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2021夏全面修订稿

字数:594378访问原帖 评论数:294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1-07-15 17:21:00 更新时间:2021-09-05 00:22:13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6 18:02:21
愚人13

侯媳妇儿与熊媳妇儿2021

一苇 述

早时有一对拜把子兄弟,大哥姓熊,小弟姓侯。熊大哥娶了个村媳妇儿,侯小弟娶了个俏媳妇儿。

这一天,熊大哥到侯小弟家串门,侯媳妇儿出来开大门。
熊大哥问:“侯小弟在家吗?”
“不在家,请问您是哪一位?”
“我是熊大哥,你是侯小弟什么人呀?”
侯媳妇儿春风一笑迎上来:“原来是大哥呀,我是你小弟的桃柳一枝花。大哥请入屋里坐吧!”说着,把熊大哥让到屋里。
入了屋,媳妇儿指指炕头,介绍说:“大哥,这是我公爹。”
熊大哥连忙上前见礼:“伯父大人好,伯父大人身板儿真硬朗。”
“可不是,这都是酒肉饭菜孝敬的!”侯媳妇儿招俩娃儿过来,教娃儿拜见熊伯伯。
熊伯伯听着开心:“娃儿聪明伶俐,真可爱呀!”
“大哥夸奖了,这都是祖上积的阴德。”
熊大哥眼睛上下四面瞅瞅:“好本事,这房子盖得好哇!”
“哪里哪里,都是众人帮的。”侯媳妇儿端茶递水,嘘寒问暖。
熊大哥坐了一会,起身告辞:“既然贤弟不在家,为兄就走了,改天再来拜访。”
侯媳妇儿殷勤往外送,走到院子,见驴槽上栓着一头驴,熊大哥又再夸道:“这驴儿,养得可真壮实!”
“可不是,这是精草饲料养的哩!”

熊大哥回到家,往屋子一坐,就跟自家媳妇夸起侯媳妇儿来,说人家如何大方得体,又如何如何会说话。
熊媳妇儿听得挺腻歪:“哎呀,端碗儿瞅盆儿,媳妇儿只瞧着别人家的好!不就是几句话嘛,谁不会说呀!”

过了几天,侯小弟到熊大哥家来了。赶巧熊大哥没在家,熊媳妇儿跑出来问:“谁呀?”
“我是侯小弟,你是熊大哥什么人?”
熊媳妇儿想显摆下自己,但又记不清楚话儿,心里头只留着个话影子。她着急呀,一眼瞥见桌上有个烂桃儿,赶紧回话说:“我是你熊大哥的一个烂桃儿呀!”
她把侯小弟扯入屋,见着婆婆,马上介绍:“这是老太太!”
侯小弟见礼说:“伯母身子骨儿真硬朗!”
熊媳妇儿接过话来:“可不是嘛,那可是精草饲料喂养的!”
家里俩娃儿跑来跑去,撞到侯小弟身上,侯小弟笑笑说:“俩娃儿这样活泼,蛮机灵呀!”
“哪里哪里,”熊媳妇儿谦虚回话道,“这都是众人帮的!”
坐了一会,侯小弟要走。熊媳妇儿热心热肠往外送。侯小弟见驴槽上栓着一头驴,顺口说:“这驴儿长得蛮肥壮。”
“可不是吗?”熊媳妇儿说,“这是酒肉饭菜孝敬的!”

后记:这几年一本接一本,蚕儿食桑叶似的,啃各式各样的民间故事书。笨媳妇儿的故事呢,没有巧媳妇儿那么多,但也时常能见着。这人世间,一样米养百样人,有傻女婿就有能女婿,有巧媳妇儿呢,就有笨媳妇儿。
究其实吧,我觉得,笨不打紧——我自个儿就很笨,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人家古贤人安贫乐道,我是愚人,只自个儿安傻乐笨,知足常乐,也傻得风流,笨得喜悦。
我就不学这故事里的熊媳妇儿,硬要往精里学,有啥好?你瞧,学到后头,酒肉饭菜都孝敬了驴子。

本故事参考资料:辽宁民间故事《烂桃》 张述清 口述 玛丽 采录;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6 18:09:31
愚人14

杯弓蛇影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叫杜宣的人,在县衙当差,事事小心翼翼,日日谨小慎微。这天,新县令应彬对他说:“你工作辛苦了,今晚到我家喝酒吧!”
杜宣跟随县令回家,两人面对面坐下,说起县衙里的许多事务。
说着话,应彬给杜宣倒了一杯酒:“来,干杯!”
杜宣举起酒杯,正要喝,酒一晃,他清晰看见杯里有一条红色的小蛇,正在游动。杜宣脑袋“轰”一声响,只吓得冷汗直冒。但是,新任县官就在自己面前,能不喝吗?他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硬着头皮,一仰头,把酒喝光了。

回家的路上,杜宣周身不自在,想吐却又吐不出来,只感觉小红蛇在他肚肠内游动,顺着他的五脏六腑,东咬一下,西咬一下。
回到家,他剧痛难忍,病倒在床。第二天,请来大夫诊治,又是吃药,又是针灸,总不见好。就这样,沉疴日重,眼见生命垂危,家里人急坏了,日日以泪洗脸。
应彬来看望他,关切地问:“你得的是什么病呢?怎么一下子重成这样?我还记得,上回到我家喝酒,你还很健康啊!”
“唉,都是因为去你家喝酒才染上这场病啊!”杜宣叹息着,对应彬说,“我如今快死了,也就什么都不怕了,直言告诉你吧——那天你给我倒酒,我明明白白看见一条小红蛇,在我的酒杯中游走。因为怕你见怪,不敢说出来,只好一口把酒灌入肚子。如今,那毒蛇在我腹中作祟,时时咬我的心肝肚肠,我剧痛难当,生不如死。早知如此,那杯酒就不喝了!”
应彬深感诧异:“原来如此。不过,我家的酒,怎么会有蛇呢?”

他回到家,坐在杜宣那天所坐的椅子上,揣摩着这件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美酒在杯中摇晃,奇怪呀,酒里果然有一条红色细蛇。
然而定神细察,他大笑起来:“杜宣呀杜宣,你太多疑了,这并非真蛇,只是一个影子啊!”
原来,那个位置背后有一面墙,墙上挂着一张红色的弓,弓的倒影落在杯中的美酒里,看上去正像一条游动的细蛇。

应彬立即把杜宣请到家里,让他坐回到上次的位置,给他倒了一杯酒:“你回头看墙上,那是什么?”
杜宣看看墙上的红弓,又看看杯中的蛇影,爆发出一阵大笑。
他举起酒杯,美酒一饮而尽。
喝了那杯酒,杜宣的病一下子好了。

后记:上星期三,到五4班监考基础测试,拿起图书角一本《成语故事》看。杯弓蛇影的故事我小时候读过,这回再看,仍然深深受益。我喜欢故事里的应彬县令,他真说得上心理治疗的大师。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往往对人大有伤害,因为想像的痛苦无限无边,这时候,只需要带他看清楚事实真相就可以了。
事实纵然不佳,总可以承受,但是巨大的恐怖想像,往往把人压垮。

本故事参考资料:成语故事《杯弓蛇影》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6 18:17:29
愚人15

猕猴捞月亮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座猕猴山,山脚下有棵老槐树,老槐树下有一眼水井。
一天夜里,猕猴下山玩耍,它们跳溪跃涧,穿林过树,玩得十分快活。玩累了,大小猕猴围成一圈儿,坐在井旁歇息。

“哎呀呀,太可怕啦!”忽然,一只小猕猴大哭起来,“月亮掉落井里了,要淹死啦!”
猕猴王上前一看,果然井里有个月亮,一摇一晃蛮可怜:“大事不好,赶紧营救!”
小猕猴问:“怎么救?”
猕猴王一拍脑门,想出个法子:“咱爬上大树,一个接一个倒挂下去,定然可以够到月亮,捞它上来。”
“好主意!”

猕猴们“呼啦”一声爬上老槐树,猴王后脚钩住树枝,倒挂下去,下一个猕猴沿着猴王的身体往下爬,爬到下端,让猕猴王抓住它的尾巴,也像猕猴王一样倒挂下去。就这样,猕猴头尾相接,一只接着一只,一直倒挂到井水里。
最底下的猕猴伸手往下一捞,手刚触到井水,觉得不对劲:“咦,月亮怎么破啦?”
它使劲捞,捞呀捞。可是呢,它越用力,月亮破碎得越厉害。
所有的猕猴,齐声叹息起来。

就在这时,“哩啦”一声,槐枝断了,猕猴全堕入井水中。

后记:小时候,语文书上有这个故事,我喜欢猴子一只接一只倒挂的情境,觉得好玩儿。这一阵读佛家故事,故事的结局与语文书大不同。镜花水月,如雾亦如电,如梦幻泡影,执着于幻象而不能知悟,猕猴终于坠入水中。
这个故事象征“神经症”的某种困境,亦即佛家所说“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人心有时会如故事中的猴子一般痴愚,如果不立足于真相,只是站在虚妄之上,那么所做的一切,便如猕猴捞月一场空,甚至最终赔上自己。惟有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前行,认认真真生活,是正道。
我感觉它大有深意,于是采用了古代故事的结尾,重述这篇故事。

本故事参考资料:佛本生故事《猕猴捞月》;《法苑珠林•愚憨篇•杂痴部》;小学语文课文《猴子捞月》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6 22:15:46
金钱1

金变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何吕,有个施张,两家人隔壁相邻。
何吕精明,施张老实,何吕喜欢欺负施张,那施张呢,总傻呵呵不跟他计较。

这天,两人结伴去砍柴,走过一片坟地,何吕眼尖,看见一条赤练蛇穿过草丛,“窣”一声,钻入低凹处一个青瓦瓮里。
“哎,施张,看见那个青瓦瓮了吗?”
施张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看见了呀,怎么啦?”
何吕编了个谎哄骗他:“那是从前牛富户埋的一瓮黄金,这几年风吹雨洗,你瞧瓮子都露出地面来啦!牛富户当年对你家有恩,你可得帮他把瓮子重新埋好。”
牛富户对自己家有恩这回事儿,施张也曾听说过。他心地实诚,哪里想到何吕使坏捉弄他呢?他挑了柴担回家放下,马上就扛起锄头,到那坟地去,一锄锄挖起旁边的泥土,整成个深坑,把那青瓮子扎扎实实重新埋好。没料到,一不小心,一个大泥块碰开了瓮子盖,施张探头一望,好家伙,里头光灿灿的全是金条。

当晚吃过饭,施张把这事说给他娘子听:“娘子娘子,告诉你一件稀奇事儿,刚才我去掩埋牛富户坟地里的大青瓮,里头满满当当全是真金啊!”
“哎哟,傻子,干嘛不搬回家来?”
“不行,人家牛富户埋在地里的财宝,终归是人家牛富户的。这就像别人地里的蔬菜瓜果,怎么能随便拿呢?”
“牛富户早死啦,也没有后人。”
“话不能这么说。人死有灵,他埋在地下,就是他的,这财我不能要。”
娘子生起气来:“照你这笨蛋逻辑,就算天上掉黄金,也不能要啰!”
施张爽朗地大笑:“哈哈哈,那个不一样。天赐财宝,是莫大的福气啊,怎么能推辞?”
夫妻俩笑笑闹闹,说话声音蛮大,全给隔壁的何吕听了去。那何吕本来拿眼睛贴着墙缝,想看看施张给毒蛇咬伤的惨状,没想到听到这么个好消息,他心想:“施张是个死脑筋,从来不说假话,莫非那青瓮子里头真有黄金?”他越想越精神,越精神就越睡不着觉,半夜爬起身,就着月光,急匆匆跑去那片坟地,挖开新泥,掀起瓮盖,伸手往下一摸——哎呀,不得了!里头滑溜溜、冷冰冰全是赤练蛇!
“哎呀呀,那个死施张,明明一瓮子赤练蛇,他竟敢耍滑头,骗我说是满满当当的真金,害我白跑了这一趟,还差点挨蛇咬——哼,我绝不放过他!”
何吕脱下一件衣裳,把瓮子口牢牢包住,扛起那大青瓮就朝家里走。
他“吭哧吭哧”回到家,搬来一张梯子,爬上施张的屋顶,气鼓鼓揭开好几块瓦,瓮口朝下,“哗啦”一下,把那瓮火辣辣的赤练蛇倒下去。

施张睡得正香,忽然,听见地板“丁零当啷”响得欢,爬起身,点灯一看:“哎呀,娘子,天上真掉黄金啦——老天爷赐福,当真给咱送黄金来啦——快起来捡!快起来捡!”
“傻子,做梦就做梦啦,还当真!”
施张娘子迷迷糊糊爬起身,一睁眼,果真地板上亮闪闪散落着一地金条,她乐得“格格格”直笑,夫妻俩搬出个木箱子,把黄金一条条捡起来。

屋顶上的何吕看傻了眼,急急捂住青瓮口,反那瓮子抱下地来。幸好没倒光,瓮底还有东西。他伸手入瓮去取,没想到,又是滑溜溜的赤练蛇!那条蛇给他捉住不得脱身,返身朝他手腕咬了一口。
何吕痛得呲牙裂嘴,但他没有放手,硬是死死抓住那条蛇,从瓮里取了出来。
这下好,烛火一照,赤练蛇不见了,抓在手里的,确确实实是一根金条。

何吕得了一根金条,但事情没有完。
他手腕上蛇咬的伤口开始腐烂,痒疼难耐,无奈只好请当地最有名的大夫诊治,那位大夫诊金极高,一根金条化开的钱,看几回病,全花光了。
说来也奇怪,钱一花完,伤患就痊愈了。

后记:同一个东西,在好人面前是金条,坏人面前是赤练蛇,“金银变形见人心”这话真说得没错。
对于财富,民间有一种朴素的理念,认为厚德者才能得财,品格低劣的人就算发了财,也不会有好结果,这个故事正体现着这一点。
这个故事极富智慧的情节在结尾处,何吕手腕给蛇咬了一口,伤口痊愈,钱刚好也就花光了——瞧,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本故事参考资料:顾希佳《金银变形见人心——“银变”故事解析》;上海松江民间故事《两甏金子》;浙江杭州民间故事《一甏金子》 赵锋 讲述 王梓林 记录整理;清 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四之《天财》;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6 22:40:22
金钱2

一罐银果子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赵钱,有个孙李,两人每日挑担子卖蔬果。因为家住得不远,又时常在街上结伴行走,时间一长,就成了好朋友。
春卖枇杷。夏卖黄瓜。秋天踏着落叶,卖红彤彤的柿子。冬日大雪纷飞,赵钱一担柑橘,孙李一担冬梨。
那一回,眼看要到中秋,邻近的乡镇搭棚结社,请来花红柳绿的戏班子唱大戏。赵钱与孙李照例挑了果担子,结伴往热闹处走。
赵钱说:“今天好日子,戏棚子红火,鲜果准好卖!”
孙李说:“唉,咱命苦人哪有啥好日子?人家乐呵呵看戏,咱苦哈哈卖果子!”
说着话儿,走到半路,来到一座旧亭子,亭边有棵老榆树,树下一群芦花小母鸡,“咯咯答”“咯咯答”叫唤着,追逐玩耍。赵钱见小母鸡模样肥圆乖巧,就学公鸡叫逗它们玩儿,“喔喔喔——喔喔喔……”,叫得惟妙惟肖。
没想到,“喔喔”一响,那群小母鸡“呼”一声全围了上来,它们半飞半跳,追着赵钱的果担子,啄他秋梨吃。赵钱玩心重,见小母鸡肥圆可喜,干脆抓起两个大梨子,往大石上砸碎,踢开去给它们吃。
孙李挑担子在前头,等得不耐烦:“赵哥,别耽搁,戏要开场了!”
没想到,他一开口,鸡群当即弃了赵钱,朝他追来。小母鸡扑腾翅膀半飞半跑,尖嘴钻过箩筐的网眼,去啄食他筐里的橘子。孙李比不得赵钱脾气好,他一时气恼,弯腰捡起一块石头,奋力朝小母鸡砸去。
这下可好,一石头不偏不倚,正打中一个小母鸡。那母鸡“啪”一声跌落在地,竟变做一个圆白石,“骨碌碌”滚到一块大石旁。孙李吃了一惊,走上前,拾起一看,却是一锭银元宝,握在手心,沉甸甸足有五六两重。他心里又是诧异又是欢喜,回头看时,那群母鸡全不见了,仿佛钻入了地底下。
“我小时听得老人家说,银子埋地下久了,会幻化成芦花鸡,有缘人才能见得到。”赵钱招呼孙李:“咱往这地下挖,说不准地底下有金银哩!”
两人搬开石头往下挖,挖得一尺深,果然看见一罐银元宝,一锭锭银果子饱满可爱,连刚才捡拾得的,一共十二个。
孙李看见银子,眼睛放光:“赵哥,银元宝十二个正好平分,我六个,你六个,这可公道?”
赵钱说:“公道!”
正要分,孙李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又说:“只是咱要去戏棚卖果,这么大的银锭带身上不方便,要是给官府搜了去,岂不糟糕?不如咱把银子原样埋好,回时再取不迟。”
赵钱听着有理,点头应允:“好!”
两人把银罐子原地埋好,就去剧场卖果子。那日戏唱得好,人多热闹,没过多久,两人的鲜果就卖掉了一大半。
正卖得欢畅,忽然间,孙李“哎哟”“哎哟”叫唤起来,他捂住肚子,弯曲身子:“赵哥,我老毛病犯了,肚子疼得要死!”
赵钱急急去扶他:“孙弟,咱到前头找大夫去。”
孙李头摇得像拨浪鼓:“不用麻烦,我家有药,一吃就好——剩下的橘子给你卖,我先回去啦!”
孙李把剩下的半筐橘子给了赵钱,半弯着腰,抱着肚子,急匆匆走了。
他一离开赵钱的视线,立即加快了脚步,两只脚像擦了油,飞一般跑向亭子,来到榆树下,搬开石头,挖出罐子。可是,打开一看,他傻眼了,罐子里头哪有什么银果子?连银屑子也没有半点,里面满当当一罐清水。
“唉,还是来迟了,银子给人取走了!”
那孙李急匆匆跑了这一程,这时只觉口干舌燥,就势抱起那罐清水,“咕嘟咕嘟”喝了个罐底朝天。
那水倒也清冽,喝起来甘甜可口。
孙李扔掉空罐子,想到半箩筐橘子给了赵钱,这下银子也没得到,恼怒不已:“今天倒霉透了,晦气!晦气!真晦气!”
也不知是憋了气,还是喝了凉水,没过一会儿,孙李的肚子当真疼了起来。
他弯着腰,捂着肚,越走越慢,越走越难受,腹腔里头翻江倒海。没走几步,他鼻子一酸,喉咙一阵恶心,只得蹲下地来,“哦—哇”,“哦—哇”,朝着路边草丛,苦苦呕吐起来。
呕出三口清水,就觉得身子清爽了一些,腹部的疼痛也减轻了一些。
他站起身,继续往前走,这一程,又是越走越慢,越走越痛,终于又忍不住,再次蹲下身子,“哦—哇”“哦—哇”,往路旁呕吐出两口清水。
就这样走一阵,呕一阵,肚子疼痛得生不如死。好不容易来到赵钱家门口,再走不动了,他推开门,走入里屋,唤一声:“太公!太婆!我不行了!”
赵太公赵太婆见他脸色苍白,气若游丝,看上去病得不轻,忙扶他在床上躺下,又去孙家请人来看护。
孙李在床上辗转反侧,一阵阵剧痛抵受不住,他从床上起身,蹲在墙角,又再苦苦地呕出一口清水。
没过一会儿,孙家来了人,把孙李背回家去照顾。
再说赵钱,他卖完自家的秋梨,卖光孙李的橘子,戏也散了,他把两担空箩筐叠起,挑上肩膀往回走,走到凉亭,见那银罐子已经给人挖出来,银果子也给取走了。他惦记孙李的病,也没逗留,只把空罐子带起,继续走路。
走了一会儿,看见路边草丛亮闪闪撒落着三个银元宝,忙捡拾起来,放入那罐子去。
再走一会,又看见路旁有两个银元宝,便又再捡起来,放入罐子去。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捡,回到家门口,合共捡到十一个。
“也不知是谁,取了银子不要,却随地乱扔。”赵钱嘀咕着走入里屋,赫然看见墙角躺着一个同样的银元宝!
“真是怪事!”赵钱捡起银元宝,放入罐子,满满当当刚刚好。
赵钱把整件事原原本本与父母妻儿说了,一家人弄不明白这里头的奥妙。赵太公倒了一杯酒给赵钱喝,对他说:“儿子,你得了银元宝,总不能自个独吞,孙李病得不轻,你拿一半银元给他送去吧!”
于是赵钱取了六个银元宝,出门去看孙李。去到孙李家,却见孙李健健康康的,正和家人喝茶吃点心。
“咦,孙弟,你的病好啦?”
“是啊,本来肚子痛,一路上呕吐,只以为要死。谁知到你家吐出最后一口清水,一下子清爽了,现在啥事儿也没有了。”
“啊呀,没事就好。告诉你个稀奇事儿,我卖完果子,一路回来,那银子已经给别人挖走了。不过呢,那家伙拿了银元宝又不要,一路走一路扔。我一路捡拾银果子,回到家在墙角捡到最后一个,装入罐子,满满当当刚刚好!”赵钱取出六颗银元宝给孙李,“说好平分的,这六个归你。”
没想到,孙李一见银果子,当即冷汗直冒,腹痛如刀绞,头痛似开裂。他摇头又摆手:“赵哥,这财不是我的。我一见它,整个人又不好了。你别害我。快收回去吧!”
最终,那罐银果子全归了赵钱——有句话“牛吃稻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后记:早两年读到顾希佳老师关于银变故事的分析,一直无缘见到故事文本,上个月读民间故事集成的上海卷,看到《两甏银元》的文本,如获至宝,我试着讲这个故事,自己对镜讲一回,给孩子讲一回,两回都感觉故事过于平淡,缺少波澜,而道德训诫意味又太浓。
下笔写吧,写来写去,只觉得写来写去都不如意。
后来再次找着《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细读顾希佳文章,综合书中提到的《义兄弟得银钱》的故事梗概,把故事的细节充实了一回。再写又再写,又加上芦花母鸡一节,故事终于畅达精彩起来。

本文参考资料:顾希佳《金银变形见人心——“银变”故事解析》、上海民间故事《两甏银元》、浙江民间故事《义兄弟得银钱》、陕西民间故事《一罐银子》等。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6 23:38:34
金钱3

黄袍客2021

一苇 述

大唐天宝年间,京都长安有一处荒废的住宅,宅院建筑精美,雕牡丹刻凤凰。但是呢,因为多年无人居住,石阶爬满青苔,墙缝长出一丛丛鲜绿的野草。
人们说,那是一座闹鬼的凶宅。十几年来,它已更换过好几任主人——但是呢,主人一搬进去住,就一夜暴毙。
时间一长,兽头铜锁绿锈斑斑,就连主人都忘记了这处产业。

这一年,书生苏荷进京赶考。然而天不从人愿,他文考、武考两处落第,因为家道中落,也就没有回家。苏荷滞留京城,想要谋一份差事糊口,可是四处求问,总没有合适的机会。
盘缠眼看要花光,一天清晨,有位灰衣人找到他:“听说苏先生为人磊落,勇敢无畏,我想聘请你管理一所旧宅。”
苏荷喜出望外,一口应承下来。他当日退了客房,搬进那座宅院居住,拆去旧床,铺了新床,安顿下来,又洗地除草,清扫蜘蛛网,一直忙到天黑,胡乱弄了顿饭吃,倒头就睡着了。

到了半夜,“伊呀”一声,卧室腐朽的木门被推开,进来一个黄袍精怪,它神高马大,头戴四方宽帽,没有手也没有脚,没有眼睛也没有鼻子,通体赤色,发出耀眼的金光。
“苏荷!苏荷!”它高声叫唤。
苏荷完全清醒过来,手执宝刀,从床上坐起,定神看着它。
“苏荷!苏荷!”
精怪在门边站定,再次叫唤。
“我在这里。”苏荷壮起胆子,与它对答,“你是谁?找我做什么?”
“我是黄袍客。”那个精怪掉转身,“你跟我来。”
苏荷披衣起床,手提大刀,跟在精怪身后,出了卧室,走向西面堂屋,到了墙根下,在一棵老牡丹树下,精怪扑倒在地,不见了。

苏荷紧握着宝刀,在弯月下站了好一会儿,没见动静。他镇定下来,回到卧室,关上门,继续睡觉。
睡了一会,又是“伊呀”一声,门再次被推开。这一回,进来一个白袍精怪,它戴着圆角帽子,没有眼鼻,没有手脚,通体白色,散发出清澈皎洁的亮光。
“苏荷!苏荷!”它站在门边,高声叫唤。
“我在这里!”苏荷坐起身,沉静地应答,“你是谁?”
“我是白袍客。”白精怪掉转身,“你跟我来。”
苏荷手执宝刀,跟在它身后,出了卧室,走向东面堂屋。走到墙根,来到一棵老梅树下,白袍客扑倒在地,消失了。
苏荷站了一会,没见动静,就回归卧室,继续睡觉。

这一回,还没入睡,就听见床底下“叮铃当啷”一阵响,钻出来一个绿袍精怪,同样没有手脚,没有鼻子眼睛,但它比前面两位丑陋得多,浑身上下散发出浓烈的铜臭味。它的方形大嘴一张一合,发出浑浊的声音:“苏荷!苏荷!”
“我在这里!”苏荷大吼一声,“你是谁?”
“我是绿袍客,我知道你在这里。”绿精怪说,“你也要知道,我在这里。”
说完,绿袍精怪朝床底下一扑,逝去了。

就在这时,门背后传来一阵窃笑。苏荷威风凛凛跳下床,抢先开口,问道:“你是谁?”
门背后,走出来一个身材修长的侍女:“我是细腰,愿为主人效劳。”
“好,我问你,黄袍客是谁?”
“是黄金。”
“白袍客是谁?”
“是白银。”
“绿袍客呢?”
“是钱。”
“很好。”苏荷抽出宝刀,朝细腰一指,“以前害人的东西,是你么?”
细腰浑身颤抖:“主人恕罪。我只是一把扫帚,怎么能害人?以前的人心虚胆弱,黄金来唤,就已经吓破了胆子;白银来唤,更是魂飞魄散;等到铜钱来唤,三魂七魄全部碎裂,气息泯灭,再不能活转过来。他们丧命,都是因为自身福份浅薄啊!”
“原来如此,那么,怎样才可以平安无事?”
“这座宅院呢,需要一位胆气壮、有仁德的主人。黄金、白银和钱愿意向仁勇君子臣服,现在它们已经认定你了。明天你挖出三瓮财宝,然后送我往昆明湖,这宅子一定能安宁如意。”
“好,就这么做。”
听得他应允,细腰朝他躬身行礼,回到门背后,变回一支扫帚。

第二天,太阳升起,苏荷手拿铁锹,在西面堂屋的牡丹树下,挖出一瓮黄金;在东面堂屋的梅花树下,挖出一瓮白银;然后他搬开木床,往床底下掘地三尺,挖出来满满一瓮铜钱。
做完这件事,他提起门背后的扫帚,锁好兽头,走向昆明湖,把那扫帚扔进水里。扫帚在水面漂了几下,发出活泼的笑声,然后沉入水底,看不见了。
这样一来,苏荷就有钱了。他买下那座宅子,在屋里用功读书。三年后,他考上进士,娶妻生子。七年后,因为才能出众,他当上了冀州刺史。
那座宅院一直安宁,苏家儿孙满堂,花木繁盛,再没有发生过怪异的事情。

后记:
这个故事探讨人与财富的关系——不仅这个故事,中国故事常有这类情节,似乎都在说,人的财富是命定的,比如《金变》,比如《银变》,又比如《陈仰忠》,后一个故事中,金砖上甚至刻有陈仰忠的名字……表面看呢,像一种宿命论,实质上不是的。
财富的性格很有意思,你越珍视它,越守着它,越像严监生那般死抓住它不放,害怕失去它,它反而不爱你,至少,不会忠贞不二长久爱你。
它爱什么人呢?故事告诉我们,它爱的,首先是大胆勇敢的人,然后是有德行的人。就看我们村吧,改革开放之初,傻大胆发财的大有人在。而能做成大事者,或官运亨通,或生意越做越大,或成得大器当得大家者,内在人品真要好。先看洋人比尔•盖茨,再看国人马云,无不勇敢大胆,最善开拓进取。商场如战场,稍稍胆怯退缩,黄袍客便离你而去。掘得第一桶金之后,要想得到更多的财富,好能力好人品就很重要了。你有义气肯吃亏,就有人帮你;你踏实诚信,才打得开大局面……再扯就远了,自个儿不懂的事儿,还是少扯为妙啊。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守华《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演变》;晋 干宝 《搜神记》之《细腰》;唐 谷神子 《博异志》之《苏遏》;佛经故事《波罗柰王闻冢间唤缘》;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08:16:41
金钱4

金瓜子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老爷村,村里有座老爷庙,庙内供奉着一排老爷神像,庙宇檐的下有一窝小燕子。
春日清晨,一个学飞的小燕子摔下来,跌伤了翅膀。
少年阿仁是个哑巴,心地善良,看那燕子蛮可怜,就捡起来,抱回家,给它敷上草药,舀一碗清水,装一碟白米,捉虫子扑蛾子喂养它。过了十来天,小燕子伤好了,朝阿仁点点头,表示了谢意,然后,振动翅膀,飞走了。

过了几天,那小燕子飞回阿仁家,嘴里衔着一颗小小的金瓜子。阿仁伸出手,小燕子把金瓜子放在他的手掌心。
阿仁喜欢那颗金瓜子,把它种在后园里。春雨滋润它,春阳照耀它,春风养护它,金瓜子发了芽,长成一株茁壮的向日葵,葵枝葵叶蓬蓬勃勃生长,没多久,开出一个圆花盘。葵瓜子一日一日长熟了,到了中秋节,在风中“哐当哐当”响起来。阿仁摘下花盘,放在屋中央。啊呀,不得了,满满一盘金色的瓜子根本咬不动,原来呀,全是纯金的!
阿仁得了一盘黄金,成了富人。

阿仁有位邻人,名叫阿巧,向来聪明伶俐,见阿仁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心里不平衡:“哼,他做的事我也会做。他能得金瓜子,难道我就不能得?”
夜深了,人静了,阿巧蒙了面,搬了架竹梯子,爬到老爷庙的檐下,捉下来一只燕子,把燕子翅膀硬生生折断,扔在墙根下。扔下呢,又不放心,怕被老鼠拖了去,就拿来个竹筛子,严严实实盖起来。
第二天,大清早,他装作偶然路过,从老爷庙的墙下捡了那燕子回家,学着阿仁的样子,给它敷草药,清水白米养护起来。过得十来天,燕子伤好了,那会儿秋凉叶落,它飞上天空,跟随南迁的燕群飞走了。
“小燕子,小燕子,你可一定要带一颗大大的金瓜子给我呀!”
阿巧望眼欲穿,盼过冬天,到了春天,他救护的那只燕子终于飞回来了,它嘴里衔着一颗大金瓜子,送到阿巧的手掌心。

阿巧喜出望外,赶紧把金瓜子种到后园,又是浇水又是施肥,没过多久,果然长出来一颗向日葵。那向日葵蓬蓬勃勃长起来,越长越壮,越长越高——后来,它长得比屋顶还高,开出来一个车轮大的花盘。
“哈哈哈,我这个金花盘,比阿仁那个大多了!”
到了中秋节,金瓜子长饱满了。可是呢,植株太高,摘不到。
阿巧搬来竹梯子爬上去,仍然够不着。
怎么办呢?阿巧拍拍脑袋,想出办法来。他甩掉竹梯子,手脚并用,攀着向日葵的茎向上爬。可是呀,真奇怪,他往上爬一段,底下的茎子就枯萎一段。爬呀爬,越爬越高,哈哈,够着金花盘了!可是呢,那花盘失了根茎,在空中飘浮起来,带着阿巧,越飞越高。飞呀飞,飞过阿巧的屋顶,飞过阿仁的屋顶,一直飞到老爷庙上空。
阿巧朝下一看,哎呀,老爷庙的燕子吱吱喳喳叫唤,仿佛全都在骂他!
“老爷大人,救救我吧!”
阿巧心里一慌,两个手攀不住,“噼啪”一声,重重摔落在地上。
结满金瓜子的葵花盘往上飞,飞呀飞,飞入了月亮里。
至于阿巧,幸亏老爷保佑,阿巧没有摔死——他只摔断了一条腿。
腿断了,“啊唷阿唷”痛了大半年,请医问药也不能完全痊愈,那个阿巧的后半辈子呀,走起路来,总是一瘸一拐的。

后记:小时候,祖父讲的吴刚伐桂故事,与我后来在神话书中读到的不同。祖父所讲的吴刚,原是村里一个小孩子,他拿弹弓打伤燕子,那燕子没有死,吐出来一颗金瓜子,金瓜子结出大金瓜,吴刚攀上去摘,他攀一段,瓜藤就枯一段,攀呀攀,一路攀到月亮上。那金瓜破开来,里头有一把银斧头。吴刚拿银斧头砍金桂树,砍一斧子,天狗就跑来咬他屁股一口,吴刚就去追,追一圈呢,桂树上的斧口就长回去了。吴刚又再砍,天狗又再咬,吴刚又再追,桂树又再长回去。如此循环往复。
今年九月,读到林兰童话,读到潮州这个《砍桂的故事》,它与我祖父的讲述如此相似,让我深感亲切。我综合钟敬文“燕子报恩”型故事的梗概,着意保留爬一段枯一段的故事桥段,做成这篇故事。
给孩子们讲述这个童年故事,孩子们也像我小时候一样,最爱阿巧抱着金花盘飞上天空那一段,他们说:“阿巧你害怕了吧?谁叫你折断小燕子的翅膀呢?活该!”

本故事参考资料:钟敬文《中国民谭型式》之“燕子报恩”型;潮州民间故事《砍桂的故事》 章雄翔 述;童年时祖父所讲的吴刚伐桂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11:08:05
金钱5

河伯与樵夫2021

一苇 述

一天,一个樵夫在河边砍柴,砍着砍着,斧头脱了手,跌落河里。
斧头沉入河底,看不见了。
那条河的河水,是很深的。
樵夫伤心地哭起来,因为他很穷,没有钱买一把新的斧头。
河伯听到樵夫的哭声,从水底浮上来,问他:“樵夫,你为什么哭呢?”
“我只有一把斧头。可是,斧头掉落水里了。”
河伯同情樵夫,就潜入水底,很快,他捞上来一把金斧头:“哎,樵夫,这是你丢失的斧头吗?”
樵夫一看,摇摇头:“不,这不是我的斧头。”
河伯又潜下水,过了一会儿,捞上来一把银斧头:“哎,樵夫,这把斧头是你的吧?”
樵夫看了看,摆摆手:“不,这不是我的斧头。”
河伯第三次潜入河底,又过了一会儿,捞上来一把破旧的铁斧头:“哎,樵夫,这把斧头是你的,对吗?”
“没错!”樵夫看到自己的斧头,很高兴:“这正是我的斧头!”
河伯见樵夫诚实,而且一点儿都不贪心,不但把铁斧头还给他,而且把刚才捞上来的金斧头和银斧头也赠送给他。

樵夫挑起柴担子,一头吊着柴,一头吊着三把斧头,回家了。
他的邻人见他凭空多了金斧头和银斧头,不禁十分嫉妒:“你,你——你从哪里得来这金斧头和银斧头啊?”
樵夫是个老实人,素来不说谎,就把遇到河伯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他的邻人。
邻人心想:“河伯既然送给他金斧银斧,肯定也会送给我——因为跟他相比,我要聪明得多。”
第二天,邻人也拿斧头到河边砍柴,砍了几下,故意把斧头甩进河里。然后他在河边坐下,“呜呜呜”哭起来。
果然,河伯从水里探出头来,问他:“你为什么哭呢?”
“我的斧头掉进河里了。”邻人说,“麻烦你帮我捞起来。”
河伯于是潜入水底,捞出邻人的铁斧头:“哎,你的斧头。”
邻人很失望,撒谎说:“不,这不是我的斧头,我的斧头是黄金的!”
河伯大笑起来,他拿斧头在水面一甩,那斧头“噼噼啪啪”打了一长串水漂,最后沉入水底,看不见了。
河伯也潜下水底,不见了踪影。
邻人坐在河边又哭了很久,但是,河伯再也没有出现。
天黑了,邻人失去斧头,没办法劈柴,只好到铁匠铺新买了一把。

后记:我的父亲是木匠,他有个大工具箱,里头斧头凿子一大堆。小时候,父亲告诫我:“斧头很锋利,你千万不要去碰。”对我来说,从小到大,斧头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东西。因为这种距离感,我总觉得它应该有一些故事。比如说,这么样的一个。

本故事源于小时祖父所讲的故事,参考过广东民间故事《金斧头》。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11:22:26
金钱6

苞米饼子金不换2021

一苇 述

过去有一年,黄河决了堤,洪水冲垮河堤,淹没了田里的庄稼,冲塌了村落的房屋。黄河两岸,大人小孩,骡马牛羊,猪狗鸡鸭,淹死的淹死了,冲走的冲走了。
大水冲进财主卜世仁家,卜财主见大事不好,连忙掀开小金库,抓起一个大包袱,装了一包金元宝,逃出家门。卜财主家有个小长工,名叫吴贵,当时正在灶头蒸苞米饼子。见大水冲来,急急抄起个面粉袋,把一锅苞米饼子全装进去,紧跟着卜财主身后,逃到了村口。
眼看大水就要淹到腰间,两人再跑不动了,前头有两棵大槐树,于是乎两人一个抱住一棵树往上爬。万幸菩萨保佑,两人爬上了树的高处。

树下洪水滔滔,但树上总还算有片刻的平安,可以歇一口气了。
那会儿风起云涌,雨越下越大,水越漫越高,槐树下波涛澎湃,浪头越冲越凶猛。半天过去了,雨不见停,水仍在涨,卜世仁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是,守着满满一包袱金元宝,却是无法充饥。他见小长工吴贵在对面树上吃苞米饼,就恶狠狠骂道:“吴贵,你胆敢偷拿我家的苞米饼子,该当何罪?快折根长枝条,给老爷送过来。”
小吴贵见财主凶恶,也不回话,只是背过脸去,不答理他。

一天一夜过去了,财主实在饿得受不了,就拿出一个金元宝,对小长工说:“伙计,老爷用一个金元宝,换你那袋苞米饼子,可以吗?”
那卜世仁平日为富不仁,对小长工不是打就是骂,这会儿吴贵见卜财主求他,眼眶一红,说:“不换!”
两天两夜过去了,雨仍然不停,水仍然在涨,卜财主饿得老眼昏花,浑身颤抖,他再次掏出一个金元宝,对小长工说:“伙计,我说呀,你做人不要太贪心,我用一个金元宝,换你三个苞米饼子,这回总可以吧?”
不料小吴贵还是摇摇头:“不换!”
三天三夜过去了,卜财主饿得眼睛睁不开,头抬不起来,声音也变得微弱,他艰难地掏出三个金元宝,对小长工说:“好伙计呀,我用三个金元宝,换你一个苞米饼吧?”
小长工仍然摇头说:“不换,不换。”
四天四夜过去了,五天五夜过去了,卜世仁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嘴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竖起一根手指,指指自己的包袱,又指指小长工的饼子,那意思好像在说:“我用这满满一包袱的金元宝,换你手上半个苞米饼子,怎么样?”
没想到,小吴贵还是摇头说:“不换。”

过了十来天,那大雨才停下来。又过了三五天,雨过天晴,洪水慢慢地消退。
小长工吴贵靠着一袋苞米饼子,在村头左边的大槐树上活了下来。
而财主卜世仁,却紧紧抱着一大袋金元宝,在村口右边的槐树上饿死了。
小吴贵从槐树上下来,爬上另一棵槐树,把卜财主背下来,在树下挖了个坑,埋了。
卜世仁那一包袱金元宝,于是成了安葬费,归了小吴贵。
后来,那附近的乡村就传开这样一句话:“什么贵?什么贱?吃个苞米饼子,想想看!”

后记:这个故事,除了表明粮食的珍贵,也说得上是一种人性的考炼。小长工看着卜财主活活饿死,终于不能生出恻隐之心,也许是因为,他自打来到世间,就没有被恻隐之心对待过吧?
孙新兰博士说:“爱生爱,美生美。”
我以为,这六个字是人世间最重要的原则,它与夫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重要,是为人处世一体的两面。
今天大阅兵,我打开微信,看到同事们转的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我不能平静。心里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那些日本兵在自己的家乡,在自己的城镇和乡村,一定不是这个样子的。可是为什么他们一参加战争,就会变成这样?”也许是因为,自从进入战争,他们也一直被凶残地对待吧!把人变成野兽,这正是战争的最罪恶之处。

本故事参考资料:《苞米饼子比金贵》 张云端、张崇纲搜集采录;山东民间故事《一袋黄豆》。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11:38:21
金钱7

掌心出铜钱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儿,每天拿着个小铜锣在门边玩儿。他一边敲,一边唱:“当当当,吕纯阳!出门碰着个吕纯阳……当当当,吕纯阳!出门碰着个吕纯阳……”
吕纯阳正好路过,听小孩儿唱他的名字,觉得奇怪,他走上前,弯下腰,问那小孩儿:“小孩儿,你唱得真好,这歌儿谁教你唱的呀?”
小孩儿回答说:“从前街上卖花的白牡丹姑姑教我唱的哩。”
“哦,白牡丹姑姑!她在哪儿卖花呀?”
“白牡丹姑姑好久没来了,不知上哪儿去了呢。”
吕纯阳想了一下,又问:“白牡丹姑姑有没有跟你说——那个吕纯阳人好不好?”
“白牡丹姑姑说,吕纯阳是个大好人。吕纯阳呀,他是个仙家,会给人看病哩!”
吕纯阳一听很高兴:“小孩儿,你伸个手板出来,我给个糖你吃。”

小孩儿听说有糖吃,高高兴兴伸出手,只听见“嗒”一声响,吕纯阳掏出个小铜锤儿,往他手掌心敲了一下。
“你干嘛打我,糖呢?”
“你拿这小铜锤儿,每天往手板心敲一下,就可以敲出一个铜钱,拿去买糖吃。”
小孩儿用小铜锤儿往手板心敲了一记。果然,一敲下去,“当”一声,手掌心跳出来一个铜钱。小孩子好开心,马上又敲一记,又是“当”一声,又跳出个铜钱。可是,敲第一记啥事儿也没有,敲这第二记,手掌心就变红了,微微有点肿起来,还有点疼。
“哎——小孩儿,别急别急,你每天只能敲一下哦,敲多了不灵验。记住了?”
“记住了!”小孩儿乐得蹦起来,他放下小铜锣,捡起铜钱,一溜烟跑去买糖吃。

一天,小孩儿的娘见儿子有糖吃,觉得奇怪:“娃呀,你哪来糖吃?”
“买来的呗!”小孩儿蹦上门边一块青石头,那样子可神气了。
“娃呀,你买糖的钱哪里来的?莫非是偷来的?”
“才用不着偷呢,”小孩儿更神气了,“我自己有办法弄到钱。”
听儿子说有办法弄到钱,娘连忙走近大青石,把小孩儿拉下来,让他坐在自己怀里,搂住了,问他:“娃呀,你把弄钱的办法告诉娘,好不好?”
“嗯,那会儿天还冷呢,我在门口敲小铜锣唱《吕纯阳》,有个人戴个道士帽,背个大葫芦走过来,教了我一个法术:他掏出个小铜锤儿,在我手掌心轻轻敲了一下子,从那日起,我往手掌心敲一记儿,就会跳出一个铜钱。”
娘一听,眼睛放出光来了:“好娃儿,咱运气来啦,你碰上仙家吕纯阳了。”
娘叫娃儿伸出手掌心,拿那小铜锤儿轻轻一敲。果然,那手掌心“当”一声跳出来一个铜钱。
“发财了!咱发财了!”
娘又再敲一记,又是“当”一声响,娃的手掌心又再跳出一个铜钱。
“哈哈哈,有了这手掌,咱以后可不愁吃不愁穿啦!”
娘拼命敲,一连敲了几十下,只听得铜钱叮当响,那娃儿的手掌心不停跳出铜钱来。
“疼!娘,别敲了,我疼!”娃儿疼得哇哇大哭,拼命挣扎,想把小手从娘的大手里抽出来,可是,娘的力气比娃儿的力气大得多,任凭那娃儿怎么哭,怎么喊,他的娘还是紧紧拽住他的手,不停地敲呀敲,敲呀敲。
娘敲出来一大堆铜钱,铜钱把她自己两只脚板都淹没了。
那娃儿哭哑了,不出声了,脸色越来越青白了,眼珠子不会转了。终于,娃儿一动也不能动,倒在那堆铜钱上,死了。

到这会儿,那娘才急起来,哭哭啼啼跑去找大夫。好不容易找来一个大夫,那大夫给小孩儿把了把脉,摇摇头:“不行了,脉都没有了,埋了吧!”
娘“哇”一声大哭起来:“娃儿呀!娃儿哇!都怪娘,怪娘啊!”
正抱着娃儿哭天抢地呢,那弯弯曲曲的石巷子走来个江湖郎中,他来到娘儿俩面前,放下大葫芦:“啥情况,让我瞧瞧。”
娘见又来一个郎中,死马当活马医,把怀里的娃儿交给他。那江湖郎中摩挲摩挲娃儿的圆脑袋顶儿,又揉揉娃儿红肿的手掌,娃儿的身子渐渐软了,脸色也红润了。
最后,那江湖郎中朝娃儿脸上吹一口气,娃儿醒转来,睁开眼睛,望望郎中,又望望娘。
娃儿的娘见儿子又活过来,欢喜疯啦,她两手捧起地上的钱,一捧又一捧,一个不落下,全装到那江湖郎中的大袋子里。她跪在地上磕头,又哭又笑:“钱都给你啦!千多谢啦,万多谢啦,多谢大夫你救活我家娃儿啦!”
那江湖郎中哈哈大笑,拎起钱袋,拂拂衣袖,走了。

等他走远,娃儿坐起身,张开嘴,好不容易说出一句话:“娘,刚才的郎中,就是那时教我敲手掌心的人啊!”
“啊,仙家吕纯阳!”
娘急忙朝那石头巷子追过去,她裹了小脚,穿着小鞋,心里再急也还是走得慢,结果摔了好几跤,还是追丢了。
从那天起,小孩儿的手掌心再敲不出铜钱了。

后记:这个故事,是在一本叫《浙江民间故事》的书里看到的,文本比较简洁,我讲给孩子听时,加多好几个细节,反正讲述的时候,故事就活了,像棵树,自由舒展啦,生发出好多枝叶花果来。
我一边整理这个故事,一边想像他们采录故事的情景——到各地去听讲高手讲故事,然后回到一个简陋的屋子,把故事写下来,这项工作是如此地适合于我去做啊!
不知道如今还有没有这种工作?到哪里可以找到这样一份工作?

本故事参考资料:《浙江民间故事》;《吕纯阳》 石珍 讲述 范树立 采录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12:12:37
金钱8

一钱发家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穷光蛋,名字叫周二,他的裤子破了好几个洞,也没有钱做一条新的。
有一天,一个远房舅爷骑马来看望他,带来一大壶酒和一大袋香花生米。周二家里还有小半升米,他煮了白米饭,洒了点酱油,招待舅爷吃晚饭。可是木凳子全断了腿,两人只得盘腿坐在地上,你一杯我一杯,喝干了舅爷带来的那壶酒,把香花生米吃得一粒不剩。
那周二醉了八九分,突然站起身,把酒杯子摔了个粉碎:“嘿,我周二就是没有本钱,但凡有一个钱,也不会这样半死不活过穷日子!”
那舅爷也喝得醉醺醺,当即从衣兜掏出一个铜钱,“哐当”一声摔到地上,铜钱滚了两圈,“骨碌碌”滚入床底去了。
“周二,你这混帐东西,就算给你钱,还不是照样过穷日子?”
甥舅两个又笑又骂,酒足饭饱,倒在炕上,美美睡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舅爷骑上马走了,他住在很远的另一个墟镇。

那周二浑浑噩噩又过了半年,日日游手好闲,没饭吃时,就去帮人家做短工挣点柴米。快过年了,他也学着别人家的样子,一大早起身洒水打扫房屋,没想到,扫帚伸入床底下,“叮”一声响,扫出来一个铜钱。
他突然想起舅爷来的那一天,想起他自己说的一句话:“嘿,我周二就是没有本钱,但凡有一个钱,也不会这样半死不活过穷日子!”又想起他舅爷的话:“你这混帐东西,就算给你钱,还不是照样过穷日子?”
想到这里,周二丢下扫帚,拿那铜钱跑到街上,街上热热闹闹的。因为要过年,街边有人在卖洗脸水,一个铜钱一盆热水,热水旁放着清香的南方柚子叶。
周二灵机一动,拿那个铜钱买了一盆热水,把自己干干净净洗起来。
洗清爽了,周二对老板说:“老板,不怕你笑话,今年我没挣到钱,家里人都好几天没洗脸了,你这盆热水就让我端回家,给他们也洗洗干净。”
老板见他说得蛮可怜,就答应了。
周二急忙端起面盆往家跑。其实,他哪里要那盆洗脸水呢?他想要的是那个洗面盆。那会儿,洗面盆是用铜造的,拿到当铺去,很能值几个钱。
周二拐进一条小巷,把热水倒掉,拿那洗面盆去到一家当铺:“老板,我家里急用钱,这个面盆暂时押在你这里。你先借我半吊钱,晚上我再来取回面盆,本息照算。”
老板拿个小锤子敲面盆,那面盆发出好听的“当——当——”声。
那种面盆铜质蛮好,半吊钱只借一天,这生意当然不会蚀本,于是他爽快地取出半吊钱,交给了周二。

周二拽着那半吊钱,跑到墟上去,买来五升饱满的大黄豆,跑回家用水浸上,浸好了捞起来,用他老爹留下的大石磨磨起来,很快他做成两板水豆腐。他挑了水豆腐到街市上,大声叫卖:“卖水豆腐,新鲜现磨的水豆腐罗——”
话说那个墟镇没有豆腐店,人们自家里偶尔做点豆腐干,从年头到年尾,很少机会吃新鲜的水豆腐,而周二卖豆腐的那个时辰,正是每家每户准备烧晚饭的时候。听到周二叫卖豆腐,好多人从厨房跑出来,围着周二,抢着买他的豆腐。
不一会儿工夫,两板水豆腐全卖光了,一块也没剩下。
天还没黑,周二坐在晚照里,数那水豆腐卖得的钱,除去买大黄豆的半吊本钱,净赚了两吊,还多出来几十个铜子。
周二拿衣袖抹干汗水,高高兴兴拿半吊钱去当铺,赎回了那个面盆;又高高兴兴拿面盆到街上,还给那个卖洗面水的老板:“哎呀,真对不起,我们穷人事情多,刚才有点事,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差点忘记来还面盆了——这个铜钱,就当是租金吧!”为了感谢老板,周二还多付了一个铜钱。
老板见他诚恳,也很客气:“不要紧,谁没个要紧事儿?”
那会儿天还没黑透,卖黄豆的店还没关门,周二又到那店里,用挣来的钱买来十五升大豆,拿回家去浸了一夜水,第二天摸黑起身磨豆腐,大清早就磨成六板水豆腐,挑到街市去,也就几盏茶工夫,又卖光了,他这回挣到八吊钱,又还多出几十个铜子。

从那以后,周二有了买豆的本钱,就专门做起豆腐生意来。他勤快省俭,慢慢积蓄了一小笔钱。过了三个月,他买回来两只小猪崽,用豆腐渣喂大了,不久,猪婆生下一窝猪崽儿,周二拿去市上卖,又得到一笔收入。
就这样,不到三年,周二就发家富裕了。
到第四年冬天,快要过年的时候,他一口气做了十件新衣裳、十条新裤子,娶回来一位漂亮贤惠的新娘子。新婚喜宴那天,周二专门请来那位远房舅爷,让他坐在长辈的位子上,向他端茶、敬酒,感谢他当年一个铜钱的馈赠。


后记:这个故事,是在刘守华老师《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书里看到的。我到网上查找,也只能找到同一个故事版本。它流传于浙江凤林,据说那地方豆腐店特别多。
我喜欢这个故事,它不仅有满满的正能量,而且深有教益——作为小学老师,我很乐意把它讲给孩子们听。周二发家的故事,简洁地讲述了做生意赚钱的基本流程。说不准,它会在某个孩子心里种下经商的种子,将来发家致富也有可能啊!
关于舅爷的故事情节,原来的文本是没有的——我自己讲述时加上这么一位远房舅爷,觉得这么讲述,更有烟火情味儿。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守华《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浙江凤林民间故事《一个铜钿发家》 陆登 文林 整理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17:53:38
聪明人1

黄忠与关云长比武2021

一苇 述

黄忠要与关云长比武。
关云长知道黄忠力气大,不乐意跟他打架,就指着一根稻草,对他说:“我哪里比得过你?只要你把这根稻草掷过河,我马上认输。”
黄忠是天下闻名的大力士,心想,掷一根稻草算什么难事?他捡起稻草,走到河边,奋力一掷。可是,稻草太轻了,压根儿使不上劲,它轻飘飘落在河水里,流走了。
黄忠不高兴:“明明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你哄我哩!”
“哪里哄你?看我的。”关云长捡起一把稻草,捆成一束,举过头顶,轻轻一掷,稻草便过了河。
黄忠吃惊得吐出舌头,半天缩不回去。

黄忠越想越不服气,过了几天,又来找关云长,要与关云长比武。
关云长知道黄忠武艺高强,不乐意跟他打架,就指着一只蚂蚁,对他说:“我哪里比得过你?只要你一拳头把这只蚂蚁打死,我马上认输。”
黄忠可是天下闻名的武士,心想,开什么玩笑,难道我连一只蚂蚁都打不死吗?
他挥舞拳头,虎虎生风,用尽全身的力气,“轰咚”一声打在地上。可是,地面全是沙砾,高低不平,他的拳头也是参差凹凸,拳头落在地上,打出血来,火烧火燎地疼,但是蚂蚁没有死,仍然活生生地往前爬。
黄忠不高兴:“我这拳头呀,老虎都能打死!这只蚂蚁偏偏不死,它是个蚂蚁精吧?”
“哪里是什么蚂蚁精?”关云长说,“你瞧,我一个手指头就能捏死它。”
关云长伸出最小的指头,轻轻一按,那只蚂蚁当场给捏扁了。
黄忠眼睛瞪得铜铃一样大,大半天说不上话来。

过了半个月,黄忠还是不服气,第三次来找关云长:“掷稻草你赢了,打蚂蚁你也赢了,但我仍然要与你比武。”
“咱俩不是敌人,比赛比打架好。”关云长说,“来,咱们到练武场去,骑马跑三个来回,要是你比我快,我立即认输。”
那是一个月夜,关云长骑上赤兔马,提起青龙偃月刀,慢悠悠走向校场。
黄忠快步跟在他身后,心里想,这赤兔马是天下名马,我的马怎么跑得过它?干脆先砍它一刀。没想到,他刚刚拔出刀来,那关云长就大喝一声:“黄忠,你拔刀做什么?”
黄忠吓坏啦!关云长明明径直往前走,既没有回头,也没有侧身。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关老爷,怪不得天下人都佩服你,原来你不仅力气比我大,武艺比我高,后脑勺还长着一双眼睛哩!从今以后,黄忠我甘拜下风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关云长心细,他看到月亮地里黄忠拔刀的人影子,马上喝了他一声。而黄忠呢,却误以为他背后长了眼睛。

后记:记得小时候,我祖父讲过类似的一个故事,但主角不是黄忠,而是周仓。故事中,黄忠想以力胜,关云长却以智取,这对于年幼的孩子,不惟深有教益,也定然深有趣味吧?

本故事参考资料:《林兰童话》之《呆黄忠》 (原文后附注释,说:“这故事流传于江苏丹阳,也有说黄忠是张飞的。镇江便有蠢张飞的故事,情节大致相同。”可见其流传广泛。)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17:58:18
聪明人2

生者同耕2021

一苇 述

旧时有两户人家,一家住村头,一家住村尾,各自喂了一头大牯牛。
这日,春暖花开,两头牯牛上山吃草,吃饱肚子红了眼,打起架来。两头牯牛头抵着头,角抵着角,一不留神,村尾牛松了脚跟,没站稳,掉下悬崖,摔死了。

村尾牛主人白白失了一牛头,气不过,扯住村头牛主人:“你得赔!”
村头牛主人不肯:“畜牲自个打架死了,哪有要人赔的道理?”
两家闹得不可开交,拉扯打骂,到县衙打官司。
县令是个文弱书生,长得眉清目秀,心性很聪明。他听完两家呈词,惊堂木一拍,出口成章:“两牛相争,一死一生。死者同吃,生者同耕。”

两家人一听,心服口服。他们回到村里,拖回死牛宰杀干净,煮得有滋有味,一同吃了好几天。那头活牛呢,从此两家共有,到得农忙时节,村头耕完村尾耕。
两户人家因牛结缘,后来还成了亲家。

后记:多年以前,有位佛家居士借给我一本叫《了凡四训》的书,对我说:“命运不是你那样理解的。人各有命。倘若运行得当,命其实可向善向好运转。”
我一直记得这句话,记得在某个时间点,我决定不再逆来顺受,坦然转过身去,跟命运和解,并在人生的运行中,努力作智慧的运转。
就像这个故事里的文弱县令,他四两拔千斤,不落痕迹,把恶缘变了善缘。

本故事参考资料:刘德方故事《诗断牛案》 余贵福 黄世堂 采录整理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23:26:27
聪明人3

包老黑智审大青石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小孩子,名叫石小童,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子穷得丁当响。
有一回,母亲生病了,卧在床上起不来。石小童就顶替母亲,每日上街卖油条。
他早早起身,提一篮油条走街串巷:“卖油条——卖油条——油条几多钱?一根两个钱!”
那一日,天热得像个蒸笼,石小童卖完油条,在老槐树下坐着歇凉。大槐树下有块大青石,正好坐下来数钱。石小童把得来的铜钱数了一遍,不多不少,正正好一百个。除去本钱,净赚五十个哩!小童心里快活,不觉头一歪,趴倒在那青石头上,睡着了。
香香地睡了好一会儿,一睁眼,糟啦!
“哎呀,我的钱呢?”
钱全不见了。
石小童抱着个空篮子,又着急,又难过,“呜呜……呜呜……”大哭起来。

正哭得伤心呢,开封府的包老黑带着王朝、马汉等一队人马正好路过。
见他哭得凄凉,包老黑走过来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哭呀?”
“我叫石小童,我的钱不见了!我辛苦卖了一早上油条,得来100个钱,全不见了!呜哇——呜哇——”
“别哭别哭,有话儿好好说,怎么不见的?”
石小童用油腻腻的手擦了一把眼泪:“不知道啊,我在这大石头上歇息,睡了一会儿,钱就不见了。”
“哦,我知道了。”包老黑绕那大青石走了一圈,说,“钱不见了,一定给这大石头偷了!我要审这块石头,叫它把钱还回来。”
包老黑要审案,手下的人立马敲响锣鼓,升起堂来。
听说包老黑要审石头,附近的人纷纷跑来看热闹。
只听得包老黑问那大青石:“石头,石头,我来问你,石小童的钱,是不是你偷了?”
大石头一声不吭。
“王朝、马汉,这石头不肯招认,打十下大板!”
王朝、马汉答应一声,“噼噼啪啪”,重重打了那石头十下大板。
包老黑又绕大青石走一圈,又问:“石头,石头,我再问你,石小童的钱,是不是你偷了?”
那大石头还是一声不吭。
“王朝,马汉,这石头还不肯招认,重打二十大板!”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王朝、马汉高举大棒,重重打了那石头二十大板。
“凡事不过三,我最后问你一次。”包老黑板起脸,第三次问那石头:“石头,石头,石小童的钱,是不是你偷了?”
石头依然一声不吭。
“王朝、马汉,这石头抵死不肯招认,给我痛打三十大板,打它个屁股开花!”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那大青石挨了三十大板。

那看热闹的人啊,笑得可开心了,有个人说:“这包老黑浪得虚名啊,原来是个糊涂蛋。”
又有个人说:“你就是打烂这石头,它也不会说话啊!包老黑啊包老黑,你咋就这么笨呢?”
那包老黑本来全神贯注审石头,这会儿,突然掉转身,目光一扫,脸色一沉:“大胆刁民,竟敢说我坏话!哼,罚你们每人出一个钱,补偿给石家小童。”
包公找来个铜盆,端来一盆水,让看热闹的人排起队,一人往铜盆扔一个铜钱。
“丁”“丁”“丁”……
不一会儿,铜盆底就铺了厚厚一层铜钱。突然,包老黑出手如闪电,指向一个人:“抓住他,他就是偷钱贼!”
那人一听,赶紧逃跑,王朝、马汉冲上前去,就像猛虎擒羊,一下子把他扑倒、抓住,押到包老黑面前。
“包老黑,你凭什么说我偷钱?”那家伙还不服气。
包老黑蹲下身,伸手入水盆,捡起那人扔下的钱:“你在我面前,眼神游移不定,心慌慌气浮浮,我早对你怀疑了。现在用铜钱一试,果然不错——石小童卖了一早上油条,双手油腻,他拿过的钱,难免沾有油渍,投入水中,定会浮起油膜。”
那人一听,哑口无言,只得认罪听罚。
包老黑让他把偷的100个铜钱还给石小童,又罚他把钱包里的钱都拿出来,赔给石小童。
石小童欢欢喜喜谢过包老黑,正要走,那包老黑清理装水的铜盆,把铜盆底的铜钱也全给了他。


后记:这一周,四年级的课已经上到最后一个单元了,这是个故事单元,有古中国寓言《纪昌学射》、《扁鹊见齐桓公》,有中国民间故事《文成公主进藏》,有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还有《一千零一夜》之《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无论文字还是故事情节的编写,感觉较弱的是《文成公主进藏》,备课的时候,默默读它,试着脱离课本上的文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它,但是,我觉得它浮在尘上,不能触及本质。我对它不能满意,觉得它有不地道之处,觉得这个故事还可以更好。问题出在哪里?那总是阻碍故事触及内核的浮层,是什么?
这一课的“悠悠课堂”,附了《包公审石头》的故事,我念给401班的小屁孩听,都听得蛮开心。
原文比较简洁,我添油加醋,写成这则故事。

本故事参考资料:民间故事《包公审石头》。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7 23:39:52
聪明人4

甘罗十二拜宰相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皇帝,一天晚上,他做了个噩梦,梦见海水干枯,山岳崩塌,百花凋落,明镜破裂。皇帝吓出一身冷汗,半夜醒来,睁着眼到天明,再无法睡着。
第二天清晨,百官上朝,皇帝把这个梦说给当朝宰相甘茂听:“甘爱卿,你才高八斗,见识卓越,可否给我解这个梦?”
甘茂说:“海干鱼虾死,山崩鹿兔慌,花凋难结果,破镜恐难圆。这个梦,是不祥之兆啊!”
皇帝一听,龙颜大怒:“可恶!你这个老不死的乌鸦嘴,竟敢说晦气话诅咒我。来人啊,摘下他的乌纱帽,扒下他的锦官袍,重打五十板子,革职为平民!”

好不容易打完五十板子,甘茂一瘸一拐回到家。他的小孙子甘罗跑上前,问道:“祖父,发生什么事了?”
甘茂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向小孙子诉说:“皇上说我诅咒他,打了我五十板子,把我革职为平民。真是伴君如伴虎,世态炎凉苦!”
小甘罗问清楚情由,扶祖父躺下:“祖父不必忧愁,这个梦好解的。明日我上朝面见皇上,准保让祖父官复原职。”
第二天一早,小甘罗蹦蹦跳跳到朝堂去,对皇帝说:“万岁爷,我是甘茂的孙子甘罗,听说陛下做了雄奇的异梦,特来为万岁爷解梦。”
“你祖父都解不好,你能解好么?”皇帝不相信。
甘罗站直身子,响亮地答道:“海干神龙现,山崩定太平,花落树结果,镜裂两分明。这个梦,是万岁爷平定天下、四海清明的吉兆!”
皇帝听了这话,满怀喜悦:“哈哈,小甘罗,你真是朕的小喜鹊啊!”
“小喜鹊其实赖老喜鹊护荫,还望万岁爷原谅老喜鹊!”
皇帝消了气,让甘茂官复原职,继续当宰相。

但是,因为上回解梦的话说得太难听,皇帝总看甘茂不顺眼。一日闲来无事,就故意找他的碴子:“甘爱卿啊,朕这一阵瓜果吃得太多,坏了肚子,茶饭不思,看见山珍海味只想呕吐。思来想去,只想吃公鸡下的红壳蛋。限你三日之内,献上两枚公鸡蛋,否则呀,我要剁下你的脚,砍下你的头,教你走不得路,说不得话,吃不得饭,哈哈,哈哈哈!”
甘茂心惊胆战,浑身抖得像筛糠,一回到家就问小孙子:“甘罗啊,皇上要我三日内献上两枚公鸡蛋——公鸡怎么会下蛋?这该如何是好?”
甘罗想了一想,笑啦,他一拍胸口,说:“没事,祖父只管在家休养玩耍,这事我能办好。”
三日期限一到,甘罗就上金銮宝殿见皇帝。皇帝见甘茂没来,就问:“你祖父呢?”
“我祖父呀,他肚子疼,正在家里生孩子。”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哄堂大笑。
皇帝一拍雕龙的金桌子:“一派胡言,甘茂乃是堂堂男子,怎么会生孩子?”
“万岁爷圣明。男人不会生孩子,公鸡又怎么会下蛋呢?”
皇帝一听,对答不上来。但他是皇帝啊,当然不肯罢休,又给甘罗出了个难题:“甘罗,你小小年纪,这样聪明,实在难得。若你能帮朕办一件事,朕就许你千金。”
“万岁爷要我做什么事?”
“朕夜晚怕黑,你给我找一盏全天下最亮的灯,送入宫来。”
甘罗恭恭敬敬一揖到地:“没问题,假以时日,甘罗必定把灯盏送入皇宫。”

八月十五中秋节,小甘罗入皇宫见皇帝,皇帝正与大学士下棋,状元郎在旁边观看,君臣其乐融融。
见甘罗进来,皇帝放下棋子,问他:“小甘罗,我要的灯,你带来没有?”
甘罗伸手朝天空一指:“全天下最亮的灯,已给万岁爷送来了。”
皇帝抬头一看,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清光皎洁明亮,皇帝忍不住微笑起来。
甘罗见皇帝破颜微笑,马上说:“这中秋明月,正是甘罗给万岁爷送来的天灯。你瞧,它正为万岁爷的天下照明呢!”
“这灯送得巧妙!这话说得聪明,来人,赏赐甘罗黄金千两。”
“我不要黄金。圣上当时说,若我能办成此事,则‘许你千金’,难道不是说要把女儿许配给我吗?”
皇帝一听,愣住啦:“你今年多大了?”
“甘罗今年十二岁。”
皇帝竖起拇指夸赞道:“十二岁就这么厉害,到十五六,可以代替你祖父当宰相了!”
甘罗听得这话,登时喜气洋洋,笑逐颜开,跪下谢恩:“多谢万岁爷封我为宰相!”
“胡闹,朕什么时候封你为相了?”
“万岁爷刚才说我‘到十五六,可以代替祖父当宰相’。这话状元学士可以作证。今日已到十五(八月十五中秋节),甘罗不跪下领封,更待何时?”
皇帝龙颜大悦:“你才智过人,当宰相也绰绰有余了。”
就这样,皇帝把小公主许配甘罗,又颁布圣旨,拜十二岁的甘罗为宰相。

后记:甘罗历史上实在其人,但我不关注历史,只关心故事。甘罗是古中国神童形象的典型。
甘罗故事中的“公鸡下蛋”“明月天灯”“解梦”“千金”都是中国故事觉见的桥段,解梦那一节尤其意味深长,面对一个“梦”——含糊、接近于无解的意象,如何对得梦者言说,考验的是解梦者的人格与智慧。
善意而智慧的解释,是佛家所说的“无畏布施”,能使人脱离恐惧,得到人生的信心。在这个故事里,甘罗解梦,正是对皇帝的一种无畏布施。

本故事参考资料:新安民间传说《甘罗的故事》;湖北民间故事《甘罗十二为丞相》;网络资料《甘罗解梦》;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8 11:11:12
聪明人5

聪明的小徐文长2021

一苇 述

徐文长小时候,十分顽皮。

一日,伯父午睡醒来,看到徐文长躺在花园的石板凳上,拉起衣衫,鼓起小肚皮,玩一只飞天的竹蚱蜢。
伯父生气了,走过去责备他:“你不在书房用功读书,睡这里做什么?”
徐文长笑嘻嘻回话:“我用功哩!你瞧,这不正晾晒肚皮里头的万卷书么?”
伯父听了这话,心中暗暗吃惊,就想试一试他:“好小子,你先起身。我倒要瞧瞧,你肚里的万卷书能否派上用场。”

他从花架下拿起两只水桶,领着徐文长,来到小河边,打起两桶水:“小子,你把这两桶水拎到河对岸去,不能弄湿鞋子。能做到吗?”
河面上有一座紧贴水面的竹桥,竹桥是软的,一个小孩走过尚能支持。如若提上两桶水,那就非湿鞋不可了。
“我脱下鞋子,赤脚走过去,行么?”
伯父手捋胡须,摇摇头:“不行。”
“那好吧,看我的!”
小徐文长吃力地提起两桶水,走到竹桥边,他把桶身放入河水里,水桶半浮半沉,浮力刚好抵消了重量。小徐文长一手拖一个水桶,轻轻巧巧走过竹桥,提脚看鞋底,嘿,半点儿水星也没沾着。

伯父招手唤他回来:“你很聪慧,也应该上学堂了,我送你一份好礼物。”
伯父领着小徐文长,小徐文长拎起两桶水,回到花园,浇在紫薇花下。等他放好水桶,伯父已准备好一包礼物,吊在长长的竹竿头。他把竹竿高高竖起:“文长,这是我从端州带回来的一套文房四宝。你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也不可以爬梯子去取。如果你能拿到,它就是你的了。”
徐文长举起竹竿,走到花园中央——那儿有一眼清凉的水井。他把竹竿往水下放,一直放,一直放,直到礼物包降到他面前,他取下礼物,鞠躬道谢:“多谢伯父的好礼物!”

伯父点头道:“很好。不过,表达感谢不能光用言语,你得用行动。”
“好吧,我请你吃饭。”徐文长奉上竹竿。
“这是什么?”
“要是早三个月呢,这是一盘鲜美的竹笋。”
“哈哈,这话儿倒没错。”
那会儿,花园的墙根下,响起“咯答!咯答!”的鸡鸣声。母鸡下蛋了。徐文长走到墙根,从草窝捡起鸡蛋:“哎,伯父,第二道菜上来了!”
“这又是什么?”
“这个么,要是晚三个月呢,是一盘香喷喷的鸡汤。”
“哈哈哈,我已能想到鸡汤的滋味——好小子,快去读书吧!”

后记:这个故事,最初的源头,来自多年前我学生做的试卷。那会儿故事很简单,我抄它下来,觉得单薄。这几年读书渐深,发现德国人艾伯华于民国时期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书里提到的徐文长故事,竟占了全书近四分一篇幅——徐文长如此重要,我于是想,它定然不可小视。
但是呢,四处查找,能找到的徐文长故事,读着总不满意——这些年故事书里的徐文长,味道儿不对。我总以为它们已被修改过,用以迎合阶级斗争。我想我终会遇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只是需要追寻,需要时间。
而这个聪慧孩子的故事,今日得些许空闲,先把它写生动,留在这里。

本故事参考资料:浙江民间故事《聪明的徐文长》;浙江民间故事《徐文长难倒窦太师》;浙江民间故事《徐文长智慧故事三则》;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8 11:21:36
聪明人6

小学童敬仁的姐姐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小学生,名叫敬仁,在明德书塾上学。一天早上,书塾的王先生给他出了一个对子:

有客敲门惊午梦;

敬仁想呀想,整整一个上午,想破脑袋也没有对出来。好不容易散学了,王先生对他说:“敬仁,你先回家吧,走路吃饭都不要忘记这个对课,下午把卷子交上来。”
敬仁闷闷不乐走回家,喝茶吃饭总皱着眉,一声也不吭。他的姐姐惠敏是个聪慧的姑娘,见弟弟无精打采,就问他:“敬仁,想什么呢?”
“先生出了个对子,我想呀想总对不上。”敬仁说着,把上联一字一顿念了出来。姐姐听后,略一思索,对出来了:

无人傍枕动春心。

敬仁到了学堂,把对子工工整整写下来,交上去给先生。先生接过一看,吃了一惊,问他:“这个……谁给你对的?”
敬仁不敢撒谎,就照实说了:“是我姐姐对的。”
惠敏正当青春妙龄,眉眼明媚美丽。听说是她对的,王先生心里一动:“她未必有这样的才学吧?我再试她一试。”傍晚散学前,王先生把敬仁唤到身边,又出了一个对子:

六尺丝绦,三尺缠身,三尺坠。

敬仁回家,马上告诉姐姐。那会儿,姐姐正在阳台收被子,随口说,这个不难,她很快对出了下联:

一床布被,半幅遮体,半幅闲。

王先生读了这一句,心里痒痒的,念头儿越转越曲折:“她正当花儿一样的年纪,真是有才华又多情呀!莫非她看上了我的才学,不嫌我年纪老大么?”他越想越激动,隔了一天,实在按捺不住,又再写了一个上联,教敬仁拿去给姐姐:

竹本无心,节外另生枝叶。

惠敏拿到这个上联,听说是先生专门让她对的,心想他一定误会了。不对呢,怕他笑话,以为她才思不足,斗不过他。于是她思量片刻,端端正正写了一幅字,表明自己的态度:

莲实有孔,藕中不染泥尘。

先生把这副对子看了又看,心里明白人家对他根本没有情意,但他不肯死心。“她只是表明她的人品纯洁端正而已,并没有说不爱我呀!说不定她的意思是为了对我说,她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忠贞专一地爱着我呢!”你瞧,陷入单相思的老先生,简直像烈火焚烧老房子,真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啊!
王先生想得美滋滋,于是又再出一联,直截了当询问她:

树大根深,叫樵夫如何下手?

因为这段时间王先生对敬仁另眼相看,敬仁十分快活,乐呵呵把这上句带回家,交给惠敏:“姐姐,先生说,这对子只能给你看,你快对出来吧!”
惠敏看了,不由得生起气来,心想这回无论如何要让他消退这念想,就对道:

水清石现,叹渔翁枉自劳心。

先生读完,知道再也没有希望。可是,过了两天,他又想:“她把我比作渔翁,说我枉自劳心,这分明怨我只会劳心,没有实际行动呀!”这么一想,他又再鼓起勇气,大着胆子,写了一句:

竹、兰、菊、梅,看群花如何结果?

写好,封上,打了同心结,洒了香水,郑重交给敬仁,叮嘱他务必亲手交给姐姐,绝不能给外人看到。第二天,敬仁来上学,交给王先生最后一幅字,先生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稻、粱、麦、黍,问杂种哪样先生?

先生读了,顿时全身颤抖,禁不住当着全班孩子,呜呜哭了起来。他哭什么呢?他悲泣他已失去的黄金一样的青春时光,如今一把年纪,就算学问再好,也再不能惹起妙龄女郎对他的爱恋了啊!

后记:读完整本《巧舌妇的故事》,总念念不忘这一则。先掀过道德评判那一页,不说其间有情无情的试探,也不说最近火得很的校园性骚扰的话题。我想说古中国文学对普罗大众的浸润。不论王先生还是敬仁的姐姐惠敏,都说得上高素质的文学爱好者啊!惠敏为弟弟敬仁作的前两联,是少女春心的自然流露。先生再用上联传情达意,惠敏却用回联拒绝、嘲弄他——文学在他们手里,运用得炉火纯青。
说句题外话,两位对联高手的文学水准,相比如今的段子手,不知胜出多少筹。

本故事参考资料:《林兰童话》;《教书先生的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8 11:35:56
聪明人7

小媳妇捉活大老虎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座老虎山,山上数不尽有多少只老虎。山脚下的乡民跑的跑,逃的逃,眼看村庄要荒废的时候,来了一位打虎英雄。
打虎英雄真个勇猛了得,他枪能刺虎,箭能射虎,刀能砍虎,绳能捆虎。这么着,三天打一小虎,五天打一大虎,过得十五六年,老虎山上的老虎几乎绝了迹。山村渐渐又兴旺起来,大伙儿安居乐业,出田干活的出田干活,下河捕鱼的下河捕鱼,上山砍柴的上山砍柴,欢声笑语漫山遍野。
俗话说,美人怕迟暮,英雄怕老。打虎英雄头发白了,后背驼了,后来还生了一场大病,躺倒在病床上,半年时间起不来。
日子一长,山上老虎又多起来。

打虎英雄有个儿子, 一天,他对儿子说:“儿子,我老了,你大了,该你上山打虎啦!”
小伙子倒蛮听话,叫他上山打虎就上山打虎了。只见他提起砍虎刀,挽起缚虎绳,上山去了。
他运气可真不坏,一走上山梁,迎面碰到一只大老虎。老虎咆哮一声,一阵腥风扑来。小伙子吓得两腿软绵绵,就像两根煮熟的面条儿,站不稳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想说话呢,却发不出声音,上牙下牙直打架。
老虎跑到他跟前,左看看,看到他左手的缚虎绳,右看看,看到他右手的砍虎刀,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哼哼,你带着砍虎刀和缚虎绳,是想打老虎吗?”
“不……不是的……”小伙子急中生智,撒了个谎,“我媳妇儿烧饭没柴,让我上山砍……砍柴的……”
老虎一听好开心:“原来是砍柴的——哈哈,我正是专吃砍柴人的恶虎。来,脱光衣裳,让我吃掉!”
“老……老虎哥,俺媳妇儿正要烧饭,没柴可烧不熟呀!我……我先把柴给她送下去,明……明儿一早……上山给你吃。”
那老虎刚吃了一只羊,肚子还不饿,它心想,这家伙已经是挂在嘴边的食物,放着明儿吃,也是个好办法,就叮嘱小伙子:“嘿嘿,就这么说定了。你明天早点上来,来晚了,我饶不了你!”
“好……好……”

小伙子胡乱砍了两捆柴,哭哭啼啼下了山,回到家,已吓得浑身筛糠,不像个人样儿。
他媳妇儿正烧饭,见他一脸眼泪,就问:“你今天上山去,有没有打着老虎呀?”
“唉,甭提啦,我一上山,就碰到个老虎,它要吃我。”小伙子不敢惊动父亲,只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媳妇儿。
媳妇儿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还……还能怎么办?”小伙子说,“明儿天一亮,我……我就上山去,让老虎吃呗!”
媳妇儿一听,乐啦:“罢了罢了,去吧。也是活该,谁叫你当初不跟着爹学些本领?”

第二天天一亮,小伙子吃过早饭,乖乖儿要上山。媳妇儿让他带根长绳子,他也听话,马上带上一根长绳子。他一步一挪,磨磨蹭蹭,快到晌午,才来到昨日遇到老虎的地方。老虎怒冲冲从树后钻出来:“呔!怎么来得这么晚?”
“我……我……”
就在这时,忽然听见对面山坳有人粗声喊:“傻儿子!你身旁是个什么东西?是老虎吗?”
老虎一听,抬头一看,见打虎英雄手持猎枪,正对着自己,这一吓非同小可:“哎呀,你怎么让你爹跟上来啦?快,跟他说,不是老虎,是个木头!”
小伙子连忙大声回话:“不是老虎,是个木头!”
打虎英雄说:“既然是木头,你捆上它,带回家烧饭。”
老虎吓得四条腿发软:“快,跟他说,你捆不动,这木头不要了。”
小伙子又大声喊:“爹,我捆不动,这木头不要了。”
“没事,我来帮你。”
这下,老虎吓尿啦:“你千万让他别过来。还是你来捆吧!看在我不吃你的份上,你轻点儿捆……”
没法子,小伙子只得叫他爹甭过来。然后,他自个儿拿起绳子,哆哆嗦嗦捆那大老虎。
他爹问:“儿子,捆几道啦?”
“一道。”
“不行,再捆!”小伙子又捆。
“这回几道啦?”
“五道了。”
“不行,还得捆!”小伙子又继续捆。
“现在几道啦?”
“捆了十道。”
“嗯,这还差不多。”
打虎英雄说着,走了过来。走到跟前,小伙子抬头一看,衣裳是老爹的衣裳,枪是老爹的枪,可是人呢,却是自己的媳妇儿。
这么着,这媳妇儿不仅救了丈夫,还活捉了一头大老虎。

后记:这个故事,像《小鸡崽复仇》一样,适合低龄的孩子。小屁孩听这个,除了好玩有趣,应该还能增加一点儿勇气。
想像那些遥远的有月亮的夜晚,山村深处,某老头儿给一群小屁孩儿讲这个故事,他不动声色,如此这般讲下来,情节拿捏有度,张弛有致。及至结尾,讲完啦,围着他的小孩儿哄堂大笑——这是我想像中最地道的中国山村生活,最美妙的故事时光。

本故事参考资料:吉林民间故事《猎人和老虎》 姜位枢 讲述 刘魁立 整理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8 12:11:04
聪明人8

巧媳妇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个勤恳又有本事的老头儿,名叫张古老。他有一份大家业,拥有良田千顷,还有一座华美的庄园。他有四个儿子,叫大郎二郎三郎四郎;有三个儿媳妇,叫大嫂二嫂三嫂;只有小儿子四郎还没有娶亲。
一天清晨,那张古老拿起一面铜镜照了照。唉,镜子里头那个老头子呀,头发白了,胡子白了,就连眉毛也全都白了。
张老头儿心里想,为了这个家,我忙活了大半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干脆在三个儿媳妇里选一个聪明伶俐的,把家交给她来当吧!
正这么想着呢,大嫂过来说:“家翁,我娘家有事儿,想请个假,回去半个月。”
张老头儿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叫齐了三个儿媳妇,对她们说,“如今农忙过了,你们都回娘家去歇歇吧。大嫂回去半个月,二嫂回去七八天,三嫂也住个三五天,三妯娌有个伴,一同去,一同回。去时都带三只鸡、三只鸭,回时呢,大嫂给我带两艘无桨之船,二嫂给我带九只没有脚的团鱼,三嫂给我带三团纸包火。”
三个媳妇说说笑笑出了门,走了一段路,发起愁来,大嫂去半个月,二嫂去七八天,三嫂去三五天,去是一同去了,怎能一同回呢?
走到分岔路口,三个人都想不出办法,只好坐在河边哭。
河边埠头有个巧姑娘,正洗衣裳呢,听见她们吵吵嚷嚷哭哭啼啼,不由得笑起来:“这有啥难?七八天,七天加八天,正是十五天;三五天,三五一十五,也是十五天;半个月也刚好十五天;一同去,一同回,路上结伴走,不是正正好?”
三个媳妇儿一听,都拍拍脑袋:“是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她们破涕为笑,但马上又发起愁来:“家翁叫我们带两艘无桨之船,九只没有脚的团鱼,三团纸包火。我们娘家哪有这样的稀奇东西?”
那巧姑娘一听,又笑啦:“没有桨的船,不就是木屐么?两艘无桨之船,即是一双木屐;没有脚的团鱼是豆腐,九只没脚团鱼,即是九块豆腐而已;纸包火是灯笼,三嫂你带三个灯笼准没错。”
三个媳妇一听,欢天喜地,连声道谢,分头回娘家去了。
过了十五天,三个媳妇说说笑笑,回到夫家来了,大嫂带回来一双木屐,二嫂带回来九块新鲜的水磨豆腐,三嫂带回来三个灯笼。
张老头儿一看,回来的日子也对了,带的礼物也对了,不由得满心欢喜,赶紧问她们:“你们三个是谁猜出了我的谜语?”
三个儿媳妇只好告诉他:“家翁你的谜语啊,我们想破脑袋也猜不出来,幸好在河边遇见个巧姑娘,她说七加八是十五,三乘五是十五,半个月亦是十五,让我们都回娘家待十五天。我们说家翁要的礼物太古怪,她就说无桨之船即是木屐,没有脚的团鱼是豆腐,纸包火是灯笼,都是寻常东西。”
张老头儿一听,马上出门打听那巧姑娘是谁家女儿。一打听,原来是隔壁村王屠户的小女儿王巧姑。张老头儿当即备好礼物,托媒婆去说亲。张家是大户人家,张四郎也是个好男儿,王屠户一口答应了这头亲事。

于是乎,两家择了好日子,让四郎和巧姑成亲。张家娶得巧媳妇,张老头儿心里快活,吩咐大摆宴席,请所有亲戚朋友来吃喜饭、喝喜酒。
大伙儿高高兴兴的,没想到出了件事。那天厨房正做菜,突然,一只黄猫跳上灶台,叼起一条鱼就跑,那会儿三郎正在炒菜,顺手朝那黄猫打了一铲子,没想到锅铲正砸中黄猫的脑袋,那猫倒在灶台下,死了。
这下可不得了,那只猫是邻居三叔婆的宝贝命根子,一向拿猫当亲儿子来养的。那三叔婆又凶悍又吝啬,村里人个个怕她三分。在四郎娶亲那天,她喝了喜酒,没说什么。可是到第二天,三叔婆便拄了个拐杖,颤颤巍巍来找张古老:“你家三郎打死我家的金丝猫,这帐怎么算?”
张老头儿连忙赔不是:“这原本是猫来偷鱼,三郎失手打了它,并非有意伤它。张老儿这会儿先给三叔婆赔不是。改日我新买个好猫认赔就是。”
“认赔?哼,你赔得起吗?”三叔婆在八仙桌前坐下来,一拍桌子,“我那金丝猫是件宝!它大白天能捉玉老鼠,黑夜晚给我拖来金元宝。我这一份家私,全是靠它给我挣回来的,你要赔,就得照式照样赔一只。”
“三叔婆,我们好歹做了一辈子邻居,这么说不是为难我吗?”
三叔婆放缓语气:“宝猫死了不能复生,照式照样赔确实为难。话说呢,去年有个寻宝人来我家,愿意出三千两银买我的宝猫,我还不肯卖哩,你就赔我三千两银子吧!”
“三叔婆你先消消气,我们再想办法,再想办法。”张老头儿赔着笑,端茶送走三叔婆,心里想到要筹三千两银子赔一只猫,不由得眉头紧皱,唉声叹气。
一家人见家翁不开心,都来问怎么回事。张老头儿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三叔婆要我赔她三千两银,我张家虽说家业兴旺,但要拿出三千两银子,也得卖光所有田地才行。唉,我这一辈子勤苦,算是白费了工夫。”
巧姑问:“三叔婆和我们家相邻住了这么些年,有没有借过我们家的东西?”
大嫂说:“去年她问我借过一个木饭勺子,还没来得及还回来,掉入灶里烧了。”
“这就好办了。”巧姑笑道,“明日请三叔婆过来,我和她对答。”
第二天一早,巧姑娘笑意盈盈请三叔婆过来说话,商量赔三千两银子的事宜。那三叔婆呀,笑得口水都流出来啦:“巧媳妇儿啊,听说张老头儿把家交给你当,我瞧你聪明伶俐,真真是块当家的好材料。我那宝猫死了,也不要你多赔,只要三千两银子就好。”
“三叔婆放心,我们一定赔。就算卖田卖屋,也不少您一分钱。”巧姑给三叔婆倒了一杯香蜜茶,“我听大嫂说去年曾经借给您老人家一个木饭勺子,有这回事吗?”
“有呀,那木饭勺子给我失手掉进炉灶,烧了。”三叔婆喝了一口香蜜茶,“你赔我三千两银子,我买个新的银饭勺还你。”
“新的就不用了,你拿那旧的还就好。”巧姑笑盈盈说,“我家那饭勺子可是件传家宝,它是用千年沉香木做的,只要拿它往空饭锅一放,饭锅里头马上能生出满满一锅热米饭。若遇上荒年,真得靠它救命呢!三年前有个寻宝人来家,愿意出六千两银子买,我家翁还不肯卖哩!如今烧了没办法,我也不要你照式照样赔一个了,你赔我六千两银子就好。你那金丝猫值三千两银子,正好抵消一半,你就赔我三千两银子吧!”
三叔婆一听,慌了手脚:“巧姑,你不要胡耍赖,天底下哪有这么神乎的饭勺子?”
巧姑说:“三叔婆,天底下既有值三千两银子的猫,就有值六千两银子的饭勺。如今你付现钱还是立欠条?随你方便。”
三叔婆一听,只好服软:“我家的猫不是什么宝物,你家的饭勺也只是个平常家什,两下对消,都不用赔了,好不好?”
“三叔婆,你家那猫不值钱,可我家那饭勺子却真真是无价宝,两两对消,我们太吃亏了!”
三叔婆一听,连忙拄起拐杖,逃回家去了。从此她见了巧姑躲着走,生怕巧姑问她要三千两银子。

经过这一回合,张家巧媳妇儿的名声,就远远传出去了,传呀传,传到县太爷耳朵里。那县太爷闲得慌,派人把巧姑叫到公堂上,对她说:“听说你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本官想请你织一匹布,要像路一样长;养一头猪,要像山一样重;酿一壶酒,要像海水一样多——你先回去,下个月交上来吧!”
一个月过去了,巧姑不慌不忙来见县太爷。
“王巧姑,你织的布呢?”
巧姑向县太爷呈上一把量布尺:“老爷量一量路有多长,民妇就去织像路一样长的布。”
用布尺量路,何时才能量得完?县太爷只好说:“本官公事繁忙,没有时间量路长,织布这件事就算了。你养的猪呢?”
巧姑向县太爷献上一杆称:“老爷称一称山有多重,民妇就去养像山一样重的猪。”
山如何称得出重量?县太爷没话说了,养猪的事,也只好作罢。只还有一样:“王巧姑,你酿的酒呢?”
“老爷你给我一个像大海一样大的酒壶,民妇就去酿像海水一样多的酒。”
县太爷一听,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好让巧姑回家去了。
这下子好了,巧媳妇的名声更大了,传啊传,传到皇帝耳朵里。
皇帝想亲自见识这位巧媳妇,就穿上微服,带上随从,亲自到张家庄来。
听说皇帝派人从京城来,张老头儿一家大小出门迎接。
“哪个是巧姑?皇帝派我来赏赐她。”皇帝说。
巧姑连忙走上前:“民女便是,长官有何赐教?”
皇帝走得匆忙,啥也没带,顺手从衣袋里取出一只秋梨,递给巧姑:“皇上听说你治家有方,上下和睦,特意赐给你家一只秋梨,祝福你合家上下身体安康。”
“多谢皇上赐福。”
巧姑接过秋梨,拿到厨房压碎了,煮出一锅秋梨汤。不一会儿,她端出汤碗,全家上下每人都分到一碗,皇帝和随从们也各有一碗。
皇帝尝了秋梨汤,汤里不仅有秋梨的香味,还有花蜜的甜味。他喝了梨汤,十分高兴,对巧姑大加赞赏:“古圣贤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你不分梨而分汤,是智慧的做法啊!”
皇帝挥笔写下“巧媳妇”三个大字送给巧姑。
从此以后,巧媳妇的名声就传遍了九州四海。


后记:我以中国结丛书《民间故事》中的《巧媳妇》,与紧跟其后的《九斤姑娘》为蓝本,融合度娘找到的闽南巧媳妇故事之《煮梨汤》,整合成这篇故事。
话说巧媳妇故事版本极多,不过故事结构松散,情节难以收拢凝聚,但当我读到“煮秋梨”一节,内心灵光闪烁,故事的线索一下子变得明晰。于是乎,故事从“张老头找儿媳妇”到“木饭勺抵金丝猫”再到“县太爷发难”最后“皇帝赐秋梨”,如此一来,结构便完好了,故事也有了属于它自己的小小的完满。
昨天在班上故事课讲述,因为感冒的缘故,心神疲惫状态不佳,讲述甚为罗嗦。不过巧媳妇之形象,仍然呼之欲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在于木饭勺抵金丝猫那一节,个个对三叔婆表示痛恨,呼她为“坏老太婆”。

本故事参考资料:中国结丛书《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巧媳妇》;民间故事《九斤姑娘》;闽南民间故事《煮梨汤》;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楼主:涉江采芙蕖  时间:2021-08-18 12:40:46
聪明人9

清和桥2021

一苇 述

从前有条船,船老大摇着三位客人,在河里走。
三位客人,何许人也?一个是山野和尚,一个是斯文秀才,还有一个呢,是身穿红裳的娇美女子。

那会儿风和日丽,红衫女子明眸皓齿,和尚盯着看了一会儿,不好意思再看,就转过头,对秀才说:“我说秀才郎,今日咱三个坐船,都说同船过渡乃是前世修来的缘分。秀才郎,你出个题目,大伙儿吟诗作对,为这旅途增添一点儿情趣,怎么样?”
秀才手摇扇子,踱到船头:“吟诗作对当然风雅,只是,如果有人作不出来,该如何受罚?”
船老大听他们说得有趣,插嘴说:“这好办,哪个诗作不出来,船钱由哪个付就行。”
和尚、秀才一听,哈哈大笑:“哈哈哈,如此甚好!甚好!”
红衫女子见和尚、秀才、船老大全盯着自己看,不由得红了脸:“我是农家女儿,只晓得种菜绣花,哪会吟风弄月?”
船老大说:“咱艘公有言,‘讲讲笑笑,岭头快到’,请姑娘不要推辞。”
和尚一揖到地:“倘若姑娘甘愿认输,老讷的船钱就要拜托姑娘代付了。”
红衫女子一听,柳眉一竖,说:“作诗就作诗,难道我就说不过你们?”

船头望去,远处有座清和桥,秀才以手指桥说:“行,就用‘清和桥’为题,师父,你先开个头。”
和尚想了想,选了起头的“清”字,吟成一首诗——

有水是个清,
无水也是青。
去掉清边水,
加争便成静。
清清静静西天去,
修成活佛伴如来。

秀才抱拳赞美:“师父作得好!”他沉思片刻,选了“和”字,也吟成一首诗——

有口是个和,
无口也是禾。
去掉和边口,
加斗便成科。
科举赶考进京去,
坐得临安一府台。

“秀才果然有才,这诗作得妙啊!”和尚瞄着红衫女子,“小姑娘,该你了。”
红衫女子不开口,只是低下头,摆弄自己衣带。
船老一拍一呼还一笑:“呵呵!哈哈!小姑娘这诗做不出,今日船钱你来付。”
那女子抬起头,瞅他们一眼,望向前方的清和桥:“慢着。清、和两个字你们用了,我用‘桥’字。”
只听得她口齿清爽,朗声吟道——

有木是个桥,
无木也是乔。
去掉桥边木,
加女便成娇。
娇娇滴滴夫家去,
生下三个好宝贝。

和尚一听,抚掌大笑:“哈哈,这诗好!”
秀才想戏弄她:“娇娇,只不知你那三个宝贝,是啥样子?”
姑娘应声回答:“一个西天见如来,一个临安坐府台。”
船老大听得少一个,笑问:“还有一个呢?”
“还有一个不争气,站在船尾摇橹子!”

和尚、秀才、船老大一时语塞,三人脸红到脖子根。就那么一会儿,那船儿安安静静过了清和桥。

故事讲完啦!你一定要问,船钱呢?好吧,我告诉你,那红衣女子的船钱呀,由她三个宝贝儿代她付了。

后记:古中国凡饮水处能歌柳词,村姑渔妇都能作诗,这故事说到“临安坐府台”,大约是宋朝时的故事吧?上网一查,清和桥故事特别多,有个版本特别有意思,附会于东坡、佛印与苏小妹身上。不过呢,坐实了东坡佛印苏小妹,总不如这山野和尚、乡间秀才和红裳村姑更有想像的空间。

本故事参考资料:浙江民间故事《清和桥》;安徽绩溪民间故事《清和桥的传说》;北京民间故事《清和桥》;以及其它相关故事。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