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暗黑时代——《两晋南北朝史》(长篇连载)

字数:1342406访问原帖 评论数:3022条评论 TXT下载

发表时间:2020-07-05 17:39:52 更新时间:2022-05-04 15:00:15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1-28 22:13:37
147
3.16苏峻之乱(1)
公元325年12月,就在段辽夺得段氏鲜卑大单于之位时,拓跋鲜卑名义上的首领,代王拓跋贺傉亦离开了人世。
拓跋贺傉死后,其弟拓跋纥那继承了代王之位,成为了新一任拓跋鲜卑的首领。可这时候还有多少人听从拓跋纥那的命令,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后赵。
自石勒称帝以后,已经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经常要微服到民间去逛悠一圈,其主要目的便是访查民间疾苦,一旦有地方的百姓穷得都活不起了,他就会罢免当地官员,另换上贤能的官员就任。
公元326年3月的某一天,石勒又像平常一样微服出宫。可那一天不知道是石勒临时起意,还是真的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总之,那天石勒要出城的时候,天色已晚,城池已经关闭。而石勒呢?还非要出城,同时还不想暴露身份,便拿着一包财物献给了一个叫王假的守城队长,希望他能放自己出城。岂料那王假见石勒手中的财物,直接便飞身跳起,一把将石勒扑倒在地上,然后一手压着他的身子,一手拽着他的头发痛骂道:“贼子,你敢贿赂朝廷官兵,真是胆大妄为,和我回官府去,看我不让你把牢底坐穿。”
石勒懵13了,他的随从们也懵13了。可很快的,这些随从们一个激灵,赶紧上去拉王假。岂料王假见石勒人多,直接抽刀对准了石勒的喉咙,威胁这些人不准再向前一步。
随从们都吓懵了,赶紧跪到地上,出示了石勒的印信以证明石勒的身份,王假这才从石勒身上下来,并连番叩头请罪。石勒呢?非但没有怪罪王假,反而在第二天召其进宫,重重地赏了王假,并颁布诏令,让全天下的官员都学 假这种尽职尽责的精神。不过从这以后,石勒就再也没出宫微服私访了。
公元326年10月,后赵之谋主程遐突然找到石勒,劝石勒增强太子石弘的政权、军权,以防止一些有二心的人在石勒百年以后夺取后赵的基业。
程遐说的是谁,君臣二人不言自明,可石勒对石虎的忠诚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便没有放在心上。不过转念一想,毕竟自己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没准过几年真就嘎嘣一下崩了,到时石弘手中如果没有绝对的权利,还真备不住会被别人给弄了。于是,石勒采程遐之谋,在重镇邺城建造宫室,并让太子石弘镇守邺,配备禁兵万人,同时将车骑将军所统领的五十四个营全都配置给了石弘。
时,中山公石虎正在镇守邺城。他自恃功多兵众,早就将邺城当做是自己的私人封邑,多年来劳心劳力地发展着邺城的经济与农业。可如今,石勒上嘴唇子一碰下嘴唇子便将自己辛苦经营多年的邺城给献了出去,这怎能不让石虎这个本来脾气就不好的人暴怒?可暴怒有什么用?他石虎现在虽说是后赵军界的第一把交椅,可实力再强他还能弄过石勒不成?因此,石虎只是在心中暗恨石勒、程遐和石弘三人,并没有表现出来。非但如此,他还毫无怨言地退出了邺城,前往襄国拜见了石勒。石勒因此对石虎更加的信任,认定他是一名杰出的忠臣。而祸患,也从此刻开始。
公元326年12月,石勒任命王波为记室参军,负责平定九流高下,并设立秀才、孝廉的考试制度。
同月,前凉张骏开始和大成建交,并和成皇李雄暗通,私自定下攻守同盟的约定。
从此,两国使者互聘不断。
好吧,让我们再将目光转向东晋一段时间,因为东晋又出大事儿了。
当初,元、明二帝在位时,朝政一向都是由王导来主导。王导辅政时,因宽和而得民心,因公正而得一众文武之心,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那时候的朝廷。所以哪怕王敦攻破了建康也没有得到东晋臣民的效忠。
可当庾亮辅政以后,这一切都变了。
豫州刺史祖约,自认为两代忠于大晋,名望和辈分都不比郗鉴、卞壶等人差,可却未能得到顾命大臣的身份,甚至连开府之号也没有得到,因此心生怨恨。
等到晋成帝继位以后,顾命大臣的名单上又没有祖约以及权倾地方的大臣陶侃,因此二人都认为这是庾亮私自删除了他们的名字,因此心生怨恨。
历阳内史苏峻,对于国家是有大功的,曾不止一次出兵勤王,因此威望显赫,拥有精兵万人,军械更是精良无比。朝廷因此将长江以外的地方都交给他治理。苏峻飘了,于是轻视朝廷,招纳亡命之徒,稍不如意就毫无忌惮地辱骂朝廷命官。所以庾亮既怀疑苏峻、祖约的忠诚,又惧怕陶侃的能力和手中的兵力。因此在公元326年8月任命丹阳尹温峤为江州都督、江州刺史,镇守武昌。又任命尚书仆射王舒为会稽内史,重修石头以防苏峻、陶侃和祖约。
当时,有识之士都在私下里议论说:“江东朝廷创业时间不长,君主年幼,辅政大臣庾亮还如此年轻,德行和信誉在未能使人信服的情况下便锋芒毕露,依我来看,祸乱又要发生了。”
公元326年10月,南顿王、左将军司马宗因为和苏峻是至交好友,所以被庾亮削去了官爵。司马宗心中怨恨无比,经常在府中痛骂庾亮。
庾亮听说了这个消息,便决定杀了他。于是命令御史中丞弹劾司马宗谋反,然后立即派右将军赵胤杀了司马宗,将其三族皆贬为平民,并将其赶出族谱,从此改司马姓为马姓。
这之后,庾亮又免除了司马宗的哥哥,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羕的太宰职务,并降低其爵位为弋阳县王,其他司马羕所提拔的官员也被接连罢免赶走。因此,庾亮在东晋声望大跌,失去了官民的拥护。
更可怕的是,庾亮所做的一切都是瞒着晋成帝做的,所以晋成帝到现在还不知道朝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数日后,晋成帝多日不见司马宗,便拉着庾亮的大手问道:“舅舅舅舅,之前有一个叫司马宗的白头老爷爷,他每天都会在皇宫保护我的安全,为什么这几天我都看不到他呢?”
庾亮尴尬一笑,然后柔声道:“这~~~,司马宗前几天参与谋反,已经被舅舅我给杀了。”
这话一说,晋成帝直接甩开了庾亮的大手,眼泪汪汪地对庾亮喊道:“舅舅胡说,白头老爷爷每天都会保护我,他要是谋反,我早就被杀了,怎么还能活到现在?舅舅你说谁是反贼就要杀了谁,那以后别人说舅舅您是反贼,您让我怎么做?!”
话毕,晋成帝哭哭唧唧地跑了,只留下满脸惊恐的庾亮跪在地上不知所措。
要命的是,当时有很多官员都在左右,所以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宫外,使得庾亮的恶名更甚。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1-29 11:35:28
148
苏峻之乱(2)
公元326年11月,石勒遣石聪进攻寿春,想要彻底将祖氏的势力赶回长江以南。当时,赵军的军力是祖约的好几倍,祖约根本无法抵挡,只能向建康请求援军,可庾亮磨磨唧唧的就是不派援军往救祖约,大概是想借石勒之手除掉祖约以后再派出援兵吧。
可祖约的军事手段尽得祖逖真传,硬是死死地守住寿春而不被攻破。石聪见攻不下寿春,便将寿春团团围住,然后分兵略地,疯狂抢夺寿春一带的人口和物资,使得寿春一带的县邑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庾亮见此,只能遣王导都督中外大军往救寿春。
石聪见东晋大军来势汹汹,料定无法匹敌,便率领赵军返回了。庾亮呢?见赵军已经撤退,便立即撤销了王导的帅位,然后将大军第一时间撤回江东,继续孤立祖约于寿春。
祖约见此痛声骂道:“庾亮,你这不但是弃我于不顾,还想让我死啊!我和你势不两立!”
就这样,祖约对庾亮越发愤恨,这心中也就生出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公元327年10月,庾亮听说司马宗的余党卞阐逃到了苏峻的地盘,便让苏峻将卞阐押送到建康,可苏峻根本不拿庾亮的命令当回事儿,拒不服从。
见状,庾亮断定苏峻以后必定会反叛朝廷,于是想要征召他进入建康,进而架空他的兵权。可同时庾亮也知道,自己毕竟年轻,有时候也许有欠考虑,所以在一天朝会之时看向老谋深算的王导,向他询问具体实施过程,以免在征召苏峻的时候出现什么意外。
可当王导听了庾亮的意思以后却吓得连连摆手道:“苏峻阴险多疑,必定不会奉诏前来。非但如此,他还会通过这件事情严防建康,扩充军事编制。一旦如此,大乱随时都有可能到来,不如放纵苏峻,让他的力量始终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等国家恢复元气,国君成年掌权,那个时候再收拾苏峻也不迟。”
王导的办法虽然消极,但也确实是现在最“稳”的做法。可庾亮却大为失望地道:“苏峻狼子野心,最终必定会成为我大晋的祸患,今天我和他摊牌,他不听,我还有能力制服他。可如果再过几年,苏峻的力量就会更加强大。到那时,试问整个大晋谁能够制服苏峻?恐怕汉时的七国之乱会再次降临于我大晋,如果两赵、李雄再趁势来攻,我大晋才是真的完了。”
见庾亮语气坚定,朝中众臣无人敢作声,甚至连王导都只是叹息一声,再不劝说什么。只有卞壶,这个敢于死谏的直臣站出来痛声道:“苏峻拥有精悍的军队,精良的器械,根据地又靠近建康,全力奔袭下,不过一个早上的时间便能杀到建康城下。所以一旦将苏峻逼得造反,事态就无法得到控制,所以应该深思熟虑,不能脑子一热就做蠢事。”
这话一说,好大喜功的庾亮就更不愿意听了,所以拂袖而去,坚持要用自己的办法来对付苏峻。
见庾亮如此德行,卞壶料定其必败!于是致信于远在武昌的温峤,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庾亮和苏峻撕破脸面。
温峤和王导、卞壶的想法是一样的,所以致信庾亮,从方方面面阐述事实,劝他不要和苏峻撕破脸面。可庾亮吃了秤砣铁了心,连温峤的话也不听了,毅然决然地遣使往苏峻处,让他前来建康,并承诺会给他一个大官当。
苏峻岂能不知庾亮的心思?谁他X去建康谁就是傻子。于是没有前往建康,而是遣使往建康送信道:“征讨贼寇,在外任职,无论朝廷让我讨伐什么样的敌人我都惟命是从。可在朝中任职,这实在不是我能胜任的。下官之能在于战阵,一旦从政,下官将再无价值,也会浪费了重要的位置。”
这话说得很明白了,就是不想到朝中任职。可庾亮的态度更是坚决。他见苏峻不来,竟直接昭告天下,强封其为大司农、散骑常侍,并命令苏峻必须在三日之内进入建康。
苏峻则再次上表道:“昔日明皇帝曾亲自拉着下官的手,让我在北部防止胡贼入侵。如今中原尚未平定,我怎么能贪图安逸呢?还请大人不要再让我回去了。我苏峻愿意成为朝廷的鹰犬,为朝廷死守北部门户。”
好家伙,连死人都搬出来了,这苏峻是摆明了绝不会回去建康了。庾亮见苏峻这种态度也不再劝说,而是开始集结、布置士兵,准备随时讨伐苏峻。
苏峻见庾亮如此,也开始不接受庾亮的诏书,虽然没有明着对天下表露态度,可已经与独立没有什么两样了。
建康方面的乱局很快便传到了武昌方面,温峤听说此事以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返回建康帮助庾亮,可庾亮却提前写信道:“我对西陲(陶侃)的担忧更胜历阳(苏峻),你的任务便是给我死死地守住西部。至于国都这边不用你管。切记,死死地守住西陲,万万不能让陶侃跨越雷池一步!”
就这样,温峤没有动,可却始终将目光紧盯住建康方向。
与此同时,庾亮亦给苏峻下达了最后通牒,让他赶紧前来建康报道。而这一次,苏峻也不和庾亮打太极了,而是直接拒绝了使者的要求,并向整个东晋昭告道:“权臣庾亮说我苏峻要造反,我哪里还有活命的机会!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活!之前国家有难,没有我不行。现在危难过去了,就要卸磨杀驴,这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国君年轻,这一切都是庾亮搞出来的,我发誓,必向其报复,不死不休!”
由是,东晋内乱再起。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1-30 20:00:48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1-30 20:01:32
149
苏峻之乱(3)(181:苏峻进攻建康作战经过图)
公元327年11月,苏峻在“宣布独立”以后立即遣使往祖约处,希望能和祖约合兵一处,共攻建康,一举斩杀庾亮。
此议正中祖约下怀,于是立即命两个侄子祖沛、祖涣和女婿许柳率主力兵团和苏峻会师,然后便往建康杀去。
时,庾亮亦调整军事部署以备之。他选用忠诚的卞壶为右卫将军,领导整个建康的城防之事。以会稽内史王舒行扬州刺史,吴兴太守虞潭都督三吴诸军事,然后统兵在一起,准备对苏峻发动攻击。
可还未等朝廷军对苏峻发动攻击,苏峻便率领自己和祖约的联军前来主动攻击了。朝廷尚书左丞孔坦闻听此事以后立即找到了王导,并急问道:“臣听说叛军现已经前来建康,不知消息是否属实。”
王导:“消息应该没错,我也是这几天才听说的军报。”
孔坦:“不知叛军现在何处。”
王导:“未可知也,但距离建康应该尚远。”
孔坦点了点头道:“如此时间还来得及。大人,下官觉得,我军应该在叛军未到建康之时极速截断阜陵的通路,把守长江以西的路口险要,说什么都不能让叛军接近建康。”
王导:“这是为何?我军的士兵数量要远远超过叛军,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防守呢?”
孔坦:“我军虽众,但精锐不如叛军。叛军虽精,但持久力不如我军,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便是采用防反之法,消磨敌方的锐气,一旦叛军锐气耗尽,就是我们发动反击,一举平定叛军之时。可一旦放纵叛军靠近建康,人心必定恐慌。我方士兵不如敌方精锐,又是在家门口作战,一个不小心就极有可能会造成大范围溃散或投降的绝境,所以还请大人能够三思,及时规劝中书大人。”
王导认为孔坦之言很有道理,于是以同样的话来劝谏庾亮。可庾亮认为,自己辅政时间很短,没有太大的功绩,所以才会被满朝文武所不满,所以才会造成苏峻等人的叛乱。如果这一次能够在正面消灭久经沙场的苏峻,势必会狂增自己的声望,以后就再也不会出现不服自己的人了。基于此,庾亮并没有采纳王导的办法,而是依然布置建康一带的防御,准备硬撼叛军。
公元327年12月,苏峻在毫无阻碍的情况下渡过了那个让魏武帝曹操和魏文帝曹丕都绝望的长江,然后立即遣其将韩晃和张健攻陷了姑孰(安徽当涂)这个储粮大县,掠夺了大量的盐和米。
这之后,叛军已物资不缺,并成功越过了长江,大大的降低了攻击朝廷的风险。苏峻认为,朝廷最难对付的并不是建康的那些正规军,而是西部的温峤,一旦自己在进攻建康的时候温峤从后方来攻,那么大势必将去矣。苏峻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在攻陷姑孰以后并没有立即北上建康,而是命张健进攻于湖(安徽当涂南38里),并在攻陷于湖以后命韩晃向南攻击宣城。
时,大部分朝廷军都在建康一带布防,宣城根本没有多少士兵,所以被叛军轻松攻克。而宣城的告破,也相当于苏峻暂时摆脱了后顾之忧。于是,他立即占据了慈湖(安徽当涂以北40里),并在此地休整部队,准备往北攻略建康。
这前前后后,叛军都非常非常的顺利,没有半点儿阻碍。(庾亮简直就是一个白痴)
同月,见叛军声势越来越浩大,彭城王司马雄、章武王司马休认为庾亮必败,遂叛晋而投苏峻,使得叛军士气更加振奋,苏峻更是通告全军,允许他们在攻破建康以后尽情掠夺。因此,三军士气高到爆表,一个个呜嗷喊叫的要攻破建康。而直到这时,身在建康的庾亮才稍微意识到事情有可能已经脱出了自己的掌控,于是赶紧命京师戒严,并令左将军司马流率本部兵马增援慈湖以拒苏峻。同时令自己的弟弟庾翼率数百白甲军(史料没有记载这个白甲军是什么情况,但八九不离十应该是东晋的特种部队)守备石头以护住建康的南大门。
当时,东晋的主力大军基本上都在慈湖北面,更是布置了相当严密的防守,如果单单想拖住叛军的话,难度虽然有,但也不是太大。可问题是主帅的能力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公元328年正月,苏峻亲率大军对对岸的司马流发动了凶猛绝伦的攻势。司马流这废物当时正在吃烤肉,闻听敌军前来,当即便慌得晕头转向,根本无法正常指挥作战,甚至连吃肉都找不到嘴(食炙不知口处)。
因此,晋军连战连败,只短短数个时辰的功夫便被叛军突破了大营,司马流更是吓得连马都骑不上,结果被乱军斩杀。
司马流主力大军被歼灭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建康,庾亮料苏峻下一步必攻石头,便打算继续往石头增派守军。可他麾下有一个叫陶回(陶回,字恭渊,能断事,有谋略,更是有治理一方的政治才能)的却和庾亮道:“大人,苏峻用兵多年,熟知我大晋的一切布置。他知道石头有重兵把守,更知道石头是一个极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所以绝不会硬攻石头。依微臣所料,这厮一定会走小丹阳(南京东南)之隐径小路。此路曲折险要,岔路极多,一个不小心连当地土著都会迷路,可却能绕过石头,兵锋直指建康。苏峻不知道这条道路的艰险,一定会率军从此而过,大人只要派伏兵埋伏在这条道中最难走的部位,必能一举而定叛军。”
小丹阳那条路庾亮是知道的。就他所知,这条道又窄又难走,连当地居民都不怎么走,又怎么可能是大军能走的呢(他难道忘了66年前邓艾是怎么灭亡蜀国的了吗)?因此,庾亮并没有将陶回的话当回事儿。而是依然将大军布置在石头以待叛军。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1 08:01:18
150
苏峻之乱(4)
数日后,一个极具震惊的消息传到了建康。
原来,真像陶回所说的那样,苏峻没有率军直攻石头,而是率军走了小丹阳那条隐晦之路。途中,在陶回所说的那段最难走的路上,叛军因为找不到继续前行的道路,又因为有好几支部队突然失踪,使得全军大乱,几近溃散,苏峻虽拼死规劝也没能使部队恢复镇静。
一个晚上!军队整整混乱了一个晚上,这时候,朝廷军哪怕只派出几千人也能轻轻松松将这些叛军砍成肉酱。可惜的是,整整一个晚上,叛军也没有碰到一个朝廷的士兵。
消息传到建康以后,庾亮气得是摔杯子砸椅子,恨不能狠狠地抽自己两个嘴巴。可现在后悔又能有什么用呢?一切都晚了。
公元328年2月,叛军在苏峻的带领下终于走出了那条曲折阴森的小路,遂于建康稍东的蒋陵(吴大帝孙权的陵墓,位置在今南京钟山南)休整部队,然后又进趋至舟山,准备随时对建康发动攻击。
时,整个建康的官民都知道叛军已经临近建康东郊,因此人心离散,没有一个人认为建康还能抵挡得住叛军的攻势。所以身在建康中的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小老百姓,他们纷纷携家带口的往他处逃离,建康的士兵因此士气大跌,战斗力狂落(这时候的庾亮已经将石头的驻军都调回来了)。
见建康此种状态,庾亮知道,如果再没有一场大胜支撑,都不用叛军来攻,建康便将自行瓦解。于是,急切需要一场胜利的庾亮命卞壶统帅主力大军前往阻击苏峻。
卞壶虽然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虽然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忠臣、直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战阵之事非其专长,他也没有什么领军作战的经验,所以双方统帅的能力说云泥之差也不为过。而这只不过是其一。
其二,朝廷军如今之士气几近崩盘,反观叛军则连战连胜士气如虹。
其三,苏峻之叛军虽然只有区区两万人,但不可否认的,这些人都是百战之精锐。反观朝廷军,虽然不是什么农民军,但和屯兵在外的边境精锐也无法相比。
综合以上三点,朝廷军和叛军的战力完全是两个极端,这仗还怎么打?
果然,毫无作战经验的卞壶看到苏峻的主力部队以后便扑了上去,根本没有什么战术可言。双方在建康以东展开了捉对厮杀。
刚开始的时候,两军还厮杀得难解难分,可打着打着,朝廷军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苏峻的两翼所包围,进而陷入了三面受敌的窘境。卞壶虽然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但毕竟不是废物,论战阵之事多少还是懂的那么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他见叛军已将自己三面包围,两翼还在不断向后延伸,断定继续下去会被全面包围。到那时,全军都将覆灭。
因此,在被完全包围之前,卞壶率全军仓皇而逃至清溪栅(建康城外的武装大营,紧挨着建康)。
此次战役,建康而来的主力军或被杀或投降,损失大半有余,而痛打落水狗,永远都是这些将军们最喜欢做的事。
苏峻没有放过卞壶这条落水狗,而是率军马不停蹄地杀向了清溪栅,在朝廷军刚刚撤退到清溪栅时便对其发动了凶猛的进攻。
时,卞壶的朝廷军已经疲惫至极,外加士气低落,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所以被打得连连败退,甚至连清溪栅前的弓箭手都放弃了射击,转而回撤向内。
见局势越发有利于自己,苏峻猖狂大笑。他用手轻轻感受了一下风向,然后立即下达了火攻的命令。
叛军闻讯而动,那些装备精良的重步兵们第一时间杀进了清溪栅,然后四处纵火。
大火顺着风向的推动越来越大,逐渐将整个清溪栅吞没。士兵们都溃逃了,甚至连将领们都撤退了,只有卞壶和他的两个儿子,哪怕是被大火吞没,他们依然耸立在清溪栅的正中央,死战不退。结果,父子三人皆死于乱军刀下,无一得生。(注:事后,苏峻因感卞家父子之忠诚,特将其三人尸体归还府上。当时,整个尚书府的人全都在痛哭,只有卞壶的妻子没有哭泣,而是微笑着抚摸着三人的尸体,然后幸福地道:‘我的丈夫和儿子都是国家的忠臣,他们死得其所,身为这些人的妻子和母亲,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可谁又能注意到,在这个女人微笑的同时,一滴满含鲜血的泪滴正悄悄滑落)
卞壶三父子死了,现在建康还有的主力部队全都随着卞壶的死而烟消云散。可庾亮还不打算放弃,而是领着现在建康还有的士兵堵在东大门外,打算和苏峻的叛军决一死战。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还有谁愿意跟着庾亮送死呢?
果然,还没等庾亮的部队和苏峻对上,这些士兵便已溃散而逃。
庾亮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弃建康而逃往寻阳去投奔温峤(时温峤已带兵而至寻阳,打算援救建康,可没想到建康沦陷得如此之快罢了)。
庾亮逃跑以后,建康已形同虚设,再没有任何人能挡住苏峻的步伐。于是,叛军轻轻松松进入了建康。进入建康以后,这些叛军顿时成了邪恶的魔鬼,他们直奔皇宫,将整个皇宫的宫女都扛回了自己的窝中,他们疯狂劫掠,将宫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共抢夺布匹二十万匹,金银五千金,钱亿万,绢数万匹,甚至连宫中的粮食也统统抢光。据史料所载,叛军洗劫皇宫以后,晋成帝只能吃宫中仅剩下的数石粮米,这也给这位年幼的皇帝好好的上了一课,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当时,金碧辉煌的建康城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一座人间炼狱。叛军的士兵们用手中的皮鞭不断抽打着宫中百官,让他们来充当叛军的劳役。抢完皇宫以后,这些叛军们还不罢休,他们光顾了建康城的每一座民户,只要有稍微值钱的东西,这些强盗便会统统抢光。
这还不算,为了防止这些老百姓们私藏金银,叛军但凡闯进一家后都会扒光男女主人的衣服,让他们蹲在门外等着。这些被扒光衣服的成年男女们一般都会用破草席遮住自己的身体,没有草席的人就坐在地上,用土把自己的下身埋住。
于是,哀嚎遍野之声震荡于京城内外,每个人都恨不得吃苏峻的肉,喝苏峻的血,但却没有一个人敢真的违抗苏峻。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2 18:49:41
151
苏峻之乱(5)
公元328年2月8日,建康已经被抢的差不多了,苏峻见已经实现了对士兵们的承诺,便宣布劫掠结束,并大赦天下,只有庾亮兄弟及其党羽不在大赦之内。
这之后,苏峻任王导为司徒(大概是想搂回点儿人心吧),以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至于苏峻自己,则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至于其他党羽也皆有封赏,没有一个人落下的。
苏峻,看似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可他是一个清醒的人,知道这只不过是表象。想要真正的成为东晋的主宰,光光攻破建康是不够的,还要真正地占据整个东晋。而想占据整个东晋,那就必须要先行占据江东之地。于是,在攻克建康以后,令叛军分兵略地,相继攻克了兴郡(江苏宜兴一带)、晋陵郡(江苏武进一带)、吴郡(江苏吴县一带)等土地,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夺得了江东大部,前景看似一片大好。
公元328年3月,后赵石勒趁着东晋内乱之际,夺宛城重镇,并出兵攻击寿春祖约,一举连下数城,使得东晋的国土日益萎缩,可现在,不管是庾冰还是苏峻,他们都没有时间搭理石勒,只能看着北部国土一点一点落入石勒手中。
同月,庾亮九死一生地逃到了寻阳,抱着温峤就是一顿痛哭。此时的庾亮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盛气凌人,他现在要兵没兵要权没权,名声更是臭得一塌糊涂,所以见到温峤以后就承诺将自己所有的权利都交给温峤,并拜其为骠骑将军兼开府仪同三司。
温峤知道,这都是庾亮的无奈之举,所以坚辞不受,反而拨给庾亮士兵,和其组成联盟共抗苏峻。
可光光有温峤的士兵就有机会将苏峻击败吗?这机会可能还是有的,但却很小很小,毕竟苏峻现在如日中天,兵力也在一点点的增加,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有两万士兵的一方霸主了。
鉴于此,温峤的堂弟温充在其即将东征之际和温峤道:“陶征西(陶侃)兵多将广,战斗力极强,如果能拉他入伙,消灭苏峻不过是旦夕之间。”
温峤认为温充的话非常有道理,便遣使往荆州,邀请陶侃和自己共赴国难。
当初庾亮为第一辅政大臣的时候,没少排挤打压陶侃,所以陶侃一直都没能当上顾命大臣,他因此怨恨庾亮,更不想为了庾亮去打仗,因此气呼呼地和使者道:“你回去告诉温大人和那个姓庾的,就说我陶侃只不过是一个外将匹夫,并不是什么顾命大臣,而现在建康这档子烂事儿都是他们这些顾命大臣惹出来的,和我没有毛的关系,所以我可不敢当。另外,苏峻之所以作乱,其原由还不是庾亮那厮胡搞乱整才惹出来的,不如将那姓庾的给杀了,不然不足以谢天下。”
使者回到寻阳以后,将陶侃如同小孩子置气的话原封不动的汇报给了温峤,温峤听后哭笑不得,他没有将陶侃的话告诉庾亮(毕竟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内部团结),而是再派使者往荆州,请求陶侃能够共赴国难,并承诺让陶侃来充当这次讨伐联盟的盟主,他和庾亮都会听从陶侃的安排。消灭苏峻以后,最大的功劳也绝对是陶侃的。
话这么一说,陶侃这心里就舒服多了,于是答应了温峤的请求,并派出大将龚登为前锋,率一部先行支援温峤,至于陶侃本人,则开始大规模集结精锐,承诺集结之后便往寻阳和温峤汇合。
温峤闻之大喜,因为只要有陶侃的帮助,他他X在江南这一片儿就可以横着走,就可以谁都不惧。于是,温峤向天下广发数千字檄文(字儿太多,略……),表示陶侃将带领自己和庾亮共赴国难。
三军畏惧苏峻,本士气低迷,可一听陶侃这东晋第一大帅要来蹚这趟浑水,一个个无不振奋,呜嗷喊叫的要弄死苏峻。可就在大军要往攻建康之际,事情却发生了异变。
那陶侃不知道抽的什么风(具体原因史料未表),竟突然将已经出发的龚登给追了回来,然后再也不提出兵之事。
温峤闻讯大急,一连遣好几拨使者往荆州劝谏陶侃,可陶侃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死活不去了,你能咋地吧。
温峤无奈,只能遣使顺着陶侃的意,让使者携带自己的信件去往荆州。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仁公且守,仆当先下。”由此可见,温峤已经对陶侃彻底死心了。
可就在使者出发两日后,平南参军毛宝恰逢公干返回,闻听此事以后立即急谏温峤道:“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之,所以师克在和而不在异,况且陶侃之名威震三吴,陶侃之兵亦为江南之最,只要陶侃肯出兵,大事必成,可陶侃一旦退出,那么三军士气必定狂跌,我们就是再努力也无法战胜苏峻了。所以,现在应该立即追返使者,再遣能说会道的使者往劝陶侃。”
这一席话如当头棒喝,当即将温峤打醒,于是他立即遣快马追回使者,然后再遣王愆期为使,带着自己的书信来到了荆州。其书信如下:
“战争即将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只能进不能退,只能增而不能减,近来,将军您要带领我们共赴国难的消息已经传至大江南北,各郡的军队闻听将军您要前来无不翘首期盼,纷纷派出援军支援。在这种情况下,您一旦将部队召回,势必会让大军溃散,我们的大业就将胎死腹中。我温峤的责任重大但却才能拙劣,实在需要仰仗将军您的威势才能击败苏峻。我现在向您承诺,只要您肯来带领我们,我温峤便愿意成为您的奴隶,哪怕您要我温峤带领士兵们来做您的炮灰也不会有半点儿废话!这样,您还不愿相信我吗?现在,苏峻已经占据建康,正在疯狂分兵略地,正在疯狂地增加自己的军事编制,一旦给他足够的时间,我们就谁都奈何不了他了。到时,苏峻在东部设置长官,建立政权,西部有李雄虎视眈眈,北部又有胡子连年寇掠,我们的忧患便会远远超过今天。可现在,我们还有机会,还有很大的机会!您带领我们前进,就会成为大晋最大的忠臣、功臣!可与齐桓公、晋文公的功绩相比,您退,则大势去矣!如今,苏峻在建康凶逆无道,造成的罪孽震动天地,整个江南的人都对他恨得咬牙切齿,所以正是进攻他的最好时机,还请将军能三思!三思!!!!”
看过信后,陶侃陷入了久久的沉默,王愆期见陶侃的意志有所动摇,便不失时机地在一旁道:“将军,苏峻就是一头豺狼,身边绝不允许有威胁他的存在。一旦他得到了大晋,试想,他会容得下您在卧榻之侧?这天下还能有您的立足之地?”
话毕,陶侃深深地点了点头,这心里,算是倾向于出兵建康了。
当夜,陶侃之妻龚氏亦用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劝调侃出兵建康,这才真的奠定了陶侃的决心。于是,在次日,陶侃亲率三军登上战船,直往寻阳与温峤会师。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3 17:42:26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3 17:42:54
152
苏峻之乱(6)(图182:建康形势图)
公元328年5月,陶侃的主力大军到达寻阳。可就在联军准备往攻建康之时,事情又发生了异变。
本月,就在陶侃刚刚到达寻阳的时候,不知是哪个起刺儿的,竟然说陶侃到达寻阳以后便会杀了庾亮。这谣言虽然没有证据,但却有根据,毕竟两人之间的恶劣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以这谣言飞速散播,闹得军心惶惶。
而陶侃呢?好像也很怀疑庾亮会对付自己,所以在到达寻阳以后并没有直接和温峤见面,而是驻军于港口,不知何意。
温峤认为,当初庾亮收拾陶侃收拾得非常不留余地,陶侃对庾亮有怀疑之心也是正常的。而想要同仇敌忾对付苏峻就必须消除这些猜疑之心。因此,温峤将庾亮拉到一边,各种分析利害,让庾亮务必主动拜见陶侃,并摆正自己的姿态。
可纵观整个东晋,哪怕是现在,他庾亮真正畏惧的也不是什么劳什子的苏峻,而一直都是陶侃啊。所以,在听了温峤的话以后,这厮脑袋瓜子摇得和拨浪鼓一般,说什么都不敢去见陶侃。
温峤哭笑不得地道:“元规不用如此惧怕,士行的为人我是了解的,这是一个心胸宽阔,不欺凌弱小,且吃软不吃硬的人。当初您对他打压防备,他痛恨你,想置您于死地,可如今您已经落魄了,再用谦卑的姿态来面对他,我可以保证,士行一定不会对您动刀。”
对于温峤,庾亮还是信任的,尤其是相面,庾亮对其更是有近乎谜一般的信任。因此,他从温峤之言去拜见了陶侃,并在到达陶侃的中军大帐以后便给陶侃跪了下去。
陶侃本来对庾亮还有很大的气,可一见这个当初权倾朝野的大臣直接对自己跪了下去,就是再大的气也消了。
只见陶侃快步跑了过去,扶起庾亮微笑道:“权倾朝野的庾元规竟然前来叩拜我陶士行?”
庾亮长叹一声,然后低着头向陶侃诉说着自己的过错,并再一次请求陶侃能够原谅自己。
庾亮风度翩翩,极其英俊,说话亦如美酒一般甘甜中听,使得陶侃不知不觉将其心怀完全放开。所以,未等庾亮道歉结束,陶侃就拉着他的手道:“你呀,当初为了对付我甚至都翻新了一遍石头要塞,如今却反过来求我,你说说你玩儿的是啥。”
庾亮一愣,再看陶侃那真挚的表情,顿时知道了,陶侃这是真的原谅了自己,于是二人相视一笑,过往恩仇皆如云烟。据说,那一天,这二人整整喝了一天一夜,好不快活。
数日后,联军休整完毕,盟主陶侃立即下令全军往建康进发。据史料载,当时联军不到十万(《资治通鉴》说四万,《晋书•温峤传》说六万,此处从《晋书》),只有大概六万左右,但皆为精锐之士,又有东晋第一名帅(当时的第一名帅,后面的变态还没出来呢)陶侃领导,所以声势极盛,远近地方官府更是出兵来助,使得联军旌旗延绵七百多里而不绝,战鼓之声更是震动天际。
公元328年5月10日,联军前锋温峤所部即将抵达姑孰。苏峻闻听以后,立即率一军堵在岸边,准备给联军一个惨痛的下马威。
温峤认为,苏峻的骑兵在东晋几乎无敌,本军在陆地上根本不是苏峻的对手,于是下令船队横江驻扎,不准上岸与苏峻交锋。于是,两军进入了短暂的对峙期。
时,后赵石勒正趁着东晋的内乱期狂攻寿春,祖约虽拼死抵挡,怎奈粮草告竭,便只能向苏峻求援,希望苏峻能运送一批粮草给他。
祖约是苏峻在北方的重要盟友。祖约在,苏峻既能用他抵御后赵的侵攻,又能用他在背后牵制联军,所以当即答应,并于次日派出粮队前往。可这消息却提前被温峤得知,于是这个智将当即分出一部士兵偷偷上岸截击,果然将苏峻的粮草付之一炬。
苏峻呢?粮草也不富余,因此没有再支援祖约,祖约只能饿着肚子来抵御后赵的猛攻。
18日,陶侃左右两军逐渐逼近姑孰,温峤见士兵集结得差不多了,便对苏峻岸上之兵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
双方在这一日交锋数次,互有胜负,可联军兵众,苏峻兵少,根本经不住这么消耗,所以一整天满面愁容。其参军贾宁看出了苏峻的忧虑,于是劝道:“敌军多,我军少,如此消耗下去,早晚会被联军给磨死。石头,为三吴之重要军事要塞,经历数代翻新维护,极度易守难攻。如今,我军虽然兵少,但却粮多,不如暂时迁都石头,在内死守。下官相信,只要时间拖长了,贼军必出破绽!那时,便是我军反攻之时!”
苏峻采纳了贾宁的建议,于当日便逼迫晋成帝和满朝文武迁都于石头。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联军盟主陶侃的耳中,他见苏峻如此行事,猖狂的哈哈大笑。陶侃认为,苏峻恶名当世,虽然占据建康,但整个东晋的官民依然当其为贼。在这情况下,四方官府一定是不服他的,可又碍于其威势而不敢造反。所以,苏峻必须通过一场漂亮的大胜,这才能够安抚各个地方政府躁动的心。可如今,苏峻竟然要主动退守石头,这不是看不清形势的愚蠢之举吗?
基于此,陶侃下令全军长驱直入。将庞大的船队直接驶入了蔡洲(江苏南京江宁区西南12里江中)。这之后,陶侃率主力大军屯军查浦(在长江南岸,秦淮入江之口),令温峤率本部兵马屯军沙门浦,并令其建白石垒以防苏峻之极重装骑兵的突击。
至此,联军已经将石头团团围住,看似完全占据了上风。而各个地方官府见联军占据上风,遂纷纷来投。先是会稽内史王舒率庾冰等一万余人北上伐峻,并在渡过钱塘江的时候收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前异姓太守顾众等。后又有郗鉴、魏该等率军来援,所以此时的石头已经被四面围住,再无归路。
可苏峻并没有害怕,因为在他眼中,整个东晋唯一能和他抗衡的将军只有陶侃一人,剩下的全他X是土鸡瓦狗。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4 15:40:06
153
苏峻之乱(7)(图182:讨伐苏峻之战经过图)
苏峻认为,本军只要能守住石头,就一定有反败为胜的可能。不过会稽方面的联军断了自己的南路,苏峻虽然瞧不起他们,但也怕这些人扰乱了自己的军心,于是遣管商、张健和弘徽率一部兵马前往阻击,势必让南路保持畅通。如果能够成功消灭南部联军的话,苏峻还让此三将率军在外围游击,不断骚扰陶侃的联军主力。
公元328年5月末,联军围城完毕,没等陶侃下令,大恨苏峻的庾亮便先一步率军攻击石头,却被苏峻打得损兵折将,狼狈逃窜。
此败使得联军士气微微受挫,庾亮惧怕,因此前往陶侃大营请罪。陶侃面带微笑的和庾亮道:“古之名将失败三次才会受到惩罚,如今你只不过失败两次,不用处罚。可现在的局势瞬息万变,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这样擅自行动了。”
从始至终,面对着跪在面前的庾亮,陶侃都能保持微笑面对。可当庾亮走后,看着他背影的陶侃却收起了微笑,转而靠着座椅疲惫地道:“士族~豪门~~~,我们大晋的士族豪门何其的多啊,不管什么重要的官位都有这些人的位置。如此,祸乱怎么能够不来?所以说丧乱之来并不只单单是苏峻的过错啊。”
公元328年6月,联军已连续进攻石头要塞多日,可苏峻守得滴水不漏,并利用石头的地形连连击退联军多次进攻,使得联军损失惨重,士气下跌。苏峻认为反扑的时机已至,遂于本月的一天命韩晃率一万多骑兵朝白石垒而去。可苏峻的真正目的真的是白石垒吗?非也。温峤的参军孔坦就看出了他的图谋,于是和温峤道:“苏峻如果想攻击白石垒,必定会等待东风起,我方水军无法支援白石垒的时候才会进攻。可今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他怎么可能会来攻击白石垒呢?难道他就不怕腹背受敌吗?”
温峤:“那你的意思是?”
孔坦:“现在的情况是,整个晋朝的地方官府都在帮助我们对抗苏峻。所以苏峻的士兵心中没有可以获胜的信念,战斗力会有所下滑。为了清除这些忧虑,苏峻就必须让那些外围的官府重新投靠他。那么怎样投靠他呢?那些地方长官都是一些墙头草,谁的拳头大他们就会服从谁。因此,苏峻铁定会用武力逼迫这些官员就范。现如今,整个西部都在我军的掌控范围,石头西面也被我们围得水泄不通。南部郭舒、庾冰等已经北上,苏峻也做出了应对,所以这一次他出兵一定是往北走京口!意图肃清建康以北的忧患!所以他这一次看似是要攻击我们白石垒,可实际上,却是要瞒天过海声东击西。”
温峤认为孔坦说得非常有道理,便赶紧派人到陶侃那将这个消息说了一下。陶侃对此也非常认同,于是遣使以八百里加急之速命郗鉴、郭默等前来支援之人赶紧返回京口镇守,并在曲阿(江苏丹阳)、大业(曲阿以北)、陵亭(失考)分别建造三座壁垒以分苏峻之兵势。
数日后,韩晃所部到达京口,却见京口防备甚是严密,且京口以南更是建造了壁垒严阵以待,所以只能暂停进攻,在京口一带和联军展开了长期的对峙。
石头方向,联军攻不破石头,苏峻又拿不下白石垒,所以也陷入了对峙之中。可就在这时,北部寿春的祖约见双方没有动作,反倒出兵南下游击联军。(注:后赵军攻寿春多日不下,所以后撤以休整部队,祖约见此,遂出兵支援苏峻,主要目的是打通南北之通道,方便苏峻和他之间的支援和联系)
祖约遣祖涣为主将,率军突然袭击了湓口(九江以西),切断了温峤和诸军的后路,然后又狂攻谯国内史桓宣于马头山,意图让联军完全丧失北部后援,不敢全力攻击石头。
陶侃对于此事高度重视,想亲自率军救援。可其麾下将领毛宝却阻止道:“联军仰仗着您的领导才能万众一心地攻击苏峻,一旦您远离石头,很有可能会被苏峻抓住机会反扑,不如让我去救援,微臣保证,必打退祖涣,解除这一次的危机。”
陶侃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便给毛宝一部分兵力,让其前往救援。可让陶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毛宝带兵打仗的本领并没有他口中说得那么牛13。那毛宝到达马头山以后直接和祖涣展开了争斗,可却不是祖涣的对手,只能在救出桓宣以后草草退兵。因此,石头方面的联军主力和北部的地方政府中断了联系,陶侃、温峤等人更不敢在这种情况下放肆地攻击石头。胜利的天平,看似又要往苏峻这边倾斜。
可就在苏峻、祖约等叛军的局势渐渐好转的时候,后赵突然再次对寿春发动了更加凶猛的攻势。祖约无奈,只能急召祖涣返回寿春守城,放弃了已经得来的战果。
公元328年7月,寿春的祖约军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士气低迷至极,可祖约依然不肯放弃,天天站在城墙上指挥士兵防守作战。他的战斗决心超强,可手下大部分将领却不愿意和他一起送死了,所以秘密联络后赵,约定本月某日为内应,为赵军打开城门。
(注:祖约手下将兵基本上全都是祖逖给他留下的班底,而这些将士们因为祖逖的关系,都挺崇拜石勒的,所以见寿春快要守不住了,便毫无负罪感地投降了后赵)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5 18:15:59
154
苏峻之乱(8)
公元328年7月,赵军在石聪的带领下再一次对寿春发动了攻击。祖约还和往常一样,领导着士兵准备抵抗赵军的攻势。可就在这时,寿春的北大门突然大开,赵军毫无阻碍地冲进了寿春城中。城中的士兵们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如今之所以还在抵抗,无外乎祖约的指挥和高大的城墙。现在敌军已经进入了寿春,他们还怎么抵抗?拿什么抵抗?基于此,这些已经做得足够多的士兵四散溃逃,再也不替祖约守城了。
祖约见败势已呈,再无反胜的机会,便只能在无奈之下率残兵往投历阳,彻底投奔了苏峻。至此,石头北部再一次和联军恢复了联络,这胜利的天平也再一次大大地倾向于联军。可任谁都想不到的是,苏峻这匹夫,竟然越挫越无敌。
这厮在祖约失败以后仗着自己的勇猛频繁率少数精锐东出西突,以自己为引,八千精锐骑兵为刀,数次在野外战于联军,竟然战无不胜,所向无敌。联军的士气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当时,联军士兵的魂已经被吓没了,甚至联军的将士在战场上见到苏峻都被吓得双腿打颤。这种恐惧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演变成崩溃。
公元328年9月的某一天,苏峻还是和往常一样,亲率数千精锐突骑在白石垒附近转悠,就是想要吸引温峤来攻击他。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白石垒来人。怎么回事儿?原来是那些将领们胆寒了。
实际上,温峤早就下令军中将士攻击苏峻,可这些将士畏惧苏峻如虎,更有些将领畏惧地和温峤道:“大人,苏峻有胆有谋,指挥作战出神入化,他的士卒骁勇,将兵合一所向无敌。这种人,只有老天才能收拾他,非人力所能败也!咱,咱还是别出兵了吧。”
这话说得,简直将苏峻形容成一名灾害级别的非人类了,温峤一听就怒了,他指着那名将领大骂道:“苏峻是一个人!不是什么神!你小子畏惧苏峻如虎,却在这乱我军心!来人呀!”
“在!”
“给我将这胆小怕事的东西拖出去斩了!”
就这样,温峤调兵遣将攻击苏峻,结果,被苏峻惨败。这之后一段时间里,不信邪的温峤又数次和苏峻展开野战。可结果呢,皆为苏峻所败,没有一次能够取得胜利。
苏峻那边越战越勇,石头守军的士气也几乎爆表。反观联军,士气则越来越低,每个人都提不起反攻苏峻的勇气。最后,温峤也怂了,再也不敢派兵出去和温峤野战,只能固守白石垒,甚至强大如陶侃都不敢轻易派兵上岸,只能暂避苏峻之锋芒,任凭着苏峻整日率军在战场中央挑衅。
不过,这些联军将士们都没有感到愤怒,反倒感觉到了安心,因为他们都知道,和苏峻在陆地上打野战,那就等于送死。更要命的是,就在军力庞大的联军被苏峻打得不敢冒头的时候,南方又传来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噩耗。
时,苏峻的将领管商等人在建康以南大破王舒、庾冰的北伐军,然后再次攻取了吴郡各地,并疯狂屠杀了吴县、海盐和嘉兴等地的百姓。所以,联军东南的援军亦告破产,王舒、庾冰等人只能藏在余杭固守而已。
此消息传到建康以后,联军的士气再次下滑,陶侃甚至有了退兵的想法。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联军最为窘迫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到了陶侃的耳中,使他彻底崩溃。什么消息呢?温峤所部的粮食吃光了。那粮食吃光了怎么办呢?就只能厚着脸皮向陶侃借了。
陶侃本来就因为现在的局面而忧虑,收到了温峤的求援信以后更是愤怒,因此致信于温峤痛声道:“你之前邀请我组成联军的时候说了什么?你说有强悍的将领,你说有充足的粮饷。可如今呢?如今你数战皆败,你的悍将在哪里?现在可倒好,连粮食都他X没有了,你之前和我说的粮食又在哪里?今儿话我给你扔这,你小子要是再没有破解石头的办法,老子我不伺候了,你自己爱怎么和苏峻耗就怎么耗吧。”
温峤本身是一个很有胸襟且性情柔和的人,曾不止一次纵容陶侃的暴脾气,可近来连番战败,他的情绪也开始出现了波动。如今,又见陶侃要撂挑子,他也怒了,因此回信反驳道:“纵观古今,凡联军胜利者,无不是齐心协力,共同进退。这,才是联军的精髓!当初,汉之光武为什么能大胜昆阳?当初,魏之曹操为什么能大胜官渡?这都是因为凭借道义的力量。苏峻虽然英勇无敌,但却是叛逆贼子,人心根本就不在他这,又何愁不灭?你我都是大晋的臣子……”
还有好几百个字儿呢,没啥太大的营养,我就略过去了,总之就是各种道德绑,以民族大义来向陶侃“撒泼”,要求陶侃为了人民为了国家留下来和他共同抗击苏峻。
可陶侃根本不听,陶侃现在要的不是大义,他要的是赢,要的是能彻底击败苏峻的胜机!可他现在看到的是什么?看到的是苏峻的英勇无敌,叛军的士气高涨。看到的是联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这他X还打个屁。
因此,陶侃没有理会温峤的书信,而是休整部队,收拾帐篷,准备随时撤离石头战线。
温峤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可陶侃又是那种倔驴,他实在没有办法留住他,所以整天急得来回踱步,完全丧失了平日里的沉着冷静。
时,温峤麾下有一名叫毛宝的谋士,他见温峤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便对温峤道:“大人,陶侃是一个重视实绩而不讲道理、大义的人,您要让他看到胜利的希望,他自然会留下来继续作战,但您要是只用大义说服,他是铁定不会留下的,您也不必白费力气了。”
温峤冷声道:“现在这种局势怎么能让他看到胜利的希望?苏峻那孙子整天在战场中央晃悠,谁又能打败他?谁又敢和他交战,哪怕打败他一次我都能让陶公留下!可谁能?你?”
毛宝笑道:“我能不能打败苏峻不好说,但却可以留住陶公,您要是信我,那就让我当使者试一试。”
温峤现在也是没办法了,秉承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思想,这才让毛宝前去拜见了陶侃。而毛宝呢?面对冷淡的陶侃也没有什么害怕的,他单刀直入,直接和陶侃道:“陶公戎马一生,军队出兵就不能回头的道理您懂吧?军队能进不能退的道理您懂吧?联军必须要有同生共死的信念才能取得胜利您也懂吧?一旦让苏峻稳固住自己的地位,整个大晋将没有一个人能阻挡住他的脚步您更懂吧?您现在是节省下军粮了,可以后被苏峻彻底消灭您又拿给谁吃呢?多余的废话我也不说了,现在,我在您面前立下军令状,您只需要给我少量的士兵,我就能保证断绝叛军在外围的军需储备,重振联军的士气。如果我能做到,您也不用走了,我要是不能做到,您就杀了我,然后再走也不会有遗憾了,您觉得呢?”
毛宝,无名小卒,在这之前根本没有什么战绩,如果不是因为温峤的关系,他连见都没有资格见陶侃一面,可就这样一个无名小卒,却敢狂称能灭了城外叛军的粮食,这完全勾起了陶侃的兴趣,遂分毛宝一些士兵,让他随意驱使。
结果呢?不知道毛宝用了什么方法(史料未载),还真就烧毁了苏峻在句容和湖孰的军备口粮,使得叛军爆表的士气大范围下降,联军反有复振。陶侃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这才重新决定留在石头的西部战场,并给温峤送去了五万石粮米。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6 11:26:32
155
苏峻之乱(终)
可好景不长,就在联军主力稍有复振之时,东北战场的叛军将领韩晃却突然对大业发动了绝猛的攻势。他趁着主帅郭默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率军突入大业,然后断去了大业的水源,以守势死死将大业的士兵围在内壁。一个人,如果没有食物的话,兴许还能撑个几天。可如果没水,大部分的人绝对撑不过三天。当时,大业的士兵渴死者甚多,有的士兵经不住这种折磨,只能以粪水解渴。主将郭默见状,知道大业无论如何都守不住了,便弃军而去,将大业白白送给了韩晃。
大业,为京口之门户,大业丢则京口危矣。京口,又是联军在晋朝东北方向的重要战略点,一旦京口有失,叛军就能游击到石头北方,既能断绝联军和北方的联系,又能从北方对联军发动攻击,使得联军疲于奔命。因此,当陶侃听说京口有难的时候,便打算放弃石头,转而率大军救援京口。可其长史殷羡却对陶侃道:“苏峻麾下猛将云集,韩晃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领兵作战的能力不比苏峻差多少。我军不善陆战,如转攻韩晃,必迁延日久。苏峻再率石头之军从背后袭击,我等大事败矣!不如集中火力于一点专攻石头,石头一旦陷落,则所有的麻烦都会迎刃而解。”
陶侃:“善!”
公元328年9月25日,陶侃亲督三军从西部狂攻石头。与此同时,温峤亦率庾亮、赵胤从北部率一万多人夹击石头,声势可谓骇人。
可再骇人的声势,在苏峻面前都是狗屁不是。苏峻认为,陶侃、温峤这两股部队,破一便可破全军,而光论战斗力温峤根本无法和陶侃相提并论。因此,苏峻决定先破温峤,继而再破陶侃。
于是,在联军开始向石头逼近的时候,苏峻将八千精锐突骑全都召集在石头的广场。并命其子苏硕和部将匡孝先率两千突骑迎击,自己则好好和剩下的士兵喝几坛子再去杀敌!
没错,苏峻就是这么狂,就是这么嚣张。可让苏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和部将太猛了,亦或者说,温峤手下的士兵太弱了。因为苏峻那边刚刚喝完酒,还没有上马,苏硕和匡孝就已经将温峤等人的部队打退了。见此,苏峻猖狂大笑,借着酒精狂吼道:“我那犬子和匡孝都能击败数倍于己的敌人,我反倒不如他们吗?哈哈哈哈哈哈!!!!”
话毕,未等众人反应过来,苏峻这疯子就骑上了自己的快马,疯狂向已经败退的敌人追去。
见状,吓懵的众人赶紧跟随苏峻的马屁股追击而去,可苏峻的战马是一匹千里宝马,岂是这些人能追上的?据史料所载,当时能勉强跟上苏峻的只有几个轻骑兵而已。
再说苏峻,这莽夫骑着快马很快便追上了逃亡的联军,然后挥起手中大矛就是一顿狂砍猛扎,所过之处残尸遍地,可谓一走一过就是杀人。当时,温峤、赵胤等人也不是没看到苏峻落单,也不是没组织过人马围杀苏峻,可苏峻英勇无敌,其绝强之武勇早就将这些士兵的胆吓破了,所以没有一个人敢回身围杀苏峻。这就让苏峻在联军之中纵横驰骋,温峤是血招没有。
终于,温峤、韩胤等狼狈地逃回了大营,可回头一看,苏峻那疯子竟然单枪匹马地杀到了大营之外,更让人崩溃的是,他还在试图往大营里面突击,好像他一个人就能灭了整个联军一样。见过欺负人的,没他X见过这么欺负人的,温峤怒了,彻底怒了,于是暴吼着命手下将兵回身杀敌,不然定斩不饶。
那些将兵也许是被一向儒雅的温峤给吓到了,也许是被苏峻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激怒了,反正别管咋的,他们这次没有违抗温峤的命令,而是抽起家伙便冲苏峻而去。
苏峻虽然喝得有些蒙,但还稍有理智,他知道凭借自己无法全灭这些士兵,便嚣张地狂笑一声,然后调转马头便要和后方的主力汇合,反正这些联军士兵也追不上他,苏峻也不用有所顾忌。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只见陪伴苏峻多年的胯下宝马突然马失前蹄,竟然跌倒在了地上,苏峻没有料到这突然的一幕,直接被甩了出去,在地上连滚带爬咕噜了好几圈。见此,温峤疯了,联军的将士们更是疯了。他们不顾一切地鞭打胯下战马,瞪着猩红的眼睛直冲苏峻而去。苏峻也吓蒙了,赶紧站起来冲着自己的战马跑了过去,可他那匹宝马今天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死活不能再站起来,惊慌的苏峻只能拽下身旁的亲兵,打算骑着他的战马逃跑。可就在这时,联军的骑兵也冲到了近前,他们见苏峻要跑,赶紧将手中的战矛冲苏峻投射了过去。
呼呼呼呼~~~~,伴随着无数的破空之声,成百上千的战矛如黑压压的乌云一般压向了苏峻。而就像温峤说得那样,苏峻再勇猛也不过是个人。他,不是神。
就这样,苏峻被成百上千的战矛扎成了肉泥,尸骨无存。三军将士见苏峻已死,呜嗷喊叫的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并狂呼“万岁”,士气几乎在瞬时之间暴到了极致。而叛军则士气低迷,狼狈地逃回了石头。至此,士气转换,联军从极其被动的局面一举转为最主动的那方,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斜到联军一方。用《中国战争史》的一句话说就是:“此诚为极重要之幸胜也!”
苏峻死后,温峤立即传檄天下,所以整个东晋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尽皆收到此消息。
石头方面,众叛军拥苏峻的弟弟苏逸为主,然后紧闭城门,再也不敢走出石头半步。
东北战线,已经快要扫平京口的韩晃第一时间放弃了京口,转回石头以协防。
东南战线,占尽绝对优势的管商突然遭受了四面围攻(三吴地方闻苏峻之死讯皆反),所以一败再败,最终只能在万般无奈之下投降了庾冰。
祖约方面,其见苏峻已死,断定再无胜利之可能,于是背弃苏逸,转投几乎统一了整个北方的石勒(后详述)。
至于其他隶属于叛军的地方,也皆在本年前后投降了联军。
于是,外围再无叛军,联军终于成功合兵一处,将石头团团围住,断绝内外。
公元329年2月,陶侃督联军从四个方向共同向石头发动了决战式猛攻,石头城中叛军的士气已经低至冰点,根本没有抵抗的意志,所以被轻松攻破,叛军上到苏逸,下到普通将领皆被斩杀,无一残留。
至此,祸乱东晋数年的苏峻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注:三吴之地还有些叛军的残余和从石头侥幸逃跑之辈,比如张健和韩晃,但最后皆被东晋朝廷军所灭,后边不再详述)
当时,建康已经被烧成了灰烬,只能用皇帝平时游玩的游园来当做宫室。百姓也已经疲惫,田地荒芜,店铺凋零,经济和农业一片惨淡。温峤认为这种情况的建康已经不适合再当国都,便上奏请迁都往豫章。而三吴的豪杰们,因为他们的家乡就在三吴之地,不想远离自己的地盘,所以不同意温峤的意见,而是建议将国都迁往更遥远的会稽。两种建议就这样相互碰撞,始终无法统一。而8岁的晋成帝在经历了诸多磨砺后虽然已经拥有了和年龄不符的心智,但始终是个孩子,手中的权利还都把持在一众大臣之中,所以他只能当一个旁观者,不能发表意见。
然,就在两派为迁都这码子事儿争论不休的时候,王导却突然插话道:“古代的贤君是不会因为城池的贫、富而迁都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务本节用,励精图治,哪怕再破败的城池也会成为一方乐土。现在,羯族贼寇(后赵石勒)几乎统一了整个北方,时刻都在等待着消灭我们的时机,我们一旦迁都,那就是向敌人示弱,并丢失了长江防务的第一指挥权。如此,全军畏惧,一旦羯贼来犯,我等必为其所灭。不如继续留在建康,以此窥伺天下。况且,‘建康是帝王的府邸’,这是刘备和孙权都说过的话,我们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话毕,众人频频点头,皆认同了王导的建议。因此,东晋皇朝并未迁都,而是继续留都城在建康。
本年3月,晋成帝开始评议铲除苏峻的一众功臣,其具体名单如下:任陶侃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加授交州、广州、宁州诸军事(基本上把东晋一大半的兵力全都交到陶侃的手中了)。
任郗鉴为侍中、司空、南昌县公。
任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授散骑常侍、始安郡公。
等等等等等……
总之吧,封赏的人有很多,但凡参加这次讨伐苏峻的都有赏赐,这里只列出几个重要的,其他就不列了,没啥影响。
行了,东晋就说到这吧,为了说完苏峻之乱我都往后越了好几年了,现在赶紧回头去看看中原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7 17:20:46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7 17:21:04
156
第三部 群雄割据,五胡乱华(中)
第一章 羯霸中原
1.1北部风云(上)(图177:石勒平定洛阳长安及淮汉地区作战经过图)
公元327年5月,自后赵攻陷洛阳以后,前赵和后赵之间的战争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可后赵的国力强过前赵,所以两赵相争,前赵总是败多胜少。时至今日,后赵更是将大军都驻扎到了河南,与前赵一绝死战的态势已然明显。
前凉之主张骏认为前赵无论早晚,必为后赵所灭,所以背叛了刘曜,自废前赵官爵,称晋之大将军、凉州牧,然后在本月派武威太守窦涛、金城太守张阆、武兴太守辛岩、扬烈将军宋辑等将率数万人会同韩璞共同攻略前赵之秦州诸郡。
时,南阳王刘胤正督军在秦州,见凉州兵马来势汹汹,认为守之必失,哪怕侥幸击败了敌人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地方战争,必会对本州的人口、经济、农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改为主动出击,将大军屯于狄道,然后主动攻击枹罕护军辛晏。
狄道,为西北战略要地,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将军必攻之地,一旦狄道有失,张骏在黄河以南的地区就没有了保证,所以哪怕知道这都是刘胤的围魏救赵之计,他也得硬着头皮往里跳,遂命已经出击的韩璞、辛岩等改道救援辛晏。
凉军越过沃干岭以后,已经能遥遥望见前赵的军队。辛岩提议第一时间对前赵军发动进攻,破掉刘胤以后立即占据全无防备的秦州。韩璞却道:“不可不可,我夜观天象,发现近日的太阳和星辰之间多次发生诡异的变化,此乃大凶之兆,绝对不能轻举妄动。况且刘曜和石勒正在中原相互攻击,总体来说刘曜是处于劣势的。因此,刘曜绝对不会来支援刘胤,同时也没有可能派兵防守秦州。更重要的是,刘胤兵少粮更少,必不能长久和我们在此相持,早晚必退!而等其一退,秦州便唾手可得。”
话毕,辛岩频频点头,很明显是认同了他的言论。于是,双方便陷入了大对峙的状态。而这一转眼,70多天就过去了。
公元327年10月,凉军军粮即将用尽,韩璞遂命辛岩从金城往本军督运军粮。此消息被刘胤的间谍所得知,遂往报刘胤。刘胤听此消息以后大喜过望,当即在中军大帐猖狂大笑。其手下不解,刘胤就和他们解释道:“韩璞、辛岩的兵力超过我方十倍,但却不精,可他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却能够相互依存,互助互利,想击败他们可谓天方夜谭。可两军分开以后,士兵势必胆怯,战斗力大减。我们只需要提前埋伏起来,待辛岩运粮部队路过以后便能将其全歼。而辛岩之军一灭,韩璞的军队必定胆寒,到时候,只需要轻轻一个突袭,敌军便可尽皆消灭!这是上天赐给我的机会,我怎能不高兴?哈哈哈哈哈……”
就这样,刘胤亲率三千精锐突骑提前埋伏在了沃干岭,辛岩不知有伏,警戒稀松,所以被刘胤成功袭击,不仅成堆成堆的粮食被烧成灰烬,将士更是被一举突得狼狈而逃。
这之后,刘胤并不赶尽杀绝,而是率领着部队慢慢腾腾地跟在逃兵身后。可在到达韩璞大营之时,刘胤突然发力,对大营的凉军展开了凶猛的攻击(时,守营之赵军亦冲出大营,配合刘胤攻击凉军)。
见粮食已经被烧得精光,见辛岩已经被打得大败,虽然兵力依然数倍于赵军,但这些没怎么经历过生死搏杀的新兵蛋子却完全慌了,于是跟着那些败逃的乱军一起溃散、奔逃。凉军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败在了乱军之中,韩璞是拼死都制止不住。
“兵溃于众”。此实为至理名言,古人诚不欺我!
凉军败了,彻底地败了,可刘胤依然不肯罢休。他兵不卸甲,马不停蹄,追着败逃的凉军越过了黄河,然后趁着兵威正盛,敌军守备正弱之时,连续攻取了令居、振武,并斩两万余首级。河西为此惊恐,前凉为此震动!辛晏、张阆等辈更是率士众数万人投降了前赵,使得前赵全得黄河以南之地域,因此力量大增。张骏,真偷鸡不成蚀把米。
公元327年12月,后赵石勒趁拓跋鲜卑各自为政时命石虎率四万大军攻击了代王拓跋纥那。双方在句注山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战争(过程未表),最终,拓跋纥那大败,只能迁徙至大宁以避兵祸。
公元328年夏,石勒趁着东晋还在内乱的时候遣石堪狂攻宛城。当时,东晋无力照顾中原,只能让宛城自生自灭,宛城太守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只能投降后赵。
是年7月,攻下宛城的石堪又和石聪合兵一处,对寿春展开了最后一次狂攻。祖约不是对手,只能败走历阳彻底投奔苏峻。于是,石勒占据了两大超级重镇,具备了攻击关中的主动路线。
公元328年8月,石勒命中山公石虎率精锐四万从轵关西进,攻击前赵河东地区。
时,五十多个县邑皆有响应,统统协助石虎共同攻击前赵。因此,石虎全无阻碍继续向西深入,继而对蒲坂展开攻略。
前赵刘曜见此,乃命河间王刘述调遣氐族、羌族士兵屯驻在秦州防备后方的张骏和杨难敌,自己则亲率全国精选出来的士兵救援蒲坂。
数日以后,马蹄声轰隆作响,黑压压的士兵从西部杀向东部,部队百里而不绝,几乎每个人眼中都遍布杀气。石虎远远见杀气几乎已经凝成实质的前赵军,吓得掉头便走。因为他知道,这次的事儿,要大!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08 17:28:30
157
北部风云(中)
公元328年8月,盛怒的刘曜亲率大军追上了石虎所部,二话不说便对其展开了凶猛的进攻。石虎见逃脱不掉,只能掉头和其战在了一起(具体过程史无所载)。最终,石虎被刘曜大败,麾下心腹石瞻被杀,其心腹兵众尸体遍布两百余里。
石虎虽然九死一生逃到了朝歌,但手下几乎已无可用之兵。至于刘曜,则通过这次的胜利抢夺了上亿军资,然后继续率军从大阳渡过黄河,对洛阳展开了合围。
洛阳,千古名都,从商时便是天下陪都,历经数千年坚挺不倒,更是东汉、曹魏、西晋之国都,虽曾经受董卓等暴虐之人多方摧残,但城墙依旧坚固,整体防御力更是其他大型都市不能轻易相比的(长安除外)。因此,想要强攻下洛阳,不崩下一口大牙根本不现实。
刘曜深知此理,同时更知道之后还要面对石勒的主力大军,所以没有强攻洛阳,而是掘开了千金堨的储水库,用这无尽的大水淹没了洛阳这个千古名都。
这之后,刘曜一边等着洛阳陷落,一边调兵遣将同时攻击汲郡、河内等地。后赵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畏惧刘曜之兵威,皆向其投降,洛阳也岌岌可危,时刻都有被攻占的风险。
这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襄国,襄国为之大震,更有大臣劝石勒先不要管洛阳的危机,应该将刘曜的锐气磨没以后再行进攻。可石勒不听,反要亲自率大军前往救援。其谋主程遐极力劝说道:“刘曜孤军深入千里之外,战线拉得太长。现在看来虽然风光无限,但势必不能持久,不如静观其变,等刘曜锐气尽失之时再往攻之。况且,陛下乃是一国之主,不应亲自动身,不然有什么意外,国家乱矣。”
本以为石勒哪怕不用他的策略也会折中一下,岂料石勒突然将手按在宝剑上,然后对程遐毫不客气地吼道:“自你继右侯之后,整天瞎咧咧,崩不出半个好屁,要是右侯还在我身边,岂用我如此劳心劳力!你与右侯差远了,给我滚出去!我现在不想见到你!”
程遐无奈,只能流泪而去。也不怪他一个大老爷们流泪,自为石勒谋主以来,石勒一天到晚左一句右侯右一句右侯,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中,可纵观这天下,哪他X有那么多右侯。
程遐委屈,真的委屈。
程遐走后,石勒又招来徐光等人道:“刘曜凭一仗之威占据洛阳,进而围攻金墉。庸人都以为他锐不可当,不能现在和他决战,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刘曜那厮率十万精锐攻一城百日却不能下,士兵早已经疲惫不堪。我用精锐的士兵攻击他,一战就能擒获这厮。反之,如果任由他攻击金墉而不管,刘曜势必会全吞司州,进而攻击冀州。那时,刘曜真正的锐气已成,还有谁能抵挡得了他?冀州是我们的大本营,一旦大本营受到攻击,整个黄河以北就会陷入动荡的局面,要知道,北面的那些家伙还在盯着我们呢。到时,四面被强敌攻击,我们才是真的完了。我想亲自带兵和刘曜决战,可程遐不希望我去,你们认为呢?我该不该亲率大军征伐?”
徐光回答道:“刘曜借着击败石虎的势头猛攻洛阳,锐气可谓冲天,可直到现在都无法彻底攻下,从此就能看出,他的能力也就那么点,大王您威风胆略天下无双,一旦出兵讨伐,刘曜必望风而逃。因此,平定天下就在这一战了,此绝好时机万万不能错过!”
石勒:“善!”
公元328年11月,石勒命石堪、石聪及豫州刺史桃豹各自统帅现在能够调遣的所有士兵至荥阳汇合,然后往成皋集结。又命石虎率领后备军自朝歌占据石门(河南广武东北入河之口),然后往成皋集结。至于石勒自己,则亲率步骑精锐四万余人赶赴成皋方向。
数日后,石勒从大堨渡过黄河,距离洛阳已经越来越近了。而随着距离的临近,各个将领都有些紧张,毕竟将要面对的是天下有名的刘曜。
当时,也有些紧张的徐光曾询问石勒:“陛下觉得刘曜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们?”
石勒凝重地回答道:“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占据成皋关以阻击我等,如果刘曜采用这个策略,我们就麻烦了。第二种,在洛水设阻,坐守洛阳。此为下策,一旦刘曜选择了这种办法,那他就必死无疑!”
徐光不太懂为什么选择第二种就会死,所以不懂就问。可石勒呢?只是笑而不语。
公元328年12月1日,后赵各军顺利集结在成皋,共有步兵六万,骑兵两万七千。当时,刘曜并没有将重兵囤积在成皋关,还在围攻金墉,甚至都没有派一兵一卒在成皋一带警戒。所以当石勒看到成皋关空无一人以后,哈哈大笑道:“这是老天在眷顾我啊!”
那么刘曜为什么对于警戒如此疏漏呢?
众所周知,刘曜的领兵才能非常不错,用兵打仗一辈子少有败绩,而仅有的那几次败仗无一不是轻视对手疏于防范所致。因此,这就是刘曜的老毛病,不过经历了那几次失败以后学聪明了而已。可有一句话叫什么?“狗改不了吃屎”。
如今,因近些年的不断胜利,使得刘曜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重复昨天的故事。刘曜认为,自己击败石虎并没有多长时间,整个司州也快收入自己麾下,兵威甚盛,石勒不会轻易对自己动兵,起码要过好长时间才会对自己动手,所以防守疏漏,不抚士卒,成天在军营中和佞臣饮酒嬉戏。一旁官员但凡有敢劝谏的,他都会抽出宝剑直接砍下劝谏人的脑袋的。逐渐地,再也没有一人敢劝刘曜,十余万兵众更是对刘曜开始生出了不满的情绪。不过对于这所有的一切,刘曜根本不知道。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10 17:26:40
158
北部风云(下)
再说石勒。
其见刘曜之防守如此疏漏,遂命大军统统脱下重甲,以人衔枚马裹蹄之法悄悄从小道往洛阳行军,直到后赵大军穿越巩县(位置在今洛阳和郑州之间,已经非常接近洛阳了),到达洛水之时,前赵巡逻兵才发现后赵小股部队,双方遂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交战之初,前赵的巡逻部队是占据上风的,可不久,随着大军轰隆隆的到来,这小股巡逻部队赶紧押着一个羯兵俘虏撤退了,并第一时间将他带到了刘曜的面前。
刘曜听说后赵大军已经到达了洛水,吓得砰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并指着那名羯族士兵喝问道:“你说,这次是石勒亲自领的兵吗?他一共带了多少人来?”
羯兵:“这一次是陛下亲自率军前来,至于多少士兵,不是我一个小兵能够知道的,但部队延绵百里而不绝,军势极盛。”
此话一说,刘曜顿时色变,立即撤了对金墉的包围,急忙让全军在洛水以西布阵防勒。
时,石勒已至洛水,见刘曜仓促布阵,哈哈大笑着道:“诸位可以庆贺我石勒了!杀!”
话毕,三部大军同时发动了攻击。
石勒的战术简单粗暴,就是两部突击,一部侧击战略。其命石虎率本部兵马攻曜之中军,石堪率本部兵马攻曜之前锋。至于石勒自己,则亲率主力部队绕过了前赵军团,直攻后方之洛阳。
时,前赵主力皆在洛水以西,洛阳继续围困金墉的只有数千人而已,所以石勒毫不费力便将洛阳占据,布置留守之兵后便率军攻刘曜之侧翼。
而这时候,刘曜正与石虎、石堪激战。后赵军虽然少于前赵军团,但因为刘曜是仓促布阵,被后赵军抢夺了先机,所以始终奈何不得石虎、石堪。然,就在双方即将陷入持久战之时,石勒突然率四万精锐从侧翼杀入前赵中军。前赵军侧翼大乱,顿时有溃散之风险。刘曜见事情不妙,遂命大军急往平原方向撤退,意图用本军骑兵在平原突击后赵之军。可不管石堪、石虎还是石勒,都是打了一辈子仗的卓越将军,怎么可能让你轻松后撤?因此,在刘曜下令的第一时间,后赵全军便对前赵军进行了更加猛烈的进攻。
前赵的那些士兵们战战不过,退退不得,又是多种族联合部队,外加早已对刘曜心生不满,所以当即溃逃,没人再去管刘曜。刘曜见状,只能狼狈撤退,可他当天喝多了(刘曜有战前饮酒的习惯,越是大型的战役喝的越多,这一次对后赵的战役更是喝了十多斤之多),无法熟练地驾驭战马,战马一尥蹶子,这货便从战马上飞了出去,被后赵军轻轻松松地擒获。
刘曜被擒,致使全军指挥系统失灵,所以整个前赵军团全都开始逃亡,哪怕是刘曜的心腹卫队也不再去管刘曜的死活。
本次战役,从开始交战到追击结束,后赵军团共斩前赵五万首级,剩下的五万多人也皆逃回自己的家乡,不敢再往长安帮助前赵。因此,现在的前赵除了西部边防以外,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
时间:公元328年11月10日。
地点:后赵中军大营。
石勒正嚣张地坐在正中,而阶下囚刘曜,只能被五花大绑地跪在石勒面前。开始的时候,石勒也不说话,就是玩味地看着面前的刘曜。而刘曜呢,面部表情在不断地变换,最终才好似下定决心一般赔笑道:“石王,您还记得我们当初在重门时的感情吗?”
刘曜这什么意思?很明显是在向石勒请求饶命了。可石勒听后却哈哈大笑道:“这都是天命,还有什么可说的,既然你这么识相,那朕饶你一命也无妨。”
就这样,石勒班师回襄国,并给刘曜配置府邸、酒食、奴隶、姬妾,让他生活美满富足,不过就是在其府邸内外安插了卫兵,时刻监视刘曜的行动罢了。
可刘曜富足一生,嚣张一生,自由一生。这种生活怎么能让他满足?最开始的时候,他大概可以为了活命而低头。可当自己真的失去了自由以后,刘曜就觉得有点儿生不如死了。而也就是从此刻开始,这个前赵的前国主,生出了死念。
公元328年12月(还有一种说法是329年,我觉得这个可能更大一些),石勒亲抵刘曜府邸,并让刘曜写信给前赵的太子刘熙,让他早早向后赵投降。可刘曜呢?只给刘熙写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
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你要维护国家的社稷,不要因为我而改变心意。”再翻译的简单粗暴点儿就是“我的死活不要紧,你一定要把国家给老子守好了,不能便宜别人。”
所以当石勒看到这封信以后,当即大怒,继而将刘曜斩杀。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11 19:44:11
159
1.2第一个北方霸主
公元329年正月,前赵太子刘熙听闻刘曜被后赵生擒,主力部队几乎被全歼,大为惊恐,乃与南阳王刘胤商议,准备向西迁都秦州以避兵祸。
尚书胡勋极力劝谏:“殿下不可,如今我国虽然丧失了君王,但国土仍然完整,将士仍未叛离,雄关险要还在。只要我们将还能调动的所有兵力放置在这些险要的关卡,石勒就是想要灭掉我们也会崩掉一嘴大牙。而北方一众鲜卑大族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石勒做大的,所以我们只要撑过这一段时间,便可转危为安!可一旦撤往秦州,关中必乱。到时,整个关中瞬时之间便会离散,我们的那些盟友也会背我们而去,我们才是真的完了。还请……”
“放屁!”
未等胡勋说完,刘胤便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一个无用的书生也懂得国家大事?我与陛下的决定也是你个猪狗能决定的?来人呀!将这百无一用的书生给我拉出去砍了!”
就这样,胡勋死了,再也没有人敢劝谏刘熙,前赵遂迁都至上邽。
当时,关中虽已无精锐,但还有数十万后备军占据着险要雄关,如在野战斗,这些“业余”的肯定不是石勒的对手,但光光用这些人来防守的话,就像胡勋说的,石勒铁定会崩掉一嘴大牙。可愚蠢的刘熙竟然迁都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关中之地。那既然连你一国之君都已经放弃了关中之地,我们这群人还替你守什么呢?
同月,关中各地皆降后赵,前赵将军蒋英、辛恕更是带领数十万后备军占领了长安,然后便遣使往后赵石勒处,让他赶紧派人来接收自己的士兵和长安。
石勒闻讯大喜,立即遣石生率洛阳兵众急往长安接收地盘。
就这样,后赵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白白得到了几乎整个关中。而直到这时,身在上邽的刘熙、刘胤才知道后悔,才知道关中的重要性,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书生都百无一用。可这一切,都完了。
公元329年8月,前赵南阳王刘胤率数万兵众由上邽奔赴长安,意图夺回他们曾经不屑一顾的关中。石生虽然不怕前赵的这些士兵,但为了万无一失,还是致信于襄国,希望石勒能派援军前来援助。石勒对此高度重视,遂遣石虎率两万精骑星夜前往援助。
9月,石虎急行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到达了义渠,遂对前赵军团展开了疯狂的攻击。石生见两军已经展开了攻击,也从长安率兵支援,遂对前赵军进行两面夹击。刘胤不是后赵军的对手,只能仓皇逃往上邽方向。
石虎见兵众士气如虹,马不停蹄率石生等军死命追击刘胤。据史料所载,刘胤带来的这些士兵十之八九都死在了逃亡的路上,尸体枕藉千里而不绝。甚至连刘胤都是九死一生才逃到了上邽。
这下好了,现在的后赵甚至连后备军都没有了。
石虎见此,直接对已经成为空壳的上邽展开了猛攻。上邽不敌,轻松告破,石虎因此擒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及前赵将军、郡王、公卿、校尉三千余人,并且尽数被石虎所杀。(注:石虎并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他也不敢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所以这个命令一定是石勒下的)
这之后,石勒命令石虎等人将秦州、雍州的豪族全部迁徙至襄国,又在洛阳残杀五千多屠各部众。一时间,整个河南、关中血流成河,官民晃晃不可终日。不过这还没有完,远远没有。
石勒认为,之前两羌、诸氐皆臣服于前赵,如今前赵虽然灭亡了,可他们一定还对自己有些不服,而消灭这些异族最好的办法便是手中的钢刀。
因此,石勒命石虎率关中主力军横扫两羌、诸氐各部,俘虏数万人口,抢夺的牛、羊、战马不计其数。
至是,西北氐首苻洪、两羌首领姚弋仲皆降石虎,宣誓从此成为后赵的附属,永不背叛。
那么这就完了吗?没有,远远没有。
石勒认为,汉人自恃血统高贵,目中无人(司州、冀州尤甚)。边境的地方官员经常因为这个原因而欺压异族,所以战乱不断,永不消停,现在虽然暂时臣服于自己,可这种高傲已经根深蒂固,保不齐哪一天还会反叛。而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武力,而是将他们的血统变杂。这样,大家以后就都是一家人了。因此,石勒迁两羌、诸氐十五万村落居民往司州、冀州和汉人杂居。而这些人的后代呢?一代又一代地繁衍、迁徙……
再说石勒。
此时的后赵已经彻底消灭了前赵这个心腹大患,几乎统一了整个北方。那么现在后赵究竟强大到了什么地步呢?
看好了。
他现在已经拥有秦、雍、并、司、豫、兖、徐、青、冀、幽十州之地(几乎是整个北方),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当时整个天下最强大的政权,没有之一。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12 17:44:20
160
1.3塞外乱局
公元329年8月,16年之前赵灭亡,周边的那些少数民族基本上全都投降了后赵,可也有一些民族不屑于投降石勒,因为他们觉得石勒不配。就比如乞伏鲜卑。
乞伏鲜卑,是诸多鲜卑种部的一支,也是比较弱小的一支。当时,强大的鲜卑种部基本上都在华夏东北和正北活动,西北的鲜卑种部很少。因此,弱小的乞伏鲜卑便在苑川(甘肃境内)扎了根。
之前我也说过,华夏四大异族派系中,西戎和北狄最为强悍,而在西戎、北狄中,匈奴和鲜卑又最为强悍,那乞伏鲜卑虽然在鲜卑族群中是弱小的一支,可放在两羌和诸氐中却是超级强大的一支。因此,自迁徙至苑川之后,乞伏鲜卑不断地吞并小的部落,逐渐成为了西北一支强大的种部。
直到后赵灭亡了前赵以后,石虎开始在西北疯狂扫荡,大多数的种部都投降了后赵,只有乞伏鲜卑不屑于投降后赵,但又打不过石勒,因此迁徙至更远的麦田以求发展。
再看拓跋鲜卑,话说那拓跋纥那自继承了代王的位置以后便没有多少人服从他,更有不少种部在其即位后宣布独立,并以悍兵相压。
南方的后赵也不消停,石勒强大以后有事儿没事儿便要找他的麻烦,所以可怜的拓跋纥那只能迁都以避祸,成了鲜卑历史中最为憋屈的首领。
直到公元328年12月,悲催又无能的拓跋纥那又发现了拓跋郁律还有孽种留于人世之间。他发现了谁呢?并不是之前所说的拓跋什翼健,而是拓跋郁律的另一个儿子——拓跋翳槐。
拓跋纥那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现在整个鲜卑诸部都不服他,更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这些人早晚都会另外拥立新主。而这个新主是谁呢?当然就是拓跋郁律的子嗣。因此,拓跋翳槐就成了拓跋纥那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时,拓跋翳槐正在舅舅的贺兰部中生活,而贺兰部又不是特别强大的种部,所以拓跋纥那便要求贺兰鲜卑将拓跋翳槐给交出来。可贺兰鲜卑的首领贺兰蔼头根本不鸟拓跋纥那,硬是把他的使者给生生打了出去。拓跋纥那怒了,便要率军攻击贺兰鲜卑。可拓跋纥那在拓跋鲜卑一点威望都没有,光他一部攻击贺兰鲜卑还没有这个信心,便以重金邀请宇文鲜卑和自己组成联军共同攻击贺兰鲜卑。
可这样就能拿下贺兰鲜卑吗?我只能说,废物,永远都是废物。
公元329年12月,拓跋纥那的联军整整攻击贺兰鲜卑长达一年多,可依然没有尺寸之功。这期间,拓跋翳槐表现出色,带领精锐的骑兵部队数次袭击拓跋纥那成功,给联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游牧民族,最崇拜的便是拥有无尽武力的勇士,再加上拓跋翳槐还是伟大的君主拓跋郁律的儿子,所以很多种部便联合起来拥护拓跋翳槐为王,并派出部队要从后方彻底消灭拓跋纥那。
拓跋纥那见势不妙,连自己的部众都不要了,慌忙逃到了宇文鲜卑,从此过着如同丧家之犬的生活。拓跋翳槐呢?则顺利的继承了代王的宝座。可刚刚即位的他深知现在拓跋鲜卑的处境,虽然他能控制的部落在鲜卑诸部中还能算是强大的种部,但已经无法和慕容鲜卑相提并论。而想要真正将拓跋鲜卑重新整合,就必须要有一个没有外敌的安全时期。
当时,后赵石勒几乎统一北方,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存在,只要有他罩着,自己的图谋就能实现。因此,拓跋翳槐遣使往襄国宣誓效忠,并将自己的弟弟拓跋什翼健当成人质押在了后赵。
这时候的石勒也急需巩固地盘,发展农业、经济,然后灭掉东晋,进而一统华夏,所以答应了拓跋翳槐的请求,并将拓跋什翼健留在了襄国。
拓跋翳槐,得以迈出大业的第一步,可他能像他的父亲一样迅速地整合整个拓跋鲜卑吗?我们到时候再说。再看吐谷浑方面。
之前我曾讲过,慕容吐谷浑自从和慕容廆分家以后便西迁发展,逐渐成了西北一支超级强大的种部。可直到公元320年左右的时候,吐谷浑突然病故,其长子吐延便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带着族群继续发展。
吐延勇猛无比也善于治理族群,可他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多疑,非常的多疑!其任河南王期间,族群虽然越发强大,可吐延也因为多疑这一点逐渐和手下产生了矛盾。终于,这个矛盾在公元329年爆发了。
这一年,吐延的部众发生了叛变,一大群已经投降了吐延的羌族首领冲进了吐延的帐篷,将马刀刺进了吐延的胸膛。
吐延身体强壮,生命力超强,没有第一时间断气,而是死死将马刀按在自己的胸口不拔出来,然后召来心腹纥扢埿,让他拼死辅助自己的弟弟叶延继承河南王的位置。纥扢埿含泪发誓,吐延这才拔出胸中马刀,归于西天。
吐延死后,叶延在纥扢埿的帮助下顺利继承了哥哥的位置。
叶延孝顺好学并遵守礼仪,他认为父亲吐谷浑为部落的开国领袖,子孙用他的姓氏来称国是正常合理的,于是在本年改国家的名字为吐谷浑。
从此,吐谷浑这个国家便屹立于华夏西北之上。
好了,塞外的这些游牧民族就先说到这吧,我们再看东晋。
为什么?
因为这个国家又内乱了。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13 22:57:41
161
1.4郭默之乱(上)
话说联军破掉苏峻以后,晋成帝便重赏了相关功臣,并留他们在建康任职。可现在,世道变了,人心,也就变了。
多年以前,大家都以在京中当官为荣,因为他们能够始终屹立在权利的最巅峰。可自八王之乱和王、苏二乱以后,众人了解到,在现在这个时代,只有手中有兵才是王道。所以谁都不希望留在京中。
太尉陶侃以江陵偏远重要为由,在京中待了没几天便带兵回去了。朝中众臣见此,便想留温峤辅助国政。可温峤却以先帝任命王导为辅政大臣为由,拒绝留在京中,继而返回武昌。庾亮虽然演技高超,可最后的结果依然是远镇外藩,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地方军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灭掉苏峻以后,晋成帝依然想要任命庾亮为重臣,始终陪在自己身边,可庾亮却叩头请罪,说自己对不起东晋的列祖列宗,请求远镇他方。晋成帝不允许,乃温和劝道:“这是国家的灾难,并不是舅舅的责任,哪怕舅舅您不动手,他苏峻就不会反叛了吗?”
从此可以看出,晋成帝是真的想留庾亮在建康为心腹,可庾亮主意已定,他现在是宁可隐居也绝对不会再留在建康了。于是,上言晋成帝道:“祖约、苏峻行凶逆之事。这一切的源头都是我,即便将我的肉一寸一寸挖出来也不足以向列祖列宗谢罪,也不足以平天下人之怨。我又有什么脸面立于朝堂之上呢?所以,还请陛下成全鄙人,不要让鄙人继续留在京城了。”
庾亮是真不想留,晋成帝也是真不想让他走,所以哪怕庾亮已经将话说到了这种地步,晋成帝依然没有答应庾亮的请求。无奈之下,庾亮只能使出了他的杀招,慢慢地“逃”出建康,隐居于晋成帝“能够找到”的山水之间。
结果,庾亮谋划得逞,在“逃亡”的路上被晋成帝成功追了回来。这回,晋成帝不敢再逼庾亮了(毕竟是自己的舅父,可用心腹),只能让他出任地方,任豫、扬二州大督,并封豫州刺史,兼领宣称内史,镇守芜湖,使其一下子成为除陶侃外东晋力量最强大的地方刺史。
而这一次,庾亮干脆地接受了任命,没再说那些有的没的。所以说,现在的东晋,看似是由皇帝在做主,可实际上,那些地方的大员们只需要一句话便可能左右皇帝的意志,这真是一个朝代的悲哀,可东晋的皇帝们又不得不这么做。
公元329年4月,东晋一代能臣温峤带着他光辉的功绩去世。温峤这一生基本都在为了大晋奔波,他得到了百姓的爱戴,更得到了东晋皇帝的尊重,所以当温峤死去的消息传到建康时,晋成帝想都没想便要为温峤建造大型墓地,可陶侃却上言道:“温峤以忠诚著称于世,一生未收受一铢钱的贿赂,为的就是让国家富裕安康。所以老百姓过得好,才是温峤一生最大的愿望。陛下如今要为了温峤而劳民伤财,您认为温峤在天之灵会高兴吗?”
晋成帝听从了陶侃的意见,这才取消了为温峤建造巨坟的计划。
温峤死后,司徒王导建议年幼的晋成帝立刘胤为江州刺史,代替温峤原本的职责。(注:刘胤,字成胤,非前赵之刘胤,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胤长得非常俊美,性情豁达,乐于结交豪杰,所以人缘极好,得士族尊重,可却贪婪好色,据说家中的不义之财有百万之多)晋成帝不知刘胤为何人,但却信任王导,遂行拜立。可这消息传到东晋各处以后却吓坏了陶侃、郗鉴等地方大员,他们纷纷上奏,认为现在是大难之后,国家纲纪松弛不振,从江陵到建康的三千多里间便有流民数万有余,且大多散布于江州。江州又是国家的南部屏障,非文武双全的强悍之人不能担任。刘胤呢?性格奢侈淫荡,对待政事懒散,只不过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交际草”罢了。如果让这种人管理江州,江州必乱!
这话说得诚恳,可晋成帝根本不听,坚决让刘胤走马上任了。
果然,刘胤上任江州刺史以后,从不管理政事,只是利用手中的权利不断从事商业贩运,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江州越发混乱,刘胤手下的那些将领们也嫉妒刘胤嫉妒得眼睛发红。
公元329年12月,晋成帝下诏征身在江州的后将军郭默(路人)为右军将军,让他立即回到建康任职。
郭默想要继续当手握兵权的戎边将领,不想做什么劳什子的京城禁卫官员,所以请求刘胤能动动关系,将他留在江州。
可一向是老好人的刘胤这一次不知是怎么了,也许是郭默并没有给他什么好处吧,这货竟然非常冷酷地对郭默道:“这是朝廷的任命,不是我一个地方刺史能够干涉的,你还遵从了吧。”
就这样,刘胤对郭默下达了逐客令,郭默第一次对刘胤心生不满,亦或者说动了杀心。
数日后,郭默即将启程往建康,可又不甘心,于是再次前往刘胤府中,希望刘胤能“资助一二”,以后在京城也方便双方联系。
这就是公然的索贿了。唐朝老将军郭子仪言:“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这是至理名言。他郭默当初在大业的时候就能够弃满城军、民于不顾,现在为地方官员,更是不想遵从朝廷的指令,还公然索贿,所以百分之百是个小人。可刘胤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没有“资助”郭默,不过在郭默临行前给了一头乳猪和一壶酒罢了。这就有点儿太羞辱人了。郭默因此大怒,当着刘胤使者的面儿将乳猪和酒扔到了湖中,并痛骂刘胤不得好死,二人从此刻彻底地撕破了脸皮。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14 15:23:10
162
郭默之乱(下)
公元329年某月8日,恰逢朝廷便衣巡查使到江州查看刺史政绩,见刘胤如此为自己敛财,遂上奏朝廷言:“朝廷如今国库空虚,百官都没有俸禄,只能借助江州漕运维持财政。可刘胤却利用江漕谋取私利,根本不将政事放在心上,臣请免除刘胤的官职。”
朝廷因此对刘胤有了看法,更多派官员到江州调查刘胤。
这事儿在当时闹得很大,还没有出发的郭默也从此有了其他的心思。
又是一段时间以后,江州有一叫盖肫的官员以武力强抢了自己爱慕多年的姑娘,刘胤很恶心这种玩意,便让一个叫张满的地方官员勒令盖肫赶紧将这个姑娘送回去。可盖肫实在是太爱这个女人了,说什么都不将她送回去。盖肫认为,想要让自己心爱的姑娘永远在自己身边,那么刘胤就必须要死,因为他一死,江州必乱,江州一乱,就再也没人可以阻止他和那个女人的爱情了。
那么如何才能让刘胤死呢?简单,很简单……
同月,盖肫悄悄找到了郭默,并对其道:“大人,刘胤不服从朝廷的调查,已有所图谋。据我所知,他正和张满等人日夜谋划,准备造反独立,不过在江州唯一有能力和他抗衡的只有大人您一人,所以刘胤还没有行动,准备几日后先将您斩杀,再造反独立。咱们不如先下手为强,以免祸及满门。”
郭默和刘胤早已经撕破了脸面,朝廷调查刘胤甚紧又是事实,整个江州能威胁刘胤的也确实只有郭默一人,所以这个叫盖肫的说得有鼻子有眼。因此,郭默信了,连调查都不调查便在当天带领自己的亲信突袭了州府。
刘胤手下的将官见有人侵入州府,最开始是要抵抗的,可郭默却直接拿刀指着他们吼道:“本将军受朝廷诏书讨伐有罪之人,你们不动则生,动则满族皆诛!”
这一嗓子可把这帮人吓坏了,他们知道现在朝廷正在调查刘胤,所以信以为真,还真就放下了手中的兵器,任由郭默行凶了。
郭默冲进州府的时候,刘胤正在睡着大觉。那郭默直接闯进了他的寝室,揪着刘胤的头发便将其生拉硬拽到州府正中,然后当着整个州府官兵的面将其活活砍死。
这之后,郭默将刘胤的首级送至建康(看朝廷的反应),然后诈写诏书传至江州内外,以增自己行动的合法性。
而朝廷方面呢?王导虽然知道这都是郭默的个人行为,但现在东晋内乱刚定,国家百废待兴,他实在不想再生事端,便只能默许了郭默的行为,不但在公元330年正月大赦了天下,还将刘胤的首级挂在了建康大门前,并顺水推舟地封了郭默为江州刺史。
此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东晋的每一个角落,很多官员都对这件事有所怀疑,但也都没有作声。只有太尉陶侃,这个掌握了整个东晋大半兵力的男人,听说这件事以后便站起来骂道:“放屁!这事儿肯定有诈!不可能是朝廷让郭默杀的刘胤!”
于是,这位在东晋只手遮天的大军阀当即率领大军要去征讨郭默。郭默吓坏了,赶紧派使者往陶侃处,不但献上了美女和财物,还交给了陶侃所谓朝廷的“秘密诏令”。
陶侃的谋士们大多劝谏陶侃道:“太尉大人不可冲动啊,郭默如果没有陛下的诏令,他怎么敢刺杀一州刺史?换句话说,大人实在想要讨伐郭默,那也要等朝廷的诏书来再动啊,不然出师无名,我们会遭受骂名的。”
岂料陶侃一把将所谓的密诏扔到了地上,然后态度坚决地道:“别和我整那些没用的,君主年幼,大多诏令并非出于己意,刘胤被朝廷所重用,哪怕能力不足以充当刺史,也不是一个地方将军所能斩杀的。郭默这厮仗着自己有几分骁勇,行事从来贪婪残暴。所以杀掉刘胤一定是他自己的意思。我知道他怎么想的,国家大难刚刚平定,朝廷法纪松弛,这时候最是需要稳的时候,所以他才敢肆无忌惮,赌的就是朝廷求稳的一颗心。可长此以往,谁都效仿郭默,那我们这个国家还有存在的必要了吗?尔等不要再说,我主意已定,必斩郭默。”
就这样,陶侃出大军讨伐郭默,并在出兵的同时致信于司徒王导,毫不客气地道:“郭默杀了刺史就任用他当刺史,那有一天谁杀了你这个宰相,是不是也要用杀人凶手当宰相呢?”
毫不客气地说,陶侃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可王导哪敢有半分愤怒,收到信以后便将刘胤的首级给收了起来,并回信道:“郭默占据长江上游的有利地形,再加上有船舰为其所用,我不过是暂时忍耐罢了,如今将军大军已到,我便可率朝廷军协助将军宰杀贼人,将军难道不理解我韬光养晦之谋吗?”
看过王导的信后,陶侃冷笑一声,将手中书信团吧团吧就扔了,然后无不轻蔑地道:“王导这老匹夫柔弱无能,不过是尊贼护寇罢了,还说的冠冕堂皇,哪有他族兄半分魄力。”
公元330年正月中旬,陶侃大军即将抵达江州,豫州刺史庾亮亦出步、骑两万会同陶侃共攻郭默。
公元330年2月,朝廷大军即将到达江州的消息已经传遍东晋,郭默想要提前占据豫章阻挡陶侃,岂料陶侃大军来的太快,郭默的部队还没等出江州便被陶侃堵住了去路。于是双方在江州境内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郭默虽然也是一方大将,但手中兵力根本无法和陶侃相提并论,江州还有一些大将不愿意服从郭默,所以初战便被陶侃打得大败。最后只能入城固守,不敢冒头。
陶侃得以轻松将此城团团围住,并建土山准备对其进行总攻击。
公元330年3月,庾亮大军到达湓口,进而和陶侃成功会师,陶侃便命三军将郭默之城团团包围。史料载其:“围之数重”,围得甚至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所以郭默已经是必死无疑。
公元330年5月,晋军已经狂攻郭默据守的城池近三个月。此城虽然已经岌岌可危,但郭默却依然坚守,不肯放弃。陶侃怜惜其勇,便遣使劝郭默投降。郭默见再无获胜可能,便答应了使者的要求。可还未等使者归来,郭默手下的将领宋侯却害怕了。为什么?因为宋侯一直都是主张顽抗陶侃的死硬派,所以怕郭默投降以后陶侃会杀了自己,于是不等使者回归便私自带领全军突袭陶侃之营。
陶侃以为郭默誓死不降,遂加大了对此城的进攻节奏。而这时候,已经被打回城中的宋侯反倒突然叛变,带着亲卫突然袭击了郭默,并将郭默生擒至陶侃大营。
就这样,宋侯活了,郭默及其40名心腹则皆为陶侃所杀。
至此,郭默之乱彻底平定。晋成帝因此加陶侃再督江州军政,并兼刺史。
陶侃回师以后,立即将总府迁徙到武昌,从此占据着三吴之地的第二大军事重镇。至于庾亮,则谦虚得很,没有要朝廷的任何封赏。我只能说,经过多次磨砺以后,这小子真的变聪明了。
楼主:鸟山居士  时间:2020-12-15 12:55:58
163
1.5后赵的隐患
好了,东晋暂且说到这,我们再看北方。
公元330年2月,就在陶侃开始攻击郭默之时,后赵群臣见北方已经“一统”,乃请赵王石勒即皇帝位。
石勒觉得也是称帝的时候了,便自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置皇下官。
立妃子刘氏为皇后。
世子石弘为太子。
儿子石弘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军事、大单于、秦王。
石斌为左卫将军、太原王。
石恢为辅国将军,南阳王。
中山公石虎为太尉、尚书令,并晋升爵位为王。
石虎的儿子石邃为冀州刺史,齐王。
石宣为左将军。
石挺为侍中,梁王。
又封石生为河东王,石堪为彭城王等等等等。
总之,石勒在称帝以后大封诸官,大多重要位置上任命的几乎都是自己的宗族。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羯族是一个很小的族群,如果不用本族人为官的话,相信石勒也是寝食难安。
这次任命大部分人都很满意,可只有一个人,他对自己的官位非常的不满,并从此对石勒生出了恨意,深深的恨意。
这人是谁呢?他便是石虎了。
朝堂之上,石虎憋得满脸通红青筋暴起,但他没有发作,只是忍耐忍耐再忍耐。直到回府之后,这厮呯磅地一顿乱砸,然后当着众人的面狂吼道:“陛下自从建都襄国以来都是端身拱手、坐享其成,就是靠着我石虎身挡箭石、冲锋陷阵才有如今的成就。二十多年来,我石虎在北方赶走索头,在东方平定了齐、鲁之地,在西方平定了秦州、雍州,攻克十三座州郡。所以,成就大赵功业的谁他X也不是,是我石虎!!!可如今,陛下竟然将大单于之位封给了那个奴婢所生的庶子,他是怎么想的?他他X是怎么想的!好~~~,既然你不仁,也别怪我不义,你等着,等你百年之后,你看看你那些器重的儿子们还有几个能活着!!”
当天,石虎怒火滔天,满嘴跑火车,幸好府中安全措施做得严密,不然这话没准就跑到石勒那去了。不过,石虎这些话究竟是不是气话,这就很难说了。
我们继续正文。
当初,苏峻之乱被平定的时候,祖约第一时间便弃了苏峻而投往石勒,石勒比较爱惜祖约的军事才能,便将其留了下来,看看以后能不能有什么大用。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祖约依然赋闲在府中,并没有什么大用。后赵谋主程遐见此,乃对石勒献计道:“陛下,现在天下大体平定,应该彰明善恶顺逆,所以汉高祖赦免了季布,斩杀了丁公。大王自从起兵以来,见到忠于自己君主的人便表扬,见到背叛主人的不忠之人就会斩杀,这正是天下人为什么对陛下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如今,祖约投降您已经有一年多了,可他依然活着,我为此迷惑不解,不知道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话毕,程遐默默退出,只有石勒在大厅之中陷入了沉默。
公元330年2月,石勒下令收捕祖约全族,无论老少,全部诛杀。只有一个小男孩儿幸免于难。
为什么?
多年以前,祖逖有一个叫王安的羯奴,这人非常的骁勇,每每都会在祖逖有危险的时候护在其身前。祖逖十分宠爱王安,主仆的关系因此非常融洽。直到祖逖兵进雍州以后,石勒像一座大山一样堵在了祖逖的面前。王安和石勒不但是一个族群,据说还沾亲带故,所以这个羯人便有心投奔石勒,可又觉得对不起祖逖,便左右为难。岂料祖逖看出了他的心思,不但主动放他到石勒的身边,还给了他很多的盘缠让他赶路。
直到公元330年2月,王安这个曾经的羯奴,现如今已经成为后赵一名权力挺大的将军。他至今还念着祖逖的好,不想让祖氏绝后,便利用手中的权利,在行刑之前救出了一个叫祖道重的孩子,祖氏因此而未能绝后矣。
再看西北前凉。
当初,前凉之主张骏曾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将黄河以南的地盘全都干丢了。可自前赵和后赵交锋以来,前赵一片大乱,本来在西部严防死守的前赵将领也没有时间去管张骏了,皆返回秦州防御后赵,或者直接归降了后赵。
因此,张骏得以在“人去楼空”的情况下重新占领失地,并在狄道一带设置五屯护军,强制与后赵划分了疆界。
公元330年6月,石勒派鸿胪孟毅为使,前往前凉封张骏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并赐九锡礼遇,意图将前凉变成自己的藩属国。可张骏却直接将孟毅扣在了前凉,并表明自己是为大晋官员,誓死不做后赵的藩属。
我不知道张骏是真的这么忠于晋室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图谋,反正,这家伙确实因为这件事得到了天下汉人之心。而石勒,暂时正全力发展国力,没有时间“光顾”前凉。
公元330年9月,后赵天亡石勒去王位而正式称帝,并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平。
按说,此时的石勒已经成功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应该高兴才是,可石勒近来经常茶饭不思,每天都紧皱眉头。为什么?因为他并不看好自己的太子石弘。
石勒擅长骑马打仗,心胸广性情彪,内中还不乏权谋之术。可他的皇太子石弘却不同。石弘是一个非常温柔儒雅的孩子,他喜欢研究汉家经典,更喜欢结交那些儒生雅士,和后赵军界那些将军们反倒处得不是很好,石勒非常怀疑这个孩子将来不能降住那些刀口舔血的将军们,因此召来了徐光(徐光,汉种,今河南濮阳清丰县人。徐光有谋略,城府深,长于权谋争斗,最早为石勒的记室参军,后来又逐渐升为中书令、秘书监,始终游走在石勒身边。张宾死后,谋主虽为程遐,但徐光更擅长阴谋,所以石勒更加的器重他),针对于此事询问道:“现在天下未定,群雄虎视眈眈,正是需要雄主才能定鼎天下。弘儿性情柔和,安静典雅,完全不像将军世家的儿子,我恐怕他以后不能治理好国家,这可怎么办?”
徐光想了想道:“陛下所担心的,微臣并不担心。陛下不担心的,那才是微臣所害怕之事。刘渊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强大,可您看看他们,将国家治理成了什么样子?最后不还是亡了国?当初强悍的高祖马上定天下,文弱的文帝马下治天下,不也一样将大汉治理成了四百年之强汉?所以刀夺天下,书治天下,这是上天给人类定下的规矩,也是圣人应该遵守的规矩,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高祖刘邦是石勒最崇拜的人,所以一听高祖的儿子也像自己的儿子那样,石勒就开心的不得了。可一想又不对,于是皱着眉头道:“你刚才说我不担心的才是你担心的,你指的是什么?”
话毕,徐光哐当一下跪在了石勒面前,眼神坚定地道:“皇太子忠孝仁义,有文帝之风,是一定能治理好国家的。可高祖去后,汉朝满朝文武皆忠于汉室,无一人敢于造次,所以汉文帝能够顺利的治理国家。但陛下呢?恕下官直言,中山王石虎雄健粗暴,残忍好杀,并多有阴谋诡计,臣恐怕陛下一旦离世,我们的国家就不能是太子所有了。不如一边让太子及早参政,培养自己的心腹,一边削减中山王手中的权利,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石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石勒更了解了,不然当初石勒也不会对石虎动了杀心。这段话过后,史载:“勒心然之,而未能从。”什么意思?意思是对于徐光这一席话,石勒是打从心里认可的,可最后,他依然没有对石虎采取什么措施,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没有信心消灭石虎吗?
是不想让后赵内乱吗?
是顾忌自己的母亲吗?
是不想在史书中留下杀亲的骂名吗?
还是真的重视什么所谓的亲情?
史书未载,亦无人知晓矣。
TOP↑