情眼光,是非常想要那个猫儿,便提价说:“大哥,我这个三脚猫呀,可是个宝物,天下独一无二的,可不能十两银贱卖了,你真想要它,至少得三十两白银。”
江西佬见女主人答应卖猫,也不计较:“三十两就三十两,你捉住它,用笼子装了给我。”
女主人立即把那三脚猫抱入笼中,关了笼门。就这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三脚猫归了江西佬。
三脚猫见又中了机关,换了主人,十分不乐意。它拱起背、呲着牙,怒吼了一阵。但江西佬不管它,一手把猫笼塞入大布袋,径直朝后山走去。
猎人觉得奇怪:“这后山并无人烟,全是高山大岭,怎么走都上不得大路,他买了猫不往回走,去后山做什么?”
“真是怪事。”猎人老婆说,“那江西佬穿着打扮并不富贵,竟然肯出三十两银子卖一只猫。我看那猫不寻常,说不准真是个宝。”
“要不,咱跟上去瞧瞧。”
夫妇俩披上蓑衣,戴上雪笠,沿江西佬落在雪地上的足迹,快步跟上去。

那江西佬翻过山岭,来到一面陡峭的崖壁面前,对那崖壁大声喊:“来了!”
崖壁里头传出个声音问:“谁呀?”
“是我!”
“你来干嘛?”
“借麦种!”
“仓里有老鼠哩!”
“不怕,我有三脚猫。”
一听“三脚猫”三个字,那面崖壁“轰隆隆”闷响一阵,不一会儿露出一个门洞。那门洞可奇怪了,刚刚好是个三脚猫的形状,猫头猫尾猫耳朵样样齐备,底下还有三只脚。
江西佬打开布袋取出猫笼,又打开猫笼取出三脚猫,对准那门洞一嵌,那三脚猫不大不小刚刚好,严丝合缝嵌了进去。那崖壁又是“轰隆隆”一阵响,响声过后,露出来一扇门,门里面金灿灿明晃晃,全是黄金!
原来,那三脚猫是个开金库的钥匙。
猎人夫妇看见黄金,眼一下子红了,拼了命跑过去。只是那一段路,看着近,跑起来却远。地上的雪却是又松又厚,使不上劲,好不容易跑到崖壁下,来到石门前,已是气喘吁吁,大汁淋漓。两人正要进去,却看见那三脚猫叼着个金老鼠跑出来,而江西佬背着布袋,紧紧跟在猫身后,也出来了。
江西佬两个脚刚刚出门,那石壁轰隆隆一阵闷响,石门关上了,岩壁上连道缝儿也没有了。
猎人夫妇见那江西佬沉甸甸装了小半袋东西,心想里头必定是黄金啊!就迎上去,紧紧缠住他:“我说老板,你这袋金子,好歹是我们家三脚猫打开门才取得的,分我们一半可好?”
那江西佬说:“崖壁里头是个金库,金珠宝贝不可胜数,你们想要,自己取去。”
猎人老婆问:“怎么取?”
“开洞门有一串口诀,你就照着我刚才那样子说就行了。口诀说对了,会露出一个三脚门洞,你们家的三脚猫就是开洞的钥匙。不过进得洞去,可千万别贪心,取小半袋金麦子就够了,最好能赶在三脚猫出来之前出来,不然……”
没等江西佬讲完,猎人夫妇已经乐得站不住脚:“哈哈,太好啦!天助咱发财呀!”
“刚才三脚猫叼了个金老鼠出来,那金老鼠也是个宝,很值钱。你们赶紧回家,把那金老鼠从猫嘴里夺下来,否则三脚猫吃了金老鼠,猫爪子猫尾巴长长一寸,开石门可就不灵光了。”

猎人夫妇赶紧撇下江西佬,迅速跑回家。三脚猫果然早回来了,它围着火炉,正追那只金老鼠玩耍。追三圈,追上了,把金老鼠叼在嘴里,耍弄一会儿,又放下来,再追三圈,又叼在嘴里,再耍弄一会儿……三脚猫精神抖擞,玩得很开心。
猎人老婆走上去,抄起一根棍子,“啪”一下打了那三脚猫一棍,一手从它嘴里抢下金鼠。那三脚猫失了金鼠,“猫呜呜”叫得凄厉。突然,它纵身跃起,爪子一扬,抓破女主人的脸,趁女主人惊惶,一口从她手里叼起金鼠,脖子一伸,硬生生把那金鼠吞吃了。
猎人急急扑上去,一把抓住三脚猫,拼命挤它脖子,想把金鼠挤出来,可是怎么挤得出来呢?把三脚猫整得死去活来,只扯出一条老鼠尾巴。那鼠尾一断,立刻变得坚硬,细细一看,竟是纯金。
猎人骂了几句,把三脚猫塞入小铁笼,然后夫妇俩一人挑一担大箩,提着那猫笼子,踩着雪,一脚深一脚浅,翻越山岭,去到那面崖壁面前。
猎人老婆学着江西佬的样子,对崖壁大声喊:“来了!”
崖壁里头传出个声音问:“谁呀?”
“是我!”
“你来干嘛?”
“借麦种!”
“仓里有老鼠哩!”
“不怕,我有三脚猫。”
果然,一听见“三脚猫”,那面崖壁发出“轰隆隆”一阵响,露出来一个小门洞,正正好是个三脚猫形状,猫头猫尾猫耳朵样样齐备,底下还有三只脚。
猎人从铁笼抓出三脚猫,对准门洞,用力一按。可是,这一回,三脚猫没能像早上那么严丝合缝,它吃了那只金老鼠,猫身胖了,猫爪子和猫尾巴长长了一寸,怎么塞,都塞不进那小门洞里去了。
猎人当机立场,抽出腰刀,“嚓嚓嚓嚓”四下子,把猫爪子和猫尾巴超出来的那一寸全砍了下来,硬生生把三脚猫摁进小门洞。
“轰隆隆隆……”石门打开了,金库里头金碧辉煌,金牛、金马、金猪仔……金珠宝贝简直看不过来。靠近石门的空地上堆着三座金山,一堆金花生,一堆金稻子,一堆金麦子。
“好运来时挡不住,这下可要发大财!”
夫妇俩拼命往箩筐装黄金,可是,还没装到一半,金库突然黑下来,崖壁响起“轰隆隆”的声音,抬头一看,天,那石门正在闭合!
“糟糕,三脚猫出去了!”
夫妇俩急匆匆挑起箩筐,朝洞门猛跑。可是,太晚了!透过门缝,只看见八只金老鼠追着那个三脚猫,在雪地上奔驰。

怎么回事呢?原来,那金库里头一共有九只金鼠,早上江西佬进来的时候,三脚猫叼走了一只,洞里还剩下八只。那八个金鼠老精老精的,这一回,见三脚猫被砍去爪子,料想它失了本事,齐刷刷倒转身追它咬。三脚猫见势不妙,连忙逃出石洞。三脚猫一出洞,石门就开始闭合,八个金鼠倒追着跑了出去,而猎人夫妇俩就出不去了。
直到现在,他们夫妇俩还在那里头呢!

至于三脚猫和那八只金鼠,它们满世界跑,跑呀跑,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后记:暑假旅行,一路上只带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读到《世代寻宝梦——“石门开故事解析”》这一篇,我想我可以脱离文本,只依据这篇论文,还原一个精彩的故事。
这个故事神奇有趣,最吸引的一节,是“三脚猫当钥匙开石门”,一串话的开洞口诀特别接地气——你瞧,中国故事的开门方式跟《东方夜谭•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相似却又不同,每个细节都富有地道的中国趣味。
来吧,咱攀个亲,这《三脚猫》多么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远房亲戚呀!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世代寻宝梦——“石门开”故事解析》;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9 07:54:08
宝物13

智慧鸟2021

一苇 述

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智慧山上出现了一只智慧鸟,许多人上山寻找它,每个人都想要得到它。不过,始终没有人能捉住它。
有人曾切近地看见它的羽翼,羽翼在金色阳光里闪耀生辉;有人曾清晰听过智慧鸟的歌声,歌声从春树深处传出来,婉转迷人。
有位住在东方的汗王,是一个国家的君主,也是天下无双的勇士。他在故事里听说了智慧鸟,他再也忘不了智慧鸟,下定决心,一定要得到智慧鸟。
“别人捉不住它,因为别人是别人。我会得到它,因为我是我。”汗王很自信,他腿脚比别人长,跑步比别人快,力气比别人大,头脑比别人聪明。
汗王穿上最坚固的铁鞋,出发了。
走啊走,铁鞋破了,汗王终于来到智慧山。
山上郁郁葱葱,百鸟歌唱。
“智慧鸟就是山上,我会找到它的,我要把它紧紧抓在手里。”
汗王沿着山路,爬上智慧山,山上有一棵老松树,枝叶苍翠,已经在山坡上稳稳当当站立了一千年。
智慧鸟全身洁白,安详地站在松树枝上,注视着汗王,不害怕,也不飞走。
汗王按捺住内心的狂喜,踮起脚,一伸手,捉住了智慧鸟。是的,不费吹灰之力,汗王捉住了智慧鸟。
汗王欣喜若狂。
他怀抱着智慧鸟,像怀抱价值连城的宝物,顺着来时的路,一步一步往回走。走着走着,智慧鸟开口说话:“汗王,捉住我并不难。但是你记着,带我走路时绝不能唉声叹气。你一叹气,我就不属于你。”
汗王说:“我欢笑还来不及,为什么要叹气?”
“王,我的王,给你讲个故事。”在山路上,智慧鸟讲起故事来,“从前,有一个猎人,他有一条好猎狗。一天,猎人带猎狗出门打猎,来到一条狭窄的山路,看见一辆满载着银子的牛车。嘿,是满载银子的牛车啊!不过,牛车坏掉了,一动不能动。主人坐在车旁边,无计可施,正在发愁。猎人停下脚步,跟牛车主人寒暄一翻,两人在路边坐下,喝了随身带来的美酒。牛车主人说:‘打猎的朋友,我去前边村子找修车匠,麻烦你帮我看着这辆牛车。’
“猎人一口答应:‘行!’
“于是,牛车主人离开牛车,走下山,走向远处的村庄。
“猎人坐在路边,一直等到天黑,牛车主人还没有回来。他想到家里的老母亲,老母亲眼睛坏了,点油灯的时候,灯油会烫伤她的手吗?猎人越想越担心,对他的猎狗说:‘狗,我先回家,你替我看守这辆牛车,千万别让贼偷了银子。你记住,一定要等到车主人回来才能离开。’
“狗听从主人吩咐,忠诚地看守那辆车,还照看拉车的牛,为了不让它离开牛车,狗绕着牛车来回转圈。那条猎狗真是好样的!它跑了一圈又一圈,就像一个好更夫一样。
“一直到深夜,牛车主人终于找到修车匠,回来了。看到猎狗忠实地看守牛车,牛车主人十分感激,送给猎狗一块大银子作为谢礼,打发它回家。
“猎狗欢欢喜喜跑回家。猎人正站在家门口等着呢。狗欢快地跑到主人跟前,欢快地摇尾巴,欢快地把大银块放在主人的手掌心。
“猎人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我叫你帮人家看守东西,你反倒偷人家银子!’
“猎人操起大棍子,‘啪’一声,把狗打死了。”

“唉!太糟糕啦,这猎人真鲁莽!”汗王听到这里,想起小时候被大人冤屈的往事,禁不住长叹一声,“这猎人不对,没弄明白真相,把忠诚的猎狗打死了。”
“王,你叹气了。你不是我的王了。我走了,再见!”
智慧鸟飞走了。

汗王不由得埋怨自己:“唉!我怎么忘了不能叹气呢!”他折回去,又上了山,第二次来到松树下,捉住智慧鸟。
“你是属于我的,你跑不掉。瞧,你又在我手里了。”
汗王怀抱智慧鸟,又再走下山。在山路上,智慧鸟又再开口说话:“汗王,你捉住我,并不难。不过,你带我走路不许唉声叹气。不许唉声叹气知道吗?一叹气,我就不属于你。”
“哈哈,我叹气做什么呢?智慧鸟失而复得,欢笑还来不及啊!”
“汗王,我的王,路又长又闷,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汗王喜欢听故事:“好啊,你讲。”
“从前,有个女人,她有一只好猫。一天早上,女人要到井里打水,对猫说:‘好好看着摇篮里的孩子,别让老鼠咬他耳朵。’
“女人走了,猫在摇篮边赶蚊子、赶蝇子,尽心尽力,恪尽职守。过了一会儿,门背后跑出来一只老鼠,偷偷爬上摇车,张嘴就咬小孩儿的耳朵。猫不让它得逞,扑过去追老鼠,一直追到屋后面。这时,门背后又钻出来一只大老鼠,一口又一口,咬掉了小孩的耳朵。小孩痛得哇哇大哭。猫赶紧跑回屋,把老鼠按在地上,咬死了它。然后,猫趴在摇篮边,一边轻声唱歌哄孩子,一边伸出舌尖,舔孩子耳朵上的伤口。
“女人打水回来,看到这情景,当场火冒三丈:‘我让你看小孩,你反倒把小孩的耳朵吃了!’
“女人抄起扁担,‘啪’一下,把猫打死了。

“唉,这女人真愚蠢!”汗王想起自己小时候受过的冤屈,长叹了一口气,“太蠢了,怎么能不弄明白真相,就把忠心的猫打死呢?”
“王,你叹气了。你不是我的王了。再见吧,我不属于你。”
智慧鸟飞走了。

汗王懊恼不已,但他不放弃。
他第三次上山,第三次来到老松树下,第三次捉住智慧鸟。他沿着崎岖的山路,再一次往回走,智慧鸟第三次开口说话:“汗王,你捉住我,并不难。但你带我走路不许唉声叹气。不许唉声叹气,知道吗?一叹气,我就不属于你。”
“那当然,这一回,我定然不叹气!”
山路很长,智慧鸟又再讲起故事来:“从前有一年,闹旱灾,天好久好久不下雨,有个人离开家,带上一只木碗去逃荒。走到半路,太阳毒辣,晒得他口干舌躁,再也走不动路,只好坐到石崖下等死。
“这时石崖顶有水滴下来,一滴,一滴,又一滴……那人赶忙掏出木碗接水,好不容易接了小半碗,端过来,正要喝,突然,崖上冲下来一只乌鸦,一翅膀把木碗打翻,水全泼了。
“那人捡起地上的石块,发疯一般去追乌鸦。乌鸦看他追来,落在地上,不飞了,那人快步赶上去,一石头,把乌鸦砸死了。这时,他发现乌鸦落地的石缝下,淙淙的泉水正在流淌。他喜出望外,跑过去,趴下身子,‘咕噜咕噜’喝了个痛快。
“等他心满意足回到石崖下,去拿他随身带的包裹——啊,他看到什么呢?只见石崖上边有一条大毒蛇,张着嘴,毒液正一滴滴从蛇舌流下……原来,他刚才接的水,是这条蛇的毒液!
“‘乌鸦来救我,我竟打死了它!’那人大哭,用力捶打自己的胸膛。”
“唉!……”汗王再次想起童年时受的冤屈,长叹一声。
他来不及说话,智慧鸟飞走了,再也不回来。

后记:这是一个受冤屈的故事,洋溢着与中原不一样的异域风情。一个母故事套三个子故事,子故事个个精彩,结构可圈可点。
故事里的智慧鸟有何智慧?我以为它要说的是:面对人生的冤屈、悲哀和惨痛,无论多么委屈,多么懊悔,多么痛心,哀叹都于事无补。你要永远保持欢乐,像贝多芬在《欢乐颂》中所表达的那样,像大肚弥勒佛的欢笑所昭示的那样。
诗人张枣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里尔克曾在诗里写:“有何胜利可言,顶住意味着一切。”我少年时抄录过一句格言:“要像野外的树和兽类一样,承受暴风、巨雨、寒流、冰雹、酷暑和闪电,而不言语。”
无论如何,如果你手里有一只智慧鸟,你不要忘记欢笑弥勒的智慧。你要大肚容万事,开口笑纵横。来吧,让我们歌唱欢乐颂,勇敢地往前走,不要在往事中追悔,不要沉溺于悲哀。

本故事参考资料:蒙古民间故事《智慧鸟》。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9 08:12:04
宝物14

四十五里钟2021

一苇 述

开封城外有一座禅院,名叫“十方院”,十方院有一座古铜钟,名叫“四十五里钟”。为什么取这样奇怪的名字呢?这有个故事。
话说这十方院初建成时,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禅院里样样齐备,钟楼也建好了,只单单缺少一口铜钟。
开封的府尹问老方丈:“禅院无钟,禅声不远,为什么不铸一口铜钟呢?是因为缺少资费吗?”
老方丈说:“资费足够了,只是没有好工匠。”
府尹于是贴出告示,十方院要铸铜钟的消息就传开了。
一天清晨,一位身材高大的大师傅领着一帮工匠,来到十方院,找到老方丈:“听说禅院要铸铜钟,这工程我们来做。”
老方丈见他器宇轩昂,话不多却胸有成竹,于是把铸钟的资费交给他。工匠们买来好铜,做了模子,架起火炉,拉起风箱,熔铜铸器……忙活了一个月,终于铸成一口精美的大铜钟。
工匠们把铜钟挂上钟楼,那位大师傅叮嘱老方丈:“钟已经铸好了,不过,得先封起来。你们千万不要急着去撞响它。要等到我离去一百日后再撞,到那时,这个铜钟一定可以声闻天下。”
说完,那大师傅领了手下的工匠,离开寺院,走了。
一日,两日,三日。那老方丈掀开铜钟上的红布幔,越看越觉得铜钟典雅大气,他急切地想要试听钟声,于是吩咐值班的和尚用尽全力,撞响铜钟。
“当——当——当——”
钟响了。
钟声清亮悠扬,越传越远。那会儿,铸铜钟的大师傅正走在朱仙镇一座大板桥上。他听到钟声,叹气说:“唉,老和尚到底没有耐心。钟声只能传到这里了,可惜,可惜!”从开封城的十方院到朱仙镇的大板桥,距离正好四十五里。
从那以后,那座铜钟敲响,方圆四十五里都能听到——再远就听不到了。
所以呢,那口铜钟就被称为“四十五里钟”了。
那位工匠师傅是谁呢?有人说,他就是鲁班师傅。如果那老方丈能等待一百天,待鲁班师傅走遍天下,那口钟的钟声就可以传遍天下。

后记:我喜欢这个故事,它让我想到“作品的完成”。钟铸好了,可是,在敲响之前,它仍然有无限可能。钟声能传多远?一部小说完成,能流传多久?那电影杀青了,将如何流播?……好吧,亲爱的小朋友,这回得讲个道理,你记着,长大后要是成为创作者,作品完成后,你要继续往前走。具体说吧,如果你铸成了一口好钟,不要着急敲响它,先放一放,也许是一种必要。

本故事参考资料:林兰《民间传说》之《昆明的大钟》 江应樑 述;《四十五里钟》 俞琴 述;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7-29 14:45:31
宝物15

红蛛钓大蚌2021

一苇 述


东海有个崇明岛,岛上有一家小酒馆,小酒馆窗外种一丛修竹,窗内长了一只红蜘蛛。店主人爱风雅,只说这一蛛一竹,譬喻“知足常乐”,每每与客人谈笑,都说这只红蜘蛛乃是镇店之宝。
既然是宝,也就养着它,护着它,不让任何人伤害它。
于是乎,那红蜘蛛长呀长,长到酒壶一般大,足足有三斤重。

这天,来了一个江西人,他点了一壶酒,坐在窗前,一边喝酒一边赏玩那只红蜘蛛。酒喝完了,他对店主说:“我出三百两银子,买你这只蜘蛛,怎么样?”
店主吃了一惊:“你买它做什么用?”
起初呢,那江西人不肯说实话:“我不过见它稀奇,买回家养着玩儿。”
店主说:“三百两银不是小数目。但这红蜘蛛乃是镇店之宝,也是我心尖上的爱物,不能卖给你。”
江西人急了:“那么,我出三千两白银,可以买么?”
“三千两么,可以考虑。”店主眉开眼笑,“不过呢,你得告诉我,你拿它做什么用。”
江西人没奈何,只好告诉他:“东海有一只黄金大蚌,你知道吧?它今年该满三千岁了,这大蚌三百年孕育一颗夜明珠,每一颗都是无价之宝。这几天,我听到海底传来‘恒,恒,恒……’的声音,这是大蚌到海岸来寻找食物了。你店里这只红蜘蛛是它最爱吃的,正可以作诱饵,把大蚌钓上来。”
“既然如此,这红蜘蛛我卖给你。”店主说,“你钓到黄金大蚌,可一定要拿来给我看,教我也开开眼界。”
江西人连连应允。不过,他身上没有带足够的银子,约定三天后带钱来取。

当天夜晚,洒馆主人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总想着东海那只黄金大蚌。大蚌三百年孕育一颗夜明珠,三千年应该有十颗,一颗明珠就已价值连城,何况十颗?他越想越激动,越激动越睡不着,于是披衣起床,取来一条长绳,在绳子末端结成一个绳套子,把红蜘蛛套住,然后驾起小船,驶出东海,把红蜘蛛放下水去。
长绳越放越深,店主清晰地听到“恒,恒,恒……”的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突然,绳子往下一沉……
店主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赶紧拉起绳子。可是,绳子空空如也,黄金大蚌没能钓上来,红蜘蛛白白给它吃掉了。“恒,恒,恒”的声音越来越细,越来越弱,后来,就听不见了。

三天后,江西人带了钱来取红蜘蛛,却没看见红蜘蛛。
“老板,你是因为要卖给我,红蜘蛛用笼子装了,对吧?”
“不是,我没福气呀!”店主把整件事情照实说了。
江西人顿足道:“哎呀,太可惜了!早知如此,不如咱俩一起去钓,所得夜明珠,就是和你平分也很好啊!其实,要成功钓到黄金大蚌,得先放一斗米下去,让它吃个半饱;再沉下去一坛酒,使它喝到半醉;最后放红蜘蛛,才能把它钓上来。”
店主人又是跺脚,又是叹息。
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呀!

后记:林兰书中收录的这个故事,文后有一则附记:“据说江西龙虎山上有一个洞,这洞门惟在端午日午时自开一次。这洞里的壁上,都写着天下末见的宝物,并如何取法。江西人在洞门开时,用蜡烛火去照看到了,即到各处去寻觅。故俗传江西人能识宝。”
海岛的小洒店有个红蜘蛛,而海底有个黄金大蚌,这当然是民间故事家奇妙的想像。不过呢,我私底下以为,大海深处的宝贝,还是留在大海深处比较好。所以呢,他们没能钓到黄金大蚌,这结尾一级棒,我十分满意,丁点儿也不遗憾,哈哈哈……

本故事参考资料:林兰《董仙卖雷》之《江西人识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