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文历法是最先进的!

字数:581045访问原帖 评论数:1557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19-02-15 21:01:58 更新时间:2022-01-17 14:14:08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3:29:29
中国的二十八宿则是全天空所有星宿,在黄道、赤道带都有分布,自然也就能够通过二十八宿定位天空了。

图 二十八宿、二至二分、四季、四方天象轨道



图 秋分时黄赤交角示意图




因此,仅仅通过黄道是不能够完成历法的制定的,根据中国天文学家的观测,太阳、月亮都有运动不均匀性,而这一点也被现代天文学所证实了,日、月、五星和地球的相互之间的运动,对地球产生了影响,也就造成了众多因素影响天文观测的精确性,要参考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天象的历法,这样就不能仅仅参考太阳制定出太阳历了。

否则,连太阳一回归年的天数都会变得不准确,就像中国尧舜时期的历法为“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初始历法,最终变成了阴阳合历,才能让历法更加精确!

所以,中国的二十八宿天球坐标系统,就是“天球赤道坐标系”,已经包含了黄道、赤道、白道等概念,还有助于观测地球与北斗、太阳、月亮、五星、二十八宿等天体复合运动的现象,测定的也是天体(自然也包括地球这个天体)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对应规律。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3:41:05
还有,黄道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的“北极”是不一样的。

图 天球中的天空“北极”、黄道“北极”



图 地球和太阳环绕银河系的运动




我们可以看到黄道坐标系的“北黄极”坐标中心是太阳,而赤道坐标系的“北天极”坐标中心是地球,黄道坐标系不适用地球人观察天象,毕竟,地球人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生活在太阳上面!

中国的“天球-赤道坐标系”才是人类在地球上通过观察星空,观测天象而出现的坐标系,“黄道坐标系”一定不可能是通过直接天文观测而出现的,毕竟没人能去太阳上观察,而只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推测出来的坐标系。

这才是真实的天文观测,没有天球系统,西方的阳历是怎么制定的呢?“黄道坐标系”是基于“赤道坐标系”而存在的,那么西方的“黄道坐标系”又是怎么来的呢?!所以,这恐怕不是西方所发明的,而是出自中国的“天球 赤道坐标系统”!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3:42:05
其实,至于两者的区别,晋司马彪已经提到过了,在中国历法计算中也有关于赤道和黄道宿度的换算。

晋·司马彪撰《后汉书·志·律历中·贾逵论历》中就分析了赤道和黄道在测定天体位置上的区别:

“臣前上傅安等用黄道度日月弦望多近,史官一以赤道度之,不与日月同,如今历弦望至差一日以上,辄奏以为变,至以为日却,缩退行。于黄道,自得行度,不为变。……《五纪》论‘日月循黄道,南至牵牛,北至东井,率日日行一度,月行十三 度十九分度之七’也。今史官一以赤道为度,不与日月行同,其斗、牵牛、(东井)、舆鬼,赤道得十五,而黄道得十三度半;……夫日月之术,日循黄道,月从九道。以赤道仪,日冬至去极俱一百一十五度。其入宿也,赤道在斗二十一,而黄道在斗十九。两仪相参,日月之行,曲直有差,以生进退。故月行井、牛,十四度以上,其在角、娄,十二度以上。皆不应率不行。”也就是说,单就月亮这一天体而言,依据黄道和依据赤道所测“弦望”日期及运行速度是不一样的。对其他天体的测定自然也是如此。


引文的内容是:

(贾逵)我以前向皇上呈报傅安等人用黄道测度月亮的弦与望,多是距度比较近。史官用赤道测度,不与傅安等人所测度的太阳、月亮距度相同。到如今历日的弦与望相差一天以上,人们全都上奏,以为天象发生了变化,即认为太阳运行的速度放慢了。

然而依据黄道为坐标进行观测,太阳自身的运行度数,却没有发生变化。……《五纪》论 “太阳、月亮循黄道运行,向南至牵牛星宿,向北至东井星宿,其规律是太阳运行一度,月亮运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如今史官依据赤道为坐标进行观测,不与傅安等人按黄道所观测的太阳、月亮距度相同。

斗、牵牛、东井、舆鬼这四组星宿,依据赤道得十五度,依据黄道则得13度半;……观测太阳月亮的法术,太阳循黄道运行,月亮循白道运行。

用赤道仪器观测,太阳在冬至时的去极都是115度。

以宿为坐标,赤道在斗宿21度,而黄道在斗宿19度。与两相匹配的昼夜相参照,因为太阳月亮的绕行弯路与行走直路是有差别的,所以有进有退。

故月亮运行到井、牛二宿,是14度以上,月亮在角、娄二宿,是12度以上。全都是按照规律运行的。

也就是说,单就月亮这一天体而言,依据黄道和依据赤道所测“弦望”日期及运行速度是不一样的。对其他天体的测定自然也是如此。

或是说,依据赤道坐标与依据黄道坐标,对太阳月亮运行位置的测定度数是不一样的。对其他天体如五大行星等位置、度数的测定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怎么能够认为古人编制历法的时候不懂得“黄道坐标系”呢?这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黄道坐标系”!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3:51:30
现在常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易经、五行、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八宿、中医理论等等都被斥之为封建、迷信、落后的东西,大家已经看到这里了,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也有所了解了,还会如此认为吗?事实真的如此吗?

图 日照杆影二十四节气太极图



图 24节气的由来轨道图



图 24节气,中国古代地、日天球黄赤道运行图



图 在天成像(星象),在地成候(物候)



图 浑天仪图



图 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吗?中国古代其实很科学,今天所嘲笑的一切其实很先进,更是今天科学的源头!

再放一张图,加深理解!

图 用太阳一天的变化来理解太阳图阴阳变化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3:52:23
我们再根据这些知识来看“地心说”、“日心说”:

西方的“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地居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绕地球转动。

西方的“日心说”,约在1515年前,哥白尼为阐述自己关于天体运动学说的基本思想撰写了篇题为《浅说》的论文,他认为天体运动必须满足以下七点:不存在一个所有天体轨道或天体的共同的中心;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在空中看到的太阳运动的一切现象,都不是它本身运动产生的,而是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同时进行着几种运动;人们看到的行星向前和向后运动,是由于地球运动引起的。

这就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系绕着银河系转的的天文常识,但是,试着设想一下,如何在地球上观察太阳、月亮及五星的运动轨道,这种“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系绕着银河系转”的说法,只能站在太阳系中,宇宙中才能看到,那么如何对应上在地球观察到的天象呢?

图 “日心说”、“地心说”动态图




实际上,西方的“日心说”在实际观测中并不适用,这并不是现实中通过观象授时可以得到的观念,必须转换为“赤道坐标系”-天球定位系统,才能实现对天体运动的观测,在没有卫星、天空望远镜的时候,谁来替西方看到宇宙的景象?即便看到了,也依然需要转换为地球上的天象,否则没有意义!

而且这些天文常识,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众多天文发现,“岁差”就能知道地球是运动的、及日月等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而引起地轴绕黄极作缓慢的移动,“黄道、赤道、白道”也能知道地、日、月运动轨道,“日月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也会知道日月与地球运动相互影响产生运动不均匀性,“五星运动不均匀性”也是如此,这些都是基于天文发现而得到的知识,相比之下,要比西方的“日心说”更加先进,只不过西方用另一种方式解读了一遍!

这些发现,对于历法的制定产生了重大影响,月行迟疾的发现导致定朔法的提出,太阳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导致定气法的提出,这对历法改革,特别是对日月合朔的计算和日月交食的预报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很想知道西方的“地心说”、“日心说”,“黄道坐标系”、“全天空星象图”等是怎么来的?仅凭西方现有的说法,是不能够得出这些结论的,谁来告诉它们的?即便是这些知识,对于中国来说也并非“先进”,反而对于西方来说很“先进”!

所以,常说明清时期,西方传来“先进”的天文知识、仪器是不可能的,在中国的天球定位系统中,这些知识并不先进,也并没有什么惊奇的,今天的我们重新学习一遍,也能够得到同样的认识!不需要西方来告诉,西方甚至连天文台都没有,怎么进行持续大规模的天文观测?!这种反常的现象只能证明西方的历法知识、天文仪器等是来自于中国的,某些人颠倒黑白,故意美化西方,污蔑中国,庆幸,天文很难说谎,能够证明中国自古天文历法的先进!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3:54:35
“二十八宿”到底是中国的还是印度的?

西方的黄道坐标系不“属于”西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方缺乏天赤道附近的星象,却有全天空星象图,不能进行天球定位,进而知道“二分二至”,却有了精确值较高的太阳历,所以,西方说“二十八宿”是从印度来的!

1860年,韦伯在《中印两国历学的比较》一文中,提出二十八宿起源于印度的说法。其主要理由是:印度二十八宿起源于昴,中国二十八宿起源于角,而昴为春分点的时代比秋分点的时代早1000多年。谵约翰根据对中国岁名、阴阳以及五帝等名称的研究也主张印度起源说。

1891年,荷姆美尔在其著作中主张二十八宿应当起源于“巴比伦”。这种说法得到历学家金最尔、金史密、爱特金甚至最早主张印度起源说的韦伯的赞同,于是盛行一时。

日本饭岛忠夫也在他的研究中,根据冬至点在二十八宿中的牵牛角度,认为二十八宿制定于公元前396年到公元前382年之间,邃断定二十八宿从西方传入的。这斌对二十八宿的起源地点,甚至对二十八宿的形成时间也提出了新的疑问。

那么根据历法制定,需要测得“冬至”点可知,冬至起始点对于太阳一回归年具有重要意义。

冬至点就是指冬至时太阳在恒星间的位置,这种位置现代都以赤经、赤纬来表示。我国古代是以距离二十八宿距星的赤经差(称作入宿度)和去极度来表示。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并不和它的公转轨道平面垂直,黄道和赤道相交成二十三度半左右的夹角,这就使得同一地区太阳地平高度作规律性的变化,形成这一地区气候寒暖的更替。因此,对于太阳视运动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历法的制定。研究太阳视运动的方法有两种:

1.一种是测量中午时候日影的长度变化,来决定季节的变化和测定回归年的长度(古代称作“岁实”)。这种观测所使用的仪器是圭表。

2.一种是测定太阳在恒星间的位置,研究太阳一年中运动的快慢变化和测定冬至点逐年变化的数值(称作“岁差”)。使用的仪器是浑仪等测角仪器。

其中,圭表测日影长度变化,提到了“季节的变化”,四季的产生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黄帝时期,是通过“迎日推筴”观天象,逐步发展到圭表测“二分二至”。

图 冬至夏至,圭表测日影及太阳高度



图 台式圭表冬至、夏至示意图




也正因为如此,想要测得“冬至、春秋分、夏至”,需要在四季分明的地区或国家才能实现。

图 黄赤交角产生的季节变化,五带形成



图 五带的划分附解释




全球可以分为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中年炎热;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为温带,北半球为北温带、南半球为南温带,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变化,四季分明;南北极圈到南北极点为寒带,北半球为北温带、南半球为南温带,有极昼极夜的变化,终年寒冷。

因为纬度越高,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越少,寒带特征越明显,夏季时间越短(甚至没有夏季),冬季时间越长。

纬度越低,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越多,热带特征越明显,夏季时间越长,冬季时间越短(甚至没有冬季)。

四季分明的地区只有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即南北温带。(目前所说的以四季划分为天文学上的四季分法。)

所以,我们通过这些知识,可以知道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全年气候暖热,冬季较暖和,最冷月均温一般在18℃以上 ;夏季十分炎热 , 最热月均温一 般在28℃以上,内 陆可达30~34℃ , 而且热季长达6~8个月之久 。气温年较差较小,在5~7℃之间 。年降水量相对其它热带季风地区较少,内陆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只有西高止山和东北部山地西坡较多,可达3000毫米以上 。如东北部乞拉朋齐年降水量竟高达10824毫米,为世界雨极。

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每年6~10月为雨季,约占年降水量80%以上。雨季来得迟,一般始于6月,且具有爆发性特点,如孟买5月降水量只有17.8毫米,至6月降水量就猛增到458毫米。雨季退得慢,一般在10月。每年11月~翌年5月为旱季,约占年降水量10%以下。

一年中形成十分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且旱季时间比雨季长,自然植被以热带季雨林和灌丛、热带草原、热带旱生植物和灌丛等为主,分布于印度半岛内陆,占地面积广。而热带雨林主要集中于西高止山和东部山地西坡 ,占地面积较狭小,体现了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气候以干燥性和半干燥性为主 。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3:55:19
也就是说,印度只有旱季和雨季,春夏秋冬的变化不大,四季不明显,也就感受不到“冬天”,又怎么会有“冬至”的概念的?印度是没有“四季”概念的。更何况没有天文仪器,印度无法测得“冬至点”,继而不能制定历法,“二分二至”更无从谈起了!

不能确定“二分二至”就不可能有四季,自然没有“二十四节气”,当然,印度本身也没有“四季”概念,也就不可能有“二分二至”,这样一来,怎么产生“黄道”呢?没有“黄道”、“赤道”等概念就没有天文观测,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要以为随便少了一样,在古代都能进行天文观测!

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并不是随便将黄道带二十四等分就能得到的,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虽然与太阳位置变化有关,但是节气的安排还与月相变化周期有关,这是由于中国历法是阴阳合历,阴历平年354天左右,与太阳一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这就需要安插闰月,才能与一太阳回归年365天相同。

“二十四节气”的置闰,太初历以十九年七闰为闰周,而对于十九年中七个闰月的具体设置,首先发明了以不包含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的方法。以后都在“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的基础上改进,经过了平朔、定朔、岁差、定气、定气注历等众多创新改进阶段,才完成了大家所认识的更加精确的“二十四节气”。

印度的只有旱季和雨季的季节,连四季都没有,何谈其他呢!

就拿二十四节气来说,也只符合中国的气候情况,在西方的冬夏与中国也有所不同,如果西方有历法,有“二十四节气”,其分法也需要根据欧美的季节变化来制定,而不能以中国的气候来制定!

图 中国区和欧美区24节气对照图




因此,印度是由中国输入“二十八宿”后变为“二十七宿”的,所谓比中国早的证据,根据中国最早的天文记录,通过“岁差”的概念,逆推为比中国早的星宿,这是完全能够办到的!

西方的确想努力证明中国的天文历法来自“西方”,“二十八宿”来自印度,但是,办不到的是,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只有旱季和雨季,没有四季分明的季节,不需要二十四节气,也观察不到“二分二至”,没有“冬至”点就无法确定历法一回归年的天数!

不观察月亮运转周期,结合太阳年就无法安排闰月,进而安置“二十四节气”的位置!

没有早期的天文仪器,天球定位系统,就无法发展出“二十八宿”天球定位系统!还说什么印度的“二十八宿”呢!没有基础,总想建“空中楼阁”!还想以中国的基础建西方的“空中楼阁”,真是有够无耻的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29:27
二十八宿圆盘(测天仪器)


以前人们所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天文仪器,是汉武帝时期的浑仪。汉武帝之前使用说明观测仪器,一直以来并不清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石云里通过对西汉夏侯灶(?-前165年)墓出土的漆器进行研究,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缺,发现了浑仪之前的天文观测仪器——圆仪,同时发现了用于指示节气的圭表。


二十八宿圆盘的使用方法

二十八宿圆盘和圭表发现于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夏侯灶的墓中。汝阴侯墓是1977年当地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的,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后发现两座墓。通过墓中发现的封泥以及漆器铭文判断,墓葬的主人为汝阴侯夏侯灶及其夫人,距今以及2000余年。墓室中发现了大量的漆器、铜器、铁器、陶器和杂器,太乙九宫占盘、六壬栻盘和二十八宿圆盘、圭表等与天文学有关的文物来自夏侯灶墓。

二十八宿圆盘由两个圆盘构成。上盘直径23.6厘米、边厚0.4厘米,下盘直径25.6厘米、边厚0.5厘米,两盘中心有圆孔相通。上盘面刻六颗圆点,与盘心孔正好连成北斗七星的图像。边缘密排一周小圆孔,总数为三百六十五个,对应古代周天度数。度数大多接近唐代《开元占经》中所记录的二十八宿距度的“古度”。各宿分布并不均匀,明显是按照实际距度分布的。

图 二十八宿盘图纸(左:下盘;右:上盘)



图 栻盘架复原件




将二十八宿圆盘的上下盘同心地叠在一起,在中心小洞中垂直插入一根指针作为定标。利用这件支架正好可以把圆盘支撑到与当地赤道面平行的位置上,形成一个赤道式装置,用于天体赤道经度的观测。这件装置只能在阜阳这个纬度的地方用,换到任何一个其他的纬度上,都不能使用了,所以,所谓的“栻盘架”更准确地讲应该被称作“二十八宿盘架”。

图 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墓出土二十八宿圆盘使用示意图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33:48
赤道观测系统

中国天文学起源很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陶寺遗址就发现了观象台。早期天文研究处于观象授时阶段,就是通过观察太阳升起的方位和月亮的圆缺这样的一些天象来确定年、季节和月份等。商周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观象授时方法,因为当时的观测手段以及相应的数学处理手段都还十分有限。

到了战国及秦汉时期,人们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兴趣以及从太阳、月亮扩展到了五大行星,对天文历法数据经度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石申、甘德《星经》源于战国时代,其中列出了一千四百多颗恒星的坐标数值,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恒星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帛书《五星占》,其中不仅列出了从秦元年(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前133年)五大行星的运动状况,还列出了它们的恒星周期、会和周期,另外还有每年和每天运动多少度多少分等数值。这些都是上述新趋势的直接体现。

精密的天文学研究离不开精密的天体侧脸以及相应的天文仪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浑仪,元代又有了更加先进的简仪。在汉武帝之前,人们取得的观测成果是依靠什么工具取得的,这一只是一个谜。“直到二十八宿圆盘的秘密破解,人们应该就是使用这样的‘圆仪’来对天体位置进行测量的。二十八宿圆盘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天文仪器史上的一个空白”。

此外,这件“圆仪”也是一个赤道观测系统,这种系统直到今天仍旧有重要影响。

从西汉时期的圆仪、浑仪到后来的简仪,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用的都是赤道系统。赤道系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发现。

“古希腊”天文学起步很早,但是它们使用的是黄道系统。今天我们知道,随着地球的自转,黄道在天球上的方位时刻都在变化,而赤道的方位则不会改变,使用起来更加便捷和稳定,还方便加载自动装置,实现对天体的自动跟踪。直到十七世纪,西方人才意识到到赤道坐标系的好处,开始在天文仪器上使用赤道坐标系。“所以当代的天文学家都很佩服古人的这一项了不起的发明。”石云里对古人的智慧由衷的赞叹。


【这里的中国学者都被西方伪史误导了,真正观测天文的话,就必然采用“天球 赤道坐标系”,只有没有进行过真正天文观测的西方,才会把“黄道坐标系”当真,当成“先进”来宣传!

因为后来中国天文学断代,在满清的时候重用西方传教士,钦天监都被西方传教士掌握,西方抄袭中国千年积累的天文观测数据和天文知识,也因为没有实际经验,才没有察觉到这个错误!

直到西方建立天文台后,逐渐意识到“赤道坐标系”的重要性,才又改回“天球 赤道坐标系”!现在的GPS系统,也是基于中国的“天球 赤道坐标系”而建立的,西方根本产生不了天文历法,更何况还来中国“教”历法知识技术呢!

没有天文历法,就不会地图测绘,两者相辅相成的!因为经纬度里涉及到的本初子午线,需要知道地球“赤道”,天文经纬度也需要天球概念,更复杂了,懂的人比我会说!

只能说,天文地理这个说法是有来由的,西方没有天文历法,自然地图测绘也不可能有!

根据李兆良的研究,中国明代的《坤輿万国全图》上非常明确,本初子午线定在非洲大陆最西的地方,即今天Cap-Vert,是塞内加尔(Senegal)一个半岛。利玛窦呈给万历的年份是1602年,英国把本初子午线定在格林威治是1851年的事,比《坤輿万国全图》晚150年,国际公认格林威治的子午线还要晚到1884年。

实际上,《坤輿万国全图》并不是利玛窦测绘的,而是郑和第七次航海前完成的,即1430年,测绘定本初子午线的年代更早。所以,本初子午线在中国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出现,比英国格林威治的子午线早420年,比国际承认本初子午线在格林威治早450年。

166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建立了天文台,1667年本初子午线定在经过巴黎天文台的轴线上,这是除了墨卡托,奥特里斯地图以外,西方最早的经度。为什么法国不按照墨卡托,奥特里斯定本初子午线,又是另一个谜。法国是当时欧洲的强国,巴黎中心的本初子午线沿用了200年。

1675年英国才有格林威治天文台。

1815年,英国战胜法国,法国渐渐衰弱,英国的海军兴起,靠殖民经济,成为日不落国。英国与法国对本初子午线的争议,最后以国力判决。

不过,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能够确定本初子午线了。

古代要找到北极,必须通过测量其它星来推定北极的位置。选择北极附近的某颗大星,作为观测对象。这颗大星环绕极枢作周日视运动,其处于极枢东西南北四个位置时,称之为璇玑四游,测定璇玑四游,极枢即处于“璇玑之中”。即得于四游的交叉点上。

测量时在地中立一表,表高八尺,在表的顶部拴一条绳子,牵直并移动绳子,让眼睛顺绳子望去,使表顶与被瞄准的北极旁的大星处于一条线上。这时在地上标出绳子与地面的交点。这种瞄准测量技术,古代著作中称之为“参”或“参照”。

经过不同时间先后测量,可在地面获得大星在极南、极北、极东、极西四个测量点位,其中最有意义者是东西两点,两点间联线取中,即为极枢在地面的测量点位。从这一点出发,通过表顶,所望到的天区即为极枢所在处。

如果测量者取极枢至极枢在地面的测量点之间的联线在地表上的投影线,就是立表处的南北子午线。当然,该处子午线也可直接从垂直立表之根部至极枢在地面的测量点位获得。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这种测定南北子午线出现的三点一线“瞄准测量”技术,即“让眼睛顺绳子望去,使表顶与被瞄准的北极旁的大星处于一条线上。这时在地上标出绳子与地面的交点。”这种瞄准测量技术,古代著作中称之为“参”或“参照”。

该瞄准测量技术“参”或“参照”也应用到了弓弩的瞄准射击。《周礼》:“六射之目,其二曰参连。参连云者,谓前放一矢,后放三矢,连续而去也。”《后汉书》亦云“弩射以参连为奇”。

弩机“望山”瞄准发射原理:即通过望山、箭头、目标三点一线的方法来瞄准,所谓“以目视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最终通过弩机的“望山”+“标尺刻度”实现“望山、箭头、目标三点一线”,没想到这么多信息联系在一起,只是逐步懂了以后,才发现这些是相关联的。

隋代,刘焯力主实测地球子午线。源起是中国史书记载说,南北相距1千里的两个点,在夏至的正午分别立一八尺长的测杆,它的影子相差一寸,即“千里影差一寸”说。刘焯第一个对此谬论提出异议。后于724年,唐张遂等才实现了刘焯的遗愿,并证实了刘焯立论的正确性。

至唐代的僧一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量,说明中国古代测量子午线历史悠久,技术积累丰富,到明代绘制《坤舆万国全图》中出现“本初子午线”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不可能是来自于西方,由利玛窦“带来”的。

按理说,懂得测量经度,才能懂得测绘本初子午线,但是欧洲却一直不懂测绘经度,却能测绘本初子午线?!

欧洲人对测绘经度一直没有准确的仪器,因为地图标示不准,经常触礁。1714年,英国国会悬赏准确在海上测绘经度的仪器。John Harrison发展了几代的Chronometer,终于在1773年,八十岁的Harrison被通知获奖,但是奖金始终没有颁发。

西方测绘经纬度很差,所以经常触礁,才会有灯塔的需要,那么,西方怎么会有精确的《坤舆王国全图》呢?!甚至还带来西方地图知识,这一切可能吗?!

格林威治还有一个小笑话。其实,根据今天GPS,本初子午线并不经过天文台这条不锈钢的线,而是在往东334英尺处,与一条走道相交,离开一个垃圾桶不远。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37:18
圭表使用方法

圭表出土时位于陶编镈、编磬和陶编钟附近,由于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并不知道它的用途,所以命名为“不知名漆器”。这是一件木质彩绘漆器,制作精美,出土时已经严重腐烂,留存下来的漆皮较为完整。器物主体为完全对称并以木铰链连接、可折叠的两个部分,展开总长68厘米,宽6.2厘米,厚2.2厘米,两部分折叠气候后的长度为34.5厘米,两部分的中部均被镂空,镂空部分分为两个层次:上层(折叠起来后为内侧)为长方形,内有一个可折叠的长方形立耳,中部各有一个圆孔;下层造型奇特,一半正好容纳两个刀形方块的组合,另一半则正好填入一个猪龙头状木块。

石云里还谈到了圭表的发现过程。“我在库房看二十八宿盘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那件‘不知名漆器’,觉得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月光宝盒’。它可以折叠,上面有两个立耳,立耳中间各有一个孔,像是用来瞄准的东西。我请求把它的图纸和模型拿回来仔细研究,结果发现这件漆器上面有一些特殊的符号。最贱的一个符号是由四个‘⊥’围成的一个四方形,四方形的中间有一个圆点。‘⊥’这个符号其实在甲骨文、金文中就有了,是‘土’的意思,还含有立表测影的意思。四个‘⊥’显然与‘圭’字有关。”圭在秦汉时期是玉制礼器,但《周礼》中记载了“土圭”却具有测影的功能。

“后来我经过研究发现,这件东西确实可以指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石云里介绍到。

他的研究表明,在阜阳河谷地方,将这件漆器支起来,水平地安放在南北方向上,在正午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立耳取日影。春秋分那套,日影正好到达四个‘⊥’字形围成的中间那一点。冬至日影子最长,可以到达底座的端点。夏至影子最短,正好到达另外一个有明显标记的地方。

图 圭表使用示意图




1965年,江苏仪征石碑村东汉1号墓(属东汉中期以后)出土了一件带有刻度的尺状器物,最初被当成尺子,但经天文史学家考证,确定它为一架折叠式圭表。夏侯灶墓出土的这架“不知名漆器”与仪征东汉墓出土的可折叠圭表在结构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它也是一件可折叠的圭表,但是这种圭表不是用来主动测量的,而有点像我们今天的手表。”石云里这样形容到,“每个人都用过手表,你不用自己测时,手表自己会为你指示时间。圭表也有指示时间的作用:每年四个最重要的节气那套是否到了,只需把圭表拿出来一摆就知道了。”

这件圭表折叠之后的长度,与《周礼》里面记载的土圭的长度是一模一样的。并且圭表出土时与编钟等礼器摆在一起,因此应该也是一件礼器。古人认为音律与节气和月份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将测量节气的圭表和乐器放在一起显然体现了这样的认识。

(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出土的二十八宿圆盘、圭表都只能在阜阳使用哦!)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38:47
【测天仪器:赤道式装置浑仪

在古代中国被称为浑天系,它是将天地看作一个整体,将这个整体比做一枚鸡卵,将地球比做卵中黄,将环绕地球的天穹比做卵白和卵壳。浑天系是以地体为天地的球心,以南、北两天极为轴心,亦即天地的中心;以缘地球表面向四周延伸的太空为上下四方。以北天极为上,以南天极为下,以与地球赤道相平行的二十八宿为圆形天道,以将二十八宿所标示360度等分的十二辰为划分时间的坐标,并在这一立体的“卵壳”上标示日月星辰的运行度数。

也就是说,古人在观测天象方面是以地球为观测点,以日月星辰的视运动为观测对象。当日月星辰东起西落时,在天穹上画了一个半圆,北半球的人们只能看到天空上面的星球运行状态,如果加上观察不到地平线以下的“北方”,就形成了一个环形的圆周运动,这个圆周运动的轨迹,就是我们所说的“黄道”。所以,在古人的时空观里,是以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天体的复合运动都是以此为观测基点。

李勇先生指出:(由十二支标示的)“天空十二辰对观测者而言是随整个天球参与周日和周年运动。”随整个天球,即是随整个地球参与周日和周年运动。因为整个天球是整个地球全方位向天穹的延伸。

正如古代中国天文学典籍《太玄经》所说:南极与北极是天轴所在的处所,天旋地转由此而起,就象车轮有车轴,所以能自行旋转。众星全都移动,惟独北极固守中央不变换位置(古人所讲的用于标识北天极位置的北极星只是相对不移动位置,其实自古至今作为天轴轴心的北极星也是换了好几个的,相当于称号)。

因此可知北极星的位置居于天地的中心,天地是倾斜的,所以(在人的视觉中)极在正北。极就象转轴的轴心,以(相对的)静经历(不停歇的)动,计量出十二时。

这一体系所认知的时空背景是以“极”为枢纽(中心),“时乘十二”。一年的十二月、一日的十二时,都是以极为中心对二十八宿的十二等分。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讲就是以“极”为中心对地球赤道和天球赤道360度的十二等分。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40:31
观测仪器

我国赤道式装置浑仪的出现早于世界各国。《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璇玑玉衡就是观测天象的古老仪器。浑仪则是璇玑玉衡之后用来对天体进行观测的仪器,七政指日、月、五星这七个天体。

最原始的浑仪是一个简单的单环,附有某种照准线或照准器,装在子午面或赤道面上。测量的结果,或是某星的北极距即纬度,或是入宿度即赤经。无疑,石申、甘德当时能用的也就是这样的仪器。一些证据表明,到落下闳、鲜于妄人的时代(约公元前一世纪)情况就是如此。

耿寿昌于公元前52年首次使用固定赤道环,公元84年傅安、贾逵加上了一个黄道环,公元125年张衡又加上了地平环、子午环,浑仪至此完整。


为编制大衍历的需要,一行和梁令瓒等人共同制作了用于天体位置(赤道、黄道、白道和地平四种坐标)测量的新仪器——黄道游仪。

该仪器是在唐初天文学家李淳风所制的浑天黄道仪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黄道游仪有三重环组构成:外面一重是固定不动的,包括有地平、子午(南北方向)和卯酉(东西方向)三个环;中间一重是黄道环、赤道环和白道环三个环,它们均可绕极轴转动;里面一重是夹有窥管的四游环,可以灵活地照准任一天体。

另外,李淳风曾在黄道环上打了249对孔,令白道环每经约27日移动一对孔,以适应黄白交点沿黄道不断西移的天文现象。

对此,一行等人稍作改进,他们分别在黄道环和赤道环上每隔一度打一个孔,计365个小孔,前者与李淳风的用意相当,后者则是为适应岁差现象而设计的。

一行和梁令瓒还共同制作了用于演示天象和报时的水运浑天仪,这是对张衡水运浑象的发展,既能自动地表演天球和日月的运动,还能令立于地平环上的两个木人按刻自然击鼓,依辰自然打钟,是为自动报时器的始祖。


宋代制造的浑仪特别多,北宋从995年到1092年不到百年之中,先后铸成了五架巨型浑仪,每架用铜均达2万斤左右。南宋时期又有多架浑仪问世。这种情况为前代所未见。

这些浑仪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多环圈结构,有的在仪器校正和环圈设置方面进行了某些改革。如从皇祐浑仪(1050年)起,不但沿用北魏孔挺浑仪(412年)在仪器底座开凿水平沟,令底座处于水平位置的旧法,而且还在地平环上开了一圈水平槽,以调节仪器工作部分保持水平状态。

又如沈括浑仪(1074年),可通过浑仪南北极轴孔观测北极星的位置,把极轴孔中心调整到北极星轨道的中心点上,使浑仪的极轴得到校正。沈括还取消了白道环,意在减少不十分必要的环圈对天区的遮掩。

此外他还曾提出了改变某些环圈安置位置的建议。沈括关于浑仪的改革和设计思想,到元代经郭守敬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遂有简仪的出现。


徐振涛先生指出:“浑仪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与天球赤道相一致的圆环,——赤道环和一个通过天极、与赤道环垂直而可以转动的圆环——时圈环,再加上一根可以在时圈内徊转的窥管(当然实际的浑仪装置还要复杂些)。

这种装置使得观测者只要转动时圈环和其中的窥管,便可以通过窥管内观测任何一部分天空上的天体,并且可以在时圈环上读出这天体的‘去极度’,在赤道环上读出这天体与另一天体的‘距度’。”

‘去极度’就是赤道的余弧,距度就是两天体的‘赤经差’。如果天体之一换为春分点,距度也就是赤经了。因此,浑仪结构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它对应于天体绕天极的圆周运动。


元代简仪,仅保留了传统浑仪的四种最基本的环圈,并且把它们分成彼此独立的两组分别安装:

第一组由赤道环、百刻环和四游环组成,赤道环和百刻环与极轴相垂直,两者重叠安装,其间平放四个圆筒形的短铜棍,使转动灵便,这是世界上滚筒轴承的最早应用。

四游环垂直安置于赤道环心之上,在四游环转轴顶端还安有定极环,用来观测北极星,以校正仪器的极轴方向。这是一组赤道坐标装置,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赤道仪。

第二组由阴纬环(即地平环)和立运环(相当于四游环)组成,立运环垂直安置在阴纬环心之上,底座刻有水槽,用来校正阴纬环,使之处于水平面上。它们构成了一组地平坐标装置,与近现代的地平经纬仪相当。

简仪所取环圈的减少,以及分组安装法和环心垂直安置法的采用,克服了传统浑仪环圈众多、遮蔽天区的弊端,及多环同心交叉安置法的技术困难和较大误差,显示了适用性、灵活性和准确性的优点。

此外,简仪又以窥衡代替传统的窥管,即以两线取齐的照准法代两圆孔面之间的照准法,起到了提高照准精度的作用。

这种赤道式装置十分便于跟踪观测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因而一直到今天还在现代化的天文望远镜中采用着。

没有浑天说的宇宙结构理论,没有赤道坐标系统以及按照这个系统装置的浑仪,是不可能有甘氏、石氏星表的诞生的,也不可能有马王堆汉墓帛书的比较精确的五星行度表的诞生的。


由于中国看重天极—赤道系统,也导致了在仪器方面的两项重要成果:一是发明窥管和望远镜的赤道式装置,一是发明转仪钟和机械钟。

简单的解释是,基本上它是以天球为模型的大圆体系,窥管装于其中,因而它尽可能精确地指向视天穹上的任何一点。

其次是支撑装置,一直流传到今天,仍为所有望远镜装置的零部件形式,它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为中央天象仪的支撑装置。

也就是说,现代天文望远镜的支撑装置,是由中国人所创造的赤道式浑天仪的基础上承传而来的。古代中国使用赤道坐标系观测仪器来观测天文现象制订历法。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41:25
计时、报时仪器

燕肃莲花漏和沈括漏壶

在北宋燕肃于1030年发明莲花漏以前,张衡首创的补偿式漏壶一直沿用不衰,只是历代有所改良而已。如晋代使用了三级漏壶,内中有二个补偿壶。

又如唐代吕才的漏壶,使用了四级漏壶,其中有三个补偿壶,即夜天池、日天池和平壶,它们依次比较平稳地补充下一级补偿壶漏水的流逝,最终达到保持万分壶水位相对稳定的目的。

从理论上讲,补偿壶级数越多,万分壶的水位稳定性越好,但这也势必使漏壶变成十分庞大的漏壶群,从制造和实用上都是有困难的。


燕肃莲花漏是一种新型的漫流式漏壶。为保持下匮(亦称平水壶)流量的稳定,燕肃令上匮的水通过渴乌不断注入下匮,又在下匮上部开孔,由于上匮的流量稍大于下匮的流量,遂使下匮总处于漫溢的状态,多余的水则由竹水筒引入减水盎中。

这样就十分圆满地解决了下匮水位保持恒定的问题,既提高了计时精度,又大大简化了漏壶的结构,克服了补偿式漏壶过于庞大的缺点。燕肃以他的巧妙设计,在漏壶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沈括于1074年制成了新的漏壶,他用一中间带孔(达)的隔板(介),把复壶分成左右两半,相当于两个平水壶,这样可以大大减小复壶右半部中水的扰动程度,是保持复壶漏水流量稳定的又一重要措施。

沈括漏壶在燕肃莲花漏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使漏壶的结构更趋合理与完善。


水运仪象台

苏颂和韩公廉在1088年制成的水运仪象台(44)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大型综合性天文仪器的代表作。台高约12米,宽约7米,从外观上看是一座上狭下宽的塔形木结构建筑物。其外部结构十分复杂,是一台把浑象、浑仪、报时、圭表等仪器集于一体的天文仪器。

图 水运仪象台复原图




在一漫流式漏壶流水的推动下,通过一套复杂的齿轮系统的传动,使上述仪器处于协调同步的运动状态中,浑象可以自动地演示天象,浑仪可以自动地跟踪天体,报时机构可以通过击钟、鼓、钲或出现木人等声像形式,自动地显示时、刻、更、筹的推移,圭表可以用来测量日影,等等。台顶则有9块活动屋面板构成,可随时开启。

水运仪象台是用多种形式表达天体时空运行的天文钟的祖先。它开启了近代钟表中锚状擒纵器的先声。它还是近代用来控制望远镜随天球同步运转的转仪钟的先驱,又是望远镜观测室活动屋顶的始祖。它以多方面的创造,在天文仪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57:47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58:16
二十四节气时间、位置


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十九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 而农历十九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七个月没有节气和七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

简单的来说,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58:48
二十四节气的完备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创造。它曾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起初大约仅有二至(冬至、夏至)和二分(春分、秋分),一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形成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系统:由冬至起算,每经一年的1/24日交一个节气,其名称分别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此中奇数统称为中气,偶数统称作节气。

二十四节气分别标志着太阳在一周年运动中的24个大体固定的位置,是对太阳周年运动位置的一种特殊的描述形式,它们又能较好地反映一年中寒暑、雨旱、日照长短等变化的规律。所以,它们不但具有重要的天文意义,而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自战国时期得以完备之后,一直成为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在广大农村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1.商人可能已经有“二至”概念

二至:冬至、夏至

之所以强调“可能”,因为这一点在学术界尚有争议。

一部分学者认为,当时卜辞中有关于“至日”的记载,还有“日南”、“南日”,就是后来《左传》中“日至南”也就是“冬至”的雏形。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并不认可。


2.西周时期已经有“二至”、“二分”

二分:春分、秋分

二至和二分,这四个节气对四季作了初步的划分。、


《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这里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

这里的“冬日至”和“夏日至”分别对应冬至、夏至。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4:59:58
3.春秋中叶,加入了“四立”

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这里的“分”为春分、秋分;“至”为夏至、冬至;“启”为立春、立夏;“闭”为立秋、立冬。


4.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日趋完善

《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明确出现“二分二至四立”的8个节气;而《逸周书·时则训》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排列。


5,西汉时,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命名,并完整叙述。

二十四节气正式完整命名,记录在《淮南子·天文训》中。

公元前104年,《太初历》正式把24节气加进历法中,成为农历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古时把节气称“气”,每月有两个气:前一个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夏历(农历)节气需要换算为西历,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5:10:21
古人观测天文制定历法

什么叫历法?简单说来,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纪时系统。具体说,就是年月日时的安排。时间的计量单位也和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一样,是人为规定的。

但是,人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利用和生产实践密切有关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作为天然计量时间的尺度,这对人们计量时间的工作,将带来极大方便。

于是,反映季节变化规律的“回归年”、反映月貌变化规律的“朔望月”和反映昼夜变化规律的“太阳日”,便组成三个大小合适的时间计量单位。这三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历法,人们称作阴阳历(例如农历);只考虑回归年变化的称作阳历(例如现行的公历);固定十二个朔望月作为一年的称作阴历。

我国古代历法的起源是很早的。有原始的农牧业就应该有原始的历法。早期的历法现在只留下片言只语的传说,难以深入考究。成文的历法从周末到汉初的《古四分历》开始,经过多次的历法改革,在改革和斗争中不断进步和完善,达到了相当高的科学水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我国古代的历法大都使用传统的阴阳历,但是所包含的内容却不仅仅是年月日时的安排,还包括日月五星位置的推算、日月食的预报、节气的安排等等。历法的改革,包括了新的理论的提出,精密天文数据的测定,计算方法的改进等等。我国古代的历法成就,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黄帝“迎日推筴”

依据《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内容:“﹝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策。”,黄帝得到宝鼎,并迎日推筴。有人解读“迎日推筴”为“指缝迎日推筴”。也叫“迎日推策”。谓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筴”:《广韵》楚革切《集韻》測格切《正韻》恥格切,??音策。卜筮筴也。《礼·曲禮》龜爲卜,筴爲筮。

《仪礼·士冠禮》筮人執筴。

《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註》鼓筴,揲蓍(shé shī )也。】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筴。”

裴駰集解:“晋灼曰:‘策,数也,迎数之也。’瓚曰:‘日月朔望未来而推之,故曰迎日。’”

司马贞索隐:“《封禪书》曰:‘黄帝得宝鼎神策。’下云‘於是逆知节气日辰之将来,故曰推策迎日也。’”

唐独孤及《庆鸿铭颂》:“遂迎日推筴,布庆行赐。”亦作“迎日推策”、“迎日步气”。

唐柳宗元《时令论上》:“迎日步气,以追寒暑之序。”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古宪论》:“黄帝时,仓史作文字,始有迎日推策之文。”】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5:11:17
也就是说,是观测者选择一个适合观察太阳的位置站定,面向太阳,以远方的山体等为背景。然后举起一只手,当然举起的手和通常情况下观察太阳运行规律时是大致一样的位置和高度,来观察太阳升起和运行的状况。长年累月,古人可能会从其中的变化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这似乎可以从《山海经》中找到一些旁证,比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日月出于东方六座山。如果这六座山有一定间隔,日月出于不同的山,其实是日出位置如正东、正东偏南或偏北的位置的变化。这其实就和我们今天所知的季节变化联系上了。

【《山海经》里日月所出及所入之六座山。

《山海经·大荒东经》:

1、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3、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

5、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6、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生”字或有误。如《艺文类聚》卷一引作“猗天山、苏门山,日月所出”;《太平御览》卷三引作“苏门日月所出”,均为日月所出)。

7、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除第五条以外,另外六座山都明确说是“日月所出”。】


【所谓日月所出与所入,很可能与历法有关。

观测太阳,最直接也最为重要的结果,就是得出回归年的长度(即一年有多少天),以及夏至冬至等节气。

那么,在一年之中,太阳的出入方位有规律性的变化吗?

我们常说东升西落,其实那只是个大概,太阳升降的方位会因为阳光直射点的不同而移动。

《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至春秋分,日出东中,入西中;夏至,出东北维,入西北维,至则正南。

四维即四角,如《广雅》所说,“维,隅也”。

也就是说,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我们看到的太阳在东南方升起,从西南方落下;春分与秋分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则正好是正东升正西落;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就会从东北方升起,落入西北方。

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罗敷出城采桑的时间,你能推测出来么?

以北京为例,我们来看数据:

图 北京39°54″N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点偏角




从上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一年当中,不同节气时日出点和日落点会发生有规律的移动。

那么,反过来看,从日出点与日落点的变化,自然也就能够推测出节气的变化。

那么,《山海经》里的六座日月所出之山,理论上说,不就完全可以作为测定节气的标志点吗?

换句话说,那六座日月所出之山,很可能就是古人设立观测站的地方,通过察看日月升降的方位以及立竿测影等办法,据以制定历法、确定节气以及进行季节和月份的授时。(数据类的资料来自于网络)】

楼主:长安今何在  时间:2019-02-17 15:12:26
二、柱缝迎日推策

到了夏代,有人说是在尧帝时代就有了,出现了“柱缝迎日推策”。

在适合的地上立一排柱子,共12根,柱子呈半圆形状,等距离分开。观测者居于圆心位置,观察并记录太阳运行的变化。

考古发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还有这样的遗存。

图 陶寺遗址复原观象台1



图 陶寺遗址复原观象台2




这样的观察准确度就提高了许多。

【中国的陶寺遗址观象台,是“柱缝迎日推策”,源于黄帝时代的“指缝迎日推筴”,一脉相承,但是,我们知道英国的“巨石阵”也有类似功能,甚至西方很多地方都有所谓的“巨石阵”,且不说网上已经有图片显示西方现场施工的过程,西方如果真的有的话,其历法必然会和“二十四节气”有关,因为“柱缝迎日推策”是为了观察太阳的影子长短,便于推测回归年天数,确定一回归年起始点。

不过,西方在全世界各地弄了很多似“金字塔”形的祭台,就是仿照中国的观象台而制、

西方企图说明其“历史悠久”,很早就懂得天文历法了,但是,并不懂得原理是什么,及为何如此摆放。其实,很多还有不少错误,毕竟不是为了观测天象,而是为了说明西方天文历法“先进”,全世界各地都有“先进”的历法存在,而非中国“独有”!】

大家都在看

猜你喜欢

热门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