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2021夏全面修订稿

字数:594378访问原帖 评论数:29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15 17:21:00 更新时间:2021-09-05 00:22:13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0 22:45:35
卖鱼人遇神仙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渔人,屋子不收拾,头脸也不洗,人人叫他张邋遢。那张邋遢穷得四壁空空,渔船早烂了,只剩下一张网。这一天,他饿得睡不着,天没还亮,就抱了旧渔网,到石桥底下捕鱼。

正要撒网,听得桥婆说:“桥公呀,快起床,去把石桥清扫清扫,待会儿八洞神仙要过桥哩!”
那桥公打个呵欠,不愿去:“桥婆呀,你耍懒哩,你自个儿不扫,叫我干嘛?”
桥公桥婆你推我,我推你,吵起架来。
张邋遢听得不耐烦,大吼一声:“别吵啦!你俩好歹是神仙,就为扫地这点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害羞不害羞?”
桥公桥婆枪口一致向外,异口同声说:“哼,张邋遢,臭家伙,懒家伙,你这辈子扫过一天地吗?还好意思说我们呢,你去扫呀!”
话音刚落,递过来一把扫帚。

张邋遢气不过,心里想:“你们以为我扫不来呀?”
他丢下渔网,接过扫帚,跑上石桥,三下五除二,一级一级扫起来。嘿,你还别说,这一回,可是张邋遢生平第一遭扫地,他还扫得蛮认真。刚把石桥扫干净,迎面来了一群人,打头一个老头儿,倒骑在驴背上:“骑着驴儿把桥过,铃儿响丁当,响丁当,响丁当,响丁当,响丁当……”张邋遢甩了扫帚,一把上前扯住:“啊呀,你是张果……”话没说完,张果老伸手朝他一指,张邋遢一屁股坐到石桥边,身子软绵绵动弹不得。眼看汉钟离走过,吕洞宾走过,韩国舅走过,何仙姑走过,再接着,吹笛的韩湘子走过,提花篮的蓝采和走过,张邋遢赌气说:“哼,人人都说神仙好,我说神仙不如我。”
“嘿嘿,怎么不如你?”后头,来了个跛子,那跛子一瘸一拐,手里拄着根铁杖子。
铁杖子往张邋遢跟前一敲,张邋遢当即龙精虎猛跳跃起来,一把扯住他:“他们看不上我哩!我知道你不会,你是铁拐李,真神仙!你带我走吧,以后我跟你修行。”
铁拐李给他拉住,又摆手又摇头:“你搞错了,我不是神仙,刚才过去的那一拔才是。”
“你说你不是神仙,那你打开葫芦,给我一颗仙丹子。”
“哪有什么仙丹子?只有美酒!”铁拐李打开酒葫芦,仰起头,“咕噜咕噜”喝光了,“你瞧,没有!没有!”
“那我跟着你,”张邋遢不肯松手:“你去哪里,我去哪里。”
铁拐李给他缠得没法子,只好站定脚跟,伸手向脊梁搓了几搓,搓下来一团泥球,用两个手掌心团成一颗黑珠子,呵了一口气,递给张邋遢:“去,回你自家去。这是活灵丹,放入水缸去,臭鱼、死蟹、烂虾子都能活过来。”

张邋遢得了那个活灵丹,也就不再纠缠,放开手,让铁拐李走了。
当天他把旧网卖了,挑了两个桶,上街市去收臭鱼死蟹烂虾子,回家一股脑倒入水缸,然后放入活灵丹,伸手探进水里,搅了一搅。
不得了,这一搅,死鱼臭鱼死蟹烂虾子全活了,生龙活虎蹦跳起来。
“啊哈,铁拐李没骗我,果真是颗活灵丹啊!”
从那天起,张邋遢每天到鱼市,低价收购死鱼臭蟹烂虾子,挑回家倒入水缸,放入活灵丹,伸手一搅,便是一缸活河鲜。
那时节正是冬天,张邋遢的鱼虾上市早,新鲜,味道还特别鲜美,因此总能买得好价钱。还没到过年呢,那张邋遢就发了财,卖掉了小水缸,买回来大水缸。

一季过去,四季过去,张邋遢卖鱼出了名,人人追着要他的鱼。城里有一家小鱼行,生意日渐冷淡,没了客人光顾。鱼行三个老板是结拜的兄弟,原本是城中的无赖,他们十分纳闷,一个说:“那个张邋遢,你知道他的鱼哪来的?”
一个说:“没见他进货,也没见他捕鱼。每日只见他收回去臭鱼死蟹烂虾子,挑出来欢蹦猛跳活河鲜。”
一个说:“真是白日见鬼,咱去破了他!”
眼看天黑,三个鱼老板尾随张邋遢回家,只见他把收来的臭鱼死蟹烂虾子倒入大水缸,然后放入一个黑得发光的珠子,伸手一搅,嘴里唱道:“水缸水缸,哐当哐当。死鱼下去变活鱼,活鱼下锅变鲜汤。鲜汤鲜汤,身体健康。”
那三个鱼老板以为水缸是个宝贝,一人捡起个石头,一窝蜂拥入屋,“砰”“砰”“砰”三声,把水缸砸碎了。
鱼蟹虾满地跳,那个黑珠子滚了出来,闪闪生光。
张邋遢一手抓住珠子,一手指着三个无赖,破口大骂:“坏人,恶人,贼人!”
那三人见张邋遢护住黑珠子,知道黑珠子才是宝,一哄而上,围住张邋遢,要抢那个珠子。
张邋遢寡不敌众,情急智生,把那活灵丹往嘴里一塞。但是那三人不肯放过他,一个撬他的牙,一个抠他的嘴,一个扼住他咽喉。张邋遢急得通头大汗,两眼通红,眼看活灵丹保不住,他奋力挣扎,突然就地一滚,咕噜一声,那活灵丹顺着喉咙,滑进他肚子去了。
“活灵丹我吃了,你们怎么着?”
三个无赖鱼老板红了眼,冲上去,你一拳,我一脚,把张邋遢打死了。

那活灵丹是个仙丹,张邋遢肉体凡胎,吃了仙丹,成了活神仙。
到了半夜,他翻了个身,活转来,穿上草鞋,离开家,去到那小鱼行门外。
他说:“开。”门就开了。
他说:“都出来。”三个鱼老板从睡梦中走出来。
他说:“去自首。”三个鱼老板齐刷刷走到县衙,“咚咚咚”打响县衙门口那面鼓。
官差把他们捉住,送到县太爷面前。县太爷问:“你三人清晨击鼓,可有冤情?”
“没有冤情,我们来自首。”
“你们犯了什么罪?”
“我们把张邋遢打死了。”
就在那会儿,张邋遢从外面走进来:“哈哈哈,没有死,成仙了。”
说完,突然不见了。
三个鱼老板磕头磕得像小鸡啄米:“张邋遢,邋遢仙,饶命,饶命啊!”
县太爷把他们关了半年,各打八十大板,放了。

那张邋遢就这样成了神仙,他孤家寡人,邋邋遢遢,随心所欲,九洲四海到处漫游。据说他会给人治病,不论什么病,只要找着他,他从身上搓个泥丸子下来,吃了病准好。

后记:这故事文本众多,钟敬文曾归纳为“卖鱼人遇仙”型。铁拐李从身上搓下个泥丸子送给张邋遢,张邋遢用活灵丹使鱼虾蟹复活,卖出好价钱。济公也有此本领,当然他的丸子另有妙用。这些情节从古中国小市民的市井勾栏生长出来,虽是仙话,却自带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奇幻美妙,鲜活迷人,让人听之忘忧。


本故事参考文本: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之“卖鱼人遇仙”型;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清 乐钧《耳食录》之《捕鱼仙》;程趾祥《此中人语》之《张邋遢》;浙江民间故事《活神仙》;江苏民间故事《张邋遢成仙》、《邋遢仙》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0 23:05:39
神仙15

蚂蚱神2021

一苇 述

大名鼎鼎的张天师,本是河北人,为了讨生活,到山东捉鬼降妖。他本事大呀,妖魔鬼怪渐渐都给他降服、捉净了。这下四海祥瑞,人间清平,张天师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名气大了呢,宅子也跟着大。他那天师府呀,修建得金碧辉煌,高耸入云,差一点就能赶上皇帝的金銮宝殿了。
却说山东有个府官,原本也是河北人,他年岁大了,给朝廷上了一封奏章,请求告老还乡。皇帝通情达理,很快就批准了。那府官卸下任来,摘下官帽,穿上便服,坐上马车回河北,走了一段路,经过天师府。他见天师门第高贵,想起与张天师同是河北老乡,于是停了马车,上前敲门,拜会张天师。

进了天师府,张天师见着老府官,也蛮高兴。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聊了家常,喝了香茶,张天师吩咐仆人准备酒菜。
酒菜还没上桌呢,张天师有要事,得出门——那老府官也很理解,知道这位老乡是个大忙人。
“我这屋子与别处不同,”张天师叮嘱老府官,“你只管吃饭歇息。见着什么奇人怪事,以平常心看待就好,千万不要理会他们。”

说完,张天师走了。
没过多久,饭厅进来两个人,一个端着菜,一个端着酒。端菜那个呢,面黄肌瘦,全身上下没得三两肉,一张薄皮包着骨头;端酒那个呢,却又白又胖,红光满脸,像刚发好的馒头。老府官觉得奇怪,就问那个瘦子:“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瘦子眨巴眨巴眼睛,两颗大大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到脚趾头:“这地方不让我吃饱,饿的。”
“那你呢?怎么却这么胖?”老府官转过头,问那个胖子。
“天师让我吃好、喝好、睡好,养的。”
“哎呀!”老府官愤愤不平起来,“这天师府,怎么这样不公平!”
“有什么办法?法术无情。”瘦子抹了一把泪,又再溢出满满两眶泪。
说话间,两人已把酒菜摆好,退到一旁侍候。

老府官自个儿吃喝,觉得无聊,就招呼瘦子和胖子入席:“你俩也坐下来,陪我喝杯酒。”
胖子连连摆手:“您自个喝,咱不敢乱喝酒。”
“那么,过来吃点菜也好呀!”
瘦子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您自个吃,咱不敢乱吃东西。”
那老府官喝了几杯酒,发起脾气来:“那张天师,看他样子倒还蛮大方,怎么把你们管成这么个样子?”
胖子瘦子只是听着,不敢吭声。
老府官火了,一手把瘦子拉到身边:“你给折磨成这个样子,我还真看不过去。嘿,甭怕他,有我呢!别在这里待了,你跟我回家,我准定包你吃饱吃好,教你长胖长壮实!”
酒足饭饱,老府官怒冲冲领着瘦子,出了天师府。看门的想拦拦不住,只急得干跺脚。老府官带瘦子上了马车,马儿撒开四蹄,车轮子“咕噜咕噜”转,朝河北方向去了。

那马是好马,那车也是好车,一天下来,走了一百多里路。
先说那瘦子,一出天师府,马上变得精神了。第二天,他脸颊长肉了;第三天,他手脚长肉了;第四天,他全身上下都长肉了。在路上走了半个月,瘦子一天比一天胖壮起来。等老府官去到河北地界,瘦子已经长成个壮硕的大胖子。老府官成就感满满当当的,逢人就说,这瘦子在天师府给虐待得不成形,一跟了他,就像枯木逢春,立竿见影,长得如此茁壮硕大。
又走了几天,终于回到老家。他儿子、媳妇、孙子全跑出来迎他,老府官扯着那长胖了的瘦子,对一家人说:“我告诉你们,咱那个老乡张天师啊,真是个怄门货。这人在他家瘦得皮包骨头,一跟我出来,一下子长肥、长壮啦!哈哈,哈哈哈!”
老府官有好几个孙子呢,其中一个眼儿尖,忽然一手指向门前高粱地:“蚂蚱!蚂蚱!好多蚂蚱!”
大伙儿一看,刚才还翠生生的高粱叶子,一下子给吃了个精光,变得光枝秃干。
“天啊,门边高粱都给吃成这样子,田里庄稼岂不全完了?”老府官顾不得风尘仆仆,领起儿孙就往田里跑。可是,哪里还有什么庄稼?铺天盖地全是蚂蚱,庄稼都给吃光啦!

这下可好,河北闹了蝗灾,老百姓只急得望天痛哭。河北官员抓破头皮,哪想得出法子?不多久,告急的文书雪花片儿似的往朝廷飞,堆成厚厚一叠儿,呈送到皇帝面前。
皇帝急急召见张天师:“天师,天师,你不是把蚂蚱神拘禁住了么?干嘛放他到河北害人?”
“有这事?”张天师赶紧回到天师府,召集人丁一查,果然蚂蚱神已不在天师府,给那告老府官带到河北去了。
张天师不敢怠慢,马上带上轰魔霹雳火、照妖宝镜、缚神绳索,驾起风雷,朝河北奔去。那告老府官有名有姓,又有地址,没费神就给找着了。张天师也不请人通告,直接走入老府官家中,只见那蚂蚱神已然胖大得像头肥猪。他手掌一扬,一道轰魔霹雳火打去,那家伙立即扑倒在地,跪在地上求饶。
老府官一看,很不高兴:“张天师,你真不像个人哪!他给你折磨得不成样子,好不容易我带出来养胖了,你又还要捉他回去?”
“呸!你这瞎了眼的烂好人。他是蚂蚱神!你带他回来,害了一河北的老百姓。”
老府官还不相信呢:“好端端是个人,胡说什么蚂蚱神?”
张天师取出照妖宝镜,朝那家伙一照,那蚂蚱神当场现了原形。原来呢,不是个人,却是一只蚂蚱,已经长得小猪一般肥硕了。
蚂蚱神现了原形,两个后腿一弹,就要跳窗逃跑。张天师怎么肯放过它?缚神绳索一甩,当场把它紧紧束缚住,再不能动弹。
张天师收了蚂蚱神,驾起风雷,回山东天师府去了。
河北的蝗灾,这一下子,也就解了。

那告老府官好心办了坏事,十分羞惭,只得把他的俸禄全捐出来,拿去赈助灾民。

后记:这故事,守华老师把它选在他的教材《民间文学作品精选》里头,原文本比较繁复,老府官在天师府碰见蚂蚱神之前,还拨拉了太岁的头。太岁头上动土,那可犯了大忌。后来又遇着个无头鬼。那些情节呀,比我写下的这个文本要复杂得多。
不过呢,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位蚂蚱神,所以单独把这一节取出来,敷衍成这篇故事。
佛家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老子却教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两家表面看来,似乎迥异,但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
作恶当然不行——但是,滥好人,也是不能做的。

本故事参考资料:河北民间故事《张天师与府官》 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作品精选》第108-110页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0 23:41:05
神仙16

董仙卖雷2021

一苇 述

有个董仙,住在城南;有个郭姓,住在城北。
董仙是个孝子,母亲爱吃猪肝,他每日早起到胡屠户家买猪肝;郭姓也是孝子,父亲爱吃猪腰子,他每天清晨到胡屠户家买猪腰子。
两人每天碰面,时间一长,成了知交好友。

郭姓开了一家小酒店,名叫杏花村,董仙经常到店里帮忙,从来不要酬劳。
一天,董仙问郭姓要钱:“给我一百两银子,有急用。”
郭姓马上取出一百两白银给他。
董仙上了一趟街,买回来三十六口大水缸,收购了几千斤油柑子,满满当当装在缸里,用盐腌上。
郭姓见酒店里摆满大缸,就问董仙:“你做这么多盐水油柑子,要做什么用?”
董仙笑嘻嘻说:“这是送给你的礼物。”
过了十多天,城里突然爆发瘟疫,名医都束手无策,但只要服食杏花村的盐水油柑子,病就能痊愈。人们蜂拥而至,排着长队,高价购买那些盐水油柑子。不过三天时间,三十六缸油柑子就卖得干干净净了。
郭姓发了大财,要分钱给董仙。董仙不要,只说:“我今年有要事得外出,想拜托你代我照顾母亲。”
郭姓一口答应:“你我情同手足,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
当天,郭姓把董母接到自己家里奉养,董仙出门去了。

董仙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径直走去城外的新桥,找到一位披头散发的跛脚的乞丐,倒头下拜:“仙人,求你收我为徒,我情愿跟着你修行。”乞丐又是摇头,又是摆手:“我哪里是神仙,不过是垂死的叫化子。走开,走开!”乞丐说着,转身就走。
董仙见他走路时,脚下离地三寸高,知道他确凿无疑是个神仙,于是赶紧跟上去,拉住他的拐杖。
“你要跟我修行,就得听我的话。”乞丐指着新桥下的急流,对董仙说,“来,跟我跳下去。”董仙一点儿也没有迟疑,“扑通”一声跳进江里。可是,很奇怪啊,桥下面不是江河,却是长满奇花异树的一片山坡。
乞丐领着董仙,沿着一条山路朝前走去。走了一程,迎面扑来一头猛虎。董仙毫不畏惧,走到猛虎面前。那猛虎张开血盆大口,把他吞入腹中。但是很奇怪啊,过了虎口,却不是老虎的肚肠,而是一个大灶,灶膛里,烈火熊熊燃烧。
乞丐推他入灶膛,董仙拼尽全力往火里钻。可是很奇怪啊,钻入灶膛,火却没有了,眼前是琼楼玉宇,仙乐在风中飘扬。
乞丐说:“好了,现在你通过考验,成仙了。”
董仙只感觉通体轻盈,浑身舒畅。但是,他忽然想起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如今自己位列仙班,永享长生之乐,但老母亲怎么办?虽说有郭姓奉养,到底不如自己亲身在旁侍候……
这么一想,他的身体骤然变得沉重。
乞丐说:“你尘心未了,还有牵挂。还是先回去吧!”
话音刚落,悠扬仙乐、玉宇琼楼一下子全消失了。董仙发现自己身在高山,身旁全是嶙峋的怪石。
正惊讶,仙人从石洞钻出来,交给他一个漆黑的圆石头:“这里距离你的家乡,已经有三千里路,你要一步一步走回去。神仙身上不带钱,这块雷石呢,倒可以做你的盘缠。你只要拿它往手掌心画一个圆圈,握紧拳头,放开时,便能发出一声霹雳。”
仙人说完,拿拐杖往山石上一顿,霎时间,消失不见了。

董仙拿着那块雷石,在乱石丛中找到一条小路,一步一步走下山,来到一个市镇。眼看天色昏暗,肚子也饿了,怎么解决食宿的问题呢?
他想了想,走到一群人中间,高声吆喝起来:“卖雷!卖雷!一个霹雳一文钱。”
大伙儿觉得奇怪,都围着他看热闹,有个小孩子从裤兜掏出一文钱:“你倒是卖一个雷给我瞧瞧。”
董仙收了钱,用雷石在小孩子的手掌心画了一个小圈圈,吩咐他握紧拳头,然后说:“放开手。”
小孩子舒开手掌,只听得“轰隆”一声,电光闪过,一个霹雳炸开了。
大伙儿觉得有趣,纷纷掏钱,向董仙买雷玩儿。一会儿工夫,董仙就有了足够的饭钱和住宿费。
“卖雷!卖雷!一个霹雳一文钱。”董仙一边卖雷,一边走路,足足走了三个月,才回到杏花村,与母亲团聚。
母子相见,无限欢喜。但是郭姓不在家。为什么呢?原来邻人嫉妒他卖盐水油柑子发家,诬陷他卖私酒,就在董仙回来的前一天,县官把他捉到县衙去了,明日便要提堂审理。
董仙听说这件事,连夜赶往县城,召集了一帮小孩子,每人发一包椰子糖,如此这般教导了一翻。
第二天,县官升堂审案,大伙儿围成一圈看热闹。待到郭姓被提审,正要用刑,董仙轻轻吹了一声口哨,十几个孩子同时舒开拳头,只听得“轰隆!”“轰隆!”……公堂闪电交错,雷声四起,霹雳一个接一个炸开。
县官大人受了贿,心正虚,被这惊雷一吓,当场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清醒过来,只担心上天要惩罚自己,赶紧大声宣判:“今日公堂霹雳,想必这郭姓受了冤屈。现在本官宣判:诬陷者重打三十板子,郭姓无罪释放!”
就这样,郭姓放了出来。
不过呢,到底纸包不住火,过了一段时间,那县官得知董仙雷石的戏法,知道那日受了戏弄,不由得恼羞成怒,就说董仙是个妖人,谣言惑众,把他捉到公堂,不由分说,重重地打了八十大板。
没想到,八十板子打下去,董仙死去了。

郭姓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但是,后来的许多日子,人们仍然看到他在杏花村喝酒,腌盐水油柑子。樵夫们言之凿凿,都说曾经亲眼看见董仙扶着老母亲,在山水间游玩。
直到老母亲过世,董仙才从城中消失。
不过,仍然有外出经商的生意人说起董仙,他们说,曾在千里之外的市集见到董仙卖雷,一个霹雳一文钱——无论董仙去到哪里,总有一帮小孩子跟在他身后。

后记:我读到《董仙卖雷》,就百度“董仙卖雷”,发现董仙实有其人。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董伯华,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福建晋江;性别:男。
又有简介:福建晋江人。善服气炼形,谈微应则验。明成化(1465—1487)年间常来往漳州泉州,能呼风唤雨,又常画雷符。符一张卖钱一文。然必童子乃卖之。藏符於手掌,旋傍耳开之,应声而震人,称为雷师。性至孝,母嗜豪豚,因习屠,后得道术于吴云靖,遂弃去。能书、画,尝书“勤俭”二字,扁其宅,赠所善郭姓者风云雨诸画像。
董仙的故事,就这样在虚虚实实之间流传至今。我最感兴趣的是董仙那块雷石,若小时遇上他,教他在手掌心画一个圈儿,舒开手掌,“轰隆”一声,该有多好玩儿。这个宝贝真说得上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即使只为了保留这件宝物,也有必要整理这篇《董仙卖雷》,对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闽南故事《董仙卖雷》 董瑞龙 采录;《林兰童话》;泉州民间传说《董伯华卖雷》;百度百科《董伯华》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1 00:37:40
神仙17

董永遇仙2021

一苇 述

古时候有个少年,名叫董永,从小失去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到了十五岁,父亲患上重症,董永端茶送水殷勤侍奉,四处借钱为父亲治病,但是重病没能好转,一天清晨,父亲亡故了。
董永悲叹自己命乖福薄,失去父母,又没有兄弟姐妹,从此孤苦伶仃。他心中万分悲痛,眼中泪水流了千行百行。
家中穷苦,父亲死了,不但没有棺木,连装裹的衣物都没有。怎么办呢?董永只好去到“牙人”家中,愿意卖身为奴,埋葬父亲。
有个傅长者,一方面同情他,一方面家人需要仆人,出钱买下了董永。董永用卖身的钱埋葬了父亲,为父亲守墓三日,然后背上包袱,拿了家中仅有的一把雨伞,关上自家茅屋前后两扇竹门,前往傅长者家去做奴仆。

走了几里路,来到一棵槐荫树下。当时天气炎热,董永坐在树下歇息。正擦汗呢,有个女子前来相问:“郎君,你叫什么名字,家住何方,要去何处?”
董永未曾回答,先落下泪来:“我叫董永,家住朗山脚下。因为父亲病死,家中贫困,所以我卖了自己,得钱埋葬了父亲。现在要前往傅长者家,去做他的家奴。”
女子说:“唉,你为什么甘愿背井离乡,去做下贱的奴仆呢?”
“这都是为了报答父亲养育的恩情啊!”
“你一个人孤苦无依,要到富人家做奴仆。我和你,真是同病相怜呢!”女子叹了一口气,在董永身旁坐下,陪董永一起掉眼泪。
“你又是哪里人,要往哪里去?”
“我在家中排行第七,人人叫我七妹,本来家住蓬莱山,来这里投靠亲戚,没想到亲戚都不在了。如今我无依无靠,无处可去,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董永不由得可怜起她来,但是,想要带她一起走呢,又担心自己身世穷苦,连累了她。那女子仿佛看穿他的心事,对他说:“郎君,有缘千里来相会,不如我俩结为夫妇,一同前往傅长者家。只是……只是怕你嫌弃我。”
董永又欢喜又难过:“七妹,你不嫌弃我,我又怎么会嫌弃你?只是我俩萍水相逢,无媒无证,怎么能结为夫妇?”
女子拉着董永,到路边的土地庙前跪下,向土地神叩头礼拜:“土地公公,今日七妹与董永结为夫妇,请为我俩证婚。”
拜过土地神,女子又拉着董永,向槐荫树施礼:“槐荫树,槐荫树,七妹与董永在树下结为夫妇,槐荫树便是我俩的媒人。”
两人在槐荫树下拜过天地,结为夫妇,从此结伴同行。
走出槐荫树,天下起雨来。董永撑开雨伞,夫妻默默走在伞下,双双前往傅长者家。

那傅长者见董永带来一个女子,深感讶异:“董永,你卖身葬父,说你孤身一人无牵无挂,情愿到我家为奴——这件事,我们在牙人家中早已签好契约。现在,站在大门旁边的女子,是怎么回事呢?”
董永说:“她是我的妻子,我不忍心看她一个人孤零零受苦,所以把她带在身边。以后我夫妇两人,一同在主人家为奴。”
傅长者问:“那么,她有什么才能吗?”
七妹走上前来,向傅长者施礼:“我能织锦。如果我用纺织的手艺为董郎赎身,那需要织多少匹锦缎呢?”
傅长者一听很高兴,因为他正需要一位纺织娘。他回帐房计算了一会,出来告诉他们:“当时我花了一千钱买董永人身,你要赎他,得为我织一千匹锦缎。”
“没问题,我从今天开始织吧!”
傅长者让家人把七妹带到纺织房,房间里有十斤蚕丝,三斤彩线,七妹二话没说,坐到织机前织起布来。不一会儿,她就织出七彩的绚丽的锦锻,上面有并蒂的莲花,成双成对的鸳鸯。锦锻织好了,她折叠好,放入箱箧去。
那些锦缎,无论白天黑夜,都散发出朝霞一样的光辉。
七妹只花了一日一夜,就用完那十斤蚕丝和三斤彩线,织成十匹锦缎。
傅长者一家人都十分吃惊,因为一般人不可能织得这么快,更不可能织得这么好。董永又惊奇又欢喜:“娘子啊,我从来没见过谁织锦这么快,这么美,莫非你是织女星下凡?”
七妹笑了:“我哪里比得上织女呢?我只是七夕节礼拜过织女,得到她指点,所以织得比一般女子好些。”
董永以为她开玩笑,对这句话也没有特别在意。当时的风俗,女子为了拥有纺织的巧手,总会在七夕节礼拜天上的织女。
一个月过去了,七妹织成三百匹锦缎,傅长者拿到市上卖,每一匹都卖出了最高的价钱。
就这样,只过了三个月零八天,一千匹锦缎织好了。
傅长者信守承诺,解除了董永的劳役,放他们回家:“董永,你娘子手织的这一千匹锦缎,远远超过为你赎身的价值。我给你十两黄金,你们回家男耕女织,好好过日子。”

董永和七妹辞别傅长者,背起当初的包裹,拿起旧时的雨伞,沿着来时路,走到槐荫树下。七妹走累了,在土地庙前坐下,对董永说:“董郎啊,我身子困乏,心神疲累,很想喝水,你到那边村子讨杯水给我喝。”
董永翻开包裹,找出水杯,水杯旁有一件婴孩的小衣裳,于是他明白了:“娘子,原来你有了身孕,这三个多月,真是难为你啊!”
七妹神情哀伤,虽然怀上孩子,却毫不欢喜。董永以为妻子走累了,连忙到村子去讨水。没过多久,他端了一杯水,摘了一衣襟的枣子和梨子,回到娘子身边。
没想到,娘子一见到枣子和梨子,泪水就流了下来:“枣梨,早离——董郎啊,今天,我们两人缘份尽了。”
“瞎说,今日我俩重获自由,好日子刚刚开头。”
“董郎,实不相瞒,我不是人间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只因为你卖身行孝,感动了天帝,天帝派我下凡,要我织锦百天,用千匹锦缎为你赎身。我见你温厚善良,生出凡心,与你结为夫妇。如今我俩已是恩爱夫妇,我又怀上身孕,但是,百日之期已满,我要回天宫复命了,你教我如何是好?”
七仙女泪落如雨,董永也十分伤感:“能不能请求天帝开恩,让你我夫妇恩爱到白头?”
七仙女摇头叹息:“唉,向来天女思凡,都没有好下场,我不能用我的私心连累你。我要回去了。如果生下女儿,就留在天宫;倘若生下儿子,我将送还给你。你以后定然会富贵发达的。不过,千万不可以泄露天机啊!”
说完,七仙女挥动衣袖,乘云飞升,回归天宫去了。

董永伤心地哭了,回到父母坟前,又痛哭一场。他打扫了房屋,去到荒芜的田园,把田园重新耕种起来。勤勤恳恳种了一季庄稼,赶上天下举孝廉,傅长者向当地官员举荐了董永。为了表彰他卖身葬父,孝感动天,皇帝亲手写了一份诏书,请董永上京城做官,任职“孝廉郎”。
从此,董永留在京城,教导天下人尊长行孝。
第二年春天,百花盛放,董永到郊野踏青游玩,遇见一个紫衫女子,她脸上蒙着一层薄纱,走到董永面前,交给他一个襁褓中的孩子:“董郎,这是我们的孩子董仲,我不能亲自抚育他成人,以后辛苦你了。”
说完,那仙女脚下生云,冉冉升上天空,再见不着踪影。

后来,董永不再想念七仙女,他娶了大户人家的女儿,生活也算美满幸福。一晃过了十一年,董仲长到十一岁,上学堂读书,学堂里的孩子嘲笑他:“有爹生,没娘养。狗杂碎,野东西!”
董仲哭着回家,问父亲:“我亲娘在哪里?我要见我的亲娘!”
董孝廉很为难:“你亲娘是天宫的仙女,如何见得到呢?”
董仲放声大哭:“他们笑我狗杂碎野东西,倘若见不着亲娘,我不要活了!”
当时有个术士在孝廉家中作客,见董仲哭得可怜,就给他十文钱,对他说:“不要急,你从后门出去,到集市上,找卖卜算卦的严君平先生,他不但知道过去未来,还知道天上神仙的踪迹。你娘的事,他准知道。”
董仲拽着十文钱,出了后门,来到集市,找到严君平。
严君平说:“七仙女是神仙,而你是凡人。要见她呢,不是不可能,但要历尽艰辛。”
董仲跪倒在地:“只要能和亲娘见面,就是千难万难,我也不畏惧。”
严君平收下他的十文钱,给他算了一卦,告诉他:“你即刻穿上铁鞋,到昆仑山去,爬上南面山坡,会看到七位仙女在采药——穿紫色衣裳的,就是你的亲娘。”
董仲当即穿上铁鞋,朝昆仑山走去,走了一百零八天,来到昆仑山,攀上南面山坡,果然看到七位仙女在采草药。董仲跑向身穿紫色衣裳的仙女,跪在她脚边:“娘,你把孩儿一个人丢在人间,孩儿好苦哇!”
紫衣仙女把董仲抱在怀里,安慰他,直到他停止哭泣:“孩子,这里是仙界,你是凡人,不可以久留,快走!”
“娘,我千山万水来到你身边,为什么赶我走?”
“要是天帝知道,就会降下罪来,快快回去吧!”紫衣仙女从怀里取出一个金瓶,交给董仲,“这个金瓶给你,你拿去给严君平先生。”
说完,山坡升起祥云,仙女们站在云上,升上高空,不见了。

董仲没办法,只好返回长安,一到长安,他就去找严君平,把金瓶给他看。严君平手握金瓶,翻来覆去地看,赞不绝口:“果然是天宫之物,完美无缺,这是天帝的金火瓶啊!”
他看了一会,打开瓶盖,瓶里突然飞出一团天火,他算卦的家当和能知过去未来的书,一下子烧了个一干二净。
从那时候起,人间再也不能知道天上的事情了。


后记:关注董永的故事很久了,笔记本上像学生时代一样,密密麻麻写满字。
但我一直没有动手写这个故事。我觉得它与牛郎织女相似,缺少自己的特色——直到上个月,看到敦煌《董永变文》。变文后面部分“董仲寻母”和“金瓶天火”的情节生动迷人,我几乎一看到,就马上开始写这则故事。
这则故事的重要主题是亲子关系,这一点跟牛郎织女不一样。在中国文化的意象中,董永跟牛郎完全不同,他不是作为种田好手或浪漫情人被歌颂的——董永是“孝子”典型,他卖身葬父,孝感动天,天仙本是天帝派下来帮他织锦赎身的。
在这个故事里,爱情的绚丽之花只是一个旁枝。旁枝之下,“董仲寻母”是另一个重要的亲子关系。古希腊有著名的寻父故事,奥德修斯十年未归,他的儿子一直在寻找父亲,也许,“寻父”的过程,也是少年寻找成为自己、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力量。
在中国,“寻母”“救母”的故事更普遍一些,除了这里的董仲寻母,还有《宝莲灯》沉香劈山救母——这些“寻母”“救母”故事内在的意义是什么呢?莫非古中国苦难深重的母亲,更需要赤子的救赎?

本故事参考资料:粤剧《天仙配》;黄梅戏《天仙配》;敦煌残卷《董永变文》;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1 11:53:41
神仙18

水母娘娘2021

一苇 述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儿子生了重病,请医吃药总不好,最后,只得听从神婆的建议,从邻村说了个女子柳春英,娶回家做儿媳妇,希望以冲喜的方法,使儿子痊愈。可是呢,事与愿违,媳妇娶回来不久,儿子还是去世了。
婆婆认为那小媳妇害死了她的儿子,把她当作眼中钉、肉中刺,变着法子折磨她。小媳妇做饭、缝衣裳、养猪、喂狗,整日像陀螺一样转,可是,仍然得不到婆婆的欢心。
一日,天还没有亮,婆婆把小媳妇叫醒,对她说:“你的小姑即将出嫁,不能再去挑水了。以后家里的水,都由你来挑。”有什么法子呢?小媳妇只得挑起水桶,去远处的山泉汲水。
好不容易两桶水挑回家中,婆婆走上前,“哗啦”一声,倒掉了后面的一桶。小媳妇泪汪汪问:“那桶水同样清澈功甘甜,为什么不要呢?”
婆婆恶狠狠地说:“哼,你这个人晦气,你身后的水呀,不干净!”小媳妇不能出声,只能默默擦干眼泪,继续去山泉挑水。一天这样,两天这样……转眼过了三年。

这天风和日暖,小媳妇挑水走到半路,遇见一位骑马的老人。老人走了远路,人和马都十分干渴。那匹马看见小媳妇桶里的水,就停下马蹄,不往前走了。老人于是跳下马,招呼她:“这位娘子,能给我一瓢水吗?”
小媳妇心地很好,就放下水桶,在前一桶水舀了一瓢递给老人。老人喝了水,又再请求:“能让我的马也喝一点吗?”小媳妇于是把前一桶水挪出来,给马喝了。可是,马实在太渴了,喝光了前一桶水,还想喝后面的一桶。小媳妇说:“那桶水不吉祥,喝不得的。”老人觉得奇怪,就问她:“水是一样的水,怎么说它不吉祥呢?”
小媳妇不由得涌起了泪水,就从婆婆家娶媳妇冲喜,一直说到挑水只要前一桶,她一边说,一边哭,泪水滴滴嗒嗒落在路边的泥尘上。老人听她说完,不由得十分愤怒:“水是一样的水,哪有吉祥不吉祥的分别,你婆婆胡说八道罢了。”
等马喝完水,老人翻身骑上马背,看那小媳妇又掉头去山泉挑水,就回过头,唤住她,把手中的马鞭递给她,嘱咐她说:“来,这根马鞭子送给你,你回家放入水瓮,用水时只须稍稍提起,水就满了。但是,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否则要发大水,切记,切记!”
小媳妇接过鞭子,说了声“谢谢”,再抬头,老人和马已经不见了。
那几天,恰巧她婆婆回了娘家,小媳妇走入厨房,把那马鞭子放入水瓮。啊呀,只看见清水一波一波从瓮底漫涌上来,她把鞭子轻轻一提,清水随鞭而涨,不一会儿,就有了满满的一瓮清水。
“这真是太好了!”她乐得跳起舞来,舀起半瓢水,尝了一口,那水清冽甘甜,比山泉水还可口些。
她马上走出门去,把这事儿告诉了隔壁的小媳妇:“我家水瓮能自动注满水哩,你来我家挑水,可以少走七八里路哩!”隔壁小媳妇挑了水,又告诉屋前屋后的阿婆媳妇:“春英家的水瓮能自动注满水哩,春英让大伙儿都去挑水,可以少走七八里路哩!”如此一传三,三传十,一村的老婆婆小媳妇都到她家水瓮挑水,再不用起早摸黑走七八里路到山泉去了。

婆婆从娘家回来,看见这情景,十分不高兴。不过呢,她不愿意得罪全村人,就装出喜洋洋的样子,笑吟吟对春英说:“咱家水瓮能生水自满,这真是神仙菩萨的眷顾。这几年你辛苦了,可怜还没有回过娘家呢!明天杀两个鸭子,回去孝敬孝敬爹娘吧。”柳春英听了这话,欢喜得一夜睡不着,第二日天麻麻亮就起身,带了两个鸭子,回娘家去了。
那日太阳升得老高,婆婆才起身,她走近水瓮,见瓮里插着黑乌乌一条马鞭子。“装什么神,弄什么鬼,这是什么肮脏东西?”她气鼓鼓地一伸手,把那马鞭从水瓮拔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一股水瓮粗的水流从瓮口奔涌而出,“哗啦……”“哗啦……”大水冲倒了婆婆,裹着婆婆,转瞬间冲出厨房,冲入巷子,汇入了沟渠。
大水漫起来,婆婆淹死了。
那会儿,春英已回到娘家,回到自己还是姑娘时住的小闺房,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打散头发,正在梳妆。
正梳得好看呢,听见门外有人叫唤:“柳春英,你婆婆家发大水了!”
春英一听,马上猜到婆婆把马鞭子拉出了水瓮。情急之下,赶不及把头梳好,一手握着头发稍儿,一手执着木梳,拔腿就往婆家跑。
她逆着水,入了厨房,只见瓮里大水“哗啦啦”喷涌而出。她急中生智,掀起锅盖子,往瓮口处一盖,然后奋身一跃,坐了上去。说来奇怪,柳春英坐到瓮上之后,水势顿时缓了下来,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从锅盖子底下不息地往外流。
村里的大水退了下去,人们顺着那股流水,走进柳春英家厨房,只见她端庄地坐在水瓮上,一手拿木梳,一手挽住打散的头发,正安详地梳头。
“春英。”邻家小媳妇唤她。
可是,她一动也不动,也不答话。走近一看,原来春英已经坐化,变成了一尊石头人。

柳春英永远不会再变老了,她身下的水瓮成了一个泉眼,清泉年复一年不息地流淌,滋养着附近的土地与村庄。于是,人们把这眼泉,唤作“难老泉”;又给柳春英盖了庙子,尊她为“水母娘娘”。

后记:前年去参加希望社一个读书活动,千里迢迢到了太原,时间已然很紧迫,我硬要在飞机起飞前跑进晋祠,看了看水母宫和难老泉。为什么一定要去看难老泉呢,只因我念书那会儿,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难老泉》,文中提到过这个故事,魔鞭出水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怎么都忘不了。
这段时间读林兰童话,《三个愿望》一书收入了一篇署名“绍年”的《水母》,这篇故事的核心情节与柳春英故事完全一样,但并没有把水母娘娘的故事绑定在晋祠。我上网搜索“水母娘娘”,网上的故事,也有两则与晋祠难老泉无关。
由此可见,这个故事曾经在中华大地广泛流传,并非太原所独有。

本故事参考文本:《林兰童话》;《水母》绍年 记;汪曾祺《水母》;吴伯箫《难老泉》;百度百科《水母娘娘》;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1 14:25:32
神仙19

水淹泗州城2021

一苇 述

先说明太祖朱元璋,他坐了江山,一心想保大明朝千秋万载一统山河,于是命令军师刘伯温修筑南京城。
刘伯温领了圣旨,说修就修,这一修,修到南城门。

南门有一汪水塘,那水塘十分古怪。怎么个古怪法呢?一担泥土填下去,“咕隆”一声,沉下去,没影了;再一担石头填下去,“咕隆”一声,又沉下去,没影了。这么着,也不知道填了几千几万担土石,那水塘子呢,像个无底洞,怎么填也填不满。
筑城的木石师傅说:“刘军师,这水塘总填不满,咱绕开它吧!”
“且慢,待我看看。”
刘伯温绕着那个水塘子,一圈一圈地走,一圈一圈地看。他整整观察了七天七夜,总算搞明白了。原来,那水塘底下有一个水眼子,水眼子里住着个水母娘娘,惟有把水眼子堵死,把水母娘娘关住,南京城才能筑起来。
皇帝急了:“刘爱卿,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办法倒是有一个。第一,陛下得找到一个叫‘田德满’的人;第二,陛下得问财神爷沈万三借聚宝盆。”
这世上,哪有皇帝办不到的事?没多久,皇帝就找到一个叫“田德满”的小伙子,问沈万三借来了聚宝盆。
刘伯温往聚宝盆放了一块土,让田德满托起聚宝盆,一步一步,走到水里去。
越走越深,一直走到水塘底,水眼子起了个漩涡,把那田德满连人带盆吸了进去。聚宝盆是个宝,一入水眼,盆里的泥块不断增长,越积越多,终于把水眼子填满了。
就这样,南京城漂漂亮亮建了起来。因为填了个聚宝盆,所以呢,南京的南城门直到现在还叫“聚宝门”。

咱不说刘伯温把南京城修得壮丽辉煌,单说那位水母娘娘,她见田德满托了聚宝盆进来,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没等水眼子堵死,“呼”一下,她飞了出来。
不巧,那天阳光猛烈,那水母娘娘在空中飞,把眼睛晒伤了。她迷迷糊糊看不清,好不容易来到泗州城,偷偷降落到一棵老槐树下,躲进水井里休养。
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水母娘娘变成一个老渔婆,提了一篮子鱼,到街市去卖,想要挣几个钱买药吃。
那泗州城民风恶劣,百姓贪心,一个个又懒又馋,他们欺负老渔婆眼睛看不见,一哄而上,抢走她的鱼,却一个钱都不给她。
没法子,水母娘娘只好在泗洲乞讨。一天傍晚,她讨到一家药店,那药店的小伙计是个孝子,看老渔婆眼睛不好,想起自己目盲的母亲,连忙扶水母娘娘坐下,安顿她吃晚饭,又送给她一罐杞菊地黄丸:“老妈妈,我看你眼睛不是真瞎,只是晒坏了,吃些地黄丸,兴许就好了。”
水母娘娘说:“天黑我看不清路,你扶我回家。”
小伙计扶起水母娘娘,一步一步,走到老槐树下,水母娘娘对他说:“这泗洲城的人,良心都是黑的。等我养好眼睛,养足精神,一定要淹了这座城,以发泄心头的愤恨!但是呢,你是个好孩子,我要救你。北城有座城隍庙,庙前有对石狮子,你每天清早去看它一眼,如果石狮子眼睛流血,就是要发大水了,到时赶紧背起你娘,往高处跑。这事儿你自个儿知道就好,不要告诉别人。”
说完,水母娘娘跳入水井,不见了。

小伙计很害怕,每天清晨总要拐到北门城隍庙看一看,才到药店上班。
有个卖猪肉的,见他每天来看城隍庙,就扬起杀猪刀,问他:“你每天跑这儿来,看什么?快说,不说宰了你!”
小伙计经不住吓,就照实说了:“我望这对石头狮子哩,哪天石狮子眼睛流血,哪天就要发大水。”
“傻小子,这话儿,谁说的?”
“一个乞讨的老渔婆。”
“哈哈哈,太荒谬啦!”
第二天清晨,那屠夫杀了猪,想要捉弄小伙计,就跑到城隍庙前,把手上的猪血抹到石狮子眼睛上,抹完,屠夫大笑着,卖猪肉去了。
那小伙计跑来一看,不得了,石狮子眼睛流血啦!
他急急跑回家,背起老母亲就往高处跑。
刚跑上山丘,大水哗哗哗从泗州城地底下涌出来。
那会儿,县令刚刚升堂,一个小吏跑进来,高声说:“老爷,不得了啦,发大水啦,咱泗洲城在向下沉!”
县令看着小吏,吃惊地站起身:“咦,你怎么一下子变成鱼了?”
小吏看看自己,又看看县令:“大人,不但我呀,你也变成鱼了。”
大水继续喷涌出来,泗洲城继续向下沉。水越来越大,城越来越深。终于,大水淹没了县衙,淹没了街市,泗洲城沉入水底,城里的人都变成了游鱼。

只有药店小伙计和他的母亲跑到高处,逃过了这一劫。

后记:按刘锡诚老师的说法,这个故事属于中国洪水神话传说之“沉城型”。这型故事包涵着一个流传广远的故事群。
单纯的“城陷为湖”故事比较简约,我综合了“聚宝盆填水眼子”、“神仙惩恶城”、“惟孝子得救”“石狮子眼红”“城陷为湖”“城中人变鱼”几个故事元素,做成这篇故事。
讲给孩子听,孩子以为最为生动迷人的,是城中人变鱼那一节。而我的趣味,正与他一般同。

本故事参考文本: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刘锡诚《留住那份最古老的乡愁》;江苏淮安民间故事《水淹泗州城》 王步生 讲述 华士明 陈民牛 采录;古嘉兴故事《城陷为湖》;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1 14:53:28
神仙20

月下老人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大户人家的子弟,名叫韦固,风华正茂,模样英俊,也博学有才华。
因为父母去世得早,韦固渴望早日娶妻成家。但是,不知道什么缘故,好几次请媒人说亲,都没有成功。

有一回,一位同窗跟他说起清河司马潘昉的女儿。
“潘小姐美貌贤惠,又有才情,尤其喜好琴棋书画,和你正是天生一对。如今她正客居宋城。宋城不远,你何不前去拜访求亲?”
韦固一听,心动不已。
他即刻备好礼物,快马加鞭,去宋城求婚。
来到宋城,韦固在城南一家客栈住下。一住下,约好的媒人就推门来访:“韦公子,你来得正是时候。明日清晨,潘小姐要到西山兴龙寺上香祈福。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可以假装偶遇,去和她相会。”
当晚,韦固心如撞鹿,想到明日的相见,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到了下半夜,月亮走到西窗,月光如同清水,又明亮又空灵。韦固心思纷繁激动,干脆不睡了。他披衣起床,沿着宋城的街道,从城南走向城西。
那时明月西斜,街道上空荡无人,万籁安然寂静,他只听见自己的布鞋踏在青石路上,发出轻轻的“踢踏”“踢踏”的声音。
韦固走过一条长街,又转入另一条长街,在前方街道的转弯处,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看上去很老了,头发、眉毛、胡须皆已花白,在月亮下闪着银光。他坐在石阶上,背靠大布袋,手里拿着一束红线,正翻阅一本厚厚的大书。月亮照亮书页,韦固心念一动,忽然很想看一看那本书。
他凑近前去看——但是,书里的文字他竟然不认识:“老人家,这是什么书?我从小好学,也算博览群书,西域文字、梵文我都精通,这字却是不懂得。”
老人笑了:“这不是人世间的书,你当然看不懂。”
“不是人世间的书——那,是天书么?”
“这部书,是天下的姻缘书。我呢,便是主管男女姻缘的月下老人。”
韦固一听,内心欢喜,他一揖到地:“小生韦固,正打算向潘家小姐求婚。月下老人,这姻缘能成么?”
月老摇摇头:“韦公子,今夜你还是省心安睡为好。你的缘分很遥远,要结婚还得再等十四年——实话告诉你,你的妻子如今才刚满三岁,她十七岁跟你成婚。”
韦固欢悦的神情渐渐消散:“我等不得十四年。月下老人,这命定的姻缘,就不能改变么?”
月老举起手中的红线,对他说:“我这束红线,专门牵系人世间夫妇的姻缘。不管是否生在仇敌之家,也不管身份贵贱悬殊,抑或相隔天涯海角,只要被红线牵系,就总要成为夫妻。韦公子,你的脚踝已被红线束缚,又何必徒劳往返,去别处求婚?”
韦固问:“那么,请告诉我,我的妻子现在身在何处?家世又如何?”
“倒是不远。你的妻子,她就在这座城中。”
“哦——”韦固急忙追问,“我可以见见她吗?”
这时明月西沉,漫漫长夜眼看就要过去。月下老人合上姻缘天书,背起大布袋,对韦固说:“你跟我来。”
“我不去。我已跟人约好,要在西山兴龙寺会面。”
韦固朝西山走去,月下老人与他一道前行。两人去到西山,天色已明亮。韦固在兴龙寺前等了很久,没能等到潘家的小姐。

终于,韦固不再等待,转身走入街市,街市人来人往,他感到异常孤独,茫茫然仿佛失了奇珍异宝。等他走到南城的菜市场,月下老人忽然伸出手,指了指路边的菜摊子:“看,那个三岁女孩儿,就是你未来的妻子。”
菜摊子上,卖菜的老婆子满面愁容,瞎了一只眼,衣服上打满补丁,怀中没错是抱着一个小女孩儿,那孩子正在啜泣,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韦固久久地注视着菜摊子,看着他命中注定的姻缘。突然,他发起怒来,目露凶光:“我不要这姻缘!我要杀了她,她就不可能成为我妻子!”

月下老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韦固四处张望,再找不着那老神仙的影子。他发狂般奔回客栈,磨快了他的佩刀,对仆人说:“现在,你去菜市场,杀掉城南菜摊子瞎眼婆子怀里抱着的那个小女孩,我给你一万个钱。”
那仆人素来凶悍蛮横,也不多问,接过钱,取过刀,出去了。

后来,韦固做过很多事,遇过很多人,他辗转流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每到一处,总想寻找合适的姑娘结婚,成家立业。但是,也不知道什么缘故,他的婚姻总是不能成功。
过了十四年,韦固在刺史王泰手下当官。王泰赏识他的才能,把女儿许配给他。王小姐才十七岁,容貌娇艳美丽,性情温柔和顺,从小熟读诗书,与韦固很谈得来。韦固对这门婚姻十分满意,夫妻俩相依相爱,感情越来越好。
不过,有件事情他一直觉得奇怪——妻子眉心上总是贴着一块花钿,就连卸妆梳洗都不肯取下来。
一天清晨,韦固忍不住问她:“娘子,你眉心这块花钿从来不肯取下,莫非是个永难忘记的纪念?”
他的妻子一脸凄然,再抬起头,已是满眼泪水:“一直不曾告诉你,我只是刺史大人的侄女,并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我父亲曾任宋城县令,因为患病,死在任上。祸不单行,母亲和兄长也相继亡故了。那时候我才三岁,幸好有奶娘陈氏抚育,带我住在城南的田庄,每日卖菜,艰难度日。没想到,有一天,突然有个恶徒举刀冲来,无端端刺了我一刀。虽大难不死,但刀痕至今仍在,只能用花钿遮掩。”
韦固听完,紧紧地拥抱他的妻子。他轻轻抹去她的泪水,陷入了深思。终于,他问道:“奶娘陈氏,有一只眼是瞎的,对么?”
“对——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个刺杀你的恶徒,其实是我的仆人。那一回,是我指使他去杀你……”
妻子大吃一惊,追问前因后果。
韦固愧对妻子,就将那时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讲述出来。妻子一味哭泣,然而,她终于原谅了他。

明白种种因缘之后,韦固对妻子更加体贴怜爱。为了感激月下老人苦心牵线,韦固夫妇请人雕塑了月老的神像,每日烧香礼拜。
天下人听说了这个故事,就在天下各处修建月老的神祠,供有情人礼拜祈福。要是你到月老祠去,会看到祠堂大门有一副对联,它是这样写的: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为眷属;
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后记:本质上,我信奉所有的神灵。是的我知道,在内心潜意识的至深处,每位神灵都至关重要。
对于月老,我既感觉亲切,又觉得敬畏。月下老人,真的很老了。他头发花白,慈眉善目——不过,由于老眼昏花,又总在夜间工作,虽有月光照明,实在不能看得很清楚。因而姻婚这件事,虽说月老撮合时都出于好心,但仍然不免时时好心办了坏事。
月老的工作其实有趣,翻阅姻缘书,看世间忙碌奔波的小人儿,把男女捉对成双,用扯不断的红线系住他们的脚踝。这么一系,便说千里姻缘一线牵,不管这两人投胎何处,年岁相差几何,性情是否一致,都走不脱了。你活在人世间,命中注定有人与你有缘,要与你成为亲眷,在人类孤苦的命运里,这是月老的慈悲。
至于你乐意不乐意,喜欢不喜欢,不在月老的考虑范围。
红线绊足的姻缘,跟许多古典事物相似,美丽,无奈,又不自由。韦固曾经以暴力反抗过——话说我第一次读《定婚店》时,对他很有意见,你嫌弃那女孩,不要娶她就是,何苦置人于死地?可是,这回再读,不由觉出深深的悲哀。在那一刻,人窥见了命运——人知道他躲不过这命运。人自己的命运,根本无法由自己主宰。面对不能接受的命运,首先想到反抗而不是逆来顺受,也是人之本能吧?
再往下,看看逆来顺受如何成为可能。
拔刀相见之后,人,身世浮沉雨打萍;而命运,却仍然按部就班。十四年后,韦固娶妻,妻子是大家闺秀,门弟高贵,年轻美貌,甚有才情,韦固对这婚姻可谓合心合意。只是韦夫人眉心总是贴个花钿。他以为另有私情,追问才知道,原来,妻子正是当年月老指称的三岁小女孩啊。
你瞧,命运根本无可逃脱。
不过,这个故事说,命运在你恭顺地接受它时,也是会给你好处的。
这么一来,胡萝卜加大棒,人还能说什么呢?凡人如你我,便只得低下头,迈开蹄子向前跑——沿着命运设定的方向。

本故事参考资料:唐 李复言《定婚店》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1 17:37:24
神仙22

二郎担山捉太阳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一阵子,天上有七个太阳。
七个太阳像七个车轮子,那一个还没落下去,这一个就已升起来,金灿灿,明晃晃,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又睡不着觉儿。

二郎说:“太阳们这样子无法无天,可真不行。等我去捉住它们。”
二郎穿起飞虎靴,领了哮天犬,跨上高山。他伸手逮住一个太阳,往胳肢窝一夹;又去捉住第二个太阳,再往胳肢窝一夹。可是啊,这方法不奏效,夹住后一个呢,前一个逃跑了。二郎累得气喘吁吁,七个太阳乐得哈哈大笑。

“不行,得另想办法。”二郎砍下一株毛竹,削成竹蔑条,编成一个竹笼子。他提着竹笼子,吹响口哨,从一座高山跨到另一座高山,去捉那些调皮捣蛋的太阳。
这一回,哮天犬跑上天,帮了大忙,它叼来一个太阳,又叼来一个太阳,没过多久,七个太阳全给二郎捉住,关入竹笼去了。
“哈哈,这回跑不脱啦!”
二郎关上竹笼门,提着七个太阳,大步走下山。
可是呢,太阳是火球啊,你喷一朵火焰花,我吐一条火舌子,“篷”一声,竹笼给烧了个干净,七个太阳又再跑上天,嘻嘻哈哈,活蹦乱跳。

二郎又生气,又疲惫,脚底下硌得慌,简直都走不动路了。他就地坐下,脱下飞虎靴,用力磕了磕,把里头的泥块和石砾全倒出来。
这一倒,不得了,泥块变成了大土山,石砾变成了大石山。数一数,不多不少,正好六座大山。
“有办法了!”二郎一拍脑壳,抽出三尖两刃刀,一挥刀,砍下一棵老杨树,做成一根扁担;再挥刀,砍下两株毛竹,编成两个大箩筐。他搬起那六座大山,放入箩筐里头。
一切准备妥当,二郎挑起担子,又去捕捉太阳。
这一回,他每捉住一个太阳,就把它按在地上,然后搬起一座大山,把太阳压在山底下。
二郎从东赶往西,又从南赶往北,箩筐里头的六座大山全用完了。可是呢,天上的太阳还有一个。
二郎大吼一声:“呔!哪里跑?”
最后一个太阳吓得直发抖,不等二郎来捉,“骨碌”一声打个滚儿,躲了起来,看不见了。

“太阳,太阳,你在哪儿?”二郎一边走,一边唤,寻了半天没寻着。
一个农夫扛着锄头,迎面走过来:“你找太阳呀,我告诉你吧!那边田头有棵马齿苋,叶子底下躲着个太阳,在哭哩!我问它为啥哭,它说:‘我的六个哥哥,全给二郎用山头压住了。我可不要压在山底下呀!’”
二郎一听高兴了:“只剩一个啦,我饶了它罢!你找它出来,我有话对它说。”
农夫走到马齿苋跟前,把太阳唤出来。
二郎说:“我不捉你了,但你要听话,清晨从东边出,傍晚往西边落。人要定时休息,你也要按时作息呀!”
太阳连忙点头应允,回到天上去了。

最后剩下来的太阳,一直没有忘记马齿苋的庇护之恩,为了报答马齿苋,让它的叶子长得肥厚,杆子长得壮实。三伏暑热天,哪怕晒瘪了,马齿苋照样能还魂。

后记:二郎担山捉太阳的故事,九洲四海流传广远。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几乎每一卷,都收录有这个故事,个个地方讲得有声有色。因为如此鲜活流传,老奶奶爱讲,小娃娃爱听,所以传着传着,它脱去了神话的意味,演变成一个低幼孩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

本故事参考文本:民间故事《二郎捉太阳的故事》 金烽 采录;浙江金华民间故事《马齿苋为啥晒不死》 齐正 讲述 叶继绿采录;北京民间故事《二郎担山捉太阳》 王月珍 讲述 蔺再山 采录;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1 17:55:36
神仙23

碧霞神女绣鞋取泰山2021

一苇 述

碧霞元君原本不住在泰山,她住在天宫,与众神女在一起——她出身高贵,是天帝最聪慧的女儿。
一日,碧霞神女腾云驾雾,畅游大好河山。她来到齐鲁大地,见泰山巍峨壮阔,奇峰秀水,草木清荣,只觉美不胜收。她流连忘返,深深爱上了泰山。
“我一定要得到泰山。没错,这就是我的山。我要永远居住在这里。”

碧霞神女回到天宫,向天帝诉说自己的心愿。
天帝对她说:“泰山确实是个好地方。不过,我听说弥勒也看中了那里。泰山只有一座,难容两位神主。咱家好女不与男斗,别与他争锋,泰山让给他吧!”
碧霞神女向来骄傲,抿嘴一笑,秀眉一扬:“我才不怕他。到时比武定输赢,怎么样?”
天帝想了想:“大姑娘打架终归要吃亏,我来定个规矩。向来先到者先得。你与弥勒,谁能证明自己先到泰山,谁就是泰山神。”
弥勒一心想要独占泰山,听闻天帝这话,马不停蹄就往泰山赶。他来到泰山绝顶,见山顶有棵松树,就在松树下挖起三尺泥土,埋下一只木鱼。

碧霞神女长着一双慧眼,弥勒一举一动,她可都看得清清楚楚。
等弥勒埋好木鱼,离开了泰山,碧霞神女立即驾起祥云,乘坐仙风,去到山顶那棵松树下。她先把弥勒的木鱼挖出来,放到一旁,又再向下挖起三尺泥土。
“弥勒埋木鱼,我埋什么好呢?”
碧霞神女凝神细想了一会儿,脱下一只绣花鞋,放入土坑去:“从此刻起,我与泰山,休戚与共,血脉相连。”
神女埋好绣花鞋,往土坑填了三尺泥土,把弥勒的木鱼放回原处,再填上三尺泥土。
一切收拾停当,神女内心喜悦。她舍不得离开泰山,就光着一只脚,穿着一只鞋,在山间游玩。
她在山上走出一条路又一条路,架起一座桥又一座桥,她给每一条路、每一座桥起名字:“你叫翔凤路,你叫飞龙路,你叫云步桥……”
接着,她给山峰起名字,给石头起名字,给泉水起名字:“你叫天烛峰,你叫醉心石,你叫洗鹤泉……”
后来她困倦了,在山上睡着了。
泰山云深树茂,也不知道神女酣睡于何处。

第二天,天帝请来姜太公,率领众神来到泰山之巅,商量册封泰山神事宜。弥勒站出来说:“这事不用商量,自古先到者先得。我是第一个到泰山的,泰山神非我莫属!”
姜太公摇了摇杏黄旗,问道:“你说你第一个到泰山,有什么证据吗?”
弥勒从松树下挖出一只木鱼:“瞧,这个木鱼可以作证。”他手举木鱼,得意洋洋,向众神展示。
众神纷纷点头,姜太公见那木鱼确凿是弥勒的木鱼,就要封弥勒为泰山神。
就在这时,碧霞神女迎着朝晖,从云雾缭绕的山林跑出来:“我比弥勒先到,我才是泰山神!”
“你说你先到,空口无凭呀!”
“就凭我的绣花鞋。”碧霞神女朝那土坑继续挖,又再掘起三尺泥土,果然挖出来一只绣花鞋。
弥勒一看,傻眼啦!
众神说:“弥勒木鱼浅,神女花鞋深——可见神女先到。”
“众神言之有理。”姜太公挥动杏黄旗,封定了泰山神:“从今天起,碧霞神女就是泰山神,全名号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封了泰山神,没房子住可不行。碧霞元君邀来鲁班师傅,请他在泰山修一座宫殿。鲁班师傅技艺精湛,花了九年工夫,建成巧夺天工的碧霞祠。
从此,碧霞元君坐镇泰山,保佑贫者富裕、病者安康,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成长。她以大爱庇佑众生,永远有求必应。
天长日久,百姓都亲切地唤她“泰山奶奶”。


后记:这两年我总看画蛇兄博客,冬见碧霞祠白雪纷飞,春见碧霞祠百花盛开,雾霭清澈如流水,朝晖灿烂胜黄金。今年初春遇寒生病,沉疴日重,画蛇兄笑言到碧霞祠为我上香祈福。定然是得到了泰山奶奶庇佑,不久病得痊愈,而生活中的种种艰辛之处,竟亦慢慢转好。
为此我无限感恩。
述写这个故事,内心只觉得满怀喜悦,山水有情。
泰山为五岳之首,要说文化意象,他应该是男性的。说阴阳么,泰山亦应属阳。可是呢,泰山神却是一位女神。她不是清纯清澈的少女神(绝对曾经是,所以在故事里,从少女时代讲起),而是厚德载物的大女神,心襟阔大而能生出源源不绝之大爱。
碧霞元君意象与我心中的“地母”意象相似,她直接抵达生命丰厚深邃的本质。
“纯阳”再强大,也是片面的。因此,泰山需要一位类似地母的女神。有了碧霞元君,泰山才完整。我猜想,碧霞元君崇拜,源于泰山对自身完整的渴望。
回到这故事本身,弥勒埋下木鱼,其实寓意明显,他希望对泰山施加佛文化的影响。这种努力,是历代佛教徒曾付出过的,它是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投影。
然而,碧霞神女埋下她带着体温的绣花鞋,她这一努力,把泰山主体文化挽回到中华原生文明的怀抱——惟其如此,泰山才当得上五岳之首,中华群山至尊。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守华《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泰安民间故事《碧霞元君占泰山》(陶阳 吴绵 徐纪民);《碧霞元君坐泰山》(李宝君);《碧霞元君的来历》;《碧霞元君智取泰山》;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2 07:58:18
神仙24

歌仙刘三妹2021

一苇 述


岭南人刘三妹,传说是黄鹂鸟托生,天生会唱歌。才两三岁,别家孩子还在学说话,她就“伊伊呀呀”唱起来。
她唱什么呢?
看到小公鸡,她要跑去捉,一边捉,一边唱:“鸡公仔,尾婆娑;三岁孩童会唱歌,无需爹娘来教我。”
看到萤火虫,她要跑去追,一边追,一边唱:“萤火虫,吊灯笼;一时飞到桃树下,一时飞到草丛中。”
晴天她唱歌,雨天她也唱歌:“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买,阿嫂出街着花鞋……”
七岁那年,三妹跟随二哥进学堂读书开蒙,诗词曲赋过目不忘,诸子百家一通百通,二哥作诗,三妹作歌——无论指定什么题目,她总能立即作成一支歌,冲口唱出来,歌声啘啭,韵律悠扬,远近乡邻都爱听她唱歌,人人唤她“歌仙神童”。

一年又一年,三妹长大了,模样儿越长越水灵,歌儿越唱越神奇。
十二岁那年春天,三月三,禾苗正长得青绿喜人,突然间,铺天盖地飞来一片蝗虫,如云如海,雨点一般密砸砸扑向水稻田。那会儿,三妹正在窗边梳头,见蝗虫袭来,她把半成的辫子甩开,来不及穿上绣花鞋,一手抓起铜锣,赤脚就奔向水稻田,她一边敲锣,一边跳舞,一边唱歌:

蝗虫蝗虫你莫狂,
山歌似火烧你肠,
敲锣打鼓索你命,
锣鼓声中虫死光!

她仿佛着了魔,歌也有了神力,歌声锣声传到哪里,哪里的蝗虫便落地死亡。一时间,人们纷纷学着她的样子,披散头发,敲锣打鼓,高声歌唱,狂歌乱舞,到田间驱赶蝗虫。
蝗虫死的死,飞的飞,不一会儿,就消光灭净了……
就这样,庄稼保住了。
后来,为了纪念刘三妹驱逐蝗虫的功绩,人们在田间建起“刘三庙”,每年三月三,人们在庙里庙外挂起灯笼,敲锣打鼓,唱歌跳舞,抬起刘三妹的人偶列队游街——这种活动叫“跳刘三”,也叫“跳禾楼”,据说可以驱逐虫灾,催促禾稻生长,保佑五谷丰登。

后来的故事还很长,咱以后再讲,先讲刘三妹。十四岁那年,夏天,六月六,三妹坐在溪边大榕树下绩麻。当时骄阳似火,天气酷热,虽然在树荫里,但绩麻碗里的水很快蒸干了,三妹到井边打水,然而天时旱,水位低,打不上水来。
三妹一手抱起麻篮子,一手端起绩麻碗,朝白云山走去。走过水稻田,看见田地干涸,稻叶病蔫蔫地低垂下来;走过菜地,看见菜叶枯黄,干得直冒烟。种田人架起水车子,可是河涌几乎见了底,根本抽不上水。
三妹加快脚步往山上走,来到云雾缭绕的地方,放下麻篮子,双手捧起绩麻碗,高高举上头顶,清了清歌喉,放声歌唱:

三妹绩麻一碗水,
一碗水来润禾菜。
山歌招得雨云聚,
水满田畴好雨来。

三妹的歌声有神力,天上的雨云听得召唤,不再四海云游,纷纷朝她飞来。
不一会儿,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三妹的绩麻碗水满了,庄稼地水满田畴,干旱解除了。
刘三妹唱歌引雨的模样留在山上,化为一块石头,她用过的麻篮子、绩麻碗也成为山上的神迹。
后来,白云山也被称为“三妹山”,又叫“刘三妹”。
每逢久旱不雨,人们总要上三妹山祈请刘三妹唱歌引雨,据说祈求过后,清亮的歌声就会在山间响起,云雾缭绕,雨云密布,接着便会下雨,十分灵验。

后来的故事还很长,咱以后再讲,只说刘三妹。白云一晃,黄月一晃,三妹十六岁了。媒人踏破了刘家的门槛,然而三妹不肯嫁人:

天下才俊多如云,
我只嫁与唱歌人。
除非有人对歌赢了我,
否则我呀,不结婚!

于是乎,远远近近,方圆百里地,青年男子为了追求刘三妹,纷纷学会了唱歌。可是,山歌对唱,哪个唱得过刘三妹?
罗隐秀才听说刘三妹又美貌似仙女,慧质兰心有才情,不由得生出爱慕之心,心想:“刘三妹不过是农家娃子,又是女流之辈,凭借一点小聪明,能唱几句俚野俗歌,算什么真本事?山野农夫唱不过她,我罗隐秀才饱读诗书,难道也比不上她吗?我要用诗歌压倒她,娶她当老婆。”
罗隐秀才收集天下歌书,足足装了九八七十二箩,全搬到木船上,然后他驾起木船,沿着江流,来找刘三妹对歌。
那会儿,三妹正在岸边洗衣裳,罗隐秀才见她清秀,找她搭话儿:“小姑娘,听说这地方有个会唱歌的刘三妹,她在哪儿呀?我满载一船歌书,来找她对歌哩!”
三妹放下手里的衣裳,站在长满芦苇的浅水里,瞅着罗隐秀才,笑盈盈唱了一支歌:

水边正是刘三妹,
请问阿哥哪里来?
自古山歌从口出,
哪有船装水载来?

罗隐秀才脸涨得通红,他翻遍一船歌书,找不到一支歌对答,不由得恼羞成怒,把七十二箩歌书全推进水里,掉转船头,回去了。

刘三妹日也唱歌,夜也唱歌,名声越来越大,找她赛歌的人越来越多。刘二哥不高兴了,板起脸,训斥三妹说:“三妹,你是大姑娘了,和陌生男人唱歌是不知羞耻,更是伤风败俗!从今日起,再不许你唱歌了。”
三妹笑盈盈用歌回答他:

心中有座仙歌库,
山歌奔涌如江河。
宁愿三日不吃饭,
不肯一日不唱歌!

刘二哥恼了:“你再不听,我明儿请官府来禁歌!”
三妹还是笑盈盈用歌回答他:

天上大星管小星,
地上元帅管总兵。
只有知州管知县,
谁能管我唱歌人?

刘二哥对答不上来,就跟妹妹打赌:“我不跟你耍嘴皮子,我们干活定输赢:家里两块水稻田,明儿下地插秧,你要是插得没我快,以后再不能唱歌了。”
“好,就这么定。”
第二天,哥妹俩下了水田。二哥闷头闷脑埋头插秧,三妹一边干活儿,一边笑盈盈唱歌:

插禾还是三妹乖,
一蔸栽下百蔸来。
山歌唱完禾种好,
天公地母有安排。

才一支歌的工夫,二哥只插了小小的一角田,三妹的秧苗已经种满整块水稻田。
刘二哥耍赖:“这回不算数。明儿上山砍柴,你要是砍柴没我多,以后不准唱歌。”
“好,就这么定。”
第二天,哥妹俩上山砍柴。二哥闷头闷脑埋头砍柴,三妹一边干活儿,一边笑盈盈唱歌:

砍柴还是三妹乖,
一枝砍下百枝来。
山歌唱完柴扎好,
天公地母有安排。

才一支歌的工夫,二哥一枝柴棍子还没砍下来,三妹已经扎好一担柴。

回到家,刘二哥十分郁闷,心里想:“三妹手脚比我勤快,干活儿我比不上她,得用不可能的事拦她。”
于是他拾起一个大鹅卵石,对三妹说:“前两回不算数。你用手板煎这个石头,能煎软你就唱歌吧,煎不软永远闭上嘴巴!”
三妹点起柴火,把鹅卵石放在手板心,一边煎,一边唱:

我哥癫,我哥癫,
拾个石头给妹煎。
妹把石头煎得软,
哥变哑巴我成仙!

不一会儿,坚硬的鹅卵石果真煎软了,变成一块甜香的糯米糍粑。
刘二哥气得跺脚捶胸,再说不出话,变成了哑巴。
刘三妹吃了那块糯米糍粑,成了神仙。

又过了一年,三妹十七岁,身边来了一位白鹤少年。少年带着一只白鹤,风度潇洒,一支竹箫吹得宛转悠扬,当他张口唱歌,山歌就像泉水流淌,源源不绝。
刘三妹与白鹤少年在水边对歌,一日一夜不分胜负,三日三夜不分胜负。
于是他们来到肇庆七星岩,两人用歌声赶动山石,小石变成飞鸟,大石变成走兽,自动砌成一座歌台。
刘三妹和白鹤少年登上歌台,站在山水之间,继续对歌。
各色山花攀上栏干,凤凰鸟从远方飞来,栖在梧桐树上。汉族人、壮族人、瑶族人、僮族人……所有爱歌的人,纷纷从各地赶来,沐浴在歌声中,里里外外围了几百层。
刘三妹和白鹤少年在歌台赛歌,足足唱了七日七夜,歌声缠绵如同云雾,在山水之间缭绕,绵绵不绝。
有人听到白鹤少年这样唱:

想妹兄从千里来,
兄为蝴蝶妹为花。
蝴蝶思花不思草,
兄思情妹不思家。

有人听见刘三妹这样唱:

入山忽见藤缠树,
出山又见树缠藤。
树伴藤生缠到死,
藤抱树来死亦缠。

后来,听歌的人站累了,就地坐下,打起盹来。在睡梦中,有人看见七星湖水中跃出一条金鲤鱼,三妹骑上金鲤鱼,少年驾乘白鹤,双双飞走了。
如今,七星岩只剩下他俩当年对歌的样子,留在石头上。
刘三妹去了哪里呢?
据说,她飞到柳州的鱼峰山,往广西传歌去了。广西有一首著名的山歌传唱这件事,歌儿是这么唱的:

鱼峰山上姐成仙,
山歌传下几千年。
如今广西歌成海,
都是三姐亲口传。

因为成了歌仙,她永远美貌动人,永远山歌不断。广西不好意思唤她“三妹”,都尊称她为“刘三姐”。

后记:从2010年冬天接触到这个故事,我就尝试讲述它。可是一次又一次,我总失败:给人讲故事,没有办法讲完,讲着讲着就不知道该怎么讲了,卡在中间,如一根鱼骨哽在喉咙。
讲不成,那么写一写又如何?我硬闯,硬写,故事总是写不成。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尝试,一次接一次放弃。到了2017年,我彻底把这个故事从目录中划去——这是一个被利用来为阶ji斗争服务的故事,不是我的故事——我们没缘份,算了吧。
2019年国庆节,去了一趟粤西,从鼎湖山到七星岩到悦城龙母庙——回到家,悦城龙母的故事水到渠成做了出来。
我耳畔歌声缭绕,刘三妹与白鹤少年在七星岩的山水之间,一直在唱,一直在唱……我一再思量,为什么从前这个故事写不成呢?可能因为小时候在村里晒谷场看过《刘三姐》的电影,电影很成功,阶JI斗争的意象完全覆盖了歌仙的原生意象。
想到这里,我就知道该怎么办了——要写这则故事,需要调整时间轴,回到电影以前,把电影里的印象清除掉。对,就这么干吧——于是我重整旗鼓,慢慢搭好故事的架构,一日一小节,写成这一篇。
是的,这就是我心中的歌仙,她是岭南大地上原生的歌神,拥有天生的“歌之神力”,她至今被祭祀,在鲜活的日常中被传颂——如果这还不是神话,什么是神话?

本故事参考资料:孙桂芳《歌仙刘三妹传》;钟敬文《歌仙刘三妹故事》、《刘三姐传说论式》;广东阳江民间故事《刘三妹唱歌驱蝗虫》;广东台山民间故事《刘三妹唱歌引雨》;广东梅州松口民间故事《刘三妹与罗隐秀才对歌》;广西宜州民间故事《刘三姐唱歌得坐鲤鱼岩》;梁庭望《刘三姐生命力之谜》;黄芝岗《<粤风>与 刘三妹传说》;郭小米《刘三姐故事的讨论与分析》;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2 18:48:45
神仙25

悦城龙母2021

一苇 述

从前,悦城有一位老渔翁,人人唤他“梁三公”。一天清晨,梁三公到西江打鱼,第一网撒下去,网上来三只老虾公;第二网撒下去,网上来四只小螃蜞。
梁三公叹了一口气,正打算撒第三网,一抬头,看见水上漂来一个大木盆,木盆里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孩,朝晖照耀着小脸,睡得正香甜。那木盆漂到梁三公船边,总不离去。
“可怜啊,如果有余饭余钱,一定把你养大。可惜我穷得揭不开锅,你还是到别家去吧!”
梁三公拿来一根竹篙,轻轻一推,把大木盆远远撑开。
可是,木盆仿佛有灵性似的,虽然推远了,却又漂回来。梁三公一连把木盆撑开三次,木盆三次回到他身边。
于是梁三公双手合十,向天地祝祷:“天公地母,如果这孩子和我有缘,就让鱼到我的网里来。”
梁三公撒下第三网,“泼喇,泼喇……”,水声大作,拉起来一看,网里满满的全是大鱼。梁三公十分欢喜,于是抱起婴儿,带回家里。
这个婴儿,就是后来的悦城龙母。
而梁三公抱起龙母的这一天,后来,就成了隆重的龙母诞辰——那是农历的五月初八。

龙母从小温柔聪慧,梁三公给她取了个好名儿,唤她“温娘”。温娘小小年纪就能舂米、煮饭、洗衣、放牛、养鹿、织布……绣花的技艺更是精巧绝伦,她绣的花儿飘香,她绣的鸟儿会唱,而她绣的鱼儿,仿佛一摆尾巴就能游进西江。
一天上午,温娘舂完米,到江边洗衣裳,发现莎草丛中卧着一个米斗大的蛋,圆碌碌的,金、银、红、黄、青,彩光变幻流溢,看上去不同寻常。
温娘全身掠过一阵颤动,心想:“这个蛋有灵性,不能让无知的人捡去吃了。”于是她往箩筐底部铺上莎草,把蛋捡起来,用自己的衣裳覆盖着,带回家去。
孵了七七四十九天,蛋壳裂开,爬出来五条四脚蛇。五条幼蛇通人性,看到温娘,就像孩子看见母亲,总依恋着她,跟随着她。温娘煮饭它们帮她看火,温娘放牛它们帮她吆喝。但是,没过几天,乡邻们害怕起来,纷纷投诉。于是温娘对五个蛇孩子说:“这所木屋是人的居所,而你们来自江河,得回到江河去。来吧!到箩筐来。”
五个蛇孩子乖乖地爬入箩筐,温娘把它们带到西江,放回江水里。
五条蛇一入水,就在江水中浮游戏耍,掀起一道道波浪,“啪啪啪”打在江岸上。不一会儿,它们快快活活潜入水底,看不见了。
从那以后,温娘每天洗衣裳,总把省下来的食物带到江边,撒入水中,喂她的五个蛇孩子。那五条蛇一看见温娘,就会从水底浮起来,在她身边自由自在地嬉戏。它们一会儿玩耍,一会儿猎鱼送上来,等到温娘洗好衣裳,两个箩筐总有一个装着满满的大鱼。
这样子,过了三年,小蛇长成大蛇,它们的力量越来越大,它们的性子越来越野。

一个炎热的夏日,温娘正在江岸洗衣裳,忽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温娘抱了衣裳到芭蕉树下躲避,却看见五条大蛇在江面上激烈地翻腾,它们一会儿顺着雨水跃上高空,把江水喷吐到广袤的平野;一会儿潜入水底,把西江搅得波涛汹涌、水浊沙浮。
“啊呀,这不行。别再闹腾,快停下来!”
温娘朝五条大蛇高声叫唤,可是呢,四野雷电交鸣,五兄弟飞扬腾跃,正玩得兴奋,怎么听得进母亲的劝告呢?
那一回,倾盆大雨足足下了三天三夜,西江涨起洪水,冲垮了房屋,淹没了农田,牛羊被冲走,病弱的老人与幼小的孩子走避不及,被恶浪卷走。
人们哭哭啼啼,纷纷找到温娘,悲泣控诉:“你养的那五条怪蛇,现在堕落成恶蛟,成了祸害!你纵容怪兽行凶,也跟它们同罪!还不快去除掉它们?斩草要除根啊!”
温娘静默无言,神色伤感凝重。后来,她走进厨房,一手提起砧板,一手操起切鱼的菜刀,来到西江边,含泪呼唤她的五个蛇孩子。
“金孩子,银孩子,红孩子,黄孩子,青孩子,不是温娘的孩儿远远游开去,是温娘的孩儿到温娘跟前来。”
五条蛇游到岸边,伏在温娘面前,仿佛五道柔软的彩虹。
温娘的眼泪一颗颗滴落在西江里:“我的顽劣孩儿,平日你们掀波惹浪,我不曾严加管教……这回发水淹了农田,冲了屋舍,伤害了人畜性命,已然酿成大祸……你们知错不知错?不知错我就切下你们的头,永远除去西江的祸患。知错我就砍断你们的尾,留一个警戒的记号。”
五个蛇孩子知道自己的罪过,都垂下头不敢作声。它们一个接一个爬上砧板,让温娘砍断它们的尾巴。
五条蛇断了尾,强忍疼痛,围绕在温娘身边,鲜血染红了西江。
“好了,你们离开我,到别处去吧!只是从今以后,再不能发大水害人了。你们既能翻江倒海,就要保护西江百姓遇水平安;你们既能呼风唤雨,就要保证西江流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蛇兄弟发出“呜呜呜”的哀鸣,久久不肯离去。直到夜幕降临,五兄弟才潜入深水,远远游走,没有人知道它们去了哪里。
三年后的五月初八,温娘过生日,五兄弟忽然翻波逐浪,逆水归来。它们身上生出麟甲,头上长出鹿角,全身上下闪烁生光,像皇族一样高贵、华丽、庄严。
原来,温娘的五个蛇孩子远游归来,已经成龙了!
温娘无限欢喜,走到水边,抚摸五龙太子的头角和麟甲。于是五龙太子向她呈献贺礼,金龙太子送给她一张龙床,银龙太子送给她一头金猪、一对柳条花果篮,红龙太子送给她一本《龙宫本草经》,黄龙太子送给她一条竹节赶牛鞭,青龙太子送给她一根如意绣花针。
五龙太子的礼物是龙宫宝物:龙床让龙母安寝无忧,每夜送来祥云美梦;金猪吃完又有,总切不完,柳条花果篮里的花果永不匮乏;《龙宫本草经》记载着万千种药方,专治疑难杂症;竹节赶牛鞭能驯化牛羊獐鹿,驱赶牲畜随心所欲;如意绣花针可大可小,能绣出凤凰牡丹,也能绣出锦绣山河。
温娘安睡龙床,能知祸福;龙母研读《龙宫本草经》,学会了治病救人。于是她开始扶危济困。远远近近的老百姓,遭灾的、有病的、穷困的……纷纷到悦城向她求助,而她总是倾尽所有帮助世人。
五龙太子行云播雨,龙的母亲济世救人,时日一长,悦城龙母与五龙太子美名远扬,人人称颂。

有个道术高深的法师“蓝布衣”,为了寻找龙脉,沿着西江,从广西柳州来到悦城珠山。
蓝布衣观看流水,考察山脉,发现珠山下有一处“五龙吐珠”福地。他知道,只要在此埋下骨殖,建造寺庙,一定能香火长久,享受永世兴隆。
于是他走近那块福地,丈量土地的面积,测量地下的泉水。
可是呢,那福地上端坐着一位放牛的女子。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龙母温娘,当时她一边放牛,一边绣花,见蓝布衣走到跟前,就抬起头,问他:“你是谁?要做什么?”
“我是大法师蓝布衣,要用这块福地造山坟、建寺庙。”
“不行,这是我的地。”
“别小气,我也不多要。你让开,这个铜钱覆盖的地方,归我!”
蓝布衣从衣兜取出一枚铜钱,往“五龙吐珠”福地一掷,铜钱“叮”一声落在地上,旋转起来,越转越快,越转越大,竟然占去一座庙宇的地盘。
“蓝布衣,我先来,你后到,凭什么我要让你呢?”
龙母把手中绣花针往空中一抛,绣花针不偏不倚,正好插在钱眼中央。那绣花针仿佛一株活树,一触到泥土即刻生长、变大,不一会儿,成了一根大铁棍。那个铜钱却像一只被箭射中的野兽,迅速反转、缩小,不大一会儿,就变回原来大小,裂开两半,褪去了颜色,变得死白。
龙母笑着说:“蓝布衣,这铜钱死了,不中用。这一针的活地是我的,你别争了。”
蓝布衣看着铜钱裂断,脸如死灰,但他不肯罢休:“这块龙脉福地,我费尽千辛万苦才寻到,无论如何,我要定了!”
“你不服输?好,咱俩再比试比试。”龙母拔起铁棍,跟竹节赶牛鞭放在一起,“这里有一根铁棍,一条竹鞭,你我各选一样扔到水里,谁能浮起来,谁得这块地。”
“哼,谁先选?”
“你是客人,你先请。”
“好!不得反悔!”蓝布衣一手夺过竹节赶牛鞭,把它扔到西江,念动浮水咒,那竹鞭飘浮在水面上,轻得像一根羽毛。
龙母不慌不忙,捧起铁棍,放入西江。
那会儿,五龙太子在西江深处观望,它们与龙母心意相通,得知龙母与蓝布衣斗法,当即隐去龙形,悄悄把竹节赶牛鞭拉入水底,把铁棍托上水面。
纵然蓝布衣浮水咒念得纯熟,又怎么比得上五龙太子的天生神力?竹鞭沉入水底,铁棍浮上水面,蓝布衣仰天长叹,跺脚吼叫:“不公平!不公平!”
突然他一个猛子扎入西江,潜入水底,夺过那根沉水的竹鞭,泅到西江对岸,冲着龙母,恶狠狠地说:“今日,我愿赌服输。但是你不要得意,我绝不会放过你!”

蓝布衣躲进深山,卧薪尝胆,吐出三昧真火,日夜修炼那根竹节赶牛鞭。那根竹鞭本来是龙宫宝器,经过三年艰苦磨炼,终于拥有了鞭山赶石的神力。
“哈哈哈,我要驱动大山,堰塞西江,教五龙太子无处藏身,让悦城龙母死无葬身之地!”
漆黑的深夜,万籁俱寂,蓝布衣手持赶山鞭,念动赶山咒,赶起七座大山,从东方走向悦城。
那根竹鞭本来是黄龙送给母亲的宝器,蓝布衣鞭山赶石,黄龙太子和悦城龙母心中感应,惴惴不安。黄龙太子连夜面见龙母,求问对策,龙母早知晓蓝布衣的阴谋,就吩咐黄龙太子:“蓝布衣赶山填西江,洪水淹我事小,老百姓受灾事大。你立刻赶往端州,变个大公鸡,站在鼎湖山顶峰守着,一看见蓝布衣,就马上啼鸣。”
黄龙太子腾云驾雾,来到鼎湖山,变成一只大黄公鸡,稳稳地守在最高峰。等蓝布衣赶着七座大山走到端州地界,大黄公鸡高声啼鸣:“喔喔喔——喔喔喔——”
端州的公鸡听到龙鸡啼鸣,纷纷响应,霎时间,鸡鸣声此起彼伏,淹没了蓝布衣的念咒声。当时,七座大山正走在湖面上,听到鸡啼,以为天要亮,当场停顿、硬化,立地生根,再也不能动弹了——那七座山,就是现在的七星岩。

蓝布衣不死心,第二天深夜,他握着赶山鞭,念动赶山咒,赶起一大群云石山,从南方走向悦城。龙母早有准备,已经派金龙太子守在云浮。金龙太子变成一只大金公鸡,一看见蓝布衣,马上高声啼唱:“喔喔喔——喔喔喔——”
云浮的公鸡听到龙鸡啼鸣,纷纷响应,鸡鸣声此起彼伏,淹没了蓝布衣的念咒声。那群云石山听到鸡鸣,以为天要亮,当场停顿、硬化,立地生根,再也不能动弹——所以,现在云浮多丘陵,大量出产云石。

哪里还有山呢?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去桂林吧!第三天刚入夜,蓝布衣就操起赶山鞭,念动赶山咒,赶起一群秀美的桂林山,兜兜转转,从北方走向悦城。龙母早有准备,已经派银龙太子守在封开。银龙太子变成一只大银公鸡,一看见蓝布衣,就高声啼唱:“喔喔喔——喔喔喔——”
封开的公鸡听到龙鸡啼鸣,纷纷响应,鸡鸣声此起彼伏,淹没了蓝布衣的念咒声。那群桂林山听到鸡鸣,以为天要亮,立即停顿、硬化,立地生根,再也不能动弹——现在,封开被称为“小桂林”,为什么呢?因为封开的山呀,正是蓝布衣从桂林赶过来的。

常言说“事不过三”,但是蓝布衣不是平常人,他的心意十分顽固。第四天天一黑,蓝布衣从西方赶来一座大石山,他用大蘑菇塞住山耳朵,扬起赶山鞭,默念赶山咒,驱赶着大山,一步一步,稳稳当当走向西江。龙母早有准备,已经派红龙太子守在西边。红龙太子变成一只大红公鸡,一看见蓝布衣,就高声啼唱:“喔喔喔——喔喔喔——”
虽然雄鸡一路啼唱,但那大山听不到呀,怎么办呢?大山进了悦城,眼看要到西江。红龙太子急得火烧眉毛,它跳到那大石山上,一爪子扯开塞住山耳朵的大蘑菇。
“喔喔喔——喔喔喔——”
听到鸡鸣,那大山即刻愣住,走不动了。蓝布衣火冒三丈,怒吼一声,高举赶山神鞭,狠狠地抽了那座大山一鞭子。这一鞭下去,大山裂开了两半。蓝布衣用尽全身力气,朝开裂的大山踢了两脚。两瓣大山立即飞了起来,“咚!”“咚!”两声滚落西江。那会儿,青龙太子正守在江心,见石山落下,急忙运水移石,把它们推向岸边——那就是现在的华表石和三洲岩。

蓝布衣惮尽心力不能成事,眼前一黑,扑倒在地,一口鲜血喷吐出来。龙母泽心仁厚,上前扶起他,安慰他说:“你不能强占这处福地,因为它属于我。但是,正所谓‘上门就是客’,以后呢,只要你到悦城珠山,我给你留一席之地。”
后来,蓝布衣云游四海,见识了大千世界,还是觉得悦城珠山风水最好,悦城龙母最和悦最慈祥,于是他回到珠山,留在龙母庙侍奉龙母,为龙母扫地、沏茶。直到现在,如果你去龙母庙参拜,一进山门,准能看到蓝布衣——他在欢迎你,要引见你到龙母面前哩。

秦始皇听说岭南的温娘容貌秀美,养育了五龙太子,绣花的技艺天下无双,不由得心生爱慕:“一定是因为我圣明仁德,民间才出现美好的神龙,这是天降吉兆啊!我本来就是天的儿子、龙的父亲,我要娶那位女子为妃。”
秦始皇派遣使者到悦城,以玄珪之礼下聘。不久,一艘华丽的花船沿着西江,彩旗招展,到悦城珠山迎娶温娘。
温娘上了花船,变得十分忧愁。她舍不得年迈的父亲,舍得家乡故土,也舍不得岭南的父老乡亲。夜色降临,温娘坐在船头哭泣,江风把她的眼泪吹到江里。那会儿,花船已航行到桂林,五龙太子看到母亲的泪水,懂得母亲依恋家园的心意,于是当机立断,一同咬紧船缆,拽拉花船,送龙母回家。
花船快如闪电,顷刻间就回到了悦城。
秦始皇的使者一觉醒来,发现花船停泊在悦城水岸,大吃一惊。第二天,他再次焚香礼拜,再次选好吉利的时辰,再次启航。没想到,花船一到桂林,又被五龙太子拖回悦城。
迎娶龙母的花船一连启航了四次,四次都是一航行到桂林,就顷刻之间回到悦城的水岸。
使者吓坏了,不敢再逆天行船,只好送温娘上岸回家。说来奇怪,温娘一离船,花船就顺顺利利驶回了京城。

不久,温娘生了一场大病,逝世了。乡亲们十分悲痛,把她安葬在西江东岸。五龙太子呜咽着守在母亲坟前,以致坟墓上方终日云气缭绕,时时雨雾迷濛。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突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风雨大作。第二天,人们惊讶地发现,龙母的坟墓连同四周的沙石草木已然移到西江西岸,位置不偏不倚,正是当年蓝布衣测定的“五龙吐珠”龙脉福地。
于是人们请来鲁班师傅,在龙母墓所在的地方筑造了一座精美的庙宇,供奉龙母娘娘和五龙太子。那座庙宇,就是著名的悦城龙母庙。
从此,龙母成了西江流域的守护神,她保佑岭南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家户户母慈子孝、和睦安康。


后记:今年10月1日国庆节,我们去肇庆游玩,爬上鼎湖山,游览七星岩,又去参拜悦城龙母。像众多善信一样,我们带了礼物,许下心愿,请求龙母的庇护。那天我在庙宇里外转了一上午,抄下各个牌匾上的文字说明,然后回家,再次查找悦城龙母的故事资料。
说“再次”,是因为多年前尝试过讲述,但故事却没有写成。为什么呢?大抵由于当年查找掘尾龙资料,迎面遇上了北方的秃尾巴老李。秃尾黑龙王记载详实、生气勃勃,我于是转移目标,着手写《秃尾巴老李》那篇故事。
然而龙王母子的故事确实起源于岭南——秃尾黑龙王更古远的渊缘亦要追溯到岭南。岭南的龙母庙分布广泛,随处生长,我在东莞也见过几处,可惜历史尘封,故事早已湮灭,问及当地人也不明所以,只知道参拜龙母能风调雨顺、遇水平安而已。幸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东卷》收录了几则重要的龙母故事,而蒋明智老师《悦城龙母传说探源》、《论口头流传中的悦城龙母》两篇论文已经把古代故事与当代传说都研究得深入透彻。由此,我得以理清故事脉络,找出岭南龙母与秃尾黑龙王相异的故事核心。
我日复一日端详它,书写它,从10月的第一天到10月的最后一天,终于完成这个文本。岭南龙母故事的主角不是龙子,而是龙母,这是一个南方女神的生成故事。她以其温柔慈和的母性,在岭南大地永生永存,香火鼎盛,辉耀千古。

本故事参考资料:广东德庆民间故事《悦城龙母和掘尾龙》 艺人 采录;广东德庆民间故事《悦城龙母》 王云 采录;广东德庆民间故事《梁三公》 张威 讲述 李可权 采录;广东德庆民间故事《龙母与烂布衣斗法》 张威 讲述 李可权 采录;蒋明智《悦城龙母传说探源》、《论口头流传中的悦城龙母传说》;以及其它相关资料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00:02:36
神仙26

从柳树下来的仙女2021

一苇 述

古时候有个农夫,为人憨厚老实,人人唤他“憨大”。
憨大家门前有一棵柳树,老母亲在生的时候,母子俩时常坐在柳树下乘凉,老母亲去世后,憨大孤零零一个,时常紧紧抱住那棵柳树,一个人独自哭泣。他感叹自己孤苦伶仃,无人作伴,还不如柳树上的鸟,湖水里的鱼,墙缝里的蚂蚁。

一天傍晚,晚风清凉,明月升上柳梢头,憨大独自吃过晚饭,坐在柳树下看星星,忽然,柳树上走下来一个仙女,她在憨大身旁坐下,温柔地告诉他:“憨大,我是这棵柳树上的仙女,见你一个人孤苦无依,特意下来陪伴你。如果你不嫌弃我是异类,我们结为夫妇吧!”
仙女的容貌远远胜过普通人家的女子,憨大欢喜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两人当天晚上成了亲,结为恩爱夫妻。

有了柳树仙女的陪伴,憨大觉得很幸福。他深深眷恋着妻子,清晨不愿意出门,一心只想待在妻子身旁,午后还是不愿意出门,一心只想陪伴妻子左右。就这么着,憨大天天宅在家里,守着美丽温柔的妻子,田不耕了,菜不种了,牛也不去放了。
仙女见丈夫荒废了农耕,就对他说:“夫君啊,你总不去干活,怎么能行呢?这样下去,我们俩都要活活饿死啊!”
憨大说:“我不是偷懒,实在是舍不得你啊!一时半刻不见你,心里就难过得受不了。”
“原来如此,我有办法。”柳树仙女走出门口,走上柳树,从树上取下来一支画笔和一张画纸,在梳妆台坐下,对着铜镜,铺开画纸,给自己画了一张画像:“夫君,你看这张画,好看吗?”
“太好看了,跟你一模一样。”憨大看看画像,又看看妻子,喜欢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以后呢,你出田干活,就把它挂在田头的桑树上,想我了,就到桑树下看一看。”仙女叮嘱憨大,“不过,在画像前你千万不要吹口哨,一吹口哨,它就会飞走。”
憨大点头憨笑:“娘子放心,我一定老老实实种田,老老实实看你,半个口哨都不吹。”

第二天,憨大带了画像出田,把那画像挂在田头的桑树上。干活累了,走到田头,看到妻子在画里朝他微笑,一身疲惫全消失了。很快,他把田地犁好、耙好,种了麦,插了禾,点了芝麻,种了甘蔗。
过了几个月,麦子黄了,芝麻黑了,甘蔗甜了。庄稼收成很好,憨大越干越带劲。一天,他累得大汗淋漓,走到田头桑树下歇息,一抬头,看到妻子在画里,万种风情,正朝他微笑。憨大心里高兴,禁不住对着那幅画儿,吹了一声口哨。
这一吹不打紧,地上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把画像刮跑了。憨大急了,拔腿就追,可是哪里追得上?他追了几里路没找着画像,只好掉转头,回家了。
那画像哪里去了呢?原来,它被那阵风卷起来,刮进山林去了。山林里,皇帝正在打猎,见那画儿漂亮,就把画像捡起来,带回皇宫去。
皇帝回到王宫,把画像挂在墙上,早也看,晚也看,越看越喜欢,他心想:“真美!真美!我后宫有三千妃子,三千妃子没有一个比得上这个女子。”
那皇帝被画里的仙女迷住了,吃饭不香,睡觉不安稳,连朝政也不理会了。
“我要把她弄到手,娶她作我第三千零一个妃子。”
皇帝把丞相唤到跟前,吩咐他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画里的女人,如果找不着,就砍掉他的脑袋。丞相没办法,只好带上九个随从,到皇帝那天打猎的山林外,一个村落挨一个村落寻找。
一天,丞相走过憨大门前,那会儿正是准备午饭的时辰,柳树仙女在门前的菜园子割韭菜,一抬头,给丞相看到了。
“哈哈,总算找着你了!快快梳妆,快快打扮,跟我入皇宫,皇帝要娶你哩,你马上要当上贵妃啦!”

皇帝的圣旨,憨大和妻子怎么敢不听从呢?夫妻俩抱头痛哭,终于悲悲切切地离别了。临走的时候,柳树仙女交给憨大一包韭菜籽儿,悄悄嘱咐他:“我走后,你在柳树下开一块小菜地,把这菜籽种下去。然后你上山去打鸟雀,不要多打,一天只打一只。等到打满一百只鸟雀,你就用羽毛缝一件百雀衣。到明年春天,这韭菜长到三尺长、扁担宽,你就割下韭菜,穿上百雀衣,戴上一顶竹笠,到皇宫门前叫卖。到那时,我们夫妻就可以团聚了。”

柳树仙女入了宫,皇帝一见她就爱上她,对她无限宠爱,册封她为贵妃娘娘。但是,仙女思念憨大,整天愁眉不展。任凭皇帝怎么哄她,怎么讨她欢心,她都无动于衷。
整个秋天,整个冬天,那皇帝想尽办法,也不能博得她的一笑。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仙女很少吃饭,她每天把黄莲的汁液涂在脸上,越发显得面黄肌瘦、楚楚可怜。然而,她越清瘦忧伤,皇帝就越迷恋她,为她神魂颠倒,整日围着她转。
“爱妃,你笑起来定然倾城倾国——唉,要我怎么做,你才肯对我笑一笑呢?”
“我得了思乡病。”仙女叹息说,“我想吃韭菜。我家乡的韭菜,能长到三尺长,扁担宽。”
皇帝当即下令:“谁能种出三尺长、扁担宽的韭菜,马上宣入皇宫,赏赐黄金百两。”
可是,全国上下,哪里有三尺长、扁担宽的韭菜呢?

再说憨大失去了妻子,内心无限悲伤,他本来就憨,这么一来,整个人变得傻傻痴痴的,别的事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仙女离开前叮嘱他的话。
他在门前柳树下开垦了一块小菜地,把那包韭菜籽儿撒在菜地上,虽然那菜籽儿总不发芽,但他仍然每日早起浇水,浇好水就上山去打鸟雀,他也不多打,每日只打一只鸟。打了一百日,就有了一百只鸟雀了。他拔下鸟雀的羽毛,一根一根理好,用百雀的羽毛缝成一件百雀鸟。说来也奇怪,百雀衣一缝好,柳树下的韭菜就开始发芽生长,一日长一尺,三日后,就长成三尺长、扁担宽的大韭菜。那会儿正是春天,柳树抽芽,百花盛放,那大韭菜鲜嫩嫩水灵灵,教人看着直流口水。
憨大割下大韭菜,整整齐齐放在菜担子上,穿上五颜六色的百雀衣,戴上竹笠,走进京城,去到皇宫前,大声叫卖:“卖韭菜啰——三尺长、扁担宽的新鲜大韭菜哩——”
来得正好!皇帝正悬赏找这三尺长、扁担宽的大韭菜呢!
听见他叫唤,侍卫长马上出来,截住他,把他带入皇宫,这一带,就带到皇帝和贵妃面前。
柳树仙女见丈夫来了,心里欢喜,脸上露出笑意。
那皇帝还是第一次看见贵妃笑呢,着迷得不得了,凑上去问:“贵妃,你笑什么呢?”
柳树仙女说:“这农夫身上穿的百雀衣太有趣啦,你让他跳个舞给我看。”
皇帝马上命令憨大:“农夫,放下担子,跳个舞看看。”
憨大放下韭菜担子,张开双手,跳起舞来。他跳舞的时候,身上的羽毛欢快地舒展、跃动,仿佛100只鸟雀在他身上展翅飞翔。
柳树仙女优雅地站在皇座前,看着他表演,憨大跳一跳,仙女就笑一笑,憨大跳两跳,仙女就笑两笑。
这可把皇帝乐坏了,对憨大说:“小伙子,这件衣服太好了,把它换给我吧!只要你肯把百雀衣给我,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
憨大不乐意:“不行,衣服给你了,我穿什么呢?”
皇帝眼珠子一转,想出个好点子:“来,我跟你换衣裳,我穿你的百雀衣,你穿我的龙袍,怎么样?”
就这么着,皇帝脱下龙袍和皇冠,穿上憨大的百雀衣,戴上憨大的竹笠。
憨大呢,当然就穿上皇帝的龙袍,戴上皇帝的皇冠了。
柳树仙女见他俩换了衣裳,当即大喊一声:“来人啊!快来人!这里来了个怪物,快打死他!”
话音刚落,一群武士冲上来,刀枪剑戟一齐落下,把身穿百雀衣的皇帝打死了。
就这样,憨大当上了皇帝。

后记:我看了几十个“百鸟衣”故事,有些故事是田螺姑娘与妖精的混合故事,有些说的是龙女,也有说山鸡精,东北和山东说是柳树仙女,我尝试把她们分开,让故事各自成为自己。
我想让田螺姑娘成为田螺姑娘,龙女成为龙女,山鸡精就是山鸡精,柳树仙女是柳树仙女。
田螺姑娘。她的意象象征羞涩的爱与馈赠,她敏感,怕被人看到,因为田螺是软体动物,她有壳。她从稻田来,她总是偷偷地为她的爱人做饭。田螺姑娘的爱是一种平实的滋养,她是南中国农夫荆钗布裙的好妻子。
龙女。龙女与田螺姑娘一样,从水中来,水象征情感,龙女同样带来爱的滋养。田螺姑娘荆钗布裙,龙女却富甲天下。龙宫向来是富裕的象征,龙女带来财富、宝物以及如愿以偿的好运。《炸海干》的龙女,《柳毅传书》的龙女,《猎人海力布》的龙女,都是如此,因而“祸斗烧屋”的故事,应该属于龙女,而不是田螺姑娘——这将是接下来《张打鹌鹑李钓鱼》的故事。
柳树仙女。我琢磨百鸟衣的故事主角,她深谙鸟舞的魅力,她不可能来自水,定然来自天空,来自树,来自山林,所以呢,山鸡精是合适的,柳树仙女更合适。柳树仙女柔弱娇美——确实有“寻花问柳”这个词,她是男人寻问的对象——这么一想,这个故事,自然而然,落到了她的头上。她有她柔弱,也有她的刚强,这些特质,正如柳树。
一边写这个故事,一边想到褒姒,想到周幽王的烽火,为美人一笑失去皇位,进而失去性命,这不是故事家的虚构,而是古中国的史实。道学家总将祸患归罪于美人,谓之红颜祸水。
民间故事家讲述这个故事,盛赞美人的美貌与智慧,对皇帝的贪婪愚蠢加以鞭挞——如此愚蠢,自然不适宜当皇帝,还不如让憨大当,对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林继富《忠贞妻子的奇谋——“百鸟衣”故事解析》;浙江民间故事《丈二韭菜盘龙笋》;辽宁民间故事《百鸟衣》;四川民间故事《张打枪当皇帝》;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09:32:28
神仙21

宝莲灯2021

一苇 述

远古,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天补好了,女娲娘娘累坏了。她在大地上酣睡,醒来时,一块五彩玉髓滚到她怀里。
女娲娘娘内心喜悦,拾起玉髓,把它炼成一盏神灯。神灯极美,犹如盛开的莲花,女娲娘娘于是为它命名,称它“宝莲灯”。
后来,宝莲灯放在天宫,满天神佛没有一个能点亮它,是的,就连玉皇大帝也点不着。直到有一天,玉帝的外甥女杨婵来到天庭,手持烛火,轻轻一引,宝莲灯亮了。
满天神佛齐声赞美。
玉皇大帝说:“莲花宜配女子,这盏灯和你有缘,你拿去吧!”
就这样,宝莲神灯归了杨婵。

一年春天,雾瘴笼罩华山,山妖山怪趁机在迷雾中兴风作浪。玉帝派杨戬、杨婵兄妹到华山捉妖除魔。杨婵点亮宝莲灯,神灯一照,雾瘴消散,妖魔全被罩在神光中,不能动弹。二郎神领着梅山兄弟剿灭妖魔,又放出哮天犬,驱逐了所有的小妖和喽啰,一个清晨的工夫,华山正本清源,恢复了原貌。
“华山山水俊秀,二哥,我不回天庭了,我就留在这里。”
因为爱恋华山,杨婵在华山住下,殷勤地管理华山的一方水土。她时常手提莲灯,为身陷危难者指点迷津。后来,鲁班师傅为她修筑华山神庙雪映宫,人们向她敬奉香火,称她为“华山圣母”。

不知不觉,桃红又是一年春,书生刘彦昌上京赶考,走到华山,遇上大雨。他走入雪映宫避雨,却见莲灯璀璨,华山圣母的塑像秀美端庄,栩栩如生,正温柔地看着他。
几案旁,火炉暖意融融,酒已经温好了。
“莫非,这是为我准备的么?”刘彦昌坐下歇息,端起酒杯,喝了杯中的美酒。喝完酒,他又去看华山圣母的塑像。他越看越喜爱,越看越迷恋,于是取出笔墨,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只疑身在仙境游,
人面桃花万分羞。
咫尺刘郎情已断,
寻她只在梦里头。

—罗州刘彦昌 题

题完诗,门外雨散云开,刘彦昌收起笔墨,与塑像道别:“圣母娘娘,我对你真心爱恋。如果有缘,还望你时时眷顾,入我梦乡。”
他没有想到,那座雕塑,其实不是石塑木雕,而是华山圣母杨婵的真容。刚才她正与侍女灵芝温酒读书,刘彦昌突然闯入,躲避不及,才暂且化为雕塑。
等刘彦昌出了雪映宫,灵芝见三圣母眼中脉脉含情,笑说着:“圣母娘娘,我看呀,你喜欢上刚才那位书生啦!”
杨婵羞红了脸:“仙界戒律严酷,就算喜欢,我也不能和他在一起。”
灵芝说:“仙界在天上,我们在华山,玉皇大帝哪管得了这么远?”
杨婵没有回答,抬头朝山路望去。这一望,吓了一跳:“哎呀不好,刘公子遇上猛虎了!”杨婵立即提起宝莲灯,追到山路上,神灯一照,那猛虎掉转头,逃跑了。
刘彦昌看见杨婵,欢喜得忘了猛虎,也忘了赶考。他跟随杨婵回到雪映宫,俩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妇。
直到桃花落尽,刘彦昌才起程赴京城考试。临行,他交给杨婵一块沉香木:“娘子,这是我刘家祖传的宝物,留下作为信物。以后生下孩子,无论男女,皆可取名‘沉香’。”

二郎神杨戬听说妹妹思凡下嫁,怒冲冲来到华山,谴责杨婵:“三妹,你是神女,怎么能私恋凡人,与凡人结为夫妇?”
杨婵说:“二哥,我不愿意再当神女,只想做个凡人。我已经怀胎十月,求二哥念我俩一母同胞,为我隐瞒此事。”
“荒唐!难道你忘记了母亲的教训吗?”
他们的母亲云华仙子,原本是玉皇大帝的亲妹妹。但她违反天条,嫁给凡人杨天佑,生下了三个孩子。玉帝震怒,用天雷霹雳火打死杨天佑和杨大郎,把妹妹云华仙子镇压在桃山之下。
二郎杨戬和三妹杨婵被云华仙子藏匿在箩筐里,才逃过一劫。
后来二郎杨戬长大,借来盘古大神的开天神匠,劈开桃山,救出了母亲。但是,桃山底下是寒冰地狱,云华仙子长期待在极度阴冷的地狱里,全身长满白毛,已经奄奄一息。
为了救母亲,二郎杨戬挑起箩筐,勇闯东方阳谷,从扶桑神树上摘下十个大阳,挑到母亲面前,想要把母亲晒暖。
没想到,这一晒,竟把云华仙子晒化了。

杨戬对妹妹说了母亲的悲惨的结局,又说:“天条岂容冒犯?你身为神女,怎么可以再做凡人?无论如何不能重蹈母亲的覆辙。我有秘术,可以把你腹中的婴儿取去,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杨婵听杨戬说要取去她腹中的胎儿,大惊失色,立即点亮宝莲神灯,念动咒语。她手举宝莲灯,三道神光朝杨戬射去。
杨戬急急闭上三只眼,后退躲避。
这时,杨婵将要分娩,虽然暂时把二郎神吓退,但是她动了胎气,倒在地上,痛苦得蜷缩成一团。
二郎神见杨婵倒地不起,马上放出哮天犬:“去,把宝莲灯抢过来。”
哮天犬一口叼起宝莲灯,一转身,跑回二郎神身边。宝莲灯离开了神女杨婵,灯光慢慢地黯淡。
杨婵失去宝莲灯,分娩的阵痛更加难以忍受。
二郎神不能体会妹妹的痛苦,他使出浑身神力,念动搬山的咒语,把杨婵镇压在华山之下。

等二郎神走远,侍女灵芝到华山底下寻找杨婵。那时候,杨婵刚刚生下婴孩,痛苦到了极点,见到灵芝,泪如雨下,她把婴孩交给灵芝,叮嘱她:“我已被囚,出不去了,幸好沉香安好,你带他上雪映宫,等他父亲归来,就交给他抚养。”
灵芝把沉香抱上雪映宫,用清泉和桃果喂养他。
不久,刘彦昌考中进士,要去洛州赴任。他来到华山,只见到侍女灵芝与孩儿沉香。
他问灵芝:“我娘子呢?”
灵芝一味抹眼泪:“圣母遭逢大难,然而天机不可泄露,我不能告诉你。”

沉香跟随父亲在洛州长大,长到十一岁,聪慧勇敢远胜常人,学习经书典籍过目不忘,只要读一遍,就永远记在心里。
一天,他在洛水边玩耍,遇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相貌慈祥,像母亲一样对待沉香。沉香问她:“为什么别人都有母亲,我却没有?”
老婆婆说:“你当然有母亲。”
“她在哪里?”
“你的母亲呀,她被镇压在华山底下。”
沉香哭了,马上请求老婆婆:“请你带我去华山,我要救她!”
“好,你跟我来。”
老婆婆在前面走,沉香跟在她身后。走呀走,来到一条河。老婆婆对他说:“你瞧,这里水流湍急,河上只有一道独木桥。我能从桥上走过去,你敢么?”
沉香说:“如果你不怕,那么我也不怕。”
老婆婆走上独木桥,安然无恙过了河。
沉香也走上独木桥。可是,他一上桥,桥马上摇晃起来。走到桥中央,“卡嚓”一声,独木桥断了。沉香跌落河里,沉入水底。
但他当即浮出水面,游到对岸,赶上了老婆婆。
老婆婆拍拍他的前胸,又拍拍他的后背:“好了,现在你脱离凡人的胎相,换上天神的骨骼了。”
沉香感到浑身上下骨骼疼痛,痛得像烈火燃烧。痛感过后,他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响。
老婆婆弯下身子,从地上挖起一团泥巴,捏成九头泥牛、两头泥虎:“沉香,你饿了,这是你的午饭。”
沉香吃了九头泥牛,两头泥虎,就有了九牛二虎的力气。
老婆婆伸手朝前面一指:“前面就是华山,你要想办法劈开大山,救出你的母亲。”
说完,老婆婆消失了。

沉香从山脚跑上山顶,又从山顶跑下山脚,他走入深深的山洞,大声呼唤他的母亲:“妈妈,妈妈,我是沉香,你在哪里?”
华山圣母听到沉香的呼唤,闻到沉香木的芬芳,认出了自己的儿子,于是在山底下回应他:“沉香,我的孩儿,我在这里,在华山的地底下啊!”
“妈妈,您受苦了,我要怎样做,才能救你出来?”
“你先去灌江口,找到你的舅舅二郎神,问他要回我的宝莲灯。然后你提宝莲灯去桃山,找到开天的神斧。如果你能用开天神斧劈开华山,我就能重见天日。”
“好!妈妈,你等我,我去了。”

沉香走呀走,走了整整一年,来到灌江口。哮天犬跑出来咬他,沉香顺势抛出一张渔网,把哮天犬网住。二郎神从神庙出来,问他:“你是谁?为什么捉我的狗?”
“现在,它在我网里,它是我的狗了。如果你把宝莲灯还给我,我就把这条狗还给你。”
二郎庙带沉香走入灌江神庙,宝莲灯摆放在神庙中央:“这盏灯放在这里很多年了,没有人能点亮它。如果你能点亮,它就是你的。”
沉香手持红烛,轻轻引火,宝莲灯亮了。
宝莲灯一亮,二郎神就知道,面前的少年正是杨婵的孩子,他的外甥。他立即翻脸,手举三尖两刃枪,朝沉香刺去。
可是,宝莲灯清光柔和,护在沉香周围,三尖两刃枪虽然锋利,却刺不进神灯的光圈。
沉香手提宝莲灯,安全地走出灌江神庙,朝桃山走去。

沉香走呀走,走了整整一年,来到桃山。桃山是一座残破的山,怪石嶙峋,山顶有桃树,山下有深渊,深渊底下住着许多鬼,一般人不敢靠近。
沉香手提宝莲灯,来到深渊跟前,群鬼看见神光,个个躲到水底,钻入淤泥里,不敢探出头来。
沉香捞起一个鬼:“鬼,桃山有一把开山神斧,藏在哪里?”
鬼紧紧闭着嘴,不说话。在宝莲灯的神光里,只待一会儿,那鬼就化作清烟,消融散失了。
沉香提着宝莲灯,绕着深渊,走了一圈又一圈。
群鬼害怕宝莲灯的神光,白天躲在深渊水底,夜晚也躲在深渊水底,一动也不敢动,只望沉香提宝莲灯走开。
可是沉香一天不走开,两天不走开,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沉香提着宝莲灯照鬼,一步不离开。
群鬼等得不耐烦,再也忍不住,终于开了口,齐声告诉沉香:“开天神斧,挂在一线天的崖壁上,你快走吧!”

“谢谢你们,得罪了,多见谅。”
沉香来到桃山的一线天,攀上崖壁,取下开天神斧。他手提宝莲灯,肩扛开天斧,离开桃山,走向华山。
走呀走,不知道走了多久。等到他扛着开天斧走到华山,已经满十六岁了。
刘彦昌在山脚下等他,灵芝在雪映宫等他。
沉香把宝莲灯交给灵芝,双手抡起开天神斧,奋力朝华山劈去。
“轰隆……隆……隆隆……”
一斧下去,地动山摇,华山被劈开了!
华山圣母从山底下的囚室出来,重新见到天日,再次获得自由。她站起身,走向她的儿子和她的丈夫和她的朋友。她紧紧拥抱她的儿子,她的眼泪滴在开裂的手掌上。
这时,华山圣母杨婵,仍然像十六年前一样年青,一样美丽。
华山圣母重建雪映宫,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华山,永远与华山同在。

后记:艰难的讲述

不知道为什么,写中国故事,越是著名的经典故事,就越是难写。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写《牛郎织女》,写到最后,定稿了,仍然不能满意。后来,我终于放弃追求完美的变态想法,留下了那个不甚满意的稿子。
《宝莲灯》也如此,我先是依着自己所知的人物与故事写了一遍。这么一写,框架是有了,但它不够好。然后,听说有个粤剧,上网一搜,打着了,看了一遍,再写一遍。又听说有个动画片,找来看了,又再写一遍。可是呢,可是啊,写来写去,我不能满意……最终,只能做成这样一个流水帐般的文本。
我为什么一再尝试写这个故事呢,也许源于童年的情绪。那时,舅舅送给我们一个录音机和一箱子卡带唱片,其中有一段唱的正是“沉香劈山救母”,我爸爸做木工时,总是反反复复地听。“沉香救母”的意象,也就深深沉入我内心,我一再想像过那个名叫沉香的孩子,他手举神斧,劈开华山,救出母亲——这个故事,曾经给予我神奇的幻想力,以致于双手终于生出力量来。

本故事参考资料:粤剧《沉香劈山救母》;动画片《宝莲灯》;以及其它相关资料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12:01:44
神仙27

画中的媳妇2021

一苇 述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不知哪一朝那一代,有个后生哥,名叫石柱子。石柱子长得棒实实的,人也聪明。但是呢,家里只得娘儿俩,生活蛮清苦。
岁月磋砣,柱子长到二十多岁,还没有说上媳妇。
他朝思暮想,到哪儿去找个媳妇呢?

那一年,到了除夕,柱子娘说:“唉,平日在家咽糠糟吞野菜,这会子大年夜,怎么也得吃顿带肉馅的饺子啊!柱子,你到市集去,买点儿饺子馅回来。”
柱子拿了家里仅有的10个钱,出了门,往市集走。还没走到肉摊子,看见一个老汉在卖年画,其中一张画上画着个媳妇儿。那媳妇儿细眉大眼,笑吟吟看着柱子。柱子越看越欢喜,越欢喜越舍不得离开。他问那老汉:“你这张画儿,卖几个钱呀?”
老汉竖起十个手指:“不多不少,就卖10个钱。”
柱子仅有10个钱,还得买大年夜的饺子馅呢。他叹口气,转身就走。
才走出两步,听得身后有个细弱的声音,也幽幽地叹了口气。柱子回头一望,瞅见那画中的媳妇儿,不再是笑吟吟的了。她脸上弥漫起愁云,眉毛皱起来,两滴豆子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正往下滑落。
柱子的心,仿佛给无形的丝线牵系住,紧紧扯得生疼。他一咬牙,掏出衣兜里头那10个钱,买下了那张画。
他把画儿拿到手里,画中的媳妇又再笑起来。柱子把画儿卷上,像得了宝似的,快步跑回家去了。

柱子娘见柱子买回一幅美人画,也没有说他。只切了个胡萝卜,剁碎了做饺子馅,那年的年夜饭,就算是交代过去了。
吃过饺子,柱子回到自己房间。他点亮松枝,展开画卷,把那幅画儿挂到墙上。
一挂好,画中的媳妇就开口唤他:“柱子,柱子。”
柱子说:“你叫我做什么?”
“你既然带了我回家,干脆把我从画里带出来好了。”
“怎么带你出来?”
“你只把你的手覆住我的手。待我的手变暖,你就牵我下来。”
柱子就把自己的手覆在那媳妇儿手上。起先,那只手冷冰冰的,过得半个时辰,渐渐暖和起来。柱子紧紧握住,暗暗用力一牵,画中的媳妇儿给他牵了出来。
她站在柱子面前,笑吟吟看着他。
柱子把媳妇儿拉入怀里,使劲儿抱住不放。当天晚上,两人就成了夫妻。

第二日醒来,便是新的一年。柱子左右找那媳妇儿,没找着。抬头往墙上看,原来她已经回到画里了。
从那天起,柱子每晚把画里的媳妇牵下来。可是呢,一到五更天,公鸡啼鸣,她就又回到画里去。
这样过了五六个月,柱子娘生了一场大病,没有钱医治,眼见得要死。柱子夜里愁得辗转反侧睡不着。媳妇见他烦恼,也睡不着:“柱子,看你受苦,我实在不忍心。想要帮你呢,又怕惹出祸来。”
柱子说:“我不要你为我发愁。只要咱俩在一处,怎样艰难,我也熬得过去。”
媳妇坐起身,伸手入画里,从屏风后取出几吊钱:“明天你买些丝线,我来织锦缎。”
第二天,柱子买回来一箩筐丝线,媳妇接过丝线,一闪身回到画里:“柱子,今晚你自个儿睡觉,我做好活计,再来陪你。”
她织了七天七夜,再从画里出来时,手上捧着三匹闪光的锦缎:“你拿它到绸缎庄去。我这三匹锦缎,与黄金等价的。”
柱子展开绸缎,只觉得光华晃眼,他一再抚摸那布匹,知道是世间稀有的珍宝。然而再舍不得,终究还是要卖掉。他怀抱锦缎,去到绸缎庄,果然换得金子回来。有了这笔钱,柱子娘的病很快治好了,家境也富裕起来。

一天,柱子下地干活,家门前来了个化缘的黑脸道士。他站在门口,一味不肯走。柱子娘没奈何,只得出门打发他。黑脸道士说:“你家中笼罩着一股妖气。妖怪不除,你儿子有生命危险!”
柱子娘胆子小,哪听得这话?不由得怕起来:“上仙,有没有消灾免难的法子?”
“你把你儿子房间里的美人画取下来给我,灾祸就可以免除。其实是画中那个女人作祟。”
柱子娘听这么说,连忙到柱子房间,取下那幅画。画中的媳妇一脸凄凉:“娘,要是柱子想我,你对他说,我在西酉。”
柱子娘听见画中人说话,慌得手脚颤抖,结结巴巴不敢答话,急急卷起画幅,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口,把那幅画儿交给了黑脸道士。
黑脸道士拿了画,顺着门前路,不知往哪里去了。

柱子从地里回来,一看画儿丢了,再听娘说了经过,只急得一口鲜血从嘴里吐出来。从那日起他就病倒了。四处请医吃药,丝毫不见效果。娘流着眼泪坐在他床前,要给他说媳妇,他也只是一味摇头。柱子娘又急又悔,终于把画中媳妇的话对他说了:“儿啊,既然天意如此,我就告知你吧!那日临走,她说,要是你实在想她,就教我对你说,她在西酉。”
柱子一听,病当即好了一半。他从病床爬起身,二话不说,穿上草鞋,就朝西边走。
也不知走了多久,柱子走到道路的尽头。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沙漠荒凉寂静,柱子问一个赶牛的老人家:“大爷,你知道西酉在哪里吗?”
老人告诉他:“西酉么,是这沙漠里一个绿洲。要找,只能靠运气。”
柱子谢过老人,头也不回走入沙漠去。他走了七天七夜,身上的干粮吃完了,水喝光了,晕倒在沙漠里。但是,在他睡着的时候,有人给了他一袋干粮和一壶水。他醒来继续寻找,又找了七天七夜,干粮再次吃完,水再次喝光,他再次晕倒在沙漠里。但是,在他睡着的时候,又有人给了他一袋干粮和一壶水。柱子醒来,又继续寻找,又找了七天七夜,风沙把他身上的衣裳撕成碎片,沙砾把他的脚底磨出密密麻麻的水泡,他嘴唇干裂,流出鲜血来。
终于,柱子喝干了最后一滴水,来到一片绿洲。
绿洲有河流,河边满种着垂杨柳,柳树林中央有一座小宫殿,宫殿门口坐着一个黑脸道士。
“上仙,这里是不是西酉?”
“没错,你已经来到西酉。”
柱子一阵激动:“我来找我的媳妇,她在这里吗?”
“没错,她在我这里。我邀她来,请她为我织一件仙袍。”道士说话很客气,“等仙袍一织好,我就送她回去。”
道士带柱子走入宫殿,爬上阁楼。柱子看见他媳妇大着肚子,正用闪光的绸缎缝一件道袍。柱子知道,媳妇肚子里怀着的,正是自己的孩子。
“你不要打扰她。她在缝制独一无二的仙袍,需要全神贯注。”道士说话很恭敬,“你不要着急,等仙袍缝好,仙鹤绣好,我恭送你俩回家。”
说着,道士顺势把柱子一托,往墙上一推。柱子猝不及防,一跤跌入墙上的画里。他想动,动弹不得;想说话,又说不出声。就这样,柱子被囚禁在那幅画里头。

又过了几天,柱子媳妇把道袍缝好了,仙鹤的身子也绣好了,只剩下翅膀和眼睛没有绣。
黑脸道士带柱子媳妇到那幅画跟前:“瞧,这就是你旧日的丈夫。他被囚禁在画里,也就等同于死了。等你绣好我的仙衣,我带你到仙岛去,咱们过长生不老的逍遥日子。”
“可是,我马上要生产了。上师,你千万不要伤害我的孩子。”
“不着急,慢慢来,等你生完孩子咱们再去。”黑脸道士宽慰她,“你放心,我要成仙,不会胡乱杀人。”
柱子媳妇细工慢活,缓缓绣好仙鹤的翅膀。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她抱起婴孩,给他喂奶。可是,道士一手抢过婴孩,放入那幅画中,塞到柱子的怀里。
“现在好了,你再也没有牵挂了!”道士催促她,“快快绣好仙鹤眼睛吧,我已等不及了!”
柱子媳妇背靠着墙,手拿绣花针,专心地,一针一线地,绣出仙鹤乌黑发亮的眼睛。终于,那眼睛绣好了,她拿起剪刀,装作要剪断丝线。可是,突然间,她猛一回头,“卡嚓”一下,剪开了墙上那幅画,她顺着裂痕,用力一撕。画,被撕成了两半。柱子抱着孩子,“扑通”一声落到地上。媳妇拉起柱子,两人站上那件道袍。仙鹤飞了起来,道袍变成一块云彩,飘飘摇摇,升到半空中。
媳妇弯下身子,从道袍袖子里抽出一把宝刀。她一手抱过婴孩,一手把宝刀交给柱子:“妖道就要追上来了。你不要害怕,你要壮起胆来。你要握紧刀柄,拼尽全力,砍杀他。”
果然,没过多久,黑脸道士脚踏乌云,怒冲冲追赶上来。柱子把宝刀收在身后,等黑脸道士来到身前,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双手握刀,朝道士劈去。
道士惨叫一声,当场给劈开两边,原来是一头黑狗子精。

柱子带媳妇孩子回到家,男耕女织,过起了平常日子。
那媳妇也跟寻常媳妇一样,每日吃饭做事带孩子。她与柱子一起慢慢变老。她再织不出流光溢彩的锦缎来。他们夫妻俩恩恩爱爱过了一生,一直到老死,再没有什么异样。


后记:这个故事来自董均伦的《聊斋汊子》,它让我想起《聊斋》里面的很多故事。我读了两遍,放下它,拿起《聊斋》,一篇接一篇读下去。终于放下《聊斋》,再来写这篇故事,它就有了聊斋的况味。
做好这个故事,我的中国故事,就有了200个。无论如何,可喜可贺。要不要买个榴莲,庆祝一下呢?

本故事参考资料:山东民间故事《画上的媳妇》 董均伦 江源 记;广东民间故事《画中妻子》;福建民间故事《画中妻》;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15:21:43
神仙28

张打鹌鹑李钓鱼2021

一苇 述

旧时有个张打鹌鹑,有个李钓鱼。两人是结拜兄弟。
一天,张打鹌鹑卖了鹌鹑,去看李钓鱼。李钓鱼不在家,钓鱼去啦。张打鹌鹑自个儿坐了一会,正要走,却见李钓鱼背着条鲤鱼,从门外归来——那鲤鱼可真大,足足与门扇一般长,金鳍金翅金尾巴,从鱼头到鱼尾流光溢彩,亮得晃人的眼。
“兄弟,你来得正好!我钓了大鱼哩,你帮我杀鱼焖饭。我有事,出去一下。”
李钓鱼放下鲤鱼,出门去了。张打鹌鹑蹲在厨房地下磨刀。他一边磨,一边看那条鱼——这么好的鱼,杀着不忍心啊!
鱼看他磨刀,哭啦,流下了两条长长的泪……
咦,好奇怪呀,鱼还晓得哭哩!
张打鹌鹑凑过去,问它:“你是神仙么?是神仙,就‘啪啦啦’拍三下尾巴。”
“啪,啪,啪!”鱼尾巴甩起来,不多不少,拍了三下。
张打鹌鹑放下刀,背起鱼,走到河边,放生了。
他跑去市集,用卖鹌鹑得来的钱,买回一条鳜鱼。
不久,李钓鱼回来,端起碗筷,吃得喷喷香:“兄弟,你这鱼焖饭烧得好,不过呢,鲤鱼变成了鳜鱼。”
张打鹌鹑一五一十告诉他:“那鲤鱼哭哩,我放生了,买回个鳜鱼。”
两兄弟吃了饭,喝了酒,快快活活说了一回话。
然后张打鹌鹑告辞出来,沿着河岸往家走。

走到半道,猛见河水翻腾,水里冒出来一个怪物。那怪物有多怪呢?只见他——

青脸红头发,
锯齿狗獠牙。
腰里头别着24个尖嘴蚌娃娃,
走起路来呀——
“哇咔咔!”
“哇咔咔!”

张打鹌鹑一见怪物,吓得魂飞魄散,掉头就跑。
“你别跑!站住!”怪物就地打个滚,变成个白白胖胖的小后生,蹿到张打鹌鹑面前,拦住他,“你跑什么?”
“你是妖怪啊,我能不跑吗?”
“你才妖怪呢!我是龙宫的巡海夜叉,你救了咱家老龙王的五小子,龙王派我请你咧!来,趴我背上。”
张打鹌鹑往夜叉背上一趴,听得一阵水响,“哗哗哗,哗哗哗……”
“到了。”夜叉放下他,入宫禀报去了。
张打鹌鹑两脚着地,睁眼一看,面前明晃晃一座府邸,自己正站在白玉台阶上。
不一会,出来个衣冠华美的小伙子,原来呢,他就是那条被放生的金鲤鱼,龙宫的五小子。
“哥哥,多亏你救我性命,等会我父亲要送你东西,你别贪那些金银珠宝,就只跟他要小白猫如愿。有了如愿,就啥都有了。”
“好!”
来到金宝殿,老龙王站起身迎接:“你救了我儿子,大恩大德,没齿不忘。”
先喝茶,后敬酒,吃了丰盛的一顿饭,睡了香甜的一个觉。醒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张打鹌鹑跳起床,就要走。
五小子说:“哥哥不走,今后你长住水晶宫,长生不老,好好享福。”
“不行,我家还有老母亲。”
“那好吧。”老龙王说,“五郎,给你张哥哥提一斗黄金,一斗白银,回家去买田置地,以后不用再打鹌鹑了。”
“金银珠宝我不要。”张打鹌鹑记得五小子的话,“我要您那小白猫如愿。”
“呀,你为啥就要她呢?”老龙王泪光光舍不得。
五小子在一旁劝:“父亲,就给我哥哥吧!”
老龙王松了口:“也好,碰上是个缘,你带她走。”

张打鹌鹑抱起小白猫,出了水,急匆匆往家里赶。一路上,小树变了大树,老屋子塌了,新屋子建起来。回到家,娘早过世了,家也不见啦,只剩一堆碎瓦砾。原来,他在龙宫吃一顿饭、睡一个觉的工夫,人间已经过了几十年。
没法子,张打鹌鹑大哭一场,自个儿打泥砖,造了个小屋,重新过起生活来。一日,他清晨上山打鹌鹑,晌午回到家,见锅台上热腾腾一碗肉、一碗菜、一碗香饺子。
一天这样,两天这样,三天还是这样。
第四天,他装作平常样子,“呼啦”一声把门带上,出了门。其实他没有上山,只偷偷躲在屋背后。眼看要到晌午,烟囱眼冒出青烟,偷偷往里一张望。哎呀!屋子里坐着个鲜花模样的大闺女,正拿剪子裁一块芭蕉叶,剪个鱼,吹一口气,成了真鱼;剪个鸡,吹一口气,成了真鸡。
张打鹌鹑脱下鞋子,光脚爬入屋去,见门栓上搭着一张白猫皮子,他一手扯过,填进灶火里烧了。
“你还我袄子!还我袄子!”大闺女直嚷嚷,也不给他烧饭了,坐在柴堆上直哭。
张打鹌鹑把饭烧熟了,叫她吃。她摇头不肯吃。
“如愿,如愿,你不吃,我喂你哩!”张打鹌鹑把她抱入怀里,喂她吃饭。
龙女“扑哧”一声,笑了。
两人成了亲,亲亲热热过起日子来。

娶了媳妇儿,张打鹌鹑恋起家来。他在家守着媳妇,越看越觉着好看,鹌鹑也不打了,柴也不砍了。媳妇儿说他:“不出门做事怎么行呢?我看屋前屋后荒着几亩田地,不如你耕作起来。”
“有地无牛,白日发愁——我用什么耕呀?”
“要牛么?不难。”媳妇儿用高粱秆扎个牛架子,用纸糊成一条大水牛,吹一口气,牛活了。然后,她再扎个犁耙架子,用纸糊成一副犁耙,吹一口气,犁耙变成真的了。
张打鹌鹑牵起牛,扛上犁耙,耕地去了。他耕三犁跑回家一趟,耕两犁又跑回家一趟。媳妇儿奇怪了:“干嘛一趟趟往家跑呀?”
“哎,也不知怎么搞的,心里头要死要活舍不得你。”
“这好办。”媳妇儿笑笑亲亲他,用高粱秆扎了个人架子,用五彩纸糊成个美人儿,吹一口气。哈哈,美人儿笑盈盈活过来了!前后左右,眼睛鼻子,与媳妇儿一模一样。张打鹌鹑看傻了眼,那纸扎美人儿走上前来,牵了他的手,带他到田间干活。
张打鹌鹑牵牛犁地,打西往东犁,媳妇儿有说有笑,在东边地头等他。打东往西犁,媳妇儿笑盈盈去到西边地头,抱他一抱,亲他一口。他只顾耕呀耕,耕呀耕,耕到天黑,还舍不得回家。
可是呢,那天不巧,忽然刮起一阵风,把那个纸扎美人儿吹跑了。
张打鹌鹑四下追寻不着,心里空落落,一下子又累又饿,就回家了。

那天夜里,王员外家的恶小子举着个纸人,带了一伙恶奴,找上门来:“张打鹌鹑,叫你老婆出来我看看!”
俩口子不理会。恶小子一脚踹开门,闯入屋,在灯影里看那龙女,果然有沉鱼落雁的姿容,闭月羞花的美貌:“哈哈哈,这个纸人儿一见我就不会动了,还是你这媳妇儿好,活生生一个大美人哪!”
“你给我出去!”
“哈哈哈,张打鹌鹑,今晚我出去,明晚咱俩换老婆啊!”
“放屁!”
“这可由不得你。咱俩明儿打赌注,你出一颗鸡蛋,我出一个碌碡。你的鸡蛋能碰烂我的碌碡,没事;我的碌碡碰烂你的鸡蛋,你老婆归我。”
张打鹌鹑打不过人家,只得应承下来。
恶小子一走,他把门一关,哭了。
媳妇儿说:“不怕。明朝你得早起,到河畔唤巡海夜叉,叫他把我娘那瘦白鸡下的白蛋儿送一颗上来。”
第二天清早,张打鹌鹑到河边吼:“巡海夜叉!巡海夜叉!到我丈母娘跟前去,要一颗瘦白鸡下的白蛋儿。”
不一会儿,水面漂上来白绫绫一个鸡蛋。张打鹌鹑一手逮住,拿去跟恶小子碰碌碡。碌碡占上坡,鸡蛋占下坡。“砰”一声响,碌碡给炸开了,碎成一地石疙瘩。白鸡蛋完好无损。
“今天算你运气好。”恶小子恶狠狠不服气,“明儿咱俩比赛跑马,你的马跑过我五十步,没事。要是跑不过,你老婆归我。”
张打鹌鹑打不过人家,只得应承下来。
恶小子走了,张打鹌鹑关上门,哭啦:“咱连个马都没有,拿什么跟人家跑?”
媳妇儿说:“不怕。明朝你到河畔去,唤巡海夜叉,叫他把我爹的瘦黑马儿送一匹上来。”
第二天清早,张打鹌鹑到河边吼:“巡海夜叉!巡海夜叉!到我老岳丈跟前去,问他要一匹瘦黑马儿。”
没过多久,水面漂上来瘦巴巴一匹黑马。
张打鹌鹑招那马儿到身边,一翻身骑上马背,跑去跟恶小子赛马。比赛开始了,好多人围着看。说好跑一百步,哨声儿还没断呢,那瘦黑马已经跑好了,简直快得像道闪电。跑完它跃起半个身,仰天嘶吼一声。
恶小子的马才起步,听到龙马啸鸣,吓失了蹄,跌倒在地,把恶小子摔了个狗啃泥。张打鹌鹑连忙过去扶起他:“我说不跑啊,你说跑啊跑,这下可好,跑出个祸斗来!”恶小子不领情:“祸斗?好,我就跟你要这个祸斗!明天拿不出来,你老婆还得归我!”
恶小子一走,张打鹌鹑关上门,与媳妇儿商量。媳妇儿说:“没事,祸斗不难找,我大哥养了一群。”
第二天大清早,张打鹌鹑又到河畔去,对着河水大声吼:“巡海夜叉!巡海夜叉!到我大舅爷跟前去,问他要一只祸斗。”
话音刚落,水面漂上来一个铁笼,笼里装着个火红的小兽,呲牙裂嘴,十分凶猛。张打鹌鹑捞起铁笼,提回家去。恶小子带着恶奴,正在他家门口等着呢。
“小子,这是你要的祸斗,拿去!”
那祸斗机警凶狠,看上去十分厉害,正是恶小子朝思暮想的心头爱物。他就一下子就爱上了,接过铁笼,把祸斗提回家去,精心喂养起来。
那个祸斗果真是个希奇货,它不吃肉,不吃果,一日三餐,单单只吃炭火。
熊熊烧起一袋炭,拿个火钳子,一颗颗扔去喂它,它一口接一口吞食,“嗷哦!”“嗷哦!”“嗷哦!”……
这样子,清晨吃一顿,晌午吃一顿,晚上再吃一顿。
“哈哈哈,真好!妙极!果然是神兽!”
得了那祸斗,恶小子洋洋得意,四方八面夸起宝来。他每日聚一伙猪朋狗友,一屋子恶奴,嘻嘻哈哈围着祸斗,看它吃火球。
一日,有个纨绔子弟说:“这祸斗好玩是好玩,就是没见过放出来。”
恶小子说:“放就放。”
他打开铁笼,“轰”一声响,祸斗冲出来,朝他喷出一条火柱。恶小子浑身上下着了火。不一会,王员外全家上下“毕毕剥剥”烧起来,一屋子人焖在火里,没跑出来一个。
那祸斗从火海蹿出来,飞快向河畔跑,“咚”一声跳入水里,不见了。
张打鹌鹑和他媳妇儿,可不管这些事,人家在屋子里和和气气过日子。

后记:这个故事属于故事家秦地女。我早几年看到它,一遍遍读去,从它获得无尽的启示。是的,秦地女讲故事,不说“张三”“李四”,她说“有个张打鹌鹑”“有个李钓鱼”,就一个名号,就交待了此人职业行事,再不用啰里啰嗦说半天。我给小朋友讲“偷听话”故事,信手学了一招,就这么开头:“有个徐卖毛驴”“有个李卖马”,讲出这么两句,小朋友眼睛骨碌碌看着我,我成就感满满,就感觉自己故事说得地道。
秦地女会讲故事,不仅在给人物起名号这种小节。她最让我佩服的,是讲到那条鱼:“鱼哭啦,流下两条长长的眼泪……”是的,不说鱼伤心,不说鱼难过,也不长篇大论,说鱼如何哀求。就只直接说张打鹌鹑磨刀,然后就是“鱼哭啦,长长地流下两道眼泪……”真正的高手,像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你见不着他如何出招,一出手,便已抵达。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之《中国龙女故事的构成及其特征》;秦地女故事《张打鹌鹑李钓鱼》,孙剑冰 记录 整理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16:13:25
行好事1

阿果行医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百草谷,谷里住着少年阿果和他的母亲。少年阿果每天上山砍柴,挑到市集去卖,再买回米和盐,养活自己和母亲。
有一天,阿果砍柴时走远了,在山里迷了路。他翻过一个陌生的山坡,走进一片陌生的树林,躺在一棵陌生的树下,不知不觉睡着了。
睡了好久才醒来,他睁开眼,看到树上有一个神奇的红果子,模样像半个月亮,颜色红得像太阳。
阿果爬上树,摘下那个果子,果子闻起来香极了,轻轻咬一口,香甜又多汁。吃完果子阿果还想再吃——可是整棵树只有一个果,吃掉就再也没有了。

吃了红果子,阿果只觉神清气爽,他挑着柴担往家走,走到半路,听见两个古怪的声音。
一个是尖嗓门:“嘿嘿,兄弟,好久不见,京城有什么新闻吗?”
另一个是哑嗓门:“新闻新得很哇!哇呱呱,笑死我啦!国王得了个怪病,耳朵疼极啦!疼得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召集全国的名大夫给他看病——看得好,赏赐一百斤黄金;看不好,打一百下板子。但是,大夫们束手无策,不会治!国王耳朵疼得越来越厉害啦!哇呱呱,呱哈哈!”
尖嗓门问:“嘿嘿,你知道国王什么病吗?”
哑嗓门又“哇呱呱”大笑了一通,说:“国王其实没有病,他耳朵钻进去一只红蜘蛛,那蜘蛛在里面暖和,不肯出来。要治也简单,只要在他耳朵边放个水缸,敲响大鼓,如果有燕子唱歌就更好了。红蜘蛛听到鼓声,以为春雷响,听到燕子唱,知道春天到,马上会爬出来,去外头大树结网。这一来,国王的耳朵就再不疼了。哇呱呱,呱哈哈!”
尖嗓门也跟着笑:“嘿嘿!喳喳!”
少年阿果四处张望,哪有人呢?前方树枝上站着两只鸟儿,一只花喜鹊,一只黑乌鸦。
这一下,阿果明白过来——原来,那个红果子不是一般果子,他吃了红果子,能听懂动物说话。

阿果挑着柴担下山回家,他决定扮成大夫,去给国王治病,拿那一百斤黄金的赏钱。
主意已定,少年阿果让母亲给他做了一袋饭团,然后辞别母亲,走上大路,朝王宫走去。
走呀走,走呀走,路上遇见一匹枣红马。那匹马站在路边,一动不动,眼睛一味淌眼泪。阿果走到它面前,听到它说:“我是真正的千里马,可是马蹄嵌入了一枚长铁钉,怎么往前跑呢?”
阿果抚着枣红马的背,让它躺在路边,帮它拔除了马蹄里的铁钉。枣红马不痛了,它扬起蹄子,长嘶一声:“你不用自己走路了,我驮你。”

少年阿果骑上马背,走到一个小村庄,听见一个微弱的声音:“救命啊,救命!”
顺着声音走过去,只见路边有一条大蛇,正缠着一条小黄狗,大蛇越缠越紧,小狗呼吸困难,眼看着就要断气了。
阿果翻身下马,抽出佩刀,“卡嚓!”一声,砍断大蛇,把小狗救出来。
小狗舒了口气,朝他摆尾巴,说:“你救了我,我跟着你吧!”

少果阿果骑马在前面跑,小狗跟在他身后。跑呀跑,跑呀跑,跑过一户人家的大门口,听到一个悲泣的声音:“救救我的孩子,谁来救救我的孩子?”
阿果来到屋檐下,看见一只雏燕掉在门槛上,大燕子无计可施,一味哭泣,少年阿果捧起小燕子,踮起脚,站到马背上,把它送回巢里。

少年阿果继续向前走,走啊走,走到王宫大门前。可是,朱红大门紧紧关闭,阿果“嘭嘭嘭”拍门,拍了好久,都没有人来开。
小狗说:“主人你别着急,我去打听打听。”
它跑去问王宫的看门狗,看门狗告诉他:“汪汪汪!这里敲门有技巧:敲三下,停一下,再敲三下,停一下。如果有人来开门,必须对他鞠三个躬。”
少年阿果按照小狗说的方法,敲三下,停一下,再敲三下,停一下。
果然,这样一敲,红大门“伊呀”一声打开了。
阿果朝开门的武士鞠了三个躬:“武士大人,我是百草谷的百草大夫,我能治好国王的耳朵。”
武士喜欢少年阿果,马上带他见国王。
那国王躺在床上,正叫唤:“痛杀我也!痛杀我也!”
阿果把耳朵凑到国王耳边,听见红蜘蛛在里头唱歌:“冬天真漫长,冬天真黑暗,冬天真是大坏蛋!”

少年阿果搬来一口大水缸,放到床前。他往水缸灌满水,在水里竖起杨柳枝。然后他敲响大鼓:“咚——隆!咚——隆隆!!”
一只燕子飞到窗前,唱起歌儿。
那红蜘蛛听到春雷响,听得燕子唱,知道春天到,马上从国王耳朵里爬了出来,它爬上水缸,攀上杨柳枝,欢欢喜喜结了一张网。
阿果往国王耳朵塞了一团松软的棉花,国王闭上眼又睁开眼,从床上坐起身:“你真是神医。我的耳朵不疼啦!耳朵现在很舒服!”
阿果治好了国王的耳朵,得到了一百斤黄金的赏赐,回到百草谷,当上了百草谷的谷主。

至于国王,他耳朵不疼,心情大好,下令大赦天下,把牢房里的人全放了出来。他甚至饶恕了那只红蜘蛛,把它养在御花园里。
红蜘蛛在御花园越长越大,红得像火,亮得像灯,大得像煮熟的河虾,后来它还当上了蜘蛛国的国王——因为蜘蛛们一致认为,它在国王耳朵里待过,是只了不起的蜘蛛。

后记:这个故事深有趣味,其一在那红果子,吃了能听懂动物的语言,而且没有海力布的禁忌,实在轻松有趣。其二在那红蜘蛛,那家伙实在有点酷,竟然当上了国王。
至于少年阿果,不但勇敢而且善良,真是个一往无前的好少年!

本故事参考资料:西藏民间故事《国王耳朵里的蜘蛛》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17:32:33
好运2

牛皮匠招附马2021

一苇 述

早先有个牛皮匠,自小跟随名师,学得一手做鞋修鞋的好手艺。
俗话说“手艺在手,衣食无忧”,牛皮匠每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十乡八里的人都认得他。
闲话不提,只说一日太阳落水,牛皮匠已把手头活计做完,快快活活挑着一担行头,哼着歌儿回家。
走在半道上,遇见一个孙秀才。
孙秀才说:“牛皮匠啊,你每日出门走路,来来回回兜圈子,总走不出这方圆七八里。人生一世,树活一遭,何不跟我上京城开开眼界,见见世面?”
“孙秀才,你读书识字学富五车,去到京城还能中个状元郎、当个大学士,我区区一个小皮匠,在京城人生地不熟,还不是白白饿死呀?”
“人世间哪有几个状元学士?不过呢,谁人没有双脚,哪个不要穿鞋?这天地间就算饿死皇帝、饿死太子,也饿不死你牛皮匠啊!”
牛皮匠一听有道理,不由得动了心思,第二天就跟孙秀才上京城,去见大世面了。
话说那牛皮匠没上过学,一个字不认识,偏偏好奇心重,什么事都要问个究竟。那个孙秀才呢,恰恰是个好为人师的家伙,事事有问必答,言无不尽。
两人行到大河边,看见大河拐大弯,大风吹大浪。牛皮匠就问:“孙秀才,你们状元学士,见到如此景象,如何吟诗作文?”
孙秀才那会儿正心旷神怡,随口答道:“哈哈哈,此情此景,要说‘惊涛拍岸,地卷天舒’。”
牛皮匠一听,连忙竖起大拇指,赞赏不尽。
欣赏了河景,两人走上大桥,一队兵马正从桥上经边。牛皮匠听得马蹄“得得”响,又问:“孙秀才啊,如此景象,你们状元学士,又要如何说道?”
孙秀才摇头晃脑,吟出半句诗来:“这个嘛,要说‘马蹬桥头足打鼓’。”
过了大桥,来到一座村庄,村头有个大婶正喂鸡,鸡啄米粒“笃笃”连声,牛皮匠又问:“孙秀才,这小鸡啄米,也能作个诗么?”
孙秀才说:“这个容易,可说‘鸡啄残米嘴撞钟’。”
牛皮匠佩服得五体投地,把孙秀才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两人说说笑笑,相谈欢喜,不知不觉,来到京城。
话说那大京城里头,有个牡丹公主。牡丹公主才华出众,美貌无双,写得一手古奥的牡丹篆字。
牡丹公主二十岁了,皇帝想给她招个附马。不过公主孤芳自赏,看遍京城的王孙公子,没有一个合她心意。
皇帝说:“天下男儿任你挑选,你想要怎样的附马?”
公主想了想:“我近日写了一张梅花篆,不多不少刚好一百字,你把它张贴在皇宫门外,哪个能认得齐全,就招哪个为附马吧!”
皇帝觉得这个办法好,马上写了一张皇榜,与公主的梅花篆字一起,张贴在皇宫的墙上。
谁知道,皇榜贴出去大半年,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认得上头的字。
这一日,牛皮匠来到皇宫门前,见一伙人围着一张黄纸指指点点。牛皮匠哪里认得梅花篆字呀,他见纸张结实,心想,这纸拿下来做鞋样子,不知道有多牢靠呢!于是乎,他快步走上前,一手扯下皇榜。
这一下,可了不得。守榜文的侍卫马上围上来,问他:“你识得上头的字?”
牛皮匠说:“一字不识。”
侍卫一听,这梅花篆字一百个,这个人只有一个字不认识,可见识得九十九个,这也算很不错了。不一会儿,牛皮匠就被带到皇帝面前。
皇帝见牛皮匠相貌堂堂、目光炯炯,心里挺满意的,但招附马光看模样还不行,也得有学问才好。就问:“小伙子,你最近读什么书?”
牛皮匠哪读过书呀,但他记得孙秀才的话,冲口即答:“地卷天书。”
皇帝一听,被唬住了。心想这书自己没有读过,还是少说为妙。皇帝低头想了想,决定出个对联考他,就说:“朕去年领兵打仗,骑马走过一座桥,得了个上联‘马蹬桥头足打鼓’,你能对出下联么?”
牛皮匠哪会对对联呀,但他记得孙秀才的话,忙回答道:“鸡啄残米嘴撞钟。”
这下联对得天衣无缝,皇帝一听满心欢喜,马上择了吉日良辰,让牛皮匠和牡丹公主成了亲。
牛皮匠招了附马没多久,安南国王派使臣来中国面见皇帝,那个使臣说:“听说天朝大国人才济济,请派一个人和我对三道哑谜题。对得出,安南国继续进贡。对不出,以后进贡的事,就免谈了!”
皇帝连忙问文武大臣:“众位爱卿,谁会对哑谜题?”
老宰相上前推荐说:“附马爷懂得梅花篆字,又读过《地卷天书》,对哑谜题定然不在话下。”
于是乎,皇帝唤出皮匠附马,让他与安南使臣对哑谜。
安南使臣扎了个马步,伸出一只手指,大喝一声:“嗨!”
牛皮匠以为他要做皮鞋,心想光做一只怎么行?他马上在安南使臣对面扎个马步,伸出两只手指,也大喝一声:“嘿!”意思是说,皮鞋单做一只怎么行,要做就做一双。
安南使臣一看,大吃一惊,但他没有认输,马上出第二道题。只见他指指脑袋,又大喝一声:“嗬!”
牛皮匠一看,以为他问自己会不会修伞,马上指指脚下,也喝一声:“哈!”表示自己不会修伞,只会做鞋。
安南使臣一看,又吃一惊,但他还是没有认输,马上出第三道题。只见他拍拍自己的肚子,又再喝一声:“横!”
牛皮匠一看,以为他要用牛肚子上的皮做鞋,连忙反手拍拍自己的后背,也喝一声:“竖!”意思是用牛背上的皮做鞋,才是最好的。
安南使臣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当即低头拱手,对皇帝说:“还是你们天朝大国有能人,我们输了。”
皇帝莫名其妙,要求安南使臣解开谜底。
安南使臣说:“我伸一个指头,表示一统华夷,他伸两个指头,是说仍分南北两国;我上指天空,表示我安南天下第一,他下指大地,回称纵然天下第一,亦是终归尘土;最后我手拍腹部,表示我满腹经纶,他反拍后背,问我敢不敢背水一战。我安南小国,怎么敢与天朝大国作战?我安南甘拜下风,以后还是年年进贡吧!”
皮匠附马指手划脚之间,退了安南的千军万马,皇帝无限欢喜,当即赏赐他锦锻百匹,黄金千两。
牛皮匠带了赏赐,回到牡丹公主身边,幸福地度过一生。


后记:皮匠姓什么呢?想想么,他应该姓牛。公主是啥公主呢?既然皮匠姓牛,她应该叫牡丹公主:正了名,故事就有意思了。
故事如此欢乐,皮匠如此幸福,故事时光如此精彩。多好啊!让我们把故事讲下去。

本故事参考资料:林继富《一字不识当附马——“皮匠附马”故事解析》、浙江民间故事《皮鞋匠成亲》、湖北民间故事《皮匠附马》、湖北故事家刘德方故事《皮匠附马》、福建民间故事《砧鞋附马》等。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17:57:13
早时有个好吃佬2021

一苇 述

早时有个好吃佬,他嘴巴特馋,眼睛特尖,鼻子特灵,不管谁家有好吃的,他总有办法寻踪觅迹,找上门去白吃白喝。他吃了东家吃西家,吃了南家吃北家。可是他自家呢,却是个铁公鸡,忒吝啬,从来没想过要设个酒席回请别人。
话说那好吃佬有两个把子兄弟,原是小时候玩过泥沙、捉过蚂蚱一道儿长大的,这两人给好吃佬吃过多次,吃得满肚子不舒服。这一日,两人发了点小财,正打算弄桌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但是呢,心里又极不乐意给那好吃佬吃,于是两人商量说:“咱把饭菜弄好了,坐上船,到江中心吃去。”
“哈哈哈,这法子好!咱上得船去,只把跳板也抽掉,就算好吃佬有本事晓得,他到得了江边,也上不得船来,只能干瞪眼!”
定好计策,两人弄来一条船,把山珍海味煮了个喷喷香,又买来一坛美酒,几样时鲜水果,一股脑儿搬上船去,然后抽了跳板,把船移到江心。那会儿风景如画,江风惬意,两人喜气洋洋,正要动筷子,忽然看见水上飘来一口大木箱,那木箱上醒目地写着“绫罗绸缎”四个红字。两人举酒庆祝,一个说:“当真好运气,好风好水,好衣好食,咱刚摆好一桌美食,就漂来箱子好衣料!”
一个说:“古语说‘福无双至今朝至’,这下咱甩开了好吃佬,还要发笔横财,天公何等眷顾——来,贺它一贺,干杯!”
两人截住那箱子,搬上船,打开箱盖,一看,哎呀,哪里有宝贝?箱里只端端正正坐着个好吃佬,眼珠子骨碌骨碌转着,笑嘻嘻看着两个把子兄弟。
两把子兄弟脸一沉,一个说:“真倒霉!”
一个说:“推下水去!”
好吃佬赶紧站起身,出了箱,三步并两步,直奔餐桌:“咱三兄弟,有福同享,有美食同吃,干杯,干杯!”
“慢着!”大把子兄弟上前把他一拦,“要吃这个酒饭,得先行个酒饭令。咱每人说四句,你说得好,这顿饭任你吃;说得不好就别吃了,从哪来回哪去!”
“好啊,请两个哥哥出题。”
二把子兄弟脑袋一拍,出了个题:“酒饭令要有四句话,第一句得说漆里麻黑,第二句得说明明白白,第三句得说容易容易,第四句得说难得难得。”
好吃佬说:“那行,你们出的题,你们先说。”
大把子兄弟想了想,说:“天要下雪那是漆里麻黑,下到地里那是明明白白。要雪变水呀,是容易容易;要水变雪呢,是难得难得!”
“大哥说得好!”二把子兄弟说,“砚里磨墨那是漆里麻黑,写到纸上那是明明白白。要墨变字呀,是容易容易;要字变墨呢,是难得难得!”
该好吃佬说了,只见他一拍脑袋,出口成章:“我在箱里那是漆里麻黑,出得箱来那是明明白白。我吃你们呀,是容易容易;你们想吃我呢,是难得难得!”
那大把子兄弟、二把子兄弟一听这酒饭令,紧绷的脸一下子松放开来,两人笑得岔了气,笑得捂住肚子,在舱板上滚来滚去,起不来。
一个说:“说得准!”
一个说:“说得妙!”
这下好,好吃佬酒饭令过了关,又给他大吃了一餐。

后记:
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第43个故事,叫“吃白食”型。任直觉,我认定这是个精彩故事。我想像它在乡间妙趣横生地流传。于是四处查找它的踪迹,竟找不着。
这世间的缘法,大抵是这么个样子,深切渴求一个东西,或早或迟,也总会获得它。今年,购得林继富《中国民间故事讲述研究》一书,书中摘录了这个故事——我曾走过长长的路,一心想要追寻它,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以为放下了,不再记挂心头。然而多年之后,信步漫走,竟在转角之间,骤然遇见了它。我内心的欣喜有如清泉,源源不绝,润泽这个炎热的夏日。
于是我合上资料,写下这个故事。
本故事参考资料: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之“吃白食”型、王丹《民间故事价值回归的采录方法研究——以刘德方故事采录为例》、湖北民间故事《吃你们的容易容易》(刘德方讲述)等。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18:08:16
早时有个好吃佬2021

一苇 述

早时有个好吃佬,他嘴巴特馋,眼睛特尖,鼻子特灵,不管谁家有好吃的,他总有办法寻踪觅迹,找上门去白吃白喝。他吃了东家吃西家,吃了南家吃北家。可是他自家呢,却是个铁公鸡,忒吝啬,从来没想过要设个酒席回请别人。
话说那好吃佬有两个把子兄弟,原是小时候玩过泥沙、捉过蚂蚱一道儿长大的,这两人给好吃佬吃过多次,吃得满肚子不舒服。这一日,两人发了点小财,正打算弄桌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但是呢,心里又极不乐意给那好吃佬吃,于是两人商量说:“咱把饭菜弄好了,坐上船,到江中心吃去。”
“哈哈哈,这法子好!咱上得船去,只把跳板也抽掉,就算好吃佬有本事晓得,他到得了江边,也上不得船来,只能干瞪眼!”
定好计策,两人弄来一条船,把山珍海味煮了个喷喷香,又买来一坛美酒,几样时鲜水果,一股脑儿搬上船去,然后抽了跳板,把船移到江心。那会儿风景如画,江风惬意,两人喜气洋洋,正要动筷子,忽然看见水上飘来一口大木箱,那木箱上醒目地写着“绫罗绸缎”四个红字。两人举酒庆祝,一个说:“当真好运气,好风好水,好衣好食,咱刚摆好一桌美食,就漂来一箱子好衣料!”
一个说:“古语说‘福无双至今朝至’,这下咱甩开了好吃佬,还要发笔横财,天公何等眷顾——来,贺它一贺,干杯!”
两人截住那箱子,搬上船,打开箱盖,一看,哎呀,哪里有宝贝?箱里只端端正正坐着个好吃佬,眼珠子骨碌骨碌转着,笑嘻嘻看着两个把子兄弟。
两把子兄弟脸一沉,一个说:“真倒霉!”
一个说:“推下水去!”
好吃佬赶紧站起身,出了箱,三步并两步,直奔餐桌:“咱三兄弟,有福同享,有美食同吃,干杯,干杯!”
“慢着!”大把子兄弟上前把他一拦,“要吃这个酒饭,得先行个酒饭令。咱每人说四句,你说得好,这顿饭任你吃;说得不好就别吃了,从哪来回哪去!”
“好啊,请两个哥哥出题。”
二把子兄弟脑袋一拍,出了个题:“酒饭令要有四句话,第一句得说漆里麻黑,第二句得说明明白白,第三句得说容易容易,第四句得说难得难得。”
好吃佬说:“那行,你们出的题,你们先说。”
大把子兄弟想了想,说:

天要下雪那是漆里麻黑,
下到地里那是明明白白。
要雪变水呀,是容易容易;
要水变雪呢,是难得难得!

轮到二把子兄弟,他略一思索,说:

砚里磨墨那是漆里麻黑,
写到纸上那是明明白白。
要墨变字呀,是容易容易;
要字变墨呢,是难得难得!

该好吃佬说了,只见他一拍脑袋,出口成章:

我在箱里那是漆里麻黑,
出得箱来那是明明白白。
我吃你们呀,是容易容易;
你们想吃我呢,是难得难得!

那大把子兄弟、二把子兄弟一听这酒饭令,紧绷的脸一下子松放开来,两人笑得岔了气,笑得捂住肚子,在舱板上滚来滚去,起不来。
一个说:“说得准!”
一个说:“说得妙!”
这下好,好吃佬酒饭令过了关,又给他大吃了一餐。

后记:
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第43个故事,叫“吃白食”型。任直觉,我认定这是个精彩故事。我想像它在乡间妙趣横生地流传。于是四处查找它的踪迹,竟找不着。
这世间的缘法,大抵是这么个样子,深切渴求一个东西,或早或迟,也总会获得它。今年,购得林继富《中国民间故事讲述研究》一书,书中摘录了这个故事——我曾走过长长的路,一心想要追寻它,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以为放下了,不再记挂心头。然而多年之后,信步漫走,竟在转角之间,骤然遇见了它。我内心的欣喜有如清泉,源源不绝,润泽这个炎热的夏日。
于是我合上资料,写下这个故事。

本故事参考资料: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之“吃白食”型、王丹《民间故事价值回归的采录方法研究——以刘德方故事采录为例》、湖北民间故事《吃你们的容易容易》(刘德方讲述)等。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3 23:38:46
好运3

穷八辈接穷神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穷光蛋,家里真是穷得丁当响儿,屋顶漏了没瓦修,底裤破了没线补,别人吃饭他喝粥,别人喝酒他喝水。大伙儿瞧他不起,给他取个外号,叫“穷八辈”,意思是你这辈子没机会发达啦,你穷完这辈子,还得再穷七辈子。
那穷八辈天生一副好脾气,听人家贬损他,也不生气,每回一听“穷八辈”三个字,就快快活活应一声:“哎,来也!”

闲话不多提,话说这一年到了年尾,家家户户杀鸡宰羊,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准备除夕夜接财神。
那穷八辈心里想,你们富,财神爷当然保佑你们,我穷,财神爷必定正眼都不瞧我一下,干脆一穷穷到底,我不接财神,接穷神!说不准穷神保佑穷人,还能护个平安。
转眼就到了除夕夜,穷八辈拿来一张红纸,大笔一挥,写上“穷神之位”四个字,恭恭敬敬贴在墙上,然后搬来个饭桌当神台,不一会儿,神位造好了。
别人家有丰盛的供品,他没钱买供品,只好盛了三碗热腾腾的稀粥,又装来三碗井水,渗上一把豆腐渣,权当黄酒,供到那神位前。
没有香烛,他到田头拔来三根粗麻梗当作香烛。
没有纸钱,他到门外抱来一把桦树皮当纸钱。
一切准备就绪,穷八辈恭恭敬敬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口中念念有辞,祷告说:“穷神老爷,我穷八辈家穷,人家有白米饭,我只得三碗稀粥;人家有美酒,我只得三碗豆腐渣。还望穷神老爷不要嫌弃,光临寒舍,快活享用,护佑我穷八辈家宅平安,穷也风流,饿也快活……”

不说穷八辈这头烧香拜神,只说天上的各路神仙,在这年节交关时候,一个个出了天宫,降临人间,要去享受人间香火。
财神与穷神结伴而行,那财神脚穿金靴,头戴金帽,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威风凛凛;穷神呢?脚下穿着一双破棉鞋,头上戴着一顶烂毡帽,身上衣裳破了数不清的洞,就像披了一身烂鱼网。不过呢,他也不是光脚走路,屁股底下骑着头跛脚矮驴子。
财神从天上一眼看下来,只见人间万家香火,家家户户都在拜财神。财神满心欢喜,志得意满,见身边的穷神寒酸落魄,就笑话他:“穷神兄弟,你好歹也算一路神仙,我看这偌大的人间,没有你的安身之所啊!”
穷神当然不服气了,他睁大眼使劲往下看,这一看不打紧,竟给他看到穷八辈家的一处香火。
那穷神顿时快活起来,眉开眼笑:“谁说没有人礼敬我?那人不是正给我烧香磕头么?你瞧,他的饭多热啊!他的酒多香啊!他的香多粗壮啊!他的纸钱多厚实啊!”
财神往下一看,还真有个“穷神之位”,也就哑口无言,没有话说了。

这下好了,穷神与财神分了道,那穷神拍拍驴脖子,说一声:“下!”
不一会儿,降落到穷八辈的家门口。
穷八辈听见有人敲门,十分高兴,迎出门来,见是个灰扑扑病蔫蔫的老头儿,长得面黄肌瘦,身上衣衫褴褛,不禁起了同病相怜的心思,把那穷神迎进屋来。
那穷神牵跛驴入了屋,走到“穷神之位”跟前,哈哈大笑说:“穷八辈,咱穷是穷,但不愁穷。来,咱穷对穷,吃掉这三碗热粥,喝光这三碗黄酒!”
两人端过热粥,一人吃一碗,三两口吃光了,只觉那粥极香甜,俩人咂咂嘴,齐声说:“好粥,好粥!”
那粥还剩下一碗呢,穷八辈端起来说:“这第三碗热粥,咱俩平分吧?”
穷神摆摆手:“人要吃,牲口也要吃,这碗端去给驴吃。”
穷八辈于是把第三碗热粥端到跛驴嘴边,那驴子脖子一伸,一口喝光了那碗稀粥,一滴也没剩下。
吃过热粥,穷八辈和穷神各端一碗井水豆腐渣,一同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喝干了,喝到嘴里,只觉得酒水极其香醇,俩人咂咂嘴,又齐声说:“好酒!好酒!”
那酒还剩下一碗呢,穷八辈端起来说:“这第三碗,咱俩平分吧!”
穷神醉醺醺摆摆手:“人要吃,牲口也要吃,这碗端去给驴子吃。”
穷八辈把那碗井水豆腐渣端到跛驴嘴边,跛驴嘴一张,一口气喝光了,一滴也没剩下。

吃过热粥,喝了酒,穷神拍拍肚皮,打个哈欠:“好酒好饭,吃了困倦。”说完,一头倒在炕上,呼噜呼噜睡过去了。
那跛驴也喝了酒,见老头儿睡着,它便撒起了酒疯,伸长脖子怪叫一阵,又扬起蹄子刨地一阵,最后,“唔唔咕咕”,拉了一地的驴粪蛋儿。

驴粪臭气熏天,但是穷八辈酒意上头,也没顾得上收拾,摇摇摆摆醉倒在炕上,挨着穷神睡着了,这一觉就睡到了天大亮。
天亮了,正是大年初一。那穷八辈爬起身一看,地上哪有啥驴粪蛋儿呀?金灿灿明晃晃的,是一地黄金疙瘩儿。他去收拾碗筷,发现那穷老头儿端过的两个碗,也变成了金碗。

穷八辈有了一地黄金疙瘩,两个大金碗,照理说变成个富人了。可是他仍然披一身破旧衣裳,穿一双破旧棉鞋,戴一顶破毡帽儿。大伙儿也仍旧唤他“穷八辈”,他也还像从前一样,每听见有人唤他,就快快活活回答一声:“哎,来也!”

后记:我极爱中国民间“万物有灵”的观念,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石头有石头神。人类心灵深处的万物,同样凝聚为神,于是有财神,亦有穷神。“穷神”之所以为“穷神”,不为“穷鬼”,是因为穷也有穷的风流,饿也有饿的快活,在穷困里守得自己的风度,不为贫穷所苦,不至于穷形尽相。
我喜欢这个穷神故事,为的是它所表述的“穷亦风流,饿亦快活”这个意思,少年时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我格外喜爱那位丐帮帮主洪七公,大概觉得他穷能风流、饿能快活,很有魅力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江帆《年节习俗的诙谐变奏曲——“请穷神”故事解析》;河北耿村故事《敬穷神》张才才 讲述;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