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文历法是最先进的!

字数:581045访问原帖 评论数:155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2-15 21:01:58 更新时间:2022-01-17 14:14:08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38:44
【对月亮运动的研究:节气与置闰


节气和置闰这两部分内容在我国古代的历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古代历法,一开始就是阴阳历。由于回归年、朔望月和日之间都没有整数倍数的关系,十二个朔望月比一个回归年少11天左右,必须设置闰月来调整季节。

《尚书·尧典》就记载着“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设置闰月的历史可能比帝尧时更早。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相对来说要晚一点。

春秋末期的《古四分历》,对朔望月的长度(古称“朔策”)已经掌握得相当精密了,和真值相比较,大约三百多年差一日。隋代以前的历法,就一直以朔望月的长度来推算安排各月的历日。每月的第一天称“朔日”,意思是日月合朔将发生在初一这天。由于朔望月的长度比29.5日稍大,所以,通常以这样的办法来进行调整: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相距大约17个月安排一个连大月。

二十四节气产生以后,更准确地设置闰月就有了基础。《太初历》规定以没有中气的月作闰月,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依据这一原则,就能使闰月安排得更准确,更合理,使节气在月份里的变化不超过半个月。总结出十九年七闰的规律,对于《四分历》的产生和发展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也正是因如此,节气与置闰的关系,对月亮的研究也更加重视,所以,我国很早就注意对月亮运动的观测和研究。中国古代对于日月食的预报也特别重视,所以对月行的研究更加认真。

由于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也在移动,所以一个朔望月并不等于月亮绕天一周。我国古代很早就能把这两种概念区分开来。《淮47 南子·天文训》就记有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又十九分之七,那月行一周天是27.3219日,已经有了“恒星月”的概念(月亮从天球上某一固定位置运行一周又回到原来的位置所需的日数叫恒星月)。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作椭圆运动,月亮在自己的运行轨道上也是这样,所以月亮的运动速度是作周期变化的。月亮过近地点的时候运动最快,过远地点的时候最慢。

月亮从最快点运行一周又回到最快点所需的日数称作“近点月”。它和朔望月的长度是不等的,这就使得月亮圆缺一次所需的时间实际是不等的。所以,朔望月只是月相变化一周所需的平均日数。以朔望月长度推得的合朔时刻称作“平朔”。

战国时期的石申可能已经知道月亮运动的速度是有变化的,可惜记载简略。西汉刘向(约前77-前6)在《洪范五行传》中有关于月行九道的记载。东汉贾逵也认识到月行有快慢。他认为月行快慢是由于月道有远近造成的,并且知道,经过一近点月,近地点向前推进三度。以此推算,经9.18年近地点才能回到原处,那一近点月是27.55081日。

张衡也提倡用九道术。在古代文献中也记载了月行九道图,可见月行九道的说法在汉代是很流行的。九道术是我国早期对远地点变化的认识。按九道术安排月历,会有三大月相连和二小月相连。九道术虽然比较粗略,但是比不考虑月行有快慢的平朔法要精密。

刘洪在《乾象历》中第一次考虑到月行的快慢问题,他设每近点月中近地点前进三度四分(十九分是一度),由此可以求得近点月是27.55336日,和现今测得的值27.55455日相差不远。

《乾象历》实测得一近点月中每日月亮实行度数,给出月亮每日实行速度超过或不及平均速度的“损益率”表。“损益率”逐次相加称“盈缩积”。求某日月亮的实行度数,以月亮平行数值加从近地点时起到前一日的盈缩积。《乾象历》求日月合朔时刻,使用了一次内插法。

《乾象历》计算月行的快慢问题,主要是为了推算日月食发生的时刻和位置,所以它不但能求出定朔望时候的经度,而且能求出日月食发生的时刻。

古人为了研究交食的需要,对于“交点月”的长度也进行过许多研究工作。月亮从黄、白道的升(降)交点起运行一周又回到升(降)交点所需的日数称作交点月。祖冲之的《大明历》第一个推得交点月的数值是27.21223日,同现今测得的值比较,只差十万分之一。以后各家历法差不多都推算交点月的长度,都达到很高的精度。

张子信发现太阳运动有快慢以后,为定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隋代的刘焯、张胄玄开始,在历法中推算定朔时刻的时候同时考虑月行和日行的不均匀性,这在中国历法史上是一个重大进步。刘焯在推算定朔的时候创立等间距二次差的内插法公式,在历法中引进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先进成就。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38:54
置闰:而太初历时使用的十九年七闰的“闰周”,从春秋中期出现以后,在历法中一直使用到南北朝时期。

由于东汉和魏晋南北朝的科学进一步发展,对岁实、朔策已经测得更准确,如果再沿用十九年七闰法,就限制了历法的改进。这是由于岁实、朔策和十九年七闰法之间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缘故。刘洪减小了岁实(365.2462日),同时也就减小了朔策(29.53054日),这两项改革都提高了精度。

但是要进一步改革,就会发生困难:如果再减小岁实,那朔策就更小;如果加大朔策,那岁实就更大。例如《景初历》朔策取29.53060日,比《乾象历》精密,但是为了符合十九年七闰,岁实取365.2469日,比《乾象历》更大。

南北朝时期北凉赵■第一次打破这个旧框框的束缚,改用新的闰周,祖冲之又把新的闰周定得更精密。事实上,规定了以没有中气的月作闰月之后,再规定闰周就是多余的了。唐代李淳风以后,就不再考定闰周,专按没有中气的月置闰。

节气和闰月是有联系的,如果没有闰月,就没有使用节气的必要。正因为设置了闰月来调整寒暖,才有必要创立二十四节气,以便更精确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但是,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也进一步促进了置闰规律的发展和完善,它们是互相促进的。

所以,对月亮的研究,发现“恒星月”与“朔望月”的区别,认识到月行快慢的问题,就使得朔望月的测得更加精确,也进一步促进了历法中对于节气的精确置闰,而这也让中国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更多的月亮变化,研究定朔时刻考虑月行、日行的不均匀性、交食等,制定历法时参考的影响因素越多,历法越精确,对二十四节气的安排也更合理,所以,节气与置闰是相互促进的,缺少了它们,历法就不再精确,阴阳合历就变成了阳历,想要更精确就得制定符合实际天象的阴阳合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39:42
补充说明一下:

了解一下明代出现的“故月行一月,抵日行一岁也。”说法哦!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40:29
《五杂俎·天部一》中的“故月行一月,抵日行一岁也。”


“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非谓月行速于日也。周天度数,每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凡月初生明时,行南陆如冬至时之日;及生魄时,行中天,如夏至时之日。故月行一月,抵日行一岁也。”


【《五杂俎》是明代的一部著名的笔记著作,明谢肇淛撰。全书十六卷,说古道今,分类记事,计有天部二卷,地部二卷,人部四卷,物部四卷,事部四卷。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札记,包括读书心得和事理的分析,也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涉及社会和人的各个方面,是一部名作。

《五杂俎》最早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如韦馆刻本。今有:《五杂俎》中华书局1959年版;《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五杂俎》台北:伟文出版社1977年版。】


【“周天”:谓绕天球大圆一周。天文学上以天球大圆三百六十度为周天。

●《逸周书•周月》:「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起一次而与日合宿。」

●《汉书•律历志下》:「周天五十六万二千一百二十。以章月乘月法,得周天。」

●《礼记•月令》唐孔颖达疏:「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

●明谢肇浙《五杂俎•天部一》:「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非谓月行速于日也。周天度数,每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

●《清史稿•时宪志一》:「若望之法,以天聪戊辰为元,分周天为三百六十度。」




【“及生魄时”:生魄,指月未盛明时所发的光。

哉生魄: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此日月始缺,即始生月魄。月魄,月黑无光的部分。

●《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

●孔传:「周公摄政七年三月,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

●清王韬《瓮牖余谈·犹太古历说》:「古史之可信者莫如《尚书》,所纪之日,或曰哉生魄,或曰旁死魄,或曰既望,或曰朏,盖亦从目测验,而罕用朔日者。」




【“中天”:天文学名词。天体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天体每天经过子午圈两次,离天顶较近的一次叫「上中天」,离天顶较远的一次叫「下中天」。】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40:55
【两者对比的解释:


在天球上,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东前进13度多点,而太阳却只前进1度。

【“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非谓月行速于日也。周天度数,每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


【“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

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下一个朔或从望到下一个望的时间,叫做朔望月。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多,有时仅为29天6小时4分多,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



【《五杂俎》说“非谓月行速于日也”,而现在却说“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应该是理解、角度不同吧!

《五杂俎》的“非谓月行速于日也”应该指:在“周天度数”中,“每日日行一度”相当于“月行十三度有奇”!

而现在我们观察月亮与太阳的移动速度,就能得出“月亮东移的速度比太阳大很多”的结论,也是对的!

但是,放在整体太空中观察,以中国古代周天来看,那么就不能说月亮移动速度比太阳快了,而是“周天度数,每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这也是对的!

两者对比的角度,所处的位置,双方的理解都不同,所以,阐述的方式也不同吧!

所以,对于古人所写的东西,真得仔细思考思考,而不能轻易的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判定“错误”哦,也许是把正确的理解错误了呢!

我们已经看到了,其实都对呢!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45:46
【“凡月初生明时,行南陆如冬至时之日;及生魄时,行中天,如夏至时之日。”】

【朔月,月初时的新月,相当于地球的冬至日;月亮行至中天,望月以后,每月十六日,月亮开始出现黑暗无光的部分,相当于地球的夏至日。

因为,月亮的“一天”=“一年”,也就相当于我们在地球看到的“一个月”=地球上的“一年”。

根据地、月运动关系,所以,朔月时,相当于地球处于冬至日;满月以后,相当于地球处于夏至日。

以上仅是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图 农历月相变化规律




因此,朔之后,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阳的东边,一两天后,太阳一落下去,西边的天空就可见到一弯新月,两个尖角指向东方。此后,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迟,月亮也逐渐丰满起来。约在朔后七天,月亮的黄经刚好超过太阳90度,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圆弧朝西的半圆,这就是上弦月。

以后月亮继续向东,更加丰满,升起的也更迟了,直到望。从朔到望,月亮与太阳的角度越来越大。

过了望后,月亮逐渐向太阳移近,月面逐渐消瘦下去。

当月亮黄经超过太阳黄经270度时,它又变成了半圆形,但圆弧朝东,这就是下弦月。这时候,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月亮正高悬在正南的天空上,这是我们能看到东方升起的太阳和渐渐淡去的月亮。

下弦以后,月亮要到后半夜才从东方出来,它的半个圆面逐渐消蚀下去,变成狭窄的镰刀形,尖角向西。从望到朔,月亮与太阳的角度越来越小,以至再次与太阳黄经相同,消失在晨曦中。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46:49
【“故月行一月,抵日行一岁也。”】

【因为月亮的公转与自转周期相同“同步自转”,那么月亮的“一天”=“一年”,也就相当于我们在地球看到的“一个月”=地球上的“一年”。

月球的轨道不同于大部分行星的天然卫星,它是接近黄道平面,而非地球的赤道平面。月球轨道面相对于黄道平面的倾斜只有5.1°,自转轴的倾角也只有1.5°。


“公转”+“黄赤交角”导致一年“四季变换”=地球一年“四季”=月球一月(年)(倾角忽略不计)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球一日24小时昼夜交替=月球一个月(天)29日多的“朔望月”

所以,在月球上产生的结果,就是“凡月初生明时,行南陆如冬至时之日;及生魄时,行中天,如夏至时之日。”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故月行一月,抵日行一岁也。”的结论!


补充说明:

月亮的自转相当于0了,可以说有自转,却又看起来没有自转,导致出现月亮的“一天”=“一年”

地球自转、公转都说明地球每一天、每一年都在运动,运动就会产生变化,所以,地球会有“岁差”现象。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公转的话,自然就没有误差了。

比如:

1恒星日=23小时56分4.09894秒,短于人们日常使用的太阳日。

1)我们假设地球只有一面对着太阳公转(像月亮一样),那么“恒星日”只有一天而“太阳日”是0。

2)我们假设地球只有公转没有自转,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么“恒星日”就是0,而“太阳日”就是一年。


这就和月亮的情况一样了,“一天”=“一年”,月球上的一天=一年相当于等于地球上看到的一个月。

事实是地球有公转又有自转,那么把公转多出的一天平均在每一天,

于是 太阳日=23小时56分4秒加+24小时/恒星年=24小时。恒星日是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公转导致恒星日比太阳日多出一天,那么一回归年的恒星日是366天。

地球没有自转的话,就会和月亮一样,“一天”=“一年”,在地球上这种情况只有在南北极点才会有,南北极点只有半年“极昼”和半年“极夜”,也就相当于只有“一昼夜”却要过“一年”。

地球有“岁差”,才说明地球在时刻不停的转动着呀!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47:36
为什么月亮的背面我们永远看不到?


月亮围绕地球公转,同时也自转,平均周期相同(这种情况称为“同步自转”),因此月亮总以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在人造卫星上天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从来没见过月亮的背面。

我们把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的自转叫同步自转,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都是27.32天,也就是说月球总有相同的一面面对着我们,另一面是见不到的。同步自转决定于,月球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的引力的大小。

图 地月系的月球公转、自转动态图




【日指的是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对于古人来说,最明显的观察就是日升月降,一昼夜为一日。


以下引用《古今历法概述(一)日、月、年》中关于“日”的例子: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中国古代的12时辰),即所谓太阳日;以太阳以外的远处恒星为参照物,则在这个X星上看,地球自转一周为23小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关系是:在X星看地球自转,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太阳公转,因此看起来要转的多一周。

我们可以想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地球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那么太阳看地球,就是不转的,如果面向太阳的是亚洲,背向的是美洲,就一直是如此,太阳看地球的自转周数就是0;这时我们从X星看,地球在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过程中,地球也同时自转了一周。于是我们以此类推,从远处的X星上看地球,就总是比在太阳上看多一圈,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

因此,按照公历,平年的365(太阳)日等于366(恒星)日,一恒星日就等于365/366太阳日,相差86400/366秒,约为3分钟56秒。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的原因啦!也是为什么“故月行一月,抵日行一岁也。”的原因哦!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49:40
如此看来,明代的天文知识已经很先进了呀,也是偶然看到这段文字,才发现的呢!《五杂俎》最早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的韦馆刻本,那么至少此时与现在的天文知识并未相差多少啊,只是现在的技术更先进了,解释的更多更清楚了而已!

还有多少更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还原真相,发现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厉害,而我们又是多么的无知,将古人想的太过弱智愚昧,应该抛弃对古人的偏见,将“医、易、星象、卜、风水”等视为“封建”、“迷信”、“落后”的想法是多么可悲!

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就将永远无法得到真相!永远被西方伪史所蒙蔽!自甘落后,自甘下贱,自轻自贱,这是我们不应该有的行为!

而真相就在我们触手可得之处,我们却不屑于触碰,甚至去看一眼,仔细思考研究就能够得到答案,为什么却迟迟不肯去做呢?!

(其实,越看古籍,越会发现,很多现在认为的西方天文知识,古代早就有了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早,等待我们去发现哦!)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5 15:51:03
究竟,是今人愚昧?还是古人无知?

“科学”,什么才是科学?

过于痴迷信任“科学”的行为难道不是“迷信”吗?

将不符合西方标准的中国文化打成“迷信”的行为难道不是“迷信”吗?

西方标准难道是宗教裁判所吗?可以任意审判它们所不知道的一切?!

华夏文明,自从“绝地天通”以后,一直都是世俗文明,儒家提倡“敬鬼神而远之”,中国的科举制都证明华夏一直是文明社会,只有中国才能诞生文明,诞生天文历法地理地图测绘等等科技文化知识,任何宗教统治的国家都不会有“科学”!

因为“科学”是宗教的敌人!西方不可能有科学!愚昧的西方一直在用宗教裁判所的方式审判全世界!(之前在满清时审判了中国的天文历法“阴”和“阳”是迷信......)

中国才是真正文明的起源地!!!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1:24:26
因为西方不懂中国文化,而攻击中国文化的某些它们不理解的部分是“迷信”,这种行为是相当可耻的,甚至将它们自己犯的错误抹黑给中国古人,真是无耻无下限啊!

什么是“迷信”?西方所宣传的“科学”不容许质疑才是真正“迷信”!

看看中国古代的《荀子·天论》,中国古人并不迷信!

原文: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

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译文】

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尧之仁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之暴而消亡。用合理的措施来承接它就吉利,用不合理的措施来承接它就不吉利。加强农业,节省用度,那么老天不会让他贫穷,衣食充足而让百姓按季节劳作,那么老天就不会使其困苦;顺应自然规律而无差失,那么老天就不会降祸于他。所以水涝干旱不能使之饥渴,四季冷热的变化不能使其生病,灾异的现象也不能带来灾凶。

反之,农业荒芜而用度奢侈,那么老天不会使其富裕;衣食不足而又懒于劳作,那么老天就不会保全其生;违背天道而胡乱行事,那么老天不会让其安吉。所以没有水旱之灾却出现饥寒,没有冷热近身却出现疾病,没有灾异却发生了凶灾。

遭到的天时与治世相同,遇到的灾祸却与治世大异,这不可以归咎于天,而是由于人自己的行为招致的。所以明白天人之间的区别,便可以说是圣人了。不用作为而有成,不用求取而有得,这便是老天的职能。

如此,天道虽然深远,圣人不会随意测度;天道虽然广大,圣人也不会以为自己有能力去施加什么;天道虽然精微,圣人也不去考察;这就叫不与老天争职。天有四季寒暑,地有自然资源,人有治理能力,这就叫与天地参与配合。放弃自己配合参与的能力,而羡慕天时地财的功能,这就是糊涂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1:39:56
【原文】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

【译文】

群星相随相转,日月交替照耀,四季循环代行,寒暑变化,万物生长,风雨普施人间,万物都得其调和以生,都得其长养以成,看不见它化生万物的痕迹,只见到它的功效,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妙啊。

人们都看得见大自然所生成的万物,却不知道它生成万物的那种无形过程,这就是称其为天的原因啊。天道难测,所以只有圣人才知道只尽人事,而不费力气去寻求了解天的道理。

【原文】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

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

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译文】

天的职能已经确立,天的功效已经形成,人的形体也具备了,于是精神也产生了。好恶、喜怒、哀乐都藏于其中,这就是人自然的情感。耳、目、鼻、口、形各有不同的感触外界的能力,却不能互相替代,这就是人天生的感官。心居中心而统率五官,这就是天生的主宰者。饮食、衣服等万物,不是人类,人们却利用它来供养自己的口腹身体,这就是老天的自然之养。能利用自然之物来供养人类的就是福,不能利用自然之物供养人类的就是祸患,这就叫天之政令。

心智昏乱不清,声色犬马过度,不能务本节用,不能裁用万物养育人类,喜怒、哀乐没有节制,从而失去了天的生成之功,这就是大灾难了。圣人则心智清明,端正其官能享受,完备其养生之具,顺应自然的法则,调和喜怒哀乐的情感,以此来保全天的生成之功。

这样的话,就知道人所能做和应做的事,也知道人所不能做和不应做的事,那么天、地都能发挥它的作用,万物都能被人类役使了。人的行动在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好,养民之术完全得当,使万物生长,不被伤害,这就叫做"知天"。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1:47:36
【原文】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和之可以治者矣。

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译文】

所以最能干的人在于他有所不为,不去做那些不能做和不应做的事,最聪明的人在于他有所不想,不去考虑那些不能考虑和不应考虑的事。

从天那里可以了解到的,是通过垂象之文,可以知道节候的变化;从地那里可以了解到的,是通过土地的适宜生长,可以知道农作物的繁殖;从四季那里可以了解到的,是根据节气变化的次序可以安排农业生产;从阴阳变化可以了解到的,是从阴阳调和中可以知道治理的道理。

掌管天文历法的人只是观察天象,而圣人则是按照上面所说的道理治理天下。


【原文】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

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

《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译文】

治、乱是由天决定的吗?日月、星辰、历象,这在大禹、夏桀时代都是相同的,禹用此而治,桀用此而乱,可见治、乱之由不在于天。

是由时令决定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也是大禹、夏桀所共同的,禹用此而治,桀用此而乱,可见治、乱之由不在于时。

是由地决定吗?植物得到土地就生,失去土地就死,这又是大禹、夏桀所共同的,禹用此而治,桀用此而乱,可见治、乱之由不在于地。

《诗经》上说:"天生这座高山啊,大王使它名声增大;大王使它名声增大啊,周文王又使它安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1:48:47
【原文】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

《诗》曰:“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译文】

天不会因为人讨厌冷而废止冬天,地不会因为人讨厌辽远而废止广大,君子也不会因为小人的吵闹喧嚷而停止善行。

天有一定之道,地有一定的法则,君子有一定的做人标准。君子执守善道,小人却计算其功利得失。

《诗经》说:"在礼义上没有差失,又何必顾虑别人的议论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若夫志意修,德行厚,智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

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

【译文】

楚王后面跟随的车有一千辆,并不是因为他聪明;君子吃粗粮淡饭,并不是因为他愚笨,只是命运的安排,恰好碰上了。如果一个人志意端正、德行美好,思虑精明,生活在今天却向往古代圣贤之道,那么这就是在意自己的努力了。

所以君子尊重自己的努力,而不羡慕那些由上天决定的事;小人放弃了自己的努力,而羡慕由上天决定的事。

君子重视自己的努力而不羡慕由上天决定的事,所以日益精进;小人放弃自己的努力而羡慕由上天决定的事,所以每日退步。

君子日进而小人日退,道理是一样的。君子和小人之所以相差如此悬殊,原因就在这里。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1:50:49
【原文】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译文】

流星坠落,树木发声,人们都感到恐慌。说:这是怎么回事?答到:没有什么,这只是天地阴阳的变化,事物中较少出现的现象。感到奇怪是可以的,但惧怕它却是不可以的。日月有亏蚀,风雨可能不按时节,怪星偶然出现,这是任何时代都曾经出现过的。

君主贤明而政治稳定,那么即使这些现象在一个时代出现,也不会有什么妨害。君主昏聩而政治险恶,那么即使这些现象都不出现,也没有什么帮助。因此,流星坠落,树木发声,这只是天地阴阳的变化,事物中较少出现的现象。感到奇怪是可以的,但惧怕它却是不可以的。


【原文】

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楛耕伤稼,耘耨失,政险失民,田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祅;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祅;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yín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乘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祅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其说甚尔,其菑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畜作祅,可怪也,而不可畏也。

传曰:“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

【译文】

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人为的灾祸是最可怕的了。耕作粗劣,伤害庄稼,锄草粗糙,影响收成,政治险恶,失去民心,田地荒芜,庄稼粗恶,粮价昂贵,百姓饥饿,路有死人,这就叫人为的灾祸。

政治法令不明,举措失当,不理农事,这也是人为的灾祸;礼义不整顿,男女无别,关系淫乱,就会导致父子之间互相不信任,上下背离,内忧外患一起到来,这也是人为的灾祸。

人祸源于混乱。三种灾祸交错而至,国泰民安就实现不了。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带来的灾难却非常惨重。可以感到奇怪,但不可畏惧。

古书上说:"天下的怪现象,书上是不讲的。无用的辩说,不切急用的考察,应当抛弃不要"。至于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应该天天琢磨研究而不能有片刻停止。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1:55:23
【原文】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译文】

祭神求雨而下了雨,这是为什么?答:没什么,如同不祭神求雨而下雨一样。日食月食发生了人们会去求救,天旱了会去祭神求雨,通过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这些都不是因为能祈求到什么,而是一种文饰,只是为了向百姓表示关切之心。

所以君子认为这些只是文饰,而百姓会以为是神灵之事。顺人之情,只当作文饰就是无害的,以为真有神灵,淫祀祈福,则是凶险的。


【原文】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译文】

在天上的没有比日月更明亮的了,在地上的没有比水火更鲜明的了,在万物中没有比珠玉更光亮的了,在人群中没有比礼义更明亮的了。

所以日月不高悬于天,它的光辉就不显赫;水火不厚积,它的光辉和光泽就不多;珠玉不显露于外,王公贵卿就不会以之为宝;礼义不施于国家,那么它的功绩和名声就不会显著。

所以人的命运在于如何对待天,国家的命运在于如何对待礼义。君主尊尚礼义,敬重贤人,才能称王于天下,重视法制,爱护人民,才能称霸于诸侯;贪婪自私而狡诈,国家就会危险;玩弄权术、搞颠覆、阴险狡诈,国家就会灭亡。

【原文】

大天而思之,敦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译文】

推崇天而思慕它,何如当作物来控制它?顺从天而赞美它,何如制服天而利用它?盼望天时而指望它,何如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役使它?

听任万物而羡慕其多,何如施展自己的才能而化用它?希望得到万物以为己用,何如治理万物而让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思考万物之所以产生,何如把握万物之所以成?

所以放弃人事努力而思慕天的恩赐,就会失掉万物之实情。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1:57:22
【原文】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

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

乱生其差,治尽其详。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

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

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

【译文】

经历百代帝位都没有改变的东西,是足以作为通用的原则的。朝代的兴衰之间,都应该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去顺合它,有一个通用的原则,社会就可以不乱。

不知道一贯的原则,就不知道怎样应变。这个原则的基本内容从来不曾消亡过。

社会发生混乱,是因为这个原则的运用发生了偏差,社会安定,是因为这个原则运用得完备周详。所以,道的标准认为正确的东西,符合的就可以照办,偏离的就不能做,违背的就会造成极大的惑乱。

涉水的人,要靠指示水的深浅的标志过河,如果标志不清楚,就会掉进河里淹死;统治民众的人,必然要标出其所行之道,标志不明就会导致混乱。

礼,就是治国的标志。违背礼,就是昏暗的年代。昏暗的年代,天下就会大乱。所以道没有不明确的,外事内政有不同的标准,内在的外在的都有一定的规则,这样,人民的灾难就可以避免了。

------------------------------

【原文】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

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

《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译文】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只是道的一部分,每一样事物也只是万物的一部分,愚昧的人只认识一种事物的一部分,就自以为认识了整个道,这实在是太无知了。

慎子只看到跟从法治的作用,而不了解预先倡导的重要;老子只强调柔顺、无为,而不懂得积极有为的重要;墨子主张平等相爱,却不懂得尊卑有序的道理;宋鴹以为人天生寡欲,却不知道人天性是贪婪好利的。

如果按照慎子的思想去做,那么在上者就会无意化导人们,人们想为善也就会无门可入了;如果按照老子的思想去做,那么人人都会消极顺从,贵贱也就没有区别了;如果按照墨子的思想去做,那就会造成政令无法推行;如果按照宋子的思想去做,百姓就得不到教化。

《尚书》上说:"不要有所偏好,应当遵循圣王的道路前进;不要有所偏恶,应当遵循圣王的道路前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2:04:06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2:05:25
夏历、阴历、阳历,历法计算


阴阳历法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定朔法”)。

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正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

春秋时代天文学家曾经首创十九年七闰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年123闰、1021年376闰的提法,和回归年的差额更小。

但自唐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年、历月,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

上古时代,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秦汉时期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安置在一年中不包含中气的月份来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为什么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

节气与节气或中气与中气相隔时间平均是30.43685日(即一回归年3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588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一个节气了。

上面讲过,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

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但其实这是因为农历完全采用精密的天文算法计算,当日月黄经差为0度的日子必然是朔日,也就是每月初一日,日食必然只会发生在朔日。

农历的节气就是太阳视黄经的标度,每年的大小月和年长都是天象定的,而不是人为的。因为历书都会注明当年的年长和当年每月的大小,所以这并不影响农历的使用,相反更能展现农历密合天行的优势。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6 12:06:07
史籍佐证

《尚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孔传:“一岁有馀十二日,未盈三岁足得一月,则置闰焉。”

《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不告闰朔,弃时政也,何以为民?”

《史记·五帝本纪》:“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公元前104年,汉武帝觉得先秦历法有诸多弊病,于是下令制定新的历法,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绞尽脑汁,制定了“太初历”,从此中国的历法中有了设置闰月的明确规则。

《后汉书·朔闰表》:「建安十三年戊子十二月壬午朔。闰十二月壬子朔」。(翻译:东汉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岁次戊子,该年 闰腊月)。

《绵阳通鉴》:「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正月,乙未朔。闰二月,乙丑朔」。(翻译: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岁次丁酉,该年闰二月,此外,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也闰二月)。

《旧唐书.卷三十七》志第十三记叙:麟德甲子元 “历凡朔盈朒日名,即为定朔日名。其定朔日名,十干与来月同者大,不同者小。其月无中气者为闰月。”,此后的各历不在记有闰章。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